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題庫-傳統(tǒng)文化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知識題庫-傳統(tǒng)文化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知識題庫-傳統(tǒng)文化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知識題庫-傳統(tǒng)文化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知識題庫-傳統(tǒng)文化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會計實操文庫1/188知識題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章節(jié)測試題及答案緒論1【單選題】本講當中解讀文化的本義是(C)A、載道化成B、崇德重義C、以人為本2【單選題】“文”與“化”二字對舉,最早見于(B)A、《周易.震》B、《周易.賁》C、《周易.艮》3【單選題】“文”不包括(C)A、天文B、地文C、物文D、人文4【單選題】該講當中重新解讀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核心是(C)A、儒道互補B、儒、釋、道三家并列C、“易”、“道”5【單選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思想中“陰陽對立觀”在審美觀念層面的表現(xiàn)是(B)A、中庸之道B、中和為美C、陰陽五行第一章1【多選題】“以人為本”的思想包括:(ABC)A、以仁為本B、以人為尊C、以民為貴2【多選題】禮教的核心是:(ABCDE)A、朋友有信B、長幼有序C、君臣有義D、夫婦有別E、父子有親3【多選題】有關(guān)孟子倡導“五倫”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ABCD)A、“五倫”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B、五倫里的權(quán)利和義務(wù)受到適當?shù)淖裱鐣蜁€(wěn)定和有秩序。C、“五倫”是我們禮教的核心,它是維系中華民族的群體的綱紀。D、五倫的觀念是幾千年來支配了我們中國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傳統(tǒng)觀念之一。4【單選題】傳統(tǒng)中國人的基本思維方式是:(D)A、天人感應(yīng)B、形式邏輯C、辯證邏輯D、天人合一5【多選題】文化的價值是由文化的屬性決定的,具體功能有(ABD)A、應(yīng)用功能B、教育功能C、決策功能D、認知功能6【多選題】文化的概念包括(ABCD)A、狹義文化B、廣義文化C、以文化人D、精神文化7【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人文主義思想包括(ABC)A、以人為尊B(yǎng)、以仁為本C、以民為貴D、個人主義8【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以民為貴思想包括(ABCD)A、民為邦本B、重視民意C、敬天愛民D、革命思想9【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崇德重義思想包括(ABD)A、倫理精神B、禮教傳統(tǒng)C、法治精神D、道德準則10【多選題】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要素包括(ACD)A、勇B、禮C、仁D、知11【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持中貴和思想包括(ABCD)A、天人合一B、普遍和諧C、以和為貴D、中庸之道12【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和為貴的思想體現(xiàn)在(ABCD)A、天人合一B、人與人的和諧C、人與自然的和諧D、人與自身的和諧13【多選題】實踐理性包括(BCD)A、純粹理性B、身體力行C、經(jīng)世致用D、經(jīng)驗理性14【多選題】實事求是原指(ABD)A、求是學風B、科學方法C、經(jīng)世致用D、科學態(tài)度第二章1【單選題】孔子關(guān)于“仁”著重于講其:BA、論證B、自我修養(yǎng)C、概念D、定義2【單選題】孔子的人性論觀點是:BA、性惡論B、性相近C、性有善有惡論D、性善論3【單選題】孔子關(guān)于“仁”的定義是:BA、其言也訒B、所有關(guān)于“仁”的說法的共性C、愛人D、克己復(fù)禮4【單選題】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DA、遵守法律B、遵守禮儀C、隨心所欲D、禮儀內(nèi)化為生命的組成部分5【單選題】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A、仁B、知C、義D、禮6【單選題】對“仁”的理解的關(guān)鍵是:BA、推理B、實踐C、分析D、認識7【判斷題】孔子關(guān)于“仁”的說法都是一些教訓。BA、對B、錯8【單選題】良知一詞最早出自:AA、《孟子》B、《傳習錄》C、《論語》D、《大學》9【單選題】王陽明說:良知只是一個:DA、認識之心B、羞惡之心C、審美之心D、是非之心10【單選題】在王陽明看來,宇宙的根本是:AA、良知B、氣C、原子D、天理11【單選題】“心外無物”的“物”是指:CA、天B、原子C、事D、物理學意義上的物質(zhì)世界12【單選題】王陽明的四句教是:DA、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天B、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C、悟得良知,存省良知,運用良知,完成良知D、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13【判斷題】王陽明認為草木瓦石沒有良知。AA、錯B、對14【單選題】古代承認“天人合一”的學派主要有:AA、儒家和道家B、縱橫家C、儒家D、儒家、道家、墨家、法家15【單選題】“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義指:AA、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義之天B、自然界C、上帝D、天空16【單選題】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是:BA、莊子B、張載C、孔子D、董仲舒17【單選題】“天人合一”包括:BA、人自己的和諧B、人與自然、人與人、人的身心諸方面的和諧C、人與上帝的和諧D、人與自然的和諧18【判斷題】天是人事活動的范圍和底線。BA、錯B、對19【判斷題】“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濃厚的人文主義內(nèi)核。BA、錯B、對20【多選題】本講中認為歷史上解釋“仁”的意義,典型的有:(ABD)A、《中庸》,“肫肫其仁”。B、樊遲問仁,子曰:“仁者愛人”。C、《雍也篇》,樊遲問仁,子曰:“仁者,先難而后獲?!盌、朱子《語類》,“仁者,心之德,愛之理”。21【多選題】本講中認為,“仁”的含義中有(ABCD)A、具體的說辭B、普遍的道理C、現(xiàn)實的出發(fā)點D、難以達到的目標22【單選題】孔子曾這樣概括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三十而立,四十(),五十知天命,六十而(),七十(B)A、不惑;耳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學B、志于學;不惑;耳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C、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志于學;耳順;不惑D、耳順;志于學;不惑;從心所欲而不逾矩23【多選題】本講中認為天的含義包括(BCD)A、宗教義B、自然義C、道德義D、神性義24【多選題】天人合一的含義包括(ABC)A、人與自然的和諧B、人與社會的和諧C、人與自身的和諧D、人與其他物種的和諧25【多選題】本講中認為王陽明“心學”的基本思想是(ABC)A、“知行合一”B、“心即理”C、“致良知“D、“心氣一體”26【多選題】本講中認為“致良知”的基本方法有(AC)A、內(nèi)省B、齊家C、反躬D、格物27【多選題】近代太虛法師提出陽明“致良知”學說的步驟為:(ABCD)A、存省良知B、完成良知C、悟得良知D、運用良知28【多選題】王陽明“四句教”具體內(nèi)容是(ABCD)A、為善去惡是格物B、知善知惡是良知C、有善有惡意之動D、無善無惡心之體29【多選題】本講中認為運用良知于生活世界,即將平常人眼中的自然世界,轉(zhuǎn)變?yōu)椋–D)A、宗教世界B、思辨世界C、道德世界D、價值世界第三章1【單選題】道家思想產(chǎn)生的職業(yè)淵源是(A)A、史官B、司馬C、祭司D、禮官2【單選題】以下說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和靜清寂B、清虛卑弱C、恭寬敏惠D、仁義禮智3【單選題】老子對于鬼神的看法是(B)A、未知生,焉知死B、無神論C、懷疑論D、祭神如神在4【單選題】在《道德經(jīng)》中,老子認為水具有多種品德,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水的品德的是(A)A、推己及人B、居善地C、處眾人之所惡D、善利萬物而不爭5【單選題】下文可以體現(xiàn)老子節(jié)儉思想的是(A)A、治人事天莫若嗇B、物壯則老C、上善若水D、圣人無常心6【多選題】關(guān)于《道德經(jīng)》所講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D)A、《道德經(jīng)》是一部講哲學智慧的書B、《道德經(jīng)》是一部講戰(zhàn)爭用兵的書C、《道德經(jīng)》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D、《道德經(jīng)》是一部講治國管理的書7【多選題】在《道德經(jīng)》中,對于“反”的理解正確的是(BCD)A、道法自然B、反向思維C、禍福相依D、相反相成8【多選題】下列有關(guān)老子所講“無為”的含義正確的是(ACD)A、不妄為B、不作為C、有所不為D、不多為9【多選題】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道德經(jīng)》評價的是(ACD)A、“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B、“帝王之上師臣民之極寶”C、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D、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10【多選題】下列對于“道”的認識屬于《道德經(jīng)》觀點的有(BC)A、天道酬勤B、天之道,利而不害C、弱者,道之用D、忠恕之道11【多選題】《史記》中哪些部分記載了孔子向老子問道的事(AB)A、老子韓非列傳B、老子世家C、楚世家D、孔子世家12【多選題】視頻中提到了下列哪些人物是典型的儒道互補(BCD)A、嵇康B、李白C、陶淵明D、蘇軾13【多選題】以下哪些說法是對《道德經(jīng)》的評價(CD)A、無韻之離騷B、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C、帝王之上師,臣民之極寶D、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14【多選題】視頻中提到后人認為《道德經(jīng)》是一本什么書(ABD)A、烹調(diào)書B、哲學書C、詩集D、兵書15【多選題】《道德經(jīng)》給侯王講的內(nèi)容主要是(BCD)A、宇宙的起始B、人生的境界C、治國之道D、領(lǐng)導的智慧16【多選題】《道德經(jīng)》中水的品格包括(BCD)A、不舍晝夜B、善利萬物而不爭C、與善仁D、心善淵17【多選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不爭”包括(ABC)A、處下不爭B、有邊界不爭C、有秩序不爭D、有力量但不爭18【多選題】除第八章“上善若水”這一章外,《道德經(jīng)》其他章節(jié)還提到水的什么品格(AD)A、孰能濁以靜之徐清B、水能載舟亦能覆舟C、一生水,水生萬物D、柔弱勝剛強19【多選題】“反者道之動”從以下哪幾個方面來解釋(ACD)A、禍福相依B、無法之法C、無為之為D、無用之用20【多選題】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經(jīng)》第八章的水的品格(BCD)A、靜善清B、心善淵C、動善時D、言善信第四章1【單選題】莊子筆下的“大魚”可以喻指什么?(B)A、輇才諷說之徒B、大道或身懷大道之人C、萬物之一類D、任公子2【單選題】“鯤鵬寓言”中的“鵬”可喻指以下哪個人?(A)A、孔子B、惠子C、莊子D、老子3【單選題】《逍遙游》中將“鯤鵬寓言”講述了幾遍?(B)A、四遍B、三遍C、一遍D、二遍4【單選題】下面哪種說法在《齊物論》之“三問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現(xiàn)?(B)A、孰知正處B、孰知正見C、孰知正味D、孰知正色5【單選題】《齊物論》的“天籟寓言”中南郭子綦沒有提到下面哪一種籟?(C)A、天籟B、地籟C、道籟D、人籟6【單選題】地籟是風吹何處竅穴而發(fā)出的聲響?(B)A、水面B、百圍之木C、天空D、大地7【單選題】“吾喪我”的含義不包含以下哪一項?(C)A、至人無己B、圣人無名C、以自為是D、神人無功8【單選題】《養(yǎng)生主》篇的題旨是什么?(B)A、養(yǎng)氣為主B、養(yǎng)性為主C、養(yǎng)情為主D、養(yǎng)形為主9【單選題】“庖丁解?!痹⒀灾械摹扳叶 笨捎髦敢韵履姆N人?(A)A、治國者B、屠戶C、廚師D、尸祝10【單選題】下面四者中含義與其他三者不同的是(C)A、遁天之刑B、遁天背情C、懸解D、帝之懸11【單選題】鵬的圖南之志喻指什么(A)A、孔子生發(fā)南面為王之志B、南冥之地是鵬的老家C、候鳥南遷D、人希望像鳥一眼自由翱翔12【多選題】楚狂接輿過孔子車前,高唱“鳳之歌”,故事出現(xiàn)在下面哪部書中(CD)A、《韓非子》B、《道德經(jīng)》C、《論語》D、《莊子》13【多選題】下面哪些觀點首先出現(xiàn)在《莊子》一書中(AB)A、內(nèi)圣外王B、玄圣素王C、治大國若烹小鮮D、國之利刃不可以輕易示于人14【多選題】關(guān)于鯤鵬寓言,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BCD)A、鵬能夠包容蜩與學鳩的小B、3次的講法各不相同C、莊子將鯤鵬寓言共講了3次D、鯤鵬寓言應(yīng)該在政治的場景下來理解15【多選題】下面的表述與古典正義觀相一致的是(BCD)A、給每個人完全相同的東西B、人以群分是一個自然事實C、給每個人與其天性相符的東西D、各正性命16【多選題】天籟寓言中南郭子綦講到了下面哪些內(nèi)容(ABD)A、吾喪我B、天籟C、人籟D、地籟17【多選題】下面哪些形象是莊子筆下的“大”物(ABCD)A、百圍之木B、鵬C、任公子所得之魚D、鯤18【多選題】下面哪些情節(jié)是視頻中講解庖丁解牛寓言時,提到的關(guān)鍵情節(jié)(ABD)A、庖丁的刀B、道與術(shù)的先后關(guān)系C、文惠君是何人D、庖丁是何人19【多選題】文惠君觀庖丁解牛的收獲有哪些(AC)A、如何治國B、如何解牛C、如何養(yǎng)生D、如何做飯20【多選題】以下哪些是出自《道德經(jīng)》第八章的水的品格(BCD)A、靜善清B、動善時C、心善淵D、言善信第五章1【單選題】“佛”意思是什么?BA、廟里的塑像B、智者、覺者C、神仙D、傳說中的人物2【單選題】釋迦牟尼是那個國家的人?BA、尼泊爾B、古印度C、中國D、泰國3【單選題】佛教傳入中國大約在什么時間?CA、三國時期B、公元前6世紀C、西漢末、東漢初D、秦代4【單選題】佛教傳入中國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CA、少林寺B、南華寺C、白馬寺D、普救寺5【單選題】“今于眾前,發(fā)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爛”。果然火化之后“薪滅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AA、鳩摩羅什B、玄奘C、迦葉摩騰D、不空6【單選題】達摩初到中國,于建業(yè)城會見誰?AA、梁武帝B、迦葉摩騰C、神光D、法蘭7【單選題】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長安后,除了翻譯佛經(jīng),還撰寫了一部:DA、《瑜伽師地論》B、《大乘起信論》C、《大菩提藏經(jīng)》D、《大唐西域記》8【單選題】“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誰的言論?DA、弘忍B、釋迦牟尼C、慧遠D、慧能9【單選題】“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是誰的詩句?CA、慧能B、慧遠C、陶淵明D、王維10【單選題】佛祖“靈山拈花微笑”,確立了什么樣的說法方式?DA、禪宗公案,佛教故事B、當頭棒喝,單刀直入C、語語機鋒,步步蓮花D、不立文字,教外別傳11【多選題】釋迦牟尼的成佛之路,經(jīng)歷了哪些(ABCD)A、禪定B、對社會現(xiàn)象的觀察C、苦行D、菩提樹下自悟12【多選題】下列與鳩摩羅什有關(guān)的(ABCD)A、口吐蓮花B、漢傳佛教奠基人C、佛經(jīng)翻譯家D、草堂寺13【多選題】中國本土僧人前往印度求法者(ABD)A、曹魏時代的朱士行B、東晉的法顯C、唐朝的玄奘D、后秦時期的姚興14【多選題】佛祖靈山“拈花微笑”,確立了禪宗什么樣的傳法方式(ABC)A、不立文字B、教外別傳C、以心傳心D、眾僧猜測15【多選題】“見月忘指”啟示人們(ABCD)A、“月”代表目的B、要探究文字背后的深意C、“指”代表方法、途徑D、不要執(zhí)著于文字解說16【多選題】關(guān)于達摩祖師的典故和公案一直在民間廣為傳頌,下面與其有關(guān)的是(ABCD)A、一葦渡江B、斷臂立雪C、初見梁武D、面壁九年17【多選題】達摩與慧可關(guān)于“安心”的問答,形象地闡釋了一個道理(ABC)A、尋求解脫的方法是內(nèi)省、自悟B、所有的煩惱,皆源于人的內(nèi)心C、向他人訴說來尋求解脫,基本是行不通的D、所有的煩惱最終是無法解脫的18【多選題】蘇軾的故事,形象地闡釋了什么道理(ABCD)A、成佛的過程是一個自我開悟的過程B、揭示出人類心靈主體的高度自我覺悟C、自性即佛性D、心中有佛,世人皆佛19【多選題】下列哪些屬于“頓悟成佛”的修行法門(ABC)A、保持一顆平常心B、行走坐臥皆為修禪C、當頭棒喝D、苦讀經(jīng)典20【多選題】兩宋以后,禪宗稱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有機部分,主要是融合了哪種思想(AB)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陰陽家第六章1【單選題】《詩經(jīng)》中的詩歌產(chǎn)生于什么時期?(C)A、公元1046年到公元500年B、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C、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D、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2【單選題】《詩經(jīng)》分為哪三個部分?(D)A、衛(wèi)風、小雅、大雅B、信、達、雅C、賦、比、興D、風、雅、頌3【單選題】詩經(jīng)共收錄多少篇詩歌?(B)A、307篇B、305篇C、306篇D、308篇4【單選題】《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A)A、蘆葦B、荻花C、荷花D、蓬蒿5【判斷題】《詩經(jīng)》里的詩歌在形式上沒有章節(jié)的重復(fù)。BA、對B、錯6【判斷題】“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風《秦風·蒹葭》。AA、對B、錯7【單選題】元曲分為哪兩部分?(A)A、散曲和雜劇B、愛情劇和公案劇C、世情劇和水滸劇D、小令和套數(shù)8【單選題】散曲分為哪兩部分?(C)A、大令和雜劇B、曲調(diào)和歌詞C、小令和套數(shù)D、小令和中調(diào)9【單選題】以下哪一首是散曲作品?(A)A、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B、白居易《長恨歌》C、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D、曹操《短歌行》10【單選題】《感天動地竇娥冤》的作者是誰?(D)A、白樸B、馬致遠C、鄭光祖D、關(guān)漢卿11【判斷題】元代雜劇是匯融了歌唱、舞蹈、說白、雜技等多種藝術(shù)形式的綜合藝術(shù),是中國戲劇臻于成熟的標志。AA、對B、錯12【判斷題】元曲四大家是關(guān)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AA、對B、錯13【單選題】《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在大觀園里寶玉和黛玉看的是什么書?(A)A、《牡丹亭》和《西廂記》B、《大學》和《孟子》C、《論語》和《孟子》D、《大學》和《論語》14【單選題】“只見臉若銀盆,眼同水杏;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是形容誰的?(B)A、林黛玉B、薛寶釵C、王熙鳳D、晴雯15【單選題】《紅樓夢》第四十二回里,被薛寶釵斥為雜書的是什么書?(D)A、《論語》和《孟子》B、《游園》和《西廂記》C、《莊子》和《思凡》D、《牡丹亭》和《西廂記》16【單選題】《紅樓夢》中《終身誤》寫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中“木石前盟”是指誰和誰的愛情?(A)A、賈寶玉和林黛玉B、賈寶玉和妙玉C、薛寶釵和賈寶玉D、賈寶玉和史湘云17【判斷題】《紅樓夢》用一百二十回的章目,來詮釋了賈寶玉與薛寶釵相知、相戀的經(jīng)過和結(jié)果。BA、對B、錯18【多選題】按樂調(diào)的不同,詩經(jīng)中的作品可以分為(ABD)三類。A、雅B、頌C、賦D、風19【多選題】以下屬于孔子整理并傳授的先秦古籍的有(ABCD)A、《春秋》B、《詩》C、《書》D、《樂》20【多選題】被稱為中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源頭及浪漫主義源頭的是(CD)A、《周易》B、《春秋》C、《楚辭》D、《詩經(jīng)》21【多選題】散曲是不具備表演內(nèi)容的新的詩歌形式,與詞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CD)A、內(nèi)容不同B、主題不同C、音律不同D、句式不同22【多選題】以下哪一項屬于竇娥臨刑前立下的三樁誓愿?(ACD)A、六月飛雪B、永無天日C、血飛白練D、亢旱三年23【多選題】()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chuàng)作的成就,因此被稱為“元曲四大家”。ABCDA、鄭光祖B、關(guān)漢卿C、白樸D、馬致遠24【多選題】白元雜劇是融匯了()等形式的綜合藝術(shù),是中國戲劇臻于成熟的標志。ABCDA、舞蹈B、歌唱C、說白D、雜技25【多選題】薛寶釵對于《西廂記》《牡丹亭》這類文學作品的態(tài)度是(AB)A、壓抑自己的喜愛,并勸誡他人不讀此類“淫詞艷曲”。B、內(nèi)心深處喜愛且十分熟悉,但不露于神色。C、從內(nèi)心深處厭惡,堅決抵制。D、非常喜愛,表露于神色。26【多選題】寶玉和黛玉的相知主要體現(xiàn)在(ABCD)A、都不拘泥于封建禮教的束縛。B、有共同的價值觀,厭惡經(jīng)世致用之學。C、有共同的審美情趣,喜愛表露人的自然天性的作品。D、不追求功名利祿。27【多選題】下列關(guān)于寶釵和黛玉之間的差異,說法正確的有(ABCD)A、寶釵以封建淑女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黛玉則不壓抑自己的本性。B、寶釵精于人情世故,處世更為圓滑周全。C、較之寶釵,黛玉與寶玉在三觀上更為契合。D、寶釵比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第七章1【單選題】以下哪首作品不是采用民族五聲調(diào)式?(B)A、《康定情歌》B、《阿拉木汗》C、《瀏陽河》D、《茉莉花》2【單選題】以下哪一項不屬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之美的表現(xiàn)。(D)A、級進之美B、線性之美C、漸變之美D、對比之美3【判斷題】《春江花月夜》以七聲調(diào)式為基礎(chǔ)。BA、對B、錯4【單選題】以下哪首作品不屬于古琴曲?(C)A、《碣石調(diào)·幽蘭》B、《廣陵散》C、《二泉映月》D、《漁樵問答》5【判斷題】中國傳統(tǒng)音樂親近自然的審美觀受到儒、道、釋文化的影響。AA、對B、錯6【單選題】《樂府題解》的故事中,伯牙彈奏的是哪首琴曲?(C)A、《幽思》B、《游春》C、《水仙》D、《陽春白雪》7【判斷題】《高山流水》這首琴曲在唐宋之后被分成兩曲,一曲《高山》,一曲《流水》。AA、對B、錯8【單選題】以下哪種不屬于琴的別稱?(D)A、玉琴B、瑤琴C、七弦琴D、雅琴9【單選題】以下哪種不屬于琴的造型?(C)A、師曠式B、伏羲式C、云門式D、仲尼式10【單選題】琴譜也稱?(C)A、俗字譜B、工尺譜C、減字譜D、半字譜11【單選題】琴曲《陽關(guān)三疊》的原詩是以下哪首詩?(A)A、《送元二使安西》B、《相思》C、《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D、《山居秋暝》12【單選題】以下哪種不屬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審美境界和審美意趣。(D)A、崇尚自然B、清微淡遠C、中正平合D、理性沖突13【多選題】中國音樂之美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ABCDA、線性之美B、五聲之美C、級進之美D、漸變之美14【多選題】以下哪些屬于歷史上的四大名琴?ABCA、繞梁琴B、焦尾琴C、綠綺琴D、擂鼓琴15【多選題】琴的音色講求(ACD)A、松透B、清脆C、飽滿D、深沉16【多選題】琴曲《陽關(guān)三疊》的四個樂句中,那兩句音樂是重疊的?BCA、第二句B、第一句C、第四句D、第三句17【多選題】以下哪些作品采用了民族無半音五聲調(diào)式?ABA、《茉莉花》B、《康定情歌》C、《在那遙遠的地方》D、《阿拉木汗》18【多選題】以下哪些屬于古琴的造型?ABCDA、落霞式B、師曠式C、仲尼式D、伏羲式第八章1【單選題】中國文化是一種(),它以含蓄為美,增加了神秘感。(D)A、科學性文化B、明喻文化C、沖突文化D、隱喻文化2【單選題】中國古代建筑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D)A、屋頂、屋身和橫梁B、立柱、橫梁、房屋C、屋頂、屋身和立柱D、屋頂、屋身和臺基3【單選題】十九世紀中葉的海派,對傳統(tǒng)中國畫色彩進行大膽的改革創(chuàng)新,主要的創(chuàng)新是(D)。()A、注重色彩的意境表達B、墨色分為五色C、注重墨色的節(jié)奏的處理D、將墨色和濃麗的色澤相呼應(yīng)4【單選題】《千里江山圖》呈現(xiàn)出高度的()技巧,制造出()的效果。(B)A、寫意,高遠B、寫實,深遠C、寫實,平遠D、寫意,平遠5【單選題】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思維方式主要是()—.(C)A、綜合性思維和邏輯實證性思維B、主體性思維和綜合性思維C、本體的思維模式和綜合性的思維D、分析型思維和客體性的思維6【單選題】《清明上河圖》是()的杰作,是中國繪畫()的典范。(D)A、焦點透視,綜合性思維B、散點透視,分析性思維C、焦點透視,分析性思維D、散點透視,綜合性思維7【單選題】中國古代透視的“三遠法”是指:(C)A、高遠、中遠、低遠B、仰遠、平遠、俯遠C、高遠、深遠、平遠8【單選題】畢加索的《亞威農(nóng)少女》,畫面結(jié)合了()——與東方的平面性、多視點構(gòu)圖法則。(B)A、高視位平行透視關(guān)系構(gòu)圖B、一般視高平行透視關(guān)系C、低視位成角透視關(guān)系9【單選題】米勒的《拾穗者》,畫面采用()—透視關(guān)系構(gòu)圖。(B)A、低視位成角透視關(guān)系B、高視位平行透視關(guān)系構(gòu)圖C、一般視高平行透視關(guān)系10【單選題】()—第一次在繪畫中創(chuàng)造性的將繪畫中的顏色去除,只用線條來塑造形象,我們稱之為“白描”畫法。(B)A、閻立本B、吳道子C、謝赫D、顧愷之11【單選題】中國繪畫注重“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借用物像傳達人的心情,達到“人與自然融合”的“物我和一”境界。在用線造型上中國畫家偏重于(),運用游離感極強的線條表現(xiàn)出實實在在的形式。(C)A、理性思維B、客觀感受C、主觀感受D、科學分析12【單選題】吳道子的《天王送子圖》采取()的線描方法。(A)A、莼菜描B、蠶絲描C、鐵線描D、游絲描13【判斷題】西方繪畫用線造型從文藝復(fù)興時期畫家們著重研究與表現(xiàn)形體結(jié)構(gòu)開始,發(fā)展到印象派的“探索線”再進而發(fā)展到現(xiàn)代繪畫諸流派注重表達“個人情感”的線條。(A)A、對B、錯14【判斷題】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是寫意的,注重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A)A、對B、錯15【判斷題】李成是北宋時期的畫家,被美國評為“對人類最有影響的百位人物”,代表作品是《溪山行旅圖》。(錯)A、對B、錯16【多選題】中西繪畫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BCD)A.中國畫的審美意趣在真善美B.中國畫以線條為造型手段,西方畫以光和色為主要手段C.中國繪畫以散點透視為主,西方繪畫以焦點透視為主D.中國繪畫尚意,西方繪畫尚形17【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藝術(shù)注重——(AB)A.重“以形寫神”,“氣韻生動”。B.重寫意,注重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反映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C.重寫實、以塊面塑造形體、強調(diào)焦點透視。D.重寫實,注重對自然的重現(xiàn),反映自然的真實與客觀。18【多選題】海派繪畫對傳統(tǒng)中國畫的改革創(chuàng)新,主要的創(chuàng)新是(BC)。A.意境表達的創(chuàng)新B.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C.色彩的墨與艷的創(chuàng)新D.注重墨色的節(jié)奏的處理19【多選題】中國繪畫注重繪畫的——(ABCD)A.色彩的節(jié)奏B.色彩的意象C.色彩的意境D.色彩的空間20.【單選題】《清明上河圖》通過——觀念,——透視方法,體現(xiàn)了宋代建筑的特征(C)A.散點透視;分析(觀念)B.焦點透視;全局(觀念)C.全局(觀念);散點透視D.分析(觀念);散點透視21【多選題】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雕塑一般可分為——(BCD)A.石雕B.透雕C.圓雕D.浮雕22【多選題】中國繪畫的線具有——功能(ABCD)A.可造型B.可表意C.可獨立的形式D.可界線23【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色彩的表達注重——(ABD)A.色彩的意象表達B.色彩的空間表達C.色彩的色相對比D.色彩的節(jié)奏表達24【多選題】中國傳統(tǒng)文人繪畫的題材——(ABCD)A.蘭B.梅C.竹D.菊25【多選題】中西方藝術(shù)的共性——(BC)A.重氣韻B.意在筆先C.重技巧D.重寫實第九章1.【單選題】唯筆軟則奇怪生焉”中“奇怪”指的是(D)A.不美B.不合常理C.怪誕D.豐富性2.【單選題】中國書法的載體是什么(A)A.漢字B.節(jié)奏C.筆墨D.毛筆3.【單選題】“尋見梅花甕已空”是(A)的詩句A.擔當B.徐霞客C.張旭D.董其昌4【多選題】漢字天生麗質(zhì),具有獨特的(D),這是漢字書寫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具有獨立觀賞藝術(shù)的基礎(chǔ)。A.象形性B.意境美C.節(jié)奏美D.造型美5【多選題】書法是(ACD)的藝術(shù)A.抒發(fā)感情B.不拘一格C.美化漢字D.美化生活6【多選題】徐渭《題墨葡萄圖》的書法,表現(xiàn)了(AB)的意象。A.酣暢淋漓B.落拓不羈C.典雅D.平和7【判斷題】毛筆有“四德”,分別是尖、健、齊、圓。BA.錯B.對8【判斷題】凡是古人書寫鐫刻的文字都能稱作是書法。BA.對B.錯9【判斷題】漢字具有超方音的特征。AA.對B.錯10.【單選題】下面關(guān)于書法筆法的描述,(B)是不正確的A.方圓兼?zhèn)銪.筆筆中鋒C.中側(cè)轉(zhuǎn)化D.藏露互現(xiàn)11.【單選題】要深入理解中國書法,首先要理解中華文化思想的精髓——(A)A.道B.義C.仁D.法12.【單選題】寫好獨體字最關(guān)鍵的是(C)A.方圓兼?zhèn)銪.筆畫均勻C.主次分明D.平正端正13【多選題】下面關(guān)于書法結(jié)字的描述,正確的是(ABCD)A.疏密有致B.主次分明C.奇正相生D.縱收得體14【多選題】中國書法的三要素是什么(ABC)A.結(jié)字B.用筆C.章法D.氣韻15【多選題】構(gòu)成章法節(jié)奏的要素有(ABCD)A.大小B.輕重C.快慢D.疏密16【判斷題】寫書法要筆筆藏鋒。AA.錯B.對17【判斷題】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tài)。AA.對B.錯18【判斷題】被稱作“初唐四家”的四位書法家分別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quán)、趙孟頫。BA.對B.錯19【判斷題】“永字八法”指的是八種筆畫的名稱。AA.錯B.對20.【單選題】中國書法的載體是什么(A)A.漢字B.節(jié)奏C.筆墨D.毛筆21.【單選題】“唯筆軟則奇怪生焉”中“奇怪”指的是(B)A.不合常理B.豐富性C.怪誕D.不美22【多選題】漢字天生麗質(zhì),具有獨特的(D),這是漢字書寫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具有獨立觀賞藝術(shù)的基礎(chǔ)。A.節(jié)奏美B.意境美C.象形性D.造型美23【多選題】書法是(BCD)的藝術(shù)。A.不拘一格B.美化生活C.美化漢字D.抒發(fā)感情24【多選題】徐渭《題墨葡萄圖》的書法,表現(xiàn)了(AC)的意象。A.落拓不羈B.平和C.酣暢淋漓D.典雅25【判斷題】毛筆有“四德”,分別是尖、健、齊、圓。BA.錯B.對26【判斷題】凡是古人書寫鐫刻的文字都能稱作是書法。BA.對B.錯27【判斷題】漢字具有超方音的特征。BA.錯B.對28.【單選題】下面關(guān)于書法筆法的描述,(A)是不正確的A.筆筆中鋒B.藏露互現(xiàn)C.中側(cè)轉(zhuǎn)化D.方圓兼?zhèn)?9.【單選題】要深入理解中國書法,首先要理解中華文化思想的精髓——(D)A.仁B.法C.義D.道30.【單選題】寫好獨體字最關(guān)鍵的是(D)A.方圓兼?zhèn)銪.筆畫均勻C.平正端正D.主次分明31【多選題】下面關(guān)于書法結(jié)字的描述,正確的是(ABCD)A.奇正相生B.縱收得體C.疏密有致D.主次分明32【多選題】中國書法的三要素是什么(ABC)A.用筆B.結(jié)字C.章法D.氣韻33【多選題】構(gòu)成章法節(jié)奏的要素有(ABCD)A.大小B.輕重C.快慢D.疏密34【判斷題】寫書法要筆筆藏鋒。AA.錯B.對35【判斷題】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tài)。AA.對B.錯36【判斷題】“用永字八法”指的是八種筆畫的名稱。AA.錯B.對第十章1.【單選題】章學誠說:“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jīng)皆先王之政典也?!边@句話的含義是(A)A.史學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根基;B.史學是中國傳統(tǒng)著作之統(tǒng)稱;C.史學是古人著述之源頭;D.史學與經(jīng)學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體兩翼;2.【單選題】杜維運認為:“西方史學自希臘、羅馬燦爛的史學,退至洪荒時代。”“洪荒時代”是對哪個階段歐洲史學的描述?(B)A.拜占庭時期B.歐洲中世紀C.工業(yè)革命時期D.大航海時代3.【單選題】以下傳統(tǒng)史學作品中屬于史學理論的是(A)A.《史通》B.《文獻通考》C.《通典》D.《通志》4【判斷題】《孟子》一書載:“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一也?!闭f明當時各諸侯國均有本國之史。(A)A.對B.錯5【判斷題】希臘羅馬史學家希羅多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