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暑假銜接講義:24 文言文入門1(含同步練習(xí))-人教部編版(教師版)_第1頁
小升初暑假銜接講義:24 文言文入門1(含同步練習(xí))-人教部編版(教師版)_第2頁
小升初暑假銜接講義:24 文言文入門1(含同步練習(xí))-人教部編版(教師版)_第3頁
小升初暑假銜接講義:24 文言文入門1(含同步練習(xí))-人教部編版(教師版)_第4頁
小升初暑假銜接講義:24 文言文入門1(含同步練習(xí))-人教部編版(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授課類型文言文入門(一)教學(xué)目標(biāo)初步學(xué)習(xí)初中文言文虛詞的用法和意義教學(xué)內(nèi)容【導(dǎo)入】文言趣事1、某甲,初從文,三年科舉不中;遂習(xí)武,校場發(fā)一矢,中鼓吏,逐之出。后學(xué)醫(y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2、車胤囊熒讀書,孫康映雪讀書。一日,康往拜胤,不遇,問何往,門者曰:“出外捉螢火蟲去了?!币讯反鸢菘?,見康閑立庭中,問:“何不讀書?”康曰:“我看今日這天,不像要下雪的。”3、有叫賣糕者,聲甚啞,人問其故,曰:“我餓耳?!庇謫枺骸凹瑞I,何不食糕?”曰:“是餿也?!保▋稍唤缘吐暥f)4、有富翁同友遠(yuǎn)出,泊舟江中。偶散步上岸,見壁間題“江心賦”三字,錯認(rèn)“賦”字為“賊”字,驚欲走匿。友問故,指曰:“此處有賊。”友曰:“賦也,非賊也?!逼淙嗽唬骸百x(富)便賦了,終是有些賊形。”——(明)浮白主人輯《笑林》【知識梳理】中考考查的文言虛詞有哪些?中考考查的文言虛詞有哪些?文言虛詞的考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虛詞在朗讀中的作用(斷句);二是虛詞在語境中的意義(句子結(jié)構(gòu));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譯(綜合)。兩前種是對文言虛詞的顯性考查,后一種是對文言虛詞的隱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先多朗讀,體會語氣,再進(jìn)行判斷(讀);②結(jié)合語句翻譯確定該文言虛詞在句中的意義(結(jié)構(gòu));③識記常用文言虛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識記);④根據(jù)文言虛詞在語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語來替代(運用)。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一個虛詞有多種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虛詞來表示(虛詞的活用)。在平時學(xué)習(xí)中應(yīng)注意打好基礎(chǔ),勤練多思,把握規(guī)律,這樣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在初中階段常用的文言虛詞大致有四類:第一類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類是起組合作用的,如“以、于、為”;第三類是起連接作用的,如“而、則、乃”;第四類是起語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為重要的文言虛詞有“之、其、而、以、于”?!疚难晕奶撛~】為便于復(fù)習(xí),現(xiàn)就初中常見的文言虛詞中最為重要的文言虛詞,結(jié)合具體實例對其用法作簡要總結(jié)。之代詞,代人,譯為:他,他們。例:愿陛下親之信之。(《出師表》)

2、代詞,代事,譯為:這,它。例:肉食在者謀之。(《曹劌論戰(zhàn)》代詞,代物,譯為:它,它們。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

4、指示代詞,譯為: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桃花源記》)

5、助詞,用于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譯為:的。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6、助詞,用于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無實在意義,不譯。例: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助詞,作賓語倒裝標(biāo)志,無實在意義,不譯。例:何陋之有。(《陋室銘》)

8、助詞,用于湊足音節(jié),無實意,不譯。例:公將鼓之。(《曹劌論戰(zhàn)》)

9、動詞,作謂語,譯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為學(xué)》)(注:此處作實詞)以1、介詞,與后面的詞或短語一起構(gòu)成介賓短語,充當(dāng)狀語或補(bǔ)語,其譯意較多。

①譯為:把,拿。例: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扁鵲見蔡桓公》)

②譯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譯為:憑,靠。例: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④譯為:根據(jù),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⑤譯為:因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陽樓記》)

2、作連詞,表示順承、目的、結(jié)果等。

①可譯為:來,而。例: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②也可譯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3、作副詞,表示時間,譯為:已,已經(jīng)。例: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4、動詞,用作謂語,譯為:以為,認(rèn)為。例:愚以為宮中之事……(《出師表》)(注:此處作實詞)

而作連詞,表示并列、順承、轉(zhuǎn)折、假設(shè)關(guān)系。①表示并列關(guān)系,譯為:并且,而且。例:黑質(zhì)而白章。(《捕蛇者說》)

②表示順承關(guān)系,譯為:就,然后。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

③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但,卻,可是。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馬說》)

④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說》)副詞,常依附在表示時間的詞語后面,無實意,一般不譯。例:既而兒醒,大啼。(《口技》)于文言文中“于”一般用作介詞,表示處所、時間、對象、被動、比較等。

1、表示處所,譯為:從,在。例: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孟子》)

2、表示時間,譯為:到。例:積于今,六十歲矣。(《捕蛇者說》)

3、表示對象,譯為:對,向。例: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xué)》)

4、表示被動,譯為:被。例:則人之食于虎也。(《說虎》)

5、表示比較,譯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說》)其1、作人稱代詞,代人,與后面的動詞、形容詞一起作賓語。譯為:他,他們。例:百姓多聞其賢。(《陳涉世家》)

2、作人稱代詞,代人,作定語。譯為:他的,他們的。例: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

3、作人稱代詞,代物,與后面的動詞、形容詞一起作賓語。譯為:它,它們。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說》)

4、作人稱代詞,代物,作定語。譯為:它的,它們的。例: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岳陽樓記》)

5、作指示代詞,近指。譯為:這(種)。例:專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說》)

6、作指示代詞,近指。譯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作指示代詞,遠(yuǎn)指。譯為:那。例:其中往來種作……(《桃花源記》)

8、作副詞,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語氣、反問語氣等。譯為:恐怕,大概,難道。例:其真無馬邪。(《馬說》)你像他嗎?張丞相好草圣而不工,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侄錄之,當(dāng)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zhí)所書問曰:“此何字?”丞相熟視久之,亦自不識,詬其侄曰:“胡不早問,致我忘之!”——《拊掌錄》張丞相喜歡書寫草書(草體字),但是很不工整。當(dāng)時的人們都譏笑他,他卻不以為然。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趕忙索要筆墨奮筆疾書,滿紙龍飛鳳舞,非常潦草。他當(dāng)即讓侄兒把詩句抄錄下來。侄兒抄到筆畫曲折怪僻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筆來,拿著張丞相所寫的詢問他念什么字。張丞相仔細(xì)辨認(rèn)了很久,也沒認(rèn)出來自己寫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責(zé)罵侄兒說:“你怎么不早一點兒問我,以致我也忘了寫的是什么?!毕氲侥膫€故事?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適鬻(yù)金者之所,因攫(jué)其金而去。吏捕得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對曰:“取金之時,不見人,徒見金。”從前,齊國有一個想要金子的人,(有一天)清早,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就到市場去。他到出售金子的人住的地方,乘機(jī)拿了金子就離開了。差役把他逮住,當(dāng)官的審問他:“人都在那里,你為什么還要拿金子?”齊人回答說:“我拿金子的時候,沒看見人,只看到了金子?!敝窳制哔t“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后更責(zé)之?!薄八就酵跞旨荣F且富,區(qū)宅、僮牧,膏田水碓(duì)之屬,洛下無比。契書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算計?!薄巴跞钟泻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薄巴跞峙m裴頠,貸錢數(shù)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蓖跞趾芰邌?,他在他侄子結(jié)婚時送過一件單衣,后來數(shù)次討還。王戎身為司徒,地位顯貴且資產(chǎn)豐厚,家有豪宅、僮仆,擁有的良田水磨等東西,當(dāng)時洛陽無人能比??墒?,他總是一到天黑就和老婆在燈下查看契據(jù)賬簿,樂此不疲。(鞅掌:事務(wù)繁雜的樣子)王戎家中有優(yōu)良品種的李樹,生產(chǎn)香甜的李子。他惟恐別人得到此良種,于是不惜費時費力,每次出售前都將李核鉆壞才拿出去賣。王戎女兒出嫁給裴頠,借了他的幾萬錢,女兒回娘家來他的臉色很不高興。女兒趕緊還了錢,他才眉開眼笑。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正始\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年間(240-250),\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嵇康、\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阮籍、\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山濤、\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向秀、\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劉伶、\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王戎及\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阮咸七人,先有\(zhòng)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七賢之稱。因常在當(dāng)時的\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山陽縣(今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后與地名竹林合稱。竹林七賢是指\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魏末\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晉初的七位名士:\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阮籍、\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嵇康、\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山濤、\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劉伶、\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阮咸、\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向秀、\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王戎?;顒訁^(qū)域在當(dāng)時的山陽縣,今河南省修武縣和輝縣交界一帶?!禱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晉書·\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嵇康傳》:\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豫其流者河內(nèi)向秀、\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沛國劉伶、籍兄子咸、\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盶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南朝宋\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劉義慶《\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世說新語·\t"/item/%E7%AB%B9%E6%9E%97%E4%B8%83%E8%B4%A4/_blank"任誕》說他們“陳留阮籍、譙國嵇康、河內(nèi)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yù)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nèi)向秀?,樞巴跞?。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眷柟逃?xùn)練1】陳在衡不怕鬼陳在衡先生,和藹有風(fēng)趣,年六十余。暮行郊野間,見二人籠燈前行,就火吸煙,久而不熱。其一人問曰:“君過首七(舊稱人死后的第一個七天)末耶?”陳訝其語,漫曰:”未也?!逼淙嗽唬骸耙嗽?,陽氣未盡故陰火不燃?!标愇驗楣怼Q鹪唬骸笆姥匀宋饭?,信乎?”鬼曰:“非也,鬼實畏人?!标愒唬骸叭撕巫阄??”曰:“畏啐(吹氣)?!标惣撮L吸而啐之。二鬼退至三步外,張目怒陳曰:“汝非鬼耶?”陳笑曰:“①實不汝欺,吾乃與鬼相近之人耳!”再啐之,各縮其半;三啐之而滅。(選自《金壺七墨》)想一想:1.這篇小短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講給老師聽一下吧。2.你覺得有哪些地方理解得很模糊呢?我們只要堅信人的勇氣和智慧,堅信科學(xué)的真理,妖魔鬼怪總會現(xiàn)出原形的?!眷柟逃?xùn)練2】勉諭兒輩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飲食衣服,若思得之艱難,不敢輕易費用。酒肉一餐,可辦粗飯幾日;紗絹一匹,可辦粗衣幾件。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則子子孫孫常享溫飽矣。注釋:1.費用:花費錢財。2.紗絹:一種細(xì)薄的絲織品。3.饞:這里是饑餓的意思?!咀g文】由節(jié)儉進(jìn)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進(jìn)入節(jié)儉(卻)困難(了)。如果思考得到(這些東西)的艱難,(就)不敢輕易地花費錢財了。一餐吃肉喝酒,可以用來做幾天的粗茶淡飯;一匹綢緞,可以置辦幾件平常的衣服。生活中不挨餓不受冷就滿足了,何必貪圖吃好的穿好的呢?經(jīng)常在有好東西的時候想著吃不上飯的時候,不要等到?jīng)]有東西吃的時候來想有好東西吃的時候,那么子子孫孫就會常常享受溫飽了?!疚幕WR】說“尺牘”:尺牘即木牘,也稱木書、版書或版牘,是一種用一定規(guī)格的木板(少數(shù)用三棱形木柱)經(jīng)刻寫文字后制成的書籍形式。木牘的規(guī)格據(jù)記載有幾種,但最常見的是1平方市尺、厚度為1市寸,故稱尺牘、尺翰之名。多用于書法、繪畫。后逐漸成為書信的代名詞。由于尺牘的興盛,私人之間的書信往來為書法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從書法角度來說,尺牘又逐漸成為一種特殊的形制,衍變?yōu)闀ㄔ姡└?、奏章、匾額、對聯(lián)、條幅、斗方等表現(xiàn)形式。著名的有《尺牘九札》(元·趙孟頫著)、《內(nèi)簡尺牘編注》十卷(宋·孫覿撰)、《尺牘叢話》(鄭逸梅著)。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1)可辦粗飯幾日:()(2)何必圖好吃好著:()(3)莫待無時思有時:()2、翻譯:不饞不寒足矣,何必圖好吃好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節(jié)儉問題,向我們提出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市場經(jīng)濟(jì)繁榮的今天,商品供應(yīng)充足,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還有必要提倡節(jié)儉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①用來做成②衣著,衣服③不要2、生活不挨餓不受凍就滿足了,何必貪圖吃得好穿得好呢?3、節(jié)儉是長期養(yǎng)成的良好生活習(xí)慣,一旦丟棄,返回困難。所以要培養(yǎng)要堅持。4、在今天,我們?nèi)砸l(fā)揚節(jié)儉的傳統(tǒng)美德,因為一有利于美德的培養(yǎng)。二節(jié)約物質(zhì)資源,利國利已?!眷柟逃?xùn)練3】承宮樵薪苦學(xué)承宮,瑯邪姑幕人。少孤,年八歲,為人牧豬。鄉(xiāng)里徐子盛明《春秋》經(jīng),授諸生數(shù)百人。宮過其廬下,見諸生講誦,好之,因忘其豬而聽經(jīng)。豬主怪其不還,求索。見而欲笞之。門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宮門下。樵薪執(zhí)苦,數(shù)十年間,遂通其經(jīng)?!咀⑨尅竣俪袑m:東漢人。②瑯邪:古郡名,在今山東境內(nèi)。③門下生:指學(xué)舍里的學(xué)生。④樵薪:砍柴。⑤執(zhí)苦:干苦活?!咀g文】承宮是瑯邪姑幕人,幼時喪父,在他八歲的時候,幫別人放豬。鄉(xiāng)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這本書,傳授給(他下面)所有的學(xué)生。承宮從他房前經(jīng)過,看見那些學(xué)生在朗誦,感到很喜歡,便忘記了他的豬,聽徐子盛講經(jīng)書。豬的主人對他還未回來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宮索要(他的豬)??匆娝诼犞v經(jīng)書,就想用竹鞭打他。學(xué)社內(nèi)的學(xué)生一起阻止,豬的主人才沒有打他。承宮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門下學(xué)習(xí)。承宮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幾十年里,(慢慢)就精通了這本經(jīng)書?!疚难灾R】說“經(jīng)”?!敖?jīng)”在古文中往往特指儒家經(jīng)典著作。上文“鄉(xiāng)里徐子盛明《春秋》經(jīng)”中的“經(jīng)”,也指《春秋》?!洞呵铩肥强鬃泳帉懙囊徊眶攪木幠晔???鬃咏逃龑W(xué)生,以《詩》、《書》、《禮》、《易》、《春秋》為基本教材,世稱“五經(jīng)”。之后,儒家學(xué)派的人又以《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俗稱“四書”)作為經(jīng)典必讀書。所以后代有了“四書”、“五經(jīng)”之說。解釋:①孤()②明()③廬()④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