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增分策略復習-學案20讀懂文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涵課件_第1頁
2018屆高考語文增分策略復習-學案20讀懂文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涵課件_第2頁
2018屆高考語文增分策略復習-學案20讀懂文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涵課件_第3頁
2018屆高考語文增分策略復習-學案20讀懂文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涵課件_第4頁
2018屆高考語文增分策略復習-學案20讀懂文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涵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案20讀懂文字,聯(lián)系現(xiàn)實,探究傳統(tǒng)文化經典內涵第七章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解讀經典,評析內涵2015年浙江卷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暫時告別了《論語》,迎來了諸子百家時代。考查范圍的擴大,并不意味著難度的加大。相反的是,試題難度并不會太大,所選文本也不會在文字上給考生帶來多大困難,只是對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理解與分析更加注重與現(xiàn)實生活、考生實際的聯(lián)系。因此,二輪復習,一如既往:了解諸子思想,明曉文化傳承;夯實文言基礎,注意讀懂理解;關注現(xiàn)實問題,形成看法評價。

學案略語自我診斷,找出答題能力短板比對答案,領悟答案升格之道借題發(fā)揮,突破答題核心問題

欄目索引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題目。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p>

(選自《孟子·梁惠王下》)自我診斷,找出答題能力短板(1)源自這段文字的成語除了“簞食壺漿”外,還有“____________”。(2)請簡要概括孟子的戰(zhàn)爭觀,并結合孟子的思想談談你對其戰(zhàn)爭觀的看法。(4分)★水深火熱2.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題目。

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知①若師也。情安禮,知若師,則是圣人也。故非禮,是無法也;非師,是無師②也。不是師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猶以盲辨色、以聾辨聲也,舍③亂妄無為也。故學也者,禮法也;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選自《荀子·修身》)注

①知:指理智。②無師:指不以師為師。③舍:除了。(1)以上文字表明,_____________是荀子修身觀的重要內容。以禮正身(2)簡要評析上述材料荀子“修身”思想的意義。答案荀子認為,提高道德修養(yǎng),按照禮法去做非常重要,“無禮,何以正身”;而老師的教育也很關鍵,否則,便不知“禮之為是也”?!扒榘捕Y,知若師”,即性情合乎禮法,理智順從老師,那就是圣人了。荀子還進一步指出,修身就是要學習禮法,老師也要以身作則,而最可貴的則在于自身能夠心甘情愿地去嘗試和實踐。這種修身思想明確、樸素、務實,即便在現(xiàn)代社會,也還是值得借鑒的。參考譯文

禮法,是用來端正身心的;老師,是用來正確闡明禮法的。沒有禮法,用什么來端正身心呢?沒有老師,我哪能知道禮法是這樣的呢?禮法是這樣規(guī)定的他就這樣做,這是他的性情安于禮法;老師是這樣說的他就這樣說,這是他的理智順從老師。性情安于禮法,理智順從老師,那就是圣人。所以違背禮法,那就是無視禮法;違背老師,那就是無視老師。不贊同老師和禮法而喜歡剛愎自用,拿他打個比方,那就好像讓瞎子來辨別顏色、讓聾子來分辨聲音,除了胡說妄為之外是不會干出什么好事來的。所以學習,就是學習禮法;那老師,就是以身作則而又重視使自己安守禮法的人。3.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題目。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①。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zhí)也。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②,或強或羸,或載或隳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④。

(選自《老子》)無為(或“無為而治”)注

①不得已:達不到,得不到。②覷:輕聲和緩地吐氣。吹:急吐氣。③載:安穩(wěn)。隳:危險。④泰:極端。(1)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老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思想。(2)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談你對老子這一思想的理解。答案“無為”的政治思想,主張一切都要順應自然,因勢利導,遵循客觀規(guī)律。(解讀“無為”的含義)老子希望那些得“道”的統(tǒng)治者治國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極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要尊重民意,相信群眾和依靠群眾的政治智慧。這與我們今天提出的“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張不謀而合。(聯(lián)系現(xiàn)實)參考譯文

想要治理天下,卻又要用強制的辦法,我看他不能夠達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夠違背他們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強力統(tǒng)治,否則用強力統(tǒng)治天下,就一定會失??;用強力把持天下,就一定會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為,所以不會失??;不把持,所以不會被拋棄。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政令和手段。4.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題目。

問者曰:“申不害、公孫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國?”

應之曰:“是不可程①也。人不食,十日則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謂之衣食孰急于人,則是不可一無也,皆養(yǎng)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術者,因任②而授官,循名③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④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zhí)也。法者,憲令著于官府,刑罰必于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師也。君無術則弊于上,臣無法則亂于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定法》)注

①程:衡量,比較。②任:才能。③循名:依據職位。④課:考核。(1)請簡要概述“術”與“法”的異同。答案異:“術”是君主應該掌握的,用以考核臣下;“法”是臣下應該遵循的,用以賞罰懲戒。同:兩者都是稱王天下必須具備的東西。(2)請聯(lián)系文段內容,簡要評述作者的觀點。答案作者的觀點是治理國家,“術”和“法”缺一不可。評價:①有了“術”“法”,考核、賞罰就有了依據。②以“術”管理官員,以“法”約束百姓,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這是歷史的進步。③這里的“法”僅用來約束百姓,法律面前并不人人平等。④以“術”和“法”治理國家,目的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有其歷史局限性。參考譯文

發(fā)問的人說:“申不害、公孫鞅,這兩家的學說哪個是國家最急需的?”

回答說:“這是不可以衡量比較的。人不吃東西,十天就餓死了;大寒冷到極點,不穿衣也會凍死。要說穿衣吃飯哪樣對人更急需,那么應當是缺一不可的,它們都是維持生命必須具備的。如今申不害主張術治而公孫鞅主張法治。所謂的術治,就是根據各人的才能來授予官職,依據職位來責求實際功效,掌握住生殺大權,考核各級官吏的才能的辦法。這是君主所掌握的。所謂的法治,就是法令明確記錄在官府中,刑罰制度一定要貫徹到民眾心里,獎賞一定要有而且要按照法令,而懲罰要使用在歪曲法令者身上的一套制度。這是我效法和學習的。君主不掌握術治那么就會在上面被蒙蔽,臣子沒有法治那么就會在下面出亂子,這不可或缺,都是帝王所應該具備的。”5.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題目。

見善,修然①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②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

(選自《荀子·修身》)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邇來遠。君子察邇而邇修者也;修身見毀,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選自《墨子》)注

①修然:整飭的樣子,一絲不茍的樣子。②菑:通“災”,害。(1)上述兩段文字都在_____________方面提出了有益的見解,給人以啟發(fā)。修身(養(yǎng)性)(2)請概括、評價荀子與墨子的觀點。答案

①概括:荀子認為君子對善與不善應采取自省態(tài)度,應該“隆師而親友”(尊重老師,親近益友,是修身的方法)。評價:儒家荀子通過自我省察、尊師親友的修身方法,來培植善性。②概括:墨子分析修身的重要意義。在治國安邦中具有重要道徳意義,提出了“反身自省”的修身方法。評價:墨家通過反身內察,來遠離怨恨,臣服四方,治理天下。參考譯文

見到善良的行為,一定認真地檢查自己是否有這種行為;見到不善的行為,一定要嚴肅地檢討自己。自己身上有好的德行,就要堅定不移地珍視它;自己身上有不良的品行,就如會因此而被害似的痛恨自己。所以,指出我的缺點而批評又中肯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肯定我而贊賞又恰當?shù)娜?,就是我的朋友;諂媚我的人,就是害我的寇賊。所以君子要尊重老師,親近朋友,而極端痛恨那些諂媚自己的賊人。(《荀子·修身》)

所以先王治理天下,必定是以明察左右來使四方臣服。君子明察自己身邊,從身邊做起,得到修養(yǎng)。如果修養(yǎng)后還遭到別人的詆毀,那就自我反省,這樣既減少了怨恨又加強了修行。

(《墨子》)問題反思1.先秦諸子百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能否結合現(xiàn)實熱點認識他們的思想在今天的意義和價值?2.做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題應注意哪些問題?“評價”是一個難點,你將如何突破它?比對答案,領悟答案升格之道題目

請簡要概括孟子的戰(zhàn)爭觀,并結合孟子的思想談談你對其戰(zhàn)爭觀的看法。(4分)

[原文見“自我診斷”第1題]失分剖析該答案屬脫離文段、脫離題意的典型。該考生根本未通讀文本,分清層次,只是浮光掠影,憑感覺答題。[得分1分]現(xiàn)場失分答案(1)現(xiàn)場失分答案(2)失分剖析原題兩問,兩問之間有內在的聯(lián)系。如果第一問答不好,則直接影響第二問。該答案第一問只答出了“取”的一面,對“避”的一面未答出。究其原因還在于文段讀得不細,未劃分層次。第二問注意到了聯(lián)系孟子的思想,但對孟子戰(zhàn)爭觀的兩面性(或辯證性)未作出評價。如果在第一問注意到了“取”與“避”,那么這一要點自然得出。[得分2分]現(xiàn)場滿分答案滿分賞析該答案理解準確,評價中肯。這充分說明該考生對孟子的并列式回答理解很到位。理解到位了,評價就容易了。“結合孟子的思想”的題干要求實際上是考查對孟子思想內涵的理解與積累,該答案“無縫”結合,也反映了其對孟子思想的深刻把握。[得分4分]參考答案(1)反對非正義的戰(zhàn)爭,支持正義的符合百姓意愿的戰(zhàn)爭。(2)孟子的戰(zhàn)爭觀體現(xiàn)了他的“民本”(或“仁政”)思想。(3)他的觀點是辯證的,變通的。評分建議(1)能從“反對”與“支持”兩方面回答得2分,只答出一方面得1分;若回答“燕民悅,則取之;燕民不悅,則勿取”得1分。(2)寫出“民本”或“仁政”得1分。(3)寫出“辯證”或“變通”等意思得1分。參考譯文

齊國攻打燕國,戰(zhàn)勝了燕國。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吞并燕國,有人勸我吞并燕國。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五十天就打下來了,僅憑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們不吞并它,一定會遭到天災吧。吞并它,怎么樣?”孟子回答說:“吞并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高興,那就吞并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便是。吞并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吞并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齊國這樣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燕國這樣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燕國的老百姓卻用飯筐裝著飯,用酒壺盛著酒漿來歡迎大王的軍隊,難道有別的什么原因嗎?不過是想擺脫那水深火熱的環(huán)境罷了。如果您讓他們的水更深,火更熱,百姓也就只有轉望別人去解救他們了。一、了解諸子思想,知曉文化傳承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題表面上看只是給出一兩個語段讓你理解、分析和評價,其實,該語段背后反映的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如果說語段的思想內涵只是一個“點”,那么,這個“點”背后是這位思想家廣闊而深厚的思想這個“面”。因此,理解“點”,須有“面”的支撐,也就是說,考生必須要對諸子百家的思想內涵及其具體表現(xiàn)有個全面而精準的把握。下面將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提要如下:借題發(fā)揮,突破答題核心問題1.孟子思想(1)性善論。它是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理論基石和出發(fā)點。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庇捎谌诵南蛏?,人們通過修身、養(yǎng)性,均可為“堯舜”。他非常重視個人修養(yǎng),他說“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主張“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2)仁政。要求統(tǒng)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使百姓心悅誠服,以達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懊褓F君輕”是其著名論點。統(tǒng)治者應該關心人民疾苦,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否則,失去民心就會自取滅亡。孟子的這種仁政愛民思想是一種民本主義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影響深遠。(3)反對不仁不義的戰(zhàn)爭,主張和平。2.荀子思想反對法先王,主張文化制度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改變;否認天有意志而能主宰人間的事務,提出“人定勝天”的觀點。“性惡論”也是其著名觀點。所謂人性惡是指,人天然有多種情欲,不加限制地發(fā)展下去,必然導致暴亂爭奪,但通過后天的學習教育,可以達到善的境界。3.老子思想總論:以虛無的“道”來解釋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無為”“逍遙”為處世的方法。具體表現(xiàn):①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演變。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彼J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變的。②老子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轉化的規(guī)律,蘊含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③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抱著消極悲觀的態(tài)度,幻想回到“小國寡民”的社會。4.莊子思想莊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無為”,相對的認識論,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異。從這種認識論出發(fā),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應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5.韓非子思想(1)重“法”“術”“勢”。主張君主應該用“法”、“術”(人主駕馭群臣的統(tǒng)治之術)、“勢”(人主的權勢)三者結合起來治理國家;主張加強君主集權,厲行賞罰,獎勵農耕織。(2)功利主義的價值觀。他崇尚競爭、實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價值。這種主張可以一時達到富國強兵之效,但它把人們追求勢利而引發(fā)的競爭和沖突合法化、絕對化,毒害了人們的思想,破壞了人際關系,敗壞了社會風氣,從長遠來說,會給社會造成很大危害。6.墨子思想:兼愛、非攻、節(jié)用、尚賢兼愛:消除親疏、貴賤的區(qū)別,同等地去愛所有的人,不分“王公大人”和“萬民”的階級差別。非攻:反對戰(zhàn)爭,在當時主要是反對不正義戰(zhàn)爭,主張“守”之戰(zhàn)(防御性戰(zhàn)爭)。節(jié)用:君王應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減少費用,不能鋪張浪費,以達到“節(jié)用利民”之目的。尚賢:任人唯賢,反對王公貴族的任人唯親。二、關注現(xiàn)實問題,形成看法評價學習傳統(tǒng)文化經典,不僅要把握其思想內涵,更在于發(fā)現(xiàn)、借鑒其在今天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這也正是高考考查的目的,由文字上升到文化、現(xiàn)實層面,才是正確的學習之道。因此,考生要特別關注現(xiàn)實問題,找到傳統(tǒng)文化經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對接點”,實現(xiàn)“無縫對接”。如現(xiàn)在社會主張厲行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這一點就與墨子的“節(jié)用”思想很“契合”,能“對接”。只有這樣,考生才能形成對經典的認識和評價,才能做好分析評價題。邊練邊悟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文后題目。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

孟子曰:“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孟子·萬章上》)

荀子曰:“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荀子·大略》)(1)結合選段,請從兩個方面簡要概括先秦儒家所認為的“義”與“利”的關系。答案

義利兼顧(義利并重、義利并舉),以義為上(以義制利、先義后利、見利思義)。(2)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探究先秦儒家“義利觀”對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答案當今社會,儒家“義利觀”對我們弘揚社會道義、合理利用自然、尊重經濟規(guī)律和法治精神等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例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yè)理應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但不能唯利是圖。利潤的獲得,必須受到社會道德規(guī)范、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義”的約束。而三鹿奶粉事件、鄭州雙匯豬肉事件等,都是企業(yè)見利忘義自毀前程的典型例證。(舉例分析要緊扣義利兼顧、見利思義兩個側重點)三、讀懂理解語段,掌握答題規(guī)范1.讀懂所給語段,拎出核心詞語。文化經典語言凝練而含意深遠,思辨性強而故事性弱,理解分析起來很多考生都覺得深奧晦澀。其實,只要讀懂所給語段,就感覺不難。(1)粗譯所給語段,盡量讀懂其“字面意”。積極調動以往積累的文言知識,大膽而靈活地遷移到文意的疏通上。語段后如有注釋,一定要借助它們來讀懂文意。(2)拎出體現(xiàn)思想的核心詞語。讀的是語意,抓的是思想。幾乎任何語段,都有能體現(xiàn)其思想的核心詞語(如“義”“孝”“德”“信”等),閱讀時把這些詞語拎出來,就能“綱舉目張”。有的核心詞語題干已給出,如“請簡要概括孔子對‘自省’的看法”。題干中的“自省”就是語段中的核心詞,以“自省”為中心去讀語段,就容易多了。2.強化概括和評析能力,尤其是評價能力。浙江卷文化經典閱讀共由兩小題組成。第一道題側重考查對所給語段思想內涵的理解和把握,題型有填空和簡答兩種,無論哪種題型,都要求答案要言不煩,一語中的。第二道題側重考查對語段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內涵的評析能力,這也是令考生頗感頭痛的一道題。對此,可注意以下幾點:(1)精思細想,深入挖掘。所給語段大都是字約意豐,言簡意賅,為此要深入文意內部,細致地思考、挖掘思想的要點及表達的層次。(2)評析評析,有評有析,評析結合。評,就是要發(fā)表自己對語段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的看法,或贊成,或肯定,或作辯證評價。析,就是要結合所給語段的詞語、句子,說明觀點的由來、根據,必要時也可聯(lián)系現(xiàn)實,溝通古今,挖掘出其對當今社會和現(xiàn)實生活的指導、借鑒意義。答題時要評析結合,不可光評不析,或者光析不評。(3)評析結構可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方式進行。先亮明自己的看法,再結合語段闡述自己的理由,后指出觀點的價值、意義或作用,尤其要指出語段所體現(xiàn)出的思想在孔子整個思想體系中的位置、價值。邊練邊悟2.(2015·福建)閱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完成文后題目。

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注]為己憂者,農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孟子·滕文公上》)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