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帶電作業(yè)機人作業(yè)規(guī)程》_第1頁
《配電帶電作業(yè)機人作業(yè)規(guī)程》_第2頁
《配電帶電作業(yè)機人作業(yè)規(guī)程》_第3頁
《配電帶電作業(yè)機人作業(yè)規(guī)程》_第4頁
《配電帶電作業(yè)機人作業(yè)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

DL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行業(yè)標準

XX/TXXXXX—XXXX

配電帶電作業(yè)機器人作業(yè)規(guī)程

Technicalguideforliveworkingrobotindistrbutiongline

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

(征求意見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8.7.21)

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

國家能源局發(fā)布

XX/TXXXXX—XXXX

I

XX/TXXXXX—XXXX

配電帶電作業(yè)機器人作業(yè)規(guī)程

1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10kV電壓等級配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帶電作業(yè)的作業(yè)方式、技術要求、試驗、運輸

及保管、作業(yè)注意事項、典型作業(yè)項目等。

本標準適用于10kV電壓等級架空線路的帶電作業(yè)。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2900.55電工術語帶電作業(yè)(GB/T2900.55-2002,IEC60050-651:1999,EQV)

GB4208外殼防護等級

GB/T9465高空作業(yè)車

GB/T12643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詞匯

GB/T14286帶電作業(yè)工具設備術語(GB/T14286-2008,IEC60743:2001,MOD)

GB/T18857配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技術導則

GB/T20867工業(yè)機器人安全實施規(guī)范

GB26859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電力線路部分

DL/T878帶電作業(yè)用絕緣工具試驗導則

DL/T974帶電作業(yè)用工具庫房

3術語和定義

GB/T2900.55、GB/T12643和GB/T14286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10kV架空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robotforliveworkingindistributionline

用于替代或輔助工作人員開展10kV架空線路帶電作業(yè)的機器人,按控制方式可以分為:高空控制

型、地面控制型兩類。

3.2

操控系統(tǒng)manipulationsystem

用于遠程控制作業(yè)機械臂運動的操控主手及控制單元。

3.3

機器人專用工具robotspecialtasktool

1

XX/TXXXXX—XXXX

機器人完成不同作業(yè)項目所配套使用的專用工具,如專用剝皮器、專用扳手、專用斷線鉗等。

3.4

作業(yè)機械臂operationarm

用于抓持或操作機器人專用工具,完成特定作業(yè)工序的機械機構。

3.5

機器人承載平臺robotloadingplatform

用于承載作業(yè)機械臂、操控系統(tǒng)及附件,并與大地絕緣的承載平臺。

3.6

絕緣臂insulatedarm

將機器人承載平臺與大地保持絕緣隔離的支撐機構。

3.7

機器人操作員robotoperator

具備帶電作業(yè)資質,操作機器人完成帶電作業(yè)項目的特定人員。

4一般要求

4.1機器人要求

4.1.1機器人應通過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檢驗合格。

4.1.2操控系統(tǒng)與作業(yè)機械臂、機器人專用工具等之間的通信及控制方式應采用無線通信、光纖通信、

液壓傳動、氣動等方式,保證操控系統(tǒng)與作業(yè)機械臂、機器人專用工具之間足夠的絕緣耐受水平。

4.1.3應采用機械、電氣、軟件等各種方式限制機器人運動范圍,同時采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如限

位、遮蔽等。

4.1.4機器人應滿足靜電放電抗擾度、浪涌抗擾度、工頻磁場抗擾度的試驗要求。

4.1.5機器人的基本功能應滿足GB/T20867要求,外殼防護等級應滿足GB4208中IP45的要求,穩(wěn)

定性應滿足GB/T9465要求。

4.2人員要求

4.2.1作業(yè)人員應身體健康,無妨礙作業(yè)的生理和心理障礙。應具有電工原理和電力線路的基本知識,

掌握配電帶電作業(y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作業(yè)工器具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方法。熟悉GB26859和

本標準。應會緊急救護法,特別是觸電解救。通過專門培訓且考試合格取得資格,由單位批準后,方可

參加相應的作業(yè)。

4.2.2機器人操作員應經過專門理論與實操培訓并考試合格,熟悉機器人系統(tǒng)及其各項技術性能,能

夠熟練操作機器人,并具備必要的安全處置能力。

2

XX/TXXXXX—XXXX

4.2.3工作負責人(或專責監(jiān)護人)應具有帶電作業(yè)資格和實踐工作經驗,熟悉設備狀況,具有一定

組織能力和事故處理能力,除須通過帶電作業(yè)專門培訓且考試合格取得資格外,還應經過機器人專門理

論與實操培訓并考試合格,熟悉機器人系統(tǒng)及其各項技術性能,經批準后,方可擔任工作負責人。

4.3氣象條件要求

4.4作業(yè)應在良好天氣下進行如遇雷、雨、雪、大霧時不應帶電作業(yè)。作業(yè)前應進行風速和濕度測量。

風力大于10m/s(5級)時,不宜帶電作業(yè)。

4.4.1相對濕度大于80%時,若需帶電作業(yè),應采用具有防潮性能的絕緣工具。

4.4.2在特殊或緊急條件下,必須在惡劣氣候下進行搶修時,應針對現(xiàn)場氣象和工作條件,組織有關

工程技術人員和全體作業(yè)人員充分討論,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技術措施,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搶

修作業(yè)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

4.4.3帶電作業(yè)過程中若遇天氣突然變化,有可能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在保證

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快恢復設備正常狀況,或采取其他措施。

4.5其他要求

4.5.1開展帶電作業(yè)前,工作負責人認為有必要時,應勘察配電線路是否符合帶電作業(yè)條件、同桿(塔)

架設線路及其方位和電氣間距、作業(yè)現(xiàn)場條件和環(huán)境及其他影響作業(yè)的危險點,并根據勘察結果確定帶

電作業(yè)方法、所需工具以及應采取的措施。

4.5.2對于復雜、難度大的新項目和研制的新工具,應進行試驗論證,確認安全可靠,制訂操作工藝

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并經批準后方可使用。

4.5.3帶電作業(yè)工作負責人在工作開始前,應與值班調控人員或運維人員聯(lián)系。需要停用重合閘的作

業(yè)和帶電斷接引線工作應由值班調控人員履行許可手續(xù)。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向值班調控人員或運維人員

匯報。嚴禁約時停用或恢復重合閘。

4.5.4帶電作業(yè)過程中如設備突然停電,應視設備仍然帶電。作業(yè)負責人應盡快與調度聯(lián)系,調度未

與工作負責人聯(lián)系前不得強送電。

5工作制度

5.1工作票制度

5.1.1機器人帶電作業(yè)應按GB26859中的規(guī)定,填寫帶電作業(yè)工作票。工作票由工作負責人按票面要

求逐項填寫。字跡應正確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5.1.2工作票的有效時間以批準檢修期為限,已結束的工作票,應保存12個月。

5.1.3工作票簽發(fā)人應由熟悉作業(yè)人員技術水平、熟悉設備情況、熟悉本規(guī)程并具有帶電作業(yè)工作經

驗和機器人帶電作業(yè)工作經驗的領導人、技術人員或經本單位主管生產的領導或總工擔任。工作票簽發(fā)

人名單應書面公布。

5.1.4工作票簽發(fā)人不得同時兼任該項工作的工作負責人。

5.2工作監(jiān)護制度

3

XX/TXXXXX—XXXX

5.2.1機器人帶電作業(yè)應有人監(jiān)護,工作負責人(或專責監(jiān)護人)必須始終在工作現(xiàn)場,對作業(yè)全過

程進行安全監(jiān)護,及時糾正違反安全的動作。

5.2.2工作負責人(或專責監(jiān)護人)不得擅離崗位或兼任其他工作。

5.2.3監(jiān)護范圍不得超過一個作業(yè)點。復雜的或高桿塔上的作業(yè),應增設專責監(jiān)護人。

5.3工作間斷和終結制度

5.3.1帶電作業(yè)過程中,若因故需臨時間斷,在間斷期間,工作現(xiàn)場的帶電工具和器材應可靠固定、

保持安全隔離,并派專人看守。

5.3.2間斷工作恢復前,應檢查一切工具、器材和設備,確認安全可靠后才能重新工作。

5.3.3每項作業(yè)結束后,應清理工作現(xiàn)場,工作負責人應檢查設備上有無工具和材料遺留,設備是否

恢復工作狀態(tài)。全部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向值班調控人員或運維人員匯報。停用重合閘的作業(yè)和帶電斷

接引線工作應向值班調控人員履行工作終結手續(xù)。

6作業(yè)方式

6.1采用絕緣工具的作業(yè)

6.1.1采用絕緣工具的作業(yè)是指機器人與帶電體保持規(guī)定的安全距離,通過絕緣工具進行作業(yè)的方式。

6.1.2作業(yè)機械臂伸展可能觸及帶電體時,應對帶電體、機械臂進行絕緣隔離。

6.1.3作業(yè)過程中有可能引發(fā)設備短路或接地故障時,應對設備設置絕緣遮蔽。

6.1.4采用絕緣工具的作業(yè)中,絕緣工具為相地之間主絕緣,絕緣防護用具為輔助絕緣。

6.2采用等電位方式的作業(yè)

6.2.1采用等電位方式的作業(yè)是指機器人承載平臺與大地保持規(guī)定的安全距離,作業(yè)機械臂配置絕緣

防護用具,與周圍物體保持絕緣隔離,通過作業(yè)機械臂對帶電體直接作業(yè)(機械臂與帶電體等電位)的

方式。

6.2.2采用等電位方式的作業(yè),作業(yè)前均應對可能觸及范圍內的帶電體和接地體進行絕緣遮蔽。

6.2.3采用等電位方式的作業(yè)中,絕緣臂為相地主絕緣,空氣間隙為相間主絕緣,絕緣遮蔽用具、絕

緣防護用具為輔助絕緣。

7技術要求

7.1最小安全距離

7.1.1在配電線路上采用機器人作業(yè)時,機器人操作員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0.7m,如不

能滿足,應采取絕緣隔離措施。

7.1.2絕緣臂上的金屬部分在仰起、回轉運動中,與帶電體間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m。

7.1.3帶電升起、下落、左右移動導線時,與被跨物間交叉、平行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m。

4

XX/TXXXXX—XXXX

7.2最小有效絕緣長度

7.2.1機器人的絕緣臂的最小有效絕緣長度不得小于1m。

7.2.2絕緣工具的最小有效絕緣長度不得小于0.7m。

8試驗、運輸及保管

8.1機器人配電線路帶電作業(yè)應使用額定電壓不小于線路10kV的工器具。每一種工器具均應通過型式

試驗,每件工器具應通過出廠試驗并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試驗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方可使用,試驗應按

DL/T878要求進行。

8.2絕緣防護及遮蔽用具的出廠及預防性試驗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試驗以無擊穿、無閃絡、無過熱為

合格。

表1絕緣防護及遮蔽用具試驗

出廠試驗預防性試驗

額定電壓

試驗電壓試驗時間試驗電壓試驗時間

kV試驗周期

kVminkVmin

102032016個月

注:試驗中試品應無擊穿、無閃絡、無過熱。

8.3絕緣工具的出廠及預防性試驗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試驗以無擊穿、無閃絡、無過熱為合格。

表2絕緣工具試驗

出廠試驗預防性試驗

電壓等級試驗長度

試驗電壓試驗時間試驗電壓試驗時間

m試驗周期

kVkVminkVmin

100.410014516個月

8.4機器人承載平臺、絕緣臂的出廠及預防性試驗

8.4.1機器人承載平臺、絕緣臂工頻耐壓試驗應符合表3的規(guī)定,試驗以無擊穿、無閃絡、無過熱為

合格。

表3機器人承載平臺、絕緣臂工頻耐壓試驗

出廠試驗預防性試驗

額定電壓試驗長度

試驗項目試驗電壓試驗時間試驗電壓試驗時間

m試驗周期

kVkVminkVmin

機器人承

0.410014516個月

10載平臺

絕緣臂0.410014516個月

5

XX/TXXXXX—XXXX

8.4.2機器人承載平臺、絕緣臂泄漏電流試驗應符合表4的規(guī)定,試驗以無擊穿、無閃絡、無過熱為

合格。

表4機器人承載平臺、絕緣臂交流泄漏電流試驗

出廠試驗預防性試驗

額定電

試驗長度

試驗項目試驗電壓泄漏電流試驗電壓泄漏電流試驗周期

m

kVkVμAkVμA

20≤20020≤2006個月

機器人承0.4

載平臺

10

20≤20020≤2006個月

絕緣臂0.4

8.5運輸及保管

8.5.1在運輸過程中,絕緣工具應裝在專用工具袋、工具箱或專用工具車內,以防受潮和損傷。

8.5.2絕緣工具在運輸中應防止受潮、淋雨、暴曬等,內包裝運輸袋可采用塑料袋,外包裝運輸袋可

采用帆布袋或專用皮(帆布)箱。

8.5.3機器人及機器人專用工具應存放在專用庫房里,帶電作業(yè)工具庫房應滿足DL/T974的規(guī)定。

9作業(yè)注意事項

9.1作業(yè)前工作負責人應根據作業(yè)項目確定機器人操作員,如作業(yè)人員明顯精神和體力不適的情況時,

應及時更換人員,不得強行要求作業(yè)。

9.2作業(yè)前應根據作業(yè)項目,作業(yè)場所的需要,配足絕緣防護用具、遮蔽用具、機器人專用工具等,

并檢查是否完好,工器具及防護用具應分別裝入規(guī)定的工具袋中帶往現(xiàn)場。在運輸中應防止受潮和碰撞,

在作業(yè)現(xiàn)場應選擇不影響作業(yè)的干燥、陰涼位置,分類整理擺放在防潮布上。

9.3機器人在使用前應確認機器人及專用工具各項功能正常,絕緣臂及機器人承載平臺表面如存在明

顯臟污,可采用清潔毛巾或棉紗擦拭,清潔完畢后應在正常工作環(huán)境下置放15min以上,機器人在使用

前應試操作1次,確認機器人及專用工具工作正常,制動裝置可靠。

9.4在作業(yè)前應檢查確認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工具有無螺帽松動,絕緣遮蔽用具、防護用具有無破損,

并對絕緣操作工具進行檢測。

9.5作業(yè)人員在工作現(xiàn)場要檢查電桿及電桿拉線,以及上部的腐蝕狀況,必要時應采取防止傾倒的措

施。

9.6作業(yè)人員應根據地形地貌,將機器人定位于適于作業(yè)位置,機器人應良好接地,機器人操作員進

人機器人承載平臺應系好安全帶,應注意周邊電信和高低壓線路及其他障礙物,選定機器人承載平臺的

升降回轉路徑,平穩(wěn)地操作。

9.7作業(yè)前,應考慮工作負載及工具和作業(yè)人員的重量,嚴禁超載。

6

XX/TXXXXX—XXXX

9.8在工作過程中,承載機器人的汽車底盤發(fā)動機不得熄火。工作負責人應通過泄漏電流檢測警報儀

實時監(jiān)測泄漏電流是否小于規(guī)定值。凡具有上、下絕緣段而中間用金屬連接的絕緣伸縮臂,作業(yè)人員在

工作過程中不應接觸金屬件,升降或作業(yè)過程中不允許機器人承載平臺觸及導線。機器人承載平臺的起

升、下降速度不應大于0.5m/s,絕緣臂回轉機構回轉時,機器人承載平臺外緣的線速度不應大于0.5m/s。

9.9在接近帶電體的過程中,應從下方依次驗電,對人體可能觸及范圍內的低壓線支承件、金屬緊固

件、橫擔、金屬支承件、帶電導體亦應驗電,確認無漏電現(xiàn)象。

9.10驗電時人應處于與帶電導體保持安全距離的位置。在低壓帶電導線或漏電的金屬緊固件未采取絕

緣遮蔽或隔離措施時,作業(yè)人員不得穿越或碰觸。

9.11對帶電體設置絕緣遮蔽時,按照從近到遠的原則,從離身體最近的帶電體依次設置;對上下多回

分布的帶電導線設置遮蔽用具時,應按照從下到上的原則,從下層導線開始依次向上層設置;對導線、

絕緣子、橫擔的設置次序應按照從帶電體到接地體的原則,先放導線遮蔽罩,再放絕緣子遮蔽罩、然后

對橫擔進行遮蔽,遮蔽用具之間的接合處的重合部分應不小于15cm。

9.12如遮蔽罩有脫落的可能時,應采用絕緣夾或絕緣繩綁扎,以防脫落。作業(yè)位置周圍如有接地拉線

和低壓線等設施,亦應使用絕緣擋板、絕緣毯、遮蔽罩等對周邊物體進行絕緣隔離。另外,無論導線是

裸導線還是絕緣導線,在作業(yè)中均應進行絕緣遮蔽。對絕緣子等設備進行遮蔽時,應避免人為短接絕緣

子片。

9.13拆除遮蔽用具順序與設置遮蔽相反:按照從遠到近的原則,從離作業(yè)人員最遠的開始依次向近處

拆除,如是拆除上下多回路的絕緣遮蔽用具,應按照從上到下的原則,從上層開始依次向下順序拆除。

對于導線、絕緣子、橫擔的遮蔽拆除,應按照先接地體后帶電體的原則,先拆橫擔遮蔽用具(絕緣墊、

絕緣毯、遮蔽罩)、再拆絕緣子遮蔽罩、然后拆導線遮蔽罩。在拆除絕緣遮蔽用具時應注意不使被遮蔽

體受到顯著振動,要盡可能輕地拆除。

9.14在從地面向機器人承載平臺吊運工具和遮蔽用具時,工具和遮蔽用具應分別裝入不同的吊裝袋,

應避免混裝。

9.15工作負責人(或專責監(jiān)護人)應時刻掌握作業(yè)的進展情況,密切注視機器人操作員控制的作業(yè)機

械臂的動作,根據作業(yè)方案及作業(yè)步驟及時做出適當?shù)闹甘荆麄€作業(yè)過程中不得放松危險部位的監(jiān)護

工作。工作負責人應時刻掌握機器人操作員的疲勞程度,保持適當?shù)臅r間間隔,必要時可以兩班交替作

業(yè)。

10典型作業(yè)項目及安全事項

10.1更換針式絕緣子

10.1.1對作業(yè)范圍內的帶電導線、絕緣子、橫擔等均應進行遮蔽。

10.1.2可采用絕緣斗臂車小吊臂法、羊角抱桿法或吊、支桿法等方法起升導線進行針式絕緣子更換。

導線升起高度距絕緣子頂部應不小于0.4m?;蛲ㄟ^導線遮蔽罩及橫擔遮蔽罩的雙重絕緣將導線放置在

橫擔上,嚴禁用機器人承載平臺支撐導線。拆除或綁扎絕緣子綁扎線時應邊拆(綁)邊卷,綁扎線的展

放長度不得大約0.1m,綁扎完畢后應剪掉多余部分。

10.2斷、接引線

7

XX/TXXXXX—XXXX

10.2.1嚴禁帶負荷斷、接引線。接引流線前應查明負荷確已切除,所接分支線路或配電變壓器絕緣良

好無誤,相位正確無誤,相關線路上確無人工作。

10.2.2帶電斷、接空載線路時,應確認后端所有斷路器(開關)、隔離開關(刀閘)已斷開,變壓器、

電壓互感器已退出運行。

10.2.3在斷、接引線時,嚴禁將機器人的機械臂串入電路。

10.2.4在所接線路有電纜、電容器等容性負載時,還需要使用消弧開關等消弧工具。

10.2.5所接引流線應長度適當,與周圍接地構件、不同相帶電體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連接應牢固可

靠。斷、接時可采用鎖桿防止引線擺動。

10.3更換跌落式熔斷器或避雷器

10.3.1當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可以停電時,更換跌落式熔斷器應在確認低壓側無負荷狀況下進行。用絕

緣拉閘桿斷開三相跌落式熔斷器后再行更換。

10.3.2當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不能停電時,可采用專用的絕緣引流線旁路短接跌落式熔斷器以及兩端引

線,在帶負荷的狀況下更換跌落式熔斷器。更換完應先合上跌落式熔斷器后,再拆除旁路引流線。

10.3.3三相跌落式熔斷器或避雷器之間須放置絕緣隔離設施,三相引線、構架、橫擔處均應進行絕緣

遮蔽。

10.3.4一相檢修或更換完畢后,應迅速對其恢復絕緣遮蔽,然后檢修或更換另一相。

10.4更換橫擔

根據線路狀況確定作業(yè)方法,可采用臨時絕緣橫擔或采用吊具提升導線等方法作業(yè)。大截面導線線

路可采用帶絕緣滑車組的吊桿法作業(yè)。

10.5修剪樹枝

根據樹枝狀況、線路狀況確定作業(yè)方法,修剪的樹枝應與帶電體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

操作導則

由于各地配電線路桿上電氣設備的規(guī)格和布置的差異以及作業(yè)工器具的不同,各地在使用本導則的

過程中可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加以修改和補充,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操作導則。

A.1更換針式絕緣子

A.1.1人員組合

作業(yè)人員共3人:工作負責人(安全監(jiān)護人)1人;機器人操作員1人;地面輔助人員1人。

A.1.2所需主要工器具

8

XX/TXXXXX—XXXX

A.1.2.110kV架空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1臺

A.1.2.2絕緣子遮蔽罩、導線遮蔽罩、橫擔遮蔽罩、絕緣毯等視現(xiàn)場情況決定

A.1.2.3機器人專用扎線工具1套

A.1.2.4扎線若干

A.1.3作業(yè)步驟

A.1.3.1全體作業(yè)人員列隊宣讀工作票,講解作業(yè)方案、布置任務、進行分工。

A.1.3.2根據桿上電氣設備布置和作業(yè)項目,將機器人定位于最適于作業(yè)的位置,撐好支腿,打好接

地樁,連上接地線。

A.1.3.3應避開鄰近的高低壓線路及各類障礙物,選定機器人承載平臺的升起方向和路徑。

A.1.3.4在機器人和工具擺放位置四周設置安全護欄和作業(yè)標志。

A.1.3.5機器人操作員攜帶作業(yè)工具和遮蔽用具進入機器人承載平臺,工具和遮蔽用具應分類放置在

機器人承載平臺中。

A.1.3.6在機器人承載平臺上升途中,對可能觸及范圍內的低壓帶電部件應進行絕緣遮蔽。

A.1.3.7機器人承載平臺定位于便于作業(yè)的位置后,首先對離機器人承載平臺最近的導線安裝導線遮

蔽罩,套入的遮蔽罩的開口應翻向下方,并拉到靠近絕緣子的邊緣處。

A.1.3.8導線遮蔽完成后,采用絕緣子遮蔽罩對邊相絕緣子進行絕緣遮蔽,導線遮蔽罩與絕緣子遮蔽

罩應有15cm的重疊部分,必要時用絕緣夾夾緊以防脫落。

A.1.3.9按照從近至遠、先帶電體后接地體、從低到高的原則,采用以上同樣遮蔽方式,分別對在作

業(yè)范圍內的所有帶電部件進行遮蔽。若更換中相絕緣子,三相帶電體均應遮蔽,按照先兩邊相后中相的

順序進行。

A.1.3.10采用橫擔遮蔽用具對橫擔進行遮蔽,若更換三角排列的中相絕緣子,還應對電桿頂部進行絕

緣遮蔽,若桿塔有拉線且在作業(yè)范圍內,還應對拉線進行絕緣遮蔽。

A.1.3.11遮蔽作業(yè)完成后,操作機器人更換絕緣子。

1)用機器人吊臂輕吊起導線。

2)取下欲更換絕緣子的遮蔽罩。

3)解開絕緣子綁扎線。在解綁扎線的過程中應邊解邊卷,幫扎線解開長度不得大于10cm,且應防

止綁扎線展延過長接觸其他物體。

4)綁線解除后,將導線吊起離絕緣子頂部的距離應滿足要求。

5)更換絕緣子。

6)機器人使導線緩緩下至絕緣子槽內。

7)綁上扎線。(注意扎線應捆成圈,邊扎邊解)剪去多余扎線。

8)對已完成作業(yè)相恢復絕緣遮蔽。

A.1.3.12重復應用以上方法更換其他相絕緣子。

9

XX/TXXXXX—XXXX

A.1.3.13全部作業(yè)完成后,由遠至近依次拆除橫擔遮蔽罩、絕緣子遮蔽罩、導線遮蔽罩等,拆除時注

意機器人與帶電部件保持安全距離。

A.1.3.14檢查完畢后,移動機器人承載平臺至低壓帶電導線附近,拆除低壓帶電部件上的遮蔽罩。

A.1.3.15機器人承載平臺返回地面,清理工具和現(xiàn)場。

A.1.4安全注意事項

A.1.4.1機器人操作員應戴安全帽等防護用具。

A.1.4.2一相作業(yè)完成后,應迅速對其恢復絕緣遮蔽,然后再對另一相開展作業(yè)。

A.1.4.3停用重合閘參照GB26859執(zhí)行。

A.2斷接引流線

A.2.1人員組合

工作人員共3人:工作負責人(安全監(jiān)護人)1人;機器人操作員1人;地面輔助人員1人。

A.2.1.1所需主要工器具

A.2.1.210kV架空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1臺

A.2.1.3絕緣滑車、絕緣傳遞繩各1付

A.2.1.4機器人專用斷線鉗1把

A.2.1.5絕緣子遮蔽罩、導線遮蔽罩、橫擔遮蔽罩、絕緣毯視現(xiàn)場情況決定

A.2.1.6扳手和其他用具視現(xiàn)場情況決定

A.2.2作業(yè)步驟

A.2.2.1斷引流線

A.2.2.1.1全體工作人員列隊宣讀工作票,講解作業(yè)方案、布置任務、進行分工。

A.2.2.1.2拉開引流線后端線路開關或變壓器高壓側的熔斷器,使所斷引流線無負荷。

A.2.2.1.3機器人進入工作現(xiàn)場,定位于最佳工作位置并裝好接地線,選定機器人承載平臺的升降

方向,注意避開附近高低壓線及障礙物。

A.2.2.1.4布置工作現(xiàn)場,在機器人和工具擺放位置四周圍上安全護欄和作業(yè)標志。

A.2.2.1.5機器人操作員穿戴上安全帽等防護用具,同時,地面電工檢查作業(yè)工具。

A.2.2.1.6機器人操作員攜帶作業(yè)工具和遮蔽用具進入機器人承載平臺,工具和遮蔽用具應分類放

在機器人承載平臺中。

A.2.2.1.7在機器人承載平臺上升過程中,對可能觸及范圍內的高低壓帶電部件需進行絕緣遮蔽。

10

XX/TXXXXX—XXXX

A.2.2.1.8機器人承載平臺定位在合適的工作位置后,首先對離身體最近的邊相導線安裝導線遮蔽

罩,套入的導線遮蔽罩的開口要向下方,并拉到靠近絕緣子的邊緣處。

A.2.2.1.9按照由近至遠、從大到小、從低到高的原則,采用以上同樣遮蔽方式,分別對三相導線、

三相引線、橫擔、絕緣子及連接構件進行遮蔽。

A.2.2.1.10機器人拆開邊相引線的遮蔽用具,采用主從或自主方式進行斷線,然后迅速恢復導線

的絕緣遮蔽,同時將斷開的引線進行固定。

A.2.2.1.11采用上述方法,對中相引線和另一邊相引線進行拆斷,并恢復絕緣遮蔽。

A.2.2.1.12全部工作完成后,按從遠到近、從上到下的順序逐次拆除絕緣遮蔽工具,并返回地面。

A.2.2.2接引流線

A.2.2.2.1拉開引流線后端線路開關使所接引流線無負荷。

A.2.2.2.2機器人進入工作現(xiàn)場,定位于最佳工作位置并裝好接地線,選定機器人承載平臺的升降

方向,注意避開附近高低壓線及障礙物。

A.2.2.2.3布置工作現(xiàn)場,在機器人和工具擺放位置四周圍上安全護欄和作業(yè)標志。

A.2.2.2.4機器人操作員穿戴上安全帽等防護用具,同時,地面電工檢查作業(yè)工具。

A.2.2.2.5機器人操作員攜帶作業(yè)工具和遮蔽用具進入機器人承載平臺,工具和遮蔽用具應分類放

在機器人承載平臺中。

A.2.2.2.6在機器人承載平臺上升過程中,對可能觸及范圍內的高低壓帶電部件需進行絕緣遮蔽。

A.2.2.2.7機器人承載平臺定位在合適的工作位置后,首先對離身體最近的邊相導線安裝導線遮蔽

罩,套入的導線遮蔽罩的開口要向下方,并拉到靠近絕緣子的邊緣處。

A.2.2.2.8按照由近至遠、從大到小、從低到高的原則,采用以上同樣遮蔽方式,分別對三相導線、

橫擔、絕緣子及連接構件進行遮蔽。

A.2.2.2.9機器人拆開邊相導線的遮蔽用具,機器人采用絕緣工具的作業(yè)或采用等電位方式的作業(yè)

進行接線,然后迅速恢復被拆除的絕緣遮蔽。

A.2.2.2.10采用上述方法,對中相引線和另一邊相引線進行接線,并恢復絕緣遮蔽。

A.2.2.2.11全部工作完成后,按從遠到近、從上到下的順序逐次拆除絕緣遮蔽工具,并返回地面。

A.2.3安全注意事項

A.2.3.1機器人操作員應戴安全帽等防護用具。

A.2.3.2一相作業(yè)完成后,應迅速對其恢復和保持絕緣遮蔽,然后再對另一相開展作業(yè)。

A.2.3.3停用重合閘參照GB26859執(zhí)行。

A.2.3.4對不規(guī)則帶電部件和接地構件可采用絕緣毯進行遮蔽,但要注意夾緊固定,兩相鄰絕緣毯間

應有重疊部分。

11

XX/TXXXXX—XXXX

A.3更換跌落式熔斷器(無負荷狀態(tài))

A.3.1人員組合

作業(yè)人員共3人:工作負責人(安全監(jiān)護人)1人;機器人操作員1人;地面輔助人員1人。

A.3.1.1所需主要工器具

A.3.1.210kV架空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1臺

A.3.1.3絕緣子遮蔽罩、導線遮蔽罩、橫擔遮蔽罩、絕緣毯等視現(xiàn)場情況決定

A.3.1.4絕緣引流線1~3根

A.3.1.5機器人專用扳手或其它工具視現(xiàn)場情況決定

A.3.2作業(yè)步驟

A.3.2.1全體作業(yè)人員列隊宣讀工作票,講解作業(yè)方案,布置任務和分工。

A.3.2.2根據桿上電氣設備布置和作業(yè)項目,將機器人定位于最適于作業(yè)的位置,打好接地線。

A.3.2.3應避開鄰近的高低壓線路及各類障礙物,選定機器人承載平臺的升起方向和路徑。

A.3.2.4在機器人和工具擺放位置四周圍上安全護欄和作業(yè)標志。

A.3.2.5機器人操作員攜帶作業(yè)工具和遮蔽用具進入機器人承載平臺,工具和遮蔽用具應分類放置機

器人承載平臺中。

A.3.2.6在機器人承載平臺上升途中,對可能觸及范圍內的低壓帶電部件也需進行絕緣遮蔽。

A.3.2.7機器人承載平臺定位于便于作業(yè)的位置后,安裝三相帶電體之間的絕緣隔板。

A.3.2.8首先對離機器人承載平臺最近的邊相導線安裝導線遮蔽罩,套入的遮蔽罩的開口要翻向下方,

并拉到靠近帶電部件的邊緣處。

A.3.2.9對三相引線、熔斷器,工作范圍內的所有帶電部件,接地構件等進行絕緣遮蔽。

A.3.2.10采用橫擔遮蔽用具或絕緣毯對橫擔及其他接地構件進行絕緣遮蔽,并注意接縫處應有15cm

以上的重疊部分。

A.3.2.11拆除熔斷器絕緣遮蔽并將熔斷器拉開后,折下熔斷器的上、下引線,并做好固定,然后將舊

熔斷器拆除。

A.3.2.12將新熔斷器重新固定好,完成上、下引線安裝后,將熔斷器合上,然后用鉗式電流表檢查引

線通流情況,通流正常后,恢復絕緣遮蔽。

A.3.2.13依次完成三相熔斷器更換工作,檢查設備正常工作后,由遠至近依次撤除導線遮蔽罩,引線

遮蔽罩,熔斷器遮蔽罩,接地物件遮蔽罩,絕緣隔板等,撤除時身體應與帶電部件保持安全距離。

A.3.2.14工作后返回地面,清理工具和現(xiàn)場。

A.3.3安全注意事項

12

XX/TXXXXX—XXXX

A.3.3.1機器人操作員應戴安全帽等防護用具。

A.3.3.2一相作業(yè)完成后,應迅速對其恢復和保持絕緣遮蔽,然后再對另一相開展作業(yè)。

A.3.3.3停用重合閘參照GB26859執(zhí)行。

A.3.3.4對不規(guī)則帶電部件和接地構件可采用絕緣毯進行遮蔽,但要注意夾緊固定。

A.4更換避雷器

A.4.1人員組合

作業(yè)人員共3人:工作負責人(安全監(jiān)護人)1人;機器人操作員1人;地面輔助人員1人。

A.4.2所需主要工器具

A.4.2.110kV架空線路帶電作業(yè)機器人1臺

A.4.2.2絕緣子遮蔽罩、導線遮蔽罩、橫擔遮蔽罩、絕緣毯等視現(xiàn)場情況決定

A.4.2.3機器人專用扳手或其他用具視現(xiàn)場情況決定

A.4.3作業(yè)步驟

A.4.3.1全體作業(yè)人員列隊宣讀工作票,講解作業(yè)方案、布置任務、進行分工。

A.4.3.2根據桿上電氣設備布置和作業(yè)項目,將機器人定位于最適于作業(yè)的位置,打好接地樁,連上

接地線。

A.4.3.3應避開鄰近的高低壓線路及各類障礙物,選定機器人的升起方向和路徑。

A.4.3.4在機器人和工具擺放位置四周圍上安全護欄和作業(yè)標志。

A.4.3.5機器人操作員攜帶作業(yè)工具和遮蔽用具進入機器人承載平臺,工具和遮蔽用具應分類放置在

機器人承載平臺中。

A.4.3.6在機器人承載平臺上升途中,對可能觸及范圍內的低壓帶電部件也需進行絕緣遮蔽。

A.4.3.7機器人承載平臺定位于便于作業(yè)的位置后,安裝三相帶電體之間的絕緣隔板。

A.4.3.8首先對離機器人承載平臺最近的邊相導線安裝導線遮蔽罩,套入的遮蔽罩的開口要翻向下方,

并拉到靠近帶電部件的邊緣處。

A.4.3.9按照從近至遠、從大到小、從低到高的原則,采用以上同樣遮蔽方式,分別對三相導線、引

線、避雷器及連接構件進行遮蔽。

A.4.3.10采用橫擔遮蔽用具或絕緣毯對橫擔及其他接地構件進行絕緣遮蔽,并注意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