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試題的匯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6/22/wKhkGWYnzKKAUwyAAAM6NTBqsn4197.jpg)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試題的匯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6/22/wKhkGWYnzKKAUwyAAAM6NTBqsn41972.jpg)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試題的匯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6/22/wKhkGWYnzKKAUwyAAAM6NTBqsn41973.jpg)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試題的匯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6/22/wKhkGWYnzKKAUwyAAAM6NTBqsn41974.jpg)
![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試題的匯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16/22/wKhkGWYnzKKAUwyAAAM6NTBqsn419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d......wd......wd...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試題匯編〔2016浙江文綜,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異,也有相當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開展、培養(yǎng)人的道德自覺〞和“有益于人類、培養(yǎng)善人〞的思想即屬于后者。以下學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①儒家學派②墨家學派③斯多亞學派④智者學派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15課標Ⅱ,24〕.古代儒家學者批評現(xiàn)實政治,往往稱頌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堯、舜一樣圣明。這說明了儒者A.不能適應現(xiàn)實政治B.反對進展社會變革C.理想化的政治訴求D.以復古為政治目標〔2015安徽文綜,12〕.據(jù)《史記》載:一日,魏太子下車,向一位新貴——宮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禮。太子問:“終究富貴者還是貧賤者應當驕傲〞田子方答:“貧賤者。〞并解釋,他隨時都能在別國宮廷上被派上用場。這反映了
A.士人為諸侯國所重用
B.士人輕視功名利祿
C.諸侯國內(nèi)部等級森嚴
D.忠君思想已經(jīng)形成〔2015山東文綜,13〕《尚書·酒誥》云:“人無于水監(jiān)〔照鏡子〕,當于民監(jiān)。〞這句話表達的思想是A.兼愛尚賢B.主權在民C.以民為本D.道法自然〔2014山東文綜,13〕春秋時期,孔子興辦私學,學生來自士農(nóng)工商各階層。這一做法A.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特權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動搖了周王室的統(tǒng)治根基D.適應了諸侯爭霸戰(zhàn)爭的需要〔2014海南單科,1〕有先秦思想家認為,“君上之于民也,有難則用其死,安平則盡其力〞。據(jù)此可知這位思想家強調(diào)A.君主無為而治
B.強化血緣等級
C.推行禮樂仁政
D.實行嚴刑峻法
〔2012山東文綜,9〕有學者評論戰(zhàn)國時期某學派說:“他們都是些注重實踐的政治家……他們認為貴族的存在已不合時宜……他們把商人和學者看作是可有可無或多余的人。〞這一學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012海南單科,2〕儒家經(jīng)典強調(diào):“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段話表達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禮法并重
D.禮治為先〔2015天津文綜,14〕.〔16分〕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孔子極為倡導仁人君子之道。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孔子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應關切個人自我道德品格修養(yǎng),具備忠信、孝悌、克已、禮讓、好學、知勇、仁恕等諸美德,而且更應懷抱經(jīng)世濟民的情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應具備若何的品德結(jié)合所學知識,簡述孔子的政治抱負?!?分〕材料二君子之為學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撥亂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勢之何以流極而至于此,則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號為通經(jīng)者,大都皆口耳之學,無得于心,既無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2〕材料二中,顧炎武提倡的治學目的是什么他的學術實踐在當時有何意義〔4分〕〔3〕上述兩位思想家的主張有何共同點結(jié)合當今時代,談談你的認識?!?分〕14.〔16分〕〔1〕注重個人自我修養(yǎng);具有經(jīng)世濟民情懷。改變春秋時期天下大亂的政治局面,主張“克己復禮〞,匡正社會秩序?!?〕經(jīng)世致用〔明道救世〕。批判空談,開樸實學風先河。〔3〕強調(diào)社會責任感。社會責任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之一,當代青年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這一傳統(tǒng),肩負起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重任?!?015四川文綜,1〕戰(zhàn)國中后期,思想領域出現(xiàn)融合。以下選項最能表達這一傾向的是〔
〕A.克己復禮
B.禮法兼用
C.民貴君輕
D.選賢舉能(12
分〕
家訓宗規(guī)倫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通過家國意識同構(gòu),旨在實現(xiàn)社會和諧,表達了民族傳統(tǒng)道德思想與標準。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材料二
約之二:吾族務要恪遵祖訓,以倫理為紀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處,須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強莫欺弱;卑幼者不許冒犯長上,富貴者宜憐窮困。循規(guī)蹈矩,宗族稱孝,鄉(xiāng)黨稱弟(悌)?!纹澣吨袊幕v·訓約十四條》材料三
宣圣諭。圣諭曰:“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
曲盡做人的道理,件件當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惡人。愿我一族長幼會集祠(堂)中,敬聽宣讀,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過即改,共為盛世良民,貽子孫無窮福澤。———明《虎墩崔氏族譜·族約》請答復:(1)據(jù)材料一,指出仁的基本是什么?
結(jié)合所學知識,列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有關仁的政治主張。
(3
分)(2)歷代許多家訓表達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據(jù)材料二,歸納儒家倫理的主要內(nèi)容。〔三分〕(3)儒家的倫理思想深刻影響中國社會。據(jù)材料三,指出明代統(tǒng)治者與民眾對儒家倫理所持的態(tài)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3
分)〔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儒家倫理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
(3
分)(1)
基本:孝悌。政治主張: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實施仁政。(2)主要內(nèi)容:家庭和睦;宗族團結(jié);鄉(xiāng)里和諧提(3)
態(tài)度:尊崇儒家倫理。做法:統(tǒng)治者提倡;民眾遵守。(4)積極作用:維系家庭家族和睦;維護政治、社會穩(wěn)定;傳承民族道德,影響思想文化開展。
〔2012北京文綜,37〕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類文明,啟迪著人類智慧,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程材料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病独献印贰巢牧隙?,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病盾髯印贰场?〕材料一、二分別表達了道家和儒家的什么思想〔2分〕簡述道家和儒家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分〕〔1〕思想:材料一表達出了道家的“辯證〞思想;材料二表達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時代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發(fā)生巨大變革。鐵器和牛耕的使用,促進了經(jīng)濟的開展,造成井田制瓦解,各國紛紛變法,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從而沖擊了傳統(tǒng)的宗法分封制。周天子權威下降,諸侯爭霸,促成了思想上百家爭鳴的局面?!?016課標Ⅰ,24〕.孔子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漢代崇尚儒學,尊《尚書》等五部書為經(jīng)典,記錄孔子言論的《論語》卻不在“五經(jīng)〞之中。對此合理的解釋是A.“五經(jīng)〞為闡發(fā)孔子儒學思想而作B.漢代儒學背離了孔子的儒學思想C.儒學思想植根于長遠的歷史傳統(tǒng)D.儒學傳統(tǒng)由于秦始皇焚書而斷絕〔2016上海單科,8〕詩歌創(chuàng)作往往受到時代思想的影響?!鞍氘€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說理詩最有可能受哪種思想影響?A.孔孟思想 B.黃老學說C.兩漢經(jīng)學 D.宋明理學[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25]
秦朝法律規(guī)定,私拿養(yǎng)子財物以偷盜罪論處,私拿親子財物無罪;西晉時規(guī)定,私拿養(yǎng)子財物同樣無罪。這一變化說明,西晉時()A.養(yǎng)子親子權利一樣B.血緣親情逐漸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護D.儒家倫理得到強化〔2014新課標I,25〕.唐高祖李淵自認為是老子后裔,規(guī)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則天時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來唐武帝“滅佛〞。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惡決定宗教興亡B.道教的社會影響最大
C.懦學的政治地位最為穩(wěn)固D.佛教的社會根基薄弱〔2014課標Ⅰ,26〕人性是先秦以來一直討論的問題。基于對人性的新認識,宋明理學家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他們認為人性A.本質(zhì)是善B.本質(zhì)為惡C.非善非惡D.本善習遠〔2013課標Ⅰ,25〕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A.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B.宗法血緣制度逐漸瓦解C.陸王心學日益興起
D.程朱理學成為官方學說〔2012課標全國,27〕理學家王陽明說:“士以修治,農(nóng)以具養(yǎng),工以利器,商以通貨,各就其資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業(yè)焉,以求盡其心,其歸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則一而已……四民異業(yè)而同道。〞在此,王陽明A.重申傳統(tǒng)的“四民〞秩序
B.主張重新整合社會階層C.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百姓生計
D.闡發(fā)的基本問題是正心誠意〔2015北京文綜,15〕明朝中后期,王陽明學說在中國士大夫中流行。朝鮮來華使者對此不理解,認為“陽明敢肆己意,謗辱朱子,實斯文之罪人也〞。結(jié)合所學判斷,以下選項正確的有①朝鮮使者以程朱理學為正宗②王陽明心學超越了理學范疇③王陽明與朱熹觀點明顯不同④王陽明心學是對儒學的叛逆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15浙江單科,12〕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話題。中外思想家有的認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萬物始于水〞,有的“心外無物〞。明確提出上述觀點的人物有①陸九淵
②塞內(nèi)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4·江蘇卷,1]在對天、君、民關系的認識上,原始儒學以孟子為例,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說明,董仲舒()A.繼承了原始儒學的全部宗旨B.背離了原始儒學的民本思想C.背離了原始儒學的仁愛思想D.摒棄了原始儒學的德治主張〔2013福建文綜,16〕朱熹在《漳州勸農(nóng)文》中說:“請諸父老,常為講解,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惡從善,取是舍非,愛惜體膚,保守家業(yè)〞。在此,朱熹〔
〕A.教導后生弟子遵從“三綱五常〞
B.告誡鄉(xiāng)親去惡從善以“慎思明辨〞C.灌輸以農(nóng)興業(yè)思想以存“天理〞
D.勸導百姓遵循一種“理性〞的生活秩序〔2013重慶文綜,1〕我國古代有一位學者,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為君主專制統(tǒng)治提供了“天命攸〔所〕歸〞的神學依據(jù)。該學者應該是韓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016北京文綜,37〕“教育是一個民族最基本的事業(yè)〞――鄧小平
材料一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占人口多數(shù)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對象。他主張設立各級學校,教授儒家經(jīng)典,將他們培養(yǎng)為“篤于禮薄于利〞“以天下為憂〞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35~95年〕認為,學校教育優(yōu)于家庭教育,培養(yǎng)演說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標。他還認為,完美的常說家“不僅要有超群的演說天賦,還要有完美的品格〞“能盡公民之義務,能在公私事務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導國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根基〞。
〔1〕閱讀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體良教育主張的一樣點?!?分〕〔1〕一樣點:教育的主要對象不是全體民眾;學校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養(yǎng)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為國家服務?!?015課標Ⅰ,40〕.〔25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在歷史中,儒學一直在開展與創(chuàng)新。唐代韓愈以周公、孔子的繼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漢代以來的儒學,認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經(jīng)斷絕。他在《原道》中說:“吾所謂道,非向〔先前〕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他的這一主張被宋代儒者承受并發(fā)揚。當代學者認為韓愈開了宋代“新儒學〞的先河。
——摘編自卞孝萱等《韓愈評傳》〔1〕結(jié)合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漢代儒學與孔孟儒學的不同之處,并概括宋代理學在哪些方面對儒學有所開展?!?0分〕〔1〕不同之處:漢代儒學吸收了法家、道家和陰陽五行家的學說,強調(diào)“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等主張;成為正統(tǒng)思想??酌先鍖W則強調(diào)“仁、禮〞、“德治〞、“仁政〞等,不受統(tǒng)治者重視。
開展: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儒學的理論化和思辯化;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欲〞等思想?!?015重慶文綜,14〕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高祖皇帝晚年手敕太子書:“吾遭亂世,當秦禁學,自喜,謂讀書無益。洎踐祚(及登基)以來,時方省書,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學書,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勿使人也。〞——摘自(明)梅鼎祚編《兩漢文紀》(1)根據(jù)材料一,答復漢高祖對太子的要求及其原因。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秦禁學〞的具體表現(xiàn)。(1)勤奮學習;自己寫奏章。漢高祖對讀書無益的反思。焚書坑儒?!?013安徽文綜,37〕.〔30分〕閱讀材料,完成以下各題
材料一
后〔武則天〕欲以武三思為太子……二人〔狄仁杰與王方慶〕同辭對曰:“……姑侄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廬陵王〔武則天兒子李顯〕,則千秋萬歲后常亨宗廟;三思立,廟不袱〔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彥伯迎廬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帳寧,召見仁杰語廬陵事。仁杰敷請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還爾太子〞
材料二
中國的縣志中有豐富的女性資料,它們清楚地說明,婦女的貞節(jié)是當?shù)貥s譽的象征……對風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許多地方志的編纂體例都清楚地顯示,女性貞節(jié)是向外部世界描繪地方道德標準的總共和價值觀的組成局部。來自長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說服力,七中有如下描寫:“欲稱閨門卸魯〔指文教興盛之地〕蓋西川清淑之氣所獨鐘,抑亦程朱之教澤。〞
——鄧小南等《中國婦女史讀本》
材料三
中國婦女解放的要求,不但是精神上的,而且是身體上的?!乙詾榘凑罩袊鴭D女地位,再決定“男女平等〞這個問題之前,更要緊的問題,是決定女子也是個“人〞我們中國的詩禮人家,有客來訪時,假設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著門簾答復說:“我家里沒有人〞。這就是中國的婦女不自算是個“人〞的鐵證。所以總過婦女,第一必須取得法律家所謂“自然人〞的資格,然后才能夠說道別的問題,才能夠說到和別人同等權利。
——陳獨秀《我的婦女解放觀》〔1921年3月8日〕
〔1〕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使武則天“感悟〞的歷史因素、〔6分〕
〔2〕依據(jù)材料二,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程朱理學何以對女性貞節(jié)作為地方道德標準產(chǎn)生影響、〔9分〕
〔3〕依據(jù)材料,結(jié)合所學知識,列舉清末民初有關婦女解放的主要史實,并對上述三則材料所反映的婦女地位分別進展辯證解讀?!?5分〕答案:宗法制的傳統(tǒng);狄仁杰的勸說,人心所向
解析:根據(jù)材料武則天里兒子為太子,而沒有立侄子武三思可看出是宗法制度家天下觀念的影響和人心所向,再根據(jù)材料武則天在狄仁杰的勸說下改變了觀念可看出狄仁杰對她的影響。
〔2〕答案:1.程朱理學本身強調(diào)存天理滅人欲,重視人的品質(zhì),節(jié)操;
2.宋以后力學成為官方哲學,元以后成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nèi)容,這些使得程朱理學在地方生推廣;
3.憲法社會下,重男輕女是普遍現(xiàn)象程朱理學符合了人們的觀念和傳統(tǒng)。
解析:結(jié)合所學知識從程朱理學自身、地位和社會幾個角度來答復。
答案:主要史實:中華民國成立后頒發(fā)一系列社會法令,主張婚姻自由、制止纏足等
辯證解讀:1.材料一時唐朝時期。國風開放,雖然重男輕女是傳統(tǒng)觀念,但對婦女的要求還不是很嚴格,武則天可以攬權。
2.材料二反響的是宋以后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對婦女的要求更加嚴格,并逐漸僵化,女性地位更加低下。
3.材料三反響的是近代中國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逐漸破除了對婦女的歧視,女性地位開場提高。[2014·廣東卷,15]
《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親讓仆人轉(zhuǎn)告賈府私塾教師說:“什么《詩經(jīng)》、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據(jù)此推出符合史實的結(jié)論是()A.理學居于統(tǒng)治地位,“四書〞更受重視B.孔子權威地位動搖,《詩經(jīng)》遭到輕視C.科舉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棄儒從商D.《紅樓夢》取材于現(xiàn)實,反映宋代生活〔2014上海單科,5〕儒學成為官學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張直接促成的〔〕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2013廣東文綜,14〕有位古代思想家認為:通過讀書等外在手段來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重要的是先確立仁義這一基本。這位思想家可能是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陸九淵〔2013浙江文綜,12〕在人類文明史上,許多思想家對后世產(chǎn)生影響常常是通過教育的途徑。以下思想家中通過私學培養(yǎng)人才的有①孔子
②韓非
③朱熹
④亞里士多德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3福建文綜,14〕《春秋繁露》曰:“大富則驕,大貧則憂……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yǎng)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diào)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國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國益民B.強制去富以抑其驕C.竭力濟貧以撫其憂D.劫富濟貧以均貧富〔2012上海單科,6〕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認為,“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周敦頤在此所闡釋的是()A.“仁〞與萬物生成的關系
B.孟子的仁政思想C.陰陽互相依存的關系
D.道家順應自然的思想〔2015年山東卷高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38、宋代理學是傳統(tǒng)儒學的新開展。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
材料一城市與生活
圖10北宋東京〔開封〕內(nèi)平面示意圖
材料二生活與觀念
〔1〕分析說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與宋代理學興起和開展之間的聯(lián)系?!?0分〕
〔2〕假設進一步探究宋代理學興起和開展的原因,你認為還需要補充什么材料舉一例說明?!?分〕〔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娛樂場所出現(xiàn),商品經(jīng)濟開展到新水平;社會上出現(xiàn)了追求奢靡享樂、僭越禮制的現(xiàn)象。
面對社會生活對傳統(tǒng)儒家倫理秩序的沖擊,儒學家把封建倫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等思想,以“理〞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標準社會秩序。
〔2〕例:需要補充與佛教、道教開展相關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開展使傳統(tǒng)儒學面臨挑戰(zhàn);為應對挑戰(zhàn),佛學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局部思想,獲得了新開展。
〔假設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2013江蘇單科,21〕(12
分〕
家訓宗規(guī)倫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通過家國意識同構(gòu),旨在實現(xiàn)社會和諧,表達了民族傳統(tǒng)道德思想與標準。閱讀以下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材料二
約之二:吾族務要恪遵祖訓,以倫理為紀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處,須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強莫欺弱;卑幼者不許冒犯長上,富貴者宜憐窮困。循規(guī)蹈矩,宗族稱孝,鄉(xiāng)黨稱弟(悌)。———何茲全《中國文化六講·訓約十四條》材料三
宣圣諭。圣諭曰:“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
朱元璋)
曲盡做人的道理,件件當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惡人。愿我一族長幼會集祠(堂)中,敬聽宣讀,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過即改,共為盛世良民,貽子孫無窮福澤。———明《虎墩崔氏族譜·族約》請答復:(1)據(jù)材料一,指出仁的基本是什么?
結(jié)合所學知識,列舉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有關仁的政治主張。
(3
分)(2)歷代許多家訓表達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據(jù)材料二,歸納儒家倫理的主要內(nèi)容?!踩帧?3)儒家的倫理思想深刻影響中國社會。據(jù)材料三,指出明代統(tǒng)治者與民眾對儒家倫理所持的態(tài)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3
分)〔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儒家倫理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
(3
分)答案要點:〔12分〕(1)
基本:孝悌。政治主張: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實施仁政。(2)主要內(nèi)容:
家庭和睦;宗族團結(jié);鄉(xiāng)里和諧提(3)態(tài)度:尊崇儒家倫理。做法:統(tǒng)治者提倡;民眾遵守。(4)積極作用:維系家庭家族和睦;維護政治、社會穩(wěn)定;傳承民族道德,影響思想文化開展。
〔2012天津文綜,12〕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強,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種主張。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主張出現(xiàn)的政治經(jīng)濟背景。材料二“《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以教化為大務〞;“正法度之宜〞?!稘h書?董仲舒?zhèn)鳌贰?〕依據(jù)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論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結(jié)合所學知識,闡述董仲舒的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材料三唐代儒學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外鄉(xiāng)開展起來的禪宗,也有從天竺引進的法相宗,還有中印合璧的天臺宗等。唐代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是印度的乾達婆、希臘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劇《羽衣霓裳舞曲》,則源于印度的婆羅門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亞歌舞元素?!獜垏鴦偂短拼_放與興盛的當代思考》等〔3〕依據(jù)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點,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綜上,談談你對思想文化開展進程的認識?!?〕實行仁政;無為而治;強調(diào)法治。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社會發(fā)生政治和經(jīng)濟大變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諸侯爭霸;
經(jīng)濟上,鐵犁牛耕推廣,井田制破壞。
〔2〕強調(diào)“大一統(tǒng)〞;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學體系。儒學正統(tǒng)地位在漢代確立,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
〔3〕多元性〔兼收并蓄〕。唐朝實行開放政策;政治穩(wěn)定、經(jīng)濟繁榮、對外交往頻繁等。
〔4〕思想文化隨著社會經(jīng)濟政治的變化,在吸收融合諸多文化因素中開展和豐富?!?016北京文綜,16〕17世紀來華傳教士曾將《論語》《大學》等譯為拉丁文在歐洲出版,19世紀中期傳教士理雅各又將多部儒家經(jīng)典譯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轟動。這說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學者普遍承受
B.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西方引起關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傳教士之間
D.儒家思想推動了西方政治革命〔2016江蘇單科,5〕明末思想家李贄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頭發(fā)留著長須,“儒帽裹僧頭〞,穿著亦僧亦儒的怪異服裝;他講學傳道,卻收女弟子。由此可見,李贄A.致力于儒學和佛教的融合
B.認可明代婦女地位的變化C.力圖沖破封建傳統(tǒng)的束縛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2015福建文綜,17〕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產(chǎn),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也〞。在此,顧炎武強調(diào)〔
〕A.培養(yǎng)人才,經(jīng)世致用
B.弘揚道德,標準言行C.富足百姓,移風易俗
D.教化民眾,靜心明志〔2014浙江文綜,12〕.若何對待物質(zhì)需求,東西方思想家中有人認為“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患〞,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針鋒相對:“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以下人物中,明確表達上述主張的有①蘇格拉底②亞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3山東文綜16〕以下關于李贄思想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表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都具有思想啟蒙意義
B.都是商品經(jīng)濟開展的產(chǎn)物
C.都表達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愿望
D.都宣揚了個性自由和解放〔2012廣東文綜,14〕有人這樣評論當時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廢除,宰相就會用古代圣人賢君的德行來勸諫君主,君主就不會肆無忌憚。據(jù)此可知,他主張
限制君權
B.削弱相權
C.實行君主立憲制
D.廢除三省六部制〔2012海南單科,7〕明初規(guī)定,生員須穿玉色衣服,加飾青黑色邊條。明后期江南讀書人則崇尚“婦人紅紫之服〞,有人作詩云:“昨日到城郭,歸來淚
滿襟。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這一變化直接反映了〔
〕
A.理學思想的影響
B.社會風氣的變化
C.市民階層的興起
D.專制制度的松弛〔2015天津文綜,14〕材料二:
君子之為學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撥亂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勢之何以流極而至于此,則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號為通經(jīng)者,大都皆口耳之學,無得于心,既無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
〔2〕材料二中,顧炎武提倡的治學目的是什么他的學術實踐在當時有何意義〔4分〕目的:經(jīng)世致用。意義: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之先河?!?011課標,26〕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說:“使朝廷之上,閭閻之細(民間百姓),漸摩濡染,莫不有詩書寬大之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學校。〞與這一論述的精神實質(zhì)最為接近的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B.民為邦本C.天下為公D.民貴君輕〔2011天津文綜,3〕長期以來,儒學是一種士大夫之學。明代思想家李贄則提出要正視“世間惟下下人最多〞的現(xiàn)實,強調(diào)“我為下下人說,不為上上人說〞。這說明李贄A.反對儒家的正統(tǒng)思想
B.倡導只為下下人說C.批判地開展傳統(tǒng)儒學
D.抨擊君主專制制度〔2015廣東文綜,38〕材料二課程設置是學校教育制度〔學制〕的重要內(nèi)容,在中國近代學制中,與經(jīng)學相關的中小學課程設置經(jīng)歷了如下變化:癸卯學制1904年公布讀經(jīng)講經(jīng)課和修身課〔講授倫理道德〕只是必修課程中的兩門,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學制1912-1913年公布取消讀經(j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國產(chǎn)打印機節(jié)能環(huán)保認證采購合同
- 重慶2025年重慶市北碚區(qū)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招聘1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酒泉2025年甘肅酒泉市公安局招聘留置看護崗位輔警6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貴州2025年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1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玉林2025年廣西玉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招聘2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漯河2024年河南漯河市立醫(yī)院(漯河市骨科醫(yī)院漯河醫(yī)專二附院)招聘高層次人才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诤D虾?谑协偵絽^(qū)教育局招聘2025屆師范畢業(yè)生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河北2024年中國工商銀行河北分行鄉(xiāng)村振興專項招聘2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太陽能十字路口單黃閃警示燈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2025年艾納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光纜線路施工安全協(xié)議書范本
- 成本合約規(guī)劃培訓
- 山東省濟寧市2025屆高三歷史一輪復習高考仿真試卷 含答案
- 五年級數(shù)學(小數(shù)乘法)計算題專項練習及答案
- 交通法規(guī)教育課件
- 產(chǎn)前診斷室護理工作總結(jié)
- 6S管理知識培訓課件
- 小學校長任期五年工作目標(2024年-2029年)
- 醫(yī)院培訓課件:《猴痘流行病學特點及中國大陸首例猴痘病例調(diào)查處置》
- 氫氣-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 產(chǎn)科護士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