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某中學2025屆高三歷史4月模擬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6/2F/wKhkGWbcrzeAFm2MAAG7dPbC_8Q732.jpg)
![陜西省某中學2025屆高三歷史4月模擬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6/2F/wKhkGWbcrzeAFm2MAAG7dPbC_8Q7322.jpg)
![陜西省某中學2025屆高三歷史4月模擬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6/2F/wKhkGWbcrzeAFm2MAAG7dPbC_8Q7323.jpg)
![陜西省某中學2025屆高三歷史4月模擬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6/2F/wKhkGWbcrzeAFm2MAAG7dPbC_8Q7324.jpg)
![陜西省某中學2025屆高三歷史4月模擬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36/2F/wKhkGWbcrzeAFm2MAAG7dPbC_8Q73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陜西省山陽中學2024年高三4月模擬考試卷
歷史
留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
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的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
本卷共12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
題目要求的。
1.周滅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衛(wèi),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封周公長子伯
禽于魯,都奄(今山東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薊(今北京)。分封
A.強化了君主專制權力
B.實現了王室對地方的干脆限制
C.推動了文化的溝通與文化認同
D.確立了貴族世襲特權
【答案】C
【解析】
【詳解】西周初期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同、異姓貴族,讓他們
去建立諸侯國,姬姓諸侯國是主體,題干三例都是姬姓諸侯國。受封到各地建國的貴族會帶
去官吏、軍隊和少量的周民,也會把周文化帶到各地,所以分封制也起到了促進民族間經濟
文化的溝通作用,故選C。君主專制是從秦朝起先、直至清朝這一歷史階段政治體制的一個
主要特征,西周初期確定是不存在“君主專制”現象的,無所謂“強化”之說,A不符合史
實,解除;周天子對地方是間接限制,在政治上無權廢立各國的國君,無權干涉各國內政,
在經濟上只能收取各諸侯國的職貢,但無權對各國征收稅賦,各國稅賦均歸各國,周天子的
財政來自于干脆統(tǒng)治和治理的王畿,以及諸侯及四方的納貢,諸侯國有相對的獨立性,所以
B不符合史實,解除;夏商時期的政治也是貴族政治,分封制中當然含有貴族世襲特權的因
素,但不是確立,而是持續(xù)了過去的做法,所以D不符合史實,解除。
【點睛】本題把分封制置于三代秦漢這一歷史長時段來考查,既要發(fā)覺它與商代時期政治(如
內外服制)的異同,也要發(fā)覺它是不同于春秋戰(zhàn)國秦漢的政治(如郡縣制)。
2.唐初于禁中設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備顧問;玄宗時,專選文學之士為翰林學士,專
掌擬定皇帝干脆下達的重大詔令;憲宗時,又于諸學士中選資高望重者一人為承旨學士,參
謀禁密,權任獨重。這
A.是科舉制發(fā)展的必定結果
B.使中樞決策過程發(fā)生異變
C.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干脆導致唐后期政局動蕩
【答案】B
【解析】
【詳解】材料表明翰林學士在中樞決策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反映出唐朝中樞決策過程發(fā)
生異變,故B正確;材料表明翰林學士在中樞決策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這與科舉制發(fā)展
沒有必定聯(lián)系,解除A;材料信息與三省六部制無關,解除C;材料表明翰林學士在中樞決
策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這與唐后期政局動蕩沒有干脆聯(lián)系,解除D。
3.18世紀初,英國國王喬治二世把當時的反對黨人士稱為“流氓”“無賴”和“自高自大
者”。始終到1794年,以??怂篂槭椎姆磳h還被罵為“雅各賓分子”和“祖國的敵人”。
這反映了當時英國
A.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有待完善
B.面臨封建王朝復辟的危急
C.國王與議會之間的沖突尖銳
D.兩黨制與內閣制無法并存
【答案】A
【解析】
【詳解】據材料18世紀初英國國王……把反對黨人士稱為“流氓”“無賴”和“自高自大
者”、直到1794年,以??怂篂槭椎姆磳h還被罵為“雅各賓分子”和“祖國的敵人”等
信息可知,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有待完善,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國王對反對派的稱謂,沒有
體現面臨封建王朝復辟的危急,B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國王對反對派的稱謂,沒有體現國王
與議會之間的沖突尖銳,C錯誤;D與材料無關。
4.1927年八七會議,確定將工農兵蘇維埃作為一種革命的“政權形式”。1935年底,中國
共產黨將口號由“工農共和國”改為“人民共和國”。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提出
要建立“中華民主共和國”。這些變更反映了
A.共和政體被各黨派接受
B.民主革命任務發(fā)生轉變
C.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
D.中共建國思想趨向成熟
【答案】D
【解析】
【詳解】中國共產黨將建立的政權由工農兵蘇維埃到“人民共和國”再到“中華民主共
和國”的變更,說明中國共產黨對所要建立國家的思想不斷發(fā)展完善,日趨成熟,故D正確
;材料信息沒有涉及“各黨派”,解除A;1927到1936年處于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民主革
命的主要任務是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務沒有變更,解除B;1937年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
C時間不符合題意,解除。
5.1978年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民在新時期的總任務是:堅持
無產階級專政下的接著革命”,同時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高
國家權力機關”修訂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這表明
A.民主政治建設“春天”將至
B.“文化大革命”錯誤已被徹底訂正
C.民主政治初步構想已經形成
D.依法治國方略已經正式確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現代中國政治建設
【詳解】易錯項為B。修憲使民主政治建設趨于制度化、法律化,為依法治國奠定了重要
基礎,使文革中被破壞的民主法治得以重建發(fā)展,故選Ao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撥亂反正在
鄧小平的主持下全面綻開,非1978年修憲實現,故B項錯誤。民主政治初步構想提出在于
1980年鄧小平發(fā)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解決權力過分集中問題,故C項解除。1
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其次次會議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的第12至第17
條,正式確立了依法治國的方略,故D項錯誤。
6.20世紀60年頭,經互會在“國際分工”的原則基礎上,大力推行“經濟一體化”,要求
其它成員國的經濟安排必需同蘇聯(lián)的安排“相協(xié)調”,并先后建立了近30個超國家的“國
際合作組織”和一些雙邊及多邊合營的“聯(lián)合公司”。這表明經互會
A.為了對抗美國的馬歇爾安排
B.推動東歐國家經濟體制的變革
C.安排經濟和市場經濟相結合
D.體現了安排經濟體制的國際化
【答案】D
【解析】
【詳解】由材料“要求其它成員國的經濟安排必需同蘇聯(lián)的安排‘相協(xié)調',并先后建立了
近30個超國家的‘國際合作組織'和一些雙邊及多邊合營的‘聯(lián)合公司'”可知經互會以
“國際分工”為原則,建立了“國際合作組織”和“聯(lián)合公司”,體現了安排經濟的國際化,
故D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經互會的國際化,與對抗馬歇爾安排無關,故A錯誤;材料未體現
東歐經濟體制改革,故B錯誤;材料未體現安排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結合,故C錯誤。
7.萬歷《通州志》記載,以前“庶氓之家終歲不燕客,有故則孟羹豆肉相招一飯,不以為簡
也。貴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張筵”;“今鄉(xiāng)里之人,無故燕客者,一月凡幾,客必專席,否
則耦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共之者也。肴果無算,皆取之遠方寶貴之品”。這折射出明代
A.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B.奢侈之風的盛行
C.社會等級的垮塌
D.自然經濟的瓦解
【答案】A
【解析】
【詳解】從材料看到,鄉(xiāng)里之人常常大擺宴席,且食材多自遠方而來,這折射出當時商品經
濟的發(fā)展,因此A項正確;B項反映的是材料的現象,不是折射,B項錯誤;C項說法過于
確定,不符合史實,解除;明朝自然經濟沒有瓦解,更無法從材料中折射出來,D項錯誤。
8.下表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法律條文,這反映了中國古代
法律條文出處
“子告父母,婦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則“勿聽而棄告者
漢《仁年律令?告律》
市”
告祖父母、父母者,絞《唐律疏議?斗論律》
弟不證兄,妻不證夫,奴婢不證主《大明律》
親屬相為容隱《大清律例?刑律?訴訟》
A.血緣關系不斷強化
B.宗法制度逐步淡化
C.等級秩序日益固化
D.法律的儒學色調加強
【答案】D
【解析】
【詳解】材料反映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一些法律條文對血緣孝親關系的維護,說明儒家倫
理的法律化,故D正確;血緣關系漸漸強化,沒有體現法律的作用,故A錯誤;材料反映了
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一些法律條文對血緣孝親關系的維護,這正是宗法制的反映,故B錯誤;
材料無法體現等級秩序日益固化,故C錯誤。
9.1830-1889年英國主要進口谷物狀況如下表所示,據此推斷,英國1830-1889年英國進口
小麥、大麥、燕麥的重量(千夸特)/年均
--:■小爰|大麥三麥
1830-(039
______374316591494
1WHr”1066721821834
儂063523
18607869______336976894,6990
1870-1X^9504061108811938
1880-1889逾
7214849114162
A.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入超地位
B.土地貴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C.政策調整推動了工業(yè)化進程
D.科技進步導致農產品價格下降
【答案】C
【解析】
【詳解】依據1830-1889年英國主要進口谷物狀況,聯(lián)系所學可知,工業(yè)革命后,英國實行
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促進英國進口谷物增加,為英國工業(yè)革命供應了原料,推動了英國的工
業(yè)化進程,故C正確;材料只有英國主要進口谷物狀況,沒有英國對外貿易的總體狀況的數
據,無法得出對外貿易中處于入超地位,解除A;材料反映的是英國主要進口谷物狀況,無
法體現土地貴族的政治地位是否上升,解除B;材料反映的是英國主要進口谷物狀況,無法
體現農產品價格下降,解除D。
10.1961年6月,中共中心發(fā)出《關于改進商業(yè)工作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草案)》和《關于城
鄉(xiāng)手工業(yè)若干政策問題的規(guī)定(試行草案)》兩份文件,要求把過去撤銷或合并的農村供銷
合作社復原起來,允許個體手工業(yè)者自產自銷,自由支配個人的收入。這些做法
A.是對三大改造的接著深化
B.宣告了人民公社體制的結束
C.意在緩解嚴峻的經濟困難
D.揭開了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
【答案】C
【解析】
【詳解】從材料中的“允許個體手工業(yè)者自產自銷,自由支配個人的收入”來看,說明國家
正在實施對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溢、提高”的方針,努力緩解嚴峻的經濟困難。故答
案為C項。三大改造在1956年已經完成,材料中的措施與其無關,解除A項;人民公社體
制在1983年結束,解除B項;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起先,解除D項。
11.20世紀初,中國官辦報紙興盛,而民辦報紙更是在數量和影響上遠遠超過官辦報紙,總
數約在150種以上。雜志的興辦亦超過此前勢頭,上海和日本東京是兩個刊行中文雜志最多
的地方,據統(tǒng)計,上海有雜志46種,東京有雜志34種。這反映了
A.近代中國民眾社會生活發(fā)生了根本性變更
B.留學教化有力推動了新聞出版事業(yè)的發(fā)展
C.中國新聞媒體獲得了自由傳播信息的權利
D.新聞出版和輿論監(jiān)督推動了民主政治進程
【答案】B
【解析】
【詳解】依據所學學問可知,近代中國民眾社會生活沒有發(fā)生根本性變更,故A項錯誤;
20世紀初中國掀起留日學習的高潮,而這些報紙、雜志大量出現于上海和東京,正好印證
了留學教化推動新聞出版事業(yè)的發(fā)展,故B項正確;C項中“自由傳播信息的權利”不符合
史實,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故D項錯誤。
12.兩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生活節(jié)奏加快,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等社會思潮并存,文藝領域也
在出現了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等流派,生物學領域也打破了神學創(chuàng)世說的禁錮。上述現
象的出現
A.體現科技給人心帶來的浮躁與迷茫
B.弘揚了啟蒙時代理性精神
C.反映了人們對“理性王國”的悲觀
D.反映了當時困難的社會沖突
【答案】D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流派出現在18、19世紀,生物學領域打破
神創(chuàng)說的禁錮指進化論的形成,也在19世紀,確定時期的社會存在確定確定時期的社會意
識,當時西方社會沖突困難,導致文化領域出現上述現象,故D正確;進化論的出現是科技
的進步,不屬于人心的浮躁與迷茫,解除A;浪漫主義反對理性,B錯誤;進化論的出現是
科技的進步,是理性的體現,并非人們對“理性王國”的悲觀,C錯誤。
第II卷(非選擇題)
本卷包括必考題和選考題兩部分。第41題~第4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需作答。
第45題~第47題為選考題,考生依據要求作答。
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商品經濟發(fā)展,孔子時代以來所謂“士、農、工、商”階層的高下差序
格局發(fā)生動搖。陽明心學誕生后,自我意識的自覺即呈不行整理之勢,作為陽明余脈之一的
秦州學派,推動心學進一步向生活化、世俗化方向發(fā)展,而作為秦州后學的李贄更試圖以特
性自我的率性之真徹底顛覆所謂永恒的天理。李贄思想的核心在于反時名教綱常對人性的禁
錮和戕害,其叛逆性和抗爭意味甚強。他的個人主義觀念同時在兩個層面綻開:其一為對特
性自由的追求,其二為與專制主義的對峙。
——摘編自夏東元等《個人主義思潮》
材料二在中國,個人主義濫觴于西學東漸的晚清。嚴復“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
的命題,揭示個人“自由”在西方現代文明中的核心愿義。在新文化運動中,個人主義思潮
蓬勃興起.沖決綱常名教之網羅,追求特性解放和個人自由,成為五四啟蒙思潮的主旋律。
陳獨秀將個人主義與家族主義為東西思想的重要差異:東部的家族主義損壞個人獨立自尊之
人格,窒礙個人意志之自由,剝奪個人法律上同等之權力,養(yǎng)成依靠性而戕賊個人之生產力。
“欲轉善因,是在以個人本位主義,易家族本位主義?!濒斞副制洹案脑靽裥浴钡摹傲?/p>
人”思想,他說“'個人的自大'就是獨異,是對庸眾宣戰(zhàn)……一切新思想,多從他們出來,
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從他們發(fā)端。所以多有這'個人的自大’的國民,真是多福
氣!多幸運!”而“'合群的自大愛國的自大’是黨同伐異,是對少數的天才宣戰(zhàn)”。
——摘編自高力克《新文化運動中個人主義》
(1)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比較晚明和民初個人主義思想的異同。
(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新文化運動弘揚個人主義的歷史背景及其意義。
【答案】(1)共同點:特性自由;反對專制不同點:晚明:與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文化旺盛
關系親密;反對名教綱常的禁錮;儒家思想的新發(fā)展。
民初:與現代民主政治及思想相結合;反家族主義、天朝上國思想;沖破傳統(tǒng)儒家舊道德的
束縛。
(2)背景:內憂外患;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興起。
意義:有利于個人意識的覺醒(個人的自由與解放或人文主義);有利于思想的啟蒙與解放,
弘揚民主、科學精神;促進生產力(創(chuàng)建力)的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為馬克思主義傳播(或
新民主主義革命)創(chuàng)建了條件。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晚明和民初個人主義思想的異同、新文化運動弘揚個人主義的歷史背景及
其意義,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實力和聯(lián)系所學解決問題的實力。
(1)晚明和民初個人主義思想的異同,可以依據材料中的“他的個人主義觀念同時在兩個
層面綻開:其一為對特性自由的追求,其二為與專制主義的對峙”和“在新文化運動中,個
人主義思潮蓬勃興起。沖決綱常名教之網羅,追求特性解放和個人自由,成為五四啟蒙思潮
的主旋律”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共同點;可以依據材料中的“明朝商品經濟發(fā)展”“推動心
學進一步向生活化、世俗化方向發(fā)展”“李贄思想的核心在于反時名教綱常對人性的禁錮和
戕害”和“以自由為體,以民主為用”“東部的家族主義損壞個人獨立自尊之人格,窒礙個
人意志之自由”等信息,并結合所學有關內容來回答不同點。
(2)新文化運動弘揚個人主義的歷史背景,應當聯(lián)系所學,從當時的社會狀況如內憂外患、
西學東漸和新文化運動興起來回答。其意義應當聯(lián)系所學,從有利于個人意識的覺醒、有利
于思想的啟蒙與解放、推動社會進步,以及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創(chuàng)建條件等方面來回答。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進化論是生物學理論,在社會學層面,亦有所謂“社會達爾文主義”。被稱為
社會達爾文主義標記性人物的英國人赫伯特?斯賓塞早在《物種起源》出版10多年前就提
出了“適者生存”的概念,因此有人說達爾文應被稱為“生物學斯賓塞主義者”。斯賓塞認
為,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規(guī)律可以干脆應用到人類事務上,他主見確定的自由競爭,競爭
的最終結果是要將那些不適應社會發(fā)展變更的人淘汰掉。因此他劇烈地反對國家干預社會生
活,反對國家?guī)椭葷F人。
事實上,達爾文也有自己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在其1871年出版的《人類的由來》
一書中,達爾文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起先廣為人知。達爾文在其著作中關于“開化民族”
和“野蠻民族”的論述曾引起廣泛指責。
正如英國學者彼得?狄肯斯所言,達爾文的進化論確認發(fā)覺了自然世界和人類世界的
一些關鍵機制,但這些機制和人類社會原委有什么樣的關系,這個問題是對社會理論家和自
然科學家的最大挑戰(zhàn)。
——摘編自丁大偉《進化論與社會達爾文主義》
圍繞材料,結合世界近現代史的詳細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
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
【答案】示例1
論題:“社會達爾文主義”是特定時代的產物。
闡述:斯賓塞觀點,與其所處時代的社會背景有著親密聯(lián)系。19世紀中期的英國已經通
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確立了“世界工廠”的地位,新興的工業(yè)資產階級不斷壯大,政治上要
求共享政治權力,經濟上要求實施代表本階級利益的自由貿易政策,自由主義思想盛行。自
由貿易政策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旺盛,也開啟了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的殖民時
代。社會達爾文主義所鼓吹的確定自由競爭與自由主義,代表了當時資產階級的利益和心態(tài)。
示例2:
論題::進化論不相宜引入人類社會。
闡述:斯賓塞主見確定的自由競爭,競爭的最終結果是要將那些不適應社會發(fā)展變更的人淘
汰掉,這一主見是錯誤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被一些別有專心的政客利用,作為他們反對弱勢
人群以及為種族主義和性別卑視進行辯護的理論工具。19世紀末,西方列強對外大肆殖民
擴張,社會達爾文主義成為西方列強對外殖民擴張的理論依據,給亞非拉帶來巨大災難。20
世紀三四十年頭納粹分子實施的種族屠殺暴行,社會達爾文主義成為其“理論依據”之一。
(任答一種即可,其他若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詳解】本題為開放性試題。首先,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主要論述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相關
問題,然后依據題目要求,圍繞社會達爾文主義概括出觀點,可依據材料中的“英國人赫伯
特?斯賓塞早在《物種起源》出版10多年前就提出了‘適者生存’的概念”“他主見確定
的自由競爭,競爭的最終結果是要將那些不適應社會發(fā)展變更的人淘汰掉”等信息提煉觀
點。最終,選取其中任何一個觀點,結合所學學問對觀點進行論述即可。
15.【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改革開放前的社會救濟中,農村主要是“五?!惫┙o和貧困戶救濟;城市主要
是救濟孤老、社會困難戶,每年固定救濟對象在40—80萬人,臨時救濟200多萬人次。20
世紀90年頭,國家在上海領先試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8年底全國有584
個城市和1035個縣建立了城市低保制度,覆蓋面分別達到87%和63%。1999年,國務院頒
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又接連出臺了農村低保制度、教化救助、醫(yī)療救助、住
房救助等,還出臺了增加財政投入、規(guī)范低保對象的認定條件和檔案管理等相關政策規(guī)定。
2008年,國務院發(fā)布《社會救助法(征求看法稿)》,提出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專項救
助、自然災難救助、臨時救助的四個主體制度。
——摘編自韓克慶《中國社會救助制度的改革與發(fā)展》
(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20世紀90年頭以來社會救濟制度的新發(fā)展。
(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20世紀90年頭以來社會救濟制度變革的意義。
【答案】(1)新發(fā)展:救助制度化、體系化(形成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配套制度);由救濟轉
向救助;留意國家和社會救助;救助多層次、多領域。
(2)意義:適應了深化改革開放的須要;完善了社會主義法治,提升了國家治理實力;改
善了民生,促進了社會公允與正義。
【解析】
【詳解】(1)留意從實施救濟主體、救濟類型與范圍、救濟形式、救濟與經濟發(fā)展關系和救
濟制度自身完善等角度回答新發(fā)展
(2)留意從救濟制度對民生、對法治、對深化改革、對國家治理以及促進社會公允正義等
角度分析意義。
【點睛】
16.(20世紀斗爭與和平)
材料一1918年1月5日,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表示:“必需通過建立某種國際組織
來設法限制軍備的負擔和削減斗爭的危急。”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則在“十原則”中特殊強調:
“為了大小國家都能相互保證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必需成立一個具有特定盟約的普遍性的
國際聯(lián)盟?!?920年1月20日,《凡爾賽和約》生效,國際聯(lián)盟宣布成立。成立之初的44
個會員國不包括蘇俄和德國,而當時極力鼓吹創(chuàng)建國際聯(lián)盟的美國,始終未加入國際聯(lián)盟。
——摘編自徐藍《國際聯(lián)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國際秩序》
材料二九一八事變后,國民政府向國際聯(lián)盟求助。國聯(lián)派出的調查團于1932年10
月提交報告,承認日本在“滿洲”的特殊利益,將“滿洲”變成在中國主權范圍內但又在日
本管轄下的自治國。1933年2月25日,國聯(lián)正式通過了這份報告。但是其次個月日本就退
出了國聯(lián)。這是對國際聯(lián)盟和旨在維護現狀的整個外交結構的第一次沉重打擊。
——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概括國際聯(lián)盟建立的背景。
(2)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國際聯(lián)盟未能阻擋“滿洲事務”的緣由及影響。
【答案】(1)背景:“一戰(zhàn)”的教訓;“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建立;各國人民渴望和平;
英法等國政治家的努力;維護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秩序的須要。
(2)緣由:國際聯(lián)盟由英法兩國操縱,國際權威不高;國際聯(lián)盟缺乏約束機制和維和實力;
日本退出國際聯(lián)盟;國聯(lián)對日實行綏靖政策,縱容日本侵略中國。
影響:中國東北淪陷,中國戰(zhàn)場的局部抗戰(zhàn)起先;助長意大利、德國在非洲和歐洲的侵略氣
焰,最終導致“二戰(zhàn)”的全面爆發(fā)。
【解析】
【詳解】(1)依據材料中“必需通過某種國際組織來設法限制軍備的負擔和削減斗爭的危
急”得出:“一戰(zhàn)”的教訓I;依據所學學問得出:各國人民渴望和平;依據材料中”《凡爾
賽和約》生效”得出:“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建立;依據材料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
得出:大國的倡議或英法等國政治家的努力;依據材料中“為了大小國家都能相互保證政治
獨立和領土完整”得出:維護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秩序。
(2)第一小問“緣由”,依據所學學問并結合材料中反映的“國際聯(lián)盟”對日本提出的無
理要求的妥協(xié)退讓可知,國際聯(lián)盟在保衛(wèi)世界和平方面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對一些法西斯
國家的侵略行徑姑息縱容,實際變成了維護戰(zhàn)勝國利益的“戰(zhàn)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觀上助
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工業(yè)級4-芐氧基苯酚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石墨片保護膜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消費電子NFC天線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旅游廣告和營銷服務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非侵入式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解決方案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光伏舟托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晶須碳納米管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溴化鈣粉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高壓鎳氫電池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智能電能量數據采集終端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第5課 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 課件(23張)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4年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江蘇農牧科技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廣聯(lián)達智慧工地合同范例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療專家共識2024
- 廣東省廣州黃埔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
- 醫(yī)院護理10s管理
-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練習
- 學校安全工作計劃及行事歷
- 《GMP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屆江蘇省無錫市天一中學高一上數學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