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課件_第1頁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課件_第2頁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課件_第3頁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課件_第4頁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學》教學課件

相關(guān)概念

?中藥: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應用的藥物。

?相對概念,傳統(tǒng)藥物的總稱,近百余年

?大部分產(chǎn)于中國

?中醫(yī)學理論為基礎,有獨特理論體系

?本草:大部分來源于植物

?常用:500種左右;

?文獻:3000多種;

?目前:12800種以上;

?其中80%以上來源于植物。

?中草藥、草藥、民族藥

?本草學

?中藥學:專門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和中藥來源、產(chǎn)地、采集、炮制、

性能、功效及臨床應用規(guī)律等知識的學科。

?國外相關(guān):漢方、韓藥、Herbs>Botanic

原始社會藥物的起源

?口嘗身受,藥、食同源

“無意誤食一有意試驗一積累藥物經(jīng)驗

““神農(nóng)嘗百草”

射長期生活實踐和醫(yī)療實踐的結(jié)果

夏商周時代

?酒、湯劑的發(fā)明

?酒:“百藥之長”

?湯液:方便服用、提高療效、降低毒副作用、促進了復方藥劑發(fā)

展。

A口耳相傳一文字記載

?鐘鼎文“藥”字出現(xiàn),“治病之草,從草,樂音”

?《詩經(jīng)》:植物、動物300多種

?《山海經(jīng)》:100余種藥:動物、植物

?《黃帝內(nèi)經(jīng)》:藥性理論基礎: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

?《五十二病方》:藥物240余種,炮制、制劑、用法、禁忌

秦漢時期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經(jīng)》)

?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

?作者:不詳

?成書年代:不晚于公元二世紀,東漢末年

?載藥數(shù)目:365種

?版本情況:原書早佚,現(xiàn)系明清以來學者整理

?主要內(nèi)容和學術(shù)價值:

?記述中藥基本理論?!靶蚶笨偨Y(jié)藥物的四氣五味、有毒無毒。

?“三品分類法”:上、中、下三品,養(yǎng)身延年與祛邪治病的不

同。

?總結(jié)了秦漢以前的藥學成就。

?所記各藥功用歷用不衰,教材收載:204種。

兩晉南北朝時期

?《本草經(jīng)集注》

?作者:梁,陶弘景

?成書年代:公元500年左右

?載藥數(shù)目:730種

?主要內(nèi)容和學術(shù)價值:

?補充了藥物理論和操作原則。

?首創(chuàng)藥物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

食、有名未用,各類又分三品。

?首創(chuàng)諸病通用藥。80余種。

?朱書《本經(jīng)》,墨書《別錄》,小字作注。

?總結(jié)了梁代以前的主要藥學成就,綜合本草模式初步確立的標

志。

?其他本草著作

?《雷公炮炙論》:南朝劉宋?雷載

?300種藥物的炮制方法。

?第一部藥物炮制專著。

?本草學分支學科產(chǎn)生的標志。

?《吳普本草》

?《李當之藥錄》

?《名醫(yī)別錄》

?《徐之才藥對》

隋唐時期

?《新修本草》(《唐本草》),第一部官修本草(藥典)。

?作者:蘇敬、李勃主持,23人參與。

?成書年代: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

?載藥數(shù)目:844種。

?主要特點及學術(shù)價值:

?圖文并茂,增加藥物圖譜、圖經(jīng)。

?總結(jié)了唐代以前的藥學成就。

?對中外后世藥學發(fā)展影響深遠。

?其他本草著作

?《本草拾遺》陳藏器、開元年間(公元731?741年)

?增補大量民間藥物,辨識品類極審慎。

?“十劑”分類法為中藥按臨床功效分類的發(fā)端,宣、通、補、

瀉、輕、重、滑、澀、燥、濕。

O《食療本草》孟詵

?總結(jié)了唐以前的營養(yǎng)學和食治經(jīng)驗,代表性食療專著。

?《海藥本草》李詢

?擴充本草學內(nèi)容:海外輸入藥物及南藥。

?《藥性論》(《藥性本草》)甄權(quán)

?有關(guān)藥性理論的專著。

?《蜀本草》五代?韓保昇

?增加新藥,撰寫圖經(jīng),繪圖精致,常為后人引用。

宋金元時期

?本草代表作:《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證類本草》)

??作者:唐慎微

?成書年代:1082-1083年

?載藥數(shù)目:1558余種,增加476種,附方3000余首。

?學術(shù)價值:

??總結(jié)了宋代以前的藥學成就。

?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的本草著作。

?首創(chuàng)附列大量方藥。

?保存了大量的本草學史料。

?國家藥局的設立

01076年,熟藥所,國家經(jīng)營

?修合藥所(醫(yī)藥和劑局)、出場藥所(惠民局)。

?促進了藥材檢驗、成藥生產(chǎn)的發(fā)展。

?帶動了炮制、制劑技術(shù)的提高。

?制定了制劑規(guī)范,《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官修本草

?《開寶本草》,公元973?974年。

?《嘉祐補注本草》,1060年。

?《本草圖經(jīng)》(《圖經(jīng)本草》),1061年。

?其他本草著作:

?《經(jīng)史證類大觀本草》大觀2年。

O《政和新修證類備用本草》政和6年。

?《紹興校定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紹興29年。

?《經(jīng)史證類大全本草》金元時期(1302年)。

?《飲膳正要》元代、忽思慧,1330年

?飲食療法的專門著作。

?論述養(yǎng)生避忌、妊娠食忌、高營養(yǎng)物的烹調(diào)法、營養(yǎng)療法、食

物衛(wèi)生、食物中毒。

?介紹回、蒙民族的食療方法。

?藥性理論專著:

?《本草衍義》寇宗爽。

?《湯液本草》王好古。

?《醫(yī)學啟源》、《珍珠囊》張元素。

明代

?《本草綱目》

?作者:李時珍

?成書年代:初稿1578年,定稿1592年,出版1596年

?載藥數(shù)目:1892種,新增374種。

?主要內(nèi)容和體例:52卷,200萬字,附圖1100多幅,附方

11000余首。各論:16部、60類。

?主要成就和貢獻:

?全面總結(jié)了明代以前的藥學成就。

?完善了藥物的自然屬性分類法。

?我國醫(yī)藥科技史上的百科全書。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

植物、動物、礦物、冶金。

?其他本草:

?《本草品匯精要》劉文泰

?收藥1815種,1385幅精美彩色藥圖和制藥圖,古代彩繪本

之珍品。封建社會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

O《炮炙大法》繆希雍,炮制專著。

O《救荒本草》朱楠,食療專著,供災荒時食用之物414種。

?《滇南本草》蘭茂,現(xiàn)存內(nèi)容最豐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O《本草原始》李中立,偏重生藥學研究。

清代

?《本草綱目拾遺》

?作者:趙學敏

?成書年代:1765年

?載藥數(shù)目:921種,新增716種。

?主要成就:

?新增了大量療效確切的民間藥和外來藥。

?對《本草綱目》補充不足、糾正錯誤。

?保存了大量今已散失的方藥書籍的部分內(nèi)容。

?清代本草研究的特色:

?補充修訂《本草綱目》不足。

?節(jié)要性本草:擷取《本草綱目》精粹。

?重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對《本經(jīng)》進行注釋發(fā)揮。

?出現(xiàn)大批草藥專著。

?專題類本草門類齊全,炮制類專著、辨藥專書、藥理專著、食療

專著。

民國時期

?建立了中醫(yī)學校,涌現(xiàn)了一批中藥學講義,充實了對各藥功用主治

的論述。

?《中國藥學大辭典》(1935年),陳存仁,藥學辭典類大型工具

書。200萬字,收錄詞目4300條。

?現(xiàn)代研究開始起步。植物學、生物學工作者對確定中藥品種及資料

調(diào)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許多藥學工作者則致力于中藥化學及藥理學

研究。

新中國成立后

?本草古籍的整理刊行。

?中藥新著將本草學提高到嶄新的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藥志》、《全

國中草藥匯編》、《原色中國本草圖鑒》

?《中華本草》:(1999年)

?涵蓋了當今中藥學幾乎全部內(nèi)容。

?總結(jié)了我國兩千多年來中藥學成就。

?載藥8980種。

?三次全國性的藥源普查。

012800余種(1999年)。

?中藥現(xiàn)代研究在深度和廣度上取得矚目成就。

?中藥教育形成了完整體系: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博士。

第一節(jié)產(chǎn)地

?道地藥材(地道藥材)

?歷史悠久、產(chǎn)地適宜、品種優(yōu)良、產(chǎn)量宏豐、炮制考究、療效突

出、地域性。

?道地藥材的形成

?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不同。

?臨床療效的長期總結(jié)。

?道地藥材的確定

?臨床療效

?產(chǎn)地

?品種

?質(zhì)量

第二節(jié)采集

?采集與藥效的關(guān)系

藥效物質(zhì)基礎(有效成分)-一質(zhì)、量、效的差異

t

采集季節(jié)、時間、方法

?植物類藥材

?全草、莖:植物充分生長、枝葉茂盛的花前或剛開花時。

如:益母草、小薊、薄荷、桑寄生

?葉:花蕾將放或正在盛開時,如:枇杷葉

特定品種,須深秋或初冬霜后。如:桑葉

?花:含苞待放或初開時。如:菊花、辛夷

花粉:盛開時。如:蒲黃

?果實、種子:成熟時。如:枸杞、車前子

特殊:未成熟時。如:枳實

?根、根莖:秋末、春初(農(nóng)歷二、八月)。天麻

例外:半夏

?樹皮:春、夏時節(jié)(清明-夏至)。如:黃柏

?根皮:秋后苗枯,或早春萌發(fā)前。如:牡丹皮

?動物類藥物的采收

?因品種不同,采收各異。

?具體時間,以保證藥效及容易獲得為原則。

?礦物類藥材:隨時采收。

第三章中藥的炮制

?炮制:藥物在應用或制成各種劑型前必要的加工處理過程。(炮炙、

修治、修制、修事)。

?藥材(生藥)一炮制一飲片

?方法的精確運用、程度的精確控制。

第一節(jié)炮制目的

?降毒:消除或降低毒性、副作用和烈性;

?增效:增強藥物功能,提高療效;

?改性:改變藥物性能,適應病情需要;

?便用:便于調(diào)劑、制劑、貯藏、煎服;

?純凈:去除雜質(zhì)和非藥用部位。

第二節(jié)炮制方法

?修治

?純凈處理:挑、篩、簸、刷、舌h挖、撞。

?粉碎處理:搗、碾、研、磨、鎊、鍥。

?切制處理:片、段、絲、塊。

?水制:洗、淋、泡、漂、浸、潤、水飛

?火制:

?炒:清炒:炒黃、炒焦、炒炭。

固體輔料拌炒:土炒、款炒、米炒。

?炙:液體輔料拌炒。蜜、酒、醋、姜汁、鹽水、童便。

?燙:砂石、滑石、蛤粉。

?煨:直接饌:明帽

間接饌:密閉夕段或艱煨

?煨:面裹煨、紙裹煨、直接煨。

?烘焙

?水火共制

?煮

?蒸:清蒸、輔料蒸。

?燉

?潭:

?淬

?其他制法

?制霜:壓榨去油、重結(jié)晶、熬膠后殘余骨骼

?發(fā)酵

?發(fā)芽

?精制

?藥拌

第四章藥性理論

中藥治病的基本原理:

?以偏糾偏

/致病因素

/臟腑經(jīng)絡機能失常

陰陽平衡一ffffffffffff陰陽偏盛偏衰

(正常機體)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疾病狀態(tài))

藥物偏性/

祛邪扶正

協(xié)調(diào)臟腑經(jīng)絡機能

糾正陰陽偏盛偏衰

?中藥性能(偏性、藥性):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jīng)、毒性

第一節(jié)四氣

?四氣、四性: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傾向)

?四氣的確定

?依據(jù):用藥反應

?基準:病證寒熱

?功用:

?寒涼: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除蒸、瀉熱通便、清熱利尿、清化

熱痰、清心開竅、涼肝息風。

?陽證、熱證:實熱煩渴、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蚓、火毒瘡瘍、

熱結(jié)便秘、熱淋澀痛、黃疸水腫、痰熱喘咳、高熱神昏、熱極生風。

?溫熱:

?溫里散寒、暖肝散結(jié)、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經(jīng)通絡、引火

歸源、回陽救逆。

?陰證、寒證: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陽萎不舉、宮冷不孕、陰

寒水腫、風寒痹證、血寒經(jīng)閉、虛陽上越、亡陽虛脫。

?臨床意義:

?基本原則:寒者熱之、熱者寒之。

?藥對病證,正確使用。反用則加重病情。

?程度恰當。

?病證:寒熱錯雜一用藥:寒熱并用

?區(qū)別寒熱真假。

?注意季節(jié)。

第二節(jié)五味

?含義:藥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種味道。

?淡附于甘、澀附于酸

?確定:口嘗味f功效味

?功用:

?辛:散、行、潤,發(fā)散、行氣、活血、滋潤。

表證、氣滯、血瘀、燥證。

?甘:補、和、緩,補益、和中、和藥、緩急

虛證、痛證、中毒

淡:滲、禾I」,附于甘,滲濕利水

水濕內(nèi)停

?酸:收、澀,收斂、固澀、生津

澀:收、澀,收斂,固澀,附于酸

滑脫不禁證

?苦:泄、燥、堅,通泄、降泄、清泄、燥濕、堅陰

腑實、上逆、實熱、寒濕、濕熱、陰虛火旺

?咸:下、軟,瀉下、軟堅

大便燥結(jié)、痰核嗦瘍、瘤痕痞塊

?性味合參

?角度不同、性味合參、認識藥性

?氣味相同,功效相近

?氣味相異,功效相異:味同氣異、氣同味異

?結(jié)合具體功效,全面認識藥物。

第三節(jié)升降浮沉

?含義:藥物作用于人體的四種不同趨向。

質(zhì)

趨病陰

作用位氣味

向陽

升上發(fā)汗解表、升陽、催吐、開表下溫辛甘

陽輕

浮外竅、透疹上陷執(zhí)八、、淡

沉下利尿、潛陽、收斂、清熱、里上寒酸苦

陰重

降內(nèi)瀉下、止咳平喘下逆涼咸

?同病位、逆病勢

?特殊:

?諸花皆升,旋覆花獨降

?諸子皆降,蒼耳子、蔓荊子獨升

?趨向的改變:炮制、配伍

第四節(jié)歸經(jīng)

?含義:藥物對于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作用。

?確定:

?理論基礎:臟腑經(jīng)絡學說

?確定依據(jù):所治具體病證

?臨床意義:

?辨證用藥

?區(qū)別功效相似藥物,精準用藥

第五節(jié)毒性

?概念:

?廣義:

?毒藥:一切藥物的總稱

?毒性一偏性?!八幾C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參茸亦毒?!?/p>

?狹義:不良反應

?毒性:對人體的損害作用

?副作用:治療目的以外的反應。

?臨床意義:

?藥不對證:產(chǎn)生毒、副作用。

?控制毒性:藥證相符、控制劑量、加工炮制、合理配伍

?正確對待古籍論述

?借鑒古代經(jīng)驗,重視現(xiàn)代研究

?注意臨床報道

一.配伍的概念

根據(jù)病情、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配合使用。

二.配伍的意義

?增效

?減毒

?適應復雜病情

?擴大藥物使用范圍

三.配伍的內(nèi)容

?配伍七情:單味藥應用、藥與藥之間的配伍關(guān)系。

?單行:單味藥治療疾病。

?相須:性能相似的兩藥合用,增強原有療效。

?相使:主、輔藥合用,部分性能相似,輔藥增強主藥療效。

?相畏:一藥毒副作用被另一藥抑制。

?相殺:一藥消除另一藥毒副作用。

?相惡:一藥降低、破壞另一藥功效。

?相反:兩藥同用產(chǎn)生毒副作用。

?臨床意義

?協(xié)同:相須、相使。常用

?降毒:相畏、相殺。選用

?拮抗:相惡。避免

?產(chǎn)毒:相反。禁忌

第六章中藥的用藥禁忌

?用藥禁忌內(nèi)容:

?配伍禁忌

?證候禁忌

?妊娠用藥禁忌

?服藥飲食禁忌

一.配伍禁忌

?含義:藥物合用產(chǎn)生毒副作用、降低和破壞藥效,應避免。

?內(nèi)容:

?“十八反”:

?烏頭反半夏、瓜簍、貝母、白藪、白及

?甘草反海藻、甘戟、大遂、芫花

?藜蘆反人參、沙參、玄參、苦參、丹參、細辛、芍藥

O“十九畏”:硫黃一樸硝,水銀一砒霜,狼毒一密陀僧,巴豆一

牽牛,丁香一郁金,牙硝一京三棱,川烏、草烏一犀角,人參一五靈

脂,官桂一赤石脂。

?“十九畏”與“相畏”的區(qū)別

?正確對待“十八反”、“十九畏”

?歷代遵信居多,亦持不同意見。

?決定取舍為時尚早,有待深入研究。

?無充分根據(jù)和經(jīng)驗,不應使用。

二.證候禁忌

?藥性各異,適應不同證候。

?注意各藥的“使用注意”。

三.妊娠用藥禁忌

?含義:婦女妊娠期治療用藥的禁忌。

?不利母體

?不利胎兒

?不利產(chǎn)程

?分類:

?慎用:盡量避免?;钛铕鏊?、行氣藥、攻下藥、溫里藥中部分

藥、性質(zhì)滑利之品。

?禁用:絕對禁止。劇毒藥,藥性作用峻猛,墮胎作用較強。

?不能用于墮胎

?應從禁忌藥的角度來認識、對待。

?不可靠,不安全。

四.服藥飲食禁忌

?又稱食忌、忌口

?病證食忌:根據(jù)病情,忌食某些食物,以利早愈。

?一般:生冷、辛熱、油膩、腥膻、刺激。

?服藥食忌:服某些藥時,不可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療效,甚或

毒性反應。

第一節(jié)劑量

?含義:用量

?每味藥的成人一日量。

?方劑中每味藥間的相對劑量。

?計量單位:

?歷代各異

?明清-59年:十六兩制,1斤=16兩=160錢

?現(xiàn)在中藥計量:公制,lkg=1000g

?劑量依據(jù):

?藥物:質(zhì)量、質(zhì)地、性味、有毒無毒

?劑型、配伍

?年齡、性別、體質(zhì)、病程、病勢、職業(yè)、生活習慣

?地區(qū)、季節(jié)、居處

?一般:5-10g,大劑量:15-30,鮮品:30-60go

第二節(jié)用法

?煎煮法

?器具、用水、水量、浸泡

?煎煮火力、時間、次數(shù)

?特殊煎法

?先煎:質(zhì)地堅硬、成分不易煎出,毒性藥物

?后下:氣味芳香、成分受熱易破壞

?包煎:粘性、粉末、帶絨毛

?另煎:另燉,貴重藥

?爛化:溶化,膠類、粘性大

?泡服:塌服,成分易溶于水、久煎易破壞藥效

?沖服:貴重藥、提高藥效、高溫易破壞、成分不溶水、入水即化、

液體藥

?煎湯代水:易混濁、質(zhì)輕量大

?服藥法:

?服藥時間

?服藥次數(shù)

?服藥冷熱

第八章解表藥

?含義:發(fā)散表邪、治療表證為主的藥物。

?適應證:

?表證:惡寒發(fā)熱、頭身痛、噴嚏、鼻塞、流涕、咽痛、微咳、氣

喘、舌淡、苔薄、脈浮。

?水腫、咳喘、麻疹、風疹、風濕痹痛、瘡瘍初起,兼表證。

?性能功效:

?辛、輕揚

?入肺、膀胱經(jīng)

?發(fā)汗解表

?兼:利水消腫、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瘡

?配伍方法:

?寒熱不同,藥性須合。

?正虛邪實,配補虛藥。

?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配清熱解毒藥。

?使用注意:

?不宜過量、不宜久用,以免耗氣傷津。

?自汗、盜汗忌用,失血、淋證、瘡瘍?nèi)站蒙饔谩?/p>

?因時因地而宜。

?不宜久煎。

?分類:

?發(fā)散風寒藥

?發(fā)散風熱藥

第一節(jié)發(fā)散風寒藥

?性能特點:

?辛,溫。

?發(fā)散風寒

?適應證:

?風寒表證:

?惡寒重、發(fā)熱輕

?無汗

?口不渴,苔薄白

?脈浮緊

?兼:風濕痹證

麻黃、桂枝

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

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jīng)。

?共同點:

?發(fā)汗解表:風寒表證

?不同點:

?麻黃:發(fā)汗力強,表實證

?宣肺平喘:咳嗽氣喘

?利水消腫:水腫

?桂枝:發(fā)汗力緩,表實、表虛皆可

?溫通經(jīng)脈:寒凝血滯諸痛證

?助陽化氣:痰飲、蓄水證

紫蘇、生姜

紫蘇:辛,溫。歸肺、脾經(jīng)。

生姜: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

?共同點:

?發(fā)汗解表:風寒表證。力緩宜輕證。

?止嘔:嘔吐。

?解魚蟹毒:魚蟹中毒

?不同點:

?紫蘇:兼行氣,宜風寒表證兼氣滯胸悶

兼化痰:咳喘痰多

?行氣寬中、安胎:

。脾胃氣滯,胸悶嘔吐

O氣滯胎動不安

。梅核氣證

?生姜:

?溫中止嘔:

。脾胃寒證,脫腹冷痛

。多種嘔吐,“嘔家圣藥”

?溫肺止咳:肺寒咳嗽。

?解半夏、天南星毒性。

麻黃、香雷

香葡:辛,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

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jīng)。

?共同點:

?發(fā)汗解表:風寒表證。

?利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

?不同點:

?香葡:化濕和中,發(fā)汗、散寒力緩:夏月外感風寒,內(nèi)傷暑濕,

腹痛吐瀉?!跋脑侣辄S”。

?麻黃:發(fā)汗力強、散寒力大:表實證

?宣肺平喘:喘咳證

?利水消腫:風水證

荊芥、防風

荊芥:辛,微溫。歸肺、肝經(jīng)。

防風:辛、甘,微溫。歸膀胱、肝、脾經(jīng)。

?共同點:

?祛風解表:

?外感表證,風寒、風熱均可。

?風疹瘙癢。

?不同點:

?荊芥:發(fā)汗力較強。

?透疹:麻疹不透。

?消瘡:瘡瘍初起兼表證。

?止血:吐蚓下血。

?防風:祛風力較強,“風藥潤劑”,外風、內(nèi)風均治。

。兼祛濕:風寒挾濕表證

?勝濕止痛:風寒濕痹。

?止痙:破傷風。

羌活、白芷、細辛、藁本

羌活:辛、苦,溫。歸膀胱、腎經(jīng)。

白芷:辛,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

細辛:辛,溫。有小毒。歸肺、腎、心經(jīng)。

藁本:辛,溫。歸膀胱經(jīng)。

?共同點:

?發(fā)散風寒濕邪,善止痛:

?風寒挾濕表證。

?風寒濕痹。

?白芷、細辛:宣通鼻竅:鼻淵

?不同點:

?羌活:作用較強,宜上半身風濕痹痛。

?白芷:善治陽明經(jīng)諸痛:頭痛、眉棱骨痛、頭風痛、齒痛。

?消腫排膿:瘡瘍初起、膿成

?燥濕止帶:帶下

?細辛:善治少陰頭痛,牙痛;散寒力強,表寒、里寒均可

。陽虛外感

?溫肺化飲:寒飲喘咳

?注:“細辛不過錢",煎服,1?3g;散劑0.5?1g

?反藜蘆

?藁本:善治巔頂頭痛

蒼耳子、辛夷

蒼耳子:辛、苦,溫。有毒。歸肺經(jīng)。

辛夷:辛,溫。歸肺、胃經(jīng)。

?共同點:

?散風寒、通鼻竅:

?鼻淵

?風寒頭痛。

?不同點:

?蒼耳子:

?祛風濕、止痛:風濕痹痛,風疹瘙癢。

?辛夷:鼻淵要藥

?包煎。

蔥白、鵝不食草、胡荽、桂柳

?共同點:

?發(fā)散風寒,力弱。

?不同點:

?蔥白:散寒通陽

?鵝不食草:通鼻竅、化痰止咳、解毒消腫

?胡荽:透疹、開胃消食

?樓柳:透疹、祛風濕

第二節(jié)發(fā)散風熱藥

?性能特點:

?辛,涼。

?發(fā)散風熱,發(fā)散力緩

?兼:清頭目、利咽喉、透疹、止癢、止咳

?適應證:

?風熱表證,溫病初起、邪在衛(wèi)分

?惡寒輕、發(fā)熱重

?有汗、無汗

?目赤

?咽干,口渴,苔薄黃

?脈浮數(shù)

?兼:頭昏、咽痛、麻疹、風疹、肺熱咳嗽

薄荷、牛芽子、蟬蛻

薄荷:辛,涼。歸肺、肝經(jīng)。

牛芽子:辛、苦,寒。歸肺、胃經(jīng)。

蟬蛻:甘,寒。歸肺、肝經(jīng)。

?共同點:

?疏散風熱:風熱表證,溫病初起

?透疹:麻疹、風疹

?利咽:咽喉腫痛。

?不同點:

?薄荷:發(fā)汗力較強,宜風熱無汗

?清利頭目:頭痛目赤。

?疏肝行氣:肝郁氣滯

?注:后下。

?牛著子:兼宣肺祛痰

?宣肺祛痰:肺熱咳嗽、咯痰不暢。

?解毒消腫:癰腫瘡毒,丹毒,瘁腮喉痹

?蟬蛻:善利咽開音。

?明目退翳:目赤翳障

?息風止痙:驚風,破傷風。

桑葉、菊花

桑葉:甘、苦,寒。歸肺、肝經(jīng)。

菊花: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jīng)。

?共同點:

?疏散風熱:風熱表證、溫病初起。

?平抑肝陽:肝陽上亢

?清肝明目:目赤腫痛

?不同點:

?桑葉:疏散風熱較強。

?清肺潤燥:肺熱、燥熱咳嗽。

?涼血止血:血熱吐蝴。

?菊花:平肝、清肝較強。

?清熱解毒:瘡癰腫毒。

柴胡、升麻、葛根

柴胡:苦、辛,微寒。歸肝、膽經(jīng)。

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

葛根: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

?共同點:

?發(fā)表:表證,風寒、風熱均可。

?升陽:清陽不升。

?柴胡、升麻:升陽舉陷一氣虛下陷、臟器脫垂。

?葛根:升陽止瀉一脾虛泄瀉。

?升麻、葛根:透疹一麻疹

?不同點:

?柴胡:善清半表半里,少陽證要藥

?退熱:高熱

?疏肝解郁:肝郁氣滯

?升麻:

?清熱解毒:善清胃熱,齒痛口瘡,咽痛舞腮,溫毒發(fā)斑。

?葛根:解?。罕碜C兼項背強痛。

?生津止渴:熱病煩渴,陰虛消渴。

蔓荊子、淡豆豉、浮萍、木賊

?共同點:

?疏散風熱:風熱表證

?不同點:

?蔓荊子:善清頭目

?淡豆豉:善除煩

?浮萍:發(fā)汗、透疹、利尿

?木賊:明目、止血

第九章清熱藥

一、含義:清解里熱、治療里熱證為主的藥物

二、性能功效:

?苦,寒、涼

?清解里熱:瀉火、燥濕、解毒、涼血、清虛熱

三、適應證:

?里熱證:表邪已解、里熱熾盛,內(nèi)無積滯

?八綱辯證實熱證、虛熱證

?病性辯證火熱證、濕熱證、熱毒證

?溫病辯證氣分實熱證、營血分熱證

?臟腑辯證各臟腑熱證

?一般癥狀身熱、面紅、煩燥、口渴、尿赤、舌紅、苔黃、

脈數(shù)

四、配伍應用:

?熱易傷陰、苦寒傷陰:常配養(yǎng)陰生津藥

?內(nèi)有積滯、火熱上炎:配瀉下藥

?熱極生風:配息風止痙藥

?高熱神昏:配開竅藥

?口渴氣短:配益氣生津藥

?表邪未解:配解表藥

?脾虛便澹:配健脾益胃藥

五、使用注意:

?藥證相符

?藥性寒涼,易傷脾胃

?藥性苦寒,易化燥傷陰

六、分類:

?清熱瀉火藥:氣分實熱證一高熱煩渴

?清熱燥濕藥:濕熱證一瀉痢、黃疸

?清熱解毒藥:熱毒證一癰腫瘡瘍

?清熱涼血藥:營血分熱證一熱入營血,神昏、出血

?清虛熱藥:虛熱證一熱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fā)熱、骨蒸勞

執(zhí)

八、、

第一節(jié)清熱瀉火藥

?性能特點:

?苦、甘,寒

?清熱瀉火

?適應證:

?溫熱病氣分實熱證:

?高熱、口渴、汗出、煩躁、神昏澹語、舌紅苔黃、脈洪數(shù)

?臟腑火熱證:肺熱、胃熱、心火、肝火

石膏、知母

石膏辛、甘,大寒。歸肺、胃經(jīng)。

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經(jīng)。

?相同點:

?清熱瀉火,除煩:

?氣分實熱證,常相須為用。

?肺熱咳嗽。

?不同點:

?石膏:瀉火力強

O氣血兩燔

。熱病傷津

?重清肺胃實火:

。肺熱咳嗽

。胃火上炎,頭痛、牙痛、消渴

?生肌斂瘡(搬用):潰瘍不斂、水火燙傷

?注:先煎。

?知母:滋陰潤燥力強

?生津潤燥:

。肺燥咳嗽

。消渴

。腸燥便秘

?滋腎降火: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蘆根、天花粉

蘆根:甘,寒。歸肺、胃經(jīng)。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jīng)。

?相同點:

?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熱病傷津

?肺熱咳嗽

?不同點:

?蘆根:清熱力強

?清肺排膿:肺癰吐膿

?清胃止嘔:胃熱嘔吐

?利尿:熱淋澀痛、小便短赤

?天花粉:生津為優(yōu):內(nèi)熱消渴

?清肺潤燥:燥熱咳嗽

?消腫排膿:癰腫瘡瘍

?注:反烏頭

竹葉、淡竹葉

竹葉:甘、辛、淡,寒。歸心、胃、小腸經(jīng)。

淡竹葉: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jīng)。

?相同點:

?清熱瀉火、除煩:

?熱病煩渴

?口瘡。

?利尿:尿赤

?不同點:

?竹葉:清心除煩力強

?竹葉卷心:清心火力更強。

?淡竹葉:長于清熱利尿

桅子

桅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jīng)。

?功效應用:

?瀉火除煩:

?熱病心煩

?肝火目赤

?清熱解毒:火毒瘡瘍

?清熱利濕:濕熱黃疸

?涼血止血:

?血淋

?血熱吐蝴

夏枯草、決明子

夏枯草:辛、苦,寒。歸肝、膽經(jīng)。

決明子:甘、苦、咸,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

?相同點:

?清熱瀉火,明目:目赤腫痛、頭痛眩暈

?不同點:

?夏枯草:清肝力強。

?散結(jié)消腫:

。痰火郁結(jié),爆病、瘦瘤

O乳癰腫痛

?決明子:明目力強,兼益肝陰,虛、實均可,明目佳品

?潤腸通便:內(nèi)熱腸燥,大便秘結(jié)

寒水石、鴨跖草、谷精草、密蒙花、青箱子

寒水石、鴨跖草

?相同點:

?清熱瀉火:熱病煩渴。

?解毒消腫:熱毒證。

?不同點:

?寒水石:清熱力強

?鴨跖草:亦治風熱表證

?利水消腫:水腫

谷精草、密蒙花、青箱子

?相同點:

?明目退翳:目赤翳障、羞明多淚。

?不同點:

?谷精草:

?疏散風熱:風熱目赤,頭痛、牙痛、喉痹咽痛

?密蒙花:清肝、養(yǎng)肝,虛、實均可,宜肝虛有熱、目昏翳障

?青箱子:清泄肝火力強

?平抑肝陽:肝陽化火,頭痛眩暈

第二節(jié)清熱燥濕藥

一、性能功效

?苦,寒。

?清熱燥濕、清熱瀉火

二、適應證

?濕熱證:

?濕溫、暑濕

?蘊結(jié)脾胃

?壅滯大腸

?蘊蒸肝膽

?濕熱下注

?流注關(guān)節(jié)

?浸淫肌膚

?火熱證:臟腑火熱證

三、使用注意

?苦寒敗胃,性燥傷陰,不宜過量

?脾胃虛寒,津傷陰虧慎用,或配健胃、養(yǎng)陰藥

?治火熱證、熱毒證,配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藥

黃苓、黃連、黃柏

黃苓:苦,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

黃連:苦,寒。歸心,脾、胃、膽.、大腸經(jīng)

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

?共同點:常相須為用

?清熱燥濕:濕熱證,泄瀉、痢疾、黃疸、帶下、濕疹、濕瘡

?瀉火解毒:熱毒證,瘡瘍腫毒

?注:苦寒敗胃,脾胃虛寒忌用

?不同點:

?黃苓:善清上焦?jié)駸?、肺?/p>

O濕溫、暑濕初起

。肺熱咳嗽

O熱病煩渴

。咽喉腫痛

?涼血止血:血熱出血

?除熱安胎:胎熱不安

?黃連:力最強,善清中焦?jié)駸?、心火、胃?/p>

。濕阻中焦

。濕熱瀉痢要藥。常配木香

。耳痛流膿、目赤腫痛、疔毒

。心火亢盛,心煩失眠、口瘡

。火熱熾盛,煩躁,神昏

。胃火牙痛、嘔吐

。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O血熱吐蝴

?黃柏:善清下焦?jié)駸?、相?/p>

。濕熱腳氣、足膝痿軟

?退熱除蒸:陰虛發(fā)熱

龍膽

龍膽:苦,寒。歸肝、膽經(jīng)

?功效應用:

?清熱燥濕:善清下焦?jié)駸?/p>

?濕熱黃疸

?陰腫陰癢、帶下黃臭

?濕疹瘙癢

?瀉肝膽火:

?肝火頭痛、目赤耳聾、脅痛口苦

?肝熱驚風

苦參

苦參: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jīng)。

?功效應用: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濕熱證

?濕熱瀉痢,便血、痔血,黃疸

?濕熱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疥癬瘙癢

?利尿:小便不利

?注:反藜蘆

秦皮、白鮮皮、苦豆子、三棵針、馬尾連

?秦皮:

?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濕熱瀉痢、濕熱帶下

?清肝明目:肝火目赤

?白鮮皮:

?清熱燥濕:濕熱黃疸、瘡毒、陰腫陰癢、濕疹、疥癬

?祛風解毒:風濕熱痹

?苦豆子、三棵針、馬尾連

?共同點:

?清熱燥濕:濕熱證

?瀉火解毒:熱毒證

?不同點:

?苦豆子:止痛:胃痛吞酸;殺蟲,頑癬

?三棵針:跌打損傷

?馬尾連:熱病煩躁、肺熱咳嗽

第三節(jié)清熱解毒藥

一、性能功效

?寒、涼

?清熱解毒,瀉火

二、適應證:

?熱毒證:癰腫疔瘡、丹毒、瘟毒發(fā)斑、昨腮、咽喉腫痛、熱毒

下痢、蟲蛇咬傷、水火燙傷

?其他急性熱病

三、配伍

?藥證相符

?熱毒在血分:配清熱涼血藥

?火熱熾盛:配清熱瀉火藥

?挾濕:配利濕、燥濕、化濕藥

?瘡癰、咽喉腫痛:配外用藥

?熱毒血痢、里急后重:配活血行氣藥

?瘡瘍體虛:配補氣養(yǎng)血托瘡藥

四、使用注意

?藥性寒涼,易傷脾胃,中病即止,不可過服

金銀花、連翹

金銀花:甘,寒。歸肺、心、胃經(jīng)。

連翹: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jīng)。

?共同點:常相須為用

?清熱解毒:癰腫疔瘡,內(nèi)、外癰均可,瘡瘍要藥

?疏散風熱:風熱表證、溫病初起

?不同點:

?金銀花:疏散力強

?涼血止?。簾岫狙?/p>

?連翹:消腫散結(jié)力強,“瘡家圣藥”

。嗦病痰核。

?清心利尿:熱淋澀痛

穿心蓮

穿心蓮:苦,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jīng)。

?功效應用: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外感風熱,溫病初起

?肺熱咳喘,肺癰吐膿,咽喉腫痛

?癰腫瘡毒,蛇蟲咬傷

?燥濕:濕熱瀉痢,熱淋,濕疹

大青葉、板藍根、青黛

大青葉:苦、寒。歸心、胃經(jīng)。

板藍根:苦,寒。歸心、胃經(jīng)。

青黛:咸,寒。歸肝、肺經(jīng)。

?共同點:

?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

?昨腮喉痹,癰腫瘡毒,丹毒

?咽喉腫痛,口舌生瘡

?大青葉、板藍根:疏散風熱:外感風熱、溫病初起

?不同點:

?大青葉:長于涼血消斑

?板藍根:長于解毒利咽散結(jié)

?青黛:長于清肝瀉火,息風定驚:

。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帶血

。暑熱驚癇,驚風抽搐

?注:入丸散,L5~3g

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

蒲公英:苦、甘,寒。歸肝、胃經(jīng)。

紫花地?。嚎?、辛,寒。歸心、肝經(jīng)。

野菊花:苦、辛,微寒。歸肝、心經(jīng)。

?共同點:

?清熱解毒:外、內(nèi)癰,癰腫疔瘡、咽喉腫痛、蟲蛇咬傷

?清肝明目:肝熱目赤腫痛

?不同點:

?蒲公英:兼疏郁通乳,善治乳癰腫痛,乳癰要藥

?利濕通淋:熱淋澀痛,濕熱黃疸

?注:用量過大可致腹瀉

?紫花地?。汗=舛荆戎勿鄱?/p>

?野菊花:

?除濕止癢:濕疹、濕瘡、風疹癢痛

土茯苓

土茯苓:甘、淡,平。歸肝、胃經(jīng)。

?功效應用:

?解毒、除濕、通利關(guān)節(jié):

?梅毒要藥,楊梅毒瘡、肢體拘攣。

?淋濁帶下,濕疹瘙癢。

?癰腫瘡毒

魚腥草

魚腥草:辛,微寒。歸肺經(jīng)。

?功效應用: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

?內(nèi)、外癰,肺癰要藥

?善清肺熱:肺熱咳嗽

?利尿通淋:熱淋澀痛。

?注:不宜久煎,肌注存在過敏反應。

大血藤、敗醬草

大血藤:苦,平。歸大腸、肝經(jīng)。

敗醬草:辛、苦,微寒。歸胃、大腸、肝經(jīng)。

?共同點:

?清熱解毒、消癰:內(nèi)、外癰,腸癰要藥。

?活血止痛:瘀滯疼痛

?不同點:

?大血藤:善散腸中瘀滯。

。跌打損傷、經(jīng)閉痛經(jīng)

?祛風止痛:風濕痹痛。

?敗醬草:消癰排膿力強,腸癰首選

O產(chǎn)后瘀阻腹痛

射干、山豆根

射干:苦,寒。歸肺經(jīng)。

由豆根:苦,寒。有毒。歸肺、胃經(jīng)。

?共同點:

?清熱解毒、利咽:咽喉腫痛

?不同點:

?射干:兼祛痰,宜痰熱壅盛

?降氣消痰:熱痰、寒痰咳喘

?山豆根:解毒消腫力強,咽喉腫痛要藥

。牙痛、口瘡

白頭翁

白頭翁:苦,寒。歸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應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荷魄逦改c濕熱、血分熱毒

?熱毒血痢要藥

?熱毒瘡瘍

?陰癢帶下

熊膽

熊膽:苦,寒。歸肝、膽、心經(jīng)。

?功效應用:

?清熱解毒:癰腫瘡毒。

?息風止痙:熱極生風,驚癇抽搐

?清肝明目:肝熱目赤腫痛。

?注:0.25-0.5g,入丸、散

貫眾、重樓、拳參、漏蘆、金養(yǎng)麥、馬勃、青果、錦燈籠、金果欖、

木蝴蝶、馬齒范、鴉膽子、地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邊蓮、白花

蛇舌草、山慈菇、千里光、白筱、四季青、綠豆

主要功用

藥名次要功用備注

共同點不同點

清熱解毒:風熱感冒,瘁腮、瘡

貫眾癰、燒燙傷,溫毒發(fā)斑殺蟲:腸道寄生蟲

涼血止血:血熱出血

止血:血熱出血、

馬勃宣散風熱:風熱襲肺包煎

外傷出血

偏生津化痰:咽干口解毒醒酒:魚蟹中

青果

燥,煩渴音啞毒、飲酒過度

解毒利

錦燈化痰:痰熱咳嗽、咽痛利尿通淋:小便不

咽:咽喉

籠音啞利,熱淋

腫痛

金果止痛:胃脫熱痛、

欖瀉痢腹痛

木蝴疏肝和胃:肝胃氣

兼清肺熱

蝶痛

鎮(zhèn)肝息風:小兒驚

拳參

癇抽搐

馬齒清熱解

熱淋血淋

覽毒、涼血

鴉膽止痢:熱截瘧,腐蝕贅疣:

子毒血痢、贅疣

地錦濕熱瀉利濕退黃:濕熱黃

兼散瘀

草??;血熱疸

委陵出血;熱

風濕痹證

菜毒瘡瘍

翻白清泄肺熱:肺熱咳喘、

草肺癰

通經(jīng)下乳,舒筋通

漏蘆消癰散結(jié):瘵瘍惡瘡

金養(yǎng)消癰排膿:肺癰、爆瘍、

麥咽喉腫痛

息風定驚:驚風抽

重樓毒蛇咬傷、咽喉腫痛

消腫止痛:跌打損

半邊利水消腫:水腫、

毒蛇咬傷

蓮濕瘡濕疹

白花

利濕通淋:濕熱淋

蛇舌毒蛇咬傷、咽喉腫痛

清熱解證、黃疸

母:,用胛

由慈消癰散結(jié):爆痂惡瘡、

瘡毒。

菇if痕痞塊

千里清肝明目,清熱利

光濕

消癰散結(jié)、生肌止痛:反烏

白藪

水火燙傷頭

涼血解毒收濕:水火燙

四季傷、濕疹濕瘡、淋證、收斂止血:外傷出

背瀉痢、咽喉腫痛、肺熱血(外用)

咳嗽

消暑:暑熱煩渴

綠豆解毒:藥食中毒利水:水腫,小便

不利

第四節(jié)清熱涼血藥

一、性能功效

?甘、苦、咸,寒。咸能入血。歸心、肝經(jīng)。

?清解營分、血分熱邪。

二、適應證

?營分、血分實熱證:身熱夜甚、澹語神昏、抽搐或手足蠕動、

斑疹、吐蝴、舌深絳、脈細數(shù)

三、配伍方法

?氣血兩燔:配清熱瀉火藥,氣血兩清

生地黃、玄參

生地黃:甘、苦,寒。歸心、肝、腎經(jīng)。

玄參: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jīng)。

?共同點:

?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

?熱入營血。

?熱病傷陰,口渴多飲、腸燥便秘。

?陰虛潮熱,消渴。

?注:脾虛便澹不宜。

?不同點:

?生地黃:力強,涼血滋陰要藥。

。常治血熱出血。

?玄參:長于瀉火解毒,散結(jié)消癰:

。目赤咽痛、癰腫瘡毒、痰火瘵癰。

?注:反藜蘆

牡丹皮、赤芍

牡丹皮:苦、甘,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

赤芍:苦、微寒。歸肝經(jīng)。

?共同點:常相須為用。

?清熱涼血:

?熱入營血。

?血熱出血。

?活血祛瘀:

?血瘀證。

?瘡瘍腫毒。

?不同點:

?牡丹皮:涼血力強

。熱病傷陰,無汗骨蒸要藥。

。陰虛潮熱,盜汗遺精。

?消內(nèi)癰:腸癰腹痛

?赤芍:活血力強

?清瀉肝火:肝火目赤

?注:反藜蘆

紫草、水牛角

紫草:甘、咸,寒。歸心,肝經(jīng)。

水牛角:苦,寒。歸心、肝經(jīng)。

?共同點:

?清熱涼血解毒:血熱毒盛、斑疹紫黑。

?不同點:

?紫草:偏涼血活血、解毒透疹:麻疹不透。

。癰疽瘡瘍、濕疹陰癢、水火燙傷(外用)。

?注:性寒滑利,脾虛便澹者忌服。

?水牛角:清熱涼血解毒較強:

。熱入營血;高熱驚厥。

。血熱出血。

?注:入湯劑鋰碎先煎

第五節(jié)清虛熱藥

一、性能功效

?寒、涼。

?清虛熱、退骨蒸。

二、適應證

?陰虛內(nèi)熱:骨蒸潮熱、午后發(fā)熱、手足發(fā)熱、虛煩不寐、盜汗

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熱病傷陰: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絳、脈細數(shù)。

三、配伍方法

?常配清熱涼血、清熱養(yǎng)陰之品,以標本兼顧

青蒿、白薇

青蒿:苦、辛,寒。歸肝、膽經(jīng)。

白薇:苦、咸,寒。歸胃、肝、腎經(jīng)。

?共同點:

?清虛熱、除骨蒸。

?熱病傷陰。

?陰虛發(fā)熱。

?陰虛外感。

?不同點:

?青蒿:力強,清虛熱要藥。

?解暑:外感暑邪,發(fā)熱頭痛口渴。

?截瘧:瘧疾。

?注:不宜久煎。

?白薇:

?清血分實熱:產(chǎn)后虛熱。

?利尿通淋:熱淋血淋。

?解毒療瘡:瘡瘍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地骨皮、銀柴胡、胡黃連

地骨皮:甘,寒。歸肺、肝、腎經(jīng)。

銀柴胡:甘,微寒。歸肝、胃經(jīng)。

胡黃連: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共同點:

?清虛熱,退骨蒸:陰虛發(fā)熱

?銀柴胡、胡黃連:除疳熱:小兒疳積發(fā)熱。

?不同點:

?地骨皮:有汗骨蒸要藥

?涼血止血:血熱出血

?清肺降火:肺熱咳喘

?銀柴胡:清疳熱力強,疳熱要藥。

?胡黃連:

?清濕熱:濕熱瀉痢、痔瘡腫痛。

第十章瀉下藥

一、含義:引起腹瀉、潤滑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

二、性能功效

?沉降,歸大腸經(jīng)

?瀉下通便:排除胃腸積滯、燥屎、有害物質(zhì)(毒、瘀、蟲)

?逐水退腫:通利大、小便,祛除停飲,消退水腫

?清熱瀉火:清解實熱壅滯之邪(瀉下)

三、適應證:里實證

?大便秘結(jié)、胃腸積滯

?水腫停飲

?實熱內(nèi)結(jié)

四、分類

?攻下藥:作用較強

?潤下藥:作用緩和

?峻下逐水藥:作用峻猛

五、配伍方法

?里實兼表邪:先解表后攻里,或同用解表藥,表里雙解,免表

邪內(nèi)陷

?里實而正虛:同用補益藥,攻補兼施,攻邪不傷正

六、使用注意

?奏效即止

?峻猛、有毒者,須嚴格炮制、控制用量

?峻猛、有毒者,易傷正氣、脾胃,年老體虛、脾胃虛弱慎用,

胎前產(chǎn)后、經(jīng)期忌用

第一節(jié)攻下藥

一、性能功效

?苦、寒,沉降,入胃、大腸經(jīng)

?瀉下通便

?清熱瀉火

二、適應證

?大便秘結(jié)、燥屎堅結(jié)、實熱積滯。常配行氣藥,加強瀉下、除

?實熱證。釜底抽薪,無論有無便秘

?熱病高熱神昏

?火熱上炎

?上焦血熱出血

?泄瀉。通因通用,攻逐積滯,消除病因

?痢疾初起、下痢后重

?飲食積滯、瀉而不暢

?腸道寄生蟲引起腹瀉

大黃、芒硝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

芒硝:咸、苦,寒。歸胃、大腸經(jīng)。

?共同點:

?瀉下攻積:積滯便秘,常相須為用

?清熱解毒:癰腫瘡毒

?注:孕婦、哺乳期、月經(jīng)期忌用

?不同點:

?大黃?:力強。尤宜熱結(jié)便秘,積滯便秘要藥。

?瀉火:火熱上炎

?涼血:血熱吐fit

?解毒:腸癰腹痛,燒燙傷

?逐瘀通經(jīng):瘀血證

?清利濕熱:濕熱黃疸、熱淋澀痛

?芒硝:味咸,潤燥軟堅,善治大便燥結(jié)

?清熱消腫:咽痛、口瘡、目赤(外用)

?注:畏硫黃、畏三棱

番瀉葉、蘆薈

番瀉葉:甘、苦,寒。歸大腸經(jīng)。

蘆薈: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共同點:

?瀉下通便:熱結(jié)便秘'、習慣性便秘

?注:孕婦、哺乳期、月經(jīng)期忌用

?不同點:

?番瀉葉:腹水般脹(瀉下通便、排除水濕)

?蘆薈:

?清肝:肝經(jīng)火盛,煩躁驚癇

?殺蟲療疳:疳積、蟲積腹痛,疥癬

?注:宜入丸散

第二節(jié)潤下藥

一、性能功效

?植物種子和種仁,富含油酯,味甘質(zhì)潤。入脾、大腸經(jīng)

?潤滑大腸

二、適應證

?腸燥津枯便秘:老年津枯、產(chǎn)后血虛、熱病傷津、失血

三、配伍方法

?熱盛津傷便秘:配清熱養(yǎng)陰藥

?血虛:配補血藥

?氣滯:配行氣藥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火麻仁:甘,平。歸脾、胃、大腸經(jīng)。

郁李仁:辛、苦、甘,平。歸脾、大腸、小腸經(jīng)。

松子仁:甘,溫。歸肺、肝、大腸經(jīng)。

?共同點:

?潤腸通便:腸燥便秘

?不同點:

?火麻仁:兼滋養(yǎng)補虛,尤宜老人、產(chǎn)婦、體弱津枯血虛者

?郁李仁:力較強,兼行大腸氣滯,尤宜大腸氣滯津少者

?利水消腫:水腫脹滿、腳氣浮腫

?松子仁:甘潤,尤宜津枯腸燥者

?潤肺止咳:肺燥干咳

第三節(jié)峻下逐水藥

一、性能功效

?苦、寒,有毒

?瀉下,峻猛,從大便排出體內(nèi)潴留水液

?利尿

二、適應證

?水腫、“鼓脹、胸脅停飲,實證,正氣未衰

三、使用注意

?中病即止

?體虛慎用,孕婦忌用

?邪實正虛者,固護正氣,先補后攻、攻補兼施

?注意炮制、劑量、用法、禁忌

甘遂、京大戟、芫花

甘遂: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

京大戟:苦,寒。有毒。歸肺、脾、腎經(jīng)。

芫花:苦、辛,溫。有毒。歸肺、脾、腎經(jīng)。

?共同點:

?瀉水逐飲:水腫、曦脹、胸脅停飲,正氣未衰

?甘遂、大戟:消腫散結(jié):瘡癰腫毒,爆癰痰核(外用)

?注:

?內(nèi)服醋制,生品外用

?孕婦、體虛忌用

?反甘草

?不同點:

?甘遂:善行經(jīng)隧水濕,瀉水逐飲力最強

。風痰癲癇。

?注:不入煎劑,丸散0.5?1g

?大戟:偏行臟腑水濕,消腫散結(jié)力強,毒性最小

?煎服1.5?3g;丸散1g

?紅大戟:茜草科紅大戟根,瀉水逐飲力弱,消腫散結(jié)力強。

?芫花:長于瀉胸脅水飲,瀉水逐飲力最緩,毒性最大

?祛痰止咳:寒飲喘咳

?殺蟲療瘡:頭瘡、白禿、頑癬

?煎服1.5?3g;丸散0.6g

商陸、牽牛子

商陸:苦,寒。有毒。歸肺、脾、腎、大腸經(jīng)。

牽牛子: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jīng)。

?共同點:

?瀉下逐水:力緩。水腫瞰脹、二便不利,正氣未衰

?注:孕婦、體虛忌用

?不同點:

?商陸:

?消腫散結(jié):瘡瘍腫毒、癰腫初起(外用)

?注:醋制減毒

?牽牛子:痰飲喘咳

?去積殺蟲:蟲積腹痛

?注:

O炒用藥性較緩

O畏巴豆

巴豆、千金子

巴豆:辛,熱;有大毒。歸胃、大腸經(jīng)。

千金子:辛,溫。有毒。歸肝、腎、大腸經(jīng)。

?共同點:

?逐水退腫:水腫般脹、二便不利,正氣未衰

?注:

?制霜減毒

?宜入丸散

?孕婦、體虛忌用

?不同點:

?巴豆:藥力剛猛,善峻下冷積塞:寒積便秘

?祛痰利咽:喉痹痰阻、寒實結(jié)胸

?蝕瘡:癰腫未潰、疥癬惡瘡(外用)。

?注:

O丸散0.1?0.3g

。畏牽牛

?千金子:藥力、毒性較緩

?破血消瘤:血滯經(jīng)閉、痕積聚

第十一章祛風濕藥

一、含義:祛除風寒濕邪,解除痹痛為主的藥物

二、性能功效

?辛、苦,溫、涼

?祛風除濕

?散寒、舒筋、通絡、止痛、活血、補肝腎、強筋骨

三、適應證

?風濕痹證:風寒濕邪停留于肌肉、經(jīng)絡、筋骨、關(guān)節(jié)

?疼痛、重著、麻木、關(guān)節(jié)腫大、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行痹、著痹、痛痹、熱痹

四、分類

?祛風寒濕藥

?祛風濕熱藥

?祛風濕強筋骨藥

五、配伍方法

?行痹:選善祛風者,配活血養(yǎng)血藥

?著痹:選溫燥者,配燥濕、利濕健脾藥

?痛痹:選散寒止痛者,配溫經(jīng)通陽藥

?熱痹:選寒涼者,配涼血清熱藥

?痹證日久:選袪風濕強筋骨藥,配伍補肝腎、益氣血藥,扶正

袪邪

?感邪初期,病邪在表:配解表藥

?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絡藥

?挾痰、挾瘀:配袪痰、散瘀藥

六、使用注意

?宜作酒劑、丸劑。酒劑增強藥效

?性燥易耗傷陰血,陰虛血虧慎用

第一節(jié)祛風寒濕藥

一、性能功效

?辛、苦,溫

?入肝、脾、腎經(jīng)

?袪風、除濕、散寒、止痛、通經(jīng)絡,尤善止痛

二、適應范圍

?風寒濕痹:肢體關(guān)節(jié)疼痛、筋脈拘攣、痛有定處、遇寒加重

?風濕熱痹:配清熱藥

獨活、威靈仙

獨活: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jīng)。

威靈仙:辛、咸,溫。歸膀胱經(jīng)。

?共同點:

?祛風濕、止痹痛:風濕痹痛

?不同點:

?獨活:力強,風濕痹痛主藥。善下行,宜下半身風寒濕痹

?解表:風寒挾濕表證

?少陰頭痛

威靈仙:通行十二經(jīng),風濕痹痛要藥。上下皆可,尤宜行痹

?消骨哽:諸骨哽咽。30?50g煎湯頻服

羌活、獨活

羌活:辛、苦,溫。歸膀胱、腎經(jīng)。

獨活: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jīng)。

?共同點:常相須為用

?祛風濕、止痛:風寒濕痹

?解表:風寒挾濕表證

?不同點:

?羌活:氣濃烈,發(fā)散力強,偏上偏表,善治風寒表證,上半身風

濕痹痛

?獨活:氣較淡,解表力弱,祛風濕力強,偏下偏里,善治下半身

風濕痹痛,少陰頭痛

川烏

川烏: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jīng)。

?功效應用:

?祛風除濕,溫經(jīng)止痛

?風寒濕痹,尤善止痛,尤宜痛痹。

?心腹冷痛,寒疝疼痛

?跌打損傷,麻醉止痛

?注:

?先煎、久煎

?反半、簍、貝、藪、及

?草烏:同川烏,毒性更強。

薪蛇、烏梢蛇

新蛇:甘、咸,溫。有毒。歸肝經(jīng)。

烏梢蛇:甘,平。歸肝經(jīng)。

?共同點:

?性善走竄,透骨搜風,祛風專藥

?祛風通絡,定驚止痙:

?風濕頑痛

?中風不遂

?麻風,疥癬

?急慢驚風、破傷風

?不同點:

?靳蛇:藥力較強,風濕頑痹要藥

?金錢白花蛇:藥力更強

?烏梢蛇:藥力較緩

?蛇蛻:祛風,定驚,退翳,解毒止癢

木瓜、蠶沙

木瓜:酸,溫。歸肝、脾經(jīng)。

蠶沙:甘、辛,溫。歸肝、脾、胃經(jīng)。

?共同點:

?和胃化濕:

?濕痹拘攣

?吐瀉轉(zhuǎn)筋,濕濁中阻

?不同點:

?木瓜:善舒筋活絡,濕痹拘攣要藥

。腳氣腫痛

?消食:消化不良

?蠶沙:既祛濕、又祛風

?祛風止癢:風疹濕疹瘙癢

?注:包煎

伸筋草、尋骨風、松節(jié)、海風藤、青風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

上一枝蒿、路路通

?共同點:

?祛風濕、通經(jīng)絡:

?風濕痹痛

?跌打損傷

?不同點:

?伸筋草:善通經(jīng)絡

?尋骨風:亦治胃痛、牙痛、癰腫

?松節(jié):性偏溫燥,尤宜寒濕偏盛

?海風藤:痹痛拘攣常用藥

?青風藤:力較強

?利水消腫:水腫,腳氣

?丁公藤:長于發(fā)散,善消腫止痛

?昆明山海棠:有大毒。行十二經(jīng)絡

?祛瘀通絡、續(xù)筋接骨:骨折腫痛

?止血:產(chǎn)后出血

?解毒殺蟲:癌腫、頑癬

?雪上一枝蒿:有大毒?;钛},止痛良藥:多種疼痛

?解毒:瘡瘍腫毒,蟲蛇咬傷

?路路通:通十二經(jīng)穴

?利水消腫:水腫

?通經(jīng)脈:經(jīng)行不暢、經(jīng)閉;乳少、乳汁不通

?袪風止癢:風疹瘙癢

第二節(jié)祛風濕熱藥

一、性能功效

?辛、苦,寒

?入肝、脾、腎經(jīng)

?祛風勝濕、通絡止痛、清熱消腫

二、適應證

?風濕熱痹:關(guān)節(jié)紅腫熱痛

?風寒濕痹:配溫經(jīng)散寒藥

秦無、防己

秦無:辛、苦,平。歸胃、肝、膽經(jīng)。

防己:苦、辛,寒。歸膀胱、肺經(jīng)。

?共同點:

?祛風濕、止痹痛:風濕熱痹

?不同點:

?秦無:質(zhì)潤,風藥潤劑。兼舒筋絡,新久、上下、寒熱均可,尤

宜熱痹

?通絡止痛:中風不遂

?退虛熱:骨蒸潮熱,疳積發(fā)熱。虛熱要藥

?清濕熱:濕熱黃疸

?防己:熱痹要藥

?利水消腫:水腫痰飲、腳氣浮腫

?清熱燥濕:濕疹瘡毒

躲益草、絡石藤

貓蒼草:辛、苦,寒。歸肝、腎經(jīng)。

絡石藤:苦,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

?共同點:

?祛風濕、通經(jīng)絡:風濕痹痛

?不同點:

?貓蒼草:清熱解毒:瘡癰腫毒

?絡石藤:中風不遂、濕疹瘙癢

?涼血消腫:喉痹、癰腫、跌撲損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