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勸學》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10-1《勸學》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10-1《勸學》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10-1《勸學》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10-1《勸學》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0-1《勸學》同步練習(含答案)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10-1《勸學》同步練習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小閱讀-課內(nèi)

1.下列對《勸學》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要想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就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學習可以提高自己,改變自己,意義十分重大。

B.“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表明君子不僅天賦高于常人,而且后天逐步積累,堅持不懈,不斷彌補自己的不足。

C.“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和“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是比喻,“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是本義?!胺e善"要達到“成德”的境界,才能改變?nèi)说臍赓|(zhì),使人具備圣人的思想感情。

D.《勸學》一文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作者在對偶句中又適當運用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2.課文《勸學》的第四段論述了哪些內(nèi)容?是如何進行論述的?

3.如何理解“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句話。

4.《師說》的第二段用了幾組正反對比的事實論據(jù)?這樣對比有怎樣的論證作用?

5.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勸學》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說學習的意義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說對待學習應采取的態(tài)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B.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斷學習改造獲得的。人要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就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學習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C.荀子認為,君子的天賦本性跟其他人并沒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成為君子,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種“學而后知"的觀點,在當時的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D.《勸學》的比喻,靈活多變。有的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有的先設(shè)比喻,再引出道理,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和“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6.你認為《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一段文字的議論中心是()

A.學習全在積累,細水長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斷積累,用心專一,才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

C.慢工出細活,學習上應提倡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精神。

D.逆境才能成才。

二、情景默寫

7.課內(nèi)情境默寫。

(1)荀子的《勸學》中,作者通過“_____________,”的對比,親身驗證了“站得高,見得遠"的道理。

(2)《勸學》中“_____________,”這兩句從反面說明要想到達千里之外的地方,就必須一步一步地積累。

(3)《勸學》中用好馬與劣馬對比,強調(diào)學習必須持之以恒,其中表示劣馬堅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中國是一個有著尊師傳統(tǒng)的國家,韓愈在《師說》中闡明老師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師說》中強調(diào)了從師是為了學道,和他人的年齡大小無關(guān)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

(6)韓愈在《師說》中表達寫作目的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可見他對年輕好學者的扶掖之心。

三、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儒家講教化,著眼于培養(yǎng)具有健全完善人格和社會責任感的人,也就是所謂“成人"。這里的“成人”,并不是指年齡特征上發(fā)育成熟的成年人,而是從道德內(nèi)涵上強調(diào)人的人格養(yǎng)成。

子路請教老師怎樣才是成人??鬃诱f:“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保ā墩撜Z·憲問》)他先是提出了一個高標準,像臧武仲那樣有智慧,孟公綽那樣講廉潔,卞莊子那樣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加上禮樂的人文修養(yǎng),就可以算得一個成人。面對世風日下的狀況,孔子又感嘆地說,如今的成人又何必這樣呢?見到可得之利時首先考慮它是否符合道義、自己該不該得,遇到危險勇于承擔責任,做出犧牲,經(jīng)過長久的窮困也不忘自己平生的諾言,這也可以算是成人。

孔子的“成人"思想,體現(xiàn)了他對人之所以為人的深刻反思和覺醒??鬃诱f:“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ā墩撜Z·雍也》)他認為,要成為一個在社會上立得住的人,僅有與生俱來的質(zhì)樸本真的稟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人文的修養(yǎng)。只有文與質(zhì)兩者兼?zhèn)?,配合恰當與協(xié)調(diào),才能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君子。而人文的修養(yǎng)離不開教化。教化,正是使人“成人"的途徑和方法?!敖獭本褪墙虒?,“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民有質(zhì)樸,不教不成。"(《白虎通·三教》)“化”就是感化,也就是在“上"者的教育和引導下,使“下”者內(nèi)在的人格精神發(fā)生變化。孔子說:“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禮記·中庸》)所謂“知人”,就是要有“人"的自覺,脫離純粹的人的自然狀態(tài),明白做人的道理,具有分辨是非和校正自己行為的能力,承擔起對社會應盡的義務(wù),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顏淵請教孔子“成人之行若何”,孔子說:“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義禮樂,成人之行也。"(《孔子家語·顏回》)所謂“成人之行”,就是一個成人應當具備的德行。這段話與孔子回答子路問成人的話是一致的,都強調(diào)了仁義禮樂教化在人的人格養(yǎng)成過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叭?是人內(nèi)在的品德和思想境界,“禮”是人外在的行為準則。任何社會都有一定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在內(nèi)心發(fā)生變化,達到“仁"的境界,從而實現(xiàn)對“禮”即社會規(guī)范的高度認同和自覺遵守,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摘編自《孔子論教化之內(nèi)涵——成人》)

材料二:

依照荀子的觀點,政治是一個綜合體,它一方面在形式上表現(xiàn)為權(quán)力的聚合體,另一方面又必須承載“道義”的精神內(nèi)涵,單純的權(quán)力系統(tǒng)若失去內(nèi)在“道義"的內(nèi)涵與目的是無法維持的。荀子說:“國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執(zhí)也。得道以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薄暗?作為一個抽象觀念,“得道”的具體實現(xiàn)方式就是“得民",或者說,以“道義”精神教化民眾。

荀子在《王制》開篇討論“為政"問題時指出:“請問為政?曰: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依這里的說法,為政之要務(wù)有多端,而“誅惡"“化民”是其核心目的之一。也就是說,“為政"本身作為對民眾施行教化的途徑和方式,是一工具性的存在。甚而言之,這一工具性存在最終亦是要被揚棄的,從而達到“不待政而化”的狀態(tài)。

以“政"行“教”的樞紐環(huán)節(jié)是“禮義"?!岸Y義”亦是一個綜合性的說法,它既指政刑法度之施設(shè)所依照的一般性、指導性的制度化設(shè)計,同時又強調(diào)這一指導性設(shè)計中內(nèi)含著的道義精神?!半m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不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荀子對于“禮”的重視自不待言,“隆禮重法"基本已成為荀子思想主旨的代稱?!岸Y法”并稱是荀子論“政"“教”的一個重要特點,“法"代表了“禮”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面向及其衍生物,“禮"則代表了“法”精神化、內(nèi)涵化的道義面向。二者的并稱究其向上的一面而言,乃高度地強調(diào)了荀子以“政"行“教”的思想觀念。

(摘編自《篇的教化論特征》)

8.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儒家所謂“成人",不僅是指發(fā)育成熟的成年人,而且是指品格高尚的君子。

B.荀子認為政治表現(xiàn)為權(quán)力的聚合體,又須承載“道義”,因此單系的權(quán)力系統(tǒng)是無法維持的。

C.孔子認為一個在社會上立得住的人,重要的是具有人文修養(yǎng),與生俱來的稟賦并不重要。

D.孔子講教化,著眼于“成人";荀子論教化,則強調(diào)以“政”行“教"的思想觀念。

9.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提出的成人標準是一個近乎完美的標準,近似于今天所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標準了。

B.教化是使人成人的途徑和方法,對一個人實行“教化”,就能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C.荀子認為“為政"本身作為對民眾實行教化的途徑和方式,在當今仍值得借鑒。

D.荀子認為“禮儀”很重要,人無論貴賤,都要“屬于禮儀",這一思想具有進步意義。

10.根據(jù)材料的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不符合孔子“教化”觀念的一項是()

A.荀子《勸學》鼓勵人們學習B.當代虎爸培養(yǎng)孩子成為“考霸"

C.孟母斷機教子D.韓愈寫《師說》表揚李氏子蟠

11.簡要分析材料二第三自然段的行文思路。

12.錢穆先生在《教育與教化》一文中說:“中國古代不言教育,而言教化?!苯Y(jié)合兩則材料,談?wù)剬嵤┙袒耐緩接心男?/p>

四、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瀧岡阡①表

歐陽修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②于瀧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jié)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嵩唬骸汕蠛??’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③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仡櫲檎弑甓⒂谂?,因指而嘆曰:‘術(shù)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后當以我語告之?!淦骄咏趟拥?,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fā)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后也。汝其勉之。"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為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為泰州判官:章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太夫人姓鄭氏,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后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茍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捌浜笮拶H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p>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yǎng)。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于是小子修乃列其世譜,具刻于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世竊位,而幸全大節(jié)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熙寧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nèi)勸農(nóng)使、充京東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

(有刪改)

【注】①阡:墓道,泛指墳墓。②卜吉:喪俗中,葬地、葬日皆由卜筮來決定,若吉,方能行事。③翎:況且。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fā)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B.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fā)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C.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fā)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D.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fā)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皇考,是對亡父的尊稱,《離騷》中“朕皇考曰伯庸"的“皇考”即此意。古人常用“考妣"稱去世的父母。

B.戌,地支之一。地支與天干搭配,可用來紀年、月、日、時。文中“歲行在戌”中的“戌"是用作紀時。

C.進士及第,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殿試者稱為進士,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稱號。

D.食邑,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因卿、大夫世代以采邑為食祿,故稱為食邑。

1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陽修的父親為官清廉,樂善好施不留余財,同時居官仁厚,竭力為死囚謀生路。

B.歐陽修的母親多經(jīng)患難,安于貧賤,面對夫君逝世、兒子貶謫,她都能安然對待。

C.作者列出所得封贈名號和官名,表明自己并未辜負父母的期望,呼應開篇“有待"。

D.全文構(gòu)思巧妙,一碑雙表,敘寫父母往事,句句入情,表達了孝敬父母的主題。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2)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世竊位,而幸全大節(jié)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五、選擇簡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小說、戲劇、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中塑造的形象生動,①;反之,則作品沒有什么吸引力。其實文學作品的形象性,②,還有語言的形象性、舉例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寫,多姿多彩,美不勝收。散文和詩歌雖然都具有形象性,但與詩歌相比,③,往往更貼近生活、更可觸可感。

清代學者吳喬說:“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边@個比喻對我們認識詩歌與散文形象性的差異,具有啟發(fā)性。詩歌展現(xiàn)的形象跟具體事物之間距離較大,即使是直接描寫,詩歌的語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煉和升華;上下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得那樣著實具體,有許多跳躍和省略,讓我們的想象飛得更高更遠些。而散文則給我們更為具體逼真的感受,不用提《燭之武退秦師》《記念劉和珍君》記錄真實人物事件的歷史紀傳散文,不用說《登泰山記》《荷塘月色》這些記游寫景的散文,不用講《一個消逝了的山村》《秦腔》這些反映人世風俗的感懷類散文,就連《勸學》《師說》這種議論性很強的說理性散文也跟實際生活情景很貼近。

17.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18.下列各句中的“像"與原文中加點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夜夜常起的狂風,好像要把一切都給刮走。

B.大堰河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愛著我。

C.錢塘江洶涌的波濤卷起像霜雪似的白色浪花。

D.魯迅塑造了眾多經(jīng)典人物,像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

參考答案:

1.B

2.(1)第四段中主要論述了學習的方法和態(tài)度;

(2)用了十個比喻來論證學習要逐步積累,堅持不懈,并要專心致志。

3.“故"表示對上文進行歸納,“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進一步說明人只有經(jīng)過學習,才能增長知識,培養(yǎng)品德,鍛煉才干,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有學問的人。

4.這一段用了三組正反對比的事實作論據(jù)。第一組,古之圣人與今之眾人對比:古之圣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于師。第二組,對其子與對其身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