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案_第1頁
跨越式跳高教案_第2頁
跨越式跳高教案_第3頁
跨越式跳高教案_第4頁
跨越式跳高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體育與健康教學——跨越式跳高學校:婁底第一職業(yè)中學姓名:唐俊跨越式跳高(第一課時)一、指導思想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提高學生膽量,激發(fā)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結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跳躍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熱烈的氛圍中,提高技能與身體素質,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二、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中小學跳高技術中比較簡單和最常見、最常用的技術,它是學習其他優(yōu)越技術的基礎,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和落地等技術環(huán)節(jié)構成。我準備用4個課時來達到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教學,該次課是新授課的第一課時,所以教學設計的重點放在從助跑、起跳到過桿剪絞的技術結合上??紤]到本課對學習技術要領的時間分配得比較多,所以在課中安排有強化下肢力量的身體素質練習和游戲。三、學情分析本次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理解力和自主練習的能力都很強,善于思考問題。在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后,能夠帶著問題去探討、去體驗,所以在本次教學中我會多給學生自主練習,自主探討的時間,讓學生多練,多思考,多問、多學,體現(xiàn)出他們這個階段的特點。本課用方形隊列組織教學,可以使教師講解、示范的情況,以及各組學練的情況等,都能夠兼顧到,教學互動也很方便。簡單的器材設施布置上,更貼近了常態(tài)課四、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90%以上的學生能夠知道如何進行跨越式跳高的練習,并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術要領(構成要素)。2、技能目標:80%以上的學生能夠基本做出跨越式跳高的緊密銜接動作。3、情感目標:學生樂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動作,并能對于同伴的表現(xiàn)給予鼓勵。五、教學重、難點重點:助跑與起跳的緊密銜接。學生在跳高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起跳后身體往往向前沖,而不是向上騰起,特別是初學者,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在于如何將助跑與起跳協(xié)調配合難點:騰空過桿做剪絞動作時充分收腹舉腿。很多同學在初學時,僅能做到積極助跑和起跳,卻兼顧不了騰空過桿做剪絞動作時的充分收腹舉腿,上體前傾的動作。

教法與學法和手段針對本次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教法:講解示范法、分解法、游戲法和分組練習法2.學法:觀察法、模擬練習法、討論法因為學生感性思維比理性思維強,所以教學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這樣的一個教學手段。七、教學流程1、開始部分:1、課堂常規(guī)及準備活動2、引導性輔助熱身運動2、基本部分:1、講解示范、分解教學2、分組練習3、下肢力量練習及游戲基本部分一、講解、示范跨越式跳高技術:跨越式跳高: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落地等緊密銜接的四個部分組成。

助跑采用側面直線助跑,助跑角度30°—45°之間。左側助跑者右腿為起跳腿,左腿為擺動腿,右側助跑則相反。過桿時,軀干向橫方向側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上舉,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動作。過桿后,身體側對橫桿用擺動腿先落地,接著起跳腿落地。二、輔助練習:上前一步,跨越障礙(橡皮筋):方法: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采用上前一步起跨的方式依次越過高低設置的橡皮筋障礙之后排到排尾依次循環(huán)練習。要領:身體側對橫桿,右腿充分向上高抬起跨,左腿由支撐腿過度到擺動腿,兩腿依次跨越障礙,體驗擺動腿與支撐腿的協(xié)調配合。2步助跑起跳跨越橡皮筋: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同樣采用“高低端”拉起的橡皮筋。通過兩步助跑起跳,體驗助跑與起跳的快速結合。助跑角度45度,其助跑節(jié)奏快,起跳迅捷,發(fā)力時,從全腳掌快速滾動至前腳掌,起跳腿積極向上蹬伸,擺動腿積極向上提起。當擺動腿越過皮筋后,起跳腿迅速向上抬起。完成“桿”上剪絞動作。四、5—7步助跑起跳練習跨越式跳高:練習方式同上,只是將橡皮筋低端那一側,提升到與高端一致。另外,助跑距離由原來的2步助跑,改變到5至7步助跑。對助跑和起跳等技術動作的銜接要求更高。五、身體素質練習:兩級蛙跳、游戲。1、兩級蛙跳:將學生分成四組,以組為單位,分別練習兩級蛙跳。2、游戲: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引導學生參與以單腿跳的方式往返接力的游戲??缭绞教邎D示:要求:1、教師講解并示范技術動作。2、學生認真觀摩,詳聽技術要領。3、為方便第一次學習,統(tǒng)一采用左側助跑起跳。助跑角度:45°二、二、組織:要求:1.認真練習、秩序井然。練習完成一組,隊友要依次替換拉橡皮筋的組員。2.注意前后練習的間隔。組織:要求:1、起跳腿蹬伸主動、快速、有力,擺動腿積極向上提起。越趨于一條直腿。2、練習時,必須前一位同學下墊后,第二名同學才能助跑,教師一旁巡視指導。并參與安全強調和保護。四、圖示要求:教師指導練習,及時糾錯。并在必要時選取個別學生做相應的展示,并作出評價。部分要求同上。五、組織:游戲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要求: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參與裁判,并督促學生安全進行游戲。4次/組8次/組8次/組20′5′結束部分一.下課常規(guī):放松練習:肌肉牽拉總結該次課宣布第二課時的內容4、歸還器材:主動和老師一起回收器材組織:放松圖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下課常規(guī)集合要求:快、靜、齊。共4節(jié)5′場地器材海綿墊4床橡皮筋5根課后小結本次課預計運動強度:30%—35%本次課預計心率曲線圖:180脈16005101525303540時間附件.2跨越式跳高單元教學計劃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中小學跳高技術中比較簡單和最常見、最常用的技術,它是學習其他優(yōu)越技術的基礎,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和落地等技術環(huán)節(jié)構成。我準備用4個課時來達到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教學。教材名稱發(fā)展學生的跳躍能力選擇內容跨越式跳高目標1.學會簡單的跳高練習方法,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能動作。2.發(fā)展學生下肢力量,提高動作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3.體驗互助學習的樂趣,逐步養(yǎng)成不怕困難、挑戰(zhàn)自我心理品質。4.培養(yǎng)互幫互助和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課次學習目標重點、難點教法與實施1采用橡皮筋作為跳高“橫桿”,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上前一步起跨越過障礙;2步助跑、5-7步助跑起跳過‘桿’的技術。2、設計與發(fā)展腿部力量有關的游戲。重點:助跑與起跳的緊密銜接難點:騰空過桿做剪絞動作時充分收腹舉腿練習內容:1、上前一步起跨越過皮筋的練習兩步助跑起跳,跨越橡皮筋5-7步助跑起跳跨越皮筋練習游戲:往返單腳跳躍接力賽2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容,鞏固和完善跨越式跳高技術。稍有提升皮筋高度。并讓學生學會根據(jù)自身個體差異,調整合理的助跑的距離和角度等。發(fā)展上肢力量練習:實心球重點:自我調整跨越式跳高的助跑和起跳的合理銜接。難點:高度升高后,助跑的節(jié)奏很容易被打亂。練習內容:分組練習,復習上課的內容。將橡皮筋高度稍有提升,進行分組練習。雙手頭上擲實心球3采用跳高架、鋁合金橫桿、跳高墊等比賽常規(guī)器材進行學習。體會用常規(guī)器材進行學習,應有的區(qū)別和認知。重點:體會常規(guī)器材條件下的跨越式跳高難點:在橡皮筋變?yōu)殇X合金橫桿后,會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練習內容較低高度練習低高度練習適中高度練習4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男生2組,女生2組)進行分組練習,繼續(xù)鞏固和完善跨越式跳高技術。每個小組推選出自己組別里最有實力3名隊員進行跨越式跳高比賽。重點:跨越式跳高比賽難點:隨著比賽高度的增高,依然做出穩(wěn)定、完善的技術動作。練習內容:分組練習,繼續(xù)鞏固和完善跨越式跳高技術。分成男子組、女生組;相互間進行跳高比賽。按照名次進行7、5、4、3、2、1的積分進行累計。以積分多者為獲勝組別。附件·3跨越式跳高(新授課)課后反思教材內容:跨越式跳高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中小學跳高技術中比較簡單和最常見、最常用的技術,它是學習其他優(yōu)越技術的基礎,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桿和落地等技術環(huán)節(jié)構成。我準備用4個課時來達到跨越式跳高的完整教學,該次課是新授課的第一課時,所以教學設計的重點放在從助跑、起跳到過桿過桿剪絞的技術結合上??紤]到本課對學習技術要領的時間分配得比較多,所以在課中安排有強化下肢力量的身體素質練習和游戲。三、教學目標:a、認知目標:90%以上的學生能夠知道如何進行跨越式跳高的練習,并了解跨越式跳高的技術要領(構成要素)。b、技能目標:80%以上的學生能夠基本做出跨越式跳高的緊密銜接動作。c、情感目標:學生樂于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動作,并能對于同伴的表現(xiàn)給予鼓勵。四、教學重、難點重點:助跑與起跳的緊密銜接。學生在跳高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起跳后身體往往向前沖,而不是向上騰起,特別是初學者,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就在于如何將助跑與起跳協(xié)調配合。難點:騰空過桿做剪絞動作時充分收腹舉腿。很多同學在初學時,僅能做到積極助跑和起跳,卻兼顧不了騰空過桿做剪絞動作時的充分收腹舉腿,上體前傾的動作。(一)有利因素:由于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理解力和自主練習的能力都很強,善于思考問題。在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后,能夠帶著問題去探討、去體驗。本課用方形隊列組織教學,可以使教師講解、示范的情況,以及各組學練的情況等,都能夠兼顧到,教學互動也很方便。簡單的器材設施布置上,更貼近了常態(tài)課(二)不利因素:由于八年級學生的興趣廣泛,其心理因素也處于不穩(wěn)定的階段,這需要在教學中采用有趣性、多樣的組織教學方法、變換練習方式及要求等手段來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五、

教法與學法和手段針對本次課的教學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