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谑?024屆中考數(shù)學押題卷含解析_第1頁
海南省??谑?024屆中考數(shù)學押題卷含解析_第2頁
海南省??谑?024屆中考數(shù)學押題卷含解析_第3頁
海南省??谑?024屆中考數(shù)學押題卷含解析_第4頁
海南省??谑?024屆中考數(shù)學押題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海南省海口市2024屆中考數(shù)學押題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下列選項中,可以用來證明命題“若a2>b2,則a>b“是假命題的反例是()A.a(chǎn)=﹣2,b=1 B.a(chǎn)=3,b=﹣2 C.a(chǎn)=0,b=1 D.a(chǎn)=2,b=12.濰坊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濰坊社會經(jīng)濟平穩(wěn)運行,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9.1億元,7家企業(yè)入選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試點,濰柴集團收入突破2000億元,榮獲中國商標金獎.其中,數(shù)字2000億元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元.(精確到百億位)A.2×1011B.2×1012C.2.0×1011D.2.0×10103.已知正方形MNOK和正六邊形ABCDEF邊長均為1,把正方形放在正六邊形外,使OK邊與AB邊重合,如圖所示,按下列步驟操作:將正方形在正六邊形外繞點B逆時針旋轉,使ON邊與BC邊重合,完成第一次旋轉;再繞點C逆時針旋轉,使MN邊與CD邊重合,完成第二次旋轉;……在這樣連續(xù)6次旋轉的過程中,點B,O間的距離不可能是()A.0 B.0.8 C.2.5 D.3.4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簡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5.下列各組數(shù)中,互為相反數(shù)的是()A.﹣1與(﹣1)2 B.(﹣1)2與1 C.2與 D.2與|﹣2|6.如圖,平行于x軸的直線與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相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右側,C為x軸上的一個動點,若的面積為4,則的值為A.8 B. C.4 D.7.如圖,點A、B、C、D在⊙O上,∠AOC=120°,點B是弧AC的中點,則∠D的度數(shù)是()A.60° B.35° C.30.5° D.30°8.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菱形AOBC的一個頂點O在坐標原點,一邊OB在x軸的正半軸上,sin∠AOB=,反比例函數(shù)y=在第一象限內的圖象經(jīng)過點A,與BC交于點F,則△AOF的面積等于()A.30 B.40 C.60 D.809.如圖,直線AB∥CD,∠A=70°,∠C=40°,則∠E等于()A.30° B.40°C.60° D.70°10.如圖分別是某班全體學生上學時乘車、步行、騎車人數(shù)的分布直方圖和扇形統(tǒng)計圖(兩圖都不完整),下列結論錯誤的是()A.該班總人數(shù)為50 B.步行人數(shù)為30C.乘車人數(shù)是騎車人數(shù)的2.5倍 D.騎車人數(shù)占20%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1.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B=∠D=90°,AB=3,BC=2,tanA=,則CD=_____.12.已知點P在一次函數(shù)y=kx+b(k,b為常數(shù),且k<0,b>0)的圖象上,將點P向左平移1個單位,再向上平移2個單位得到點Q,點Q也在該函數(shù)y=kx+b的圖象上.(1)k的值是;(2)如圖,該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與x軸、y軸交于A,B兩點,且與反比例函數(shù)y=圖象交于C,D兩點(點C在第二象限內),過點C作CE⊥x軸于點E,記S1為四邊形CEOB的面積,S2為△OAB的面積,若=,則b的值是.13.計算的結果是__________.14.據(jù)報道,截止2018年2月,我國在澳大利亞的留學生已經(jīng)達到17.3萬人,將17.3萬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__________.15.化簡的結果等于__.16.如圖,已知的半徑為2,內接于,,則__________.三、解答題(共8題,共72分)17.(8分)如圖,已知點A,B,C在半徑為4的⊙O上,過點C作⊙O的切線交OA的延長線于點D.(Ⅰ)若∠ABC=29°,求∠D的大小;(Ⅱ)若∠D=30°,∠BAO=15°,作CE⊥AB于點E,求:①BE的長;②四邊形ABCD的面積.18.(8分)綜合與探究:如圖1,拋物線y=﹣x2+x+與x軸分別交于A、B兩點(點A在點B的左側),與y軸交于C點.經(jīng)過點A的直線l與y軸交于點D(0,﹣).(1)求A、B兩點的坐標及直線l的表達式;(2)如圖2,直線l從圖中的位置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x軸的正方向運動,運動中直線l與x軸交于點E,與y軸交于點F,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為A′,連接FA′、BA′,設直線l的運動時間為t(t>0)秒.探究下列問題:①請直接寫出A′的坐標(用含字母t的式子表示);②當點A′落在拋物線上時,求直線l的運動時間t的值,判斷此時四邊形A′BEF的形狀,并說明理由;(3)在(2)的條件下,探究:在直線l的運動過程中,坐標平面內是否存在點P,使得以P,A′,B,E為頂點的四邊形為矩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19.(8分)有一個二次函數(shù)滿足以下條件:①函數(shù)圖象與x軸的交點坐標分別為A(1,0),B(x1,y1)(點B在點A的右側);②對稱軸是x=3;③該函數(shù)有最小值是﹣1.(1)請根據(jù)以上信息求出二次函數(shù)表達式;(1)將該函數(shù)圖象x>x1的部分圖象向下翻折與原圖象未翻折的部分組成圖象“G”,平行于x軸的直線與圖象“G”相交于點C(x3,y3)、D(x4,y4)、E(x5,y5)(x3<x4<x5),結合畫出的函數(shù)圖象求x3+x4+x5的取值范圍.20.(8分)正方形ABCD的邊長是10,點E是AB的中點,動點F在邊BC上,且不與點B、C重合,將△EBF沿EF折疊,得到△EB′F.(1)如圖1,連接AB′.①若△AEB′為等邊三角形,則∠BEF等于多少度.②在運動過程中,線段AB′與EF有何位置關系?請證明你的結論.(2)如圖2,連接CB′,求△CB′F周長的最小值.(3)如圖3,連接并延長BB′,交AC于點P,當BB′=6時,求PB′的長度.21.(8分)如圖,已知等邊△ABC,AB=4,以AB為直徑的半圓與BC邊交于點D,過點D作DE⊥AC,垂足為E,過點E作EF⊥AB,垂足為F,連接FD.(1)求證:DE是⊙O的切線;(2)求EF的長.22.(10分)某文具店購進一批紀念冊,每本進價為20元,出于營銷考慮,要求每本紀念冊的售價不低于20元且不高于28元,在銷售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紀念冊每周的銷售量y(本)與每本紀念冊的售價x(元)之間滿足一次函數(shù)關系:當銷售單價為22元時,銷售量為36本;當銷售單價為24元時,銷售量為32本.求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當文具店每周銷售這種紀念冊獲得150元的利潤時,每本紀念冊的銷售單價是多少元?設該文具店每周銷售這種紀念冊所獲得的利潤為w元,將該紀念冊銷售單價定為多少元時,才能使文具店銷售該紀念冊所獲利潤最大?最大利潤是多少?23.(12分)如圖,AB為⊙O的直徑,AC、DC為弦,∠ACD=60°,P為AB延長線上的點,∠APD=30°.求證:DP是⊙O的切線;若⊙O的半徑為3cm,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24.小明在熱氣球A上看到正前方橫跨河流兩岸的大橋BC,并測得B、C兩點的俯角分別為45°、35°.已知大橋BC與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長度為100m,求熱氣球離地面的高度.(結果保留整數(shù))(參考數(shù)據(jù):sin35°=0.57,cos35°=0.82,tan35°=0.70)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A【解析】

根據(jù)要證明一個結論不成立,可以通過舉反例的方法來證明一個命題是假命題.由此即可解答.【詳解】∵當a=﹣2,b=1時,(﹣2)2>12,但是﹣2<1,∴a=﹣2,b=1是假命題的反例.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了命題與定理,要說明數(shù)學命題的錯誤,只需舉出一個反例即可,這是數(shù)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2、C【解析】

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確定n的值時,要看把原數(shù)變成a時,小數(shù)點移動了多少位,n的絕對值與小數(shù)點移動的位數(shù)相同.當原數(shù)絕對值>1時,n是正數(shù);當原數(shù)的絕對值<1時,n是負數(shù).【詳解】2000億元=2.0×1.

故選:C.【點睛】考查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方法.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表示時關鍵要正確確定a的值以及n的值.3、D【解析】

如圖,點O的運動軌跡是圖在黃線,點B,O間的距離d的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線段BK=,可得0≤d≤,即0≤d≤3.1,由此即可判斷;【詳解】如圖,點O的運動軌跡是圖在黃線,作CH⊥BD于點H,∵六邊形ABCDE是正六邊形,∴∠BCD=120o,∴∠CBH=30o,∴BH=cos30o·BC=,∴BD=.∵DK=,∴BK=,點B,O間的距離d的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線段BK=,∴0≤d≤,即0≤d≤3.1,故點B,O間的距離不可能是3.4,故選:D.【點睛】本題考查正多邊形與圓、旋轉變換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正確作出點O的運動軌跡,求出點B,O間的距離的最小值以及最大值是解答本題的關鍵.4、C【解析】

判定一個二次根式是不是最簡二次根式的方法,就是逐個檢查最簡二次根式的兩個條件是否同時滿足,同時滿足的就是最簡二次根式,否則就不是.【詳解】A、=,被開方數(shù)含分母,不是最簡二次根式;故A選項錯誤;B、=,被開方數(shù)為小數(shù),不是最簡二次根式;故B選項錯誤;C、,是最簡二次根式;故C選項正確;D.=,被開方數(shù),含能開得盡方的因數(shù)或因式,故D選項錯誤;故選C.考點:最簡二次根式.5、A【解析】

根據(jù)相反數(shù)的定義,對每個選項進行判斷即可.【詳解】解:A、(﹣1)2=1,1與﹣1互為相反數(shù),正確;B、(﹣1)2=1,故錯誤;C、2與互為倒數(shù),故錯誤;D、2=|﹣2|,故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了相反數(shù)的定義,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相反數(shù)的定義.6、A【解析】【分析】設,,根據(jù)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得出,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得到,即可求出.【詳解】軸,,B兩點縱坐標相同,設,,則,,,,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了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三角形的面積,熟知點在函數(shù)的圖象上,則點的坐標滿足函數(shù)的解析式是解題的關鍵.7、D【解析】

根據(jù)圓心角、弧、弦的關系定理得到∠AOB=∠AOC,再根據(jù)圓周角定理即可解答.【詳解】連接OB,∵點B是弧的中點,∴∠AOB=∠AOC=60°,由圓周角定理得,∠D=∠AOB=30°,故選D.【點睛】此題考查了圓心角、弧、弦的關系定理,解題關鍵在于利用好圓周角定理.8、B【解析】

過點A作AM⊥x軸于點M,設OA=a,通過解直角三角形找出點A的坐標,結合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即可求出a的值,再根據(jù)四邊形OACB是菱形、點F在邊BC上,即可得出S△AOF=S菱形OBCA,結合菱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得出結論.【詳解】過點A作AM⊥x軸于點M,如圖所示.設OA=a,在Rt△OAM中,∠AMO=90°,OA=a,sin∠AOB=,∴AM=OA?sin∠AOB=a,OM==a,∴點A的坐標為(a,a).∵點A在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上,∴a?a=a2=48,解得:a=1,或a=-1(舍去).∴AM=8,OM=6,OB=OA=1.∵四邊形OACB是菱形,點F在邊BC上,∴S△AOF=S菱形OBCA=OB?AM=2.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了菱形的性質、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解題的關鍵是找出S△AOF=S菱形OBCA.9、A【解析】

∵AB∥CD,∠A=70°,∴∠1=∠A=70°,∵∠1=∠C+∠E,∠C=40°,∴∠E=∠1﹣∠C=70°﹣40°=30°.故選A.10、B【解析】

根據(jù)乘車人數(shù)是25人,而乘車人數(shù)所占的比例是50%,即可求得總人數(shù),然后根據(jù)百分比的含義即可求得步行的人數(shù),以及騎車人數(shù)所占的比例.【詳解】A、總人數(shù)是:25÷50%=50(人),故A正確;B、步行的人數(shù)是:50×30%=15(人),故B錯誤;C、乘車人數(shù)是騎車人數(shù)倍數(shù)是:50%÷20%=2.5,故C正確;D、騎車人數(shù)所占的比例是:1-50%-30%=20%,故D正確.由于該題選擇錯誤的,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讀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的能力和利用統(tǒng)計圖獲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統(tǒng)計圖獲取信息時,必須認真觀察、分析、研究統(tǒng)計圖,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解決問題.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11、【解析】

延長AD和BC交于點E,在直角△ABE中利用三角函數(shù)求得BE的長,則EC的長即可求得,然后在直角△CDE中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定義求解.【詳解】如圖,延長AD、BC相交于點E,∵∠B=90°,∴,∴BE=,∴CE=BE-BC=2,AE=,∴,又∵∠CDE=∠CDA=90°,∴在Rt△CDE中,,∴CD=.12、(1)-2;(2)【解析】

(1)設點P的坐標為(m,n),則點Q的坐標為(m?1,n+2),依題意得:,解得:k=?2.故答案為?2.(2)∵BO⊥x軸,CE⊥x軸,∴BO∥CE,∴△AOB∽△AEC.又∵,∴令一次函數(shù)y=?2x+b中x=0,則y=b,∴BO=b;令一次函數(shù)y=?2x+b中y=0,則0=?2x+b,解得:x=,即AO=.∵△AOB∽△AEC,且,∴,∴AE=,AO=,CE=BO=b,OE=AE?AO=.∵OE?CE=|?4|=4,即=4,解得:b=,或b=?(舍去).故答案為.13、1【解析】分析:利用同分母分式的減法法則計算,分子整理后分解因式,約分即可得到結果.詳解:原式故答案為:1.點睛:本題考查了分式的加減運算,分式的加減運算關鍵是通分,通分的關鍵是找最簡公分母.14、1.73×1.【解析】

科學記數(shù)法的表示形式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為整數(shù).確定n的值時,要看把原數(shù)變成a時,小數(shù)點移動了多少位,n的絕對值與小數(shù)點移動的位數(shù)相同.當原數(shù)絕對值>1時,n是正數(shù);當原數(shù)的絕對值<1時,n是負數(shù).【詳解】將17.3萬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1.73×1.故答案為1.73×1.【點睛】本題考查了正整數(shù)指數(shù)科學計數(shù)法,根據(jù)科學計算法的要求,正確確定出a和n的值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5、.【解析】

先通分變?yōu)橥帜阜质?,然后根?jù)分式的減法法則計算即可.【詳解】解:原式.故答案為:.【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分式的減法,掌握分式的減法法則是解決此題的關鍵.16、【解析】分析:根據(jù)圓內接四邊形對邊互補和同弧所對的圓心角是圓周角的二倍,可以求得∠AOB的度數(shù),然后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長.詳解:連接AD、AE、OA、OB,∵⊙O的半徑為2,△ABC內接于⊙O,∠ACB=135°,∴∠ADB=45°,∴∠AOB=90°,∵OA=OB=2,∴AB=2,故答案為:2.點睛:本題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圓和外心,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題意,找出所求問題需要的條件,利用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解答.三、解答題(共8題,共72分)17、(1)∠D=32°;(2)①BE=;②【解析】

(Ⅰ)連接OC,CD為切線,根據(jù)切線的性質可得∠OCD=90°,根據(jù)圓周角定理可得∠AOC=2∠ABC=29°×2=58°,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可得∠D的大小.(Ⅱ)①根據(jù)∠D=30°,得到∠DOC=60°,根據(jù)∠BAO=15°,可以得出∠AOB=150°,進而證明△O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據(j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得出根據(jù)圓周角定理得出根據(jù)含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即可求出BE的長;②根據(jù)四邊形ABCD的面積=S△OBC+S△OCD﹣S△OAB進行計算即可.【詳解】(Ⅰ)連接OC,∵CD為切線,∴OC⊥CD,∴∠OCD=90°,∵∠AOC=2∠ABC=29°×2=58°,∴∠D=90°﹣58°=32°;(Ⅱ)①連接OB,在Rt△OCD中,∵∠D=30°,∴∠DOC=60°,∵∠BAO=15°,∴∠OBA=15°,∴∠AOB=150°,∴∠OBC=150°﹣60°=90°,∴△O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Rt△CBE中,∴②作BH⊥OA于H,如圖,∵∠BOH=180°﹣∠AOB=30°,∴∴四邊形ABCD的面積=S△OBC+S△OCD﹣S△OAB【點睛】考查切線的性質,圓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含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等,題目比較典型,綜合性比較強,難度適中.18、(1)A(﹣1,0),B(3,0),y=﹣x﹣;(2)①A′(t﹣1,t);②A′BEF為菱形,見解析;(3)存在,P點坐標為(,)或(,﹣).【解析】

(1)通過解方程﹣x2+x+=0得A(?1,0),B(3,0),然后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確定直線l的解析式;(2)①作A′H⊥x軸于H,如圖2,利用OA=1,OD=得到∠OAD=60°,再利用平移和對稱的性質得到EA=EA′=t,∠A′EF=∠AEF=60°,然后根據(jù)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表示出A′H,EH即可得到A′的坐標;②把A′(t?1,t)代入y=?x2+x+得?(t?1)2+(t?1)+=t,解方程得到t=2,此時A′點的坐標為(2,),E(1,0),然后通過計算得到AF=BE=2,A′F∥BE,從而判斷四邊形A′BEF為平行四邊形,然后加上EF=BE可判定四邊形A′BEF為菱形;(3)討論:當A′B⊥BE時,四邊形A′BEP為矩形,利用點A′和點B的橫坐標相同得到t?1=3,解方程求出t得到A′(3,),再利用矩形的性質可寫出對應的P點坐標;當A′B⊥EA′,如圖4,四邊形A′BPE為矩形,作A′Q⊥x軸于Q,先確定此時A′點的坐標,然后利用點的平移確定對應P點坐標.【詳解】(1)當y=0時,﹣x2+x+=0,解得x1=﹣1,x2=3,則A(﹣1,0),B(3,0),設直線l的解析式為y=kx+b,把A(﹣1,0),D(0,﹣)代入得,解得,∴直線l的解析式為y=﹣x﹣;(2)①作A′H⊥x軸于H,如圖,∵OA=1,OD=,∴∠OAD=60°,∵EF∥AD,∴∠AEF=60°,∵點A關于直線l的對稱點為A′,∴EA=EA′=t,∠A′EF=∠AEF=60°,在Rt△A′EH中,EH=EA′=t,A′H=EH=t,∴OH=OE+EH=t﹣1+t=t﹣1,∴A′(t﹣1,t);②把A′(t﹣1,t)代入y=﹣x2+x+得﹣(t﹣1)2+(t﹣1)+=t,解得t1=0(舍去),t2=2,∴當點A′落在拋物線上時,直線l的運動時間t的值為2;此時四邊形A′BEF為菱形,理由如下:當t=2時,A′點的坐標為(2,),E(1,0),∵∠OEF=60°∴OF=OE=,EF=2OE=2,∴F(0,),∴A′F∥x軸,∵A′F=BE=2,A′F∥BE,∴四邊形A′BEF為平行四邊形,而EF=BE=2,∴四邊形A′BEF為菱形;(3)存在,如圖:當A′B⊥BE時,四邊形A′BEP為矩形,則t﹣1=3,解得t=,則A′(3,),∵OE=t﹣1=,∴此時P點坐標為(,);當A′B⊥EA′,如圖,四邊形A′BPE為矩形,作A′Q⊥x軸于Q,∵∠AEA′=120°,∴∠A′EB=60°,∴∠EBA′=30°∴BQ=A′Q=?t=t,∴t﹣1+t=3,解得t=,此時A′(1,),E(,0),點A′向左平移個單位,向下平移個單位得到點E,則點B(3,0)向左平移個單位,向下平移個單位得到點P,則P(,﹣),綜上所述,滿足條件的P點坐標為(,)或(,﹣).【點睛】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題:熟練掌握二次函數(shù)圖象上點的坐標特征、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菱形的判定和矩形的性質;會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函數(shù)解析式;理解坐標與圖形性質.19、(1)y=(x﹣3)1﹣1;(1)11<x3+x4+x5<9+1.【解析】

(1)利用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的頂點式求得結果即可;(1)由已知條件可知直線與圖象“G”要有3個交點.分類討論:分別求得平行于x軸的直線與圖象“G”有1個交點、1個交點時x3+x4+x5的取值范圍,易得直線與圖象“G”要有3個交點時x3+x4+x5的取值范圍.【詳解】(1)有上述信息可知該函數(shù)圖象的頂點坐標為:(3,﹣1)設二次函數(shù)表達式為:y=a(x﹣3)1﹣1.∵該圖象過A(1,0)∴0=a(1﹣3)1﹣1,解得a=.∴表達式為y=(x﹣3)1﹣1(1)如圖所示:由已知條件可知直線與圖形“G”要有三個交點1當直線與x軸重合時,有1個交點,由二次函數(shù)的軸對稱性可求x3+x4=6,∴x3+x4+x5>11,當直線過y=(x﹣3)1﹣1的圖象頂點時,有1個交點,由翻折可以得到翻折后的函數(shù)圖象為y=﹣(x﹣3)1+1,∴令(x﹣3)1+1=﹣1時,解得x=3+1或x=3﹣1(舍去)∴x3+x4+x5<9+1.綜上所述11<x3+x4+x5<9+1.【點睛】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涉及到待定系數(shù)法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拋物線的對稱性質,二次函數(shù)圖象的幾何變換,直線與拋物線的交點等知識點,綜合性較強,需要注意“數(shù)形結合”數(shù)學思想的應用.20、(1)①∠BEF=60°;②AB'∥EF,證明見解析;(2)△CB′F周長的最小值5+5;(3)PB′=.【解析】

(1)①當△AEB′為等邊三角形時,∠AEB′=60°,由折疊可得,∠BEF=∠BEB′=×120°=60°;②依據(jù)AE=B′E,可得∠EAB′=∠EB′A,再根據(jù)∠BEF=∠B′EF,即可得到∠BEF=∠BAB′,進而得出EF∥AB′;(2)由折疊可得,CF+B′F=CF+BF=BC=10,依據(jù)B′E+B′C≥CE,可得B′C≥CE﹣B′E=5﹣5,進而得到B′C最小值為5﹣5,故△CB′F周長的最小值=10+5﹣5=5+5;(3)將△ABB′和△APB′分別沿AB、AC翻折到△ABM和△APN處,延長MB、NP相交于點Q,由∠MAN=2∠BAC=90°,∠M=∠N=90°,AM=AN,可得四邊形AMQN為正方形,設PB′=PN=x,則BP=6+x,BQ=8﹣6=2,QP=8﹣x.依據(jù)∠BQP=90°,可得方程22+(8﹣x)2=(6+x)2,即可得出PB′的長度.【詳解】(1)①當△AEB′為等邊三角形時,∠AEB′=60°,由折疊可得,∠BEF=∠BEB′=×120°=60°,故答案為60;②AB′∥EF,證明:∵點E是AB的中點,∴AE=BE,由折疊可得BE=B′E,∴AE=B′E,∴∠EAB′=∠EB′A,又∵∠BEF=∠B′EF,∴∠BEF=∠BAB′,∴EF∥AB′;(2)如圖,點B′的軌跡為半圓,由折疊可得,BF=B′F,∴CF+B′F=CF+BF=BC=10,∵B′E+B′C≥CE,∴B′C≥CE﹣B′E=5﹣5,∴B′C最小值為5﹣5,∴△CB′F周長的最小值=10+5﹣5=5+5;(3)如圖,連接AB′,易得∠AB′B=90°,將△ABB′和△APB′分別沿AB、AC翻折到△ABM和△APN處,延長MB、NP相交于點Q,由∠MAN=2∠BAC=90°,∠M=∠N=90°,AM=AN,可得四邊形AMQN為正方形,由AB=10,BB′=6,可得AB′=8,∴QM=QN=AB′=8,設PB′=PN=x,則BP=6+x,BQ=8﹣6=2,QP=8﹣x.∵∠BQP=90°,∴22+(8﹣x)2=(6+x)2,解得:x=,∴PB′=x=.【點睛】本題屬于四邊形綜合題,主要考查了折疊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正方形的判定與性質以及勾股定理的綜合運用,解題的關鍵是設要求的線段長為x,然后根據(jù)折疊和軸對稱的性質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其他線段的長度,選擇適當?shù)闹苯侨切?,運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21、(1)見解析;(2).【解析】

(1)連接OD,根據(jù)切線的判定方法即可求出答案;(2)由于OD∥AC,點O是AB的中點,從而可知OD為△ABC的中位線,在Rt△CDE中,∠C=60°,CE=CD=1,所以AE=AC?CE=4?1=3,在Rt△AEF中,所以EF=AE?sinA=3×sin60°=.【詳解】(1)連接OD,∵△ABC是等邊三角形,∴∠C=∠A=∠B=60°,∵OD=OB,∴△ODB是等邊三角形,∴∠ODB=60°∴∠ODB=∠C,∴OD∥AC,∴DE⊥AC∴OD⊥DE,∴DE是⊙O的切線(2)∵OD∥AC,點O是AB的中點,∴OD為△ABC的中位線,∴BD=CD=2在Rt△CDE中,∠C=60°,∴∠CDE=30°,∴CE=CD=1∴AE=AC﹣CE=4﹣1=3在Rt△AEF中,∠A=60°,∴EF=AE?sinA=3×s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