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良性腫瘤終稿_第1頁
腮腺良性腫瘤終稿_第2頁
腮腺良性腫瘤終稿_第3頁
腮腺良性腫瘤終稿_第4頁
腮腺良性腫瘤終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腮腺良性腫瘤終稿2第2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主要內容

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常見良性腫瘤腺淋巴瘤(上皮來源)基底細胞瘤肌上皮瘤非上皮來源:血管瘤、脂肪瘤、淋巴管瘤、神經(jīng)性腫瘤等

第3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第4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5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s占75%30-50歲青壯年好發(fā),性別無明顯差異腮腺內無痛性腫塊,病程較長,生長緩慢第5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6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3-5cm,包膜較完整,邊界清楚,切面呈灰白色腫瘤含有軟骨、角化物,粘液樣組織及鈣化,常有壞死和囊變區(qū),一般有完整的包膜。第6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7影像學表現(xiàn)CT:圓形或橢圓形軟組織腫塊,邊緣光滑,分界清楚,增強掃描:腫塊均勻或環(huán)形強化MRI:信號均勻;T1WI呈等信號,T2WI呈略高或高信號;邊緣可見低信號包膜;發(fā)生壞死、囊變時信號不均,長T1長T2;T2WI瘤體內低信號瘤體內纖維間隔極低信號為鈣化第7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8男,53歲。雙側上頸部包塊就診,查體雙側腮腺區(qū)均可捫及包塊,界清,有輕度壓痛。第8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9第9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0左側腮腺多形性腺瘤第10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1第11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2第12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3第13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4又稱乳頭狀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第2位。男女為5:1。年齡45-75歲,平均55歲。與免疫功能減退、吸煙及EB病毒感染有關。腺淋巴瘤Warthintumor第14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5約12%可雙側發(fā)生,并有上升趨勢。腫塊可有消長史,是Warthin瘤的突出臨床特點之一。好發(fā)于腮腺淺葉、后下極第15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6病理多數(shù)學者認為此瘤的組織發(fā)生來源于腺體內淋巴結或殘存于鄰近淋巴結構內的異位涎腺組織。腫塊外被覆有較薄的包膜,有時不完整。第16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7影像表現(xiàn)位于腮腺后下極;呈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多數(shù)為囊性,其CT值約0-20Hu;少數(shù)為實性密度同一腺體內有多處病變;但淋巴結一般較小,表面光滑,位于腮腺周邊;T1WI低信號,T2WI及壓脂T2WI呈低、高混雜信號,囊變區(qū)呈明顯長T1、長T2信號增強后囊性不強化;實性腫塊及包膜輕中度強化。早期強化,延遲后密度逐漸降低。第17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8男性,53歲,雙側腮腺區(qū)無痛性腫物7年,突然變大3月。患者于2003年發(fā)現(xiàn)雙側腮腺區(qū)鵪鶉蛋大小腫物,左側偏大。無疼痛及其他不適。后腫物慢慢縮小。3月前突然增大,自感發(fā)脹。第18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19男,67歲,發(fā)現(xiàn)左耳垂下腫物2年余,自訴2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左耳垂下腫物,無明顯疼痛及發(fā)熱,無呼吸困難,講話無聲嘶,無消瘦。在當?shù)亻T診就診,予抗炎對癥治療未見好轉,并逐漸加重。病理:(左側腮腺腫物)符合腺淋巴瘤第19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0第20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1雙側腮腺腺淋巴瘤第21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2第22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3腮腺基底細胞瘤(Basalcelladenoma,BCA)良性上皮源性腫瘤發(fā)病率極低,占腮腺腫瘤的1-7%第23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4臨床特征最常見于60歲以上女性,平均年齡58歲第24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5BCA病理特征組織來源是閏管細胞或儲備細胞,單層的基底細胞樣的上皮細胞和顯著的基底膜樣結構構成,缺少多形性腺瘤中常見的黏液軟骨類基質成分腫瘤分為實性、柱狀、管狀、膜狀4型腫瘤剖面多呈實性,灰白色,亦有囊性變者,剖面呈大小不等的囊腔,內含稀薄的棕紅色黏液樣物第25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6BCA影像特征多發(fā)于腮腺淺葉小,直徑<3cm,小于混合瘤腫瘤病灶易囊變CT平掃以等密度為主,增強后動、靜脈期均勻或不均勻性強化,靜脈期強化幅度略低于動脈期薄壁環(huán)形強化第26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7第27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8第28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29第29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0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MEME是良性的唾液腺腫瘤,占唾液腺中所有腫瘤的1.5%,占良性腫瘤65.5%;40%出現(xiàn)在腮腺中ME患者的年齡范圍為9至85歲,平均44歲。通常單發(fā),緩慢生長的,無明顯臨床癥狀。ME比多形性腺瘤更不容易復發(fā)。梭形細胞、漿細胞樣細胞、上皮樣細胞、透明細胞。第30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1CT成像特征和病理位于腮腺淺葉,緊靠的腺囊光滑或分葉狀輪廓均勻增強(圖1),增強結節(jié)的不均勻增強,囊性區(qū)域(圖2),裂隙樣區(qū)域(圖3)和線性帶(圖4)的存在。第31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2女,62歲A,平掃軸位CT掃描顯示在右腮腺的淺葉一個圓形、境界清楚的腫塊平均約27.39HU。B,增強CT軸向掃描顯示腫塊(102.11HU)均勻強化(箭頭)。C,顯微鏡檢查(HE×2)顯示ME(M)通過纖維囊(FC)與腮腺和周圍軟組織分離?;|是很少。D,顯微鏡檢查(HE×100)顯示腫瘤由漿細胞和梭形細胞組成。在腫瘤中可見較大的血管(箭頭)。第32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3女,66歲A,平掃示左腮腺淺葉見一腫塊,有鈣化與淺葉邊界不清(箭頭)。B,增強腫塊呈非均勻強化。中央有強化結節(jié)(黑色小箭頭,周圍有無強化囊性成分(白色箭頭)。C、顯微鏡檢查(HE×10)顯示具有許多囊性成分(黑色星號)和上皮樣組織(箭頭)。D,顯微鏡檢查(HE×20)顯示炎細胞(長箭頭)和腫瘤細胞(短箭頭)。第33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4女,56歲。A,增強右腮腺有不均勻強化(白色箭頭)。注意裂隙狀無強化區(qū)(黑色小箭頭)。B,顯微鏡檢查(HE×40)顯示在基質內有出血(*)和腫瘤細胞(→)。第34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5男,54歲。A,平掃示在右腮腺淺葉有一腫塊,邊界清楚,有分葉B,增強示有不均勻強化。它包含強化的結節(jié)(長箭頭)和不強化線性帶(黑箭頭)C,顯微鏡檢查(HE×2)顯示具有許多血管的基質(黑色*)和上皮樣組織(箭頭)D,顯微鏡檢查(HE×100)顯示漿細胞。第35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6第36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7第37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8臨床特點位置囊變增強其他多形性腺瘤女性略多見多位于淺葉囊變位于邊緣早期輕度強化或無強化,持續(xù)漸進性強化,延遲強化腺淋巴瘤吸煙有關,好發(fā)50歲以上男性多位于淺葉后部少數(shù)可囊變實性部分動脈期明顯強化,靜脈期變化不大,延遲強化迅速減退可多發(fā),腫瘤周圍可見衛(wèi)星灶及貼邊血管征基底細胞瘤60歲以上女性多位于深葉囊變位于中央實性部分動靜脈期持續(xù)強化,延遲強化減退多單發(fā)肌上皮瘤9-85歲,40歲以上女性多見多位于淺葉大囊樣的改變可見分葉狀的強化結節(jié)及囊狀、裂隙樣不強化區(qū)小結第38頁,共40頁,星期六,2024年,5月39參考文獻[1]唐棟,陳祖華.腮腺上皮來源良性腫瘤的CT表現(xiàn)[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3,23(3):389~392.[2]唐志明,冉強.腮腺常見良性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