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 (PM 2.5 )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HJ 949-2018)_第1頁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 (PM 2.5 )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HJ 949-2018)_第2頁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 (PM 2.5 )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HJ 949-2018)_第3頁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 (PM 2.5 )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HJ 949-2018)_第4頁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 (PM 2.5 )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HJ 949-201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HJ949—2018

目次

前言........................................................................................................................................................................ⅱ

1適用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工作程序...............................................................................................................................................................2

5方案制定...............................................................................................................................................................2

6現場調查...............................................................................................................................................................4

7滲透系數確定與結果表達..................................................................................................................................5

8質量控制與質量評價...........................................................................................................................................6

附錄A(資料性附錄)建筑氣候區(qū)劃....................................................................................................................7

附錄B(資料性附錄)民用建筑功能類型............................................................................................................8

附錄C(資料性附錄)建筑物特征........................................................................................................................9

附錄D(資料性附錄)現場記錄樣表..................................................................................................................10

i

HJ949—2018

前言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推進環(huán)境健康風險管理,規(guī)范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

滲透系數調查工作,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規(guī)定了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滲透系數調查的工作程序、調查內容、調查方法和技

術要求。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D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為首次發(fā)布。

本標準由生態(tài)環(huán)境部科技標準司組織制訂。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華南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本標準由生態(tài)環(huán)境部2018年7月12日批準。

本標準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本標準由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解釋。

HJ949—2018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滲透系數調查的工作程序、調查內容、調查方法

和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采用顆粒物(PM2.5)濃度實測法,開展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滲透系數

調查。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10)滲透系數調查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修改單)適用

于本標準。

GB50178建筑氣候區(qū)劃標準

GB/T4883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和解釋正態(tài)樣本離群值的判斷和處理

GB/T8170數值修約規(guī)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HJ93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T167室內環(huán)境空氣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QX/T152氣候季節(jié)劃分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民用建筑civilbuilding

供人們居住和進行公共活動的建筑的總稱。

[GB50352-2005,定義2.0.1]

3.2

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2.5m)particulatematter(PM2.5)

環(huán)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m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

[GB3095-2012,定義3.4]

3.3

PM2.5滲透系數PM2.5infiltrationfactor

以環(huán)境空氣PM2.5濃度為自變量、室內空氣PM2.5濃度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得到的斜率。

3.4

室內環(huán)境indoorenvironment

人們工作、生活、社交及其他活動所處的相對封閉的空間。

[HJ/T167-2004,定義3.1]

3.5

室外環(huán)境outdoorenvironment

人們工作、生活、社交及其他活動所處的相對封閉的空間以外的空間。

1

HJ949—2018

4工作程序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PM2.5滲透系數調查工作程序包括方案制定、現場調查、滲透系數確定與結果表

達、質量控制與質量評價4部分,見圖1。

圖1工作程序

5方案制定

5.1資料收集

a)應依據GB50178收集調查區(qū)域地理分布、氣候等信息,明確調查區(qū)域的建筑氣候區(qū)劃,參見附

錄A的表A.1。

b)應收集調查區(qū)域內民用建筑功能類型信息、數量及分布情況,明確重點關注的建筑功能類型,

參見附錄B的表B.1。

c)應收集調查區(qū)域民用建筑的建筑物特征信息,明確重點關注的建筑物特征,參見附錄C的表C.1。

5.2樣本量估算

5.2.1分層因素

根據調查目的和調查區(qū)域情況,結合建筑氣候的區(qū)劃、民用建筑的功能類型、建筑物的特征因素選

2

HJ949—2018

取分層因素,參見附錄A的表A.1、附錄B的表B.1和附錄C的表C.1。

5.2.2最小樣本量

使用公式(1)估算某功能類型民用建筑單一分層下民用建筑的最小樣本量:

??

?/2?2

??=()×????(1)

???

式中:??——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單一分層下的最小樣本量;

??/2——顯著性水平為95%時相應的標準正態(tài)差,取1.96;

??——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PM2.5滲透系數的標準差,可通過查閱文獻或開展預調查獲得;

?——允許誤差,一般取15%~20%;

??——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PM2.5滲透系數的算術均值,可通過查閱文獻或開展預調查獲得;

????——設計效應值,單純隨機抽樣取1.0,其他抽樣方法取1.0~1.5。

5.2.3總樣本量

使用公式(2)和(3)估算調查某功能類型民用建筑及所有功能類型民用建筑總樣本量:

??×?

?=(2)

?1??

?=∑?(3)

?

式中:??——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單一分層下的最小樣本量;

?——分層因素的乘積,結合影響PM2.5滲透系數的主要因素確定,如按建筑氣候區(qū)劃將樣本分為

3層、按建筑物特征分為2層,則分層因素的乘積為3×2=6;

?——現場調查失訪率,取0%~10%;

Ni——調查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的總樣本量;

?——調查所有功能類型民用建筑的總樣本量。

5.3樣本選取

a)抽取調查建筑物??刹捎煤唵坞S機抽樣、系統(tǒng)抽樣、整群抽樣和分層抽樣中的一種或幾種結合

的方法對調查區(qū)域內某一功能類型民用建筑進行抽樣,確定調查建筑物樣本。

b)抽取調查房間。建筑功能類型為住宅的民用建筑,從每個調查建筑物中隨機抽取不少于1戶家

庭的主要活動房間開展現場調查;其他建筑功能類型的民用建筑,從每個建筑物中隨機抽取不少于1間

房間開展現場調查。

c)調查房間應滿足以下要求:

1)調查前3個月內室內無裝修活動;

2)室內無明顯PM2.5污染源,包括:室內無吸煙人員;無開放式廚房,烹飪過程中不關閉廚房門的

視為開放式廚房;不使用或調查期間不使用對室內PM2.5有明顯影響的設備,如打印設備、空氣凈化器、

加濕器、香薰、室內燃燒設備等;

3)房間與環(huán)境空氣有連通;

4)調查期間房間使用者應保持日常生活習慣;

5)取得房間使用者的知情同意。

d)若抽取的調查房間不滿足“c)”的要求,應在同一建筑物內隨機抽取同一類型家庭住戶或房間

進行置換,連續(xù)抽取3次均不滿足要求時,應重新抽取調查建筑物和調查房間。

5.4預調查

a)調查區(qū)域和調查樣本確定原則。預調查所選擇的區(qū)域和民用建筑類型應盡可能地覆蓋本次調查

所關注的主要分層因素,每個主要分層因素下選取的調查民用建筑物數量不少于3個。

3

HJ949—2018

b)內容及要求。培訓調查員掌握現場調查流程;按調查流程要求對選取的房間開展調查,并記錄

可能影響調查質量的關鍵問題;確定調查房間的PM2.5滲透系數,獲得某功能類型民用建筑PM2.5滲透

系數的算術均值和標準差,用于估算最小樣本量。

c)結果評價。在預調查結束后應對調查技術路線的可行性進行評價,識別可能影響調查質量的關

鍵環(huán)節(jié)并提出解決方案。

5.5確定調查方案

在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的基礎上,結合預調查,調整樣本量、完善技術路線,確定調查方案。

6現場調查

6.1點位布設

a)調查房間的室內和室外同時布設PM2.5濃度采樣點。

b)室內點位布設方法按HJ/T167“布點與采樣”部分執(zhí)行。

c)室外點位布設于開敞式窗外,固定于距離房間外墻0.5~1m處,距離空調、抽油煙機等排風口

1m以外且不可處于排風口下風向,室外采樣儀器與室內采樣儀器的采樣口高度應處于同一水平位置。

6.2時間和頻次

a)應同步采集室內和室外PM2.5濃度數據。

b)依據QX/T152季節(jié)劃分原則,四季分明區(qū)應在夏、春/秋、冬三季各開展不少于一期現場調查,

四季不分明區(qū)應在夏、冬兩季各開展不少于一期現場調查。除因不可抗力因素中斷采樣外,每期應連續(xù)

采集PM2.5濃度7天(包含5個工作日和2個節(jié)假日),每天連續(xù)采樣24小時。

c)遇不可抗力因素需停止采樣,待不可抗力因素消失24小時后方可恢復采樣,以連續(xù)采樣24小

時為1天,累積采樣時段應達到7天(包含5個工作日和2個節(jié)假日),累積停止采樣時間不得超過7

天,否則需重新開展該期現場調查。

6.3檢測儀器

室內和室外采樣應使用相同類型和型號的檢測儀器,檢測儀器應滿足如下要求:

a)可選擇使用光散射法、壓電晶體振蕩法、β射線法的檢測儀器,儀器使用前應參照HJ93的要求,

與使用重量法的檢測儀器進行結果比對,比對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b)具備采集時段設置功能。

c)具備7天以上數據存儲和輸出功能,數據輸出應滿足計算小時均值的要求。

d)儀器掉電后,能自動保存數據。

6.4現場記錄

現場調查應填寫調查房間基本信息、調查建筑物類型與特征、布點情況和采樣情況等,現場記錄樣

表見附錄D的表D.1。

4

HJ949—2018

7滲透系數確定與結果表達

7.1滲透系數確定

7.1.1PM2.5濃度數據處理

a)室內外PM2.5小時濃度均值計算。根據室內外PM2.5檢測儀器同步實測獲得的濃度數據,采用算

術平均法逐時計算室內采樣點的PM2.5小時濃度均值(Cin)和室外采樣點的PM2.5小時濃度均值(Cout)。

若室內存在多個采樣點,Cin為多個采樣點的算術均值。

b)識別離群值。對Cin和Cout進行離群值處理。當數據服從正態(tài)分布時,按照GB/T4883要求識別

離群值;當數據不服從正態(tài)分布時,小于P25-1.5×(P75-P25)或大于P75+1.5×(P75-P25)的值為

離群值。根據現場記錄,基于專業(yè)判斷對離群值進行分析并決定是否予以剔除。

c)剔除無效數據。每個采樣日所采集的Cin和Cout有效數據少于20個數據對時,該日采集數據為

無效數據,應予以剔除;每個調查房間采集的Cin和Cout有效數據少于5天或有效數據為5天但不包含

節(jié)假日時,該調查房間該期采集數據為無效數據,應予以剔除。

7.1.2單個房間滲透系數

7.1.2.1單個房間單個采樣期滲透系數線性回歸

???=?????+??(4)

3

式中:???——單個采樣期獲得的室內環(huán)境空氣PM2.5逐時小時濃度均值,μg/m;

3

????——單個采樣期獲得的室外環(huán)境空氣PM2.5逐時小時濃度均值,μg/m;

?——單個房間單個采樣期PM2.5滲透系數,為斜率,無量綱;

3

??——室內源PM2.5濃度,為截距,μg/m。

7.1.2.2剔除F無效值

線性回歸相關性顯著性檢驗相關系數小于臨界值時,應剔除該調查房間該期F值;單個調查房間線

性回歸獲得的F﹥1.00或F﹤0或Cs﹤0時,應剔除該調查房間該期F值。

7.1.2.3單個房間滲透系數確定

??+??+?+??

??=1122??(5)

?1+?2+?+??

式中:xn——第n個采樣期所代表的時間段,d,如第1個采樣期代表時間段為該調查年的第一季度,該年

第一季度天數為90,則x1為90d;

??——單個房間第n個采樣期的PM2.5滲透系數,無量綱;

??——單個房間PM2.5滲透系數,無量綱。

7.1.3民用建筑滲透系數

對同一功能類型民用建筑調查房間的??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中心趨勢值作為該功能類型民用建筑的

PM2.5滲透系數推薦值。

7.2結果表達

根據調查關注的主要分層因素,對每一分層因素下的民用建筑PM2.5滲透系數采用中心趨勢值、離

散趨勢值和百分位數值進行表達:

a)中心趨勢值。??為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算術均值為中心趨勢值;為非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中位數為中

心趨勢值。

b)離散趨勢值。??為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標準差為離散趨勢值;為非正態(tài)分布時,采用四分位數間距

為離散趨勢值。

5

HJ949—2018

c)百分位數值。應至少統(tǒng)計??的P5、P25、P50、P75、P95參數值。

d)離群值處理。按照GB/T4883的要求,統(tǒng)計??百分位數值時不應剔除離群值,統(tǒng)計中心趨勢值時

應剔除離群值。

e)數值修約。數值修約依據GB/T8170執(zhí)行;??的有效數字位數,應與PM2.5小時濃度均值的有效

數字位數相等,或比其多保留一位。

8質量控制與質量評價

8.1質量控制

a)準備階段?,F場調查人員應具有儀器儀表、計算機、數據處理等相關專業(yè)知識,并接受調查技

術培訓,熟悉調查流程和內容,能正確和熟練掌握儀器設備的操作和使用,能迅速判斷并及時排除故障。

b)調查階段。儀器使用前,應按儀器說明書對儀器進行檢驗和標定;現場調查人員應與調查房間

使用人充分溝通,避免數據采集受到人為干擾;現場調查人員每天對所有采樣點位進行巡查,及時排除

儀器故障和其他干擾因素,記錄調查期間發(fā)生的可能對調查結果產生影響的突發(fā)情況,填寫現場記錄表

并簽名;現場質控人員應審核現場調查過程并于現場記錄核驗合格后簽名。

c)完成階段。對現場記錄表中的關鍵因素進行缺項檢查;對現場調查期間由突發(fā)因素導致的PM2.5

濃度離群值進行識別或剔除;識別并剔除無效值,包括PM2.5濃度數據和單個調查房間單個采樣期F值。

8.2質量評價

a)準備階段。對調查人員進行培訓考核,考核通過率應達到100%。

b)調查階段。應核實調查技術要求和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包括點位代表性、現場記錄完整性等;用

于現場調查的采樣儀器的檢驗或標定率以及比對合格率應達到100%;現場調查失訪率應≤10%。

c)完成階段?,F場記錄表的有效率(經審核達到要求的現場記錄表數/現場記錄表總數×100%)

≥95%;Cin和Cout離群值剔除率≤20%;無效調查房間剔除率≤10%;F無效值剔除率≤10%。

6

HJ949—2018

附錄A

(資料性附錄)

建筑氣候區(qū)劃

表A.1建筑氣候區(qū)劃

區(qū)名主要指標輔助指標各區(qū)轄行政區(qū)范圍

1月平均氣溫≤-10℃

年降水量200~800mm黑龍江、吉林全境;遼寧大部;內蒙中、

7月平均氣溫≤25℃

Ⅰ年日平均氣溫≤5℃的日北部及陜西、山西、河北、北京北部的部

7月平均相對濕度≥

數≥145d分地區(qū)

50%

年日平均氣溫≥25℃的日

天津、山東、寧夏全境;北京、河北、山

1月平均氣溫-10~0℃數<80d

Ⅱ西、陜西大部;遼寧南部;甘肅中東部以

7月平均氣溫18~28℃年日平均氣溫≤5℃的日

及河南、安徽、江蘇北部的部分地區(qū)

數145~90d

年日平均氣溫≥25℃的日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全境;江

1月平均氣溫0~10℃數40~110d蘇、安徽、四川大部;陜西、河南南部;

7月平均氣溫25~30℃年日平均氣溫≤5℃的日貴州東部;福建、廣東、廣西北部和甘肅

數90~0d南部的部分地區(qū)

1月平均氣溫>10℃年日平均氣溫≥25℃的日海南、臺灣全境;福建南部;廣東、廣西

7月平均氣溫25~29℃數100~200d大部以及云南西部和無江河谷地區(qū)

7月平均氣溫18~25℃年日平均氣溫≤5℃的日云南大部;貴州、四川西南部;西藏南部

1月平均氣溫0~13℃數0~90d一小部分地區(qū)

7月平均氣溫<18℃年日平均氣溫≤5℃的日青海全境;西藏大部;四川西部、甘肅西

1月平均氣溫0~-22℃數90~285d南部;新疆南部部分地區(qū)

年降水量10~600mm

7月平均氣溫≥18℃年日平均氣溫≥25℃的日

Ⅶ1月平均氣溫-5~-20℃數<120d新疆大部;甘肅北部;內蒙西部

7月平均相對濕度<50%年日平均氣溫≤5℃的日

數110~180d

注:參考GB50178-1993《建筑氣候區(qū)劃標準》。

7

HJ949—2018

附錄B

(資料性附錄)

民用建筑功能類型

表B.1民用建筑功能類型

建筑類型功能類型定義

住宅建筑供家庭居住使用所構筑的物質空間,如住宅、公寓等

居住建筑

宿舍建筑供單身人員居住使用且有集中管理的物質空間,如宿舍等

文教建筑進行教學服務的建筑,如學校、幼兒園、少年宮、圖書館等

科研建筑進行科研服務的建筑,如研究所、實驗樓等

為旅游或短期住客提供住所的營利性居住設施,如旅館、酒店、

旅館建筑

賓館、招待所、汽車旅館等

進行商業(yè)活動提供空間場所的建筑類型的總稱,如商店、飲食

公共建筑商業(yè)建筑

店、購物中心、銀行、書店等

承擔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進行公共衛(wèi)生預防和保健,以及醫(yī)

醫(yī)療建筑

學教學與科研的建筑的總稱,如醫(yī)院、療養(yǎng)院、門診部等

政府、社團、企業(yè)、事業(yè)等機構人員進行公務活動的建筑的總

辦公建筑

稱,如辦公樓、寫字樓等

注:參考梁鼎森.民用建筑設計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1。

8

HJ949—2018

附錄C

(資料性附錄)

建筑物特征

表C.1建筑物特征

特征因素釋義

建筑物時間建筑物實際建成的年份

分隔建筑室內與室外,以及建筑內部使用空間的建筑部件,如墻、門、窗

圍護結構

的類型和材質等

地面類型建筑物的地面材質,如木質地板、水泥地板、瓷磚、混泥土等

建筑樓層數建筑物自然層數及建筑物高度

通風設備建筑物內主要通風設備的配置、類型

供冷和供暖設備建筑物內供冷和供暖設備的配置、類型

9

HJ949—2018

附錄D

(資料性附錄)

現場記錄樣表

表D.1現場記錄樣表

調查地點?。ㄗ灾螀^(qū)、直轄市)市區(qū)街道號房間

調查

房間

聯系人聯系電話

基本

信息

地理坐標經度:□□□°□□ˊ□□"緯度:□□°□□ˊ□□"

□住宅建筑;□宿舍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旅館建筑;

建筑物功能類型

(單選)□商業(yè)建筑;□醫(yī)療建筑;□辦公建筑

調查房間使用面積

建筑物時間□□□□年

(m2)

建筑物總樓層數調查房間所在樓層數

調查房間位置□中部;□兩側

墻體

□磚墻;□整體墻;□加氣混凝土;□板材墻;□玻璃幕墻;□其他

(單選)

□鋁合金平推門;□不銹鋼門;□舊式木門;□新式木門;

房門類型□木式推拉門;□鋁合金式推拉門;□玻璃彈簧門;□其他

建筑(多選)

物類數量:____

型與

調查房間

特征窗戶框架□舊式木;□新式木;□鋼或鐵;□不銹鋼;□普通鋁合金;

圍護結構

材質

□塑鋼;□斷橋鋁;□無框架窗;□無外窗;□其他數量:_____

(多選)

□平開窗;□推拉窗;□上懸窗;□外翻窗;

窗戶類型

(多選)□對開窗;□其他

□水泥砂漿;□大理石;□水磨石;□環(huán)氧樹脂;

地面材質

(多選)□瓷磚;□木地板;□地毯;□塑料地板;□其他

調查房間□空調;□新風機;□空氣凈化器;□風扇;□抽油煙機;□排風扇;

通風設備

□無;□其他數量:

(多選)

調查房間□戶式中央空調;□戶式分體式空調;□集中式供暖;□戶式燃煤供暖;

供冷/供暖設備

□戶式壁掛式燃氣供暖;□電熱扇/取暖器;□無;□其他數量:

(多選)

布點

室內布點方式(單選):□對角線;□梅花式

情況

10

HJ949—2018

布點個數與采樣口高度:

采樣點1:m;采樣點2:m;采樣點3:m;

采樣點4:m;采樣點5:m

固定于距離房間外墻m

是否與室內采樣儀器的采樣口高度處于同一水平:□是;□否

室外

是否有空調、抽油煙機等排風口:□是;□否

距離空調、抽油煙機等排風口m

實驗室

室內設備型號

檢測編號

設備實驗室

室外設備型號

編號

年年年年年年年

調查時間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天氣

風向

風速(m/s)

溫度室內

(℃)室外

濕度室內

(%)室外

第時間段

一方式□清掃□清掃□清掃□清掃□清掃□清掃□清掃

次(多選)□吸塵□吸塵□吸塵□吸塵□吸塵□吸塵□吸塵

采樣…

情況

時間段

□液化氣□液化氣□液化氣□液化氣□液化氣□液化氣□液化氣

第燃料□管道煤氣□管道煤氣□管道煤氣□管道煤氣□管道煤氣□管道煤氣□管道煤氣

烹類型□天然氣□天然氣□天然氣□天然氣□天然氣□天然氣□天然氣

飪(多□電□電□電□電□電□電□電

選)

□煤塊□煤塊□煤塊□煤塊□煤塊□煤塊□煤塊

□無煙煤□無煙煤□無煙煤□無煙煤□無煙煤□無煙煤□無煙煤

第開合度

開次時間段

窗……

……

第開合度

開次時間段

門……

……

11

HJ949—2018

備注

注1:“地理坐標”按照WGS84坐標系進行填寫。

注2:“建筑時間”指建筑物建成時間。

注3:“清潔”的時間段填寫格式為“XX點XX分—XX點XX分”;“清掃”指使用掃帚的清潔方式;“吸塵”指使用

吸塵器的清潔方式。

注4:“烹飪”的時間段填寫格式為“XX點XX分—XX點XX分”。

注5:“開窗(門)”的開合度填寫1/4以下、1/4~1/2、1/2以上。

注6:“開窗(門)”的時間段填寫格式為“XX點XX分—XX點XX分”。

調查人:審核人:審核日期:年月日

1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標準

HJ949—2018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

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vestigationoninfiltrationfactorof

ambientparticulatematter(PM2.5)forcivilbuildings

本電子稿為發(fā)布稿。請以中國環(huán)境出版社出版的

正式標準文本為準。

HJ949—2018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滲透系數調查技術規(guī)范

1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滲透系數調查的工作程序、調查內容、調查方法

和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采用顆粒物(PM2.5)濃度實測法,開展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2.5)滲透系數

調查。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10)滲透系數調查可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包括修改單)適用

于本標準。

GB50178建筑氣候區(qū)劃標準

GB/T4883數據的統(tǒng)計處理和解釋正態(tài)樣本離群值的判斷和處理

GB/T8170數值修約規(guī)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HJ93環(huán)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T167室內環(huán)境空氣質量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QX/T152氣候季節(jié)劃分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民用建筑civilbuilding

供人們居住和進行公共活動的建筑的總稱。

[GB50352-2005,定義2.0.1]

3.2

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2.5m)particulatematter(PM2.5)

環(huán)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m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

[GB3095-2012,定義3.4]

3.3

PM2.5滲透系數PM2.5infiltrationfactor

以環(huán)境空氣PM2.5濃度為自變量、室內空氣PM2.5濃度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得到的斜率。

3.4

室內環(huán)境indoorenvironment

人們工作、生活、社交及其他活動所處的相對封閉的空間。

[HJ/T167-2004,定義3.1]

3.5

室外環(huán)境outdoorenvironment

人們工作、生活、社交及其他活動所處的相對封閉的空間以外的空間。

1

HJ949—2018

4工作程序

民用建筑環(huán)境空氣PM2.5滲透系數調查工作程序包括方案制定、現場調查、滲透系數確定與結果表

達、質量控制與質量評價4部分,見圖1。

圖1工作程序

5方案制定

5.1資料收集

a)應依據GB50178收集調查區(qū)域地理分布、氣候等信息,明確調查區(qū)域的建筑氣候區(qū)劃,參見附

錄A的表A.1。

b)應收集調查區(qū)域內民用建筑功能類型信息、數量及分布情況,明確重點關注的建筑功能類型,

參見附錄B的表B.1。

c)應收集調查區(qū)域民用建筑的建筑物特征信息,明確重點關注的建筑物特征,參見附錄C的表C.1。

5.2樣本量估算

5.2.1分層因素

根據調查目的和調查區(qū)域情況,結合建筑氣候的區(qū)劃、民用建筑的功能類型、建筑物的特征因素選

2

HJ949—2018

取分層因素,參見附錄A的表A.1、附錄B的表B.1和附錄C的表C.1。

5.2.2最小樣本量

使用公式(1)估算某功能類型民用建筑單一分層下民用建筑的最小樣本量:

??

?/2?2

??=()×????(1)

???

式中:??——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單一分層下的最小樣本量;

??/2——顯著性水平為95%時相應的標準正態(tài)差,取1.96;

??——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PM2.5滲透系數的標準差,可通過查閱文獻或開展預調查獲得;

?——允許誤差,一般取15%~20%;

??——某功能類型(i)民用建筑PM2.5滲透系數的算術均值,可通過查閱文獻或開展預調查獲得;

????——設計效應值,單純隨機抽樣取1.0,其他抽樣方法取1.0~1.5。

5.2.3總樣本量

使用公式(2)和(3)估算調查某功能類型民用建筑及所有功能類型民用建筑總樣本量:

??×?

?=(2)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