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期國開電大??啤吨袊糯幕WR》在線形考(形考任務(wù)一至四)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春期國開電大專科《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在線形考(形考任務(wù)一至四)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春期國開電大??啤吨袊糯幕WR》在線形考(形考任務(wù)一至四)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春期國開電大??啤吨袊糯幕WR》在線形考(形考任務(wù)一至四)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春期國開電大??啤吨袊糯幕WR》在線形考(形考任務(wù)一至四)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國開電大??啤吨袊糯幕WR》在線形考

形考任務(wù)一至四試題及答案

說明:資料整理于2024年4月;適用于2024春期國開電大專科學(xué)員一平臺在線形考

考試。

形考任務(wù)一試題及答案

L"七月流火"這一天文現(xiàn)象最早見于下列哪一篇典籍?

A.《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麗

B.《詩經(jīng)?唐風(fēng)?綢繆》

C.《詩經(jīng)?小雅?漸漸之石》

2.《左傳?僖公五年》闡釋了(C)天文現(xiàn)象?

A.三星在戶

B.三星在天

C.丙之晨,龍尾伏辰

3.(B)昏心中,心宿又名大火,所以說"日永星火"。

A.春分之日

B.夏至之日

C.秋分之日

4.啟明是(A)的別名,由于它比太陽先出,所以叫"啟明"。此星晨見東方為啟明,昏見西方為長庚。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5."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這是(B)中講到的歷法。

A.《公羊傳》

B.《尚書?堯典》

C.《詩經(jīng)選》

6.古代詩文中的"孟夏"指的是農(nóng)歷(C)。

A.正月

B.六月

C.四月

73各賓王《獄中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詩中"西陸"指的是(C)。

A.夏天

B冬天

C秋天

8.古代的歷法中每月最后一日叫作(B)。

A朔

C.眺

9.古代的歷法中每月初一日叫作(A)。

B.望

C.眺

10.東漢張衡的《思玄賦》中描寫紫微的詩句是(0。

A.觀壁壘于北落兮

B.乘天潢之泛泛兮

C.出紫宮之肅肅兮

n.古代天文學(xué)中的“心宿三星"來自(A)。

A.東方七宿

B.西方七宿

C.北方七宿

12.我國古代的天文學(xué)者將西方七宿想象成(B)。

A.黑狗

B.白虎

C.青龍

13.我國古代的天文學(xué)者將東方七宿想象成(A)。

A.蒼龍

B.龜蛇

C.河神

14.我國古代的天文學(xué)者將南方七宿想象成(A)。

A.朱雀

B.天狼

C.麒麟

15.《詩經(jīng)召南?小星》:贈彼小星,維參與鼠""昴"指的是(C)。

A.北洛

B.魁星

C.西陸

16.(A)的日食記載,是我國"朔日"發(fā)生日食的最早記載。

A.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6年)十月初一

B.周成王六年(公元前106年)八月初一

C.周武王元年(公元前301年)六月初一

17.《太初歷》我國古代天文學(xué)者(A)制定的。

A.鄧平

B.劉勰

G石星

18.《大明歷》我國古代天文學(xué)者(A)制定的。

A.祖沖之

B.落下閡

C.鄧平

19.《授時歷》我國古代天文學(xué)者(B)制定的。

A.楊忠

B.郭守敬

C.馬王堆

20.漢成帝時期劉歆第一次將二十四節(jié)氣定入歷法,這個歷法稱作(B)。

A.五星占

B.三統(tǒng)歷

C.戊寅歷

21.漢元年十月,五星聚于東井。這五星包含的有(ABCD)。

A金星

B.木星

C.水星

D.火星

22.《呂氏春秋》講到的"月令"有(ABCD)。

A.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

B.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

C.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牽牛中。

D.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

23.《古詩十九首》提到天文歷法的詩句有(ACD)。

A.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B.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C.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期。

D.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24."詩圣杜甫”的詩作中提到天文歷法的包括(ACD)。

A.《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

B.《蜀道難》

C.《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

D.《贈衛(wèi)八處士》

25.天文學(xué)中的"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指的是(ABC)。

A.紫微垣

B.太微垣

C.天市垣

D.北極垣

26.古代星象學(xué)者將斗、牛、壁(ABCD)等七宿想象成龜和蛇的樣子,組成玄武之象。

A女

B.虛

C危

D.室

27.同時出現(xiàn)在秋夜的西方七宿包括(AB)。

.昴宿

B.畢宿

C危宿

D.壁宿

28.歲首是歷年的第一個月份,下列描述正確的有(ABC)。

A.周歷以建子仲冬之月(11月)為歲.

B.殷歷以建丑季冬之月(12月)為歲音

C.夏歷以建寅孟春之月(正月)為歲閶

D.秦用太昊歷,以建亥孟冬之月(10月)為歲首

29.按三分損益方法,產(chǎn)生了宮(ABCD)等五音。

A.商

B角

DS

30.下列關(guān)于《史記彳聿書》描述正確的有(ABC)。

A.黃鐘者,陽氣踵黃泉而出。

B.姑洗者,言萬物洗生。|

C.無射者,言陰氣盛用事,陽氣無馀也。

D.無射,夾鐘所生,三分損一。

形考任務(wù)二試題及答案

1.《說岳全傳》中講趙構(gòu)在南京登位,南京指的是今天的(C)。

A.京口

B.平城

C.商丘

2.藏族的祖先是(C)。

A.黨項人

B.女真人

C.吐蕃人

3.蒙古人建立的統(tǒng)一王朝名稱是(C)。

A.西夏

B.契丹

C.元朝

4.中國的中央集權(quán)國家萌芽、發(fā)展于(C)。

A.仰韶文化時期

B.三皇五帝時期

C.春秋戰(zhàn)國時期

5.唐玄宗開元年間,東都指的是(A)。

A.洛陽

B.開封

C.商丘

6.西周到春秋七百年間,預(yù)定的王位繼承人是(A)。

A.太子

B.世子

C.王子

7.司徒、司馬、司空在《詩經(jīng)》中稱為“三有事"或"三事大夫",都是西周時期的重要官職,司徒負(fù)責(zé)(C)。

A.掌管筑城、修路等重要工程

B.掌管軍賦和軍用車馬

C.掌管土地和役徒

8.輔助齊桓公建立霸業(yè)的(C),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杰出的宰相。

A.公子小白

B.公孫無咎

CW

9.秦國專門獎勵軍功的二十等爵,其中最高等級是(C)。

A.大良造

B.大庶長

C徹侯

10.國君之女稱公主,漢朝時皇帝的姑姑稱為(B)。

A.公主

B.大長公主

C.長公主

n.勛官是為獎賞有功人員所定的稱號?!肮资D(zhuǎn),轉(zhuǎn)轉(zhuǎn)有爺名。"十二轉(zhuǎn)最高等級是(A)。

A.上柱國

B.大上造

C.大庶長

12.明清正式的科舉考試被稱為秋闈的是(A)。

A.鄉(xiāng)試

B.會試

C.殿試

13.據(jù)禮書載,古代男子(C)歲行冠禮。

A.16

B.18

C20

14.漢代禮有大、小戴禮的說法,作《大戴禮》的是(A)。

A.戴德

B.戴圣

C.戴宗

15.男家請媒人向女家說明締婚的請求,以雁作為禮物,叫作(A)。

A.納采

B.告知

C請期

16.伊斯蘭教也是在(B)隨著阿拉伯商人傳入中國的。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17.漢末的道教還處在比較粗糙的階段,真正成為完備形態(tài)的道教是在(C)時期。

A.兩漢

B.三國

C.南北朝

18.傳統(tǒng)名曲《B》是道教的樂曲遺留下來的。

A.流水禪心

B.二泉映月

C.高山流水

19.道教早起代表性著作是東晉葛洪所著的(B)。

A.《道藏》

B.《抱樸子》

C.《道德經(jīng)》

20.禮學(xué)的主要倡導(dǎo)者是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xué)派的(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21.中國歷史地理學(xué)是研究中國歷史時期的地理現(xiàn)象及其演變規(guī)律的一門學(xué)科。它的研究對象包括(BC)。

A.歷史天然地理

B.歷史自然地理

C.歷史人文地理

D.歷史古典地理

22.現(xiàn)代文學(xué)、史學(xué)大家郭沫若的名字中"沫""若"所指河流名稱分別是(CD)。

A.沫水就是今天的汝河

B.若水指的今天的濟(jì)水

C.沫水就是今天的大渡河

D.若水指的是金沙江一

23.中國歷代中原王朝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制度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ABC)。

A.州、郡時代

B.道、路時代

C行省時代|

D.郡國時代

24.唐朝中期將京都所在的三個州改稱府,分別是(ABC)。

A.首都長安所在的雍州改為京兆府

B.東都洛陽所在的洛州改為河南府

C.北都晉陽所在的并州改為太原而

D.南都重慶所在的四J11改為承天府

25.從魏晉時代起,開始出現(xiàn)了行省的前身(BCD)。

A.承宣布政司

B.大行臺

C行臺省

D彳丁臺

26.科舉考試中有"連中三元"的說法,"三元"指的是(ABC)。

A.鄉(xiāng)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

B.會試考中的稱貢士(別稱明經(jīng)),第一名稱會元|

C.參加殿試考試的稱進(jìn)士,第一名稱狀元(或稱殿后

D.參加童生試且考試合格者,第一名稱案首

27.現(xiàn)存儒家經(jīng)典十三經(jīng)中,有三部屬于禮,稱為“三禮"。這三部書是(ABC)。

A.《周禮》

B.《儀禮》

C.《禮記》

D.《禮論》

28.三桓是魯國掌管國政的主要貴族,他們分別是(ABC)。

A.公子慶父的后人為孟孫氏

B.公子牙的后人為叔孫國

C.公子友的后人為季孫氏

D.公子糾的后人為仲孫氏

29.佛教在漢朝傳到中國內(nèi)地,又傳到了(BCD),我們把它叫作"漢地佛教"。

A緬甸

B.日本

C.越南

D.朝鮮

30.基督教是主張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宗教總名?,F(xiàn)在分為(ABC)派別。

A.天主教

B.正教|

C.新教

D.景教

形考任務(wù)三試題及答案

1.羅振玉先生對銅器研究的有很大功勞,代表作有(C)。

A.《商周彝器通考》

B.《金文編》

C.《三代吉金文存》

2.晉朝后,真書(又叫楷書、正書)開始定形,唐代大家迭出,(A)的《雁塔圣教序》尤其出名。

A.褚遂良

B.顏真卿

C.李宗元

3.下列哪一副畫是趙孟》慎的作品(C)。

A.《珊瑚筆架圖》

B.《竹枝圖》

C.《飲馬圖》

4.漢成帝時,由于古籍大部分丟失毀壞,于是下令征集古籍并進(jìn)行整理,因此這時候的(B)開創(chuàng)了我國的

目錄工作。

A.劉秀

B劉向

C.劉漢

5.首創(chuàng)史志目錄的是(A)的《漢書?藝文志》,以后各代所修的“正史"(紀(jì)傳體史書)撰有史志的,都包括“藝

文志"(或稱"經(jīng)籍志")。

A.班固

B.班超

C.班軍

6.宋代鄭樵撰寫的(C),是一部通代紀(jì)傳體史書,在本紀(jì)、列傳以外,書中的“二十略"向為歷代學(xué)者所推

A.藝文略

B.通典

C.通志

7.清代(A)撰寫的《四庫全書總目》反映了當(dāng)時全國范圍內(nèi)藏書的基本情況,也是對18世紀(jì)以前的學(xué)術(shù)

發(fā)展做了概括性的總結(jié)。

A.紀(jì)曉嵐

B.錢東垣

C.趙琦美

8.(B)撰寫的《文獻(xiàn)通考》中的“經(jīng)籍考"根據(jù)宋代公私目錄編成,輯錄了各家解題或序跋原文甚多,富

有資料價值。

A.明代楊士奇

B.元代馬端臨

C.宋代王堯臣

9.下列不屬于宋代完成的私家藏書目錄的是(C)。

A.《郡齋讀書志》,晁公武撰

B.《直齋書錄解題》,陳振孫撰

C.《國史經(jīng)籍志》,尤袤撰

10.隋代(A)音代表了南北朝到唐宋的中古音。

A.《切韻》

B.《詩經(jīng)》

C.《中原音韻》

n."衣”在古代除了統(tǒng)指身上穿的衣服外,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衣專指(B)。

A頭衣

B.上衣

C體衣

12.我們今天所說的“聯(lián)袂表演"中的"袂"指衣服的哪個部位?(C)

A.衣襟

B袖口

C袖子

13."頭衣”指的是(A)。

A.元服

B.衣裳

C.加冠

14.(A)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冕有疑,于是"冕旅"就成了皇帝的代稱。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15.兜牟,是古時候(B)專用的帽子。

A君子

B.戰(zhàn)士

C.貴族

16.古代衣著中,上衣有長短之分,其中(A)不分長短,都屬于短衣。

B.禪

C褐

17.古人衣著中,上衣的身后下擺稱作(A)。

B.綠

C袖

18.《論語彳散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中的"黍",就是今天所說的(B)。

A.谷子

B.黃米

C.小麥

19.古代祭祀時會使用肉食,三牲齊備叫(A)。

A.太牢

B.少牢

C.中牢

20.上古時期,古人飲食實施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B)。

A.早食

B.朝食

C.午食

21.在中國古代時期,以下人群中不戴冠的為(ABCD)。

A.小孩

B.平民

C.罪犯

D.異族人

22.糧食作物統(tǒng)稱五谷,關(guān)于五谷或六谷所包括的品種,歷來說法不一,比較可信的說法是五谷指(ABC)

菽和麻。

A.黍

B.稷

C.麥

D.豆

23.古人以(ABC)為三牲。

AS

B.羊

D.犬

24.唐太宗的(AB)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