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2024年中考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浙江省寧波市2024年中考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浙江省寧波市2024年中考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浙江省寧波市2024年中考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浙江省寧波市2024年中考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寧波市名校2024年中考聯(lián)考生物試題

注意事項

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

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

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

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

1、有些細菌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或糞便等得以獲取養(yǎng)料維持生存,這種方式屬于()

A.異養(yǎng)腐生B.自養(yǎng)腐生C.自養(yǎng)寄生D.異養(yǎng)寄生

2、自然界中的生物豐富多彩,下列關于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真菌依靠芽抱進行繁殖

B.所有的動物都是消費者

C.細菌和真菌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

D.病毒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3、下列生理活動中,屬于條件反射的是()

A.排尿B.排便C.呼吸和心跳D.談虎色變

4、如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的生理活動示意圖,其中表述錯誤的是()

“水一^―b?火氣②i水,能量

、-----------■

2

A.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機物

B.①表示的是葉綠體,②表示的是線粒體

C.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只在晚上進行

D.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白天晚上都能進行

5、小梅把幾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內放入幾株鮮花,不久從花葉上能聞到此香水的縷縷香氣,這主要和植物的

哪個功能有關()

A.導管和輸導作用B.篩管和輸導作用

C.蒸騰作用D.呼吸作用

6、能穿過毛細血管壁的細胞是()

A.紅細胞

B.白細胞

C.血小板

D.血漿

7、已知人的有耳垂(A)對無耳垂(a)為顯性。某家系三代6人的耳垂遺傳情況如下表,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祖父祖母兒子兒媳孫子孫女

有耳垂有耳垂有耳垂有耳垂無耳垂無耳垂

A.兒子、兒媳的基因組成都為AA

B.前兩代入耳垂的基因組成不可能完全相同

C.祖父和祖母耳垂的基因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如兒子和兒媳生育第三個孩子,則該孩子有耳垂和無耳垂的機會均等

8、下列關于生物防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生物防治與農藥防治結合起來,就不會影響環(huán)境和生物

B.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防治病蟲害的技術

C.生物防治的方法有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

D.生物防治的優(yōu)點是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9、自1978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以來,白衣天使為眾多的不育不孕家庭送來了福音。1997年第一只克隆

動物“多莉”的問世,開創(chuàng)了克隆各種動物的先河?!霸嚬軏雰骸焙涂寺游锏纳撤绞绞牵ǎ?/p>

A.都屬于有性生殖B.前者屬于有性生殖,后者屬于無性生殖

C.都屬于無性生殖D.前者屬于無性生殖,后者屬于有性生殖

10、如果一個人的右臂動脈斷裂,這時你正在旁邊,你怎樣緊急搶救()

A.包扎近手端的已斷靜脈B.包扎近心端的已斷靜脈

C.包扎近手端的已斷動脈D.包扎近心端的已斷動脈

11、下列主要體現(xiàn)生物適應干旱環(huán)境的是()

A.魚類的季節(jié)澗游(一些魚類在特定時期,主動、集群的水平移動)

B.蛾類的趨光性

C.人參在林下生存好

D.仙人掌的葉刺

12、DNA親子鑒定是通過親代與子代細胞中的DNA(位于細胞核內)比對來進行的,其準確率高達99.99999%。若某

次鑒定材料僅有血液,你認為應選用()

A.紅細胞B.白細胞C.血小板D.血紅蛋白

13、綠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小時,選擇一片葉片把主葉脈剪斷,然后將植物凡在陽光下照射,發(fā)現(xiàn)B區(qū)不能正常

制造淀粉,其原因是B區(qū)缺()

A區(qū)

主葉脈剪斷

A.二氧化碳B.光C.葉綠素D.水

14、下列疾病與人體激素分泌無關的是

A.夜盲癥B.甲亢C.糖尿病D.巨人癥

15、如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過程a、b、c、d是通過人體的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

B.甲內流的是靜脈血,丙內流的是動脈血

C.與丙相比,甲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

D.乙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進行物質交換

16、現(xiàn)在倡導“文明清明、綠色清明”。下列做法符合上述倡議的是()

A.把垃圾放到相應地方處理B.放鞭炮,大量燒紙錢

C.大聲喧嘩,隨手扔煙蒂D.砍光墓地周圍的樹木

17、發(fā)育成桃子食用部分的是()

A.子房壁B.胚珠C.子房D.受精卵

18、新形成的枝條的組成是()

①根②葉③幼嫩的芽④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19、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時,首先要清除他口鼻的污物,目的是()

A.使進入人體肺部的氣體變得溫暖

B.使進入人體肺部的氣體變得潮濕

C.保證施救者的安全

D.保持呼吸道通暢

20、關于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進化的總體局勢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C.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是生物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

D.自然選擇留下來的變異永遠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21、在冷藏的條件下,水果的保鮮時間長,對這種現(xiàn)象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溫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B.溫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較弱

C.溫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較少

D.溫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

22、當陌生人靠近羊群時。頭羊會向人發(fā)起攻擊。頭羊的行為屬于()

A.攻擊行為B.攝食行為C.防御行為D.繁殖行為

23、小明養(yǎng)了一種動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膚輔助呼吸,這種動物可能是()

A.龜B.蚯蚓C.金魚D.青蛙

24、有關人體結構與功能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中醫(yī)給病人“切脈”時,感受的是手臂上靜脈的搏動

B.某些神經分布較淺,肉眼就可以分辨,如手臂上的“青筋”

C.某病人右側軀體偏癱時,最可能是左側軀體運動中樞受損

D.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時,吸收藥物的主要是肌肉細胞

25、具有社群行為的一組動物是

①螞蟻②菜粉蝶③蜜蜂④狒狒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6、如圖為一面相互連通的草履蟲培養(yǎng)液玻片,將B處滴入食鹽時,草履蟲將()

A.從A向B處移動

B.保持不動

C.從B向A處移動

D.在B之間

27、“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悲”直接說明了()

A.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B(tài).人為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C.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D.環(huán)境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28、如圖為小明右上臂反射弧結構模式圖。在一次體育課中小明被同學撞倒,經醫(yī)生檢查,很可能部位[4]受損,當受

到外界刺激時,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

A.有感覺,不能運動B.無感覺,能運動

C.無感覺,不能運動D.有感覺,能運動

29、鐵是合成下列哪種物質時不可缺少的原料()

A.膽汁B.血漿蛋白

C.血紅蛋白D.組成人體細胞的蛋白質

30、真空包裝、食品包裝袋內充氮氣、腌制或曬干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鮮方法。對上述方法的分析,錯誤的是

()

A.真空包裝:能使食品不與氧氣接觸

B.充氮氣:能隔絕空氣并防止食品變形

C.腌制:細菌是異養(yǎng)生物,得不到營養(yǎng)而死亡

D.曬干:能除去食品中水分,抑制細菌生長

31、人類氣體交換的場所是?()

A.肺B.氣管C.肺泡D.支氣管

32、淀粉、蛋白質、脂肪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

A.麥芽糖、多肽、脂肪微粒B.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

C.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葡萄糖、多肽、甘油

33、下列與遺傳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與環(huán)境沒有關系

B.基因位于DNA上,一個DNA分子上有一個基因

C.體細胞中有決定人性別的染色體

D.若夫妻雙方都是有耳垂的,他們不可能生出一個無耳垂的子女

34、環(huán)境污染、過度采伐等會導致地球生物多樣性銳減,保護生物多樣性刻不容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是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

B.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

C.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D.生物的種類越豐富,生態(tài)系統(tǒng)越穩(wěn)定

35、如果用如圖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如表選項中與圖示相符的是()

選項123

A人工免疫計劃免疫預防接種

B發(fā)酵無氧呼吸呼吸作用

C腦神經腦中樞神經系統(tǒng)

D細胞器官組織

36、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

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從1863年塞罕壩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后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采伐

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蕩然無存,呈現(xiàn)“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90年代后期塞罕壩人

用兩代人的青春和汗水,營造起萬頃林海,形成了國家一級旅游資源。塞罕壩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其中維管植

物659種,312屬。保護區(qū)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分別刺五加(Acanf/iopanaxsenticosus(Rupr.Maxim.)Harms)、

蒙古黃黃(AstragalusmongholicusBunge.)、野大豆(G/ycinesojaSieb.etZucc)和沙蘆草(.AgropyronmongolicumKeng

var.mongolicum);塞罕壩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66科261種、亞種,魚類5科32種。昆蟲114科,660種。保護區(qū)

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7種,其中獸類7種;鳥類39種;魚類1種。

據中國林科院評估,塞罕壩百萬畝人工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每年可為灤河、遼河下游地區(qū)涵養(yǎng)、凈化水源1.37億立方米;

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可供199.2萬人呼吸;林區(qū)空氣負離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區(qū)高出

5倍。與建場初期相比,塞罕壩及周邊區(qū)域小氣候得到有效改善:年無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風日數由83

天減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區(qū)空氣濕度比林區(qū)外無林地高出50%。塞罕壩在上

世紀50年代由森林變?yōu)榛脑?,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具有一定的能力,但塞罕壩由森林變?yōu)榛脑?,說明這種能力是

的。在塞罕壩的“草一蝗蟲-青蛙—蛇一鷹”這條食物鏈中,獲得能量最少的是,該食物鏈體現(xiàn)了生態(tài)系統(tǒng)

的各成分可依靠而相互聯(lián)系,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刺五加、蒙古黃芭、野大豆和沙蘆草屬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

成成分中的。其中與白筋{Acanthopanaxtrifoliatus(L.)Merr)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37、生命和健康是我們的寶貴財富,關愛生命、關注健康從生活點滴做起。因此,需要每一位中學生掌握健康的有關

知識,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請據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研究表明,影響健康的因素是可以控制的,通過有效地改變生活方式,80%的心臟病和糖尿病,70%的中風

以及50%的癌癥是可以避免的。這說明,疾病是可以預防的,健康是需要科學管理的。

資料二據有關部門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學生營養(yǎng)不良、肥胖等營養(yǎng)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為此,我國確定每年5月20

日為“中國學生營養(yǎng)日,,,旨在號召學生,,全面、均衡、適量、運動—遠離肥胖、慢性病”,倡導學生健康地生活。

資料三我國營養(yǎng)學家將食物按照每日攝入量,形象地設計成“平衡膳食寶塔”,下面將寶塔中各級食物進行具體分類

并提供了較為科學的參考數據。如下表:

在“膳食寶塔”中的位置食物分類每日攝取量

V級油脂類小于25g

w級豆類和奶類100g?150g

in級魚、禽、肉、蛋類125g—200g

n級果蔬類400g?450g

I級谷類450g—500g

(1)資料一中提及的疾病的產生與生活方式有關,如飲食結構不合理、缺少運動等原因可能會引起人體內分

泌不足,從而引發(fā)糖尿病。

(2)資料二中,學生肥胖的主要原因是o

(3)據資料三可知,處在發(fā)育時期的青少年應多攝取表中的III級和級的食物,原因是該類食物中含有較多的

蛋白質和鈣。

(4)堅持運動可幫助人們遠離肥胖和慢性病。運動時增多的汗液能幫助人體排出更多的和少量的尿素等代謝

廢物,使人體更加健康。

(5)人體運動時,應注意補充水分。水分進入人體后,至少次經過心臟才能送到四肢的細胞。

(6)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外界空氣中的氧要輸送到全身細胞,參與細胞的呼吸作用,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

能量,必須經過圖中的處(用圖中字母表示)進行氣體交換。

38、如圖為人體部分代謝過程模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系統(tǒng)中,蛋白質在消化道里被完全消化的場所是,脂肪在這里最終被消化成o

(2)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過程中,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實現(xiàn)的,氧最終進入組織細胞,通過在______

進行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的含量明顯增多。

(3)C系統(tǒng)中,形成尿的器官是,醫(yī)生在檢查某人的尿液時發(fā)現(xiàn)了紅細胞,你認為可能是哪一部位出了問題

39、下面是人體消化、呼吸、泌尿、循環(huán)系統(tǒng)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它通過消

化道壁進入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過程叫做;該物質隨血液循環(huán)首先到達心臟的腔室是o在組織細胞中,

物質a被徹底氧化分解的過程主要是在細胞內中進行的。(3)圖中d體表的氣體從肺泡排出體外,在此過

程中,膈肌所處的狀態(tài)是o(選填“收縮”或“舒張”)健康人尿液的形成過程中,下列液體中尿素深度最高的是

A.血漿B.原尿C.尿液

40、魚臺大米以粒白、味美、黏度高、營養(yǎng)豐而聞名蘇魯豫皖。下圖是魚臺水稻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請據圖回答

有關問題:

(1)該食物網中共有條食物鏈;位于第三營養(yǎng)級的有(填動物名稱)O

(2)魚臺水稻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主要采用鳥滅蟲、蛙滅蟲、蟲滅蟲的措施。若不考慮圖中其他因素,下列圖解能正

確表達完全自然狀況下肉食性昆蟲與植食性昆蟲數量變化關系的曲線圖是。(注:—表示植食性昆

蟲,……表示肉食性昆蟲)

(3)魚臺稻農探索在一些地塊中放養(yǎng)一定數量的鴨子,不僅起到了滅草、滅蟲增肥地力的作用,還大大提高了經濟效

益。鴨糞、秸稈在稻田里被營腐生生活微生物最終分解為,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

(4)由于不施化肥,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魚臺大米口感特好。某生不喜歡吃蔬菜水果,一日三餐的主食是精致白

米,副食是鴨蛋、鴨肉,你認為該同學長期下去有可能患o

(5)同學,當生物學業(yè)水平考試結束后,你肯定想放松一下身心,命題人建議你在早晨或傍晚,漫步到田間地頭,看

稻浪翻滾,聽蛙鳴蟬叫,誦名人詩句,將是多么美妙的詩情畫意!可你知道“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蛙鳴

的生物學意義是o

A.雄蛙求偶B.雌蛙求偶C.雄蛙報警D.雌蛙戲水

參考答案

1、A

【解析】

細菌的營養(yǎng)方式可以分成兩類一異養(yǎng)和自養(yǎng),多數的細菌是進行異養(yǎng)的,少數的細菌是進行自養(yǎng)的。

【詳解】

不能直接利用無機物制造有機物,通過外界環(huán)境中的現(xiàn)成的有機物為食物的營養(yǎng)方式為異養(yǎng)。通過分解動物的尸體、

糞便或植物的枯枝落葉吸取有機養(yǎng)料的為營腐生生活;從活的動植物體內吸取有機物的,為營寄生生活,A正確。

【點睛】

只有正確區(qū)分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以及腐生和寄生才能正確解答本題。

2、C

【解析】

生物根據特征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群,不同的生物結構和功能有所不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詳解】

A.真菌靠抱子繁殖,A錯誤。

B.大部分動物是消費者,腐生動物是分解者而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消費者,如蚯蚓,B錯誤。

C.細菌和真菌分解動植物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中的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進入生態(tài)循環(huán),

真菌和細菌是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扮演分解者。細菌和真菌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C正確。

D.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D錯誤。

【點睛】

理解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中各部分的作用。

3、D

【解析】

反射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

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

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

【詳解】

排尿和排便的神經中樞在脊髓,心臟跳動、呼吸運動的神經中樞在腦干,這種反射活動是人與生俱來、不學就有的,

屬于非條件反射,沒有大腦皮層參與,故ABC不符合題意;談虎色變屬于條件反射,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

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

故D符合題意。故選D。

【點睛】

解題的關鍵是理解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特點比較。

4、C

【解析】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可見a表示的是二氧化碳,b表示的是有機物,A正確;進

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呼吸作用的場所是線粒體,可見①表示的葉綠體,②表示的是線粒體,B正確;進行光

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呼吸作用的條件是有光無光都可以.1過程只在白天進行,2過程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能進行,

C錯誤;2呼吸作用所獲得的能量最終來自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D正確。

5、A

【解析】

導管具有輸導作用,主要功能是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是運輸有機物,據此解答。

【詳解】

導管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水和無機鹽。導管細胞的原生質體和橫壁消失,縱壁增厚并木質化,是死細胞。篩管的主要功

能是運輸有機物質。組成篩管的細胞壁較薄,含有原生質體,細胞核消失,是活細胞。上、下細胞間的橫壁上有許多

小孔,稱為篩孔。具有篩孔的細胞壁稱為篩板。篩管細胞的原生質通過篩孔相連,成為有機物運輸的通道,因此,小

梅把幾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內放入幾株鮮花,不久從花葉上能聞到此香水的縷縷香氣,這主要和植物的導管

有關,是導管的輸導作用。

故選Ao

【點睛】

考點:導管的位置和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6、B

【解析】

血液包括血細胞和血漿,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人體所需的物質

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白細胞具有保護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當病原體

侵入人體后,白細胞就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的入侵部位,將病毒吞噬;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數量最多,

功能主要是運輸氧氣。故選B。

7、C

【解析】

孫子和孫女都是無耳垂,基因組成為aa,那么有耳垂的媳婦和兒子的基因組成都為Aa,再生一個有耳垂的孩子的可

能性是75%,無耳垂的可能性是25%,祖父祖母的基因組成可能是兩個都是Aa,或者一個是AA,一個是Aa。

8、A

【解析】由于化學農藥的長期使用,一些害蟲已經產生很強的抗藥性,許多害蟲的天敵又大量被殺滅,致使一些害蟲

十分猖獗,許多種化學農藥嚴重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群健康,生物防治利用了生

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防治農作物的病蟲害,它的最大優(yōu)點是不污染環(huán)境,節(jié)省農藥經費,是農藥

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因此生物防治與農藥防治結合起來,農藥依然會污染環(huán)境,危害生物。

9、B

【解析】

有性生殖指的是兩性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由受精卵發(fā)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無性生殖是

不經生殖細胞的兩兩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

【詳解】

試管嬰兒又稱體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具體地說是借助內窺鏡或在B超指引下,從患有不孕癥婦女的卵巢內取出成熟的

卵子,將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試管,體外培養(yǎng)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監(jiān)視下將其送到母親子宮,使之

逐步發(fā)育成胎兒的過程,可見該過程中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翱寺游铩笔怯萌?/p>

腺上皮細胞(體細胞)作為供體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細胞進行核移植的傳統(tǒng)方式??寺〖夹g不需要

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yǎng)成胚胎,再將胚胎移

植到雌性動物子宮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因此“克隆”實際上屬于無性生殖。選項B符合題意。

【點睛】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試管嬰兒和克隆羊的培育過程,明確其原理是有性生殖還是無性生殖。

10、A

【解析】

三種血管的出血特點和止血方法:

出血類型出血特點止血方法

動脈出血顏色鮮紅,血流較快,常呈噴射狀可用止血帶或繃帶在近心端止血

靜脈出血顏色暗紅,血液較緩可用指壓法或止血帶在遠心端止血

毛細血管出血顏色紅色,血液緩慢滲出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創(chuàng)可貼包扎傷口

【詳解】

由題意知,一個人的右臂血管斷裂,噴射出鮮紅血液,此人破裂的是動脈血管;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送往全身各處,

血液流動方向是心臟一動脈。所以右臂動脈破裂出血,應包扎近心端的已斷動脈。

【點睛】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記動脈、靜脈血液流動的方向和止血的方法。

11、D

【解析】

試題分析:生物的生存需要水,在干旱的環(huán)境中,缺少水分,仙人掌為了減少水分的流失,將葉片進化為針狀,這是

適應干旱環(huán)境的結果。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生物形態(tài)與環(huán)境的關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

12、B

【解析】

試題分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血液的結構中只有白細胞具有細胞核;因此選B。

考點: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載體-DNA;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13、D

【解析】

試題分析:葉脈中存在著兩種管道--導管和篩管,導管是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截斷葉脈,根吸收的

水分和無機鹽就不能運輸到葉片,葉片會因為缺少水分而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點評:此題為基礎題,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識,找出題目隱含的知識,才能正確解題。

14、A

【解析】

試題分析:夜盲癥是由于缺少維生素A引起的,甲亢是因為甲狀腺素分泌過多引起的,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

引起的,巨人癥是因為幼年時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故選A。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技術分泌異常癥。

15、A

【解析】

a、b表示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c、d表示肺泡與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血管甲為肺動脈,內流靜脈血;血管乙為毛

細血管;血管丙為肺靜脈,內流動脈血。

【詳解】

a、b表示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c、d表示肺泡與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作

用實現(xiàn)的,A錯誤。當血液流經肺泡時,肺泡中氧的濃度高,周圍血液中氧的濃度低,這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

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擴散進入血液。這樣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B正確。當血液流經肺泡外

的毛細血管網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由顏色暗紅的靜脈血

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所以甲內的血液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C正確。乙是肺泡外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的特點是毛

細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D正確。依據題意,故選A。

【點睛】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肺內的氣體交換原理及毛細血管的特點。

16、A

【解析】

試題分析:把垃圾放到相關地方處理,符合環(huán)保理念,A符合題意;放鞭炮,大量燒紙錢,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不符合

環(huán)保理念,B不符合題意;大聲喧嘩,隨意扔煙蒂,影響了居民的休息,形成了噪聲污染,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不符合

環(huán)保理念,C不符合題意;砍光墓地周圍樹木,對環(huán)境造成了破壞,不符合環(huán)保理念,D不符合題意。

考點:保護生物圈的意義。

17、A

【解析】

一朵完整的花。只有經過傳粉和受精后才能結出果實,形成種子,可結合雌蕊的受精圖與果實和種子的圖示進行分析。

【詳解】

當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子房的發(fā)育情況:

<(珠被-------里直威一f種皮]學

〔胚珠,喈密喏”受精卵鋰%停

、極核+精子做豆受精極理?3乳j

(2個)(1個)

可見,受精后子房將發(fā)育成果實,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桃子食用部分屬于果皮是由子房壁發(fā)育而成,

A正確。

【點睛】

明確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子房的發(fā)育情況是解題的關鍵。

18、C

【解析】

將來發(fā)育成枝條的結構是枝芽。所以枝芽是一個未發(fā)育的枝條,將來發(fā)育成枝條和葉。芽中有分生組織,芽在發(fā)育時,

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條。

【詳解】

枝芽的結構及發(fā)育如圖所示:

枝學及凡沒“吱的槨梟

可見幼葉將來發(fā)育成枝條的葉,芽軸將來發(fā)育成枝條的莖,芽原基發(fā)育成側芽。所以新形成的枝條的組成是②葉、③

幼嫩的芽、④芽。

【點睛】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了解枝芽的結構和各個部分的發(fā)育情況。

19、D

【解析】

對于溺水、煤氣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停止的患者,我們要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進行施救,思考解答。

【詳解】

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組成,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搶

救呼吸暫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時,如果口腔內有泥土、血塊等,必須先清除干凈,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暢通。然后

再進行口對口的吹氣。故選D。

【點睛】

掌握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了解其注意事項。

20、D

【解析】

原始地球不能形成生命,但能產生構成生物體的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匯集到原始的海洋,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

了原始的生命。在研究生物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證據。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

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

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陸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證明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

從水生到陸生。

【詳解】

A.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

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

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

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梢娚鹪从谠己Q螅珹正確。

B.在研究生物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越古老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較

多;越晚近的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較多。因此證明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

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B正確。

C.生物進化的內在因素生物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正是產生了可遺傳的變異類型,其中更適應環(huán)境的生物被選擇下

來,C正確。

D.自然選擇留下來的變異是適應當時環(huán)境的,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但是當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就不一定適應新環(huán)境,D

錯誤。

故選D。

【點睛】

此題要求理解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

21、D

【解析】

根據“冷藏,水果的保鮮”可知,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食品保存的原理,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

A.一般來說,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需要在適宜的溫度下,溫度降低,會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故A正確。

B.溫度能影響呼吸作用,主要是影響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呼吸強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

減弱,因此適當降低溫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減弱,以減少呼吸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可延長保鮮時間,故B

正確。

C.溫度降低,水果的蒸騰作用減弱,因此水果散失水分比較少,起到保鮮作用,故C正確。

D.溫度降低,只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被抑制,而不是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故D錯誤。

故選:D。

【點睛】

理解食品保存的原理是解題的關鍵。

22、C

【解析】

防御行為是動物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行為。當陌生人靠近羊群時,頭羊會向人發(fā)起攻擊,頭羊的行為屬于防御行為。

23、D

【解析】

兩棲動物是指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鰥呼吸;成體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

膚呼吸。龜用肺呼吸,蚯蚓用體壁呼吸,金魚用鯨呼吸,青蛙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膚輔助呼吸。

24、C

【解析】

(1)搏動即動脈搏動,脈搏頻率即脈率。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為60-100次/分,常為每分鐘70-80

次,平均約為72次/分。老年人較慢,為55到60次/分。切脈是用手指按脈,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切脈”主要是在

樓動脈。

(2)神經都分布在身體的較淺部位,分布在體表的是神經末梢,肉眼看不到,手臂上的“青筋”是埋藏較淺的靜脈。

(3)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

語言中樞(與說話、書寫、閱讀和理解語言有關,是人類特有的神經中樞)、視覺中樞(與產生視覺有關)、聽覺中樞

(與產生聽覺有關)。

(4)在人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時,吸收藥物的主要是分布于臀部的毛細血管,藥物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經血液循環(huán)

運送到患病部位。

【詳解】

A.中醫(yī)給病人“切脈”時,感受的是手腕部槎動脈的搏動。A錯誤;

B.手臂上的一條條“青筋”是分布位置較淺的靜脈血管,神經都分布在身體的較淺部位,分布在體表的是神經末梢。B

錯誤;

C.大腦皮層是調節(jié)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大腦皮層上有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身體對側骨骼肌的運動,病人右側

軀體偏癱時,最可能是左側軀體運動中樞受損。C正確;

D.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時,吸收藥物的主要是分布于臀部的毛細血管而不是臀部的肌肉細胞.D錯誤。

故選C。

【點睛】

考查血管的結構、功能和分布以及大腦皮層的軀體運動中樞的作用。

25、D

【解析】

社會行為是指一些營群體生活的動物,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分工,共同維持群體生活的行為,

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體中還會形成等級,如草原上的雄性頭羊總是優(yōu)先占領配偶。

【詳解】

①螞蟻、③蜜蜂、④狒狒的群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分工,具有社會行為;而②菜粉蝶沒有明確的

分工,也沒有等級,不具有社會行為。綜上所述,ABC錯誤,D正確。

故選:Do

26、C

【解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

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草履蟲具有應激性,即逃避

有害刺激,趨向有利刺激;在草履蟲培養(yǎng)液右側放少許食鹽,會使培養(yǎng)液的濃度增大,草履蟲失水,甚至會把草履蟲

殺死,因此食鹽對草履蟲來說是不利刺激,故草履蟲從B向A處移動。

27、A

【解析】

環(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huán)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

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huán)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生物與生物之

間的關系常見有: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等。

【詳解】

“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悲。”體現(xiàn)了生物對生物的影響。雀吃糧食屬于捕食關系;兔吃草,沒有草,兔子會餓死,狐

也會因食物缺乏而死亡,體現(xiàn)了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的捕食關系。

所以答案選擇Ao

【點睛】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xiàn)象做出科學的解釋。

28、A

【解析】在反射弧中,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是:1感受器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然后神經沖動由3傳入神經傳導

神經中樞,5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質內(神經元細胞體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經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即

做出指令),4傳出神經再將來自神經中樞的神經沖動傳至2效應器,最后由效應器接受神經沖動并作出相應的反應。

據此可知,人體的4傳出神經受損,反射弧不完整,神經沖動就不能由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效應器就無法做出反應,

即反射活動不能進行。但是神經沖動仍然可以通過脊髓傳到大腦的感覺中樞,產生感覺。故A符合題意。

點睛:明確反射弧必須完整才能完成一個反射活動。

29、C

【解析】

紅細胞里含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做血紅蛋白。

30、C

【解析】

食物腐敗變質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據食物腐敗變質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盡量的殺死或抑制

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如將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內的低溫環(huán)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來達到較長

時間保存的目的。據此解答。

【詳解】

A.采用真空包裝的目的是除去空氣,使大多數微生物因缺少氧氣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時防止食品發(fā)生緩慢氧

化,A正確。

B.氮氣是常用的充填氣體,選用氮氣的主要原因是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對人體無害,原料易得,價格經濟,能

隔絕空氣使大多數微生物因缺少氧氣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并防止食品變形,B正確。

C.腌制法是利用鹽溶液除去食物中的水分,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繁殖,來延長食物的保質期,因此不是細菌得不到

營養(yǎng)而死亡,C錯誤。

D.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需要水分。食品可曬干以減少食物中的水分,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延長貯存時間,D

正確。

【點睛】

掌握微生物的發(fā)酵在食品的制作中的應用,平時注意搜集相關的例子,并了解其制作原理。

31、A

【解析】

呼吸系統(tǒng)由肺和呼吸道組成,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

支氣管,呼吸道對吸入的氣體有溫暖、濕潤和清潔的作用。

【詳解】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證了氣體的暢通;肺由許多肺泡構成,外面包繞

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都有利于氣體交換,

因此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點睛】

肺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要重點掌握。

32、C

【解析】

食物中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yǎng)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yǎng)

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詳解】

小腸中有腸液、胰液、膽汁,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在小腸內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

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選C

【點睛】

掌握淀粉、蛋白質、脂肪消化三大有機物消化。

33、C

【解析】

【分析】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分子為雙螺

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驔Q定生物的性狀。一條染色體有一個DNA分

子組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

【詳解】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也受環(huán)境影響,如長期在野外工作的人膚色較深,A錯誤;基因位于DNA上,

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B錯誤;體細胞中有決定人性別的染色體,C正確;有耳垂為顯性基因控制,無耳垂

為隱形基因控制,若有耳垂為顯性基因A控制,無耳垂為隱形基因a控制,因此有耳垂的基因組成可能是純顯性基因

AA,也可能是雜合的Aa,而無耳垂一定是純隱性基因aa,因此,若夫妻雙方都是有耳垂的,他們也可能生出一個無

耳垂的子女,D錯誤。

【點睛】解答此類題目要理解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

問題。

34、A

【解析】

考查生物的多樣性。

【詳解】

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故A錯誤;

每種生物都是一個豐富的基因庫,生物多樣性實質上是基因的多樣性,故B正確;C、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

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故C正確;生物的種類越豐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量就越強,生態(tài)系統(tǒng)往往就越穩(wěn)定,故

D正確。故選A。

【點睛】

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關鍵是掌握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措施

35、B

【解析】

試題分析:將免疫分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計劃免疫是衛(wèi)生防疫部門有計劃地對易感人群進行預防接種,使他們獲

得免疫,從而達到控制和消滅某種傳染病的目的,可見,人工免疫和計劃免疫是并列關系,而預防接種屬于計劃免疫,

A錯誤;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微生物的無氧呼吸叫發(fā)酵,B正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周圍

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C錯誤;生物的結構層次,植物:細胞-組織一器官-植物體;動物:細胞一組織一

器官T系統(tǒng)T個體;D錯誤。

考點:發(fā)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6、自我調節(jié)有限鷹捕食生產者刺五加

【解析】

(1)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地變化著,但是在一般情況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

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其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2)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之間的最重要聯(lián)系是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聯(lián)成一個整體,所以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

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的主渠道。

【詳解】

(1)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但塞罕

壩在上世紀50年代由森林變?yōu)榛脑f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

(2)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構成食物鏈,所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