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與中成藥第一章-第二章課件_第1頁
方劑與中成藥第一章-第二章課件_第2頁
方劑與中成藥第一章-第二章課件_第3頁
方劑與中成藥第一章-第二章課件_第4頁
方劑與中成藥第一章-第二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方劑與中成藥1精選課件ppt課程目標掌握方劑與中成藥的概念及方劑的組成與變化熟悉方劑與中成藥的發(fā)展簡史,方劑與治法2精選課件ppt學習內容發(fā)展簡史內容方劑的組成與變化方劑、中成藥的概念方劑與治法3精選課件ppt學習要點1、明確方劑與中成藥的概念與關系。2、掌握方藥發(fā)展史上的主要方書。3、了解方劑與治法的關系。4、熟悉八法的含義、適應證。5、掌握方劑的組成—君、臣、佐、使4精選課件ppt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jié):方劑與中成藥的概念及任務方劑的概念方:藥方、處劑:調配、調和原義:藥物按一定的規(guī)律和方法組合成方。

方劑是在辨證審因確立治法之后,選擇適當的藥物,遵循組方原則,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5精選課件ppt6精選課件ppt中成藥的概念中成藥是以中醫(yī)藥理論為基礎,用中草藥為原料按照法定的處方和工藝標準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質量規(guī)格的中藥制劑成品。

方劑是中成藥制作的依據,中成藥是方劑的主要體現。

7精選課件ppt8精選課件ppt第二節(jié):方劑與中成藥的發(fā)展簡史一、秦漢時期(初期)1.《五十二病方》(戰(zhàn)國后期)

我國現存現存醫(yī)籍中,最早記載方劑的醫(yī)書。

載有丸、散、膏等劑型。2.《黃帝內經》(先秦)現存最早記載方劑理論的書籍

提出方劑配伍原理中“君、臣、使”的概念“七方”方劑分類法,均為后世方劑學的重要理論。9精選課件ppt3.《傷寒雜病論》(張仲景--東漢)創(chuàng)造性地將理、法、方、藥融為一體。其中絕大多數方劑配伍嚴謹,用藥精當,療效卓著,流傳久遠。被后世譽為“方書之祖”、“經方之祖”。劑型有膏、丹、丸、散、栓劑、灌腸劑、洗劑、薰劑等,奠定了中成藥制藥的基礎。10精選課件ppt二、魏晉南北朝時期《肘后備急方》(葛洪--東晉)

收集價廉、易得,有效的民間單方、驗方首次將中成藥列專章論述,第一次使用“成劑藥”這一名詞術語11精選課件ppt三、隋唐時期1.《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孫思邈--唐代)第一次提出丸劑宜采用蠟密封包裹防潮2.《外臺秘要》(王燾--唐代)使用了進口藥材

匯粹漢至唐名家醫(yī)方,為研究唐以前方劑學的寶貴資料

12精選課件ppt四、宋元金時期(高峰時期)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宋)我國第一部由政府編制的成藥藥典臨床實用的方書,收方16834首2.《圣濟總錄》方劑文獻的又一次總結,收方20000首3.《傷寒明理論》(成無已)首部剖析方劑理論的專著13精選課件ppt五、明清時期1.《普濟方》(明)

載方61739首,是我國現存古籍中最大的一部方書2.《醫(yī)方集解》、《湯頭歌訣》(清)

按方劑功效分類、實用性強;便于記誦方劑14精選課件ppt六、近現代時期1.《中醫(yī)方劑大辭典》2.《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簡稱《中國藥典》)15精選課件ppt第二章方劑的基礎知識第一節(jié):方劑與治法一、方劑與治法的關系

方劑是在辨證審因確立治法之后,選擇適當的藥物,遵循組方原則,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治法是治療疾病的方法,是在辨明病機、證候之后,針對病癥的病因病機所擬定的治療方法。16精選課件ppt《醫(yī)宗金鑒》:“方者一定之法,法者不定之方。古人之方,即古人之法寓焉。立一方必有一方之精意存于其中,不求其精意而徒執(zhí)其方,是執(zhí)方而昧法也”“方從法出,以法統(tǒng)方”“從方見法,以方驗法”“法隨證立”17精選課件ppt辨證論治整體觀念理、法、方、藥一、方劑與治法的關系18精選課件ppt四診望——舌尖紅,苔薄黃聞——聲音重濁,咳嗽問——微發(fā)熱、咽喉疼痛切——脈浮數病因:風、熱邪

→病位:表證→風熱表證病性:熱證→發(fā)散風熱兼以止咳

→桑葉、菊花等-→桑菊飲辨證論治“法隨證立”(正治)“方從法出”19精選課件ppt二、常用治法

程鐘齡·《醫(yī)學心悟》:“論病之情,則以寒熱虛實表里陰陽八字統(tǒng)之,而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

20精選課件ppt(1)汗法是通過解表、疏風、宣肺等方法,使邪氣從表而解。適用于各種有表證,如外感表證,外感咳嗽、瘡瘍初起,水腫中的風水等。注意:汗法不以出汗為目的,主要通過出汗以祛邪外出。21精選課件ppt舉例:張某,男,19歲,學生。3天前因天氣突變而受寒,出現發(fā)熱惡寒(體溫38.2℃),無汗,身痛,咳痰清稀等癥。

屬風寒表實證,治療宜發(fā)散風寒,以發(fā)汗解表的麻黃桂枝等藥物組方治療,病邪外驅則癥狀緩解。22精選課件ppt(2)吐法是通過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等從口中吐出。適用于中風痰壅、宿食或毒物尚在胃中等。

注意:此是劫邪外出的一種治法,易損胃氣,凡體虛氣弱,婦人新產、孕婦均應慎用。由于刺激咽喉,胃脘,引起嘔吐易損正氣,且較痛苦,現已極少應用23精選課件ppt(3)下法是通過瀉下的方法,使停留在胃腸的有形積滯從大便排出。適用于各種積滯為病。如燥屎內結、冷積、食積、痰積、瘀血等。舉例某,女,65歲,常發(fā)便秘,三四日一行,感覺燥結不下,下腹脹滿,舌淡紅苔少。

攻下藥:大黃、芒硝潤下藥: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藥:芫花、甘遂24精選課件ppt(4)和法是通過和解、調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臟腑、表里、陰陽不和的病證得以解除的一種治法。適用于少陽病、肝脾不和、腸胃不和、表里同病、寒熱錯雜等病證。舉例某,女,32歲。常見胸脅脹滿,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舌苔白或膩,脈弦。

肝失疏泄與脾失健運互相影響,肝脾失卻正常的協(xié)調關系而成的肝脾不和證。治療應疏肝健脾。25精選課件ppt(5)溫法是用溫熱藥祛除里寒的一種治法。適用于各種里寒證和陽虛證。舉例某,女,63歲。癥見畏寒怕冷,胃脘冷痛,喜溫喜按,四肢不溫。平時面色蒼白無華,舌淡苔白。

屬于脾胃虛寒證,治療宜溫脾散寒??捎酶阶?、干姜一類溫里藥。26精選課件ppt(6)清法是用寒涼藥清除里熱的一種治法。適用于熱證、火證、熱毒以及虛熱等。由于熱邪所在部位不同,所以清法又分為清氣分熱、清血分熱、清臟腑熱等。舉例某,男,38歲。近月許工作壓力較大,需要連續(xù)熬夜加班,近一周出現明顯口腔潰瘍,牙齦紅腫,疼痛劇烈,口臭咽喉紅腫,舌紅苔黃。

蘆根、天花粉\龍膽、黃柏\青蒿、地骨皮明顯的上焦肺胃熱盛,治療宜清熱瀉火。27精選課件ppt(7)消法是通過消導、疏利的方法使氣、血、痰、食、水、蟲等有形之邪,得以漸消緩散的一種治法。

注意:消法與下法雖皆治有形之實邪,但兩者有所不同。下法是對于病勢急迫,形證俱實,必須急下,并且可以從下竅而出的情況下使用。消法則是對病在臟腑、經絡、肌肉之間漸積而成,病勢較緩,而多虛實夾雜,必須漸消緩散而不能急于排除的病情而設。但兩者亦可配合使用。28精選課件ppt(8)補法是通過補養(yǎng)的方法,恢復人體正氣的一種治法。適用于各種虛證,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以及臟腑虛損等。

注意:補法雖也可以間接收到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在無外邪時使用,以避免“閉門留寇”之弊?!夺t(yī)學心悟》:“一法之中,八法備焉,八法之中,百法備焉”。29精選課件ppt

第二節(jié):方劑的組成與變化“藥有個性之專長,方有合群之妙用”“方之既成,能使藥各全其性,亦能使藥各失其性?!币?、配伍目的—增效、減毒⑴增強原藥效⑵綜合多藥效⑶控制藥物的毒副作用(減輕或消除)30精選課件ppt二、組成原則---君、臣、佐、使

組方原則的君臣佐使最早見于《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是方劑理論的核心部分31精選課件ppt君臣佐使32精選課件ppt君藥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說明:a.數量:原則上不宜多

b.用量:一般宜大,超過常量

c.君藥必不可少(不可加減)

d.方劑的核心,“君者主此一方”

e.選擇君藥的原則:標緩時針對主病,標急時針對主癥33精選課件ppt臣藥

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藥物。對重要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說明:a.數量不宜多b.與君藥的配伍表現為相須或相使c.不同的臣藥決定君藥不同的作用趨勢。d.“不可令臣過于君”34精選課件ppt佐藥1.佐助藥--配合君臣藥物加強治療作用,或直解治療次要兼癥的藥物。2.佐制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物毒性,或制約君臣藥物峻烈之性的藥物。3.反佐藥--與君臣藥味相反,能在治療中起相輔相成作用的藥物,防止藥病格拒。說明:a.根據病情和制方需要選用不同的佐藥。b.用量宜輕。35精選課件ppt使藥1.引經藥--引領方中諸藥到達病位。

2.調和藥--調和方中諸藥,

使全方藥性不致過偏36精選課件ppt麻黃湯麻黃君藥,辛溫,發(fā)散風寒,兼宣肺平喘。桂枝臣藥,辛甘溫,助麻黃發(fā)汗解表,又能調和營衛(wèi)。與麻黃同用,使風寒祛,表氣和。杏仁佐藥,苦溫,苦降肺氣,合麻黃宣肺以利平喘,溫助麻、桂散寒。炙甘草使藥,甘溫,調和諸藥,并緩麻、桂發(fā)汗太過之性。(佐制)37精選課件ppt三、組成變化1、藥味增減變化--君藥不變,增加或減少其他藥物的一種變化形式。佐使藥的加減:一般不發(fā)生主要配伍變化,不會引起功用的根本改變。例如:小柴胡湯,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主治不變,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38精選課件ppt臣藥的加減:改變了君臣配伍關系,必然使方劑的功用發(fā)生根本變化。例如:三拗湯,即麻黃湯去桂枝,主治風寒束肺的咳喘。麻黃加術湯,即麻黃湯原方加白術12g,治療痹證初起。39精選課件ppt2、藥量加減變化--藥味不變,藥量增減。若影響原方的配伍關系則功用、主治隨之而變。用藥相同,用量不同,其藥力則有大小之別,從而改變了君臣地位及其配伍關系,必然使方劑的功用發(fā)生根本變化。

40精選課件ppt3、劑型更換的變化--藥味、藥量不變,劑型變化,使藥力輕重變化以適應病情的需要。同一方劑,用藥、用量相同,劑型不同,其作用也有差別。a.用于病情的輕重緩急例: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湯(丸者緩也,舒緩而治之也;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b.改變或擴大方劑的功效與主治例:九味羌活湯九味羌活丸外感風寒濕兼有里熱內傷雜病桂枝茯苓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