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歷史高考2025年仿真試卷及答案指導_第1頁
云南省昆明市歷史高考2025年仿真試卷及答案指導_第2頁
云南省昆明市歷史高考2025年仿真試卷及答案指導_第3頁
云南省昆明市歷史高考2025年仿真試卷及答案指導_第4頁
云南省昆明市歷史高考2025年仿真試卷及答案指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歷史高考仿真試卷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標志著中國古代從神權政治向民本思想的轉變?A.孔子B.老子C.韓非子D.墨子答案:A解析:孔子提倡仁政,強調治國要以人為本,其思想代表了從重視天命、鬼神作用向關注民生、人倫道德的轉變,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2、戰(zhàn)國時期,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zhàn)爭的思想家是誰?A.莊子B.孟子C.墨子D.荀子答案:C解析:墨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提倡兼愛、非攻等學說,反對當時頻繁發(fā)生的戰(zhàn)爭,認為所有的人應該相互關愛,他的思想在當時是一種進步的聲音。3、題干:下列關于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不正確的是:A、推行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B、統(tǒng)一度量衡,促進經(jīng)濟交流C、實行焚書坑儒,強化思想控制D、修建長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答案:C解析:秦朝為了鞏固統(tǒng)一,推行了郡縣制、統(tǒng)一度量衡等措施,這些都有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修建長城則是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而焚書坑儒則是秦始皇為了加強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雖然短期內強化了思想統(tǒng)一,但長遠來看對文化的發(fā)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選項C是不正確的。4、題干:唐朝時期,科舉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下列關于科舉制度發(fā)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隋朝開始實行科舉制度B、唐朝科舉分為進士、明經(jīng)兩科C、唐朝科舉考試實行糊名制,以防徇私舞弊D、宋朝將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答案:D解析:科舉制度起源于隋朝,唐朝時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發(fā)展。唐朝科舉分為進士、明經(jīng)兩科,其中進士科是最高等級的科舉考試。唐朝確實實行了糊名制,即考試時將考生姓名封存,以防止徇私舞弊。而將科舉考試分為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的是宋朝,這是宋朝對科舉制度的改革。因此,選項D是不正確的。5、下列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鴉片戰(zhàn)爭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答案】A.鴉片戰(zhàn)爭【解析】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它發(fā)生在1840年至1842年之間,清政府在這場戰(zhàn)爭中失敗后,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這標志著中國從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6、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是?A.1919年B.1921年C.1927年D.1931年【答案】B.1921年【解析】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大會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案,并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7、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荀子·勸學》中提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段話主要闡述了以下哪種教育思想?A.因材施教B.教學相長C.學以致用D.陶冶性情答案:B解析:荀子在這段話中強調的是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與他人的交流對于學習的促進作用,這體現(xiàn)了教學相長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強調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教育,學以致用強調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陶冶性情強調通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情操,這些選項與題干中的描述不完全吻合。因此,B選項正確。8、以下關于我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B.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C.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共兩黨達成了《雙十協(xié)定》。D.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了土地改革。答案:C解析: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共兩黨并沒有達成《雙十協(xié)定》,而是達成了《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在重慶簽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xié)定”。因此,C選項描述不正確。其他選項描述均符合歷史事實。9、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的思想流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E.陰陽家【答案】E.陰陽家【解析】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都是重要的思想流派,而陰陽家雖然也在這一時期存在,但是它更多地與占卜、天文歷法相關,不屬于百家爭鳴的主要思想流派。10、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中央集權,請問下列哪項不是秦始皇實行的政策?A.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B.統(tǒng)一度量衡C.焚書坑儒D.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E.修筑長城【答案】D.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解析】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了周朝以來的分封制,改行郡縣制;統(tǒng)一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經(jīng)濟交流;焚書坑儒,打擊了反對勢力;修筑長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襲。然而,科舉制度是在漢代以后逐漸形成并在隋唐時期正式確立的選拔官員的制度,因此不是秦始皇的政策。11、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辛亥革命B.五四運動C.國共合作D.抗日戰(zhàn)爭勝利答案:B解析: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fā),是一場以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為主要內容的愛國運動。這場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因此,B項正確。12、題干:以下哪個文獻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概念?A.《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B.《新民主主義論》C.《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D.《論聯(lián)合政府》答案:B解析:《新民主主義論》是毛澤東于1940年發(fā)表的一篇重要著作。在這篇著作中,毛澤東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概念,并系統(tǒng)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因此,B項正確。其他選項雖然也是毛澤東的重要著作,但并未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概念。13、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譽為“中華民國之父”?A.孫中山B.康有為C.梁啟超D.譚嗣同答案:A解析:孫中山先生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創(chuàng)立了中國國民黨,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譽為“中華民國之父”。14、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A.五四運動B.辛亥革命C.北伐戰(zhàn)爭D.國共合作答案:A解析:五四運動發(fā)生在1919年,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場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愛國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15、以下哪位歷史人物被稱為“歷史之父”?A.希羅多德B.荀子C.孔子D.柏拉圖答案:A解析:希羅多德是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他的著作《歷史》被認為是西方歷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歷史著作,因此他被譽為“歷史之父”。荀子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家,孔子是春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柏拉圖是古希臘的哲學家,但他們的主要成就不是在歷史學領域。因此,正確答案是A。16、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A.鴉片戰(zhàn)爭B.洋務運動C.戊戌變法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鴉片戰(zhàn)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導致中國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標志著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被視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洋務運動是清朝晚期的一場自強運動,戊戌變法是1898年的一場改革運動,辛亥革命則是1911年推翻清朝統(tǒng)治的一場革命,它們都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但不是開端。因此,正確答案是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國實施變法,其主要內容包括:廢井田制,開阡陌;獎勵軍功,按軍功授爵;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推行縣制。材料二:商鞅變法后,秦國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秦國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1)根據(jù)材料一,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2)根據(jù)材料二,商鞅變法對秦國產生了哪些影響?(3)結合所學,說明商鞅變法的意義。答案:(1)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包括:廢井田制,開阡陌;獎勵軍功,按軍功授爵;實行重農抑商政策;推行縣制。(2)商鞅變法對秦國產生了以下影響: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秦國發(fā)展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3)商鞅變法的意義在于: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秦國的富強;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解析:(1)本題考查對商鞅變法內容的識記能力。根據(jù)材料一,可以得出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2)本題考查對商鞅變法影響的識記能力。根據(jù)材料二,可以得出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影響。(3)本題考查對商鞅變法意義的理解能力。結合所學知識,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秦國的富強,為秦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第二題題目:請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時間:公元前4世紀地點:古希臘人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材料二: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了一個理想的國家模式,認為國家應該由哲學家統(tǒng)治。亞里士多德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具體的國家治理理念,認為國家的權力應該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部門,以實現(xiàn)權力的制衡。問題:1.比較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理想國家模式上的異同。2.分析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三權分立理念的歷史意義。答案:1.異同:相同點:兩者都認為國家應該由賢能的人來統(tǒng)治,強調哲學家的治國理念。不同點:柏拉圖主張哲學家統(tǒng)治,強調理想國的理念;亞里士多德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更具體的國家治理理念,認為國家的權力應該分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部門,以實現(xiàn)權力的制衡。2.歷史意義:亞里士多德的三權分立理念具有以下歷史意義:(1)為后來的政治制度設計提供了理論基礎,對西方政治制度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2)強調權力的制衡,有助于防止權力濫用和腐??;(3)為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對后世民主政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理想國家模式上的異同,以及亞里士多德三權分立理念的歷史意義。解答本題時,首先需要理解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基本觀點,然后比較兩者在理想國家模式上的異同,最后分析亞里士多德三權分立理念的歷史意義。在回答問題時,要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確保答案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第三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以下是我國某地區(qū)不同年份的GDP及增長率情況。年份GDP(億元)年均增長率(%)2000年100082005年2000102010年4000122015年800010材料二:近年來,我國政府提出了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加大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投入,推動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該地區(qū)GDP年均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2)結合材料二,談談如何推動該地區(qū)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答案:(1)趨勢:從2000年到2015年,該地區(qū)GDP年均增長率呈現(xiàn)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原因:2000年到2005年,該地區(qū)GDP年均增長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政府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推動了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2005年到2010年,GDP年均增長率繼續(xù)上升,可能是由于政府實施了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推動了產業(yè)結構的優(yōu)化升級。2010年到2015年,GDP年均增長率下降,可能是由于國內外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資源環(huán)境壓力的增大等因素的影響。(2)推動該地區(qū)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措施: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提高經(jīng)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2.加大科技創(chuàng)新投入,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推動產業(yè)升級;3.加強環(huán)境保護和資源節(jié)約,實現(xiàn)綠色發(fā)展;4.深化改革開放,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提高國際競爭力;5.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jīng)濟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解析:本題要求考生分析該地區(qū)GDP年均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及其原因,并結合材料二談談如何推動該地區(qū)經(jīng)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考生需要運用經(jīng)濟學知識,結合材料進行分析。在回答第一問時,考生應注意到GDP增長率的變化趨勢,并結合材料一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出影響因素。在回答第二問時,考生應結合材料二,從政策、產業(yè)、環(huán)境保護、改革開放等多個角度提出具體措施。第四題【材料一】20世紀初,中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民眾疾苦,國家危亡。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批有志青年投身革命,尋求救國之路。以下是他們的一些言論和行動:言論一:“中國的落后,是制度的落后,我們要推翻舊制度,建立新制度?!毖哉摱骸案锩皇钦埧统燥?,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毖哉撊骸拔覀円獑拘衙癖?,喚起民眾的革命意識,喚起民眾的革命行動?!毙袆右唬簠⑴c革命黨組織的活動,宣傳革命思想;行動二:投身工人運動,組織罷工,爭取工人權益;行動三:參加武裝起義,為革命事業(yè)獻出生命。【材料二】20世紀初期,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提出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思想觀點。以下是他們的一些主要觀點:觀點一:民主與科學;觀點二:救亡圖存;觀點三:社會革命。問題: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20世紀初中國先進青年投身革命的主要原因。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20世紀初中國先進青年投身革命的特點。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20世紀初中國先進青年投身革命的歷史意義。答案:1.原因:民眾疾苦,國家危亡;舊制度落后;尋求救國之路。2.特點: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勇于擔當,不怕犧牲;投身于工人運動和武裝起義。3.歷史意義:喚醒了民眾的革命意識;推動了民主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