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四校聯考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四校聯考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四校聯考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四校聯考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四校聯考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1-2022學年河北省邢臺市四校聯考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題考試范圍:xxx;考試時間:100分鐘;命題人:xxx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選擇題)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1.低等植物細胞中沒有核酸的細胞器是(

)A.核糖體 B.線粒體 C.中心體 D.葉綠體2.下列各項中,組成成分最相近的是(

)A.細胞骨架與組成細胞膜的支架 B.細胞板與赤道板C.S型肺炎雙球菌的細胞膜與莢膜 D.T2噬菌體與染色體3.用一透明、密閉的小袋包住小麥植株上尚未展開的旗葉(最后長出的一片葉子,展開前的葉片基本不含葉綠素),袋中充入CO2,并給予25℃溫度和恒定且強度適宜的光照等條件。短時間內,旗葉的葉肉細胞中會增強的生理活動、袋中CO2濃度的變化情況分別是(

)A.光合作用、降低 B.光合作用、升高C.無氧呼吸、升高 D.無氧呼吸、基本不變4.酶是細胞代謝不可缺少的催化劑,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下圖是ATP逐級水解的過程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內的酶為多聚體,其合成過程為吸能反應B.ATP水解產生的③和④分別是腺苷和磷酸C.一分子ATP水解為③的過程中,階段Ⅲ釋放的⑤最多D.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在所有生物的細胞內都是一樣的5.某小組將小麥種子置于25℃,黑暗,水分適宜的條件下萌發(fā)﹐每天定時取相同數量的萌發(fā)種子,一半直接烘干稱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稱重,計算每粒種子的平均干重,結果如圖所示。已知萌發(fā)過程中,胚乳的營養(yǎng)物質可為種子的呼吸作用提供原料,還可轉化為幼苗的組成物質。若只考慮種子萌發(fā)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來源于胚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小麥干種子中的營養(yǎng)物質大多數儲存在胚乳中B.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會合成淀粉酶和麥芽糖酶等多種酶C.小麥種子的萌發(fā)在72h之后變得更加活躍D.在實驗條件下,120h后萌發(fā)種子的干重將不再下降6.下圖表示保衛(wèi)細胞及氣孔的結構。腎型的保衛(wèi)細胞靠近氣孔側的壁明顯比另一側厚,因此伸縮性不同,導致保衛(wèi)細胞吸水后氣孔張開,失水則氣孔關閉。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溶液甲處理葉片,若觀察到氣孔關閉,則能驗證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吸水B.用溶液乙處理葉片,若觀察到氣孔開放,則能驗證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失水C.夏季正午,葉片上的氣孔多數開放以滿足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對CO2的需求D.圖示保衛(wèi)細胞可能正在失水,氣孔將不斷減小7.下圖表示正常雄性果蠅(2n=8)體內某正常細胞的染色體組成及其上的部分基因。下列相關敘述或推測錯誤的是(

)A.圖示細胞存在于果蠅的精巢內B.圖示細胞中有兩對同源染色體C.該果蠅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為Ab的可能占50%D.該果蠅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為Ab的可能占25%8.用15N標記某二倍體動物(2N=8)的精原細胞核DNA雙鏈,將其置于14N的培養(yǎng)液中,讓該精原細胞在特定的條件下進行一次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有絲分裂中期與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核DNA數量相同B.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核DNA分子均含有15N標記C.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單體有8條D.分別對減數分裂產生的四個精細胞的核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其分布結果不同9.果蠅的灰身對黑身為顯性,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B/b控制,基因R/r位于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qū)段,會影響雌、雄黑身果蠅的體色深度?,F有純合的黑身雌果蠅與純合的灰身雄果蠅雜交,F1全為灰身,F1隨機交配,F2表現型及比例如下:灰身雌果蠅黑身雌果蠅:灰身雄果蠅:黑身雄果蠅:深黑身雄果蠅=6:2:6:1:1,現欲通過一次雜交獲得雌雄個體均同時具有三種體色的子代果蠅,從現有的雌雄果蠅中選擇,滿足條件的基因型組合有(

)A.4種 B.3種 C.2種 D.1種10.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物種間的共同進化都是通過生存斗爭實現的B.共同進化可以發(fā)生在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C.塞倫蓋蒂大草原上肉食動物的捕食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D.加拉帕戈斯群島不同種地雀的形成離不開種群間的共同進化11.研究發(fā)現,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中,甲硫氨酸等3種氨基酸對應的密碼子是唯一的,谷氨酸等9種氨基酸各對應2種密碼子,異亮氨酸對應3種密碼子,甘氨酸等5種氨基酸各對應4種密碼子,亮氨酸等3種氨基酸各對應6種密碼子。某多肽(C22H34O13N6)徹底水解只得到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和谷氨酸(C5H9O4N)3種氨基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密碼子是DNA上編碼1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B.細胞合成該多肽時最多有6種tRNA轉運氨基酸C.該多肽分子中,O主要以肽鍵的形式存在D.該多肽分子中,N主要以肽鍵的形式存在12.下圖表示囊性纖維病致病基因的表達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過程①需要DNA解旋酶和RNA聚合酶B.過程②涉及的3種RNA中都不含有氫鍵C.圖示過程說明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D.圖示囊性纖維病發(fā)生的變異可能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13.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結果顯示,噬菌體的DNA會進入大腸桿菌的細胞中,而其蛋白質外殼仍留在外面。下列關于該噬菌體及侵染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結果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B.T2噬菌體的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磷酸基團與堿基,三者數量不相等C.1個DNA雙鏈均含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不含32P的大腸桿菌,可以產生2個含32P的T2噬菌體D.將T2噬菌體與在含35SO42-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的肺炎雙球菌混合,保溫一段時間后可以得到35S標記的T2噬菌體評卷人得分二、多選題14.高爾基體可分為順面區(qū)和反面區(qū),順面區(qū)接受由內質網合成的物質并將其轉入中間膜囊進一步修飾加工,反面區(qū)參與蛋白質的分類和包裝。下圖表示高爾基體的結構及發(fā)生在其反面區(qū)的三條分泌途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調節(jié)型分泌途徑和組成型分泌途徑均不會導致高爾基體膜面積發(fā)生較大改變B.溶酶體由高爾基體順面區(qū)出芽產生,該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的流動性的特點C.消化酶的分泌一定屬于調節(jié)型分泌,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來自內質網的多肽鏈在高爾基體中間膜囊中會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質15.某雌雄同花的二倍體植物可自由傳粉,野生型植株開紫花。對紫花植株進行誘變處理得到藍花植株甲、白花植株乙和丙,它們的自交后代均無性狀分離,經驗證它們都是純合子,以上述植株為材料,繼續(xù)下列實驗:實驗I:野生型×甲→F1開紫花→F2中紫花植株︰藍花植株=3∶l實驗II:乙×丙→F1開紫花→F2中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實驗III:甲×乙→F1開紫花→F2中紫花植株∶藍花植株∶白花植株=9∶3∶4實驗IV:甲×丙→F1開紫花→F2中紫花植株︰藍花植株∶白花植株=9∶3∶4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植株甲、乙、丙的獲得體現了基因突變不定向的特點B.該植物的紫花、藍花、白花性狀至少涉及獨立遺傳的3對基因C.四組實驗中,F1紫花植株都是雜合子,且基因型各不相同D.實驗IF2中的藍花植株與實驗III、IVF2中的藍花植株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均為1/316.富含G(鳥嘌呤)的DNA或者RNA單鏈中,每4個G之間通過氫鍵形成一個正方形的“G-4平面”,在單價陽離子存在的條件下繼而形成穩(wěn)定的G-四聯體(如圖所示)。大量研究發(fā)現,G-四聯體廣泛存在于生物體內的DNA和RNA中,具有潛在的重大生物學意義。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DNA單鏈形成的G-四聯體結構中,(A+G)/(T+C)=1B.形成G-四聯體的DNA單鏈復制時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DNA啟動子區(qū)域形成G-四聯體后,不會影響DNA的復制和表達D.mRNA上形成G-四聯體后,核糖體將法識別密碼子,翻譯停止17.細胞周期在調控因子的嚴格調控下沿著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M期(細胞分裂期)四個階段有條不紊地運行。為了探究細胞周期運行的調控機制,研究人員取不同時期的細胞進行了融合實驗,獲得如下表所示結果。下列推論正確的是(

)細胞融合的組合方式融合細胞中的現象S期細胞和G1期細胞原G1期細胞核中DNA進行復制M期細胞和G1期細胞原G1期細胞中染色質出現凝縮S期細胞和G2期細胞原G2期細胞核中DNA沒有啟動復制M期細胞和G2期細胞原G2期細胞中染色質出現凝縮A.S期細胞中存在能誘導染色質DNA復制的調控因子B.M期細胞中存在能誘導染色質凝縮成染色體的調控因子C.若將M期細胞和S期細胞融合,則原S期細胞中染色質會出現凝縮D.若將M期細胞和S期細胞融合,則原S期細胞染色體DNA復制18.先天性肌強直有Becker?。@性遺傳?。┖蚑homsen病(隱性遺傳?。﹥煞N類型,它們是由同一基因發(fā)生不同突變引起的。下圖是兩個患先天性肌強直家庭的系譜圖(已知兩個家庭都不含對方的致病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甲家庭患Thomsen病,乙家庭患Becker病B.Becker病致病基因、Thomsen病致病基因、正常基因為復等位基因C.若5號與8號結婚,則所生子女均患先天性肌強直D.若6號與9號結婚,則所生子女均正常第II卷(非選擇題)請點擊修改第II卷的文字說明評卷人得分三、綜合題19.下圖1為酶的作用機理及兩種抑制劑影響酶活性的機理的示意圖。為探究不同溫度條件下兩種淀粉酶活性的大小,某同學設計了多組實驗并對各組淀粉的剩余量進行檢測,結果如圖2所示?;卮鹣铝杏嘘P酶的問題:(1)除了酶的抑制劑對酶的活性有影響外,影響酶的催化效果的常見因素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2)圖1中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的作用的不同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酶比無機催化劑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2中的兩種酶,相同溫度條件下酶______________的活性更高;就酶活性的最適溫度而言,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適溫度更高。(填“A”或“B”)(5)欲繼續(xù)探究圖2中酶B的最適溫度,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為探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某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將培養(yǎng)有某種綠藻的培養(yǎng)液搖勻后均分成7組并密封容器,于晴天上午10:00放到不同深度的湖水中,隨后的5h內定時測量每個容器內的O2濃度,結果如下表所示?;卮鹣铝袉栴}:編號1234567距湖面距離/m0.00.51.01.52.02.53.0O2濃度變化逐漸升高至某濃度后穩(wěn)定不變逐漸下降(1)從能量變化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5組,O2濃度逐漸升高至某濃度后穩(wěn)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其中O2濃度達到最高并穩(wěn)定下來的過程耗時最長的是第__________組。(3)第6組中,綠藻細胞內產生ATP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考慮容器內的所有生物,綠藻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綠藻的有氧呼吸速率。(4)根據O2濃度變化,不能判定第7組中綠藻沒有進行光合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21.某二倍體雌雄異株植物(XY型),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葉片形狀由等位基因B、b控制。讓一紅花寬葉雌株和一白花窄葉雄株雜交,F1均為粉紅花寬葉植株,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結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問題:項目紅花寬葉粉紅花寬葉白花寬葉紅花窄葉粉紅花窄葉白花窄葉雌株占比1/81/41/8000雄株占比1/161/81/161/161/81/16(1)該植物花色的顯性表現形式是____________(填“完全顯性”或“不完全顯性”)。花色和葉片形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定律。(2)控制葉片形狀的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____染色體上,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選取F2中粉紅花植株隨機授粉,后代中粉紅花寬葉雌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4)根據實驗中的性狀表現及相互關系,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利用F2中的植株進行雜交實驗判斷紅花和白花之間的顯隱性關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下圖是人體不同細胞的形成示意圖,其中①-?表示細胞,I-IV表示過程?;卮鹣铝袉栴}:(1)圖中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增殖和細胞分化的過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2)圖中②④⑧三種細胞的主要差異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3)圖中的過程I表示_________________。圖中既能進行有絲分裂又能進行減數分裂的細胞是____________(填編號),其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細胞①的遺傳信息的傳遞與表達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中心法則的形式表示)。(5)若細胞分裂失去控制而不斷生長和分裂,則會形成癌細胞。科學家研究發(fā)現槲皮素有潛在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若通過實驗發(fā)現槲皮素將胃癌細胞的分裂阻斷在M期,試推測槲皮素抑制胃癌細胞增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23.一對夫婦,妻子表現正常,且妻子家族中不攜帶血友病基因,而丈夫患血友病,這對夫婦第一胎生出了一個患有苯丙酮尿癥的女兒。已知苯丙酮尿癥和血友病是在人群中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隱性遺傳病,它們分別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A、a和X染色體上的基因B、b控制。分析并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患血友病和不患血友病是一對相對性狀,相對性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對夫婦生育一個不患苯丙酮尿癥的兒子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從優(yōu)生優(yōu)育和遺傳的角度考慮,若此夫婦想再生育一個孩子,他們能生育出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男”或“女”)孩為最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遺傳病中與苯丙酮尿癥和血友病的遺傳病類型均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白化病

②貓叫綜合征

③21三體綜合癥

④抗維生素D佝僂病參考答案:1.C【解析】【分析】低等植物細胞中含有核糖體、線粒體、中心體、葉綠體、細胞核等結構,存在核酸的細胞結構有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和核糖體。【詳解】A、核糖體的組成成分有RNA和蛋白質,核糖體中存在核酸,A不符合題意;B、線粒體中存在DNA和RNA,含有核酸,B不符合題意;C、中心體中不存在核酸,主要由蛋白質組成,C符合題意;D、葉綠體中存在DNA和RNA,含有核酸,D不符合題意。故選C。2.D【解析】【分析】細胞骨架:真核細胞中有維持細胞形態(tài)、保持細胞內部結構有序生的細胞骨架。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細胞運動、分裂、分化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驹斀狻緼、磷脂雙分子層是組成細胞膜的支架,細胞骨架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質纖維,A錯誤;B、赤道板是假想的一個面,實際是不存在的,B錯誤;C、S型肺炎雙球菌為原核細胞,其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質,而其莢膜的成分是多糖,C錯誤;D、T2噬菌體與染色體的組成成分中都含有DNA和蛋白質,D正確。故選D。【點睛】3.C【解析】【分析】無氧呼吸是在無氧條件下,有機物不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時釋放少量能量的過程,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還原氫,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還原氫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兩個階段都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詳解】在透明、密閉的小袋包住小麥植株上尚未展開的旗葉,由于此時展開前的葉片基本不含葉綠素,因此,盡管袋中充入CO2,并給予25℃溫度和恒定且強度適宜的光照等條件,也無法完成光合作用,但由于缺少氧氣條件,因而此時葉片的無氧呼吸過程將增強,由于植物無氧呼吸的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旗葉的葉肉細胞中會增強的生理活動、袋中CO2濃度的變化應該為無氧呼吸,進而引起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即C正確。故選C。【點睛】4.C【解析】【分析】據圖分析得知:①為ADP、②為AMP、③是腺苷、④是磷酸、⑤是能量。Ⅰ和Ⅱ斷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鍵,III斷裂的是普通化學鍵。ATP中文名稱叫三磷酸腺苷,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易斷裂,釋放的能量是細胞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驹斀狻緼、圖示細胞內的酶為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多聚體,蛋白質的合成過程需要消耗能量,為吸能反應,A正確;B、根據分析可知,ATP水解產生的③和④分別是腺苷和磷酸,B正確;C、⑤是能量,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最容易斷裂,Ⅰ和Ⅱ過程斷裂的都是高能磷酸鍵,釋放能量多,Ⅲ過程斷裂的是一般化學鍵,釋放的能量少,故釋放能量最少的過程是Ⅲ,C錯誤;D、ADP與AT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在所有生物的細胞內都是一樣的,這體現了生物界的統一性,D正確。故選C。5.D【解析】【分析】在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胚乳中的營養(yǎng)物質被胚細胞吸收后,一部分轉化為胚發(fā)育成幼苗的組成物質,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呼吸速率最大的階段為胚乳干重的減少量最大時刻,即72~96h;在黑暗環(huán)境中,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導致種子的干重逐漸下降?!驹斀狻緼、小麥干種子中的營養(yǎng)物質大多數儲存在胚乳中,在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胚乳中的營養(yǎng)物質被胚細胞吸收后,一部分轉化為胚發(fā)育成幼苗的組成物質,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A正確;B、小麥種子中主要是淀粉,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淀粉首先要水解成麥芽糖,再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細胞呼吸所利用,因此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會合成淀粉酶(用來催化淀粉水解)和麥芽糖酶(用來催化麥芽糖水解)等多種酶,B正確;C、呼吸速率最大的階段為胚乳干重的減少量最大時刻,為72~96h,故小麥種子的萌發(fā)在72h之后變得更加活躍,C正確;D、根據題干可知,在黑暗環(huán)境中,因此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故120小時后萌發(fā)種子種子的干重仍會下降,D錯誤。故選D?!军c睛】6.D【解析】【分析】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當外界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當外界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據題意可知,保衛(wèi)細胞吸水后氣孔張開,失水則氣孔關閉?!驹斀狻緼、用溶液甲處理葉片,若觀察到氣孔關閉,則能驗證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失水,A錯誤;B、用溶液乙處理葉片,若觀察到氣孔開放,則能驗證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吸水,B錯誤;C、夏季正午,葉片上的氣孔多數關閉以減少蒸騰作用對水分的散失,C錯誤;D、圖示保衛(wèi)細胞可能正在失水,氣孔將不斷減小,也可能正在吸水,氣孔將不斷增大,D正確。故選D。7.B【解析】【分析】圖示細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故應當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其基因型為AAbb?!驹斀狻緼、果蠅精巢中精原細胞能進行減數分裂,圖示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故圖示細胞存在于果蠅的精巢內,A正確;B、圖示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且染色體大小和形態(tài)都不相同,故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B錯誤;C、圖示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且細胞內的基因型為AAbb,因此精原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則該果蠅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為Ab的可能占50%,C正確;D、圖示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且細胞內的基因型為AAbb,因此精原細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因此該果蠅產生的精子中,基因型為Ab的可能占25%,D正確。故選B?!军c睛】8.B【解析】【分析】1、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2、減數分裂過程:(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3、DNA分子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驹斀狻緼、有絲分裂中期細胞DNA數量為4N,是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DNA數量(2N)的兩倍,A錯誤;B、由于DNA的半保留復制,有絲分裂后期DNA一條鏈為15N,一條鏈為14N,所以均含有15N,B正確;C、由于減數分裂DNA進行半保留復制,減Ⅰ中期含有14N的染色體共有16條,C錯誤;D、由于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分子進行一次半保留復制,DNA分子都是一條鏈含有15N,一條鏈含有14N,所以分別對減數分裂產生的四個精子的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其結果一致,D錯誤。故選B。9.B【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知:蠅的灰身和黑身有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位于X染色體上,說明控制體色的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在遺傳過程中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純合的黑身雌果蠅與純合的灰身雄果蠅雜交,F1全為灰身,子二代中雌、雄果蠅灰身:黑身=3:1,其中雌果蠅沒有深黑身,雄果蠅黑身:深黑身=1:1,說明子一代雄果蠅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蠅的基因型是BbXRXr,基因R、r中使黑身果蠅的體色加深的是基因r。因此,親本雄果蠅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蠅的基因型是bbXRXR?!驹斀狻楷F有的雌雄果蠅:親本:BBXrY、bbXRXR;子一代:BbXRY、BbXRXr;子二代:BBXRXR、BBXRXr、BBXRY、BBXrY、BbXRXR、BbXRXr、BbXRY、BbXrY、bbXRXR、bbXRXr、bbXRY、bbXrY。其中能使一次交配子代雌雄同時具有三種表現型的雜交組合有以下3種:bbXRXr與BbXrY、BbXRXr與bbXrY、BbXRXr與BbXrY,因此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B【解析】【分析】1、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2、共同進化: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共同進化?!驹斀狻緼、物種之間的共同進化是通過物種間的生存斗爭或種間互助實現的,A錯誤;B、共同進化可以發(fā)生在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也可以發(fā)生在不同物種之間,B正確;C、捕食者一般不會把所有的獵物吃掉,否則自己無法生存,而且會通過捕食數量較多的物種而為其他物種騰出空間,有利于增加物種多樣性,因此塞倫蓋蒂大草原上肉食動物的捕食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C錯誤;D、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不同種地雀的形成,是不同島嶼上的地雀種群適應不同島嶼環(huán)境的結果,而不是共同進化的結果,D錯誤。故選B?!军c睛】11.D【解析】【分析】密碼子是位于mRNA上決定氨基酸的三個相鄰堿基;根據題干信息,該多肽中含有3個谷氨酸,2個甘氨酸,1個丙氨酸。每種反密碼子只轉運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可以被一種或多種反密碼子轉運?!驹斀狻緼、密碼子是mRNA上編碼1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A錯誤;B、據題意谷氨酸R基團有一個羧基,所以該5肽包括3個谷氨酸,2個甘氨酸,一個丙氨酸,故細胞合成該多肽時最多有5種tRNA轉運氨基酸,B錯誤;C、該多肽分子中,O主要以羧基和肽鍵的形式存在,C錯誤;D、該多肽分子中,N主要以肽鍵的形式存,D正確。故選D。12.C【解析】【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為囊性纖維病致病基因的表達過程,其中①表示轉錄過程,②表示翻譯過程。【詳解】A、過程①為轉錄,需要RNA聚合酶催化,不需要DNA解旋酶,A錯誤;B、過程②涉及的3種RNA中,其中tRNA的局部含有氫鍵,B錯誤;C、圖示的過程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的實例,C正確;D、囊性纖維病發(fā)生的變異屬于CFTR蛋白基因變異,屬于基因突變,D錯誤。故選C。13.C【解析】【分析】1.噬菌體的結構:蛋白質外殼(C、H、O、N、S)+DNA(C、H、O、N、P);2.噬菌體的繁殖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驹斀狻緼、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結果證明DNA是遺傳物質,后續(xù)的煙草花葉病毒的實驗說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A錯誤;B、T2噬菌體的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磷酸基團與堿基,三者數量相等,因為DNA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而一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的脫氧核糖、一分子的含氮堿基和一分子的磷酸組成,B錯誤;C、1個DNA雙鏈均含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不含32P的大腸桿菌,由于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即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分別作為模板參與到子代DNA的合成中,因此可以產生2個含32P的T2噬菌體,C正確;D、將T2噬菌體與在含35SO42-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的肺炎雙球菌混合,保溫一段時間后,不能得到35S標記的T2噬菌體,因為T2噬菌體是專性寄生物,只在大腸桿菌中寄生,D錯誤。故選C?!军c睛】14.AD【解析】【分析】圖示表示發(fā)生在高爾基體TGN區(qū)的3條分選途徑。分泌蛋白先在內質網的核糖體上形成肽鏈,肽鏈依次進入內質網、高爾基體進行加工、分類、包裝和發(fā)送,由細胞膜通過胞吐過程分泌到細胞外。形成的調節(jié)型蛋白質被運送到細胞膜上,部分蛋白質被包裹形成溶酶體內的酶類??烧{節(jié)型分泌是指新合成的可溶性分泌蛋白在分泌泡聚集、儲存并濃縮,只有在特殊刺激條件下才引發(fā)分泌活動。組成型分泌除可以為細胞外提供酶、細胞因子等物質外,還可以為細胞膜提供組成成分?!驹斀狻緼、調節(jié)型分泌和組成型分泌途徑均存在囊泡與高爾基體融合和囊泡與高爾基體脫離的過程,故均不會使高爾基體的膜面積減小,A正確;B、由圖可知,溶酶體由高爾基體反面區(qū)出芽產生,其形成過程說明生物膜具有流動性,B錯誤;C、組成型分泌除可以為細胞外提供酶、細胞因子等物質外,還可以為細胞膜提供組成成分,因此消化酶的分泌屬于組成型分泌,分泌到消化道內的酶可與相應反應物結合,不能在細胞間傳遞信息,C錯誤;D、高爾基體可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進一步的加工修飾,因此來自內質網的多肽鏈在高爾基體中間膜囊中會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質,D正確。故選AD。15.BCD【解析】【分析】假設控制紫花藍花白在由3對基因Aa、Bb、Cc控制,由實驗三組實驗可知紫花基因型為A_B_C_。則根據實驗結果有:I:AABBCC×aaBBCC→AaBBCC(紫)→3A-BBCC(紫):aaBBCC(藍);IIAAbbCC×AABBcc→AABbCc(紫)→9AAB-C-(紫):(3AAbbC-+3AAB-cc+1AAbbcc)=9紫:7白;III:aaBBCC×AAbbCC→AaBbCC(紫)→9A-B-CC(紫):3aaB-CC(藍):(3A-bbCC+1aabbcc);IV:aaBBCC×AABBcc→AaBBCc(紫)→9A-B-C-(紫):3aaBBC-(藍):(3A-BBcc:1aaBBcc)(白)。根據實驗結果可推出,藍花甲基因型為aaBBCC,白花乙基因型為AAbbCC,白花丙基因型為AABBcc?!驹斀狻緼、基因突變的隨機性表現為基因突變可以發(fā)生在生物個體發(fā)育的任何時期,可以發(fā)生在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個DNA分子的不同部位。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表現為一個基因可以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植株甲乙、丙的獲得體現了基因實變隨機性的特點,A錯誤;BC、結合分析可知,該植物的紫花、藍花、白花性狀至少涉及獨立遺傳的3對基因,F1紫花植株都是雜合子,且基因型各不相同,分別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BC正確;D、實驗I中藍花基因型為aaBBCC,實驗IIIF2中藍花基因型為aaBBCC的概率為1/3(Bb×Bb→1BB:2Bb:1bb),實驗IV中F2中藍花基因植株基因型為aaBBCC的概率為1/3(Cc×Cc→1CC:2Cc:1cc),D正確。故選BCD。16.ABC【解析】【分析】DNA的雙螺旋結構:①DNA分子是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盤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在內側;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起來,形成堿基對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圖示為DNA單鏈形成的結構,每4個G之間通過氫鍵形成一個正方形的“G-4平面”,在單價陽離子存在的條件下繼而形成穩(wěn)定的G-四聯體,這可能會抑制DNA的復制和轉錄?!驹斀狻緼、該結構是單鏈DNA形成的,因此其中(A+G)與(T+C)的比值不一定是1,A錯誤;B、形成G-四聯體的DNA單鏈復制時仍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以保證遺傳信息的準確復制,B錯誤;C、DNA啟動子區(qū)域形成G-四聯體后,可能會組織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的識別,因此可能會影響DNA的復制和表達,C錯誤;D、mRNA上形成G-四聯體后,核糖體將法識別密碼子,使翻譯停止,D正確。故選ABC。17.AB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數據可知:M期細胞和G1期細胞融合,原G1期細胞中染色質出現凝縮;M期細胞和G2期細胞融合,原G2期細胞中染色質出現凝縮。說明M期細胞中存在能誘導染色質凝縮成染色體的調控因子。S期細胞和G1期細胞融合,原G1期細胞核中DNA進行復制,說明S期細胞中存在能誘導染色質DNA復制的調控因子。【詳解】A、S期細胞和G1期細胞融合,原G1期細胞核中DNA進行復制,說明S期細胞中存在能誘導染色質DNA復制的調控因子,A正確;B、M期細胞和G1、G2期細胞,原G1、G2期細胞中染色質出現凝縮,說明M期細胞中存在能誘導染色質凝縮成染色體的調控因子,B正確;CD、根據選項B分析可知,M期細胞中存在能誘導染色質凝縮成染色體的調控因子,將M期細胞和S期細胞融合,原S期細胞中染色質會凝縮,DNA不復制,C正確,D錯誤。故選ABC。18.ABD【解析】【分析】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題圖分析:根據有中生無為顯性可知乙家庭患有的疾病為Becker?。@性遺傳?。湎嚓P基因可用A1表示,則甲家族患有的遺傳病為Thomsen病(隱性遺傳?。嚓P基因可用a表示,正常基因用A表示,關系為A1對A、a為顯性?!驹斀狻緼、圖示為兩個患先天性肌強直家庭的系譜圖,乙家族中的系譜圖顯示患病的雙親生成了正常的兒子,根據有中生無為顯性可知,乙病是顯性遺傳病,即為Becker病,則甲家庭患有Thomsen病,A正確;B、Becker病和Thomsen病是由同一基因發(fā)生不同突變引起的,屬于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它們與正常的基因形成復等位基因關系,B正確;C、兩個家庭都不含對方的致病基因,若相關基因用A1、A、a表示,則5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8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1A1或A1A,結婚,則所生子女的基因型為A1a或A1a、Aa,因此后代均患先天性肌強直(Becker病)或有一半患先天性肌強直(Becker?。珻錯誤;D、6號個體的基因型為aa,9號個體的基因型AA,則所生子女的基因型為Aa,表現均正常,D正確。故選ABD?!军c睛】19.(1)溫度和pH(2)競爭性抑制劑通過與底物爭奪結合位點來影響催化效果;非競爭性抑制劑與酶結合后,改變了酶的結構,使酶失去活性(3)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4)

B

A(5)在30~50℃設置一系列溫度梯度更小的分組實驗,比較每組的淀粉剩余量,淀粉剩余量最少的分組對應的溫度就是酶B的最適溫度【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機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質、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約是無機催化劑的107~1013倍;②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者一類化學反應;③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條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題圖分析:圖1中的競爭性抑制劑和底物爭奪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結合機會減少,從而降低酶對底物的催化反應速率,而非競爭性抑制劑和酶活性位點以外的其他位點結合,通過改變酶的結構,從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對底物的催化效率。(1)酶催化作用的發(fā)揮需要溫和的條件,影響酶催化效果的因素有溫度、pH、酶激活劑等。(2)通過圖1可以看出,競爭性抑制劑的作用機理是與底物爭奪結合位點,如果除去競爭性抑制劑,酶的活性可以恢復。非競爭性抑制劑與酶結合后,改變了酶的分子結構,從而使酶與底物無法結合,這種改變類似于高溫、強堿、強酸等因素對酶的影響,使酶失去活性。(3)酶和無機催化劑的作用機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效果比無機催化劑的更明顯,因而酶具有高效性。(4)從圖2所示的溫度條件下,酶A催化淀粉分解的剩余量比酶B催化條件下剩余量多,說明相同溫度條件下酶B的活性更高,就酶活性的最適溫度而言,圖中所示溫度條件下,酶A催化條件下淀粉的剩余量在逐漸下降,而酶B催化條件下的淀粉剩余量在40℃條件下出現轉折,即此時酶的活性接近最適,顯然酶A的最適溫度應該更高。(5)生物實驗遵循的一般原則是對照原則、等量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控制無關變量原則等。欲繼續(xù)探究酶B的最適溫度,由于圖中40℃條件下淀粉的剩余量最少,說明酶B的最適溫度在40℃左右,為了酶B的最適溫度,則實驗思路是:在30~50℃之間設置一系列溫度梯度更小的分組實驗,比較每組的淀粉剩余量,淀粉剩余量最少的分組對應的溫度就是酶B的最適溫度?!军c睛】熟知酶的化學本質和相關特性以及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的影響機理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能正確辨析圖示的相關信息是解答本題的前提,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應該遵循的原則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20.(1)將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2)

開始時,該種綠藻的凈光合作用強度大于零,其吸收CO2釋放O2,但當CO2濃度降到一定程度后,凈光合作用強度等于零

5(3)

線粒體和葉綠體

大于(4)只要光合作用強度小于細胞呼吸強度,容器內О2濃度就會不斷下降【解析】【分析】密閉容器中氧氣含量上升,說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為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呼吸作用消耗氧氣,氧氣含量上升,說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因此光合大于呼吸,同理如果密閉容器中氧氣含量不變,說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如果密閉容器中氧氣含量下降,說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或者只進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過程是指利用光能在葉綠體內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形成有機物的過程,因此從能量變化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本質是將光能轉化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據表可知,1~5組開始時,該種綠藻的凈光合作用強度大于零,容器內氧氣濃度逐漸增加,二氧化碳濃度逐漸降低,但由于該實驗是密封容器,沒有外界補充二氧化碳,隨著容器內二氧化碳濃度減低,綠藻光合作用逐漸降低,釋放氧氣逐漸減少,但仍然在釋放,但當CO2濃度降到一定程度后,凈光合作用強度等于零,容器內的氧氣濃度穩(wěn)定在一定水平。1~5組中第五組取的是據湖面最深的湖水,光合作用較弱,消耗密閉容器內的二氧化碳濃度速度較慢,因此O2濃度達到最高并穩(wěn)定下來的過程耗時最長。(3)第6組中氧氣濃度不變,說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此時綠藻既進行光合作用又進行呼吸作用,因此細胞內產生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和葉綠體??紤]容器內的所有生物,有的生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能進行呼吸作用,但所有生物的光合作用總和等于呼吸作用的總和,因此綠藻的光合速率大于綠藻的有氧呼吸速率。(4)第7組中,容器內氧氣濃度逐漸下降,原因可能有2種,一是只進行呼吸作用,二是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因此不能判定第7組中綠藻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军c睛】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場所以及外界因素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意在考查考生從圖表中獲取相關信息,并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與觀點,對相關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21.(1)

不完全顯性

自由組合(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2)

X

F1雌雄植株均為寬葉,F2雌株只有寬葉,雄株既有寬葉又有窄葉,且比例為l∶1(3)7/32(4)

不能

分析可以得出基因A對a為不完全顯性,不能確定基因A是控制紅花性狀,還是控制白花性狀,基因a亦如此【解析】【分析】分析題干,一紅花寬葉雌株和一白花窄葉雄株雜交,F1均為粉紅花寬葉植株,F1相互交配得到F2的結果,分析表格,F2中雌雄個體中紅花:粉紅花:白花=1:2:1,表明控制花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屬于不完全顯性,F1相關的基因型為Aa(粉紅花)。F2中雌性中寬葉:窄葉=1:0,雄性中寬葉:窄葉=1:1,寬葉為顯性性狀,說明控制葉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F1相關的基因型為XBXb和XBY。因此親本紅花寬葉雌株和白花窄葉雄株的基因型分別為AAXBXB和aaXbY或aaXBXB和AAXbY(A控制紅花,a控制白花,也可能是A控制白花,a控制紅花)。(1)親本為紅花和白花,其雜交后代均為粉紅花,所以該植物花色的顯性表現形式是不完全顯性。由分析可知,控制花色和葉片形狀的兩對等位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因此花色和葉片形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2)F1雌雄植株均為寬葉,而F2雌株寬葉:窄葉=1:0(只有寬葉),而雄株中寬葉:窄葉=1:1(既有寬葉又有窄葉,且比例為l∶1),與性別有關,因此控制葉片形狀的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體上。(3)由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為AaXBXb和AaXBY,因此F2中粉紅花雌株基因型為Aa1/2XBXB、Aa1/2XBXb,其產生的雌配子比例為A:a=1:1,XB:Xb=3:1。粉紅花雄株基因型為Aa1/2XBY、Aa1/2XbY,其產生的雄配子比例為A:a=1:1,XB:Xb:Y=1:1:2。隨機授粉,通過配子法計算,后代中Aa占的比例為1/2,XBXB占的比例為3/4×1/4=3/16,XBXb占的比例為3/4×1/4+1/4×1/4=4/16,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