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347-2024 雙流制軌道交通車輛_第1頁
T-CI 347-2024 雙流制軌道交通車輛_第2頁
T-CI 347-2024 雙流制軌道交通車輛_第3頁
T-CI 347-2024 雙流制軌道交通車輛_第4頁
T-CI 347-2024 雙流制軌道交通車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05-09發(fā)布 Ⅲ 1 1 2 3 3 4 6 6 6 7 7 7 7 7 8 8 8 8 8 9 10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2 13 13 13 13 16 17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司、北京中車賽德鐵道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燦偉、何昌艷、張玉光、劉曉亮、施曉芳、尚前博、趙洪濤、龍赤宇、馬永超、吳鐵輝、陳東東、楊冰、本文件主要審查人:肖培龍、李國香、黎晴、饒東、劉斌、趙雙流制軌道交通車輛本文件規(guī)定了交流、直流兩種供電制式貫通運行軌道車輛的總體要求、車體及內裝設備、車系統(tǒng)、轉向架、高壓牽引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列車控制與管理系統(tǒng)、制動和供風系統(tǒng)、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GB146.1標準軌距鐵路限界第1部分:機車GB/T311.1絕緣配合第1部分:定義、GB/T311.2絕緣配合第2部GB/T5599機車車輛動力學性能評定及試GB/T14894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組裝后的檢查與試驗GB/T20840.7互感器第7部分:電子式GB/T21413(所有部分)軌道交通機車GB/T21561.1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受電弓特性和試驗第1部分:干線機GB/T21561.2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受電弓特性和試驗第2部分:地鐵與輕軌GB/T21562軌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維修性和安全性規(guī)范及示例GB/T21563軌道交通機車車輛設備沖擊和振動試驗GB/T25117.1軌道交通機車車輛組合試驗第1部分:逆變器供電的交流電動機及其控制系統(tǒng)GB/T25117.3軌道交通機車車輛組合試驗第3部分:間接變流器供電的交流電動機及其控制GB/T25119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電子GB/T25120軌道交通機車車輛牽引變壓器和電GB/T25122.1軌道交通機車車輛用電力變流器第1部分:特GB/T25123.2電力牽引軌道機車車輛和公路車輛用旋轉電機第2部分:電GB/T25123.4電力牽引軌道機車車輛和公路車輛用旋轉電機第4部分:與GB/T28029(所有部分)軌道GB/T32347.1軌道交通設備環(huán)境條件第1部分:機車車GB/T37532城市軌道交通市域快線120km/h~160km/h車輛通GB/T43022軌道交通直流避雷器和電壓限GB55033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CJ/T354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空調、采暖及通風裝置技術TB/T1484.2機車車輛電纜第2部分:30KV單TB/T2977鐵道車輛金屬部件的TB/T3138機車車輛用材料阻燃TB/T3237動車組用內裝材料阻TB/T3492機車車輛電氣設備高壓隔離開關和IEC60850鐵路設施—牽引裝置的供電電壓(Railwayapplications–Supplyvoltagesoftractionsystems)–Testingofrollingstockoncompletionofconstructionandbeforeentryintoservice)雙流制車輛dual-currentsystemrailwayveh運行在標準軌距軌道上,具備在交流(25kV)和直流供電制式(含75雙流制列車dual-currentsyste雙流轉換區(qū)段dual-currentconversionse雙流受電弓dual-currentsystempanto切換開關conversionswi4.1車輛使用條件d)雙流轉換區(qū)段要求:無電區(qū)長度不應小于車輛最遠兩受電弓/受流器的距離與安全余量之和,或4.1.5列車在不同供電制式線路貫通運營時,應與貫通線路的信號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站臺門4.2車輛一般規(guī)定1234567894.2.19車輛密封性能應根據(jù)本線路及貫通線路設計速度、阻塞比等因素綜合確定,分為密4.2.22車輛應具有良好的電磁兼容性。車輛各設備正常工作時不應影響信號、通信等系統(tǒng)車旁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設備應具有良好抗電4.2.23在定員載荷、額定供電電壓和車輪半磨耗狀態(tài)下,列車運行于平直干燥軌道上,列車加速m/s2m/s2m/s2m/s2m/s2m/s2m/s2m/s24.2.24列車故障狀態(tài)下運行能力應符合GB/T37532和GB/T7928中有關故障能力的規(guī)定。b)所采用材料應為阻燃、低煙、無毒(低毒)、無鹵(高壓電纜為低鹵)的非d)客室、司機室及其他防火重點部位應設煙霧探測裝置,車警信號時應在司機室或地面控制中心中發(fā)出聲光報警;各車廂內應設有與司機室緊4.3互聯(lián)互通要求4.3.1車輛應根據(jù)線網(wǎng)互聯(lián)互通需求以及線路限界、設計速度、客流量、運輸組織、工程4.3.2車輛跨線運行時,宜采用一致或兼容的技術標準,并a)新建線路與既有線路跨線運行時,按照利用既有設施設備、方便b)新建線路與規(guī)劃線路跨線運行時,按照經(jīng)濟高效原則,確定制式標準、跨線4.3.3車輛應考慮因兩條線路貫通運行時,應滿足安裝多套通信、信號等系統(tǒng)車載4.3.4車輛的牽引、制動性能宜與互聯(lián)互通線路運行的車輛保持一致。其中,車輛在互聯(lián)道啟動能力、故障運行能力宜與既有車輛保4.3.6車輛應按一體化應急救援標準配置報警系統(tǒng)、滅火器、應急疏散裝置、應急疏散標一致的配置標準;當新建線路與既有線路互聯(lián)互通時,車輛應充分考慮在不同線路的疏4.3.8列車廣播、電子地圖及信息顯示屏應兼容兩條線路貫通運行,可上傳及4.4應急處置要求4.4.1車輛應具備與貫通線路中其它運營車輛的故障工況下4.4.2聯(lián)掛端車鉤的高度、機械接口、管路接口應與貫通線路中運營車輛保持一4.4.4當自動轉換失敗時,車輛應具備交直流轉換失敗報警指4.5救援要求4.5.2救援方式包含自救援、他車救緣、機4.5.3為避免故障車輛進入雙流轉換區(qū)段或交流分相區(qū)段,宜在車輛進入雙流轉換區(qū)段4.5.4當列車發(fā)生緊急制動停在雙流轉換區(qū)段或交流分相區(qū)4.5.6當列車所有受電弓/受流器完全進入無電區(qū)內,如列車具備方式,列車配合升起帶電區(qū)段受電弓/受流器,駛出無電區(qū);如列車不具備動力,可采用他車5.2.2司機室應視野寬廣、能清楚地瞭望到前方信號燈、交直流轉換指示牌、接觸網(wǎng)/接觸軌、軌道設5.2.3當列車在既有線路貫通運行時,司機常用操作的按鈕/開關宜與貫通運行線路的車輛基本保持一5.2.4應配置緊急斷電開關,用于交直流轉換失敗或緊急情況下車5.2.5司機室內應設置雙流制操作相關的按鈕b)制式選擇開關,用于車輛通過雙流轉換區(qū)段,以人工操作的方式進行交直流5.3客室5.3.1客室內設備、車門、車窗等基本要求應符合GB/T7928或GB/T37532的規(guī)定。5.3.2列車如與既有線路有貫通運營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c)用于應急操作的乘客緊急停車裝置、乘客緊急對講裝置、6.1列車中固定編組的各車輛間可設半永久性牽引桿或密接式半自動車鉤,司機室前端宜設密接式車鉤或密接式半自動車鉤;列車重聯(lián)運行時,車鉤應具備機械、電6.2車鉤緩沖裝置應能有效地吸收撞擊能量,緩和沖擊,不損壞車輛,該裝置能承受的最大聯(lián)掛速6.3兩輛車輛之間應設置貫通道,貫通道應密封、防火、防水、隔熱、隔音。貫通道渡板應耐順、防滑、防夾,貫通道用密封材料的抗拉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安全可靠、不易6.4車鉤緩沖裝置在線路最小曲線半徑區(qū)段上應能滿足車輛的聯(lián)掛和解編作業(yè)要求。連接系統(tǒng)應滿6.5車輛在既有線路貫通運行時,車鉤形式、高度等接口應與貫通線路既有車輛保持一7.1.2轉向架應能同時滿足交直流線路運行時處于不同運行速度等級的動力學指標7.1.4軸端宜設有速度、溫度傳感器的監(jiān)測裝置,且方7.2.1接地裝置與車體之間可設置接地電阻,避免在交流或直流供電下,軌道回流流經(jīng)7.2.2轉向架應設置接地裝置,交直流供電工況下的回流電流不應通過軸承,接地系8.1.1列車的供電電壓分為下列兩8.1.2高壓牽引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應具備完整的故障診斷能力和保護功能。8.1.3高壓牽引及輔助供電系統(tǒng)電路中儲能元件所儲存的能量應能通過固定放電電阻或其他特定設備進行釋放。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電壓應降低到人8.1.4車輛電氣系統(tǒng)的絕緣性能應考慮不同供電制式下不同電壓等級之間的絕緣配合,主要包含如下兩8.2.1列車由兩個或多個相對獨立的基本動力單元組成,每個基本動力單元高壓牽引系統(tǒng)由交流高壓牽引系統(tǒng)和直流高壓牽引系統(tǒng)組成。交流高壓牽引系統(tǒng)由雙流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交直流網(wǎng)壓檢測器、電流互感器、交直流切換開關、牽引變壓器、牽器、牽引電機等組成。直流高壓牽引系統(tǒng)由雙流受電弓、直流避雷器、高壓線纜、接地開關、壓檢測器、交直流切換開關、直流高速斷路器、直流線路電抗器、牽引變流器、牽引電機等組成雙流受電弓、高壓線纜、接地開關、交直流網(wǎng)壓檢測器、牽引變流器、牽引電機為交流高壓牽引直流高壓牽引系統(tǒng)的共用設備。在基本動力單元中的電氣設備發(fā)生故障時,可全部或部分切除該8.2.2雙流受電弓應符合GB/T21561.1和GB/T21561.2的規(guī)定。不同供電制式下受電弓與接觸網(wǎng)的靜態(tài)標稱接觸力宜一致或可根據(jù)列車受電弓所處不同供電區(qū)間自行調整。車輛宜設置弓網(wǎng)監(jiān)測系統(tǒng)8.2.6交直流網(wǎng)壓電子互感器、電流互感8.2.7高壓線纜應符合TB/T14848.2.8真空斷路器應符合GB/T28.2.10牽引變壓器和直流線路電抗器應符合GB/T25120的規(guī)定。當直流電竄入交流回路系統(tǒng)時,牽引8.2.12牽引變流器應完成交流和直流輸入電壓的型式試驗。牽引變流器型式試驗應符合GB/T258.2.13牽引系統(tǒng)應完成交流和直流供電電壓的組合試驗。直流供電電壓牽引系統(tǒng)組合試驗應符合GB/T25117.1的規(guī)定,交流供電電壓的牽引系統(tǒng)組合試驗應符合GB/T28.2.14牽引變流器內的交流接觸器和直流接觸器應滿足硬線控制和軟件控制的互鎖,牽引變流器內應考慮安裝交流和直流的接地開關或隔離開關,以便于檢8.2.15牽引電機應符合GB/T25123.2或GB/T25123.4的規(guī)定。牽引電機的額定功率應考慮在交流區(qū)8.2.16牽引系統(tǒng)應具備利用輪軌黏著條件、根據(jù)車輛載荷和列車所處交流或直流區(qū)間位置自動調整牽8.2.17高壓牽引系統(tǒng)應具備完備的交直流切換保護功能。當切換失敗時,交流高壓電竄入直流高壓回8.2.18牽引特性和制動特性應分別滿足列車在交區(qū)間和直流區(qū)間的加速度、減速度和列車平均旅行速8.2.19高壓牽引系統(tǒng)應有完備的交直流自動切換控制功能,列車進行交直流轉換時,牽引系統(tǒng)能夠自動可靠、有序的控制列車牽引力和輔助負載的減載,完成對交流或直流高壓回路開關設備的8.2.20牽引系統(tǒng)應具備至少接收兩套不同車載通信系統(tǒng)發(fā)出的交直流控制切換信號,且兩套切換信號8.2.21牽引系統(tǒng)控制單元應能根據(jù)任意一個交直切換信號實時計算列車位置信息,為交直流切換信號8.2.22高壓牽引主回路應能在電網(wǎng)電壓未知的情況下完成升弓,且不應受到損傷,只有在明確交流和8.2.23牽引變流器額定交流輸入電壓和額定直流輸入電壓由系統(tǒng)設計和負載的輸出特性決定,由供需8.2.24牽引變流器交流和直流高壓回路宜共用一套中間直流環(huán)節(jié),宜驅動同一套電機,多臺電機由一臺牽引變流器并聯(lián)供電時,其額定功率應考慮輪徑差與電8.2.25牽引系統(tǒng)應根據(jù)交直流不同網(wǎng)壓值對列車輪周輸出功率分別進行限制。8.2.26交流和直流高壓主電路的過電流保護應分別與交流和直流牽引變電站的過電流保護相匹配。8.2.27交流和直流高壓牽引主電路應具備硬件和軟件控制的聯(lián)鎖保護功能,主電路內的非共用設備故8.2.28牽引系統(tǒng)應根據(jù)列車位置信息對列車通過交直流轉換區(qū)進行限速,牽引系統(tǒng)應根據(jù)牽引設備的故障情況和當前列車速度綜合計算,判斷是否進入交直流轉換區(qū)間,并將當前狀態(tài)信息8.2.29牽引系統(tǒng)應有良好的絕緣保護。各電路應能滿足車輛絕緣耐壓試驗需求,試驗電壓應為受試電路電氣設備最低試驗電壓的85%。試驗時應將8.3.1輔助電源系統(tǒng)宜由牽引變流器的中間直流環(huán)節(jié)供電,且交流供電和直流供電共用,以保證在交流8.3.2輔助電源系統(tǒng)由電源裝置(含輔助變流器和充電機)和蓄電池等組成。輔助電源系統(tǒng)應采用冗余8.3.3輔助電源系統(tǒng)應能適應列車不同網(wǎng)壓下的輸入電壓范圍和不同負載要求。輔助變流器應8.3.5列車通過雙流轉換區(qū)或交流分相區(qū)時,可采用中壓帶載或不帶載方式,無電區(qū)或分相區(qū)區(qū)間較長9.1.2TCMS負責列車的控制、監(jiān)視和診斷,為列車各子控制系9.1.3TCMS應設置存儲列車故障信息的存儲器,容量可根據(jù)實際需求確定,應設有輸入/輸出接口于故障信息的傳輸。有關的故障信息和列車數(shù)據(jù)可使用便攜式測試單元(PTU)通過列9.1.4與列車運行及安全相關的功能應有冗余措施。9.2.1在列車自動運行模式下,車輛應具備與雙9.2.2信號設備發(fā)送的指令應至少包含進、出雙流轉換區(qū)段的特征信息。9.2.3當車輛通過雙流轉換區(qū)段時,車輛應根據(jù)信號系統(tǒng)發(fā)送的指令進行轉換提示、斷開真空斷路器、完成轉換、重新牽引等動作,并將信息反饋給信號系統(tǒng)。列車在人工駕駛模式下通過雙流轉機通過司機臺按鈕、手柄、開關等部件發(fā)出控制指令,網(wǎng)絡系統(tǒng)應根據(jù)收到的斷/合真空斷路器9.2.4在通過交直流轉換區(qū)段過程中,車輛應控制高壓設備動作的重要觸發(fā)信號冗余,避免單點故障引9.2.5交直流網(wǎng)壓互感器輸出的供電類型指示信號用于重要控制指令的觸發(fā)時,應采取交流和直流輸出9.2.6車輛應實時對比各牽引單元的供電制式,當出現(xiàn)一個牽引單元與其他牽引單元供電制式不同,或9.2.7自動控制工況下,網(wǎng)絡系統(tǒng)控制閉合主斷路器時,應保證供電制式與交直流切換開關檔位的一致a)交、直流供電過壓、過流保護:當車輛檢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