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336-2022 建筑幕墻防火性能分級及試驗方法(正式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4/20/wKhkGGaX2ByAC6Q7AADjaOQbER4130.jpg)
![GB/T 41336-2022 建筑幕墻防火性能分級及試驗方法(正式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4/20/wKhkGGaX2ByAC6Q7AADjaOQbER41302.jpg)
![GB/T 41336-2022 建筑幕墻防火性能分級及試驗方法(正式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4/20/wKhkGGaX2ByAC6Q7AADjaOQbER41303.jpg)
![GB/T 41336-2022 建筑幕墻防火性能分級及試驗方法(正式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4/20/wKhkGGaX2ByAC6Q7AADjaOQbER41304.jpg)
![GB/T 41336-2022 建筑幕墻防火性能分級及試驗方法(正式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24/20/wKhkGGaX2ByAC6Q7AADjaOQbER413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1.060.10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41336—2022 I 2 3 6 10試驗程序 IGB/T41336—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國建筑幕墻門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48)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應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江河幕墻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奧潤順達窗業(yè)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國)商貿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崇泰防火材料有限公司、東莞市銀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蘇州金剛防火鋼型材系統(tǒng)有限公司、哈爾濱華興節(jié)能門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堅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亞薩合萊國強(山東)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鐵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菲沐盛(山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絲吉利婭奧彼窗門五金(三河)有限公司、寶獅龍(北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世紀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山市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工房產(chǎn)有限公司、中建幕墻有限公司、北京中瑞岳華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鶴山市博安防火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科檢測有限公司、廣東衛(wèi)屋防火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興業(yè)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天元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遠東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恒保安防科技有限公司、青島萬和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百盛聯(lián)合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寶鷹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肖特(上海)精密材料和設備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廣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檢測總站有限公司、浙江德毅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金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綠城裝飾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陸宇皇金建材(河源)有限公司。1GB/T41336—2022建筑幕墻防火性能分級及試驗方法警告:執(zhí)行本項試驗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應注意,本試驗有可能對人身造成傷害。試驗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有毒或有害的煙塵和煙氣。在試件的安裝過程、試驗過程和試驗后試件的清理過程中,均有可能出現(xiàn)機械性傷害和操作性危險。試驗前要對所有潛在的危險及對健康的危害進行分析,并做出安全預告。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并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本文件規(guī)定了建筑幕墻防火性能分級、試驗裝置及儀器、試驗條件、試件要求、試件安裝及測試區(qū)本文件適用于建筑幕墻防火構造(包括防火幕墻、防火裙墻、層間防火封堵及隔墻防火封堵)的防火性能的分級及試驗。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907.1消防詞匯第1部分:通用術語GB/T12513鑲玻璃構件耐火試驗方法GB/T26784建筑構件耐火試驗可供選擇和附加的試驗程序GB/T34327建筑幕墻術語3術語和定義GB/T5907.1、GB/T34327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建筑幕墻防火構造fire-resistantconstructionofcurtainwall位于層間樓板或防火隔墻部位,具有一定防火性能,可阻斷火焰、煙氣蔓延或熱量傳遞的縫隙封堵及外圍護構造措施。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建筑幕墻防火構造滿足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熱性或降輻射熱性要求的能力。防火幕墻fire-resistantcurtainwall位于建筑外墻開口部位,用于阻止室內外火災蔓延的幕墻構造。2GB/T41336—20223.5位于建筑層間實體墻或樓板與防火裙墻或防火幕墻之間,正常使用情況下具備密封和伸縮變形功能,遇火狀態(tài)下阻止室內豎直方向火災蔓延的封堵密封系統(tǒng)。位于建筑防火隔墻及防火幕墻之間,正常使用情況下具備密封和伸縮變形功能,遇火狀態(tài)下阻止室內水平方向火災蔓延的封堵密封系統(tǒng)。3.7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建筑幕墻防火構造阻止熱輻射的能力。3.8室內標準升溫曲線internalfireexposurecurve用于模擬建筑室內空間火災溫度-時間關系的標準曲線。3.9用于模擬建筑室外空間火災溫度-時間關系的標準曲線。3.10滿足實際工程耐火極限要求,具備試件安裝和連接條件,兼?zhèn)浞忾]試驗爐功能的構件。3.11爐體封閉構件furnaceclosuremember由支撐框架和/或隔熱材料組成,具備封閉試驗爐功能的組合構件。3.12位移適應性movementcapability在封堵縫隙寬度方向往復荷載作用下,層間防火封堵或隔墻防火封堵適應位移變化的能力。4防火性能分級4.1防火性能表示外側分別以i、o表示,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熱性及降輻射熱性應分別以E、I及W表示。耐火時間以t表示,單位為分(min)。防火性能表示方法見表1。表1防火性能表示方法防火性能室內側室外側耐火完整性EEt(i)Et(o)耐火隔熱性I降輻射熱性WWt(i)Wt(o)注:耐火試驗時間(t),按min取整數(shù),不足1min的時間舍去。3GB/T41336—20224.2防火性能分級防火性能以試件耐火時間作為分級指標。防火性能按室內、室外受火面分級,見表2。表2防火性能分級表分級受火面室內面1級(i)2級(i)3級(i)4級(i)室外面l級(o)2級(o)3級(o)4級(o)分級指標耐火時間(1)/min5試驗裝置及儀器5.1試驗爐5.1.1試驗爐除應符合GB/T9978.1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試驗爐體的規(guī)格尺寸滿足試件安裝條件;b)試驗爐體具備與耐火支撐輔件及爐體封閉構件連接的構造。5.1.2試驗爐應具備提供室外火溫度荷載和室內火溫度荷載的能力。5.2位移適應性試驗裝置5.2.1試驗裝置應具備試驗過程中承載建筑幕墻試件保持平動的能力。5.2.2試驗裝置的運動幅度應至少滿足±50mm的能力。5.2.3試驗裝置的往復運動頻率應滿足10個循環(huán)/min的要求。5.3耐火支撐輔件5.3.1耐火支撐輔件用材料,按部位分別不應低于實際工程所用層間樓板和/或防火隔墻的耐火極限要求,不應改變或降低與其粘結的密封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5.3.2耐火支撐輔件構造,應符合實際工程中試件安裝構造的要求。5.4爐體封閉構件5.4.1當兼顧試件安裝連接及試驗爐體封閉功能時,應采用密度為(1200±400)kg/m3,厚度為(200±50)mm的高密度剛性材料,或密度為(650±200)kg/m3,厚度不小于70mm的低密度剛性材料,或使用其他滿足GB/T9978.1中約束和邊界條件要求的剛性材料作為支承結構,與燃燒性能A1級隔熱材料組合而成。5.4.2當僅用于試驗爐體封閉功能時,可采用滿足遇火穩(wěn)定性不小于180min的柔性支承材料。5.4.3封閉構件應具備與不同試件安裝構造和/或試驗爐可靠連接的能力。5.5測量儀器5.5.1溫度、壓力測量儀器及其精度要求,應符合GB/T9978.1的規(guī)定。5.5.2熱流計應滿足量程0kW/m2~50kW/m2、最大允許誤差低于量程的±5%、視場角為(180±5)的要求。5.5.3位移計精度不應低于滿量程的1%,且不應低于0.2mm。5.5.4縫隙探棒或棉墊,應符合GB/T9978.1的規(guī)定。4GB/T41336—20226試驗條件6.1.2試驗設備應滿足在試驗過程中,不斷提供燃燒所需的空氣和燃氣,并將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燃燒廢氣排出的要求。6.2位移適應性試驗條件6.2.1位移適應性試驗的位移設定值d,應取H/500(H為設計層高)或10mm,取較小者。6.2.2位移適應性試驗應以封堵縫隙的正常使用位置為基準,分別按-d和+d進行最大位移設定和對其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T=660(10.687e-0.3210.313e-3.8t)+T。 式中:T——試驗進行到t時耐火試驗爐內的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試驗開始前耐火試驗爐內的初始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應為5℃~40℃;6.3.1.2T。取值為20℃時,室外標準升溫曲線見圖1。40020005GB/T41336—20226.3.2.1對于室內側受火試驗,試驗爐內熱電偶的爐內平均溫度,應根據(jù)GB/T9978.1的規(guī)定,按式(2)對其進行監(jiān)測和控制:T=3451g(8t+1)+20 (2)T——試驗進行到t時耐火試驗爐內的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試驗進行的時間,單位為分(min)。6.3.2.2室內標準升溫曲線見圖2。足GB/T9978.1和GB/T26784的規(guī)定。試驗爐的爐內壓力及其允許偏差應滿足GB/T9978.1的規(guī)定。6.5試驗條件應用6.5.1當試件包含層間防火封堵或隔墻防火封堵時,應進行位移適應性試驗。當且僅當位移適應性試6.5.2當測試防火幕墻試件的防火性能時,應采用室內標準升溫曲線、室外標準升溫曲線分別進行室b)防火幕墻試件包含防火裙墻及防6.5.3當單獨測試防火裙墻試件的防火性能時,應采用室內標準升溫曲線進行防火構造的耐火完整6GB/T41336—20226.5.4任何情況下,試件的防火封堵構造應采用室內標準升溫曲線進行試驗。6.5.5防火構造的防火性能,應以所有構造的最小耐火試驗時間,分別進行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熱性及降熱輻射性的判定。6.5.6當任一防火構造率先喪失耐火完整性的,應以該耐火完整性失效時間作為耐火隔熱性及降輻射熱性失效的時間。7試件要求7.1防火幕墻試件7.1.1試件的構造應與工程實際應用一致,7.1.2試件的直接受火區(qū)域的高度方向應至少包括一個典型層高、寬度方向應至少包括兩個面板跨度7.1.3室內火荷載試驗時,除直接受火區(qū)域外,試件的上部和一側應向外擴展至少500mm的寬度,且擴展后的試件邊緣處于自由非約束狀態(tài)。試件的下部應預留至少50mm的伸縮縫隙。當擴展區(qū)域含7.1.4室外火荷載試驗時,試件可僅包括直接受火區(qū)域。當且僅當直接受火區(qū)域包含部分防火裙墻時,試件應向外擴展并保留完整防火裙墻構造。7.1.5當防火幕墻含可開啟部位時,試件直接受火區(qū)域應包含可開啟部位。7.1.6試件層間防火封堵或隔墻防火封堵部位采用背襯材料填充時,填充部位應至少包括一個背襯材料的接縫構造。7.1.7試件因試驗需要而存在切割的部位,應采用燃燒性能A級的材料對切割部位進行密封。7.2防火裙墻試件7.2.1試件的構造應與工程實際應用一致,并按要求提供一個試件。7.2.2試件的高度應與工程實際應用一致,寬度方向應至少包括兩個完整面板。當且僅當實際工程僅7.2.3試件層間防火封堵部位采用背襯材料填充時,填充部位應至少包括一個背襯材料的接縫構造。7.2.4試件因試驗需要而存在切割的部位,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對切割部位進行密封。7.3防火封堵試件7.3.1防火封堵構造與防火幕墻或防火裙墻等同時進行試驗時,其規(guī)格尺寸及數(shù)量按設計要求及防火幕墻或防火裙墻等構造要求確定。7.3.2單獨進行試驗時,防火封堵試件的防火封堵縫隙長度不應小于1.2m,且背襯材料應包括至少一個接縫。7.3.3試件用防火類密封粘結劑應固化至滿足試驗要求。8試件安裝及測試區(qū)域8.1通用要求8.1.1試件應按設計要求與耐火支撐輔件安裝固定,并保證試件及其與耐火支撐輔件的安裝連接構造和實際工程相符。8.1.2試件與耐火支撐輔件的安裝構造信息,應在試驗信息中注明。8.1.3試件與試驗爐體之間的密封構造措施,不應對試件產(chǎn)生附加裝配作用。7GB/T41336—20228.2防火幕墻試件安裝及測試區(qū)域8.2.1防火幕墻進行室內、室外火荷載試驗時,應分別以室內側、室外側作為受火面。采用室內標準升溫曲線試驗時,試件安裝及測試區(qū)域如圖3所示。采用室外標準升溫曲線試驗時,試件安裝及測試區(qū)域如圖4所示。2——耐火支撐輔件(隔墻);4——耐火支撐輔件(樓板);圖3防火幕墻安裝及測試區(qū)域示意圖(室內側受火)8GB/T41336—2022A-A2——耐火支撐輔件(隔墻);4——耐火支撐輔件(樓板);圖4防火幕墻安裝及測試區(qū)域示意圖(室外側受火)a)應測量Z2~Z6各區(qū)內各構造部位的耐火完整性;c)當直接受火區(qū)域含透明構造區(qū)域時,應測量Z2區(qū)的降輻射熱性。a)應測量Z1區(qū)內的防火幕墻及防火裙墻等構造部位的耐火完整性;b)應測量Z1區(qū)的耐火隔熱性;c)當直接受火區(qū)域含透明構造區(qū)域時,應測量Z1區(qū)的降輻射熱性。8.3.1防火裙墻試件的安裝如圖5所示。9GB/T41336—2022單位為毫米3——防火封堵;5——爐體封閉構件圖5防火裙墻安裝及測試區(qū)域示意圖8.3.2室內標準升溫曲線試驗時,各區(qū)域的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應測量Z3區(qū)內的防火裙墻及層間防火封堵等構造部位的耐火完整性;b)應測量Z3區(qū)的耐火隔熱性;c)當直接受火區(qū)域含透明構造區(qū)域時,應測量Z3區(qū)的降輻射熱性。8.4防火封堵試件安裝及測試區(qū)域8.4.1當單獨測試防火封堵構造的防火性能時,安裝應符合實際工程要求。8.4.2應采用室內火荷載測試防火封堵構造背火面一側的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熱性。8.5試件的確認試件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檢查,并經(jīng)由檢測委托方和/或測試方確認后方可進行檢測。9測量儀器布置9.1耐火試驗測量儀器布置9.1.1試驗爐內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布置應符合GB/T9978.1的規(guī)定。9.1.2當試件要求進行耐火隔熱性試驗時,熱電偶的布置除應符合GB/T9978.1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a)在防火封堵構造的背火側表面、封堵構造1/4跨度截面上,在位于背襯材料寬度中心線上、背GB/T41336—2022襯材料與耐火支撐輔件接觸部位以及背襯材料與幕墻框架接觸部位,應分別至少布置1個測點。在背襯材料寬度中心線上,在位于封堵構造1/2跨度截面上以及背襯材料接縫處,應分別至少布置1個測點。溫度測點布置示意如圖6所示;9.1.3當試件要求進行降輻射熱性試驗時,應以面積最大的玻璃面板所在區(qū)域作為測試區(qū)域,熱流計位移適應性試驗的位移測量點,應在垂直幕墻面板方向上,至少在防火封堵構造跨中位置,以及兩側各1/4跨度位置,沿同一條直線布置三個測點。位移測點布置如圖7所示。GB/T41336—2022標引序號說明:1——1/4跨度位置;2——跨中位置;a)檢查位移適應性試驗裝置及位移傳感器的工作狀態(tài);b)檢查試驗爐燃燒器的狀態(tài);c)檢查試驗爐內部的溫度傳感器及壓力傳感器的狀態(tài);d)檢查試件測試用的各類傳感器的狀態(tài)。10.1.4試驗按位移適應性試驗、耐火試驗的順序進行。其中位移適應性試驗順序為層間防火封堵構10.2.1調試位移適應性測試裝置測量范圍至一d和十d。10.2.2啟動位移適應性測試裝置,以-d和+d往復變化一次為一個循環(huán),測試速度為10個循環(huán)/min。10.2.3完成400個循環(huán)或試驗導致試件發(fā)生損壞時,應停止試驗。10.2.5應在位移適應性試驗全部結束24h后進行防火性能試驗。10.3.2確認試件所有可開啟部位保持正常關閉狀態(tài)。10.3.3啟動點火裝置,監(jiān)測和記錄爐內溫度和壓力變化。當試驗爐內熱電偶記錄到的平均溫度達到GB/T41336—2022差滿足要求。a)每10s讀取一次試件測試區(qū)域布置的熱電偶溫度值;c)背火面出現(xiàn)貫穿至試驗爐內的縫隙,直徑(25±0.2)mm探棒可以穿過縫隙進入試驗爐內,或者直徑(6±0.1)mm的探棒可以穿過縫隙進入試驗爐內且可以縫隙長度方向移動不小于d)面板背火面任意一點溫度最大溫升超過180℃的時間,以及平均溫升超過140℃的時間;e)框架背火面任意一點溫度最大溫升超過360℃的時間;f)熱流計的讀數(shù)達到15kW/m2的時間。應分別對不同測試區(qū)域單獨進行判定。試件失去耐火完整性的時間,應根據(jù)防火構造的最低耐火a)背火面出現(xiàn)持續(xù)達10s以上的火焰時;b)試件背火面出現(xiàn)貫穿至試驗爐內的縫隙,直徑(6±0.1)mm探棒可穿過縫隙進入試驗爐內且探棒可沿縫隙長度方向移動不小于150mm;c)試件背火面出現(xiàn)貫穿至試驗爐內的縫隙,直徑(25±0.2)mm探棒可穿過縫隙進入試驗爐內。應分別對不同測試區(qū)域單獨進行判定。試件失去耐火隔熱性的時間,應根據(jù)防火構造的最低耐火試驗時間確定。試驗過程中試件發(fā)生下列現(xiàn)象之一時,即認為失去耐火隔熱性a)背火面平均溫升超過140℃時;b)面板材料背火面最大溫升超過180℃時;c)框架材料背火面最大溫升超過360℃時。試件失去降輻射熱性的時間,應以試件最大玻璃面板所在測試區(qū)域的最低耐火試驗時間確定。試位移適應性試驗結果表示應至少包括表3的內容。GB/T41336—2022表3位移適應性試驗結果表示位移設定值位移適應性試驗次數(shù)試驗后狀態(tài)d次未損壞□注:在位置記錄位移及適應性試驗次數(shù)信息,□位置記錄試驗后試件狀態(tài)。耐火完整性試驗結果表示應至少包括表4的內容。表4耐火完整性試驗結果表示受火面曲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超五類接插軟線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組織搗磷勻漿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玻璃瓶罐熱縮包裝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水洗高嶺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新型鋁屑粉碎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室外休閑用品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復合磷酸鋅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丙烯基硫脲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便攜式磁探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o型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RB/T 101-2013能源管理體系電子信息企業(yè)認證要求
- 冀教版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全冊教案完整版教學設計(含教材分析、教學計劃及進度表)
- GB/T 10205-2009磷酸一銨、磷酸二銨
- 公司財務制度及流程
- 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
-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新商業(yè)、新鏈接、新物流》配套教學課件
- 房地產(chǎn)標準踩盤表格模板
- 物聯(lián)網(wǎng)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表
- 學校校園安全巡邏情況登記表
- 畢業(yè)論文-基于Java Web的模擬駕??荚囅到y(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
- MDD指令附錄一 基本要求檢查表2013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