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西欽州市欽州港經開中學高考歷史必刷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邊地圖最恰當的名稱是A.佛教早期域外傳播圖 B.伊斯蘭教域外傳播圖C.儒家文化早期傳播圖 D.唐代絲綢之路路線圖2.歷史記載是人們對當時或近期發(fā)生的事件及相關人物的言論.事跡的記錄。下列文獻中,歷史記載特征鮮明的是A.《歷史》B.《古蘭經》C.《大藏經》D.《史記》3.有學者認為:近代中國的“激進”其實是清政府的“極端”逼迫出來的。……與其呼吁民眾不要“激進變革”,不如吁請統(tǒng)治者不要“極端頑固”。可以佐證此觀點的是A.鴉片戰(zhàn)爭與太平天國 B.甲午戰(zhàn)爭與戊戌變法C.清末新政與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與護國運動4.任過議郎、五原太守的東漢學者崔寔在《政論》中指出:“今既不能純法八世,故宜參以霸政,則宜重賞深罰以御之,明著法術以檢之?!睋丝芍?,東漢A.恢復并采用秦朝治國方略 B.士人對法家思想有所認同C.并未延續(xù)西漢的統(tǒng)治理念 D.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幅提升5.1792年,英特使馬戛爾尼來華。他曾邀請清軍將領??蛋矙z閱英國使團衛(wèi)隊演習新式武器操練,??蛋舱f:“看亦可,不看亦可。這火器操作,諒來沒有什么稀奇!”??蛋驳脑捳Z反映出A.清朝統(tǒng)治階層對西洋武器非常熟悉B.福康安對西洋武器的先進認識不夠C.當時清王朝統(tǒng)治階層自大的心態(tài)D.清王朝統(tǒng)治階層不了解世界變化6.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前424)指出“來自戴爾波伊并使他們感到很大恐怖的可怕的神托也沒有打動、雅典人離開希臘,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國土上面,鼓起勇氣來等候侵略他們國土的人們。”這說明希羅多德A.具有了早期人文主義思想B.極力反對希臘的宗教信仰C.贊揚發(fā)達的雅典民主政治D.害怕神權的力量影響雅典7.下表可以用來說明,“一五計劃”期間年份生產水平指數消費水平指數全國居民城市居民農村居民19321001001001001957153122126117A.效仿蘇聯造成經濟比例失調 B.城鄉(xiāng)差別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C.在擴大積累基礎上改善生活 D.已經初步改變工業(yè)落后局面8.1933~1934年,蘇聯農民的小麥交售給國家的價格為每公斤3.2到9.4戈比;通過國家商業(yè)渠道銷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價格最高約是400到500戈比。這說明當時蘇聯A.集全部力量保障前線的勝利 B.為迅速發(fā)展商品經濟創(chuàng)造條件C.把提高農民積極性放在首位 D.舉全國之力匯聚發(fā)展工業(yè)資金9.在現代英國憲政體制中,理論上議會下院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詳細審議一切立法,但事實上它卻不能違背內閣意愿修改立法。在這方面,它完全不能與美國國會的權力和獨立性相媲美。這是因為英國A.國王只是名義上的統(tǒng)治者 B.上院制約了下院行使某些權力C.憲法是非獨立性憲法文件 D.行政權與立法權未能正式分開10.董仲舒稱:“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边@反映出董仲舒A.為封建專制提供了理論依據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繼承發(fā)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D.將“無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11.19世紀初,在世界擁有50萬以上居民的10個城市中,中國占據了6個。清代集市中心的總數則在4萬處左右。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多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人中國。這反映明清時期A.對外政策的調整促進經濟繁榮 B.隱含向近代社會轉型的因素C.商品經濟的地位發(fā)生根本改變 D.受生產方式質變的影響較大12.今年清明前夕,馬英九率領文武官員主持遙祭黃帝陵,對此事較為合理的認識是:A.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B.馬英九相信炎黃傳說C.炎黃傳說真實可信 D.官員認可黃帝的文化價值13.良渚文化是距今約5000年的長江流域文明。它以稻作農業(yè)為經濟支撐,有明顯的社會分化和較強的組織能力,古城以宮殿區(qū)為中心向外輻射。它把中華文明起源前推到與古埃及等文明約同的時間。良渚文化A.形成了南北作物差異的格局 B.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社會體系C.豐富了中華早期文明的內涵 D.說明了世界文明具有同源性14.美國學者特林考斯在其著作《意大利人文主義思想中的人性與神性》中,對早期意大利人文主義者思想中的宗教取向做了細致而全面的分析,得出重要結論:“意大利的人文主義是一種基本在尋求將基督教義與世俗思想做出更緊密相連之神學綜合的思想運動?!痹撚^點主要A.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仍是宗教信仰虔誠的時代B.反映了基督教義與人文主義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C.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義源于宗教改革運動的推動D.表明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比中世紀思想更為“人性”15.14世紀中期,一場可怕的瘟疫——黑死病在歐洲肆虐,短短的數年間,奪走了2500萬條人命,約等于歐洲當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們發(fā)現篤信基督并沒有使他們擺脫厄運。相反,在親眼目睹自己的妻兒,兄弟、姐妹、朋友接連去世的不幸事實之后,他們似乎突然頓悟:天下根本沒有什么神靈保佑,相信上帝不如相信自己。不久后,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這說明()A.歷史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B.歷史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干預呈現一定的無序性C.偶然因素對歷史起到了加速或者減緩的作用D.偶然因素決定了歷史發(fā)展的進程16.1902年,梁啟超在日本橫濱主辦了《新小說雜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科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他在書中描繪了半個世紀之后的中國迎來太平盛世,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大國。《新中國未來記》的創(chuàng)作A.體現了明顯的空想色彩 B.折射了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C.諷刺了清朝政府的無能 D.凸顯了維新派漸進改革主張17.從亞里士多德的記載來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確定了村社為最基本的政治單位,所有的政治和軍事制度如五百人會議、公民大會、法庭和將領等都以村社為基礎而組織起來。這A.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B.促進了雅典工商業(yè)快速發(fā)展C.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礎 D.推動了雅典城邦國家的形成18.談及中國古代某一位思想家,清代學者劉獻廷評價“其學無所不窺,于《六經》皆有說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氣,圣賢學脈僅此一線”。據此判斷,這位思想家是A.朱熹 B.陸九淵 C.顧炎武 D.王夫之19.中國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位于今天的A.河北省 B.省 C.浙江省 D.四川省20.有學者認為:戊戌變法失敗導致了中國的轉型走向了一個更加艱難更加慘烈的道路,因為共和政體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里缺乏支撐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臘的城邦與羅馬共和政體這樣的制度遺產。作者旨在強調A.歷史傳統(tǒng)與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關B.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漫長而曲折C.君主立憲制更符合當時中國國情D.戊戌變法導致了近代的動蕩與徘徊21.南朝的《文選》在唐代備受青睞,有“文選爛,秀才半”之說,直接原因是:()A.儒學喪失獨尊地位 B.進士科主要考詩賦C.書籍匱乏 D.唐朝喜愛南朝文化22.孔子主張強公室,抑私門。曾對統(tǒng)治者提出要求:“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上好禮”,才能“下好義”;對民眾則提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據此可知,孔子意在A.推崇以德治國理念 B.發(fā)揮君主示范作用C.穩(wěn)定社會等級秩序 D.提高儒學社會地位23.19世紀前期,由于工業(yè)革命,美國南方的黑人奴隸制發(fā)展迅速,與此有直接關系的是A.懷特尼發(fā)明軋棉機 B.富爾頓發(fā)明蒸汽船 C.鐵路促進西部開發(fā) D.標準化生產提高效率24.中國的鄉(xiāng)里制度可以追溯到西周,西周時鄉(xiāng)和里是單獨出現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鄉(xiāng)里制度在沿襲西周國、野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有了一些變化:鄉(xiāng)和里開始并稱,“鄉(xiāng)”正式成為鄉(xiāng)里基層組織的一級單位;出現了“亭”的設置。該變化反映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A.新式社會秩序在重構 B.傳統(tǒng)制度遭到遺棄C.宗法血緣制已經崩潰 D.大一統(tǒng)國家的形成25.古希臘的赫爾墨斯神祇既有保護城邦和私人財產的功能,也是旅行者、傳令者、運動員的保護神;既是幸運、貿易、獲利和辯才之神,也是度量衡的發(fā)明者和保證者。這表明古希臘宗教A.植根于城邦社會生活 B.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C.保障了民主制的運行 D.是人文主義精神的產物26.圖是一枚名為“同盟勝利”的紀念章,中間鐫刻著中美英蘇四國國旗。結合所學知識,對其所含信息解讀錯誤的是:A.“同盟”指的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1.3.3.”指的是131年3月3日C.“勝利”時代表中國的是南京國民政府D.中美英蘇四國為“勝利”做出重大貢獻27.“懲唐季藩鎮(zhèn),削其兵柄,收其賦入,一兵之籍,一財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為之也?!边@一評論是針對A.西周分射制瓦解B.北宋強化中央集權C.西周分裂割據局面D.北宋“重文輕武”治國理念28.據史料記載,徐光啟在西學東漸之前即運用數學語言和擅長實證研究;顧炎武開始區(qū)分天下與國家的概念;王夫之闡明了物質不滅論、能量守恒論、進化史觀、文化中心多元論等唯物主義思想;黃宗羲開辟了民主主義政治理念的先路。這說明,明清時期A.王朝權力漸趨衰落B.傳統(tǒng)科技停滯不前C.近代化傾向已出現D.農耕經濟高度繁榮29.1980年6月18日,四川廣漢向陽農民路過公社大門時,發(fā)現“向陽人民公社”的牌子摘掉了,已經換成了“向陽鄉(xiāng)人民政府”的新牌子。但換牌很低調,廣漢縣委規(guī)定“不準登報、不準廣播、不準宣傳”。它反映出當時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率先試點 B.中央做出撤銷人民公社決定C.人們對改革開放仍心存顧慮 D.“撥亂反正”工作基本完成30.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贈眼醫(yī)婆羅門僧》中寫道:“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粗鞚u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fā)蒙。”白居易也有詩“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蓖試刮看”。上述材料最能說明A.古印度醫(yī)術發(fā)達B.域外先進文化傳入大唐C.詩歌是重要史料D.眼疾在詩人中較為常見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新中國成立以后的長時期內,我國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計劃為基礎”,由國家政府部門按照各地發(fā)展的社會現實需要,實行統(tǒng)包統(tǒng)分的大學生就業(yè)政策。這一就業(yè)政策被實踐檢驗是與當時國情相符合的。1985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畢業(yè)分配辦法,實行在國家計劃指導下,由本人選報志愿,學校推薦,用人單位‘擇優(yōu)錄取’的制度?!贝髮W畢業(yè)生和用人單位有了雙向選擇的權利。這標志著我國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政策進入到以公平為主、兼顧效率的新階段。之后,國家出臺多個文件指導發(fā)展“自主擇業(yè)”“雙向選擇”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制度。——摘編自玉彬《新中國成立70年我國大學生就業(yè)政策變遷》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改革開放前后我國大學生就業(yè)政策的變化及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改革開放前后大學生就業(yè)政策變化的意義。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建立近代民族國家,是近代民族主義的核心內容。梁啟超說只有建立一個君主立憲的民族國家,并致力于開啟、培養(yǎng)國民與此相應的國家認同感,中國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國家之林?!邜勖瘛栋倌昴郏航袊褡鍑业恼J同建構》材料二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促成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走民族主義路線,動員民眾抗日。中國社會第一次被政治力量全面動員起來抵抗侵略者。可以說,抗戰(zhàn)期間政治動員對中國民族主義和國家認同的正面影響是史無前例的。——鄭永年《中國要建設國家認同》材料三昆曲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它畢竟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文化遺產,它之所以能夠在我國首批人類非物質文化代表作的評比中脫穎而出,最主要的原因還在于昆曲深厚的文化內涵,悠久古雅的藝術氣質,唯美精致的藝術表現手法,能夠感召與震撼人們心靈與情緒的思想藝術境界。從這個方面看,昆曲的唯美精神,昆曲的藝術魅力,就是她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所以,我們今天要守護昆曲,就必須堅持對昆曲的這份文化自信。——陳學凱《遺產守護與昆曲的文化自信》(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梁啟超提出這樣認識的時代背景。(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抗戰(zhàn)時期敵后戰(zhàn)場少數民族抗日武裝隊伍的名稱,指出抗日戰(zhàn)爭勝利對民族主義正面影響的體現。關于昆曲,有兩點認識可供選擇:①陳學凱認為我們今天要守護昆曲,就必須堅持對昆曲的這份文化自信。②著名學者余秋雨認為“昆曲節(jié)奏慢,情感方式離現代較遙遠,審美機構也是古典主義,不會有太多人靜心投入欣賞,讓部分人學會欣賞就好。”(3)請閱讀材料,結合所學,選取其中的一種觀點加以論述。33.英國崛起“英國崛起的進程是從16世紀開始的,直到19世紀,每個世紀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國的歷史節(jié)奏好像是以世紀為單位:16世紀社會和經濟的變動首先邁步,推動著17世紀政治和思想改造,反過來又促進18世紀的經濟“起飛”,帶來社會的深刻變革,19世紀英國進入最輝煌時代。近代英國崛起的歷程,似乎在驗證著某種歷史規(guī)律性。”——《大國衰落之鑒》262請回答:(1)推動16世紀英國社會和經濟變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17世紀英國的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表現在哪里?(3)19世紀英國主要創(chuàng)造了哪些輝煌的成就?(4)近代英國崛起的歷程,你認為驗證著怎樣的歷史規(guī)律性?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該圖中反映的是發(fā)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向東亞、東南亞、西亞等地傳播,A正確;伊斯蘭教發(fā)源于阿拉伯半島,與材料不符,B錯誤;儒家文化的發(fā)源地是中國,與材料不符,C錯誤;材料體現的是佛教文化通過絲綢之路外傳路線,不能斷定時唐代,故D錯誤。2、B【解析】
《古蘭經》是穆罕默德的弟子將其生前言行整理抄錄而成,記載了當時阿拉伯社會政治、經濟、軍事和司法等方面的活動,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歷史記載特征鮮明,故答案為B項;希羅多德的《歷史》以獨有的史料價值和生動流暢的寫作風格而著稱,《大藏經》屬于佛教經書,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了上至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時期共3000多年的歷史,均不符合題意,排除A、C、D項。【點睛】本題的解答主要是根據題干對“歷史記載”的定義,然后聯系所學《古蘭經》是穆罕默德的弟子將其生前言行整理抄錄而成,符合“是人們對當時或近期發(fā)生的事件及相關人物的言論、事跡的記錄”,歷史記載特征鮮明,據此確定答案。3、C【解析】
清朝統(tǒng)治者為了挽救統(tǒng)治危機而進行了新政,但仍沒有超出“中體西用”的范疇,最終失敗,促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fā),C正確;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不是因為清統(tǒng)治者的極端頑固,而是因為階級矛盾的激化,故A錯誤;甲午戰(zhàn)爭與戊戌變法與“激進變革”、“極端頑固”不符,B錯誤;二次革命與護國運動發(fā)生于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D與材料不符。4、B【解析】
據材料“今既不能純法八世,故宜參以霸政,則宜重賞深罰以御之,明著法術以檢之?!笨芍牧现鲝堃晕淞?、刑罰、權勢進行統(tǒng)治,B符合題意;材料沒有強調“恢復并采用秦朝治國方略”,而是強調“……故宜參以霸政,則宜重賞深罰以御之”,A錯誤;據所學可知,西漢的統(tǒng)治思想是“外儒內法”,而材料中強調“……故宜參以霸政,則宜重賞深罰以御之”與其相符,C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政府的行政能力大幅提升”,D錯誤。5、C【解析】
依據材料中??蛋矊τ谖餮蠡鹌鞯牟恍家活?,體現出清朝統(tǒng)治者的盲目自大的心態(tài),故C正確;當時的清朝統(tǒng)治者對西洋武器并不熟悉,排除A;材料不是說明福康安對西洋武器的先進認識不夠,根本就不想認識,排除B;清王朝統(tǒng)治階層不了解世界變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故選C。6、A【解析】依據“來自戴爾波伊并使他們感到很大恐怖的可怕的神托也沒有打動、雅典人離開希臘”可知其強調人的偉大和對神的懷疑,故A項正確;懷疑神不等于反對宗教信仰,故B項錯誤;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D項錯在“害怕”,材料無法體現,排除。7、C【解析】
與1932年相比,1957年生產指數和城鄉(xiāng)局面消費指數都有了提升,說明“一五”計劃期間是在擴大積累的基礎上改善了生活,故選C;根據表格內容無法看出經濟比例失調和工業(yè)落后局面的改變,排除AD;B項說法過于絕對,排除。故選C。8、D【解析】
蘇聯低價收購農民小麥,高價出售面粉,通過產品差價積累了大量發(fā)展工業(yè)的資金,D項符合題意;1933-1934年,蘇聯沒有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排除A;蘇聯的措施主要是為工業(yè)化積累資金,不是為了發(fā)展商品經濟,排除B;蘇聯的做法明顯抑制了農民的積極性,排除C。故選D。9、D【解析】
內閣常以政府的名義向議會提交議案,因為內閣政府可憑借多數席位控制議會,所以其議案往往都能通過。故英國的內閣事實上集行政權與立法權于一身。D正確;英國國王統(tǒng)而不治,而且材料與國王無關,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下院與內閣的關系,而不是下院與上院,B排除;英國至今未有一部統(tǒng)一而獨立的憲法,C排除。故選D。10、C【解析】
根據“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可知,天為民而立君主,君主應當使民安樂,體現民本思想,故C正確;材料強調以民為本的思想,無法體現“專制”,排除A;材料沒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排除B;材料體現民本思想,無法體現“無為”思想,排除D。11、B【解析】
依據材料“清代集市中心的總數則在4萬處左右”“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人中國”反映了中國商品經濟發(fā)展比較繁榮,有向近代化轉變的因素。B正確;材料未涉及對外政策的調整,A排除;此時重農抑商的政策沒有改變,C排除;中國此時仍然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沒有發(fā)生質變,D排除。故選B。12、A【解析】
馬英九之所以會祭祀黃帝陵,主要是因為黃帝是中華人文始祖,兩岸都是炎黃子孫,這是一種宗法血緣關系的體現,故選A;BC通過材料無法得知,排除;通過材料,無法得知官員是否認同黃帝,排除D【點睛】本題以馬英九遙祭皇帝陵為考查切入點,考查對宗法制度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材料的閱讀分析能力。13、C【解析】
材料里良渚文化的諸多信息說明其是比較成熟的文明形態(tài),時間比較早,豐富了早期中華文明的內容和特征,這也說明中華文明起源在世界范圍內都比較早,但并不能說明世界早期文明源頭一致,故選C,排除D;南稻北粟的作物格局是從中國早期整體生產格局而言,只材料本身并不能體現,排除A;良渚文化時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權,排除B。故選C。14、B【解析】
由材料“意大利的人文主義是一種基本在尋求將基督教義與世俗思想做出更緊密相連之神學綜合的思想運動“可知,早期人文主義依附于基督教,兩者有許多融合的共性,故選B。文藝復興批判宗教神權,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將人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排除A;宗教改革運動開始于16世紀,意大利的人文主義要早于這個時間,排除C;材料強調的是基督教義與人文主義的共通性,而非差異性,排除D。15、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4世紀中期的瘟疫促使人們開始懷疑神的存在,客觀上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興起,由此可以的付,偶然因素能對歷史起到加速或者減緩的作用,C正確;ABD說法均不正確,且與材料主旨不符。16、B【解析】
據材料“中國迎來太平盛世,成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大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梁啟超為救亡圖存而進行維新變法,因此其小說內容折射了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故B選項正確;梁啟超小說內容折射出了當時救亡圖存的主題,而不是體現空想色彩,故A選項錯誤;材料與清朝政府的無能無關,故C選項錯誤;材料信息未體現漸進改革的主張,故D選項錯誤。17、C【解析】克利斯提尼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4個血緣部落,并以此為基礎設立五百人會議、十將軍委員會、重新組織了公民大會等,這些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礎,故C項正確;克利斯提尼用10個地域部落取代原來4個血緣部落,打破了部落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從而為民主政治奠定基礎,故A項不合適;梭倫改革促進了雅典工商業(yè)快速發(fā)展,故B項錯誤;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標志著雅典國家的形成,因此D項是C項的結果,故錯誤。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注意選項的邏輯關系,AD項是迷惑性非常大的選項,這兩個選項和C項構成了因果關系,但不能從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也就是說,所選選項必須能直接從材料信息中得出才能入選。18、D【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王夫之認為“元氣”是萬物之本,而“元氣”是永恒的,故D項正確;朱熹、陸九淵為南宋理學與心學的代表人物,與題干無關,排除AB兩項;顧炎武為江蘇人,主張經世致用,排除C項。故選D。19、A【解析】
中國第一條自建鐵路是1881年建設的由唐山到胥各莊的唐胥鐵路,位于河北省,因此A正確,BCD排除。故選A。20、A【解析】
材料說明的是戊戌變法不像西方文化中有希臘的城邦與羅馬共和政體這樣的制度遺產,作者意在說明歷史傳統(tǒng)與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關,故A正確;材料并不是說明共和政體確立的過程漫長而曲折,故B項錯誤;材料也不是說明君主立憲制更符合當時中國國情,故C項錯誤;材料說明的是戊戌變法失敗導致了中國政治轉型的艱難,并不是說明戊戌變法導致了近代的動蕩與徘徊,故D項錯誤。21、B【解析】
“文選爛,秀才半”反映了熟讀《文選》在科舉考試中的作用,結合所學可知,進士科主要考詩賦,故選B;唐代儒家思想仍然處于獨尊地位,排除A;CD是對材料的錯誤解讀,排除?!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文選爛,秀才半”,聯系所學科舉考試的內容分析解答。22、C【解析】
據材料“強公室,抑私門,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強調“禮”維護等級秩序,C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統(tǒng)治者推崇等級秩序,而未涉及到以德治國理念,A排除;材料強調的是通過君主尊崇等級秩序,進一步規(guī)范民眾的社會秩序,B排除;材料未涉及儒學社會地位,D選項排除。23、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93年,伊萊·惠特尼根據美國棉籽特點,吸收歐洲經驗發(fā)明了軋棉機,順利地解決了美棉棉籽和棉花分離難題,使棉花市場擴大,導致美國南方的黑人奴隸制發(fā)展迅速,A項正確;富爾頓發(fā)明蒸汽船是交通方面的成果,與材料無關,B項錯誤;鐵路此時剛剛發(fā)明,不可能立即促進西部開發(fā),C項錯誤;標準化生產主要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結果,D項錯誤。24、A【解析】
根據材料“‘鄉(xiāng)’正式成為鄉(xiāng)里基層組織的一級單位;出現了亭’的設置”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鄉(xiāng)里制度的發(fā)展適應了社會經濟變化的需要,體現了中央集權制逐漸取代舊的分封制的趨勢。A正確;根據材料“鄉(xiāng)里制度在沿襲西周國、野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有了一些變化”可知,傳統(tǒng)制度沒有被遺棄,而是得到了繼承和發(fā)展,B排除;宗法制度崩潰在材料中無法體現,C排除;秦朝的建立標志著大一統(tǒng)國家的形成,時間不符,D排除。故選A。25、A【解析】
依據材料“既有保護城邦和私人財產的功能,……也是度量衡的發(fā)明者和保證者”并結合古代希臘的民主政治可知,赫爾墨斯神祇的地位、作用與古代希臘的城邦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緊密相連,表明古希臘宗教植根于城邦社會生活。A正確;“保護城邦和私人財產的功能”不代表僅僅保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B錯誤;赫爾墨斯神祇是度量衡的發(fā)明者和保證者,不代表整個宗教都是保障民主的運行,C錯誤;依據所學可知,古代希臘的民主只針對公民,對非公民不給與公民權,D錯誤。故選A。26、B【解析】根據圖示信息“同盟勝利”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反法西斯同盟取得戰(zhàn)爭勝利;其中“1.3.3”是指民國1年3月3日,日本正式簽署《日本投降書》,而不是131年3月3日,故B項錯誤,符合設問。由“同盟勝利”勝利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反法西斯同盟取得戰(zhàn)爭勝利,故A項正確,與設問不符,排除。代表中國出席簽署《日本投降書》的是南京國民政府,故C項正確,與設問不符,排除。為消滅法西斯主義,中美英蘇等國家組成反法西斯同盟,為“勝利”做出重大貢獻,故D項正確,與設問不符,排除。27、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能力。材料的大意是:鑒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的教訓,收回地方的兵權和財權,將地方權力控制在皇帝手中。可見材料描述的是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故選B。其他均錯誤。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北宋加強中央集權28、C【解析】
根據材料“數學語言和擅長實證研究”、“顧炎武開始區(qū)分天下與國家的概念”“黃宗羲開辟了民主主義政治理念的先路”可知明清時期處于社會變革的前夜,近代化的傾向已經出現,C選項符合題意。明清君主專制空前加強,A選項排除。材料與科技停滯無關,B選項排除。顧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產物,D選項排除。29、C【解析】
“向陽人民公社”換成“向陽鄉(xiāng)人民政府”說明改革的發(fā)生,但是換牌的過程低調體現出當時人們對改革開放仍心存懷疑,有所顧慮,C正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率先試點是安徽鳳陽的小崗村,A錯誤;中央做出撤銷人民公社決定是1983年,B錯誤;“撥亂反正”工作基本完成是1981年的十一屆六中全會的召開,D錯誤。30、B【解析】
材料反映了劉禹錫和白居易對印度治療眼疾醫(yī)術的描述,說明域外先進文化傳入大唐,故B符合題意;材料只是反映古印度眼醫(yī)技術高超,但不能代表整個古印度醫(yī)術,故A不符合題意;劉禹錫的《贈眼醫(yī)婆羅門僧》因為其寫實性而具有一定史料價值,但并非所有詩歌都是史料,故C不符合題意;眼疾是一個常見的疾病,并不只在詩人中較為常見,故D不符合題意。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政策變化:從實行“統(tǒng)包統(tǒng)分”到“自主擇業(yè),雙向選擇”的就業(yè)政策。原因:改革開放前,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統(tǒng)一分配大學畢業(yè)生,能夠保障各地區(qū)、各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統(tǒng)一分配的就業(yè)政策保障了大學生就業(yè)穩(wěn)定、公平;借鑒蘇聯高等教育的經驗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需要大量人才;調整畢業(yè)生分配政策,以適應經濟高速發(fā)展對大學生的多元需求;隨著改革開放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大學生就業(yè)更需要效率和社會公平并重。(2)意義:改革開放前,面對經濟基礎薄弱、人才資源匱乏的現狀,統(tǒng)一分配政策有利于集中人才資源建設國家重點項目或行業(yè),為國家發(fā)展奠定基礎,就業(yè)機會公平,有利于鞏固新中國的政權。改革開放后,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階段,滿足對人才的多元需求;促使就業(yè)形式多樣化和靈活性,有利于開拓新的經濟領域、創(chuàng)新品牌;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就業(yè)政策,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繁榮?!窘馕觥?/p>
(1)“變化”,根據材料信息“由國家政府部門按照各地發(fā)展的社會現實需要,實行統(tǒng)包統(tǒng)分的大學生就業(yè)政策……國家出臺多個文件指導發(fā)展“自主擇業(yè)”“雙向選擇”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制度”得出:從實行“統(tǒng)包統(tǒng)分”到“自主擇業(yè),雙向選擇”的就業(yè)政策?!霸颉?,依據材料信息“新中國成立以后的長時期內,我國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計劃為基礎’,由國家政府部門按照各地發(fā)展的社會現實需要,實行統(tǒng)包統(tǒng)分的大學生就業(yè)政策”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統(tǒng)一分配的就業(yè)政策保障了大學生就業(yè)穩(wěn)定和公平、借鑒蘇聯高等教育的經驗等角度分析改革開放前的原因;由材料信息“這標志著我國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政策進入到以公平為主、兼顧效率的新階段”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我國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適應經濟高速發(fā)展對大學生的多元需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大學生就業(yè)更需要效率和社會公平并重等角度分析改革開放后的原因。(2)“意義”,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改革開放前,有利于集中人才資源建設國家重點項目或行業(yè)、為國家發(fā)展奠定基礎、有利于鞏固新中國的政權;改革開放后,滿足對人才的多元需求、促使就業(yè)形式多樣化和靈活性、有利于開拓新的經濟領域和創(chuàng)新品牌、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和繁榮等角度分析。32、(1)背景: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的加深;救亡圖存成為時代主題;民族工業(yè)的初步發(fā)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西方思想的傳入。(2)名稱:蒙古抗日游擊隊,回民支隊。體現: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勝利;洗雪了民族恥辱,捍衛(wèi)了民族尊嚴;中華民族在抗日戰(zhàn)爭中凝聚形成的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動力。(3)選擇觀點①深厚的文化內涵,古雅的藝術氣質,精致的表現手法;近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感恩節(jié)活動總結 15篇
- 感恩老師的發(fā)言稿集合15篇
- 律師執(zhí)業(yè)年度工作總結
- 供電工程施工方案(技術標)
- 年會代表團隊發(fā)言稿范文(10篇)
- 湖南省株洲市高三教學質量統(tǒng)一檢測(一) 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版汽車零部件銷售訂購合同(年度版)
- 二零二五版淘寶年度合作運營效果跟蹤協(xié)議3篇
- 精細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月度工作計劃
- 金屬非金屬公司話務員工作總結
- 勵志課件-如何做好本職工作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區(qū)警務規(guī)范考試題庫
- 2024年食用牛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標準(2023版)解讀 2
- 2024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分類匯編(一):現代文閱讀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國戶外音箱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GB/T 30306-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濾芯
- 家務分工與責任保證書
- 武強縣華浩數控設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9000把(只)提琴、吉他、薩克斯等樂器及80臺(套)數控雕刻設備項目環(huán)評報告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匯編(2024年4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