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上海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上海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上海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上海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語文期中考試試卷

考生注意:

1.本場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共6頁,滿分150分。

2.作答前,請在答題紙正面填寫姓名、座位號。

3.所有作答務必填涂或書寫在答題紙上與試卷題號對應的區(qū)域,不得錯位。

4.用2B鉛筆作答選擇題,用黑色字跡鋼筆、水筆或圓珠筆作答非選擇題。

一、積累運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曾子曰:,任重而道遠。,不亦重乎?(《論語?泰伯》)

(2),先治其國(《大學之道》)

(3)在《〈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質(zhì)”對“君子”下了定義的句子是:,o

按要求選擇(5分)

2、下列從《鄉(xiāng)土中國》視角理解《紅樓夢》的相關情節(jié),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紅樓夢》中攀附賈家的人,在賈家得勢時與賈家攀親帶故,在賈家失勢時避之如恐不及,這體現(xiàn)了差序

格局的伸縮性。

B.賈雨村攀附賈家后官復原職,知悉“護官符”后胡亂判了薛蟠打死馮淵的命案,表明了傳統(tǒng)社會并沒有超越

團體的法律道德。

C.《紅樓夢》第二十四回“醉金剛輕財尚義俠”,潑皮、以放高利貸為業(yè)的倪二借銀子給賈蕓是因為鄉(xiāng)土中國

的“橫暴權(quán)力”。

D.《紅樓夢》中,精于世故、善于平衡自己和眾人之間的人情關系,正是''機關算盡”的王熙鳳在賈府左右

逢源的重要原因。

3、請根據(jù)下面語段的內(nèi)容與邏輯關系選出對橫線處語句排序正確的一項()(2分)

對于涌起鄉(xiāng)愁的人來說,周遭無一不是可感之景,無一不是可觸之情。冬去春來、物候變化、時空間隔,

都會引發(fā)游子內(nèi)心深處的鄉(xiāng)愁。不論是,還是,不論是,還是,不管你走了多

久、走了多遠,鄉(xiāng)愁一起,失魂落魄。

①離家十年的吳文英

②與故鄉(xiāng)僅一水相隔的王安石

③離家萬里的王維

④少小離家的賀知章

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①?②

二、閱讀(70分)

(-)閱讀語段,完成4—8題(16分)

1

興趣與人生

馮友蘭

①小孩子的游戲,,最有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在游戲中,小孩子做某種事,完全由于他的興趣。他可以寫字,

但他并非欲成一書家。他可以畫畫,但他并非欲成一畫家。他更非欲以寫字或畫畫,得到所謂''世間名利恭敬”。

他寫字或畫畫,完全是無所為而為。他做某種事,完全是乘興,他興來則做,興盡則止,所謂“行乎其所不得

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彼瞿撤N事是順其自然,沒有矯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種事,是無所為而為,亦即

是生g。

②當小孩子時的游戲,是人生活中最快樂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的生活,就是這一類的生活。道家以為成

人所以不能得到這一類的生活者,乃因受社會中各種制度的束縛,我們?nèi)裟艽蚱拼朔N束縛,則此種生活即可得

到。我們也以為這種生活是快樂的,亦可以說是理想的生活,但社會各種制度的束縛卻并不是容易打破者。這

些束縛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為人的革命的勇氣不夠,而是因為有些社會制度是任何社會存在所必需的。若

打破這些,就取消了社會的存在。社會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說,若沒有社會,人就不能生活,更

不用說快樂的生活。道家認為,無為的生活是快樂的,這是不錯的。道家又以為,人在社會中,因受社會制度

的束縛,以致人不能完全有這種生活,這也是不錯的。但道家因此即以為人可以完全不要社會制度,以求完全

有這種生活,這是一種過于簡單的辦法,是不可行的。

③照道家的說法,無論任何人總有他所感覺興趣的事。我們看見有些人于閑暇時,什么事都不做,而蒙頭

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亂想,似乎是對于什么事都不感覺興趣。而實在是他對蒙頭大睡,或胡思亂想,感覺有

很大的興趣。既然任何人對于有些事總感覺興趣,如果任何人都照著他的興趣去做,則任何人都過著最快樂的

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沒有的?;蛘呖梢詥枂枺喝绻巳硕紝τ诿深^大睡感覺興趣,如隨其興趣,則都

蒙頭大睡去了,又有誰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豈不大家都要餓死?道家于此可答:絕不會如此的。有許多人

對于蒙頭大睡,不感覺興趣,如叫他終日蒙頭大睡,他不但不以為樂,反以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閑所

以要消閑者,即有些人有時感到閑得無聊不可耐,故需設法找點事做,將閑消去。忙人找閑,而閑人則找忙,

所以雖任何人都隨著他的興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④這是一個極端的說法。照這個極端的說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處。有些事顯然是不容易使人感覺

興趣的,如在礦井里做工等,然而這些事還不能不有人做。在社會里面,至少在有些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須做

些我們所不感覺興趣的事。這些事大概都是社會所必需的,所以我們對于它雖不感覺興題,但也必須做之。社

會是我們的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們對于社會都有一種起碼的責任,這種起碼的責任,不見得是每個人皆感

覺興趣的。

⑤所以主張人皆隨其興趣去做的極端說法,如道家所說者,是不可行的。不過這種說法如不是極端的,則

是可行的。這種說法在相當范圍內(nèi),我們不能不說是真理。

⑥在以前的社會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們以為,人的興趣只有極少數(shù)是正當?shù)摹T谝郧?/p>

的教育制度里,人所應讀的所謂“正經(jīng)書”是很有限的。五經(jīng)四書是大家所公認的“正經(jīng)書”。除此之外,學

舉業(yè)者,再加讀詩賦八股文;講道學者,再加讀宋明儒語錄。此外,所有小說詞曲等,均以為是“閑書”。看

閑書是沒出息的事,至于作閑書更是沒有出息的事了。在以前的社會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

們以為,人的興趣多數(shù)不是“正當?shù)摹?。因此有多少人不能隨著他的興趣去做,以致他的才不能發(fā)展。因此不

知壓抑埋沒了多少天才,這是不必諱言的。

(選自馮友蘭《人生經(jīng)典》,有刪改)

4.第①段加點詞“無為”在文中的含義是。(2

分)

5.下列對第②③④段文意的理解,不符合道家觀點的一項是()。(3分)

A.成人如果想要得到理想生活,必須打破社會中各種制度的束縛。

B.人們按照自己的興趣做事,這種無為的生活會讓他感到快樂的。

C.如果任何人都能隨著興趣去做事,天下事仍都是會有人去做的。

2

D.人們需要為社會做些不感興趣的事情,因為社會是生存必須的。

6.簡析第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7.下列對第⑥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o(3分)

A、本段在白話中融入了少量文言詞語,文字精煉,通俗易懂。

B、認為以前社會所謂“正經(jīng)”標準,限制了個人的才能發(fā)展。

C、運用例證的論證方法來闡明道家觀點在特殊時期的合理性。

I)、抨擊了舊的教育制度,指出了天才被壓抑埋沒的根本原因。

8.概括本文的論證思路。(5分)

(二)閱讀語段,完成9一12題(16分)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張曉風

①常常,我想起那座山。它沉沉穩(wěn)穩(wěn)地駐在那塊土地上,像一方放置在書桌案頭上的鎮(zhèn)紙,美麗凝重且深

情地壓住這張紙,使我們可以在這張紙上寫屬于我們的歷史。有時是在市聲沸天、市塵彌地的街頭,有時是在

擁擠而又落寞的公共汽車站,我總會想起那座山和山上的神木。那一座山叫拉拉山。

②十一月,天氣晴朗,薄涼。天氣太好的時候我總是不安,看好風好日這樣日復一日地好下去,我決心要

到山里去一越,一個人。一個活得很興頭的人,既不逃避什么,也不為了出來“散心”——恐怕反而是出來“收

心”,收他散在四方的心。車行一路都是山,滿山是寬大的野芋葉,綠得叫人喘不過氣來。山色越來越矜持,

秋色越來越透明,車往上升,太陽往下掉,金碧的夕暉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顧卻,不知該留下來依屬山,還是追

上去殉落日。和黃昏一起,我到了復興。

③第二天我去看山,搭第一班車去。當班車像一只無槳無楫的舟一路蕩過綠波綠濤,我一方面感到作為一

個人一個動物的喜悅,可以去攀絕峰,但一方面也驚駭?shù)匕l(fā)現(xiàn),山,也來就我了。我去看山,越過的是空間,

平的空間,以及直的空間,但山來就我,越過的是時間,從太初,它緩慢地走來,一場十萬年或百萬年的約會。

路上,無邊的煙繚霧繞。太陽藹然地升起來。峰回路轉(zhuǎn),時而是左眼讀水,右眼閱山,時而是左眼披覽一頁頁

的山,時而是右眼圈點一行行的水山水的巨帙是如此觀之不盡。

④訂了一輛計程車,我坐在前座,便于看山看水。司機是泰雅人?!袄翘┭旁拞??"我問,“是什么意

思?”“我也不知道,”他說,“哦,大概是因為這里也是山,那里也是山,山跟山都拉起手來了,所以就叫

拉拉山啦!”他怎么會想起用國語的字來解釋泰雅的發(fā)音的?但我不得不喜歡這種詩人式的解釋,一點也不假,

他話剛說完,我抬頭一望,只見活鮮鮮的青色一刷刷地刷到人眼里來,山頭跟山頭正手拉著手,圍成一個美麗

的圈子。

⑤車雖是我一人包的,但一路上他老是停下載人,一會是從小路上沖來的小孩——那是他家老五,一會又

搭乘一位做活的女工,有時他又熱心地大叫:“喂,我來幫你帶菜!”看他連問都不問我一聲就理直氣壯地載人

載貨,我覺得很高興。車子在凹凹凸凸的路上往前蹦著?!暗竭@里為止,車子開不過去了,”司機說,“下午

我來接你?!?/p>

⑥我終于獨自一人了,獨自來面領山水的圣諭。一片大地能昂起幾座山?一座山能涌出多少樹?一棵樹里能

秘藏多少鳥?鳥聲真是種奇怪的音樂——鳥越叫,山越深幽,越寂靜。

⑦轉(zhuǎn)過一個彎,神木便在那里,跟我對望著。心情又激動又平靜,激動,因為它超乎想象的巨大莊嚴,平

靜,是因為覺得它理該如此,它理該如此妥帖地拔地擎天。往前走,仍有神木,再走,還有。這里是神木家族

的聚居之處。十一點了,秋山在此刻竟也是陽光炙人的。我躺在樹下,臥看大樹在風中梳著那滿頭青絲。

⑧再走到那胸腔最寬大的一棵,直立在空無憑依的小山坡上,它被火燒過,有些地方劈剖開來,老枝枯干

蒼古,分叉部分卻活著。怎么會有一棵樹同時包括死之深沉和生之愉悅?坐在樹根上,驚看枕月衾云的眾枝柯,

忽然,一滴水,棒喝似地打到頭上。那枝柯間也有漢武帝所喜歡的承露盤嗎?真的,我問我自己,為什么要來

看神木呢?對生計而言,神木當然不及番石榴,又不及稻子麥子。我們要稻子,要麥子,要番石榴,可是,令

我們驚訝的是我們的確也想要一棵或很多棵神木。

3

⑨在山中,每一種生物都尊嚴地活著,巨大悠久如神木,神奇尊貴如靈芝,微小如陰暗巖石上恰似芝麻點

大的菌子,美如鳳尾蝶,丑如小蜥蜴。甚至連沒有生命的,也和諧地存在著,石有石的尊嚴,倒地而死無人憑

吊的樹尸也縱容菌子、蕨草、薛苔和木耳爬得它一身,你不由覺得那樹尸竟也是另一種大地,它因容納異己而

在那些小東西身上又青青翠翠地再活了起來。忽然,我聽到人聲。司機來接我了。

⑩第二天清晨我走向渡頭,我要等一條船到石門。一個農(nóng)婦在澆豌豆,打谷機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我

坐在石頭上等船。

?山從四面疊過來,一重一重地,簡直是綠色的花瓣——不是單瓣的那一種,而是重瓣的那一種——人

行水中,忽然就有了花蕊的感覺,那種柔和的、生長著的花蕊,你感到自己的尊嚴和芬芳,你竟覺得自己就是

張橫渠所說的可以“為天地立心”的那個人。不是天地需要我們?nèi)橹⑿?,而是由于天地的仁慈,他俯身?/p>

我們抱起,而且剛剛好放在心坎的那個位置上。山水是花,天地是更大的花,我們儼然成為花蕊。

?回首群山,好一塊沉實的鎮(zhèn)紙。我們會珍惜的,我們會在這張紙上寫下屬于我們的歷史。

(有刪改)

9.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第②段的劃線句。(4分)

10.第④段和第⑤段是如何寫司機這個人物的?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4分)

11.簡析第⑦⑧⑨段寫''神木”的作用。(4分)

12.結(jié)合全文,賞析第?段。(4分)

(三)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3—15題。(8分)

使東川?南秦雪⑶

(唐)元稹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騏御史上南秦。

[注]此詩是元稹被貶到四川通州之時,途徑駱口驛所作。

13.出版社準備編輯一套古代文學作品選,可以收錄本作品的一書是()。(1分)

A.《樂府詩選》B.《古詩菁華》C.《詩余選集》1).《律詩集粹》

14.下列對這首詩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寒食時節(jié)依舊寒冷,本詩通過描繪山峰、筍石、松蘿、飛鳥、猿等景物,營造了一種凄清靜謐的氛圍。

B.頷聯(lián)中“才”“己”兩個副詞運用巧妙,既寫出了作者行程速度之快,也傳達出作者內(nèi)心的不安之情。

C.頸聯(lián)比喻運用極為精巧,與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千樹萬樹梨花開”有異曲同工之妙。

D.尾聯(lián)以飛鳥、猿烘托周圍環(huán)境的沉寂,以其“不飛不動”反襯詩人的“動”,抒發(fā)詩人孤寂悲涼之情。

15.有人評價元稹的這首詩“辭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16—21題(16分)

①何真,東莞員岡人,八歲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專。少英偉好書劍。至正間,嶺南盜起,焚掠州郡,真集

義兵保鄉(xiāng)里,仕為河源務副使、淡水盜場管勾。中原兵起,嶺海騷動,棄官歸鄉(xiāng)里,慨然以生民為念。

②歲乙未,邑民王成、陳仲玉構(gòu)亂,真請于行省舉義兵除之。真躬環(huán)甲胄,往擒仲玉以歸。歲癸卯南海三

山民邵宗愚陷廣州守將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聞之,率眾復廣州,號令明肅,廣人大悅。時中原大亂,南北阻

絕,真益練兵據(jù)險,保障一隅。

4

③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為征南將軍,率舟師取廣東。時永忠在福州,先遣人

以書諭真,曰:“元君失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時而起,或假元之號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橫斂,蠶

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謂極矣。今天予受天明命,掌造區(qū)夏,惟兩廣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順者

撫,逆者誅??肿阆挛次颍m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彼旌胶Z厪V東。三月甲戍,何真精所部郡

縣戶口,兵馬、錢糧,遣使奉表迎降。

④初,湯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請降,且遣人回報真。至是,征南將軍

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詣京師。上賜詔褒之,目:“天下分爭,所謂豪杰有二:易亂為治者上也,保民達變,

識所歸者次也。負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論矣。頃者,師臨閩、越,卿即輸誠來歸,不煩一旅

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謂識時達變者矣。"真叩頭謝日:“昔武王伐暴救民,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

今主上除亂以安天下,天命人歸,四海景從。臣本蠻邦之人,邇者逢亂,不過結(jié)聚鄉(xiāng)民,為保生之計,實無他

志,今幸遇大明麗天,無幽不燭,臣愚豈敢上違天命。”上日:“夫能不賈禍于生靈者,必世享其澤。朕嘉卿忠

誠,念江西地近廣東,是以特授爾江西行省參政,以表來歸之誠。古云:令名,德之輿也。卿令名已著,尚

懋修厥德,以輔我國家。”

⑤七月乙巳日,封何真為東莞伯。

(節(jié)選自《國初群雄事略》)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母夫人守志不守()

(2)何真箱所部郡縣戶口、兵馬、錢糧()

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17.真益練兵軍險,保障一隅()

A.占有B.根據(jù)C.憑依D.按照

18.肇造區(qū)夏()

A.開始B.引發(fā)C.矯正D.招惹

19.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天下分爭,所謂豪杰有二:易亂為治者上也,保民達變,識所歸者次也。

20.第②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標識出來。(3分)

歲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廣州守將何深死之大肆焚掠

21.面對明太祖的褒揚,何真回答得體,請對此進行分析。(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22—25題(12分)

【甲】一學園記

清劉大概

吹竽、走狗、蹋鞠之人非昔,而齊之名不廢;超足而射、多句幼殷殷者非昔,而韓、魏之名不廢;擊筑、悲

歌、椎埋、屠狗之徒,其骨已朽,而燕、趙之名,學士大夫詼聞而喜稱之。然則所謂物者無不亡,而獨其名為

可以永久口!夫山淵之平,田海之遷,大地之渾合,曾不能以自主,而況於一園之興廢歟?其為終始可勝計哉!

余伯父以一掌之地為園,命余為之記。余不及以為,已而廢為居室。則向之名花異草,春蘭秋菊之芳香,

蓮葉之亭亭,游魚之隱見而浮沈,今皆不可復識,獨其名猶在余意中。余記之,蓋以志余之感,而亦以非為欲

存其名於永久也。

【乙】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日:“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

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于物也,知胡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

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蓖釉唬?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5

予日:“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

晶;其氣栗冽,破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緡而爭茂,佳木

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

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

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p>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夥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

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最恰當?shù)氖牵ǎ?。?分)

A.矣B.焉C.歟D.乎

2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加”于一園之興廢歟?”“面紗”表示遞進關系,把論點推進到對一掌園的看法上。

B.“余記之,萋以志余之感”“萋”表示推測,推進到作者的寫作意圖。

C.“胡為而來哉”,“胡溝”是“為何”,表明作者尋根溯源,探究秋聲所以形成的緣由。

D.”夥然黑者為星星”“暈暈”表示鬢發(fā)花白的樣子,引發(fā)作者感慨。

23.比較甲乙兩文中的畫線句,分析寫景的手法和效果的不同之處。(5分)

24.甲乙兩文都圍繞某個景物表情達意,請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加以分析。(4分)

三寫作(70分)

25.有人說,自媒體時代,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了。有人認為不盡如此。對此,你怎么看?請請談談你的看

法。

要求:(1)題目自擬;(2)不少于800字。

高二語文期中考試參考答案

一、積累運用(10分)

1.(5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為己任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3)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按要求選擇。(5分)

2、C(3分)

3、B(2分)

二閱讀70分

(一)(16分)

4.(2分)沒有任何名利目的地(憑借興趣順其自然地)(1分)做事情(1分)。

5.(3分)D

6.(3分)承上啟下。(1分)承接上文做事要求有責任感,進一步否定道家觀點,(1分)

6

引發(fā)下文對做事隨興有其合理性的議論。(1分)

7.(3分)D

8.(5分)作者首先從小孩子游戲引出道家對憑興趣做事情理想生活的認識,(1分)緊接著指出道家主張完全

不要社會制度的理想生活是不可行的,(1分)然后闡釋道家提出這種主張的具體理由,(1分)并在分析其局限

性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得出每個人必須對社會承擔起起碼的責任、必須做一些不感興趣的事情的觀點。(1分)

最后進一步補充論述特定時期道家“應當憑興趣做事”的觀點的合理性。(1分)邏輯上首尾圓合完整嚴密。(1

分)(1點1分,5點滿分)

(二)(16分)

9.(4分)示例一:第②段劃線句運用比擬的修改手法(1分),通過“矜持”寫出山色的凝重,“徘徊顧卻”、

“依屬”、“殉”寫出夕暉的緩慢下沉,形象地寫出了山中日落時的寧靜與安詳,表達了作者對眼前景色的喜

愛之情。(1分)

示例二:第②段巧妙地運用動詞“掉”“徘徊顧卻”等動詞的使用(1分),賦予了山野日落的情境以動態(tài),形

象地寫出了山中日落時的寧靜與安詳,表達了作者對眼前景色的喜愛之情。(1分)

10.(4分)運用語言描寫,通過司機詩人似地解釋“拉拉山”的含義(1分),以及行動描寫“理直氣壯”地載人

載貨的行動(1分),刻畫了一個淳樸坦蕩、熱情好客、樂于助人的美好形象(1分);作者這樣寫,把山的美和人

的美結(jié)合起來,以人的美襯托山的美。(1分)

11.(4分)這三段,作者集中對神木進行了描寫,通過描寫神木的巨大莊嚴、平靜、干枯蒼古、倒地而死、容

納異己等(1分),形象地寫出了神木“死之深沉和生之愉悅”的特征,由此表達了作者對神木的震撼、折服和

贊嘆(1分);引發(fā)了生命是有尊嚴的思考(1分)。結(jié)構(gòu)上照應開頭(1分)。

12.(4分)結(jié)尾一段,作用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