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江西省宜豐中學2023-2024(下)創(chuàng)新高二6月月考語文試卷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國文明的起源不是“眾星拱月”,而是“滿天星斗”。在這一理念下中原文明不再是唯一的、中心的中華文明源頭。把巴蜀文明看作與中原文明平行發(fā)展的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中的一元,才能看到二者的差異和特色。中國經(jīng)歷過一個輝煌的青銅時代,三星堆和殷墟兩個考古遺址分別代表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青銅時代的輝煌期,但三星堆代表的巴蜀文明和殷墟代表的中原文明經(jīng)歷的卻不一樣。殷墟青銅器的主要造型是青銅“物”器,即用青銅器制作的各種物品,最為常見的有鼎、尊等,紋飾大多是動物,鮮有單獨的人形紋樣。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則擁有大量的“人”形,如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縱目面具,金杖上和獸形器上刻著的小人,青銅神壇上所鑄的大小不等、形態(tài)各異的13個人像等等。中原文明出土的青銅器大部分發(fā)掘于家族墓葬之中,作為陪葬的明器,象征著財富和政治權(quán)力。西周早期的毛公鼎的銘文中多次出現(xiàn)“父、王、家”等字樣,內(nèi)容清晰地表達了王權(quán)在家族內(nèi)的傳承。這說明,此時權(quán)力已被家族私有化,是一種“家天下”的形式。巴蜀文明的青銅器則多用于大型祭祀。從祭祀坑的規(guī)模、大小和發(fā)掘出來的青銅器數(shù)量來看,祭祀儀典具有相當宏大的規(guī)模,必定是國家級的重要儀典。因此,三星堆的青銅器是公共器物,是國家禮器,不是專為某個家族和個人訂制的。是什么造成了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在青銅時代的差異?首先在于兩種文明所代表的權(quán)力模式存在差異??脊艑W家李伯謙把“古國”分為“崇尚神權(quán)”和“崇尚王權(quán)”兩類。近幾年三星堆最吸引人的文物就是結(jié)構(gòu)復雜、層次多樣的青銅神壇,專家認為它的奇特造型生動地詮釋了正在進行的一次神巫儀式。而中原文明里幾乎所有已知的主要兵器都能找到青銅制造品,甲骨文中“王”字是青銅兵器“鉞”的象形字,是“內(nèi)行刀鋸,外用甲兵”的國王形象演化而來的?!蹲髠鳌酚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如果把“祀”與“戎”分開來論,在宣揚和鞏固國家權(quán)力方面,巴蜀文明注重的是祭祀,而中原文明更看重戰(zhàn)爭。青銅時代是一個記錄英雄的時代。中原文明的首領(lǐng)都有過領(lǐng)導本氏族戰(zhàn)勝自然災害的功績,大禹治水,商湯試圖投火祛災,后稷教人種植菽、黍、粟等農(nóng)作物。但人們初次見到三星堆“人”形青銅器時幾乎都震驚于它的“大”,體量“大”,高度“大”。這種“大”帶給人們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是崇高感、神秘感和震撼力,這是神靈能夠帶給人的崇高感和威嚴感。以青銅縱目面具為例,它雖然有可能是氏族英雄蠶叢演化而來的,但體量大大超越了人面的實際尺寸,具備宗教意義上神的力量。巴蜀文明與中原文明在青銅時代的差異來源不止于此。中原文明區(qū)域地勢平坦,濕潤多雨,交通便利,農(nóng)業(yè)資源豐富。在此基礎(chǔ)上中原文明形成了立足現(xiàn)實、腳踏實地,既重視生存發(fā)展和物質(zhì)實利,也重視溝通的文化基因。對巴蜀文明而言,雄偉的橫斷山脈造成四川東西地貌的巨大反差,川西高原聳立、雪山巍峨,川東盆地則地勢平坦,河流縱橫。高原和盆地之間是一道降雨帶,形成中國的雨霧之極,多種奇花異卉和珍禽異獸終日籠罩其中。這很容易讓巴蜀人產(chǎn)生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并刺激了巴蜀人的想象力,由此形成神秘的宗教情結(jié)和對藝術(shù)的迷狂。這是三星堆文化發(fā)展為神權(quán)古國的自然生態(tài)原因,也是巴蜀文明獨自向內(nèi)發(fā)展形成的文化成果。巴蜀文明獨特的文化基因并沒有隨著古蜀國的滅亡而湮滅,而是成為中華文化系統(tǒng)中的文化基因之一,展現(xiàn)著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和傳播力。(摘編自裴爭《青銅時代巴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的差異初探》)材料二:由于文獻資料的缺乏,關(guān)于古蜀國的歷史源頭目前并無確切記載。李白在《蜀道難》中曾慨嘆:“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詩中的蠶叢和魚鳧,便是傳說中的兩位蜀王。《華陽國志·蜀志》里說蠶叢“其目縱”,這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眼睛與臉呈90度垂直的青銅人正好能對應上?!妒裢醣炯o》云:“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鼻宕惖驱埖摹妒袼肌酚涊d岷江“南過蠶陵山,古蠶叢氏之國也”。三星堆出土的一件玉璋上,刻有古代蜀人祭祀神山的情景,這里的神山指的就是陳登龍筆下的蠶陵山。魚鳧王朝時期,古蜀國日漸強盛,宏大的三星堆古城就是在這一時期建成。三星堆作為魚鳧王朝的都城,是古蜀王國最高權(quán)力中心所在,其他不同層級和邊緣地區(qū)的各級次中心是這個中心在各地實施統(tǒng)治的堅強基礎(chǔ)和有力支柱。這種情況與三星堆青銅雕像群所呈現(xiàn)的層級結(jié)構(gòu)完全一致。蜀王更迭都發(fā)生在蜀族內(nèi)部部落之間,所以古蜀文化保持了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在2000多年時間里,隨著國力的強盛,古蜀國通過武力征伐,開疆拓土,三星堆文化展示出了“強烈的擴張性和輻射性”。渝東、鄂西及云貴區(qū)域,面對已經(jīng)高度發(fā)展的古蜀文明,基本上沒有抵抗力。從鄂西出土的鳥頭柄來看,此地有可能是古蜀王國鎮(zhèn)撫其東界的官員駐節(jié)之地;云南、貴州出土的青銅人物,也表明了西南夷各族從屬于古蜀王國的事實。由于古蜀國掌控著西南地區(qū),中原商王朝面對自己急需的一些戰(zhàn)略物資,如冶銅所需的礦產(chǎn)資料,只能選擇向古蜀國購買。在這一貿(mào)易過程中,中原商王朝的文化漸漸傳入古蜀國。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基本都是以模范法來鑄造,這是商周時期應用最廣泛的青銅器鑄造方法。此外,其中部分青銅尊和罍,形制上與中原商文化同類銅器大體一致。但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類似中原的青銅器只占少數(shù),更多的是體現(xiàn)本土文化特色的全面罩、頭像、神樹、大型青銅人等。不僅改變了今人對中國古代青銅器以殷墟青銅器為代表的認知,也在事實上重構(gòu)了中華文明中青銅知識的圖譜。受古代“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觀念影響,人們也在很長時期都將中原文明視作唯一的文明中心。如果不是三星堆遺址的發(fā)掘,人們恐怕很難想象,在4000年前的西南邊陲,曾存在一個與中原文明同樣璀璨的古蜀文明。 (摘編自《三星堆文化對中華文明意味著什么?》)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星堆古城建成于古蜀魚鳧王朝,是巴蜀文明的代表性考古遺址,從中出土的青銅器是對中國青銅時代輝煌歷史的有力證明。
B.雖然同為禮器,中原文明中青銅器彰顯的是家族的地位與權(quán)力,而巴蜀文明則打破了這一陳規(guī),讓青銅器從個體走向群體。
C.三星堆發(fā)掘的青銅器特色顯著,許多物件與神巫形象、儀式有關(guān),具備豐富的宗教元素,彰顯了巴蜀文明對神權(quán)的崇尚。
D.在古蜀國與中原商王朝的經(jīng)貿(mào)過程中,中原文化對古蜀文化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但這種影響有限,古蜀文化的本土文化特色依然鮮明。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不論是在巴蜀文明還是在中原文明中,青銅器的作用都單一且純粹,這為以青銅器為支點研究兩種文明的特征提供了便利。
B.古蜀歷史相較中原歷史,留下的文字資源與學術(shù)成果相對較少,而三星堆的發(fā)掘為相關(guān)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證材料。
C.在傳統(tǒng)觀念中,中原文明是中華文明唯一的、中心的源頭,巴蜀文明與之內(nèi)外有別,這種觀念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巴蜀文明的價值。
D.四川東西地貌反差巨大,物種豐富,大自然的奇異使人敬畏并能激發(fā)想象力,這讓誕生于此的巴蜀文明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3.下列對兩則材料的相關(guān)論證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首句“眾星拱月”“滿天星斗”等詞,使用比喻,形象地指出關(guān)于中國文明起源的兩種認知,作者借此明確表達取舍態(tài)度。
B.材料一第六段對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中的英雄形象進行比較,并以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為例,來印證巴蜀文明中的神權(quán)崇拜。
C.材料二第一段將文獻資料與三星堆文物進行考據(jù)印證,從兩位蜀王到蜀王居住地,再到古蜀國,最后聚焦三星堆古城,層次清晰。
D.兩則材料對巴蜀文明與中原文明的論述各有側(cè)重,材料一側(cè)重于兩種文化在青銅時代的差異,材料二側(cè)重于兩種文化間的相互影響。
4.請根據(jù)材料一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補寫下列圖表中的空缺信息。(3分)研究主題:巴蜀文明與中原文明在青銅時代的差異研究前提:①研究內(nèi)容研究對象②青銅器的形制原因一:權(quán)力模式原因二:③巴蜀文明國家禮器“人”形神權(quán)地形復雜,多奇珍生物中原文明陪葬明器“物”形王權(quán)地勢平坦,濕潤多雨為什么說巴蜀文明是“中華文化系統(tǒng)中的文化基因之一”,請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我不是一條魚非魚我是一條魚。魚戲蓮葉間,是理所當然的。每天,我所有的快樂就是在那片荷塘里游來游去,嬉戲、覓食。夏日來臨,荷葉田田,荷花綻放,那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偶爾,我會和其他魚們比賽,那就是看誰能吃到荷花的花瓣。老實說,花瓣并不好吃。作為魚,我們天生就不是吃花瓣長大的。可有時候,那些淡粉、鵝黃、潔白的各色花朵,實在是太過鮮嫩嬌艷,讓人,不,讓魚們調(diào)皮一下,從水里跳起來,叼一口。大多時候,我們誰也吃不到,畢竟荷花端端地高高在上。有時候,偏就有那么一朵,低了一點兒,運氣好的話,就會成功。對此,我比它們經(jīng)驗略多,勝出的次數(shù)也更多。我不是一條魚。我是岸邊捕捉魚戲蓮的一個攝影師。說實話,我也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攝影師,臨近退休,我需要給自己找個事做。想來想去,唯有攝影還略有興趣和基礎(chǔ),就在幾個老朋友的攛掇下,我置辦了一套相機,周末有空了,就來這荷塘邊隨意拍拍。有人說這片荷塘里的魚會吃荷花,我不信。魚就是魚,怎么會吃荷花呢?可從他們發(fā)來的照片上,我的確看到了一條張著嘴的魚,正躍出水面,奔向頭頂?shù)哪嵌浞凵苫?。另一張照片上,那條魚已經(jīng)得嘴,一瓣花朵銜在唇邊,正欲沉入水中。開眼界了,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吃荷花的魚。我決定蹲守一下。和他們一樣,大清早太陽還沒出來,我就把三腳架支在荷塘邊,對著那幾朵貼近水面的荷花,等待著陽光和魚,如果運氣好,也許就會抓拍到一幅完美的作品呢。盯著取景器,我慢慢地等著魚躍出水面咬上花瓣的那一刻。為了有一張“鎮(zhèn)得住”的照片,我有的是時間和耐心。我是一條魚。什么。岸上架起的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這個小小的池塘。我知道,他們在等荷花?不。年年歲歲花相似,他們已經(jīng)對那些花失去了興趣,他們等的是我們。我記得我說過,我們偶爾會調(diào)皮一下,會比賽,就是比看誰跳出去能吃到花瓣,他們等的就是這個。我們一躍出水,那些“炮口”就會齊刷刷地“咔咔咔咔咔咔……”我告訴他們,別急。看誰能耗過誰,反正我們在水里,有的吃有的玩,讓他們慢慢等去吧。我不是一條魚。但我此刻有些恨那些魚。連著七八天了,我的耐心快耗盡了,還沒有一條魚跳出來,別說拍了,連看我都沒看到。荷花深處,倒是聽到有魚們跳出水面弄出來的動靜。太熱了。那些聒噪的蟬們拼了老命在叫,好多人已經(jīng)收拾設備準備撤了,我也打算走。電話響了,一個熟悉的號碼。他問我,在哪兒?我說,在釣魚。他說,發(fā)個位置,我馬上去。我趕緊告訴他,沒在釣魚,在拍魚,等著魚吃荷花呢。他說,魚會吃荷花?我不信。很快,他就來了。我們席地坐在一棵樹下,我給他說了魚戲蓮,是真的,我在等那個驚艷時刻。他看了看我的設備,又看了看別人的。他笑道,哥,你這裝備不行啊,入門級的。我說,就是玩兒。過了幾天,他又打電話,說給我捎了一份土特產(chǎn)。土特產(chǎn)?他老家離我老家不過三十里,他的土特產(chǎn)還能比我多娘種的更土更特?我說,不用了,家里人少,吃不了多少。但他還是送來了,一個大紙箱,箱子上真的寫著山珍特產(chǎn)。我壓根兒不會相信。打開,果然是一個碩大的照相機鏡頭,佳能,六百變焦。我立馬封上,打電話讓他拿走。他說,哥,就一個鏡頭,不值幾個錢。我咨詢過了,想拍那種魚戲蓮,得用這種設備,你那個是拍不到的。我說,你再不拿走,我就把箱子放你公司門衛(wèi)室了。我是一條魚。那個老頭兒太執(zhí)著了。最近每個大清早都來,在眾多的長“槍”短“炮”中,支起他寒酸的相機,跟他們一樣耐心地等著。嗨,看在他這么大年紀的份兒上,我就跳一下,給他表演一下,能不能拍到,就是他的事了。我不是一條魚。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讓我等到了。我盯著取景器,手一直放在快門上。看到一條青色的大魚在水中繞著一朵花盤旋,我就覺得可能有戲。果然,那條魚好像知道我做好了準備,它晃了晃尾巴,一躍而起,嘴巴大張,咬住一片花瓣,又一個甩尾,那片花瓣就被它銜在嘴里,然后和它一起沉入水中。從出水到入水,不過短短的一兩秒鐘。我全部拍了下來。等那些長“槍”短“炮”們聽到動靜,調(diào)整相機,去摁快門,那條魚已經(jīng)完成了它的全部動作。我給他發(fā)信息,說我拍到了魚戲蓮,就用我的破設備。這么久了,那條魚終究還是沒忍住。忍不住,就會有被拍到的可能。他沒回我。 (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花瓣并不好吃,但在魚看來太過鮮嫩嬌艷,才有了魚戲蓮的驚艷時刻,說明魚無法抵擋花瓣的誘惑,亦如人面對誘惑。
B.小說中的“他”“說給我捎了一份土特產(chǎn)”,實則是送“我”照相機鏡頭,如此故弄玄虛,是想幫“我”實現(xiàn)拍攝魚戲蓮的計劃。
C.小說呈現(xiàn)了人物的心理變化對色吃荷花的不相信→看到照片決定蹲守→久未等到,耐心將盡→拍得成片,喜悅得意。
D.“我不是一條魚”反復出現(xiàn),但意義不斷變化:從陳述客觀事實,到強調(diào)“我”即便是快退休也不會成為輕易上鉤的魚。
7.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點的分析鑒賞,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多用雙關(guān),如“忍不住,就會有被拍到的可能”既指魚的行為,也暗指如果“我”忍不住收了禮也會被人抓住把柄。
B.小說中的“魚”有人的思想意識,也有人的習性,“調(diào)皮一下”“叼一口”“跳一下”“表演一下”等描寫,豐富了“魚”的形象。
C.小說并未詳細交代故事的社會背景和情節(jié)的來龍去脈,主人公也沒有具體姓名,時空和人物虛化,具有寓言的特點,引人思考。
D.小說語言幽默詼諧,如“那條魚已經(jīng)得嘴”“決定蹲守一下”“能不能拍到,就是他的事了”等,旨在為故事講述營造輕松氛圍。
8.小說結(jié)尾句“他沒回我”意味頗豐,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5分)
9.小說使用雙視角反復切換的方式講述故事,請分析這樣處理的效果。(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唐姚、宋并稱,而議者多優(yōu)宋而劣姚,余謂不然。夫仡仡矜矜,萬仞壁立,立于朝,使百辟消其邪心,此臣道之如山者也。宋璟是也。靜深有謀,涵蓋一切,“惟幾也能成天下之務”,此臣道之如海者也。姚崇是也。然而山雖高,蛟龍不居;海雖渾,變化不測。余故曰崇勝也。夫人主之愎諫而昵小人者,情也。所貴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誘之以歸于道。不必有排斥小人之跡,而能使之與人主日疏。崇之對幸東都①,與其黜姜皎、罷魏知古者,皆璟之所不屑為,而亦璟之所不能為者也。吾嘗謂天寶之禍,宋璟在猶可憂,而姚崇在則無慮。何也?彼明皇者,英主也。其畏璟而愛崇也,素矣。源乾曜奏事稱旨,必曰姚崇之謀;不合,則曰何不與姚崇議之。自崇死,而天下無如崇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見用。然臨軒之禮②,卒不相假者,終知林甫之非崇也。知其非崇而必用之者,太平日久而樂用才臣以自暇自逸,則姑任之為快。而張九齡者,宋璟儔也,有其道無其術(shù),道不合則爭,爭不得則去。九齡去而天下無爭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見用。使其時有若崇者,為之內(nèi)娛主意于所甚安,而陰以計擠小人于外,則終玄宗之世,林甫不得專政,而祿山不得入宮矣。(節(jié)選自袁枚《姚崇宋璟論》)材料二:春,正月癸卯,太廟四室壞,上素服避正殿。時上將幸東都,以問宋璟、蘇,對曰:“陛下三年之制未終遽爾行幸恐未契天心災異為戒。愿且停車駕?!庇謫栆Τ纾瑢υ唬骸疤珡R屋材,皆苻堅時物,歲久朽腐而壞,適與行期相會,何足異也!且王者以四海為家,陛下以關(guān)中不稔幸東都,百司供擬已備,不可失信,但應遷神主于太極殿,更修太廟,如期自行耳?!鄙洗笙?,從之,賜崇絹二百匹。己酉,上行享禮于太極殿,命姚崇五日一朝,仍入閤供奉,恩禮更厚,有大政輒訪焉。(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唐紀二十七》)【注】①東都:唐代指洛陽。②臨軒之禮:出自《資治通鑒》中“(姚、宋)二人每進見,上輒為之起,去則臨軒送之”。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陛下三年A之制B未終C遽爾D行幸E恐未契F天心G災異H為戒。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劣,文中指認為……不好,與《促織》中“成以其小,劣之”的“劣”意思相同。
B.假,文中指給予,與《勸學》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意思不同。
C.稔,文中指莊稼成熟,與《歸去來兮辭》中“猶望一稔”的“稔”意思相同。
D.遷,文中指遷移,與《答司馬諫議書》中“盤庚之遷”的“遷”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代姚崇、宋璟并稱,但議論者多“優(yōu)宋而劣姚”,不過袁枚更推崇姚崇。
B.姚崇作為大臣,能做到不顯露出排斥小人的跡象,但可以使君主日益疏遠小人。
C.袁枚認為,如果天寶年間姚崇仍然在世,或者有像他這樣的宰相,就不會有安史之亂。D.姚崇對幸東都之后,玄宗命他每月五日朝見一次,仍像以往那樣進入內(nèi)殿任職。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所貴為大臣者,不逆其情,而善誘之以歸于道。
(2)九齡去而天下無爭之者,李林甫始得以才見用。
14.材料一袁枚認為宋璟臣道“如山”、姚崇臣道“如?!?,材料二是如何佐證這個觀點的?請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夏夜
孔平仲
小雨初收深夜涼,杖藜徐步立回塘。
一天星月清人意,四面芙蕖遺我香。
大隱嘗聞在朝市,昔人何必濯滄浪。
應官①粗了心無事,便是逍遙物外鄉(xiāng)?!咀ⅰ竣賾伲寒敼?。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lián)照應詩歌標題,小雨初停的夏夜,詩人拄著藜杖緩慢行走在曲折的水塘旁。B.頷聯(lián)寫夜晚的天空讓心靈澄澈、清明,四面的荷花送來陣陣清香,令人愉悅。
C.頸聯(lián)中“濯滄浪”,是指在清水中洗滌冠纓,此處比喻詩人超脫塵俗,操守高潔。
D.尾聯(lián)直抒胸臆,道出詩人的心聲,表明當官之人同樣也可以超然物外,逍遙自在。16.本詩與黃庭堅的《登快閣》對“歸隱”有不同的認識,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中“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選才納言觀點與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2)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通過羈鳥、池魚兩個意象寄寓了自己的歸隱情懷,而在《歸去來兮辭》中,“,”兩句,也用“鳥”的意象表達自己無心仕途、志在歸隱。(3)在成人禮上,校長引用《論語》“,”兩句,寄語同學們“為學”要在物質(zhì)條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斑紋無處不在。比如老虎、斑馬的花紋,瓷器上的裂紋,蛋卵上的斑點,面包上的菌斑。甚至大地也是有斑紋的。翻耕的犁鏵激起一行行土浪,上升到地表的土壤形成整齊而粗大的線條,這些斑紋,是即將受孕的標記。大大小小幾何形的麥田將原野均勻分割,種粒的全部能量轉(zhuǎn)化為壟間破土而出的禾苗;它們將在秋天成熟,連綿不絕,設下樸素的宴席-握住鐮柄的農(nóng)民融入麥芒閃耀的金光里,積年勞作使他們的掌心磨礪出粗厚的老繭。鐮刀的弧光閃過,莊稼留下短小尖利的根茬——這就是豐收,意味著麥子把莖稈交給刀鋒,子實交給牙。而冬天,大地光禿禿的,它深深隱藏起來自己的斑紋,就像一個人貧窮時收藏起摯愛的夢想。空氣中隱形的設計者用透明手指在窗戶上描繪出童話般美麗的冰花,我呵氣,融化一角冰凌,透過濕潤的玻璃遙望那種遼闊的白我知道,看似無痕的雪地上其實有著細碎的紋飾:覓食禽鳥的小爪痕,拱開冰雪尋找草根的羊和野兔的足跡,還有還鄉(xiāng)人凹陷的很快又會被雪重新填滿的腳印。河流凍結(jié),主干和支系組成豐富的葉脈,覆蓋在如一片厚重落葉的大地上。然后是等待。冰雪融化,春天的斑紋將再次浮現(xiàn),象征秩序,以及新的循環(huán)。18.關(guān)于文中加點字詞的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激”本指水因受到阻礙或震蕩而向上涌,用在此處形容犁鏵翻耕的力度。B.“破土而出”指種子發(fā)芽幼苗鉆出地面,與“拔地而起”相似,適用對象一致。C.“閃過”生動地寫出了農(nóng)民收割時動作的嫻熟、迅速,體現(xiàn)其內(nèi)心的愉悅之情。D.“而”字作為連詞,緊承前文,從描寫秋天的豐收,轉(zhuǎn)向描寫冬天大地的情狀。19.畫橫線的句子描述了河流從結(jié)冰到解凍的過程,其中兩處句號的使用頗具匠心。請對此作簡要分析。(3分) 20.畫波浪線的句子如改成“豐收意味著人們割下麥子的莖稈,享用麥子的子實”,表意效果沒有原句好,為什么?(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手機解鎖、超市支付、銀行取款、遠程打卡“刷臉”即可完成。①人臉識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②更帶來了隱私泄露的風險。③比如技術(shù)精度不足導致用戶身份被假冒,④人臉信息的處理、存儲、收集等步驟欠缺規(guī)范。⑤于是,人臉活體檢測技術(shù)應運而生。⑥科研人員正致力于把它變?yōu)橐幻鎴远?⑦以阻撓隨磅礴信息流而來的危機。人臉活體檢測技術(shù)是基于人的臉部特征,對采集的人臉圖像或者視頻進行識別。首先要判斷是否存在人臉。如果存在人臉,則得出每張臉的大小和各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據(jù)這些信息,進三步提取每個人臉中所蘊含的身份特征,將其與已知的人臉進行比對,A。除了能夠準確識人,精準判斷捕捉到的人臉是真實的也至關(guān)重要。人臉識別最大的隱患就是造假者可以使用各種“假臉”蒙騙系統(tǒng)。近年來,造假者已經(jīng)不再是利用簡單的照片,而是將照片合成帶有眨眼、張嘴等動作的視頻,看起來惟妙惟肖?!澳Ц咭怀?道高一丈”,B而人臉活體檢測技術(shù)將顏色系統(tǒng)圖像與三維深度攝像頭相結(jié)合,算法的準確率可達99.99%以上,能幫助用戶有效甄別造假欺詐行為。目前研究人員仍在持續(xù)優(yōu)化這一技術(shù),以期最大程度上保障公眾權(quán)利。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 22.文中第一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 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2000多年前的所羅門智慧箴言對人具有教誨和啟迪作用,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俗語也能指導我們撥開生活中的迷霧。在你高中畢業(yè)后,你的外國朋友約翰邀請你去他們國家的一個中學,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名人名言或格言或俗語。請你以所羅門智慧箴言“鞭子是為打馬,轡頭是為勒驢;刑杖是為打愚昧人的背。不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恐怕你與他一樣。要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免得他自以為有智慧?!敝械囊恍【錇殚_頭寫一篇演講稿,要求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句名人名言或一句格言或一句俗語。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西省宜豐中學2023-2024(下)創(chuàng)新高二6月月考語文答案1.B【解析】“打破了這一陳規(guī),讓青銅器從個體走向群體”于文無據(jù)。2.A【解析】“單一且純粹”于文無據(jù)。3.D【解析】“材料二側(cè)重于兩種文化間的相互影響”錯誤,材料二中只提到中原文化對巴蜀文化的影響。4.①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都經(jīng)歷了輝煌的青銅時代(或巴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同屬中華文明的一元);②青銅器的用途(或作用);③生態(tài)環(huán)境。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1分,給滿3分為止。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5.①重構(gòu)了中華文明中青銅知識的圖譜;②獨自向內(nèi)發(fā)展形成了神秘的宗教情結(jié)和對藝術(shù)的迷狂;③輻射影響范圍廣,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傳播力。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2分,給滿6分為止。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6.B【解析】“故弄玄虛”指故意玩弄花招,使人迷惑,無法捉摸。用在此處錯誤?!跋霂臀覍崿F(xiàn)拍攝魚戲蓮的計劃”錯誤,“他”其實另有所圖。7.D【解析】“旨在為故事講述營造輕松氛圍”錯誤。8.①他沒回我,因為他誘惑“我”不成,無利可圖,表達了對“他”之流行事不正、功利世俗的諷刺。②他沒回我,因為他送“我”昂貴的鏡頭,“我”忍住了誘惑,我們不是一路人,這反過來表達了對自我保持清醒、守住本心的認可。評分參考:答出一點給3分,答出二點給5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9.①從形象來看,人與魚的心理活動多次穿插對照,襯托了人物對本心的堅守;②從主旨來看,魚對蓮的執(zhí)著與人對所欲的執(zhí)著相互映襯,構(gòu)成隱喻,深化了主旨;③從情節(jié)來看,場景的切換與剪裁更有章法,讀來新奇有趣。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2分,給滿6分為止。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10.CEG【解析】原文斷句:陛下三年之制未終,遽爾行幸,恐未契天心,災異為戒?!叭曛莆唇K”指未守完三年之喪(上年玄宗之父睿宗去世),句意完整,故應在其后斷開?!板釥枴弊鳌靶行摇钡臓钫Z,句意完整,故應在其后斷開?!疤煨摹弊鳌拔雌酢钡馁e語,句意完整,故應在其后斷開。評分參考: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四處及以上不得分。11.D【解析】兩個“遷”意思相同,都是遷移、搬遷的意思。12.D【解析】“每月五日朝見一次”錯誤,應為每五日朝見一次。13.(1)作為大臣的可貴之處,是在于不違逆君主的性情,而循循善誘使他歸于正道。評分參考:“……者……”判斷句1分,“逆”各1分,句子大意2分。判斷句要補充系詞“是”。逆:違逆,違背。(2)張九齡離任后天下再沒有諫諍的大臣了,李林甫這才能憑借才能被重用。評分參考:“去”“見用”各1分,句子大意2分。去:離職,離任。見用:被重用。14.①宋璟如山,壯勇剛強,意志堅定,以禮制、天意等為由直接駁斥了玄宗巡幸計劃;②姚崇如海,清醒務實,善于應對,能夠設身處地地為玄宗考慮,并且給出合理建議,實現(xiàn)玄宗的想法。評分參考:每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兩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疚难晕膮⒖甲g文】材料一:唐代(宰相中)姚崇、宋璟并稱,但議論者多認為宋優(yōu)而姚劣,我認為不是這樣的。那壯勇剛強,意志堅定,毫不動搖,在朝為官,能使百僚邪心泯滅,這是像山一樣偉岸的為臣之道。宋璟就是如此。沉靜深邃,足智多謀,涵蓋一切,“在機要政務上能夠成就天下人的功業(yè)(幾:通“機”,機要)”,這是像海一樣淵深的為臣之道。姚崇就是如此。然而山雖然高大,蛟龍卻不會居住于此;海水雖然渾濁,變化卻無法預測。所以我說姚崇更勝一籌。君主固執(zhí)己見、不聽規(guī)勸而親近小人,這是人之常情。作為大臣的可貴之處,是在于不違逆君主的性情,而循循善誘使他歸于正道。不一定有排斥小人的跡象,但能使小人與君主日益疏遠。姚崇回答巡幸東都的詢問,與他貶退姜皎、罷黜魏知古的行為,都是宋璟不屑于做的,但也是宋璟做不到的。我曾經(jīng)說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倘若宋璟還在的話仍然值得憂慮,但姚崇還在的話則不必憂慮。為何這么說?那唐明皇,是英明的君主。他敬畏宋璟而喜愛姚崇,這是由來已久的。源乾曜陳奏事情符合圣意,(明皇)必定會說是姚崇的謀劃;不合圣意,就說為何不與姚崇商議。自從姚崇去世后,天下沒有比得上姚崇的人,李林甫才會憑借才能受到任用。然而,(明皇)最終也不會待之以臨軒目送之禮,是因為他始終明白李林甫不是姚崇。知道李林甫不是姚崇,然而還要任用他的原因,是天下承平已久,(明皇)樂于任用有才之臣以使自己閑適安逸,那么姑且任用他使自己稱心如意。而張九齡這位宰相,是宋璟一類的大臣,(可惜)只有宋璟的為臣之道,而無宋璟的為臣之術(shù),(他與明皇)道不合則諫諍,諫諍不起作用則離任。張九齡離任后天下再沒有諫諍的大臣了,李林甫這才能憑借才能受到任用。假使當時有像姚崇那樣的大臣,在內(nèi)能使君主內(nèi)心快意于他十分安適的事物,而暗中設計將小人排斥到外地,那么玄宗整個在位期間,李林甫始終不能獨攬政權(quán),而且安祿山也無法進入宮廷。材料二:春天,正月癸卯日,太廟中有四間房屋倒塌,玄宗(為此)身著喪服,離開正殿(到其他殿堂處理政事)。當時玄宗準備到東都洛陽去,便向宋璟和蘇颋征詢意見,(兩人)回答道:“陛下三年之喪尚未守完,就急忙前往東都,恐怕與天意不符,因此上天才用災異來示警。希望暫時取消巡幸計劃?!保ㄐ冢┯终髟円Τ绲囊庖姡ㄒΤ纾┗卮鸬溃骸疤珡R的木料,都是(三百多年前)前秦苻堅時的舊物,因年代久遠而腐朽倒塌,碰巧與陛下的行期相合罷了,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況且君主以四海為家,陛下因關(guān)中糧食歉收而巡幸東都,有關(guān)部門已經(jīng)做好一切準備,(陛下)不能失信于民,只是應將祖宗的牌位遷移到太極殿中,重新修理太廟罷了,(車駕)還是應該如期東行?!毙谑指吲d,采納了姚崇的意見,并賞賜給他二百匹絹帛。己酉日,玄宗在太極殿舉行享禮,命姚崇每五日朝見一次,仍像以往那樣進入內(nèi)殿任職,對他的禮遇也更加隆重,每有重要政事便征詢他的意見。15.C【解析】“此處比喻詩人超脫塵俗,操守高潔”錯誤?!板獪胬恕痹谶@里不是用來比喻詩人超脫塵俗,操守高潔,而是指隱居山林。整句詩表達的觀點是隱居不必到山林。16.孔詩是說不必隱居山林,即使在朝廷當官,也可以有歸隱之趣;黃詩表達了回鄉(xiāng)歸隱之情。(2分)①孔詩頸聯(lián)連用兩個典故,表明大隱可隱于朝堂鬧市,不必超脫塵世。尾聯(lián)寫當官不陷于瑣事,便心中無事,同樣可以逍遙自由。(2分)②黃詩尾聯(lián)通過“歸船”“白鷗”之想,表達回鄉(xiāng)歸隱之情。(2分)17.略18.B【解析】“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19.①更有層次感。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假山施工合同承包書
- 房屋建筑工程保修合同協(xié)議
- 影視制作與發(fā)行合作合同
- 三方消防施工合同
- 苗木種植土地承包合同
- 加氣塊砌筑合同協(xié)議書
- 勞務中介公司服務合同
- 溫州浙江溫州瑞安市人民醫(yī)院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法語獨家商務代理合同
- 廣州華商職業(yè)學院《典型企業(yè)云平臺搭建》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01月福建省福利彩票發(fā)行中心片區(qū)管理員招考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07月國新國證期貨有限責任公司(海南)2024年招考2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國網(wǎng)標書制作流程
- 健身新人直播流程
- 中醫(yī)藥臨床適宜技術(shù)
- 工業(yè)廠房水電安裝施工方案
- 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與法規(guī)系列講座課件-城市規(guī)劃依法行政案例
- 企業(yè)的生產(chǎn)過程課件
- 法規(guī)解讀丨2024新版《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及其應用案例
- JGJ46-2024 建筑與市政工程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shù)標準
- 2024年世界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關(guān)務實務組”賽項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