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湘西新高考歷史一模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續(xù)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谧鳛橥ㄉ讨?,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均照經準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畫一無別?!币陨衔淖之敵鲎裕篈.《南京條約》 B.《虎門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2.“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即位,詔求直言。先生上封書事:帝王之學,必先格物致知,以極夫事物之變,使義理所存,纖悉畢照,則自然意誠心正,而可以應天下之務。”此段文字中所提到的“先生”是指A.王安石 B.程顥 C.程頤 D.朱熹3.西漢時期災異頻發(fā),每當災害發(fā)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詔。據統(tǒng)計,《漢書》中記載皇帝頒布“罪己詔”多達33次。這反映了A.“三綱五?!睂W說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C.“大一統(tǒng)”的主張D.“天人感應”學說4.《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中說:“鴉片戰(zhàn)爭是中西關系質變的臨界點,整個中外關系至此逆轉,舊格局隨條約締結而俱逝,中國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國際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币韵履茏糇C這一結論的史實是A.殖民者與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B.列強取得在通商口岸開辦工廠的特權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D.列強扶植地方軍閥,形成割據狀態(tài)5.圖中的動物是鄭和下西洋時外國使臣隨船向明政府貢獻的奇珍異獸。明朝君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這表明當時A.對外交流促使中國傳統(tǒng)繪畫出現(xiàn)新的類型 B.朝廷用中國文化對朝貢貿易貢品加以解讀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 D.外來物品的傳入推動了傳統(tǒng)觀念更新6.上表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課題研究的統(tǒng)計表。由此可知()A.英國紡織工業(yè)漸趨衰落 B.工業(yè)革命促進社會分工C.社會需求引領科研方向 D.科學與技術已緊密結合7.各種區(qū)域性國際組織的主要職能雖有差別,但也有一些共同之處。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世界貿易組織職能的共同之處是A.促進經濟交流 B.推動區(qū)域一體化進程C.對抗特定的國家集團 D.加強成員國軍事合作8.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中國得狂潮,1899年美國向英、德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隨后又增補了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的條款。該政策A.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 B.促使列強宰割中國同盟的形成C.致使清廷淪為洋人的朝廷 D.推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9.康德曾說:“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別的東西,而且還確乎是一切可以稱之為自由的東西之中最無害的東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彼u價的是A.文藝復興 B.宗教改革 C.啟蒙運動 D.馬克思主義10.韓非認為,“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君臣之際,非父子之親也,計數(shù)之所出也”,這反映了()A.世卿世祿制度漸趨崩潰瓦解 B.戰(zhàn)國時期商品經濟繁榮發(fā)展C.法家思想成為戰(zhàn)國主流思想 D.君臣關系演變促進社會變革11.17世紀,荷蘭商人從南非進口小麥,從印度進口瑪瑙貝,從巴西進口蔗糖。小麥養(yǎng)活了國內消費者,他們更多地從事商人、銀行家和手工業(yè)者等職業(yè),從事農業(yè)的人越來越少。材料這一現(xiàn)象A.表明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B.客觀反映了殖民擴張的血腥罪惡C.標志著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確立D.促進了荷蘭商業(y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12.在民國初年的教科書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重要性要高于鴉片戰(zhàn)爭。但隨著“帝國主義侵略”成為教科書的敘事主線,對這兩場戰(zhàn)爭影響重要性的表述發(fā)生了逆轉,即作為“帝國主義侵略”開端的鴉片戰(zhàn)爭成為近代史起點,并被賦予了更重要的歷史意義,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則漸漸被忽視。這說明A.材料多寡影響歷史事件的解釋B.主觀情感影響史家史事的評判C.時代發(fā)展影響歷史敘事和評判D.學術研究影響教科書敘述風格13.下表為1921—1927年中共黨員發(fā)展情況表。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50多人195人420人994人57967人A.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 B.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C.馬克思主義實現(xiàn)中國化 D.中共黨組織不斷完善14.如圖為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裁定的“教皇子午線”,旨在解決因哥倫布和達.伽馬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提出的關于新發(fā)現(xiàn)地區(qū)的主權歸屬問題。由此推知“教皇子午線”A.打上了大國安排世界格局的印記B.緩和了西、葡兩國日益尖悅的矛盾C.奠定了世界政治版圖的基本格局D.開啟近代殖民強權瓜分世界的先河15.下表反映了當時蘇聯(lián)1980-1991年蘇聯(lián)經濟年均增長率(%)表注:除格魯吉亞和波羅的海諸國的估算值A.經濟運行有所好轉 B.改革未能取得成效C.頻繁調整經濟政策 D.生產結構嚴重失衡16.1945年,毛澤東提出戰(zhàn)后新中國建設的目標是實現(xiàn)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xiàn)目標的具體路徑。這表明A.中華民族已完成全面抗戰(zhàn)的任務B.第二次國共合作已走向徹底破裂C.中國共產黨主導了戰(zhàn)后新政權的建設D.中共對新中國建設進行了多方位設計17.15世紀中期到17世紀中期,被西方史學家稱為“探索的時代”、“發(fā)現(xiàn)的時代”、“擴張的時代”。下列選項對此理解正確的有①新航路開辟打破世界孤立狀態(tài)②歐洲列強開始早期殖民擴張③美洲的發(fā)現(xiàn)證實了“地圓學說”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廣泛傳播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8.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在公元前655年5月,聯(lián)合八國諸侯在首止開大會,并與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不久,周惠王死,太子鄭即位為周襄王。這反映出A.諸侯爭霸斗爭激烈 B.周王室開始衰微C.傳統(tǒng)體制受到沖擊 D.宗法制遭到破壞19.君主專制在從秦到清不斷強化的過程中偶有特殊情況,能反映這一特殊情況的是A.漢武帝時期的內外朝制度 B.隋唐時期實行的三省六部制度C.明初廢除宰相,權分六部 D.清初軍國大事決于議政王大臣會議20.蔡元培、胡適理想的新文化運動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新文化運動批評、揚棄了傳統(tǒng)文化的正統(tǒng)東西,同時又選擇了古典小說、戲曲,研究先秦諸子,發(fā)掘墨子的思想價值等。材料反映了新文化運動中A.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強B.全盤否定中國傳統(tǒng)文化C.從崇拜西學到回歸傳統(tǒng)D.對傳統(tǒng)文化有選擇的繼承21.下圖中的古建筑建成于:A.希臘荷馬時代 B.希臘古典時代 C.羅馬帝國時代 D.西歐的中世紀22.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十二銅表法)的頒布A.摒棄了習慣法的內容B.打破了貴族壟斷司法C.維護了羅馬帝國統(tǒng)治D.推動了萬民法的形成23.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產資料掌握在獨立行動的人的手里,所以沒有人有控制我們的全權如果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里,不管它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還是屬于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痹撝鲝圓.推動了福利國家制度的發(fā)展 B.與凱恩斯主義理念相一致C.20世紀70年代后得到重視 D.反對極權,推崇民主政治24.作為傳統(tǒng)的全球化推動力量的美國和英國背道而行:部分國家在民粹主義思潮的推動下,一些持有反全球化立場的領導人上臺,進而通過煽動、操縱選民,作出反全球化行為,出臺反全球化政策。這些現(xiàn)象說明A.反全球化更有利于緩解困境 B.反全球化會改變全球化趨勢C.全球化已不符合時代的需要 D.全球化趨勢將在曲折中前行25.呂思勉在《中國大歷史》中指出“倘使這時候,能悟到銀兩與銀幣不是一物;把銀也鼓鑄成一種貨幣,且單認銀為貨幣,而把銅錢認為銀幣的輔助品;中國早就可進為銀本位之國……惜乎清朝順、康、雍、乾四朝,對于幣制都很有熱心整頓,始終沒想得穿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銀兩需用既廣,而實際上專用秤量量法,不覺得不便殊甚……”。與材料主旨相符的是A.中國在清朝康乾時期已實行銀本位B.中國的貨幣理念在當時是最先進的C.中國在當時已將銀幣作為主要通行貨幣D.中國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礙中國轉型26.早在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就宣布“從今往后,任何一個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親自讀碑上內容,或者聽別人念其中的條款,讓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臨的糾紛。認清他所應當?shù)玫降臋嗬瑥亩@得安慰。”此國王是A.梭倫B.漢穆拉比C.愷撒D.穆罕默德27.吳宓先生在《空軒詩話》中寫道:“寅恪嘗謂唐代以異族入主中原,以新興之精神,強健活潑之血脈,注入久遠而陳腐之文化,故其結果燦爛輝煌……”。材料體現(xiàn)李唐文化A.批野質樸的黃土氣息與美感 B.兼容并蓄和渾融整合的特點C.經世致用的觀念和進取意識 D.英武豪邁與溫婉細膩的特色28.1965年3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了《關于進一步發(fā)展蘇聯(lián)農業(yè)的刻不容緩的措施》的決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fā)展農業(yè)。1960—1980年,農業(yè)投資總額達3830億盧布,比十月革命后的40多年的農業(yè)投入還高2.5倍。這體現(xiàn)了蘇聯(lián)A.改革重點轉向農業(yè) B.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C.農業(yè)經濟持續(xù)滑坡 D.蘇聯(lián)模式弊端日益暴露29.蘇(俄)聯(lián)在七十余年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如圖所示的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政策調整。這些政策A.有利于鞏固工農聯(lián)盟 B.鞏固了集體農莊的基礎地位C.貫穿計劃經濟的理念 D.反映出農業(yè)問題的復雜性30.“不行黜陟(意為廢除、取消)而藩國自析”,西漢解決王國問題的措施中體現(xiàn)這種特點的政策是A.“削藩” B.頒布推恩令 C.創(chuàng)設刺史制度 D.推行內外朝制度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世紀的“西進運動”將芝加哥周邊的“大西部”開墾為田地。雨量充沛時,這塊處女地的作物產量驚人。但要將豐收的物產運到東海岸或海外的城市消費者手上,要靠鐵路網和運河將位于大湖區(qū)、密西西比河流域和更西邊地區(qū)的零散農田連接起來,這問題才解決……麥考密克將他所發(fā)明的收割機引進芝加哥,并在1847年在該地開設工廠。他的公司進一步改良該收割機,谷物產量跟著收割機銷量一起提高……于是,美國的家庭農場花錢購買這省力機器降低生產成本,為美國東部和歐洲的饑餓人口提供便宜的糧食?!幾裕溃┡砟教m等《貿易打造的世界》材料二中國東北地區(qū)由于大豆及其大豆制品在國際市場上走俏,大豆種植面積急劇擴大,1910年大豆種植面積占耕地面積的20%o1927—1929年,南部大豆種植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23.2%,北部占34.5%o中東鐵路沿線西起薩爾圖,東至牡丹江,南至寬城子,北達松花江支流旺河,幾乎遍地都是大豆,已經很少見到高粱。東北傳統(tǒng)農作物供自己食用的主糧高粱和玉蜀黍,種植面積從1910年占總種植面積的60%減少到1930年的45%?!幾岳钫疾拧惰F路對近代中國農業(yè)經濟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大西部”地區(qū)農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19世紀中期美國“大西部”相比,20世紀前期我國東北農業(yè)的特點,并簡析東北農業(yè)變化的影響。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封建社會前期的出口以絲綢、漆器、鐵器等為主。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時期,陶瓷成了我國古代出口的新興產業(yè),重要的轉折是對外實行開放政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進出口管理機構——市舶。宋代,各類書籍,包括經典開始出口。元代由于棉織業(yè)的興起,出現(xiàn)了我國出口的第三大軍。明清時期,棉布成了主要出口品。進口商品早期有犀角、象牙、香料、珍珠、寶石、琉璃、藥材、馬匹、珍禽異獸、布匹、木材,也引進了棉花、煙草、玉米、番薯和多種蔬菜等作物?!幾陨蚬庖吨袊糯鷮ν赓Q易史》材料二1860年,在英國進口商品中工業(yè)原料——棉花居于首位,其次是谷物,后面的依次為食糖、羊毛、生絲、木材、茶葉、油料、酒和黃油,這些是進口價值最大的前10種商品。第二個10種商品是牛脂、亞麻、銅、皮革、絲織品、咖啡、烈酒、煙草、大米和鐵錠。這些進口商品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打算再運往國外銷售的,英國正在迅速變成一個歐洲(且不說世界)市場和中間商。1860年,出口商品中列于第一位的是棉織品,其次是羊毛織品,再次是鋼鐵,后面依次為棉紗、亞麻織品、羊毛和羊毛紗、男子服飾和女子頭飾、機器、金屬器皿和餐具以及煤。此外還有大量各種各樣的貨品:銅、衣服、皮革制品、啤酒、麻紗、陶器和瓷器、絲絞和絲紗、化學制品、紙以及別的許多東西?!幾訹英]W.H.B.考特著、方廷鈺等譯《簡明英國經濟史(1750年至1939年)》(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特點及發(fā)展原因,并概括近代英國對外貿易出現(xiàn)的變化。(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古代中國、近代英國對外貿易所產生的不同的世界影響。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食品安全治理理念起源早.《禮記》規(guī)定,“禽獸魚鱉不中殺,不粥于市”。隨著商業(yè)發(fā)展,食品安全問題逐漸地突顯出來。到了漢代,政府作為食品安全治理的主要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漢律規(guī)定,“諸食脯肉,脯肉毒殺、傷、病人者,與盜同法”。唐代是食品安全管理關鍵期:與食品安全法規(guī)建設的同時,唐朝在宮廷中設置尚食局和太官署,專門負責掌管膳食安全,同時在民間設立行會進行管理,行會的管理納入到官員考核范疇。在此期間藥食同源理念得到較大發(fā)展,并涌現(xiàn)出一批藥學著作。例如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北宋對食品安全的治理達到了歷史新高度,對違法亂紀者實行“重刑”。清朝法律在食品安全監(jiān)管上從對人的處罰轉移到問題食品上,并執(zhí)行嚴格的食品安全抽檢制度。——摘編自趙向豪等《中國食品安全治理理念的歷史追溯與反思》材料二19世紀前期,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食品安全問題日漸突出。19世紀中期,《柳葉刀》雜志對食品質量衛(wèi)生調查報告,引起英國輿論界的空前支持和響應。在此情況下,英國成立專門委員會調查摻假問題,并在1860年通過了《食品摻假法》,授權地方當局成立“公共分析師”.但是“沒有建立中央機關,確保食品安全的責任完全是地方性和可選性的”。1875年英國最終通過《食品與藥品銷售法》,擴大了地方委員會權力,增加分析師人數(shù),最重要是擴大中央控制權力。此后經過一系列改革,地方政府委員會終于成為主管英國食品安全的重要機構。在該機構的努力下,到20世紀初英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初步完善?!幾晕盒沱悺队称钒踩⒎ǖ臍v史考查》(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和近代英國在食品安全治理上的異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860年英國《食品摻假法》的背景。并綜合上述材料談談外國食品安全的啟示。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條約》,其內容是承認《天津條約》繼續(xù)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故C項正確;《南京條約》開放的是廣州等五口為通商口岸,排除A;《虎門條約》沒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內容,排除B;《馬關條約》開放重慶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選C。2、D【解析】
根據材料“孝宗(1162年—1189年在位)即位”可知,在南宋時期,材料“格物致知”體現(xiàn)了理學的求理途徑,因此材料中提到的“先生”是指南宋理學家朱熹,D項正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不符合題意,A項錯誤;程頤、程顥屬于北宋理學家,B、C項錯誤。3、D【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信息“西漢時期災異頻發(fā),每當災害發(fā)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詔”反映了“天人感應”學說,故D項正確;“三綱五?!敝傅氖恰熬秊槌季V、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故A項錯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指的是尊奉儒家為統(tǒng)治思想,故B項錯誤;“大一統(tǒng)”主張指的是國家無論在經濟上、政治上還是思想文化上都是統(tǒng)一的,不容分割的的主張,故C項錯誤。4、A【解析】
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清政府被迫與列強簽訂了《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等,打破了“天朝上國”的美夢。不平等條約體系代替了“朝貢”體系,故選A項;B、C、D三項都不是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與“鴉片戰(zhàn)爭是中西關系質變的臨界點”的論述不符,排除。5、B【解析】
圖中的動物是長頸鹿,而明朝君臣則認為這是傳說中的麒麟,麒麟在傳統(tǒng)中國被視為祥瑞之物,這說明明朝君臣在用傳統(tǒng)文化解讀朝貢貿易的貢品,故B項正確;圖中屬于古代繪畫中的動物畫,屬于傳統(tǒng)的繪畫類型,故A項錯誤;明朝初年,東南沿海倭患嚴重,下令實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觀念仍然是“天朝上國”的觀念,故D項錯誤?!军c睛】本題考查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yǎng),落實對教材主干知識的考查,體現(xiàn)出高考考查“雙基”的基本特點。“表明類”選擇題的解題可轉化為問題意識,如本題材料可轉化為“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國進獻的長頸鹿當做‘麒麟’”?這一方面說明明朝君臣孤陋寡聞,另一方面說明“天朝上國”的心態(tài),用中國文化解讀外國貢品。6、C【解析】
從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課題研究的統(tǒng)計表中可以看出,純科學研究、采礦、海上運輸、軍事技術數(shù)量明顯領先,此時英國正進行殖民擴張和海外貿易活動,反映出社會需求引領科研方向,故C項符合題意;紡織工業(yè)課題研究數(shù)量少并不是說英國紡織工業(yè)漸趨衰落,而只是不符合此時的社會需求,并且工業(yè)革命首先爆發(fā)在新興的棉紡織業(yè),A項不符合題意;18世紀中期工業(yè)革命才開始,B項不符合題意;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科學與技術才緊密結合,D項不符合題意。7、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世界貿易組織都具有促進經濟交流發(fā)展的職能,A選項符合題意;世界貿易組織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產物,不屬于區(qū)域一體化的組織,B選項排除;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世界貿易組織與對抗特定的國家集團無關,C選項排除;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世界貿易組織屬于經濟合作組織,與軍事無關,D選項排除。8、B【解析】
據材料“1899年美國向英、德等國提出在中國實行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隨后又增補了保持中國領土和行政權力完整的條款”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1899年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內容是列強在華“機會均等、利益均沾”,促使列強宰割中國同盟的形成,B正確;義和團運動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而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是因為當列強瓜分中國時,美國忙于美西戰(zhàn)爭,無暇東顧,A錯誤;《辛丑條約》致使清廷淪為洋人的朝廷,C錯誤;“門戶開放”政策使列強對中國侵略加深,不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D錯誤。9、C【解析】
根據“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開運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得知其主張理性主義,結合所學可知,康德是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故C項正確;ABD三項都沒有涉及到理性主義,故排除ABD項?!军c睛】本題的關鍵是“理性的自由”這一信息點。10、A【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韓非認為君臣之間只是一種利益關系,臣子為君主效力,君主為臣子提供爵祿,這反映了原來以宗法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世卿世祿制漸趨崩潰瓦解,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商品經濟發(fā)展的信息;C選項錯誤,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紛呈,百家爭鳴,沒有單獨一種思想能夠占據主流;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君臣關系演變對社會變革的影響。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11、D【解析】
據材料內容可知,17世紀的荷蘭農產品有了穩(wěn)定的進口渠道,使得從事商業(yè)的人越來越多,這有利于促進荷蘭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故D選項正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是工業(yè)革命后,故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進口貿易的發(fā)展,和殖民擴張沒有關系,故B選項錯誤;18世紀亞當·斯密《國富論》標志著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確立,故C選項錯誤。12、C【解析】
根據材料“但隨著“帝國主義侵略”成為教科書的敘事主線”,結合由于鴉片戰(zhàn)爭作為“帝國主義侵略”的開端而被賦予比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更重要的地位,可以看出時代發(fā)展,即隨著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不斷加劇,對歷史敘事和評判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故排除C選項;材料中并沒有體現(xiàn)史料的多少問題,排除A項;材料中并沒有涉及到主觀情感問題,,故排除B選項;材料強調歷史敘事和評判的變化與時代發(fā)展有關,而并非與學術研究有必然聯(lián)系,故排除D選項。13、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從中共一大到五大黨員人數(shù)增加看,正是由于此時國內民主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有更多的人投身革命事業(yè),故A項正確;B項是1924年才建立,排除B項;此時馬克思主義還沒有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排除C項;D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項。14、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教皇子午線”和新航路開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早期殖民擴張有關?!敖袒首游缇€”“旨在解決因哥倫布和達·伽馬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提出的關于新發(fā)現(xiàn)地區(qū)的主權歸屬問題”,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西、葡兩國日益尖銳的矛盾,故B正確;此時還沒有所謂的世界格局,故A錯誤;此時世界政治版圖還未形成,故C錯誤;列強瓜分世界是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故D錯誤。15、B【解析】
表格信息表明蘇聯(lián)1989年之前經濟在增長,但幅度不大,1990年之后經濟卻呈現(xiàn)負增長。說明蘇聯(lián)的經濟改革未取得成效。B正確;經濟好轉只適合1989年之前,A排除;材料信息不能看出蘇聯(lián)頻繁調整經濟政策,C排除;材料未體現(xiàn)蘇聯(lián)生產結構的比重,不能得出結構失衡的結論,D排除。故選B。16、D【解析】
依據材料“建設的目標是實現(xiàn)國家的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并著重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闡明了實現(xiàn)目標的具體路徑”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新中國建設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位的進行設計,D正確;材料不涉及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A項錯誤;國共第二次合作沒有破裂,一直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B項錯誤;C項中的主導不符合史實,排除。17、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打破世界孤立狀態(tài),隨之而來的是歐洲列強開始的早期殖民擴張,與題意相符,故A正確。18、C【解析】
依據材料“周惠王想廢掉太子鄭,立自己愛妃生的兒子王子帶為太子”“齊桓公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其中的七國諸侯締結了共輔太子的盟約”并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傳統(tǒng)的分封制、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壞。C正確;材料未反映諸侯的斗爭,A排除;‘開始’的材料不能體現(xiàn),B排除;材料不僅反映了宗法制度遭到破壞,而且還反映了分封制也遭到了破壞,不全面,D排除。故選C。19、D【解析】
在中國古代,皇權和相權是一對不斷斗爭的矛盾,總的趨勢是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元朝時丞相權勢過重,因此明朝初期廢除丞相,清初軍國機要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定奪,皇權受到限制,D屬于特殊情況,故選D;內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度、明初廢除宰相都強化了君主專制,不符合題意,排除ABC。20、D【解析】
從材料中的“批評、揚棄了傳統(tǒng)文化的正統(tǒng)東西,同時又選擇了古典小說、戲曲,研究先秦諸子,發(fā)掘墨子的思想價值等”等信息可以看出,新文化運動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是有選擇的繼承。故答案為D項。材料只反映新文化運動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排除A項;從材料信息來看,新文化運動對于傳統(tǒng)文化是有選擇地繼承,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由崇拜西學到回歸傳統(tǒng)的轉變,排除C項。21、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圖中的建筑是雅典衛(wèi)城,建于公元前580年,希臘古典時代為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323年,故選B;荷馬時代處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之間,排除A;羅馬帝國從公元前27年開始,排除;西歐的中世紀是從476開始,不符合題意,D錯誤?!军c睛】本題考查雅典的歷史遺跡,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題。22、B【解析】
“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表明《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打破了貴族對司法的壟斷,故B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習慣法的匯編,故A錯誤;C材料表述錯誤,《十二銅表法》編寫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D選項萬民法形成于羅馬帝國時期,并且與材料的《十二銅表法》的描述,并無直接聯(lián)系,故錯誤。23、C【解析】
材料“如果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里,不管它是屬于整個社會的還是屬于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體現(xiàn)的是哈耶克反對生產資料公有制,強調放松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經濟進入滯脹狀態(tài),為擺脫經濟困境,西方國家紛紛放松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因此C選項符合題意;福利國家屬于國家干預經濟的一種,A選項排除;凱恩斯主義強調的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材料反對對經濟的干預,B選項排除;材料反對的生產資料公有制,與政治形態(tài)無關,D選項排除。24、D【解析】
根據材料“一些持有反全球化立場的領導人上臺”“作出反全球化行為,出臺反全球化政策”等信息可知,材料體現(xiàn)了全球化進程受到阻礙,部分國家和民族作出反全球化行為,說明全球化趨勢將在曲折中前行,D項正確;材料內容體現(xiàn)了反全球化行為,沒有體現(xiàn)反全球化的影響,A項錯誤;全球化的發(fā)展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反全球化一定程度上阻礙全球化,但不會改變全球化趨勢,B項錯誤;全球化的發(fā)展是必然的趨勢,符合時代的需要,C項錯誤。25、D【解析】A不符合“惜乎清朝順、康、雍、乾四朝,對于幣制都很有熱心整頓,始終沒想得穿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與材料“倘使這時候,能悟到銀兩與銀幣不是一物;把銀也鼓鑄成一種貨幣,且單認銀為貨幣,而把銅錢認為銀幣的輔助品;中國早就可進為銀本位之國”不符合,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國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以致阻礙中國近代化,D正確。26、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公元前18世紀某國王……‘公正之主’石碑……讓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臨的糾紛。認清他所應當?shù)玫降臋嗬狈从沉斯?8世紀漢穆拉比制定了《漢穆拉比法典》,原文刻在石柱上,故B正確;梭倫屬于古代雅典時期,不符合題干時間,故A錯誤;愷撒屬于古羅馬時期,故C錯誤;穆罕默德生存于公元6-7世紀,故D錯誤。27、B【解析】
從材料中“異族入主中原”“注入”等可以看出李唐文化的兼容并蓄和整合的特點,故選B;而A項“黃土氣息”、C項“經世致用”、D項“英武豪邁”等材料并未涉及,排除。28、D【解析】
1965年后,蘇共中央認識到發(fā)展農業(yè)的重要性,不斷加大農業(yè)投入,但農業(yè)總產值和人均實際收入卻連年下降,體現(xiàn)出蘇聯(lián)模式弊端日益暴露,D項正確;六七十年代蘇聯(lián)改革重點在工業(yè)而非農業(yè),A項錯誤;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和農業(yè)經濟持續(xù)滑坡,只是材料部分信息,不符合材料主旨,BC兩項錯誤。29、D【解析】
蘇(俄)聯(lián)歷史上對糧食政策即農村生產關系的幾次較大規(guī)模的調整,反映出農業(yè)問題的復雜性和俄國農業(yè)發(fā)展的曲折歷程,D項正確;鞏固工農聯(lián)盟不適用于糧食專政政策,A項錯誤;集體農莊基礎地位無法體現(xiàn)整個題意,B項錯誤;蘇聯(lián)的計劃經濟開始于1928年,C項錯誤。30、B【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盡管沒有取消封國,但王國問題卻解決了。漢武帝時期采取“推恩令”,妥善的解決了威脅中央集權的王國問題,故B項正確;“削藩”是明朝時期實行措施,排除A;刺史制度是監(jiān)察制度,排除C;內外朝是分割宰相權力的制度,排除D。故選B。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原因:西進運動,政府鼓勵西部開發(fā);“大西部”自然條件適宜農業(yè);西部基礎(交通)設施的建設;農業(yè)機器的發(fā)明和運用;工業(yè)革命發(fā)展,農產品國內外市場需求增加。(2)特點:種植注重結構發(fā)生變化;以個體小農分散經營為主,機械化水平低;農產品市場受列強控制。影響:積極方面:促進了農產品商品化;推動了農業(yè)結構調整;加速了自然經濟瓦解;密切了中外經濟聯(lián)系;有利于中國經濟的近代化。消極:東北農業(yè)資源遭受掠奪,難以擺脫落后,無法獨立發(fā)展【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近代中美兩國農業(yè)發(fā)展的特點。(1)根據材料一中的“西進運動將芝加哥周邊的‘大西部’開墾為田地……靠鐵路網和運河……美國的家庭農場花錢購買這省力機器降低生產成本”等信息可以得出原因有:西進運動、政府鼓勵、自然條件適宜農業(yè);西部基礎(交通)設施的建設、農業(yè)機器的發(fā)明和運用等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可以聯(lián)系到工業(yè)革命發(fā)展,農產品國內外市場需求增加等方面。(2)第一小問特點:根據材料二中的“……幾乎遍地都是大豆,已經很少見到高粱。東北傳統(tǒng)農作物……占總種植面積的60%減少到1930年的45%。”等信息可知種植結構發(fā)生變化;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可聯(lián)系到:以個體小農分散經營為主、機械化水平低、農產品市場受列強控制等方面。第二小問影響:該題屬于評述題,回答時既要緊扣材料,又要做到全面認識。聯(lián)系近代中美經濟發(fā)展的史實,其中積極方面主要是:促進了農產品商品化;推動了農業(yè)結構調整;加速了自然經濟瓦解;密切了中外經濟聯(lián)系;有利于中國經濟的近代化。消極方面主要有:東北農業(yè)資源遭受掠奪,難以擺脫落后,無法獨立發(fā)展3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農用耕地租賃與農業(yè)人才培養(yǎng)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太陽能熱水器推廣應用合同協(xié)議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協(xié)議中子女生活技能培訓及就業(yè)指導合同4篇
- 2025版寧波房地產糾紛調解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苗木種植基地土地流轉與農業(yè)保險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周轉材料租賃管理及服務合同2篇
- 2025年度鋼材市場拓展與營銷服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門衛(wèi)智能識別系統(tǒng)采購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內外墻抹灰工程安全質量監(jiān)督合同
- 2025年度個人向小額貸款公司借款合同范本2篇
- 《Python編程基礎與應用》面向對象編程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構完全解讀
- 理光投影機pj k360功能介紹
- 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100道口算題(全冊完整版)
- 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十九章 一次函數(shù)》單元檢測卷帶答案-人教版
- 帕薩特B5維修手冊及帕薩特B5全車電路圖
- 系統(tǒng)解剖學考試重點筆記
- 小學五年級解方程應用題6
- 云南省地圖含市縣地圖矢量分層地圖行政區(qū)劃市縣概況ppt模板
- 年月江西省南昌市某綜合樓工程造價指標及
- 作物栽培學課件棉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