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

1.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庫,儲備的糧食主要從外地遠距離、大批量運輸過來,這一現

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中外海路交通的發(fā)達B.長城的修建

C.大運河的修建D.驛站的設立

2.生產工具的發(fā)明,體現了技術的進步。唐朝農民發(fā)明的灌溉工具是()

A.曲轅犁B.筒車C.秧馬D.活字印刷術

3.作為中國古代鼎盛時期的唐朝最終走向衰落,滅亡唐朝的人物是()

A.楊國忠B.朱溫C.安祿山D.史思明

4.北宋時,為了適應大宗買賣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區(qū)出現了()

A.開元通寶B.“交子”C.半兩錢D.五銖錢

5.“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創(chuàng)作了編年體通史巨著,他是()

A.司馬遷B.司馬光C.李時珍D.畢昇

6.我國歷史上疆域版圖面積最大的朝代是()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7.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

A.西域都護府B.臺灣府C.澎湖巡檢司D.宣政院

8.明朝時期著名的絲織業(yè)和制瓷業(yè)中心分別是()

A.海南島、定窯B.開封、汝窯C.蘇州、景德鎮(zhèn)D.南京、哥窯

9.北京城的建筑以宮殿為重點,其中最為雄偉壯麗的皇家建筑群是()

A.紫禁城B.皇城C.內城D.外城

10.集中體現中國戲曲藝術精華的國粹-一“京劇”形成于()

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

11.請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人物。

(1)他在位時,使大唐王朝進入鼎盛時期一一o

(2)希望富國強兵,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變法一一o

(3)統(tǒng)一蒙古,他被尊稱為“成吉思汗”一一?

(4)提出“均田免賦”,他率領起義軍推翻明朝一一

(5)“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南宋抗元將領一一o

12.請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作品。

(1)明代規(guī)??涨暗乃幬飳W著作一一。

(2)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一一。

(3)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yè)科學巨著一一。

(4)描寫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艱難歷程的神話小說一一。

(5)描寫宋代梁山泊好漢反抗官府壓迫的長篇小說一一。

(6)明代批判吃人的封建禮教的戲劇作品一一o

13.請根據下列提示,寫出相對應的制度或政策。

(1)隋朝創(chuàng)立、沿用千年的選官制度一一。

(2)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制度一一。

(3)北宋時期為防止武將跋扈情況發(fā)生而采用的政策一一。

(4)元朝建立的行政區(qū)劃和管理制度一一o

(5)朱元璋為進一步集中權力而廢除的制度一一?

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早在隋唐時期已經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促進了文化的發(fā)展。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到了宋代,

印刷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

材料二:“舟師識地理,在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敝改瞎ぞ叩膭?chuàng)新為地理大發(fā)現提供了

技術支撐。

材料三:……中國人就已經發(fā)明了火藥。唐朝末年,火藥后來被逐漸創(chuàng)新運用到軍事領域?!V泛用

于戰(zhàn)爭中,中國發(fā)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推動了歐洲社會的變革。

(1)結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寫出宋代印刷技術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指的是什么發(fā)明?它的發(fā)明者是誰?

(2)材料二提到的指南針在中國海船上使用開始于什么時期?此后,指南針由什么人傳到歐洲?

(3)中國人在什么時間發(fā)明了火藥?火藥在什么時期被廣泛應用于戰(zhàn)爭?

15.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如圖

地方三同

布或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材料二:“(軍機大臣)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p>

一清代史學家趙翼材料三:“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清朝時的一位進士因寫這兩句詩而

被斬首。

(1)材料一所示的中央行政機構最先開始于哪朝?示意圖中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廠衛(wèi)”是哪兩個主要機構

的合稱?

(2)材料二中“軍機大臣”的誕生與哪一中樞機構的設置有關?這一機構的設置發(fā)生在哪位皇帝當政時

期?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歷史上的哪一現象?這一現象造成了哪些危害?(一點即可)

(4)上述材料反映的歷史體現了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唐朝中后期,受戰(zhàn)亂和經濟重心向南轉移的影響,海路便取代

陸路成為中外貿易的主要通道。海上絲綢之路在宋朝達到空前繁盛,此后進入鼎盛時期。

材料二:明朝前期的中國,國力雄厚,鄭和下西洋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這是

古代時期中國仍是海上強國的最后絕唱。

材料三:清朝統(tǒng)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懼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危及清朝統(tǒng)治,嚴格限制對

外貿易,最終帶來的嚴重后果是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

(1)材料一中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指的是哪一朝代?

(2)材料二中認為,明朝前期鄭和能夠進行下西洋的基礎條件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歸納清朝統(tǒng)治者嚴格限制海上貿易的心理是什么(一點即可)?為此出臺了怎樣的對外政策?

這一政策給中國的發(fā)展進程帶來了怎樣的危害?

(4)請你為國家能成為“海洋強國”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17.從明朝中后期開始,東西方列強國家就不斷侵犯中國,反侵略也就成了某些時代的最強警報,根據所學

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1)給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帶來嚴重威脅的“倭寇”來自于哪個國家?攫取我國澳門居住權和侵占我國寶島

臺灣的侵略者分別是哪兩個國家?

(2)抗擊倭寇和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分別是哪兩位?

(3)清朝前期,面對沙俄入侵,康熙帝組織清軍在哪里發(fā)起了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劃定中俄東段邊界簽訂了哪個條

約?

⑷通過探究,你認為中國人民具有哪些可貴的民族精神?

18.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摩擦碰撞和友好交往中不斷融合,共同締造了祖國悠久的歷史。根

據所學知識,探究下列問題。

【隋唐時期】

(1)唐太宗實行了怎樣的民族政策?寫出他在位時期漢藏民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一例。

【宋元時期】

(2)寫出與宋真宗時;北宋與遼之間戰(zhàn)后議和后簽訂的盟約名稱。

(3)寫出元朝時期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名稱?

【明清時期】

(4)乾隆皇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后,在新疆地區(qū)設置的官職是什么?

(5)清朝前期,率領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的蒙古族杰出首領是誰?

【歷史感悟】

(6)你認為各民族之間應該如何相處才能構建和諧的多民族國家?

答案和解析

I.【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含嘉倉是隋朝在洛陽修建的最大的國家糧庫,儲備的糧食主要從外地遠距離、大批量

運輸過來”并結合所學可知,含嘉倉的糧食從外地遠距離、大批量運輸過來,主要得益于大運河的修建,C

正確;

據所學可知,隋朝的“糧食”來源于人民的稅收,而不是來自外國,A錯誤;

長城的修建是抵御外族入侵,而不是運輸,B錯誤;

驛站是古代供傳遞軍事情報的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D排除。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查了隋朝大運河的修建以及歷史意義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了隋朝大運河的修建以及歷史意義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2.【答案】B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在農業(yè)生產方面,墾田面積逐漸擴大,農業(yè)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發(fā)明并

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翻土工具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故B正確;

曲轅犁是唐朝發(fā)明的翻土工具,排除A;

秧馬是宋代發(fā)明的插秧、拔秧工具,排除C;

活字印刷術是宋代關于書籍印刷的發(fā)明,排除D。

故選:Bo

本題考查唐朝經濟的繁榮,考查唐朝的農業(yè)生產工具。

本題考查唐朝經濟的繁榮、唐朝的農業(yè)生產工具,考查學生識記能力。

3.【答案】B

【解析】依據所學知識,907年梁王朱溫逼唐昭宣帝退位建立后梁,標志著唐朝的滅亡。故滅亡唐朝的人物

是朱溫。

故選:B。

本題以滅亡唐朝的人物為依托,考查朱溫建立后梁。907年梁王朱溫滅亡唐朝。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唐朝滅亡的史實.

4.【答案】B

【解析】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于商業(yè)發(fā)展。

故選:Bo

本題考查宋代社會生活的相關知識,掌握紙幣的出現。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紙幣交子的相關史實。

5.【答案】B

【解析】據所學可知,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

著。這部史書300多萬字,記述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縱貫中國16個朝代?!顿Y治通鑒》這

一書名的意思是“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戒來加強統(tǒng)治。據題干及所學知識可

知,題干中的“他”是司馬光,B項正確;司馬遷編寫了《史記》,李時珍編寫了《本草綱目》,畢昇發(fā)明

活字印刷術,排除ACD三項。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鑒》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材料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題干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司馬光及其《資治通鑒》的相關史

實。

6.【答案】B

【解析】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

的全國性的統(tǒng)一王朝。元朝疆域“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超越漢朝和唐朝。今天

的新疆、西藏、云南,東北廣大地區(qū),臺灣及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tǒng)治范圍之內。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

史上最大的。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歷史上疆域版圖面積最大的朝代。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元朝的版圖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元朝的疆域的相關史實。

7.【答案】C

【解析】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是澎湖巡檢司。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元朝時臺灣就隸屬中央政府管轄,當時臺灣的名稱是琉球。元朝的疆域空前遼闊,

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朝忽必烈實行行省制度,元朝進一步加強對臺灣的管理,在臺灣(琉球)設

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設置機構進行管理,使臺灣開始納入中

央政府的統(tǒng)治范圍之內。

故選:Co

本題以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qū)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為依托,考查澎湖巡檢司。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蒙古統(tǒng)一、元朝的建立以及鞏固統(tǒng)一的

措施。

8.【答案】C

【解析】明朝時期著名的絲織業(yè)和制瓷業(yè)中心分別是蘇州、景德鎮(zhèn)。棉紡織業(yè)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

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yè)中心,南京在清代后來居上。明清時期,景德鎮(zhèn)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所產的青花瓷器,

暢銷海內外。

故選:Co

本題考查了明朝手工業(yè)發(fā)展。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空前活躍。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明朝時期著名的絲織業(yè)和制瓷業(yè)中心分別是蘇州、景

德鎮(zhèn)。

9.【答案】A

【解析】據所學知,北京城的建筑以宮殿為重點,其中最為雄偉壯麗的皇家建筑群是紫禁城,現稱為故宮,

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皇

家建筑群,堪稱國寶級文物,由大約870余座建筑和8700余間房屋組成。A項符合題意,排除BCD三項。

故選:Ao

本題考查北京城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北京城的相關知識。

10.【答案】D

【解析】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xiāng)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北京是戲曲薈萃之地。在19世紀中期(清朝

時期),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劇。京劇被稱為中國的“國

粹”之一,被譽為“國劇”。選項D符合題意,選項ABC不符合題意,排除。

故選:D。

本題主要考查京劇的形成時期的相關史實。京劇被稱為中國的“國粹”之一,被譽為“國劇”。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京劇的形成時期的相關史實。

11.【答案】【小題1】唐玄宗

【小題2】王安石

【小題3】鐵木真

【小題4】李自成

【小題5】文天祥

【解析】(1)根據所學可知,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稱

為“開元盛世”所以答案為唐玄宗。

(2)根據所學可知,為了擺脫統(tǒng)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進行變法,所以答案為

王安石。

(3)根據所學可知,1206年,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權,他被尊稱為“成吉思汗”,所以答案為

鐵木真。

(4)根據所學可知,明末農民起義中,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得到了廣大百姓的支持,他率領起義軍

推翻明朝,所以答案為李自成。

(5)根據所學可知,南宋抗元將領文天祥寫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流傳后世,

所以答案為文天祥。

故答案為:

(1)唐玄宗

(2)王安石

(3)鐵木真

(4)李自成

(5)文天祥

本題考查開元盛世、王安石變法、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李自成農民起義、文天祥抗元。

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狀況,熟記開元盛世、王安石變法、鐵木真統(tǒng)一蒙古、李自成農民起義、文天祥

抗元相關知識。

12.【答案】【小題1】《本草綱目》

【小題2】《天工開物》

【小題3】《農政全書》

【小題4】《西游記》

【小題5】《水滸傳》

【小題6】《牡丹亭》

【解析】(1)李時珍是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后世尊稱他為“藥圣”,著有《本草綱目》。全書

共收1892種藥物,附藥方11000多則,插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醫(yī)學巨典”。

(2)明朝末年宋應星的《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

生產面貌,涉及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等三十個生產部門,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3)徐光啟是明代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徐光啟著的《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漢族農業(yè)生產和

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一部重要的農業(yè)科學巨著。

(4)《西游記》出現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吳承恩。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描寫唐僧師徒

四人取經的艱難歷程,突出刻畫了膽大藝高、愛憎分明、滿懷智慧的孫悟空這一神話英雄。

(5)《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體小說,由明代文學家施耐庵所著,書中描寫

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塑造許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漢形象,歌頌了農民反封建的斗爭精

神。

(6)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xiāng)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不少劇作家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湯顯祖是明

朝后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過神奇的愛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

成為久負盛名的傳世佳作。

故答案為:

(1)《本草綱目》。

(2)《天工開物》。

(3)《農政全書》。

(4)《西游記》。

(5)《水滸傳》。

(6)《牡丹亭》。

本題主要考查宋元明朝時期科技文化。掌握相關知識即可作答。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明朝三部科學著作的相關史實。

13.【答案】【小題1】科舉制(科舉取士)

【小題2】殿試制度

【小題3】重文輕武政策(重文輕武)

【小題4】行省制度

【小題5】丞相制度

【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隋煬帝時,創(chuàng)立進士科,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科舉制一直被歷朝所沿

用,直到清朝被廢除。

(2)結合所學知識,武則天大力發(fā)展科舉制,創(chuàng)立殿試制度,親自面試考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

統(tǒng)治基礎。

(3)結合所學知識,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北宋采取重文輕武的政策,提升文官地位。

(4)結合所學知識,為加強對地方的管理,元朝實行行省制度,鞏固了國家的統(tǒng)一,使中央集權在行政體

制上得到了保證。

(5)結合所學知識,為了鞏固統(tǒng)治,強化皇權,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提升了吏、戶、禮、兵、開k工六

部的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故答案為:

(1)科舉制(科舉取士)。

(2)殿試制度。

(3)重文輕武政策(重文輕武)。

(4)行省制度。

(5)丞相制度。

本題以填空題的形式,主要考查了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武則天完善科舉制、重文輕武政策、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武則天完善科舉制、

重文輕武政策、元朝的行省制度、明朝加強君權的措施等知識。

14.【答案】【小題1】活字印刷術;畢昇。

【小題2】北宋末年(或北宋);阿拉伯商人。

【小題3】唐朝;宋元時期。

【解析】本題以三則文字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宋朝時期的科技發(fā)明以及意義,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宋朝時期的科技發(fā)明以及意義。

15.【答案】【小題1】明朝。錦衣衛(wèi)和東廠、西廠。

【小題2】軍機處;雍正帝。

【小題3】大興文字獄;造成了社會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了思想,嚴

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