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4題考法新變化(附文意理解和分析題型錯誤類型)_第1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4題考法新變化(附文意理解和分析題型錯誤類型)_第2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4題考法新變化(附文意理解和分析題型錯誤類型)_第3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4題考法新變化(附文意理解和分析題型錯誤類型)_第4頁
2024年高考語文備考之14題考法新變化(附文意理解和分析題型錯誤類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提前看變化:

(-)14.以“千里馬”為核心詞,分析“靜郭君善劑貌辨”的事例可以支持哪些論點。

(二)14.兩則材料中,周公和孔子分別是如何闡述觀點的?請任選其一簡要概括。

(三)14.14.范成大認為王常侍、范仲淹“風烈如此”,請參考以下對“風烈”的闡

釋,概括文中兩位先賢“風烈”的表現(xiàn)。

(四)14.下面材料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論據(jù)?請結(jié)合本文的內(nèi)容,簡要說明理由。

(五)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舜的賢能,但材料一說“堯舉舜”,材料二中說“舜

臣堯”,請說說兩者為何有此不同。(三文本對比閱讀)

(六)14.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深得主考官歐陽修賞識。如果韓非子穿越成為主

考官,他可能會對蘇軾的觀點提出什么質(zhì)疑?蘇軾該如何為自己辯解?請結(jié)合材料二、材料

三分析。(三文本對比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今有千里之馬于此,非得良工,猶若弗取。良工之與馬也,相得則然后成。譬之若袍之

與鼓。夫士亦有千里,高節(jié)死義,此士之千里也。能使士待千里者,其惟賢者也。

靜郭君①善劑貌辨。劑貌辨之為人也多詈,門人弗說。孟嘗君竊以諫靜郭君,靜郭君大

怒曰:“茍可以謙劑貌辨者,吾無辭為也。”于是舍之上舍,令長子御,朝暮進食。數(shù)年,

威王薨,宣王立靜郭君不善于宣王辭而之薛與劑貌辨俱。留無幾何,劑貌辨辭而行,請見宣

王,靜郭君曰:“王之不說嬰也甚,公往,必得死焉。”劑貌辨曰:“固非求生也?!闭埍?/p>

行,靜郭君不能止。劑貌辨行,至于齊,宣王聞之,藏怒以待之。劑貌辨見,宣王曰:“子,

靜郭君之所聽愛也?”劑貌辨答曰:“愛則有之,聽則無有。王方為太子之時,辨謂靜郭君

曰:'太子之不仁,過頤豕視②,若是者倍反。不若革太子,更立衛(wèi)姬嬰兒校師。'靜郭君

法而曰;‘不可,吾弗忍為也。'且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必無今日之患也,此為一也。至

于薛,昭陽③請以數(shù)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聽之?!o郭君曰:'受薛于先王,雖惡于

后王,吾獨謂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廟在薛,吾豈可以先王之廟予楚乎?'又不肯聽辨,此為

二也?!毙跆ⅲ瑒佑陬伾?,曰:“靜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涂?/p>

為寡人少來靜郭君乎?”劑貌辨答日:“敬諾?!膘o郭君來,宣王自迎靜郭君于郊,望之而

泣。靜郭君至,因請相之。靜郭君辭,不得已而受。十日,謝病,強辭,三日而聽。當是時

也,靜郭君可謂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非之弗為阻,此劑貌辨之所以外生樂、趨患難故

也。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知士》)

【注】①靜郭君:姓田名嬰,戰(zhàn)國時齊國大臣,孟嘗君田文之父,受封于薛地。②過頤

豕視:耳后見腮,目光斜視。③昭陽:楚國國相。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宣王A立B靜郭君C不善D于宣王E辭F而之薛G與H劑貌I辨俱。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吾無辭為也”與“今者出,未辭也”(《鴻門宴》)兩句中的“辭”字含義相同。

B.“不若革太子”與“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兩句中的“革”字含義不同。

C.先王,有兩個義項,一指前代君王,二指上古的賢圣之君。在文中意思是前者。

D.廟,舊時供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賢哲的房屋。如《五代史伶官傳序》中“莊宗受而藏

之于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嘗君針對靜郭君對劑貌辨的態(tài)度進行勸諫,但靜郭君不僅沒有聽從,反而對劑貌

辨更好了:讓他住進上等客舍,讓自己的兒子侍奉他。

B.劑貌辨想讓靜郭君繼續(xù)發(fā)揮才能以使齊國更強大,所以冒著被殺的危險進入國都去

朝見齊宣王,勸其重新任用靜郭君,他的勸諫取得了成功。

C.劑貌辨游說齊宣王的時候,講述了兩件事:一是靜郭君不聽勸諫,沒有立衛(wèi)姬之子

為太子;二是拒絕了昭陽的請求,不肯與之互換土地。

D.齊宣王最終改變了對靜郭君的態(tài)度,迎接靜郭君回到都城,還任命他為相,但靜郭

君做相之后不久就借口有病辭去,宣王三天后才答應。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靜郭君善劑貌辨。劑貌辨之為人也多詈,門人弗說。

(2)靜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

14.以“千里馬”為核心詞,分析“靜郭君善劑貌辨”的事例可以支持哪些論點。

【答案】10.BEG11.A12.B

13.(1)靜郭君喜愛劑貌辨。劑貌辨為人有很多毛病,(靜郭君的)門人不喜歡他。

(2)靜郭君對我竟到了這樣的地步!我年少無知,實在不知道這些情況。

14.①有千里馬,還要有伯樂。

②伯樂與千里馬會互相成就。

③賢能的人能讓士人發(fā)揮千里之能。

【解析】

【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齊宣王成為國君,靜郭君與齊宣王并不交好,便告辭齊宣王與劑貌辨一起到薛地

去。

“宣王立”,主謂結(jié)構(gòu),其后斷開,即B處。

“靜郭君不善于宣王”,“于宣王”作“不善”的后置狀語,其后斷開,即E處。

“辭而之薛”,“而”表承接,連接前后內(nèi)容,中間不斷開,“薛”作“之”的賓語,

其后斷開,即G處。

故BEG三處斷開。

【U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

A.錯誤。推辭;告辭。句意:我沒有可推辭的。/現(xiàn)在出來,還沒有告辭。

B.正確。廢掉;消滅。句意:不如廢掉太子。/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

C.正確。

D.正確。句意:莊宗接受之后收藏在了祖廟。

故選Ao

【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篩選信息的能力。

B.“讓靜郭君繼續(xù)發(fā)揮才能以使齊國更強大”錯,于文無據(jù)。劑貌辨朝見齊宣王的目

的在于使郭靜君能得到齊宣王的善待,他也沒有勸宣王重新任用靜郭君。

故選Bo

【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善”,喜愛;“詈”,缺點,毛病;“說”,通“悅”,喜歡。

(2)“一”,竟然;“少”,年輕;“殊”,很、實在、確實。

[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關內(nèi)容的能力。

根據(jù)“靜郭君善劑貌辨。劑貌辨之為人也多詈,門人弗說。孟嘗君竊以諫靜郭君,靜郭

君大怒曰:'茍可以謙劑貌辨者,吾無辭為也。'于是舍之上舍,令長子御,朝暮進食”概

括,劑貌辨是千里馬,但也需要有靜郭君這樣的伯樂賞識:有千里馬,還要有伯樂。

前期靜郭君賞識劑貌辨,“舍之上舍,令長子御,朝暮進食”;后期劑貌辨幫助靜郭君

得到宣王的敬重,“靜郭君來,宣王自迎靜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靜郭君至,因請相之。靜

郭君辭,不得已而受”:伯樂與千里馬會互相成就。

靜郭君賞識劑貌辨,這才有了劑貌辨發(fā)揮才能之處:賢能的人能讓士人發(fā)揮千里之能。

參考譯文:

如果有千里馬在這里,但沒有獲得善于相馬的人,猶如沒有獲得這匹馬。善于相馬的人

和千里馬,互相依賴,然后才能成名。就像鼓槌和鼓一樣。士中也有千里馬,氣節(jié)高尚,能

為正義而死的,就是士中的千里馬。能夠使土施展千里馬的本領的,大概只有賢人吧。

靜郭君喜愛劑貌辨。劑貌辨為人有很多毛病,靜郭君的門人都不喜歡他。孟嘗君私下拿

這件事勸諫靜郭君,靜郭君非常生氣地說:“如果可以讓劑貌辨滿足,我沒有可推辭的?!?/p>

于是,他讓劑貌辨住到上等客舍,命令長子侍奉他,早晚進奉飲食。幾年后,齊威王逝世,

齊宣王成為國君,靜郭君與齊宣王并不交好,便告辭齊宣王與劑貌辨一起到薛地去。留居薛

地沒幾天,劑貌辨就拜辭而離開,請求去朝見齊宣王。靜郭君說:“宣王十分不喜歡我,你

去了,一定會被殺的。”劑貌辨回答說:“我本來就不企求能夠活著?!眲┟脖嬲埱笠欢ㄒ?/p>

去,靜郭君無法制止他。劑貌辨出行,來到齊國國都,齊宣王知道了這件事,就心懷惱怒等

著他。劑貌辨朝見齊宣王,齊宣王說:“你,是靜郭君所聽從和喜愛的人嗎?”劑貌辨回答

說:“喜愛是有的,聽從卻沒有。當大王還是太子的時候,我對靜郭君說過:'太子不仁德,

耳后見腮,目光斜視,像這樣的人肯定會背理行事。不如廢掉太子,改立衛(wèi)姬的幼子校師為

太子。'靜郭君流著淚說:‘不行,我不忍心這樣做。'如果靜郭君聽我的話這樣做了,一

定沒有今天的禍患,這是其一。到了薛地,楚相昭陽請求用多出數(shù)倍的土地來交換薛地,我

又說:'一定要答應他?!o郭君說:’從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的封賞,雖然被后王厭惡,我

如何對先王說呢?而且先王的宗廟在薛地,我怎么可以把先王的宗廟給楚國呢?'又不肯聽

從我的勸說,這是其二。"齊宣王嘆息,臉上有所動容,說:“靜郭君對我竟到了這樣的地

步!我年少無知,實在不知道這些情況。你肯為我請靜郭君來一段日子嗎?”劑貌辨回答說:

“遵命?!膘o郭君來了,齊宣王親自到郊野迎接靜郭君,望見靜郭君就流下了眼淚。靜郭君

到來后,齊宣王就請求他當國相。靜郭君推辭,終因不能推辭掉而接受了。十天后,靜郭君

推說有病,堅決要辭去,三天后齊宣王才批準。在那個時候,靜郭君可以說是能夠依據(jù)自己

的見識判斷別人的人。能夠自己去了解別人,所以不會被別人的非議阻礙自己的判斷。這就

是劑貌辨能夠為了他摒棄生命的樂趣而奔赴患難的原因。

(二)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伯禽①將歸于魯,周公謂伯禽之傅曰:“汝將行,盍志而子美德乎?”

對曰:“其為人寬,好自用,以慎。此三者,其美德已?!?/p>

周公日:“嗚呼!以人惡為美德乎?彼其寬也,出無辨矣,女又美之!彼其好自用也,

是所以宴小也。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知如士,不與士爭知。彼

爭者,均者之氣也,女又美之!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淺也。聞之曰:'無越逾不見士。'見

士問曰:'無乃不察乎?‘不聞,即物少至,少至則淺。彼淺者,賤人之道也,女又美之!”

“吾語女,我,文王之為子,武王之為弟,吾于天下不賤矣,然而吾所執(zhí)贄而見者十人,

還貨而相見者三十人,貌執(zhí)之士者百有余人,欲言而請畢事者千有余人,于是吾僅得三士焉,

以正吾身,以定天下。吾所以得三士者,亡于十人與三十人中,乃在百人與千人之中。人人

皆以我為越逾好士,然故士至;士至,而后見物;見物,然后知其是非之所在。戒之哉!女

以魯國驕人,幾矣!夫仰祿之士猶可驕也,正身之士不可驕也。彼正身之士,舍佚而為勞,

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紀不息,文章不廢也?!?/p>

(節(jié)選自《荀子?堯問》)

材料二:

哀公問于孔子曰:“寡人欲論魯國之士,與之為治,敢問如何取之?”

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圣人。審此五者,則治道

畢矣?!?/p>

公曰:“何謂士人?”

孔子曰:“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

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必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必審其所謂;行不務多,

必審其所由。此則士人也?!?/p>

公曰:“善哉!非子之賢,則寡人不得聞此言也。雖然寡人生于深宮之內(nèi)未嘗知憂恐不

足以行五儀之教。若何?”

孔子對日:“如君之言,己知之矣,則丘亦無所聞焉?!?/p>

(節(jié)選自《孔子家語?五儀解》)

【注】①伯禽:周公旦之子。②出:給予,指賞賜。③此下所述,是周公對伯禽說的話。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

雖然A寡人B生于深宮C之內(nèi)D未嘗知E憂F恐G不足以行H五儀之教。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用,文中指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與成語“師心自用”中的“自用”意思相同,感

情色彩也相同。

B.執(zhí)贄,指拜謁尊長時攜禮物相贈,與《屈原列傳》“厚幣委質(zhì)事楚”中“質(zhì)”的意

思相同。

C.正,意為使……端正,與《墨子?兼愛》“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中“虧”

的用法相同。

D.審,文中指清楚了解,與《歸去來兮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中的“審”

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周公看來,對人一味寬大會賞賜不加分別,過于謹慎容易孤陋寡聞,所以他對伯

禽師傅的贊美不以為然。

B.周公認為不必和牛比力氣、和馬比速度、和讀書人比智慧,因為這是一種降低自己

身份、地位的意氣之爭。

C.周公告誡伯禽,那些依賴俸祿生活的士人會顯得態(tài)度高傲,那些身心端正的士人的

態(tài)度是不會高傲的。

D.在孔子的心目中,士人具有心中有原則、說話有依據(jù)、行事有正道等特質(zhì),是當權(quán)

者可以信任的治世之才。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周公謂伯禽之傅曰:“汝將行,盍志而子美德乎?”

(2)寡人欲論魯國之士,與之為治,敢問如何取之?

14.兩則材料中,周公和孔子分別是如何闡述觀點的?請任選其一簡要概括。

【答案】10.ADF11.A12.C

13.(1)周公旦對伯禽的師傅說:“你們將要走了,何不說說你的學生的美德呢?”

(2)我想評論一下魯國的人才,和他們一起治理國家,請問怎么選拔人才呢?

14.示例一:周公主動拋出問題,接著否定了伯禽師傅對伯禽的贊美,然后以親身體驗

為例闡述國君要虛己待人、禮賢下士的觀點。

示例二:孔子借哀公問政的問題,直接闡明治世要分清五類人的觀點,然后以士人為例,

明確選拔人才的標準。

【解析】

【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準確斷句的能力。

句意:雖然如此,但我從小生在深宮之內(nèi),不知道憂愁,恐怕不足以實行五儀之教。怎

么辦呢?

“雖然”是句中讓步狀語,可單獨成句,故可在A處斷開;

“寡人生于深宮之內(nèi)”中,“寡人”是主語,“生于深宮之內(nèi)”是狀語后置句,原句應

為“于深宮之內(nèi)生”,故可于后置狀語后斷開,即D處;

“未嘗知憂”是謂賓成分,“憂”是賓語成分,故可于賓語后斷開,即F處。

故可斷于ADF。

【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一詞多義的能力。

A.“意思相同,感情色彩也相同”錯,前者是褒義,后者是貶義。句意:喜歡靠自己的

才智行事。/指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B.正確。句意:然而需要我拿著見面禮求見的有十個人。/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

C.正確,都是使動用法。句意:靠他們使我的身心端正。/孩子如果只知道愛惜自己,

而不知道體恤父母,甚至不惜傷害雙親,來追求自己的利益。

D.正確。句意:清楚了解這五類人。/倚靠著南窗,抒發(fā)我的傲然自得的心情,更覺得

這狹小之地容易使(我)平靜。

故選A。

【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C.“那些依賴俸祿生活的士人會顯得態(tài)度高傲,那些身心端正的士人的態(tài)度是不會高傲

的”錯。原句“夫仰祿之士猶可驕也,正身之士不可驕也”的意思是那些依賴俸祿生活的士

人可以態(tài)度高傲,而那些身心端正的士人的態(tài)度卻不能高傲。

故選Co

【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準確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1)“謂”,告訴;“盍”,為什么不;“而”,你的。

(2)“論”,評論;“為治”,治理國家;“取”,選拔。

【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中,作者以周公詢問“伯禽之傅”的問題“汝將行,盍志而子美德乎?”展開話

題,然后簡單說明了伯禽之傅的回答內(nèi)容,以此引出“其為人寬,好自用,以慎”這三個要

點。然后,文章第三段,作者通過周公的對話,逐一批判了“為人寬”“好自用”“以慎”

這三個優(yōu)點的一體兩面,從而否定了伯禽師傅對伯禽的贊美。此后,周公自述里,作者用周

公自己的親身體驗“我……吾于天下不賤矣,然而吾所執(zhí)贄而見者十人……以正吾身,以定

天下”,向?qū)Ψ疥U述了國君要虛己待人、禮賢下士的道理。

材料二中,作者以哀公詢問孔子“寡人欲論魯國之士,與之為治,敢問如何取之?”這

一問題直接引出話題,通過孔子的回答引出“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圣人”

這五個對象,以及“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即要分清這五類人的觀點。然后,文章通過''何

謂士人?”著重針對士人這一對象展開分析,通過分析其表現(xiàn)、特點等,進一步明確選拔人

才的標準。

參考譯文:

材料一:

伯禽將要到魯國去,周公旦對伯禽的師傅說:“你們將要走了,何不說說你的學生的美

德呢?”

伯禽的師傅回答說:“他為人寬大,喜歡靠自己的才智行事,而且謹慎。這三個方面,就是

他的美德了?!?/p>

周公說:“唉呀!你把人家不好的東西當作美德啦!他對人一味寬大,那么賞賜就會不

加分別了,你卻還贊美他!他喜歡靠自己的才智行事,這是使他淺陋無知的根源啊。君子氣

力像牛一樣大,也不和牛較量氣力;跑起來像馬一樣快,也不和馬賽跑;智慧像士人一樣高

明,也不和士人比聰明。那些較量競爭,只是把自己和別人視為等同的人的氣量,你卻還贊

美他!他的謹慎,這是使他孤陋寡聞的原因。我聽說過這句話:'不要過分地不會見士人。’

見到士人就要問道:'恐怕我不夠明察吧?'不詢問,那么事情就了解得少,了解得少就淺

陋了。那淺陋,是卑賤的人待人接物的方法,你卻還贊美他!”

(周公對伯禽說)“我告訴你,我,是文王的兒子,是武王的弟弟,我在天下不算卑賤了,

然而需要我拿著見面禮求見的有十個人,需要還禮會見的有三十個人,以禮相待的有一百多

人,愿意向我進言我請他把話說完的有一千多人,在這些人之中我只得到三個賢士,靠他們

使我的身心端正,來使天下安定。我得到三個賢士的辦法,不是在十個人和三十個人之中挑

選,而是在上百人和上千人之中挑選。人人都認為我特別喜歡士人,所以士人都來了;士人

來了,然后我才能看清事物;看清了事物,然后才能知道它們的對錯在什么地方。要警戒??!

你如果憑借魯國高傲地對待人,就危險了!那些依賴俸祿生活的士人還可以高傲地對待,而

身心端正的士人是不可以高傲地對待的。那些身心端正的士人,舍棄安逸而干勞苦的事,臉

色黝黑也不喪失自己所選擇的立場,因此天下的治國綱領能流傳不息,古代的文獻典籍能經(jīng)

久不廢啊。”

材料二:

魯哀公問孔子道:“我想評論一下魯國的人才,和他們一起治理國家,請問怎么選拔人才

呢?”

孔子回答道:“人分五個等級,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圣人。清楚了解

這五類人,那治世的方法就都具備了。”

哀公問道:“請問什么是士人?”

孔子回答說:“所謂士人,他們心中有確定的原則,有堅守的計劃,即使不能盡到行道

義治國家的本分,也一定有遵循的法則;即使不能集百善于一身,也一定有自己的操守。因

此他們的知識不一定非常廣博,但一定要審查自己具有的知識是否正確;話不一定說得很多,

但一定要審查說得是否確當;事不一定做得很多,但一定要明白是不是符合正道。這樣的人

就是士人?!?/p>

哀公說:“好?。〔皇窍壬t明,我就聽不到這些言論了。雖然如此,但我從小生在深

宮之內(nèi),不知道憂愁,恐怕不足以實行五儀之教。怎么辦呢?

孔子回答說:“從您的話中可以聽出,您已經(jīng)明白這些道理了,我也就沒什么可對您說

的了。

(三)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三賢堂記

床]范成大

吳郡治故有思賢亭,以祠韋、白、劉三太守。更兵燼,久之,遂作新堂,名曰三賢。當

紹興辛巳,鄱陽洪公始益以唐王常侍、本朝范文正之像,復其舊之名亭者榜焉。先是,公以

歲五月來臨吾州,繇州南鄙望洞庭,略具區(qū)①,觀三江五湖之吐吞,濤波聒天,旁無邊垠。

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若有鬼神之扶傾,鯨鰲背負而涌以出也。暮夜,人語馬嘶,匈匈

不絕。公固己語其人,思常侍之功矣。周覽原田而相其溝防,東南之播于江,東北之委于海

者,脈絡SS通,湮蕪滌除。夏旱易以陂,潦水時至,不能嚙渚涯以決污邪,荒寒化為麥禾。

起景佑,迄今歲,無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退而詳兩賢行

事,尚什百于此。文正自郡召還,遂參永昭陵大政,德業(yè)光明,為宋宗臣,通國之誦曰文正

公,而不以姓氏行焉。韋、白、劉之遺愛,邦人既已俎豆之,語在舊碑,尚矣。王、范風烈

如此,且有德于吳宜俱三賢不沒以為無窮之思此堂之所為得名者。

嘗謂士才高必自賢,位高或不屑其官,世通患也。洪公,忠宣公之子,擢博學宏詞第一,

名字滿四海余二十年。既入翰林為學士,未幾,自列去。甫及里門,制書以左魚②來矣。邦

人度公且上朝謁,莫能久私公也。然始至之日,咨民所疾苦,退然不自居其智能,亟從掌故

吏訪諸賢之舊圖畫,仿佛想見其平生。公既以道學文章命一世,顧有羨于五君子者,意將跡

其惠術,講千里之長利以膏雨此民。彼憧憧往來,視桑陰,趣舍人裝③者。夫才高而不自賢,

位高而滋共其官,盛德事也。

斯堂法應得書,會公使來屬筆紀歲月。竊愿詫斯堂以夸鄰邦,以為邑子榮。乃不辭而承

公命。八月既望,州民左從事郎范成大記并書。

(選自《范成大集》,有刪改)

[注]①具區(qū):古澤藪名,即太湖。②左魚:符契的左半,唐宋時符契作魚形。③舍人裝:

左右親信或門客的裝扮(典雅服飾),在此借指官員。

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

且有德A于吳B宜俱C三賢不沒D以為E無窮之思F此堂G之所為H得名者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俎豆,意為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的兩種禮器,本文指祭祀,奉祀。

B.亟,屢次、多次之意,與成語“進退維亟”“亟不可待”中的“亟”詞義不同。

C.趣,催促之意,與《蘭亭集序》“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中的“趣”詞義不同。

D.屬,撰寫、編輯之意,與《屈原列傳》“屈平屬草稿未定”中的“屬”詞義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思賢亭為紀念韋、白、劉而立,歷經(jīng)戰(zhàn)火重建,命名為三賢堂,后洪公增加王常侍

和范仲淹的畫像,以示紀念。

B.洪公當年遍覽洞庭湖,巡視太湖,看到水道得到了疏通,荒地上種植了麥禾,認為

這是先賢興修水利的功勞。

C.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曾任吳郡太守,德行高尚,美名遠播,為后人敬仰,他們

的豐功偉績被刻在石碑上。

D.洪公曾因博學宏詞第一入翰林為官,后自請辭職,回鄉(xiāng)即被召回,鄉(xiāng)親們猜測他將

要上朝赴命,很舍不得他。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若有鬼神之扶傾,鯨鰲背負而涌以出也

(2)起景佑,迄今歲,無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

14.范成大認為王常侍、范仲淹“風烈如此”,請參考以下對“風烈”的闡釋,概括文

中兩位先賢“風烈”的表現(xiàn)。

“今此數(shù)郡,其人尚多好儒學,性質(zhì)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保ā端鍟?地理志中》)

“然寬弘盡下,出于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保ā稘h書?元帝紀?贊曰》)

“成大致書北庭,幾于見殺,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風烈?!保ā端问?范成大傳》)

【答案】10BDF11.D12.D

13.(1)有一塊石堤形狀分明地浮在巨浪之上,像有鬼神扶住一樣,也像是鯨鰲背負

重物涌出水面。(2)從景佑年到今年,沒有洪水災害,于是洪公便說:“這不正是范文正

公對百姓盡心盡力(的結(jié)果)嗎?”

14.(1)謙卑自牧;(2)德行高尚;(3)大興水利;(4)勤政于民/愛國愛民;(5)

執(zhí)政為公;(6)才華橫溢。

【解析】

【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并且(他們)對吳郡(蘇州)有恩德,應當同那三位賢人一樣不被埋沒,把他

們作為無窮無盡的懷思,這就是這座紀念堂取這個名字的緣由。

“有德于吳”是狀語后置句,中間不應斷開,應在“吳”后面斷開,即在B處斷開;

“俱三賢”是介賓結(jié)構(gòu),中間不應斷開;“不”也是狀語,“沒”是句子的謂語,所以

應在“沒”后面斷開,即在D處斷開;

“為”的賓語為“無窮之思”,中間不應斷開,應在“思”后面斷開,即在F處斷開;

“此堂之所為得名者”是判斷句,中間不應斷開。

所以,應在BDF處斷開。

[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文化常識以及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

B.正確?!皩掖?、多次/危急/緊急、急切”;句意:多次跟從掌故吏拜訪諸位先賢的之

前的畫像。/進退都處于危急境地。/形容心情急切或形勢緊迫。

C.正確?!按叽?通‘取'";句意:去催促官員們(為民辦事)。/雖然各有各的愛好,

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

D.“詞義相同”錯誤?!巴?囑’,囑托/撰寫”;句意:恰逢洪公派人來委托(我)

執(zhí)筆記錄這重要的時刻。/屈原編寫的草稿尚未定稿。

故選Do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D.“曾因博學宏詞第一入翰林為官”錯誤,由原文“洪公,忠宣公之子,擢博學宏詞第

一,名字滿四海余二十年。既入翰林為學士”可知,文中沒有這個因果關系。

故選D。

【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截然”,形狀分明(的樣子);“巨浸”,巨浪;“若”,像;“涌以出”,

涌出,奔涌而出。

(2)“起……迄”,從……到;"非…乎”,這不正是……嗎;“勤”,盡心盡力,

或(對民生/民事)勤政。

【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意將跡其惠術”可知,王常侍、范仲淹勤政于民或愛國愛民。

由原文“德業(yè)光明,為宋宗臣,通國之誦日文正公,而不以姓氏行焉”可知范仲淹,德

行高尚。

由原文“周覽原田而相其溝防,東南之播于江,東北之委于海者,脈絡驪通,湮蕪滌除。

夏旱易以陂,潦水時至,不能嚙渚涯以決污邪,荒寒化為麥禾”可知,王常侍大興水利。

由原文“文正自郡召還,遂參永昭陵大政”可知,范仲淹才華橫溢。

由原文“洪公,忠宣公之子,擢博學宏詞第一,名字滿四海余二十年。既入翰林為學士,

未幾,自列去”可知,王常侍、范仲淹都像洪公一樣謙卑自牧。

由原文“彼憧憧往來,視桑陰,趣舍人裝者”可知,王常侍、范仲淹都像洪公一樣執(zhí)政

為公。

參考譯文:

三賢堂記

味]范成大

吳郡治(今蘇州)以前有一座思賢亭,用來紀念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三位太守。此

亭經(jīng)歷戰(zhàn)火,過了很久,就建了新的紀念堂,取名為“三賢堂”。在紹興辛巳年,鄱陽洪公

(吳郡太守洪遵)開始在“三賢堂”里增加了唐朝王常侍、本朝范仲淹的畫像,又將之前為

這座亭取名的人寫入了榜單。在此之前,洪公在當年五月來到吾州,在繇州南邊可望見洞庭

湖,巡視太湖,看到三江五湖的波瀾壯闊,波濤聲震耳欲聾,湖水無邊無際。有一塊石堤形

狀分明地浮在巨浪之上,像有鬼神扶住一樣,也像是鯨鰲背負重物涌出水面。夜晚,濤聲如

人聲鼎沸、萬馬嘶鳴,喧嘩聲鳴叫聲不絕于耳。洪公也一定會告訴他周邊的人,夸贊王常

侍的功勞。遍覽平原上的田地并且仔細察看(修筑的)溝渠和堤防,(溝渠堤防)東南方向

沿著江散開,東北方向朝著海邊曲折,水道得到了疏通,淤塞和荒蕪之地都得到了蕩滌和修

整。夏天干旱時可以成為蓄水池,雨季(雨水)來的時候,不會侵蝕沙洲使得大水沖破堤岸,

(由此)荒涼寒冷之地也可以種植麥禾。

從景佑年到現(xiàn)在,沒有洪水災害,于是(此時)洪公便說:“這不正是范仲淹(文正

公)對百姓(民生民事)盡心盡力(的結(jié)果)嗎?"(洪公)回去后詳細記錄了兩位先賢的

事跡,所記之事超過其他記錄者的十倍、百倍之多。范仲淹從吳郡(蘇州)被召回,于是就

任宋仁宗的參知政事,他的德行與功業(yè)昌明盛大,是宋仁宗的重臣,(范仲淹去世后)整個

國家都敬稱他文正公,從不用姓氏加以稱呼。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三位吳郡太守遺留仁

愛于后世,百姓們也早已對他們進行祭祀追懷了,(那些文字)記錄在之前的石碑上,(距

現(xiàn)在)很久遠了。王常侍、范仲淹的風范也是像這樣,并且(他們)對吳郡(蘇州)有恩德,

應當同那三位賢人一樣不被埋沒,把他們作為無窮無盡的懷思,這就是這座紀念堂取這個名

字的緣由。

(我)曾經(jīng)認為讀書人才華高一定自以為有才能,身處高位有些人會看不起其他官員,

這是官場通行的毛病。洪公(吳郡太守洪遵),是忠宣公的兒子,以博學宏詞科的第一名被

擢拔,(由此)名滿四海近二十年。已經(jīng)入選翰林做學士,沒過多久(向皇帝)請求卸任官

職。(洪公)剛剛才到鄉(xiāng)里,皇帝的詔書和左魚也到了。鄉(xiāng)人猜測洪公要去朝廷拜謁皇帝了,

不能挽留洪公太長時間。然而在洪公剛到的那天,他就詢問鄉(xiāng)里百姓的疾苦,他很謙卑,從

來不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妄自尊大,多次跟從掌故吏拜訪諸位先賢的之前的畫像,(睹畫思人)

他們的豐功偉績仿佛歷歷在目。洪公憑其在文道上的深厚造詣成為世人所倚重的杰出人才,

依舊對這五位先賢非常敬佩歆羨,想要去追尋學習他們施惠百姓的方法,給這里的百姓帶來

更多更長遠的利益。他為民計民生往來奔波,去探望鄉(xiāng)里,去催促官員們(為民辦事)。才

華高卻不自認為賢能,處于高位卻能與其他官員共進退,這是很高尚的品德啊。

這個紀念堂按理應當?shù)玫阶鲇涗洠》旰楣扇藖砦校ㄎ遥﹫?zhí)筆記錄這重要的時刻。

我私下愿意稱贊這座紀念堂來夸夸附近地方的百姓,這樣也讓這地方的百姓以先賢們?yōu)闃s耀,

于是沒有推辭并答應了洪公指派的任務。農(nóng)歷八月十六,州民左從事郎范成大撰述并書寫。

(四)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無以成,行非信無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濟之須舟也;

信之于行,猶舟之待楫也。將涉大川,非舟何以濟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雖欲

為善而不知立行,猶無舟而濟川也;雖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猶無楫而行舟也。昔齊攻魯,求

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則請受之?!濒斒沽荆?/p>

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也。”乃獻岑鼎。

小都射①以邑奔魯,曰:“使子路要我,吾無盟矣?!蹦耸棺勇贰W勇忿o焉。季康子謂之日:

“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濟其言,是不義

也,由不能矣?!狈蛄尽⒓韭?,魯之匹夫,立信于衡門,而聲馳于天下。故齊那不信千乘

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為德豈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君子知誠信之為貴,故必誠信

而行;君王知誠信之為貴,故以信施救則立,以信荏事則正,以信賞罰則明。由此而言:信

之為行,其德大矣!

(節(jié)選自《劉子》,有刪改)

材料二:

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

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

順情阿旨、則是佞人?!碧谥^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

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謂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

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

貞觀十七年,太宗謂侍臣曰:“孔子曰'民無信不立',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

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房玄齡對曰:“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廢一不可,能

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紂狎侮五常,武王奪之;項氏以無信為漢高祖所奪,誠如圣旨。”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卷五?論誠信,有刪改)

【注】①射:人名,小邦國的大臣。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

故齊A都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為德G豈不大哉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要,在文中是“約定”的意思、。與《鴻門宴》“張良出,要項伯”中的“要”的詞

義一樣。

B.辭,在文中是“拒絕”的意思。與《琵琶行》“莫辭更坐彈一曲”中的“辭”詞義

一樣。

C.衡門,在文中指“簡陋的房屋”,與《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中的“衡宇”詞

義一樣。

D.的,在文中是“的確”的意思。與《與委書》“的的非吾所忍”中的“的”詞義一

樣。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行就無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沒有誠信也就無以立身,誠信對于

行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槳一樣重要。

B.小都射逃奔到魯國,希望和子路約定,卻不相信與魯國訂立的盟約,但是子路以他

不盡為臣之道為由直接拒絕了他。

C.太宗認為君臣關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樣,如果君主做出詐偽的行為,就如同水的源頭

渾濁,可見,太宗對自身要求很高。

D.兩則材料都以“誠信”作為論述的中心,材料一論述守信作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

二論述誠信對于治國的重要性。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彼不臣而濟其言,不義也,由不能矣。

(2)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

14.下面材料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論據(jù)?請結(jié)合本文的內(nèi)容,簡要說明理由。

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謂昂曰:“昔鞅與公子善,今俱為兩國將,

不忍攻,愿一飲燕休二師?!惫釉S焉,遂與之會。鞅伏甲虜之,擊破魏軍。及惠王即位,

疑其行詐,遂車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貴臣,名重于海內(nèi),貪詐偽之小功,失誠信之大義,

一為不信,終身取尤,卒至屠滅,為天下笑。

【答案】10.CEG11.A12.B

13.(1)他不守為臣之道(如果我們)卻成全了他的要求,這是不義,我不能(做這

樣的事)。

(2)從前,楚霸王項羽已經(jīng)攻入咸陽,已經(jīng)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夠努力推行仁政,

那么誰能和他爭奪天下呢?

14.材料一的論點是“信”,所給材料講的是商鞅不講“信”的后果,可以作為反面

論據(jù)。

【解析】

【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齊國、小幫國不相信千乘之國的盟誓,卻看重兩位先生的話,守信作為美德,

難道不重要嗎?

“故齊邪不信千乘之盟”中,“千乘之盟”做“不信”的賓語,故C處斷;

“而重二子之言”中,“二子之言”做“重”的賓語,故E處斷;

“信之為德”語意完整,“德”做“為"德賓語,故G處斷。

綜上,CEG處斷。

【n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一詞多義的能力。

A.“詞義一樣”錯誤。約定。/通“邀”,邀請。句意:如果派子路來與我約定。/張良

出去,邀請項伯。

B.正確。句意:子路拒絕了。/請你不要拒絕,再坐下來彈一曲。

C.正確。句意:在民間誠實守信。/終于看到自己的簡陋的房屋了。

D.正確。句意:的確不知道誰是佞臣。/的確不是我能忍受的。

故選A。

【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但是子路以他不盡為臣之道為由直接拒絕了他”錯。文中子路的話“彼不臣而濟其

言,是不義也,由不能矣”是對季康子說的,而非對射的拒絕之語。

故選Bo

【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彼”,他;“濟”,成全;“是”,這。

(2)“昔”,從前;“既”,已經(jīng);“向”,如果。

【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歸納要點的能力。

由材料一中的“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由此而言:信之為行,其德大矣”可知,

材料一的論點是“信”,論述了守信作為美德的重要性。

所給材料的意思為: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國,魏國派公子昂迎戰(zhàn)抗敵。商鞅(派人)對

公子昂說:“當初我與您交好,現(xiàn)在(我們)都是(敵對的)兩國將領,(我)不忍心攻打

(您),希望(與您)喝一杯酒(訂立盟約)來讓雙方軍隊休戰(zhàn)?!惫影捍饝耍团c商

鞅會盟。商鞅埋伏了甲士俘虜了公子昂,打敗了魏軍。到秦惠王繼位后,懷疑商鞅做謀反之

事,就(把他)車裂示眾了。商鞅,是秦國的重臣,在四海之內(nèi)享有重名,(卻)貪求(用)

欺詐(手段獲得)的區(qū)區(qū)戰(zhàn)功,喪失了誠實守信的正道大義,一次行不守信(的事),終身

招致怨恨,最終導致身死滅亡,被天下恥笑。

可見,此材料講的是商鞅不講“信”的后果,即“卒至屠滅,為天下笑”,可以作為

反例論證材料一的觀點。

參考譯文:

材料一:

守信是品行的根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人沒有(良好的)品行(就)不能有成就,品

行(中)沒有守信(就)不能樹立德行。所以品行對于人來說,(就)像渡河要等待舟船;

守信對于品行來說,(就)像行舟要等待船槳。想要過大河,沒有舟船怎能渡過?想要劃起

舟船,沒有船槳怎能行駛?現(xiàn)在的人雖然想要行善卻不明白要樹立品行,就像沒有舟船卻要

渡過大河;雖然想要樹立品行卻不明白要守信,就像沒有船槳卻要行駛舟船。從前齊國攻打

魯國,索取魯國的岑鼎,魯侯獻上別的鼎假充,請求訂立盟約。齊侯不相信,說:“如果柳

季說(鼎)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濒敽钆闪救ィㄕf),柳季說:“您把岑鼎當作寶貝,

守信也是我的寶貝?,F(xiàn)在要破壞我的寶貝,來保全您的寶貝,這是我難以辦到的。”(魯侯)

才獻出岑鼎。小邦國的射(想要)用(獻上句繹)邑(作為條件)逃亡到魯國,(對魯國)

說:“如果派子路來與我約定,我(就)不用訂立盟約了?!保攪┚团勺勇啡?。子路拒

絕了。季康子對他說:“(魯國作為)千乘之國,(射)不相信它的盟誓,卻相信您的一句

話,您(去出使)有什么辱沒之處呢?”子路說:“他不守為臣之道(如果我們)卻成全了

他的要求,這是不義,我不能(做這樣的事)?!绷?、子路,是魯國的普通人,在民間誠

實守信,名聲卻流傳遍布天下。因此齊國、小都國不相信千乘之國的盟誓,卻看重兩位先生

的話,守信作為美德,難道不重要嗎!所以說到一定做到,是守信的表現(xiàn)。君子明白誠信的

可貴,因此一定誠信地行事;君王明白誠信的可貴,因此用誠信的原則給予救助就能見效,

用誠信的態(tài)度處理事情就能公正,用誠信的方式賞賜懲罰就能清明。因此說:守信作為行事

的準則,這樣的美德很偉大?。?/p>

材料二:

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唐太宗)清除邪佞的臣子。太宗對上書的人說:“我任用的

人,都認為是賢臣,你知道哪個是邪佞的臣子嗎?"(那人)回答說:“我住在荒野民間,

不能確知誰是佞臣。請陛下假裝發(fā)怒,來試一試大臣們(反應),如果誰能不怕(陛下的)

雷霆之怒,(仍)直言進諫,那就是正直的人;(如果誰)一味依順陛下情緒迎合旨意,那

就是邪佞的人?!碧趯Ψ獾乱驼f:“流水是否清濁,在于它的源頭。君主是施政的源頭,

臣子百姓就好比流水,君主自己都做欺詐的事,卻想讓臣下的行為直率誠摯,這就好像水源

渾濁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樣,這在道理上是講不通的?!保ㄓ谑牵冢ι蠒娜苏f:“我

想讓全天下都講求信義誠信,不想用欺詐的方法引導風俗,你的方法雖然很好,但我不能采

納?!?/p>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孔子說:'百姓不信任國家,便不能立國。'

從前,楚霸王項羽已經(jīng)攻入咸陽,已經(jīng)控制了天下,如果他能夠努力推行仁政,那么誰能和

他爭奪天下呢?"房玄齡回答說:“仁、義、禮、智、信,是所謂的五常,廢棄任何一項都

不行,如果能夠認真推行這五常,對國家是大有益處的。殷紂王違反五常,被周武王滅掉,

項羽因為無信,被漢高祖奪了天下。陛下之言極是。”

(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故

古者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禹舉益于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湯舉伊尹

于庖廚之中,授之政,其謀得。雖在于厚祿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

莫不競勸而尚意。是故子墨子言曰:“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夫尚賢者,

政之本也?!?/p>

(節(jié)選自《墨子?尚賢》)

材料二: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明允篤誠,天下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宣慈惠和,

天下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以至于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八元”。昔

帝鴻氏有不才子,好行兇德;少嗥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顓頊氏有不才子,傲很明德。此

三族也,以至于堯,堯不能去??N云氏有不才子,侵欲崇侈,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舜臣堯,

流四兇族,投諸四裔。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

(節(jié)選自《左傳?文公十八年》:)

材料三:

“八凱”“四兇”,見《左氏?文十八》傳?!秷虻?序》又云:“將遜于位,讓于虞

舜?!笨资献⒃唬骸皥蛑拥ぶ觳恍?,故有禪位之志?!卑讣弛,嵳Z云舜放堯于平陽而書云

某地有城以囚堯為號。識者憑斯異說,頗以禪授為疑。然則觀此二書,已足為證者矣,而猶

有所未睹也。何者?據(jù)《山海經(jīng)》謂放勛之子為帝丹朱,而列名于帝者,得非舜雖廢堯,仍

立堯子,俄又奪其帝者乎?觀近古有奸雄奮發(fā),自號勤王,或廢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

弟,始則示相推戴,終亦成其篡奪。求諸歷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載一揆,斯則堯

之授舜,其事難明,謂之讓國,徒虛語耳。

(節(jié)選自劉知幾《史通?疑古》)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每對一處給1分,斷句超過三處不給分。(3

分)

案汲?,岮語云B舜放堯C于平陽D而書E云某地有城F以囚堯G為號。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常,永遠不變的意思,荀子說的“天行有常”中的“?!币隇橐?guī)律。

B.很,通狠,意思是狠毒、殘忍,和今天所用的程度副詞“很”不同。

C.是以,即以是的倒置,與《小石潭記》中“全石以為底”結(jié)構(gòu)相同。

D.異說,怪誕的言論,具體指上文《堯典?序》和孔氏注中的有關說法。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伊尹身為廚師,職業(yè)卑賤,能被湯提拔而成為名臣,這使普通人看到前途和希望。

B.八愷、八元是前代帝王的才子賢士,他們的家族都傳承到了堯時,堯卻不能重用。

C.天下人心意一致,都愿意擁戴舜為天子,是因為堯的圣君形象己經(jīng)崩壞無法服眾。

D.《山海經(jīng)》提出,堯的兒子丹朱擁有帝王名號,可能是因為舜廢掉堯后擁立了丹朱。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夫尚賢者,政之本也。

(2)然則觀此二書,已足為證者矣,而猶有所未睹也。

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舜的賢能,但材料一說“堯舉舜”,材料二中說“舜臣堯”,

請說說兩者為何有此不同。(3分)

10、答案:BDF

11、答案:D

①正推一一“異說”應該指的是“舜放堯”之事和“囚堯”之名的爭議

②反推一一《堯典?序》和孔氏注表意大致相同,都是禪讓之說,只不過注有了新的補

充,所以大致相同不能稱之為“異說”。

12、答案:B

①A選項錯在“使普通人看到前途和希望”,主要論述的是有能和無能。

②C選項錯在“崩的譯法”,應譯為“死亡”。

③D選項錯在“《山海經(jīng)》提出可能是因為“,這是作者的想象推測。

13、答案:

①如果要效法堯舜湯禹的治理之道,那就不能不推舉賢士。推舉賢士治理國家,是政事

的根本。

②既然這樣,那么只要看這兩部書,就已經(jīng)足夠作為證據(jù)了,但是這些書仍然有未能明

察的地方。

①第一句的關鍵詞是:祖述、尚賢、判斷句

②第二句的關鍵詞是:然則、有所、未睹

14、答案:

①材料一突出古代圣王為政提拔有德有賢之人,以“堯舉舜”論證古圣王之明;

②材料二以堯不能用才去兇襯托舜的賢能,如果說“堯舉舜”就會使文意產(chǎn)生矛盾,只

能說“舜臣堯”。

(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皋陶①曰:“帝德罔愆,臨下以簡,御眾以寬;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宥過無大,刑故

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茲用不犯于有

司?!?/p>

(節(jié)選自《尚書?大禹謨》)

材料二: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碑攬蛑畷r,皋陶為士,

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zhí)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四岳②曰:“鰥可用?!眻蛟唬骸安豢?,穌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焙螆蛑宦牳?/p>

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穌也。然則圣人之意,蓋亦可見矣?!稌发墼唬骸白镆晌┹p,功

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眴韬簦”M之矣??梢再p,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

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過也,

義不可過也。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以爵祿,是賞之道行于爵祿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祿之

所不加也;刑以刀鋸,是刑之威施于刀鋸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

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

于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于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節(jié)選自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

材料三:

故十仞之城,樓季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群⑤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

而嚴其刑也。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銀金百鎰,盜跖不掇。不必害,則不釋尋常;必害手,

則不掇百鎰。故明主必其誅也。是以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罰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賞不遷行誅無赦譽輔其賞毀隨其罰,則賢、不肖俱盡其力

矣。

(節(jié)選自《韓非子?五蠹》)

【注】①皋陶:舜的臣子,主管刑罰律令,蘇軾在這里誤用為堯之臣。②四岳:主管四

方諸侯的官員。③《書》:即《尚書》。④樓季:戰(zhàn)國魏時善于騰跳的勇士。⑤祥:(zang)

母羊

10.材料三畫波浪線的部分僅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

號涂黑。

故主施賞A不遷B行C誅無赦D譽輔E其賞F毀G隨H其罰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愆:過失,罪過。與《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匪我愆期,子無良媒”中“愆”意思

相同。

B.忍人:性情狠戾之人。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忍人”意思相同。

C.勸:在“爵祿不足以勸”“勸學”“懲惡勸善”“勸課農(nóng)桑”中“勸”的意思完全

相同。

D.仞:與“寸、尺、咫、尋、丈、常”一樣,都是以人體為標準來作為長度單位。伸

直兩條胳膊的長度為“尋”,“一尋為仞”,“倍尋為?!薄?/p>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