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試題及完整答案一套_第1頁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試題及完整答案一套_第2頁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試題及完整答案一套_第3頁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試題及完整答案一套_第4頁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試題及完整答案一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試題第一部分單選題(200題)1、A、B、C三個試管中各盛有10克、20克、30克水,把某種濃度的鹽水10克倒入A中,充分混合后從A中取出10克倒入B中,再充分混合后從B中取出10克倒入C中,最后得到C中鹽水的濃度為0.5%。則開始倒入試管A中的鹽水濃度是多少?()

A、12%

B、15%

C、18%

D、20%

【答案】:答案:A

解析:C中含鹽量為(30+10)×0.5%=0.2克,即從B中取出的10克中含鹽0.2克,則B的濃度為0.2÷10=2%,進(jìn)而求出B中含鹽量為(20+10)×2%=0.6克,即從A中取出的10克中含鹽0.6克,可得A的濃度為0.6÷10=6%,進(jìn)一步得出A中含鹽量為(10+10)×6%=1.2克,故開始倒入A中的鹽水濃度為1.2÷10=12%。故選A。2、要將濃度分別為20%和5%的A、B兩種食鹽水混合配成濃度為15%的食鹽水900克,問5%的食鹽水需要多少克?()

A、250

B、285

C、300

D、325

【答案】:答案:C

解析:設(shè)需要5%的食鹽水x克,則需要20%的食鹽水(900-x)克;根據(jù)混合后濃度為15%,得[x×5%+(900-x)×20%]=900×15%,解得x=300(克)。故選C。3、某商店有兩個進(jìn)價不同的計算器都賣了64元,其中一個贏利60%,另一個虧本20%。在這次買賣中,這家商店()。

A、不賠不賺

B、賺了8元

C、賠了8元

D、賺了32元

【答案】:答案:B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64÷(1+60%)=40,64÷(1-20%)=80,即兩個計算器的成本分別為40元、80元。64+64-40-80=8元,即賺了8元。故選B。4、以正方形的4個頂點和中心點中的任意三點為頂點可以構(gòu)成幾種面積不等的三角形?()

A、1

B、2

C、3

D、4

【答案】:答案:B

解析:若3個點都從正方形的4個頂點中取,則得到的三角形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一半:若3個點中有一個是中心點,其他2個是正方形的頂點,則得到的三角形面積是正方形面積的四分之一。因此,可以構(gòu)成2種面積不等的蘭角形。故選B。5、5,10,20,(),80

A、30

B、40

C、50

D、60

【答案】:答案:B

解析: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故選B。6、2,6,18,54,()

A、186

B、162

C、194

D、196

【答案】:答案:B

解析:該數(shù)列是以3為公比的等比數(shù)列,故空缺項為:54×3=162。故選B。7、某樓盤的地下停車位,第一次開盤時平均價格為15萬元/個;第二次開盤時,車位的銷售量增加了一倍、銷售額增加了60%。那么,第二次開盤的車位平均價格為()。

A、10萬元/個

B、11萬元/個

C、12萬元/個

D、13萬元/個

【答案】:答案:C

解析:銷售額=平均價格×銷售量,已知第一次開盤平均價格為15萬元/個,賦銷售量為1,則銷售額為15萬。第二次開盤時,銷售量增加了一倍,即為2,銷售額增加了60%,得銷售額為15×(1+60%)=24(萬元),故第二次開盤平均價格為24÷2=12(萬元/個)。故選C。8、某出版社新招了10名英文、法文和日文方向的外文編輯,其中既會英文又會日文的小李是唯一掌握一種以上外語的人。在這10人中,會法文的比會英文的多4人,是會日文人數(shù)的兩倍。問只會英文的有幾人?()

A、2

B、0

C、3

D、1

【答案】:答案:D

解析:設(shè)會日文的有x人,則會法文的有2x人,會英文的有(2x-4)人,由于小李既會英文也會日文,被統(tǒng)計兩次,故10人統(tǒng)計了11人次。根據(jù)人次總數(shù),得方程11=x+2x+2x-4,解得x=3,則會英文的人為2x-4=2(人),因小李既會英文又會日文,所以只會英文的只有2-1=1(人),故選D。9、從A地到B地為上坡路。自行車選手從A地出發(fā)按A-B-A-B的路線行進(jìn),全程平均速度為從B地出發(fā),按B-A-B-A的路線行進(jìn)的全程平均速度的4/5,如自行車選手在上坡路與下坡路上分別以固定速度勻速騎行,問他上坡的速度是下坡速度的()。

A、1/2

B、1/3

C、2/3

D、3/5

【答案】:答案:A

解析:S=VT,當(dāng)S一定的時候,VT成反比,兩次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4:5,故兩次行程所用時間之比T1:T2=5:4。設(shè)一個下坡的時間是1,一個上坡的時間是n,則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1/n。A-B-A-B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上坡和1個下坡,則T1=2n+1;B-A-B-A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下坡和1個上坡,則T2=2+n,而T1:T2=5:4=(2n+1):(2+n),解得n=2。故選A。10、2,3,6,18,108,()

A、1944

B、1620

C、1296

D、1728

【答案】:答案:A

解析:2×3=6,3×6=18,6×18=108,……前兩項相乘等于下一項,則所求項為18×108,尾數(shù)為4。故選A。11、某農(nóng)場有36臺收割機,要收割完所有的麥子需要14天時間?,F(xiàn)收割了7天后增加4臺收割機,并通過技術(shù)改造使每臺機器的效率提升,問收割完所有的麥子還需要幾天。

A.3

B.4

C.5

D.6

【答案】:答案:D

解析:方法一:賦值法,賦值每臺收割機每天的工作效率為1,則工作總量為36×14,剩下的36×7由36+4=40臺收割機完成,技術(shù)改造后每臺收割機效率為,故剩下需要的時間為。方法二:比例法。由題意,原有收割機36臺,增加4臺后變?yōu)?0臺,提高效率5%后相當(dāng)于原先40×(1+5%)=42臺收割機的工作效率。效率比為6∶7,故所有時間比為7∶6,還需6天即可完成。故正確答案為D。12、一旅行團(tuán)共有50位游客到某地旅游,去A景點的游客有35位,去B景點的游客有32位,去C景點的游客有27位,去A、B景點的游客有20位,去B、C景點的游客有15位,三個景點都去的游客有8位,有2位游客去完一個景點后先行離團(tuán),還有1位游客三個景點都沒去。那么,50位游客中有多少位恰好去了兩個景點?()

A、29

B、31

C、35

D、37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去兩個景點的人數(shù)為y,根據(jù)三集合非標(biāo)準(zhǔn)型公式可得:35+32+27-y-2×8=50-1,解得y=29。故選A。13、12,23,34,45,56,()

A、66

B、67

C、68

D、69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構(gòu)成公差為11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的數(shù)字為56+11=67。故選B。14、25與一個三位數(shù)相乘個位是0,與這個三位數(shù)相加有且只有一次進(jìn)位,像這樣的三位數(shù)總共有多少個? ()

A、48

B、126

C、174

D、180

【答案】:答案:C

解析:因為25與一個三位數(shù)相乘個位是0,所以這個三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是0、2、4、6、8。又因為與這個三位數(shù)相加有且只有一次進(jìn)位,所以當(dāng)個位是0、2、4時,十位必須是8或9,百位是1-8八個數(shù)都可以,這種情況有48(8乘2乘3等于48)個數(shù)滿足條件;當(dāng)個位是6或8時,十位可以是0、1、2、3、4、5、6七個數(shù),百位是1-9九個數(shù),這種情況有126(9乘7乘2等于126)個數(shù)滿足條件;終上所述一共有174(48+126=174)個,即:像這樣的三位數(shù)總共有174個。故選C。15、3,2,2,5,17,()

A、24

B、36

C、44

D、56

【答案】:答案:D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1,0,3,12,再次作差得1,3,9,構(gòu)成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9×3+12+17=56。故選D。16、甲、乙、丙、丁四人開展羽毛球比賽,首輪每人需和另外3人各比1場,獲勝2場及以上者進(jìn)入下一輪,否則淘汰。甲勝乙、丙、丁的概率分別為70%、50%、40%,問甲首輪遭淘汰的概率是多少?()

A、42.5%

B、45%

C、47.5%

D、48%

【答案】:答案:B

解析:獲勝2場及以上者進(jìn)入下一輪,甲首輪遭淘汰,則甲輸了2場或者3場。分別枚舉如下:(1)甲輸三場的概率為30%×50%×60%=9%;(2)甲輸兩場有三種可能:①贏乙輸丙丁,概率為70%×50%×60%=21%;②贏丙輸乙丁,概率為30%×50%×60%=9%;③贏丁輸乙丙,概率為30%×50%×40%=6%。甲首輪遭淘汰的概率為9%+21%+9%+6%=45%。故選B。17、祖父今年65歲,3個孫子的年齡分別是15歲、13歲與9歲,問多少年后3個孫子的年齡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齡?()

A、23

B、14

C、25

D、16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n年后3個孫子的年齡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齡,可列方程:65+n=(15+n)+(13+n)+(9+n),解得n=14。故選B。18、2,4,12,32,88,()

A、140

B、180

C、220

D、240

【答案】:答案:D

解析:12=2×(2+4),32=2×(4+12),88=2×(32+12),第三項=2×(第一項+第二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2×(88+32)=240。故選D。19、78,9,64,17,32,19,()

A、18

B、20

C、22

D、26

【答案】:答案:A

解析:兩兩相加=>87、73、81、49、51、37=>每項除以3,則余數(shù)為=>0、1、0、1、0、1。故選A。20、某年的10月里有5個星期六,4個星期日,則這年的10月1日是?()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答案】:答案:D

解析:10月有31天,因為有5個星期六,4個星期日,所以10月31日是星期六。31=4×7+3,所以10月3日也是星期六,故10月1日是星期四。故選D。21、2,3,13,175,()

A、30625

B、30651

C、30759

D、30952

【答案】:答案:B

解析:第一項乘以2,然后加第二項的平方等于第三項。2×2+3×3=13。第二項乘以2,然后加第三項的平方等于第四項。3×2+13×13=175。第三項乘以2,然后加第四項的平方等于第五項。13×2+175×175=30651。故選B。22、某制衣廠接受一批服裝訂貨任務(wù),按計劃天數(shù)進(jìn)行生產(chǎn),如果每天平均生產(chǎn)20套服裝,就比訂貨任務(wù)少生產(chǎn)100套;如果每天生產(chǎn)23套服裝,就可超過訂貨任務(wù)20套。那么,這批服裝的訂貨任務(wù)是多少套?()

A、760

B、1120

C、900

D、850

【答案】:答案:C

解析:由題意每天生產(chǎn)多出3套,總共就會多生產(chǎn)出120,那么計劃的天數(shù)為40天,所以這批服裝為20×40+100=900(套)。故選C。23、3,6,11,(),27

A、15

B、18

C、19

D、24

【答案】:答案:B

解析:相鄰兩項后一項減前一項,6-3=3,11-6=5,18-11=7,27-18=9,構(gòu)成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11+7=18,27-9=18。故選B。24、1,2,6,30,210,()

A、1890

B、2310

C、2520

D、2730

【答案】:答案:B

解析:2÷1=2,6÷2=3,30÷6=5,210÷30=7,相鄰兩項后一項除以前一項的商構(gòu)成連續(xù)的質(zhì)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10×11=2310。故選B。25、30,42,56,72,()

A、86

B、60

C、90

D、94

【答案】:答案:C

解析:第一次做差之后為12、14、16,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shù)列,下一個應(yīng)為18,原數(shù)列下一項為18+72=90。故選C。26、21,27,40,61,94,148,()

A、239

B、242

C、246

D、252

【答案】:答案:A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項作差得6,13,21,33,54;二次作差得7,8,12,21;再次作差得12,22,32,是連續(xù)自然數(shù)的平方。即所填數(shù)字為42+21+54+148=239。故選A。27、甲、乙、丙三名質(zhì)檢員對一批依次編號為1~100的電腦進(jìn)行質(zhì)量檢測,每個人均從隨機序號開始,按順序往后檢測,如檢測到編號為100的電腦,則該質(zhì)檢員的檢測工作結(jié)束。某一時刻,甲檢測了76臺電腦,乙檢測了61臺電腦,丙檢測了54臺電腦,則甲、乙、丙三人均檢測過的電腦至少有()臺。

A、12

B、15

C、16

D、18

【答案】:答案:B

解析:因為甲、乙、丙三人均從隨機序號開始,按順序往后檢測。為了使三人均檢測過的電腦最少,所以三人的檢測要更分散,因為甲檢測了76臺電腦,覆蓋面比較大,所以可以先把乙、丙共同檢測的電腦分散在序號的最兩端,最少為61+54-100=15(臺),甲會覆蓋到乙、丙檢測的公共部分,故三人均檢測過的為15臺。故選B。28、把一根鋼管鋸成5段需要8分鐘,如果把同樣的鋼管鋸成20段需要多少分鐘?()

A、32分鐘

B、38分鐘

C、40分鐘

D、152分鐘

【答案】:答案:B

解析:把一根鋼管鋸成5段需要鋸4次,所以每鋸一次需要8÷4=2(分鐘)。則鋸20段需要鋸19次,所需的時間為19×2=38(分鐘)。故選B。29、21,27,40,61,94,148,()

A、239

B、242

C、246

D、252

【答案】:答案:A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項作差得6,13,21,33,54;二次作差得7,8,12,21;再次作差得12,22,32,是連續(xù)自然數(shù)的平方。即所填數(shù)字為42+21+54+148=239。故選A。30、25,32,37,47,()

A、56

B、57

C、58

D、590

【答案】:答案:C

解析:25+2+5=32,32+3+2=37,37+3+7=47,第一項+第一項的個位數(shù)字+第一項的十位數(shù)字=第二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47+4+7=58。故選C。31、1,3,2,6,11,19,()

A、24

B、36

C、29

D、38

【答案】:答案:B

解析:該數(shù)列為和數(shù)列,即前三項之和為第四項。故空缺處應(yīng)為6+11+19=36。故選B。32、水面上有三艘同向行駛的輪船,其中甲船的時速為63公里,乙、丙兩船的時速均為60公里,但由于故障,丙船每連續(xù)行駛30分鐘后必須停船2分鐘。早上10點,三船到達(dá)同一位置,問1小時后,甲、丙兩船最多相距多少公里?()

A、5

B、7

C、9

D、11

【答案】:答案:B

解析:1小時內(nèi),甲船行駛了63公里,丙船最多停車4分鐘,即行駛56分鐘,行駛路程為56公里。故最多相距7公里。故選B。33、6,21,43,72,()

A、84

B、96

C、108

D、112

【答案】:答案:C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15,22,29,構(gòu)成公差為7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72+29+7=108。故選C。34、某校二年級全部共3個班的學(xué)生排隊.每排4人,5人或6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這個學(xué)校二年級有()名學(xué)生。

A、120

B、122

C、121

D、123

【答案】:答案:B

解析:由題意知,學(xué)生數(shù)除以4、5、6均余2,由代入法可以得到,只有B項滿足條件。35、從A地到B地為上坡路。自行車選手從A地出發(fā)按A-B-A-B的路線行進(jìn),全程平均速度為從B地出發(fā),按B-A-B-A的路線行進(jìn)的全程平均速度的4/5,如自行車選手在上坡路與下坡路上分別以固定速度勻速騎行,問他上坡的速度是下坡速度的()。

A、1/2

B、1/3

C、2/3

D、3/5

【答案】:答案:A

解析:S=VT,當(dāng)S一定的時候,VT成反比,兩次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4:5,故兩次行程所用時間之比T1:T2=5:4。設(shè)一個下坡的時間是1,一個上坡的時間是n,則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1/n。A-B-A-B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上坡和1個下坡,則T1=2n+1;B-A-B-A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下坡和1個上坡,則T2=2+n,而T1:T2=5:4=(2n+1):(2+n),解得n=2。故選A。36、4,5,7,9,13,15,()

A、17

B、19

C、18

D、20

【答案】:答案:B

解析:各項減2后為質(zhì)數(shù)列,故下一項為17+2=19。故選B。37、甲、乙兩人在一條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從相距200米的位置出發(fā),同向勻速跑步。當(dāng)甲第三次追上乙的時候,乙跑了2000米。問甲的速度是乙的多少倍?()

A、1.2

B、1.5

C、1.6

D、2.0

【答案】:答案:B

解析:環(huán)形同點同向出發(fā)每追上一次,甲比乙多跑一圈。第一次由于是不同起點,甲比乙多跑原來的差距200米;之后兩次追上都多跑400米,甲一共比乙多跑200+400×2=1000(米)。乙跑了2000米,甲跑了3000米,時間相同,則速度比與路程比也相同,可知甲的速度是乙的3000÷2000=1.5倍。故選B。38、甲種酒精有4升,乙種酒精有6升,混合成的酒精含酒精62%;如果兩種酒精溶液一樣多,混合成的酒精溶液含酒精61%,乙種酒精溶液含有純酒精百分之幾?()

A、56

B、66

C、58

D、64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甲種酒精濃度x%,乙種酒精濃度y%。那么,4×x%+6×y%=(4+6)×62%,x%+y%=2×61%,得x=56,y=66,即乙種酒精濃度為66%。故選B。39、6,21,43,72,()

A、84

B、96

C、108

D、112

【答案】:答案:C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15,22,29,構(gòu)成公差為7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72+29+7=108。故選C。40、甲、乙兩人在一條4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上從相距200米的位置出發(fā),同向勻速跑步。當(dāng)甲第三次追上乙的時候,乙跑了2000米。問甲的速度是乙的多少倍?()

A、1.2

B、1.5

C、1.6

D、2.0

【答案】:答案:B

解析:環(huán)形同點同向出發(fā)每追上一次,甲比乙多跑一圈。第一次由于是不同起點,甲比乙多跑原來的差距200米;之后兩次追上都多跑400米,甲一共比乙多跑200+400×2=1000(米)。乙跑了2000米,甲跑了3000米,時間相同,則速度比與路程比也相同,可知甲的速度是乙的3000÷2000=1.5倍。故選B。41、2/3,1/2,3/7,7/18,()

A、4/11

B、5/12

C、7/15

D、3/16

【答案】:答案:A

解析:4/11,2/3=4/6,1/2=5/10,3/7=6/14,…分子是4、5、6、7,接下來是8.分母是6、10、14、18,接下來是22。故選A。42、2,11,32,()

A、56

B、42

C、71

D、134

【答案】:答案:C

解析:觀察題干數(shù)列可得:2=13+1,11=23+3,32=33+5,()=43+7。故括號處應(yīng)為71。故選C。43、1,6,5,7,2,8,6,9,()

A、1

B、2

C、3

D、4

【答案】:答案:C

解析:本題為隔項遞推數(shù)列,存在關(guān)系:第三項=第二項-第一項,第五項=第四項-第三項,……因此未知項為9-6=3。故選C。44、祖父今年65歲,3個孫子的年齡分別是15歲、13歲與9歲,問多少年后3個孫子的年齡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齡?()

A、23

B、14

C、25

D、16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n年后3個孫子的年齡之和等于祖父的年齡,可列方程:65+n=(15+n)+(13+n)+(9+n),解得n=14。故選B。45、8,10,14,18,()

A、24

B、32

C、26

D、20

【答案】:答案:C

解析:8×2-6=10;10×2-6=14;14×2-10=18;18×2-10=26。故選C。46、5,17,21,25,()

A、30

B、31

C、32

D、34

【答案】:答案:B

解析:都為奇數(shù)。故選B。47、1,2,0,3,-1,4,()

A、-2

B、0

C、5

D、6

【答案】:答案:A

解析:奇數(shù)項1、0、-1、(-2)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偶數(shù)項2、3、4是連續(xù)自然數(shù)。故選A。48、某小區(qū)有40%的住戶訂閱日報,有15%的住戶同時訂閱日報和時報,至少有75%的住戶至少訂閱兩種報紙中的一種,問訂閱時報的比例至少為多少?()

A、35%

B、50%

C、55%

D、60%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訂閱時報的住戶為x,至少訂閱一種報紙的人數(shù)為40%+x-15%。由至少75%的住戶至少訂閱兩種報紙中的一種得,40%+x-15%≥75%,解得x≥50%。故選B。49、A地到B地的道路是下坡路。小周早上6:00從A地出發(fā)勻速騎車前往B地,7:00時到達(dá)兩地正中間的C地。到達(dá)B地后,小周立即勻速騎車返回,在10:00時又途經(jīng)C地。此后小周的速度在此前速度的基礎(chǔ)上增加1米/秒。最后在11:30回到A地。問A、B兩地間的距離在以下哪個范圍內(nèi)?

A.40~50公里

B.大于50公里

C.小于30公里

D.30~40公里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小周下坡速度為,上坡速度為。根據(jù)條件分析可列下表:在上坡階段B→C=C→A,可得,解得=3m/s,根據(jù)1m/s=3600m/h,因此。故正確答案為A。50、有4堆木材,都堆成正三角形垛,層數(shù)分別為5,6,7,8層,那么共有木材()根。

A、110

B、100

C、120

D、130

【答案】:答案:B

解析:5層木材有1+2+3+4+5=15,6層木材有1+2+3+4+5+6=21,7層木材有1+2+3+4+5+6+7=28,8層木材有1+2+3+4+5+6+7+8=36,所以共有15+21+28+36=100根木材。故選B。51、-7,0,1,2,9,()

A、42

B、18

C、24

D、28

【答案】:答案:D

解析:-7=(-2)3+1;0=(-1)3+1;1=03+1;2=13+1;9=23+1;28=33+1。故選D。52、一旅行團(tuán)共有50位游客到某地旅游,去A景點的游客有35位,去B景點的游客有32位,去C景點的游客有27位,去A、B景點的游客有20位,去B、C景點的游客有15位,三個景點都去的游客有8位,有2位游客去完一個景點后先行離團(tuán),還有1位游客三個景點都沒去。那么,50位游客中有多少位恰好去了兩個景點?()

A、29

B、31

C、35

D、37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去兩個景點的人數(shù)為y,根據(jù)三集合非標(biāo)準(zhǔn)型公式可得:35+32+27-y-2×8=50-1,解得y=29。故選A。53、21,27,40,61,94,148,()

A、239

B、242

C、246

D、252

【答案】:答案:A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項作差得6,13,21,33,54;二次作差得7,8,12,21;再次作差得12,22,32,是連續(xù)自然數(shù)的平方。即所填數(shù)字為42+21+54+148=239。故選A。54、130,68,30,(),2

A、11

B、12

C、10

D、9

【答案】:答案:C

解析:130=53+5,68=43+4,30=33+3,10=23+2,2=13+1。故選C。55、4,5,7,9,13,15,()

A、17

B、19

C、18

D、20

【答案】:答案:B

解析:各項減2后為質(zhì)數(shù)列,故下一項為17+2=19。故選B。56、1,10,3,5,()

A、4

B、9

C、13

D、15

【答案】:答案:C

解析:把每項變成漢字為一、十、三、五、十三的筆畫數(shù)1,2,3,4,5等差。故選C。57、2,6,13,39,15,45,23,()

A、46

B、66

C、68

D、69

【答案】:答案:D

解析:6=2×3,39=13×3,45=15×3。兩個數(shù)為一組,每組中的第二個數(shù)是第一個數(shù)的三倍,即所填數(shù)字為23×3=69。故選D。58、一人騎車上班需要50分鐘,途中騎了一段時間后自行車壞了,只好推車去上班,結(jié)果晚到10分鐘,如果騎車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一倍,則步行了多少分鐘?()

A、20

B、34

C、40

D、50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騎車速度為2,步行速度為1,設(shè)步行時間為t分鐘,由題意可知,50×2=2(50+10-t)+1t,得t=20,即步行了20分鐘。故選A。59、1,6,5,7,2,8,6,9,()

A、1

B、2

C、3

D、4

【答案】:答案:C

解析:本題為隔項遞推數(shù)列,存在關(guān)系:第三項=第二項-第一項,第五項=第四項-第三項,……因此未知項為9-6=3。故選C。60、某城市居民用水價格為:每戶每月不超過5噸的部分按4元/噸收??;超過5噸不超過10噸的部分按6元/噸收??;超過10噸的部分按8元/噸收取。某戶居民兩個月共交水費108元,則該戶居民這兩個月用水總量最多為多少噸?()

A、17.25

B、21

C、21.33

D、24

【答案】:答案:B

解析:總費用一定,要使兩個月的用水總量最多,需盡量使用低價水。先將兩個月4元/噸的額度用完,花費4×5×2=40(元);再將6元/噸的額度用完,花費6×5×2=60(元)。由兩個月共交水費108元可知,還剩108-40-60=8(元),可購買1噸單價為8元/噸的水。該戶居民這兩個月用水總量最多為5×2+5×2+1=21(噸)。故選B。61、5,7,4,6,4,6,()

A、4

B、5

C、6

D、7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2,-3,2,-2,2,奇數(shù)項是2,偶數(shù)項構(gòu)成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6+(-1)=5。故選B。62、1,8,9,4,(),1/6

A、3

B、2

C、1

D、1/3

【答案】:答案:C

解析:1=14,8=23,9=32,4=41,1=50,1/6=6(-1)。故選C。63、4,8,28,216,()

A、6020

B、2160

C、4200

D、4124

【答案】:答案:A

解析:4×(8-1)=28,8×(28-1)=216,即所填數(shù)字為28×(216-1)=6020。故選A。64、1,10,26,75,196,()

A、380

B、425

C、520

D、612

【答案】:答案:C

解析:第一步相差,得到9,16,49,121,明顯是平方,分別是3,4,7,11的平方,發(fā)現(xiàn)都是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所以下一個差值是(7+11)的平方,也就是18的平方,而下個數(shù)就應(yīng)該是196+18的平方等于520。故選C。65、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wù),按規(guī)定,全月工資薪金所得不超過800元的部分不必納稅,超過800元的部分,按下列分段累進(jìn)計算稅款,某人5月份應(yīng)交納此項稅款26.78元,則他的當(dāng)月工資薪金所得介于()。

A、800~900

B、900~1200

C、1200~1500

D、1500~2800

【答案】:答案:C

解析:根據(jù)表格:工資中800~1300的部分,需納稅500×5%=25(元);還剩稅款26.78-25=1.78(元),即在1300元以上的部分為(元),則他當(dāng)月工資薪金為1300+17.8=1317.8(元)。故選C。66、2,3,10,23,()

A、35

B、42

C、68

D、79

【答案】:答案:B

解析:相鄰兩項后一項減前一項,3-2=1,10-3=7,13-10=13,42-23=19,是一個公差為6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3+19=42。故選B。67、玉米的正常市場價格為每公斤1.86元到2.18元,近期某地玉米價格漲至每公斤2.68元。經(jīng)測算,向市場每投放儲備玉米100噸,每公斤玉米價格下降0.05元。為穩(wěn)定玉米價格,向該地投放儲備玉米的數(shù)量不能超過()。

A、800噸

B、1080噸

C、1360噸

D、1640噸

【答案】:答案:D

解析:要穩(wěn)定玉米價格,玉米的價格必須調(diào)整至正常區(qū)間。所以最低下降為每公斤1.86元,即下降了2.68-1.86=0.82(元)。因為每投放100噸,價格下降0.05元,所以投放玉米的數(shù)量不能超過0.82÷0.05×100=1640(噸)。故選D。68、44,52,59,73,83,94,()

A、107

B、101

C、105

D、113

【答案】:答案:A

解析:每相鄰的兩項作差,得到8,7,14,10,11,每一個差是原數(shù)列中前一項個位數(shù)與十位數(shù)字的和,即8=4+4,7=5+2,14=5+9,10=7+3,11=8+3,所以9+4=13,所以未知項為13+94=107。故選A。69、某單位組織工會活動,30名員工自愿參加做游戲。游戲規(guī)則:按1~30號編號并報數(shù),第一次報數(shù)后,單號全部站出來,然后每次余下的人中第一個開始站出來,隔一人站出來一個人。最后站出來的人給大家唱首歌。那么給大家唱歌的員工編號是()。

A、14

B、16

C、18

D、20

【答案】:答案:B

解析:第一次報數(shù)后,單號全部站出來,剩余號碼為2、4、6、8、10······30,均為2的倍數(shù);每次余下的人中第一個開始站出來,隔一人站出來一個人,剩余號碼為4、8、12、16、20、24、28,均為4的倍數(shù);再從余下的號碼中第一個人開始站出來,隔一個人站出來一個人,剩余號碼為8、16、24,均為8的倍數(shù);重復(fù)上一次的步驟,剩余16號,為16的倍數(shù)。1—30中16的倍數(shù)只有16。故選B。70、某機構(gòu)調(diào)查居民訂閱報紙的情況,發(fā)現(xiàn)30%的家庭訂閱了日報,35%的家庭訂閱了早報,45%的家庭訂閱了晚報,10%的家庭沒有訂閱任何一種報紙,若每個家庭都不會同時訂早報和晚報,則同時訂閱日報和早報的家庭的比例在多少范圍之內(nèi)?()

A、0~10%

B、10%~20%

C、0~20%

D、20%~30%

【答案】:答案:C

解析:根據(jù)“都不會同時訂閱”可知,同時訂三種報紙的為0。設(shè)同時訂閱日報和早報的為x,同時訂閱日報和晚報的為y。根據(jù)三集合容斥原理得:100%=30%+35%+45%-x-y-0+0+10%,解得x+y=20%。因此x在0~20%之間。故選C。71、5,7,4,6,4,6,()

A、4

B、5

C、6

D、7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2,-3,2,-2,2,為奇數(shù)項是2偶數(shù)項為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6+(-1)=5。故選B。72、2,12,40,112,()

A、224

B、232

C、288

D、296

【答案】:答案:C

解析:原數(shù)列可以寫成1×2,3×4,5×8,7×16,前一個乘數(shù)數(shù)列為1,3,5,7,是等差數(shù)列,下一項是9,后一個乘數(shù)數(shù)列為2,4,8,16,是等比數(shù)列,下一項是32,所以原數(shù)列空缺項為9×32=288。故選C。73、某高速公路收費站對過往車輛的收費標(biāo)準(zhǔn)是:大型車30元/輛、中型車15元/輛、小型車10元/輛。某天,通過收費站的大型車與中型車的數(shù)量比是5∶6,中型車與小型車的數(shù)量比是4∶11,小型車的通行費總數(shù)比大型車的多270元,這天的收費總額是()。

A、7280元

B、7290元

C、7300元

D、7350元

【答案】:答案:B

解析:大、中、小型車的數(shù)量比為10∶12∶33。以10輛大型車、12輛中型車、33輛小型車為一組。每組小型車收費比大型車多33×10-10×30=30元。實際多270元,說明共通過了270÷30=9組。每組收費10×30+12×15+33×10=810元,收費總額為9×810=7290元。故選B。74、[(9,6)42(7,7)][(7,3)40(6,4)][(8,2)()(3,2)]

A、30

B、32

C、34

D、36

【答案】:答案:A

解析:(9-6)×(7+7)=42,(7-3)×(6+4)=40,(8-2)×(3+2)=(30)。故選A。75、1/5,1/3,3/7,1/2,()

A、5/9

B、1/6

C、6

D、3/5

【答案】:答案:A

解析:1/3寫成2/6,1/2寫成4/8,分子分母均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故選A。76、一只天平有7克、2克砝碼各一個,如果需要將140克的鹽分成50克、90克各一份,至少要稱幾次?()

A、六

B、五

C、四

D、三

【答案】:答案:D

解析:第一步,用天平將140g分成兩份,每份70g;第二步,將其中的一份70g,平均分成兩份35g;第三步,將砝碼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將35g鹽放在天平兩邊至平衡,則每邊為(35+7+2)÷2=22g,則砝碼為2g的一邊,鹽就為20g,將其與第一步剩下的70g鹽混合,得到90g,剩下的就是50g。即一共稱了三次。故選D。77、某服裝店有一批襯衣共76件,分別賣給了33位顧客,每位顧客最多買了3件。襯衣定價為100元,買1件按原價,買2件總價打九折,買3件總價打八折。最后賣完這批襯衣共收入6460元,則買了3件的顧客有()位。

A.4

B.8

C.14

D.15

【答案】: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設(shè)買了1件、2件、3件衣服的人數(shù)分別為x、y、z人,則可得x+y+z=33,x+2y+3z=76,,聯(lián)立求解可得x=4,y=15,z=14。故正確答案為C。78、甲種酒精有4升,乙種酒精有6升,混合成的酒精含酒精62%;如果兩種酒精溶液一樣多,混合成的酒精溶液含酒精61%,乙種酒精溶液含有純酒精百分之幾?()

A、56

B、66

C、58

D、64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甲種酒精濃度x%,乙種酒精濃度y%。那么,4×x%+6×y%=(4+6)×62%,x%+y%=2×61%,得x=56,y=66,即乙種酒精濃度為66%。故選B。79、有4堆木材,都堆成正三角形垛,層數(shù)分別為5,6,7,8層,那么共有木材()根。

A、110

B、100

C、120

D、130

【答案】:答案:B

解析:5層木材有1+2+3+4+5=15,6層木材有1+2+3+4+5+6=21,7層木材有1+2+3+4+5+6+7=28,8層木材有1+2+3+4+5+6+7+8=36,所以共有15+21+28+36=100根木材。故選B。80、2,7,13,20,25,31,()

A、35

B、36

C、37

D、38

【答案】:答案:D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5,6,7,5,6,為(5,6,7)三個數(shù)字組成的循環(huán)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31+7=38。故選D。81、四人年齡為相鄰的自然數(shù)列且最年長者不超過30歲,四人年齡之乘積能被2700整除且不能被81整除。則四人中最年長者多少歲?()

A、30

B、29

C、28

D、27

【答案】:答案:C

解析:結(jié)合最年長者,優(yōu)先從選項最大值代入:A選項:30×29×28×27,尾數(shù)只有一個0,不能被2700整除,排除;B選項:29×28×27×26,尾數(shù)不為0,不能被2700整除,排除;C選項:28×27×26×25=(4×7)×27×26×25,能被2700整除,不能被81整除,正確。故選C。82、3,4,10,33,136,()

A、685

B、424

C、314

D、149

【答案】:答案:A

解析:4=(3+1)×1,10=(4+1)×2,33=(10+1)×3,136=(33+1)×4,an=(an-1+1)×(n-1)(n≥2),即所填數(shù)字應(yīng)為(136+1)×5=685。故選A。83、12,23,35,47,511,()

A、613

B、612

C、611

D、610

【答案】:答案:A

解析:數(shù)位數(shù)列,各項首位數(shù)字“1,2,3,4,5,(6)”構(gòu)成等差數(shù)列,其余數(shù)字“2,3,5,7,11,(13)”構(gòu)成質(zhì)數(shù)數(shù)列。因此,未知項為613。故選A。84、8,9,18,23,30,()

A、33

B、36

C、41

D、48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1,9,5,7,再次作差得8,-4,2,構(gòu)成公比為-0.5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0.5)+7+30=36。故選B。85、把一根鋼管鋸成5段需要8分鐘,如果把同樣的鋼管鋸成20段需要多少分鐘?()

A、32分鐘

B、38分鐘

C、40分鐘

D、152分鐘

【答案】:答案:B

解析:把一根鋼管鋸成5段需要鋸4次,所以每鋸一次需要8÷4=2(分鐘)。則鋸20段需要鋸19次,所需的時間為19×2=38(分鐘)。故選B。86、84,12,48,30,39,()

A、23

B、36.5

C、34.5

D、43

【答案】:答案:C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前一個數(shù)減去后一個數(shù)得72,-36,18,-9,構(gòu)成公比為-0.5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39-4.5=34.5。故選C。87、[(9,6),42,(7,7)],[(7,3),40,(6,4)],[(8,2),(),(3,2)]

A、30

B、32

C、34

D、36

【答案】:答案:A

解析:(9-6)×(7+7)=42,(7-3)×(6+4)=40,每組中前兩項的差×后兩項的和=中間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8-2)×(3+2)=30。故選A。88、有一15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時同地出發(fā),若同方向跑,50分鐘后甲比乙多跑一圈,若以反方向跑,2分鐘后二人相遇,則乙的速度為()。

A、330米/分鐘

B、360米/分鐘

C、375米/分鐘

D、390米/分鐘

【答案】:答案:B

解析:同向追及50分鐘后甲比乙多跑一圈得:(V甲-V乙)×50=1500;由反向跑2分鐘后相遇有:(V甲+V乙)×2=1500,解得V乙=360(米/分鐘)。故選B。89、-7,0,1,2,9,()

A、42

B、18

C、24

D、28

【答案】:答案:D

解析:-7=(-2)3+1;0=(-1)3+1;1=03+1;2=13+1;9=23+1;28=33+1。故選D。90、(1296-18)÷36的值是()。

A、20

B、35.5

C、19

D、36

【答案】:答案:B

解析:原式可轉(zhuǎn)化為1296÷36-18÷36=36-0.5=35.5。故選B。91、30個小朋友圍成一圈玩?zhèn)髑蛴螒?,每次球傳給下一個小朋友需要1秒。當(dāng)老師喊“轉(zhuǎn)向”時,要改變傳球方向。如果從小華開始傳球,老師在游戲開始后的第16、31、49秒喊“轉(zhuǎn)向”,那么在第多少秒時,球會重新回到小華手上?()

A、68

B、69

C、70

D、71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小華的位置為0號,按順時針方向編號依次為0號、1號、2號、……、29號。小華以順時針方向開始傳球。①經(jīng)過16秒,順時針傳到16號;②轉(zhuǎn)向:經(jīng)過15秒(31-16=15),逆時針傳到1號;③轉(zhuǎn)向:經(jīng)過18秒(49-31=18),順時針傳到19號;④轉(zhuǎn)向:經(jīng)過19秒,逆時針傳回到小華手中。在第49+19=68(秒)時,球會重新回到小華手上。故選A。92、1,2,3,6,12,24,()

A、48

B、45

C、36

D、32

【答案】:答案:A

解析:1+2=3,1+2+3=6,1+2+3+6=12,1+2+3+6+12=24,第N項=第N-1項+…+第一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1+2+3+6+12+24=48。故選A。93、某人租下一店面準(zhǔn)備賣服裝,房租每月1萬元,重新裝修花費10萬元。從租下店面到開始營業(yè)花費3個月時間。開始營業(yè)后第一個月,扣除所有費用后的純利潤為3萬元。如每月純利潤都比上月增加2000元而成本不變,問該店在租下店面后第幾個月內(nèi)收回投資?()

A、7

B、8

C、9

D、10

【答案】: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得租下店面前3個月成本為1×3+10=13(萬元),租下店面第4個月開始營業(yè),營業(yè)后各月獲得的純利潤構(gòu)成首項為3萬元、公差為0.2萬元的等差數(shù)列:3萬元、3.2萬元、3.4萬元、3.6萬元。由3+3.2+3.4+3.6=13.2>13,即第7個月收回投資。故選A。94、1,1,2,6,24,()

A、11

B、50

C、80

D、120

【答案】:答案:D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除以前一個數(shù)得1,2,3,4,為連續(xù)自然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4×5=120。故選D。95、4/5,16/17,16/13,64/37,()

A、64/25

B、64/21

C、35/26

D、75/23

【答案】:答案:A

解析:已知數(shù)列可轉(zhuǎn)化為:8/10,16/17,32/26,64/37,(),分子8,16,32,64,()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shù)列,分母10,17,26,37,()構(gòu)成二級等差數(shù)列。故第五項的分子應(yīng)是128,分母是50,約分后為64/25。故選A。96、2,3,6,18,108,()

A、1944

B、1620

C、1296

D、1728

【答案】:答案:A

解析:2×3=6,3×6=18,6×18=108,……前兩項相乘等于下一項,則所求項為18×108,尾數(shù)為4。故選A。97、要將濃度分別為20%和5%的A、B兩種食鹽水混合配成濃度為15%的食鹽水900克,問5%的食鹽水需要多少克?()

A、250

B、285

C、300

D、325

【答案】:答案:C

解析:設(shè)需要5%的食鹽水x克,則需要20%的食鹽水(900-x)克;根據(jù)混合后濃度為15%,得[x×5%+(900-x)×20%]=900×15%,解得x=300(克)。故選C。98、某實驗室模擬酸雨,現(xiàn)有濃度為30%和10%的兩種鹽酸溶液,實驗需要將二者混合配置出濃度為16%的鹽酸700克備用,那么30%的鹽酸需要多少克?()

A、180

B、190

C、200

D、210

【答案】:答案:D

解析:設(shè)需要30%的鹽酸溶液x克,由二者混合后的鹽酸700克可知,需要10%的鹽酸(700-x)克。則30%x+10%×(700-x)=16%×700,解得x=210。故選D。99、某果品公司計劃安排6輛汽車運載A、B、C三種水果共32噸進(jìn)入某市銷售,要求每輛車只裝同一種水果且必須裝滿,根據(jù)下表提供的信息,則有()種安排車輛方案。

A、1

B、2

C、3

D、4

【答案】:答案:A

解析:設(shè)運送三種水果的車輛數(shù)分別為X、Y、Z,根據(jù)題意可列式①X+Y+Z=6;②6X+5Y+4Z=32,X、Y、Z為車輛數(shù)都為正整數(shù),②中6X和4Z都為偶數(shù),所以Y必然是偶數(shù),且Y≤4,Y=2或4。當(dāng)Y=4時X=2、Z=0不符合題意,故本題解只有一組X=3、Y=2、Z=1。故選A。100、1,3,10,37,()

A、112

B、144

C、148

D、158

【答案】:答案:B

解析:3=1×4-1;10=3×4-2;37=10×4-3;144=37×4-4。故選B。101、95,88,71,61,50,()

A、40

B、39

C、38

D、37

【答案】:答案:A

解析:95-9-5=81,88-8-8=72,71-7-1=63,61-6-1=54,50-5-0=45,40-4-0=36,其中81,72,63,54,45,36等差。故選A。102、12,23,34,45,56,()

A、66

B、67

C、68

D、69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構(gòu)成公差為11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的數(shù)字為56+11=67。故選B。103、某快速反應(yīng)部隊運送救災(zāi)物資到災(zāi)區(qū)。飛機原計劃每分鐘飛行12千米,由于災(zāi)情危急,飛行速度提高到每分鐘15千米,結(jié)果比原計劃提前30分鐘到達(dá)災(zāi)區(qū),則機場到災(zāi)區(qū)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A、1600

B、1800

C、2050

D、2250

【答案】:答案:B

解析:設(shè)機場到災(zāi)區(qū)的距離為x,由每分鐘飛行12千米可知,原飛行時間為;由每分鐘15千米可知,現(xiàn)飛行時間為。根據(jù)比原計劃提前30分鐘,可得,解得x=1800(千米)。故選B。104、有一個五位數(shù),左邊的三位數(shù)比右邊的兩位數(shù)的4倍還多4,如果把右邊兩位數(shù)移到最前面,新的五位數(shù)比原來的2倍還多11122,則原來的五位數(shù)是()。

A、18044

B、24059

C、27267

D、30074

【答案】:答案:B

解析:多位數(shù)問題考慮用代入排除法解題。代入A選項,180=44×4+4,但44180≠18044×2+11122,不符合題意,排除;代入B選項,240=59×4+4,59240=24059×2+11122,符合題意,正確。故選B。105、4,12,8,10,()

A、6

B、8

C、9

D、24

【答案】:答案:C

解析:思路一:4-12=-812-8=48-10=-210-9=1,其中,-8、4、-2、1等比。思路二:(4+12)/2=8(12+8)/2=10(10+8)/2=/=9。故選C。106、現(xiàn)有5盒動畫卡片,各盒卡片張數(shù)分別為:7、9、11、14、17??ㄆ磮D案分為米老鼠、葫蘆娃、喜羊羊和灰太狼4種,每個盒內(nèi)裝的是同圖案的卡片。已知米老鼠的卡片只有一盒,而喜羊羊、灰太狼圖案的卡片數(shù)之和比葫蘆娃圖案的多1倍。據(jù)此可知,圖案為米老鼠的卡片張數(shù)為()。

A、7

B、9

C、14

D、17

【答案】:答案:A

解析:(喜洋洋+灰太狼):葫蘆娃=2:1,喜洋洋+灰太狼+葫蘆娃是3的倍數(shù);總張數(shù)=7+9+11+14+17=58張,58除以3余1,可得米老鼠的卡片只能是7張。故選A。107、1,2,0,3,-1,4,()

A、-2

B、0

C、5

D、6

【答案】:答案:A

解析:奇數(shù)項1、0、-1、(-2)是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偶數(shù)項2、3、4是連續(xù)自然數(shù)。故選A。108、145,120,101,80,65,()

A、48

B、49

C、50

D、51

【答案】:答案:A

解析:145=122+1,120=112-1,101=102+1,80=92-1,65=82+1,奇數(shù)項,每項等于首項為12,公差為-2的平方加1;偶數(shù)項,每項等于首項為11,公差為-2的平方減1,即所填數(shù)字為72-1=48。故選A。109、1806,1510,1214,918,()

A、724

B、722

C、624

D、622

【答案】:答案:D

解析:百位和千位看做一個數(shù)列,是18,15,12,9,構(gòu)成公差為-3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下一項應(yīng)為6;十位和個位看做一個數(shù)列,是06,10,14,18,構(gòu)成公差為4的等差數(shù)列,所以下一項應(yīng)為22。故未知項應(yīng)為622。故選D。110、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xiàn),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2×2=8,而3×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3+3+3+2時,其乘積最大,最大值為243×2=486。故選B。111、25與一個三位數(shù)相乘個位是0,與這個三位數(shù)相加有且只有一次進(jìn)位,像這樣的三位數(shù)總共有多少個? ()

A、48

B、126

C、174

D、180

【答案】:答案:C

解析:因為25與一個三位數(shù)相乘個位是0,所以這個三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是0、2、4、6、8。又因為與這個三位數(shù)相加有且只有一次進(jìn)位,所以當(dāng)個位是0、2、4時,十位必須是8或9,百位是1-8八個數(shù)都可以,這種情況有48(8乘2乘3等于48)個數(shù)滿足條件;當(dāng)個位是6或8時,十位可以是0、1、2、3、4、5、6七個數(shù),百位是1-9九個數(shù),這種情況有126(9乘7乘2等于126)個數(shù)滿足條件;終上所述一共有174(48+126=174)個,即:像這樣的三位數(shù)總共有174個。故選C。112、23,29,31,37,()

A、41

B、40

C、43

D、45

【答案】:答案:A

解析:23,29,31,37為連續(xù)的質(zhì)數(shù)列23,29,31,37,即所填數(shù)字為41。故選A。113、1/2,1,1,(),9/11,11/13

A、2

B、3

C、1

D、9

【答案】:答案:C

解析:1/2,1,1,(),9/11,11/13=>1/2,3/3,5/5,7/7,9/11,11/13=>分子1,3,5,7,9,11等差;分母2,3,5,7,11,13連續(xù)質(zhì)數(shù)列。故選C。114、甲乙兩船從相距50千米的地方起航,船速不變。兩船在逆水中航行,甲航行100千米恰好趕上乙;如果兩船在順?biāo)泻叫校敲醇鬃飞弦倚韬叫卸噙h(yuǎn)?()

A、500千米

B、100~500千米

C、100千米

D、大于100千米

【答案】:答案:D

解析:不管是順?biāo)€是逆水,水速對兩船的影響是一樣的,影響追及時間產(chǎn)生的僅為兩船船速之差。因此無論逆水還是順?biāo)?,追及時間相同,逆水時甲船追上乙船需航行100千米,而順?biāo)叫袝r速度大于逆水時的速度,航行距離應(yīng)大于100千米。故選D。115、在某城市中,有60%的家庭訂閱某種日報,有85%的家庭有電視機。假定這兩個事件是獨立的,今隨機抽出一個家庭,所抽家庭既訂閱該種日報又有電視機的概率是()。

A、0.09

B、0.25

C、0.36

D、0.51

【答案】:答案:D

解析:由于是獨立重復(fù)試驗,故既訂閱該中日報又有電視機的概率是60%×85%=51%。故選D。116、2.08,8.16,24.32,64.64,()

A、160.28

B、124.28

C、160.56

D、124.56

【答案】:答案:A

解析:小數(shù)點之前滿足規(guī)律:(8-2)×4=24,(24-8)×4=64,(64-24)×4=160,排除B.D兩項。小數(shù)點之后構(gòu)成等比數(shù)列8,16,32,64,128,小數(shù)點之后的數(shù)超過三位取后兩位,所以未知項是160.28。故選A。117、甲乙兩車早上分別同時從A、B兩地出發(fā)駛向?qū)Ψ剿诔鞘?,在分別到達(dá)對方城市并各自花費1小時卸貨后,立刻出發(fā)以原速返回出發(fā)地。甲車的速度為60千米/小時,乙車的速度為40千米/小時,兩地之間相距480千米。問兩車第二次相遇距離兩車早上出發(fā)經(jīng)過了多少個小時?()

A、13.4

B、14.4

C、15.4

D、16.4

【答案】:答案:C

解析:根據(jù)“分別同時從A.B兩地出發(fā)”、“兩車第二次相遇”,可知考查的是兩端出發(fā)的多次相遇問題,公式為(v1+v2)t=(2n-1)S。代入數(shù)據(jù)得(60+40)t=(2×2-1)×480,解得t=14.4,由“各自花費一小時卸貨”,故經(jīng)過了14.4+1=15.4小時。故選C。118、2/3,1/2,3/7,7/18,()

A、4/11

B、5/12

C、7/15

D、3/16

【答案】:答案:A

解析:4/11,2/3=4/6,1/2=5/10,3/7=6/14,…分子是4、5、6、7,接下來是8.分母是6、10、14、18,接下來是22。故選A。119、60名員工投票從甲、乙、丙三人中評選最佳員工,選舉時每人只能投票選舉一人,得票最多的人當(dāng)選。開票中途累計,前30張選票中,甲得15票,乙得10票,丙得5票。問在尚未統(tǒng)計的選票中,甲至少再得多少票就一定當(dāng)選?()

A、15

B、13

C、10

D、8

【答案】:答案:B

解析:構(gòu)造最不利,由題意,還剩30名員工沒有投票,考慮最不利的情況,乙對甲的威脅最大,先給乙5張選票,甲乙即各有15張選票,其余25張選票中,甲只要在獲得13張選票就可以確定當(dāng)選。故選B。120、8,4,8,10,14,()

A、22

B、20

C、19

D、24

【答案】:答案:C

解析:題干數(shù)列為遞推數(shù)列,規(guī)律為:8÷2+4=8,4÷2+8=10,8÷2+10=14,即第一項÷2+第二項=第三項,因此未知項為10÷2+14=19。故選C。121、某商店以5元/斤的價格購入一批蔬菜,上午以8元/斤的價格賣出總進(jìn)貨量的60%,中午以上午售出價的8折賣出總進(jìn)貨量的20%,下午以中午售出價的一半賣出剩余貨量的一半,最后獲利210元。則該商店一共購入多少斤蔬菜?()

A、140

B、150

C、160

D、180

【答案】:答案:B

解析:賦值購進(jìn)的量為10斤,上午以8元/斤的價格賣出6斤,中午以6.4元/斤的價格賣出2斤,下午以3.2元/斤的價格賣出1斤,總收入=8×6+6.4×2+3.2×1=64元,總利潤=64-5×10=14元,實際購入(210/14)×10=150斤。故選B。122、學(xué)校舉行象棋比賽,共有甲、乙、丙、丁4支隊。規(guī)定每支隊都要和另外3支隊各比賽一場,勝得3分,敗得0分,平雙方各得1分。已知:(1)這4支隊三場比賽的總得分為4個連續(xù)的奇數(shù);(2)乙隊總得分排在第一;(3)丁隊恰有兩場同對方打成平局,其中有一場是與丙隊打成平局的。問丙隊得幾分?()

A、1分

B、3分

C、5分

D、7分

【答案】:答案:A

解析:每支隊均比賽3場,因此最高分不超過9分,又知總得分為4個連續(xù)的奇數(shù),因此得分有3、5、7、9和1、3、5、7兩種情況。若最高分為9分,那么排名第二的隊最多贏現(xiàn)場得6分,不可能得7分,不符合題意,故乙隊得7分,即2勝1平。由條件(3)知,丁隊恰有兩場同對方打成平局,積分2分,為偶數(shù),故另一場只能為勝,共得5分。由此可知,丙隊得分為1或3分。由于丁隊一場未敗,故乙隊獲勝的兩場只能是甲隊和丙隊。目前已知丙隊?wèi)?zhàn)兩場,一負(fù)一平,積1分,另一場無論是勝或平,積分均為偶數(shù),故這一場只能為負(fù),總積分為1分。故選A。123、44,52,59,73,83,94,()

A、107

B、101

C、105

D、113

【答案】:答案:A

解析:每相鄰的兩項作差,得到8,7,14,10,11,每一個差是原數(shù)列中前一項個位數(shù)與十位數(shù)字的和,即8=4+4,7=5+2,14=5+9,10=7+3,11=8+3,所以9+4=13,所以未知項為13+94=107。故選A。124、某商店以5元/斤的價格購入一批蔬菜,上午以8元/斤的價格賣出總進(jìn)貨量的60%,中午以上午售出價的8折賣出總進(jìn)貨量的20%,下午以中午售出價的一半賣出剩余貨量的一半,最后獲利210元。則該商店一共購入多少斤蔬菜?()

A、140

B、150

C、160

D、180

【答案】:答案:B

解析:賦值購進(jìn)的量為10斤,上午以8元/斤的價格賣出6斤,中午以6.4元/斤的價格賣出2斤,下午以3.2元/斤的價格賣出1斤,總收入=8×6+6.4×2+3.2×1=64元,總利潤=64-5×10=14元,實際購入(210/14)×10=150斤。故選B。125、甲、乙和丙三種不同濃度、不同規(guī)格的酒精溶液,每瓶重量分別為3公斤、7公斤和9公斤,如果將甲乙各一瓶、甲丙各一瓶和乙丙各一瓶分別混合,得到的酒精濃度分別為50%,50%和60%。如果將三種酒精合各一瓶混合,得到的酒精中要加入多少公斤純凈水后,其濃度正好是50%?()

A、1

B、1.3

C、1.6

D、1.9

【答案】:答案:C

解析:甲乙各一瓶、甲丙各一瓶和乙丙各一瓶分別混合,相當(dāng)于兩瓶甲、兩瓶乙、兩瓶丙混合,前兩種濃度都是50%,所以只需要加入適量水使得乙丙混合濃度由60%變?yōu)?0%即可。設(shè)加水x,可將濃度為60%的酒精溶液溶度變?yōu)?0%,即,解得x=3.2(公斤)。此時甲乙,甲丙和乙丙溶液各一瓶混合后濃度必然為50%。若甲、乙和丙各一瓶混合時濃度仍然為50%,則需加水為(公斤)。故選C。126、商店購入一百多件A款服裝,其單件進(jìn)價為整數(shù)元,總進(jìn)價為1萬元,已知單件B款服裝的定價為其進(jìn)價的1.6倍,其進(jìn)價為A款服裝的75%,銷售每件B款服裝的利潤為A款服裝的一半,某日商店以定價銷售A款服裝的總銷售額超過2500元,問當(dāng)天至少銷售了多少件A款服裝?()

A、13

B、15

C、17

D、19

【答案】:答案:C

解析:推出A款服裝有125件,進(jìn)價為80元,B款服裝進(jìn)價為80×0.75=60(元),B款服裝定價為60×1.6=96(元),利潤為96-60=36(元),A款服裝利潤為36×2=72(元),所以A款服裝售價為80+72=152(元)。銷售數(shù)量至少為2500÷152=16.4,取整為17件。故選C。127、41,59,32,68,72,()

A、28

B、36

C、40

D、48

【答案】:答案:A

解析:兩兩分組得到(41,59),(32,68),(72,()),發(fā)現(xiàn)組內(nèi)做和均為100。故選A。128、7,7,9,17,43,()

A、119

B、117

C、123

D、121

【答案】:答案:C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項做差得0,2,10,26,再次做差得2,6,18。構(gòu)成一個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43+26+18×3=123。故選C。129、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xiàn),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2×2=8,而3×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3+3+3+2時,其乘積最大,最大值為243×2=486。故選B。130、6,3,5,13,2,63,()

A、-36

B、-37

C、-38

D、-39

【答案】:答案:B

解析:6×3-5=13,3×5-13=2,5×13-2=63,第四項=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即所填數(shù)字為13×2-63=-37。故選B。131、3,7,17,115,()

A、132

B、277

C、1951

D、1955

【答案】:答案:C

解析:3×7-4=17,7×17-4=115,即所填數(shù)字為17×115-4=1951。故選C。132、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xiàn),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2×2=8,而3×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3+3+3+2時,其乘積最大,最大值為243×2=486。故選B。133、學(xué)校舉行象棋比賽,共有甲、乙、丙、丁4支隊。規(guī)定每支隊都要和另外3支隊各比賽一場,勝得3分,敗得0分,平雙方各得1分。已知:(1)這4支隊三場比賽的總得分為4個連續(xù)的奇數(shù);(2)乙隊總得分排在第一;(3)丁隊恰有兩場同對方打成平局,其中有一場是與丙隊打成平局的。問丙隊得幾分?()

A、1分

B、3分

C、5分

D、7分

【答案】:答案:A

解析:每支隊均比賽3場,因此最高分不超過9分,又知總得分為4個連續(xù)的奇數(shù),因此得分有3、5、7、9和1、3、5、7兩種情況。若最高分為9分,那么排名第二的隊最多贏現(xiàn)場得6分,不可能得7分,不符合題意,故乙隊得7分,即2勝1平。由條件(3)知,丁隊恰有兩場同對方打成平局,積分2分,為偶數(shù),故另一場只能為勝,共得5分。由此可知,丙隊得分為1或3分。由于丁隊一場未敗,故乙隊獲勝的兩場只能是甲隊和丙隊。目前已知丙隊?wèi)?zhàn)兩場,一負(fù)一平,積1分,另一場無論是勝或平,積分均為偶數(shù),故這一場只能為負(fù),總積分為1分。故選A。134、5,7,4,6,4,6,()

A、4

B、5

C、6

D、7

【答案】:答案:B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個數(shù)中后一個數(shù)減去前一個數(shù)得2,-3,2,-2,2,奇數(shù)項是2,偶數(shù)項構(gòu)成公差為1的等差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6+(-1)=5。故選B。135、從A地到B地為上坡路。自行車選手從A地出發(fā)按A-B-A-B的路線行進(jìn),全程平均速度為從B地出發(fā),按B-A-B-A的路線行進(jìn)的全程平均速度的4/5,如自行車選手在上坡路與下坡路上分別以固定速度勻速騎行,問他上坡的速度是下坡速度的()。

A、1/2

B、1/3

C、2/3

D、3/5

【答案】:答案:A

解析:S=VT,當(dāng)S一定的時候,VT成反比,兩次行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4:5,故兩次行程所用時間之比T1:T2=5:4。設(shè)一個下坡的時間是1,一個上坡的時間是n,則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1/n。A-B-A-B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上坡和1個下坡,則T1=2n+1;B-A-B-A的過程經(jīng)歷了2個下坡和1個上坡,則T2=2+n,而T1:T2=5:4=(2n+1):(2+n),解得n=2。故選A。136、將17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的和,這些自然數(shù)的乘積的最大值是多少?()

A、256

B、486

C、556

D、376

【答案】:答案:B

解析:若把一個整數(shù)拆分成若干個自然數(shù)之和,有大于4的數(shù),則把大于4的這個數(shù)再分成一個2與另一個大于2的自然數(shù)之和,則這個2與大于2的這個數(shù)的乘積肯定比這個大于4的數(shù)更大。另外,如果拆分的數(shù)中含有1,則對乘積增大沒有貢獻(xiàn),因此不能考慮。因此,要使加數(shù)之積最大,加數(shù)只能是2和3。但是,若加數(shù)中含有3個2,則不如將它換成2個3。因為2×2×2=8,而3×3=9。故拆分出的自然數(shù)中,至多含有兩個2,而其余都是3。故將17拆分為17=3+3+3+3+3+2時,其乘積最大,最大值為243×2=486。故選B。137、7,7,9,17,43,()

A、119

B、117

C、123

D、121

【答案】:答案:C

解析:依次將相鄰兩項做差得0,2,10,26,再次做差得2,6,18。構(gòu)成一個公比為3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43+26+18×3=123。故選C。138、學(xué)校舉行運動會,要求按照紅、黃、綠、紫的顏色插彩旗于校門口,請問第58面旗是什么顏色?()

A、黃

B、紅

C、綠

D、紫

【答案】:答案:A

解析:根據(jù)“按照紅、黃、綠、紫”可知,四個顏色為一個周期,則58÷4=14...2,故第58面旗是14個周期后的第二面,即為黃色。故選A。139、某商店花10000元進(jìn)了一批商品,按期望獲得相當(dāng)于進(jìn)價25%的利潤來定價。結(jié)果只銷售了商品總量的30%。為盡快完成資金周轉(zhuǎn),商店決定打折銷售,這樣賣完全部商品后,虧本1000元。問商店是按定價打幾折銷售的?()

A、九折

B、七五折

C、六折

D、四八折

【答案】:答案:C

解析:由只銷售了總量的30%知,打折前銷售額為10000×(1+25%)×30%=3750元;設(shè)此商品打x折出售,剩余商品打折后,銷售額為10000×(1+25%)×(1-30%)x=8750x。根據(jù)虧本1000元,可得3750+8750x-10000=﹣1000,解得x=0.6,即打六折。故選C。140、118,199,226,(),238

A、228

B、230

C、232

D、235

【答案】:答案:D

解析:相鄰兩項后一項減前一項,199-118=81,226-199=27,235-226=9,238-235=3,是公比為的等比數(shù)列,即所填數(shù)字為238-3=226+9=235。故選D。141、2,3,6,15,()

A、25

B、36

C、42

D、64

【答案】:答案:C

解析:相鄰兩項間做差。做差后得到的數(shù)為1,3,9;容易觀察出這是一個等比數(shù)列,所以做差數(shù)列的下一項為27,則答案為15+27=42。故選C。142、在一次知識競賽中,甲、乙兩單位平均分為85分,甲單位得分比乙單位高10分,則乙單位得分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