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訓練17《魚我所欲也》含詳解_第1頁
2024年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訓練17《魚我所欲也》含詳解_第2頁
2024年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訓練17《魚我所欲也》含詳解_第3頁
2024年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訓練17《魚我所欲也》含詳解_第4頁
2024年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訓練17《魚我所欲也》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中考文言文專項訓練

17《魚我所欲也》

1.(原創(chuàng))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1)死亦我所晉()(2)不為g次i()得也(3)一dan()食(4)一豆翼()

(5)蹣()爾而與之(6)乞人不屑也()

2.(原創(chuàng))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故不為有骨也茍得:_____________

(2)死亦我所惡惡:

(3)故患有所不辟也患:

(4)即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____________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是心:

(6)賢者能勿學耳喪:____________

(7)蹴爾而與之蹴:

(8)乞人不屑也不屑:_____________

(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_____________

(10)萬鐘于我他力.口焉何加:_____________

(11)妻妾之奉俸:____________

(1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_____________與:________

(13)是亦不可以己乎已:

(14)此之謂失其本,0本心:_____________

3.(原創(chuàng))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舍生而取義者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則有心、曠神怡(《岳陽樓記》)

C.二者不可得兼得其船(《桃花源記》)

D.所欲有甚于生者萬鐘于我何加焉

4.(原創(chuàng))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1)一旦羹古義:____________今義:_—

(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古義:今義:

(3)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今義:

(4)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古義:今義:

(5)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今義:

5.(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此之謂失其本心

6.(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7.(原創(chuàng))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

“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孔孟”。

B.《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大學》《論語》《詩經(jīng)》合稱“四書”。

C.《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從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

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于生,必須舍生取義。

D.《魚我所欲也》開篇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以魚和熊掌為喻,論述了人生的選擇應以“義”為重,必要時要“舍

生而取義”,同時批判了那些見利忘義的人。

8.默寫。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2),乞人不屑也。

(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己乎?

(4)現(xiàn)在人們常用孟子《魚我所欲也》中的“,”來表明在關鍵時刻做出

的正確選擇。

(5)《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孟子“性善論”思想的句子是:",,

(6)《魚我所欲也》中與“不受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語句是:“,;,

(7)面對元朝最高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不值一文。正

如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所說:“,!”

9.翻譯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文: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22?四川南充)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

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

其本心。

(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

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日:“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

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喙、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日:“我史閣部也?!?/p>

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敝潦?,

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選自《梅花嶺記》,有刪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謚號。因曾擔任內(nèi)閣大學士。故自稱“閣部”。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審有所不辟也患:憂慮,擔心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弓乎己:停止

D.被執(zhí)至南門執(zhí):押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C.舍生加取義者也遂為諸將所擁則行

D.蹴爾而與之諸將果爭前抱持之

(3)下列對文本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注重推理,邏輯嚴密。開篇通過類比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B.乙文記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碩豫親王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罵而死,他的部將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

花嶺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乙文飽含深情地敘述了史可法的悲壯

事跡,極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認為“正義”“大義”比生命重要,能給予人不茍且偷生、不避禍患的勇氣;乙文史可法用行動捍衛(wèi)

了他心中的“大義”。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萬鐘則不辮禮又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②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

11.(2019?遂寧)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練習。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

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

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

此?"屈原目:“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

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醵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目:“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

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溫?、莺?!”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列傳》)

注:①醵:薄酒。②察察:潔白的樣子。③汶汶:渾濁的樣子。④皓皓:瑩潔的樣子。⑤溫蟾(hub):塵滓重

積的樣子。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①故不為草得也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發(fā)行吟澤畔__________________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___

④逐自投汩羅以死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3)請簡要說說【甲】段是如何提出論點的。

(4)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無數(shù)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樣都把“舍生取義”奉為人生準則,請你另舉出一個事例,

并說說你如何理解“舍生取義”。

2024中考文言文專項訓練

17《魚我所欲也》

1.(原創(chuàng))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1)死亦我所晉()(2)不為g6u()得也(3)-dan()食(4)一豆翼()

(5)蹣()爾而與之(6)乞人不屑也()

【答案】(1)wu(2)茍(3)簞(4)geng(5)cu;(6)xie

【解析】本題考查字音、字形。解答本題,給加點字注音要牢記漢語拼音的書寫法則;根據(jù)拼音寫漢字,要結合詞

語的意思來判斷所要寫的漢字。

2.(原創(chuàng))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故不為寫得也茍得:____________

(2)死亦我所涉惡:____________

(3)故圈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使:____________

(5)非獨賢者有星心也是心:____________

(6)賢者能勿當耳喪:____________

(7)摩爾而與之蹴:____________

(8)乞人不屈也不屑:____________

(9)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____________

(10)萬鐘于我何加焉何加:____________

(11)妻妾之奉俸:____________

(1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

(13)是亦不可以尋乎已:____________

(14)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

【答案】1)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2)討厭,憎恨。(3)禍患,災難。(4)假如,假使。

(5)這種心。(6)喪失。(7)踩踏。(8)認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9)優(yōu)厚的俸祿。鐘,古代的

一種量器。(10)有什么益處。(11)侍奉。(12)得,同“德”,感恩、感激;與,同“歟”,語氣詞。(13)

停止。(14)本性。這里指人的羞惡之心。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的釋義。解釋文言詞語的意思時,要注意結合語境,特別要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古

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另外,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過程中,要關注文言篇目下的課下注釋,注

重積累。

3.(原創(chuàng))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舍生而取義者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則有心曠神怡(《岳陽樓記》)

C.二者不可得兼將其船(《桃花源記》)

D.所欲有甚于生者萬鐘于我何加焉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A.名詞,生命/動詞,獲得生命;B.名詞,思想/名詞,心情;C.動詞,

獲得/動詞,獲得;D.介詞,比/介詞,對、對于。故選C。

4.(原創(chuàng))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1)一豆羹古義:今義

(2)由號則生而有不用也古義:___________今義

(3)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今義

(4)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古義:___________今義

(5)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今義

【答案】(1)古義: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形似高腳盤今義:豆子(2)古義:這今義:判斷動詞

(3)古義:能夠用來,可以用來今義:表示許可(4)古義:古代的一種量器今義:計時的器具或中空的響器

(5)古義:益處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shù)目合在一起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匯中的古今異義字。古代漢語中有些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然使用,但是意思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

化。解答此類練習,要注意平時的識記和積累。

5.(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此之謂失其本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詞匯中的通假字。A項中,“辟”同“避”,躲避。B項中,“辯”同“辨”,辨別。C項中,

“得”同“德”,感恩、感激;“與”同“歟”,語氣詞。D項不含通假字。故選D。

6.(原創(chuàng))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C項,該句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為: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7.(原創(chuàng))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

“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孔孟”。

B.《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jīng)典之一,與《大學》《論語》《詩經(jīng)》合稱“四書”。

C.《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從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

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于生,必須舍生取義。

D.《魚我所欲也》開篇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以魚和熊掌為喻,論述了人生的選擇應以“義”為重,必要時要“舍

生而取義”,同時批判了那些見利忘義的人。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B項中“與《大學》《論語》《詩經(jīng)》合稱'四書'”表述有誤,“四書”指

《大學》《論語》《中庸》《孟子》,不包括《詩經(jīng)》。故選B。

8.默寫。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0

(2),乞人不屑也。

(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己乎?

(4)現(xiàn)在人們常用孟子《魚我所欲也》中的“,”來表明在關鍵時刻做出

的正確選擇。

(5)《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孟子“性善論”思想的句子是:",,

(6)《魚我所欲也》中與“不受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語句是:“,;,

(7)面對元朝最高統(tǒng)治者高官厚祿的誘惑,文天祥斷然拒絕,因為他深知背信棄義換來的高官厚祿不值一文。正

如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所說:“,!”

【答案】(1)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2)蹴爾而與之(3)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4)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義者也(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6)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解析】本題考查古詩文默寫。(1)—(3)題為直接型默寫題,學生根據(jù)上下句提示默寫即可。

(4)—(7)題為理解型默寫題,作答時要抓住關鍵信息來確定答案。

9.翻譯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譯文:

(5)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

(2)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3)采

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4)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它)罷了。

(5)(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6)先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

(7)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作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句子,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語境原則,將所譯句子放到原文中,聯(lián)系上

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斷章取義;二是直譯原則,即盡量做到字字落實,要牢記統(tǒng)編教材推薦的

“留、替、調、補、刪”五字翻譯法,對句中的實詞,尤其是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存在活用現(xiàn)象的詞等要準確翻

譯,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譯到位。

10.(2022?四川南充)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練習。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

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

其本心。

(選自《孟子?告子上》)

【乙】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

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日:“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

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p>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

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日:“我史閣部也?!?/p>

被執(zhí)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敝潦?,

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選自《梅花嶺記》,有刪改)

注:①[史忠烈公]明代督相史可法。忠烈。是他的謚號。因曾擔任內(nèi)閣大學士。故自稱“閣部”。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故審有所不辟也患:憂慮,擔心

B.所識窮乏者皆我與得:同“德”,感恩、感激

C.是亦不可以己乎已:停止

D.被熱至南門執(zhí):押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迹旱溁?,災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B.所欲有甚于生者乃取一葫蘆置于地

C.舍生地取義者也遂為諸將所擁加行

D.蹴爾而與之諸將果爭前抱持之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介詞,為了/動詞,作為;B.介詞,表比較,相

當于“比”/介詞,表處所,在;C.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D.都是代詞,代指他。故選D項。

(3)下列對文本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注重推理,邏輯嚴密。開篇通過類比提出中心論點,然后從正反兩方面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B.乙文記述了江都城被攻陷后,和碩豫親王勸史可法投降,史可法大罵而死,他的部將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

花嶺上。

C.甲文孟子善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進行說理,使抽象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乙文飽含深情地敘述了史可法的悲壯

事跡,極具感染力。

D.甲文孟子認為“正義”“大義”比生命重要,能給予人不茍且偷生、不避禍患的勇氣;乙文史可法用行動捍衛(wèi)

了他心中的“大義”。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他的部將遵照他的遺言將他葬在梅花嶺上”錯。根據(jù)乙文最后段“德威求

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可知,史可法的副將軍史德威沒有找到史可法的尸骨,所以只是將史可法的衣冠葬在

了梅花嶺上。

(4)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萬鐘則不辮禮又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②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者?

【答案】①(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②

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翻譯文言句子,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語境原則,將所譯句子放到原文中,聯(lián)系

上下文去理解,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斷章取義;二是直譯原則,即盡量做到字字落實,要牢記統(tǒng)編教材推

薦的“留、替、調、補、刪”五字翻譯法,對句中的實詞,尤其是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存在活用現(xiàn)象的詞等要

準確翻譯,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譯到位。同時也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倒裝句,要調整為現(xiàn)代漢語的正常語序。

【參考譯文】

【乙】順治二年乙酉(年)四月,江都城被(清兵)圍困的(形勢)很危急。督相史忠烈公知道局勢(已)不可挽救,(就)

召集眾將領告訴他們說:“我發(fā)誓與揚州城同作殉國(之物),但(在)匆忙慌亂中不能落在敵人的手里死去,誰(能)替

我在城破時完成這個(為國而死)的大節(jié)呢?”副將軍史德威悲痛激昂地(表示愿意)擔負這一任務。忠烈公高興地說:

“我還沒有兒子,你應當憑同姓的關系作我的后嗣。我(要)寫信(稟告)太夫人,把你(的名字)記入(我的)家譜,排在

(太夫人的)孫兒輩中?!?/p>

二十五日,(江都)城淪陷,忠烈抽出刀來自刎,眾將領果然爭著上前抱住他(不讓他自殺)。忠烈大聲呼唉德威,德

威(悲痛)流淚,不能舉刀,于是被眾將領簇擁著走。到小東門,清兵像密林般地到來,副使馬鳴,牘、太守任民育及都督

劉肇基等眾將領都戰(zhàn)死了。忠烈就瞪眼看著敵人說:“我就是(大明朝的)史閣部?!北唬ǚ┭旱侥祥T。和碩豫親王

用“先生”(的名稱)稱呼他,勸他投降。忠烈大罵而死。當初,忠烈(留下)遺言:“我死后應葬(在)梅花嶺上?!钡?/p>

這時,德威尋找史公的尸骨不能找到,就拿(他的)衣冠(代替尸骨)埋葬他(在梅花嶺上)O

11.(2019?遂寧)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練習。

【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

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

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節(jié)選自《魚我所欲也》)

【乙】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

此?"屈原目:“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

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酶①?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日:“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

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溫蟆?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列傳》)

注:①醵:薄酒。②察察:潔白的樣子。③汶汶:渾濁的樣子。④皓皓:瑩潔的樣子。⑤溫蟆(hub):塵滓重

積的樣子。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