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細胞的代謝》章末綜合檢測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2022浙江臺州高一上期末考試]研究人員將32P標記的磷酸注入活的離體肝細胞,1~2min后迅速分離出細胞內的ATP。結果發(fā)現(xiàn)ATP的末端磷酸基團被32P標記,并測得ATP與注入的32P標記的磷酸的放射性強度幾乎一致。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實驗表明,細胞內全部的ADP都轉化成了ATPB.32P標記的ATP水解產生的腺苷沒有放射性C.32P在ATP的3個磷酸基團中出現(xiàn)的概率相等D.ATP與ADP相互轉化速度快,且轉化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內2.[2022浙江“衢溫5+1”聯(lián)盟高一上期中考試]除ATP以外,體內還有其他的高能化合物,如磷酸肌酸等。磷酸肌酸可以認為是體內ATP的儲存庫,主要存在于肌肉和腦組織中,其轉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TP分子中含有1個腺苷、2個高能磷酸鍵、3個磷酸基團B.磷酸肌酸水解是放能反應,放出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肌肉收縮等生命活動C.當體內ATP合成過剩時,ATP的磷酸基團可與肌酸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形成磷酸肌酸D.當體內ATP消耗過快時,磷酸肌酸中的能量可轉移到ATP中3.[2022浙江慈溪中學高一期末考試]將牛奶和姜汁混合,能使牛奶凝固。某同學在不同溫度的等量牛奶中加入等量新鮮姜汁,觀察結果如表:溫度20℃40℃60℃80℃100℃結果15min后仍未凝固14min內完全凝固1min后完全凝固10min后完全凝固15min后仍未凝固注:用煮沸過的姜汁重復這項實驗,牛奶在實驗設置的任何溫度下均不能凝固。根據(jù)以上結果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新鮮姜汁中含有能使牛奶凝固的酶,可用實驗結束時凝固的牛奶量表示酶活性B.進一步測定最適溫度,可設置60℃、65℃、75℃、80℃四個溫度C.20℃和100℃時15min后仍未凝固,都是因為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酶失去活性D.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能夠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度4.[2022浙江溫州高一月考]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氧化氫酶適于在較低溫度和適宜的pH條件下進行保存B.酶比無機催化劑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酶可與底物特異性結合C.具有專一性的胃蛋白酶不能催化食物中多種蛋白質的水解D.一種酶在不同pH條件下催化同一種化學反應的最適溫度不同5.在適宜的條件下,某實驗小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AB段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數(shù)量B.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進行重復實驗,則B點會向左上方移動C.若在D點時加入適量的淀粉酶,則曲線的走勢會發(fā)生明顯改變D.BC段酶促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濃度逐漸降低6.取某植物的成熟葉片,用打孔器獲取葉圓片,等分成兩份,分別放入濃度(單位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兩個實驗組(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乙糖的2倍)。水分交換達到平衡時,檢測甲、乙兩組的溶液濃度,發(fā)現(xiàn)甲組中甲糖溶液濃度升高。在此期間葉細胞和溶液之間沒有溶質交換。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組葉細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濃度升高B.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不變,則乙組葉細胞的凈吸水量為零C.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降低,則乙組葉肉細胞可能發(fā)生了質壁分離D.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升高,則葉細胞的凈吸水量乙組大于甲組7.[2022浙北G2高一期中聯(lián)考]某科研小組進行了小鼠肝細胞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發(fā)生體積和數(shù)量變化的實驗,并用一定的儀器定期檢測肝細胞的數(shù)量和肝細胞的體積,所得的結果如圖所示(注:不考慮實驗過程中肝細胞增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b點的肝細胞體積比a點的小,是因為b點的細胞發(fā)生了滲透作用失水而皺縮B.c點和d點的細胞數(shù)量相同,是因為雖然細胞吸水,但細胞結構仍然完整C.當細胞體積不再發(fā)生變化時,說明此時細胞內外的NaCl濃度相等D.若將某一個肝細胞放在等滲的NaCl溶液中,則肝細胞仍能發(fā)生滲透作用8.下列有關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小分子物質只能以被動轉運或主動轉運的方式進出細胞B.主動轉運對降低細胞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有重要作用C.主動轉運和易化擴散過程中載體蛋白都會發(fā)生形變D.通過滲透作用,水分子可以順溶液濃度梯度進出細胞9.ABC轉運蛋白是一類跨膜轉運蛋白,參與細胞吸收多種營養(yǎng)物質,每一種ABC轉運蛋白對物質運輸都具有特異性。ABC轉運蛋白的結構及轉運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ABC轉運蛋白可提高O2的跨膜運輸速度B.ABC轉運蛋白可協(xié)助葡萄糖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C.Cl-和氨基酸依賴同一種ABC轉運蛋白跨膜運輸D.若ATP水解受阻,則ABC轉運蛋白不能完成轉運過程10.[2022浙江金華高一期中考試]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蘇炳添以半決賽第一的成績闖入決賽并打破亞洲紀錄,成為中國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運動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在100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腿部肌肉的能量供應直接來自葡萄糖B.運動員在參加短跑比賽時細胞內ATP的含量遠高于參加長跑比賽時細胞內ATP的含量C.不同運動狀態(tài)下肌肉細胞呼吸方式不同,說明同一種酶可以催化不同反應D.在100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腿部肌肉細胞中CO2的產生場所只有線粒體基質11.[2022浙江精誠聯(lián)盟高一聯(lián)考]線粒體外膜上分布著孔蛋白,孔蛋白通道打開時,分子量小于5000Da的丙酮酸可以自由通過。線粒體內膜由于蛋白質含量高而導致其通透性低,丙酮酸通過與H+(質子)協(xié)同運輸[利用H+(質子)電化學梯度]的方式由膜間隙進入線粒體基質,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丙酮酸經過孔蛋白進入線粒體膜間隙的方式為主動轉運B.丙酮酸從膜間隙進入線粒體基質沒有消耗ATP,屬于協(xié)助擴散C.H+(質子)通過質子泵由線粒體基質進入膜間隙的方式為主動轉運D.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提高線粒體內膜對各種物質的運輸速率12.如圖表示某植物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不同階段CO2釋放速率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第Ⅰ階段,種子吸水后代謝增強,細胞呼吸釋放的CO2增多B.第Ⅱ階段,種子細胞呼吸釋放的CO2主要來自線粒體基質C.第Ⅲ階段,種子細胞呼吸增強的原因可能是種皮破裂,需氧呼吸強度逐漸增強D.第Ⅳ階段,種子細胞呼吸減弱的原因可能是細胞呼吸缺乏底物13.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養(yǎng)液,當通入不同濃度的O2時,其產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圖所示。據(jù)圖中信息推斷,錯誤的是()A.當O2濃度為a%時,酵母菌沒有進行需氧呼吸,只進行厭氧呼吸B.當O2濃度為b%和d%時,酵母菌細胞呼吸的過程有所不同C.當O2濃度為c%時,有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發(fā)酵D.在a%、b%、c%、d%4種不同O2濃度下,細胞都能產生[H]和ATP14.如圖甲是菠菜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其中Ⅰ、Ⅱ、Ⅲ表示不同的部位;圖乙是光合作用的碳反應過程示意圖,其中①②表示物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光合色素存在于圖甲的Ⅱ中,圖乙過程發(fā)生在圖甲的Ⅲ上B.常用95%的酒精提取和分離菠菜葉肉細胞中的光合色素C.圖乙中物質①是三碳酸,物質②可被運送到葉綠體外轉變成蔗糖D.若圖乙中CO2供應停止,則短時間內RuBP的含量將減少15.遷移率是用層析法分離混合色素中各種成分的重要指標,可用于色素的鑒定。以新鮮菠菜綠葉為材料進行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得到表中結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層析液色素1色素2色素3色素4移動距離/cm8.007.604.241.600.80遷移率—0.950.530.200.10注:遷移率=色素移動距離/層析液移動距離。A.使用層析液分離色素時,濾紙上的濾液細線要低于層析液液面B.新鮮菠菜綠葉的色素提取液呈綠色主要是由于存在色素3、4C.4種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色素4、3、2、1D.遷移率為0.95和0.53的色素主要吸收可見光中的紅光和藍紫光16.[2022浙江慈溪高三月考]如圖所示生理過程中,P680和P700表示兩種特殊狀態(tài)的葉綠素a,PQ、Cytb6f、PC、Fd是傳遞電子的蛋白質,其中PQ在傳遞電子的同時還能將H+轉運至類囊體腔中,M表示某種生物膜。其中乙側的H+濃度遠高于甲側,在該濃度差中儲存著一種勢能,該勢能是形成ATP的前提。據(jù)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使膜兩側H+濃度差增加的過程有水分子的光解和PQ主動轉運H+B.通過研磨、過濾獲得的光合色素提取液,即使給予充足光照仍無法釋放O2C.CF0和CF1與催化ATP的合成、轉運H+有關,很可能是蛋白質D.圖示反應最初提供電子的是特殊狀態(tài)的葉綠素a,最終接受電子的是NADPH17.如圖表示蝴蝶蘭在正常條件下和長期干旱條件下CO2吸收速率的日變化曲線,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長期干旱條件下,葉肉細胞在10~16時不能進行光合作用B.正常條件下,12時CO2吸收速率最快,此時植株干重達到一天中最大C.正常條件下,葉肉細胞在0~6時和20~24時不能產生ATPD.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可能通過夜間吸收CO2以適應環(huán)境18.[2022浙江精誠聯(lián)盟高二聯(lián)考]取某種植物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新鮮葉片用打孔器打出圓片,平均分成四組,分別置于相同的密閉裝置內。在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分別置于不同溫度下(T1<T2<T3<T4)。測量各裝置內O2的變化量,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溫度T1T2T3T4光照下O2的增加量(mg/h)2.76.012.512.0黑暗下O2的消耗量(mg/h)2.04.08.012.0A.在實驗設定的溫度范圍內,呼吸作用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B.在實驗的四種溫度下,該植物在T3溫度下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最多C.光照相同時間,T4溫度下裝置內O2的釋放量與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D.若均給予14小時光照、10小時黑暗,則該植物在四種溫度條件下均有有機物積累19.[2022浙南名校聯(lián)盟高三聯(lián)考]“小液流法”可估測菠菜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在甲、乙兩組試管中加入等量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取適量大小相同的菠菜葉圓片(細胞液濃度一致)置于甲組試管中,放置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多次搖晃試管,再向甲組試管中滴加微量顯色劑(忽略對蔗糖溶液濃度的影響)充分搖勻后吸取少量有色溶液,插入乙組試管溶液中部,從吸管中擠出一滴有色溶液,觀察記錄有色液滴升降情況,改變蔗糖溶液濃度,重復以上實驗步驟,得到如表所示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甲組/乙組試管編號123456加入的蔗糖溶液濃度(mol/L)0.050.100.150.200.250.30有色液滴升降情況↓↓↓↑↑↑A.葉片在甲組試管中吸水或失水的情況,會直接影響有色液滴在乙組試管中的升降B.菠菜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介于0.15~0.20mol/L之間C.1、2、3號試管中有色液滴均下降,其中下降最快的是試管3中的液滴D.取甲組試管中的葉片進行顯微觀察,試管6中菠菜葉片細胞中葉綠體分布最密集20.2,4-二硝基苯酚(DNP)能抑制線粒體內膜合成ATP,但不影響此部位[H]與O2的結合以及能量的釋放。將部分酵母菌破碎后獲取線粒體和細胞溶膠,進行如表所示各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組別反應條件甲1mol葡萄糖+線粒體+充足氧氣乙1mol葡萄糖+細胞溶膠+缺乏氧氣丙1mol葡萄糖+完整酵母菌+充足氧氣丁1mol葡萄糖+完整酵母菌+缺乏氧氣戊1mol葡萄糖+完整酵母菌+充足氧氣+DNPA.丙組和丁組的葡萄糖分解后釋放出的能量一樣多B.乙組和丁組都可以進行厭氧呼吸,兩組產生的乙醇量基本相同C.甲組、丙組和戊組中產生的丙酮酸都能在線粒體中分解產生CO2D.丙組和戊組都可以進行需氧呼吸,丙組產生的H2O、CO2和ATP的量都多于戊組21.為研究有機物的積累對蘋果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將B組蘋果葉片上下的枝條進行環(huán)割處理(如圖1)以阻斷有機物的運輸,A組不作處理。然后在白天不同時間測定兩組葉片凈光合速率的變化,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5時B組蘋果葉片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有線粒體、細胞溶膠和葉綠體B.分析圖2可知,13時B組蘋果葉片內有機物的含量最高C.7時后B組凈光合速率明顯低于A組,說明葉片中有機物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D.圖2A、B兩組曲線的兩個峰值中,下午的峰值均比上午低,可能與上午光合作用較強,積累了有機物有關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3分)。22.(9分)在農業(yè)生產中,人們發(fā)現(xiàn)麥穗發(fā)芽會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某興趣小組為探究麥穗發(fā)芽率與淀粉酶活性的關系,進行了相關實驗。請補充實驗方案并回答問題。實驗材料及用品:萌發(fā)時間相同的A品種和B品種小麥種子提取液(不含淀粉)、恒溫水浴鍋、緩沖液、碘-碘化鉀溶液、蒸餾水、一系列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等。(1)實驗步驟:①取三組試管,每組若干支,分別標為甲、乙、丙。②在每組的每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緩沖液。③向甲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0.5mLA品種小麥種子提取液,向乙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0.5mL,向丙組的每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餾水。
④在甲、乙、丙三組的每支試管中分別加入1mL,搖勻,在相同且適宜溫度下保溫。
⑤處理相同時間后,終止反應,冷卻至常溫,分別加入適量,觀察記錄顏色變化情況。
(2)實驗結果:三組試管均變藍,且藍色由深到淺依次為丙組>乙組>甲組,說明。該興趣小組的另一實驗表明,處理相同的時間,A品種小麥的麥穗發(fā)芽率高于B品種,通過這兩個實驗能推測出的結論是。
(3)某同學按(1)中方案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卻是甲、乙兩組都沒有變藍,而丙組顯示藍色。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23.(11分)[2022浙江杭州高一期末考試]囊性纖維化是一種遺傳病,患者細胞中氯離子濃度升高,支氣管被異常黏液堵塞,導致這一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細胞膜上CFTR蛋白功能異常。如圖1表示正常人和該病患者的氯離子跨膜運輸?shù)氖疽鈭D,請回答下列問題:(1)正常情況下,支氣管上皮細胞在轉運氯離子時,氯離子首先與CFTR蛋白結合,在ATP水解釋放的能量的推動下,CFTR蛋白的發(fā)生變化,從而將它所結合的氯離子轉運到膜的另一側。
(2)囊性纖維化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支氣管中黏液增多,導致支氣管反復感染和氣道阻塞,呼吸急促。據(jù)圖分析囊性纖維化患者支氣管中黏液增多的原因是。
(3)根據(jù)能量來源的不同,可將動物細胞膜上的主動轉運分為原發(fā)性主動轉運和繼發(fā)性主動轉運,如圖2中K+進入細胞屬于原發(fā)性主動轉運,葡萄糖進入細胞屬于繼發(fā)性主動轉運。通過分析,氯離子在CFTR蛋白的協(xié)助下轉運至細胞外,屬于主動轉運。圖2中驅動葡萄糖進入細胞所需的能量來源于。
(4)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紅細胞在清水中很容易吸水漲破,而水生動物的卵母細胞在清水中不易吸水漲破,紅細胞快速吸水與細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CHIP28有關。請你設計實驗驗證這一結論,寫出簡單的設計思路并預期結果。(注:水通道蛋白CHIP28可插入其他生物細胞膜上)24.(10分)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可利用太陽能合成糖類,相關裝置及過程如圖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質,模塊3中的反應過程與葉綠體基質內糖類的合成過程相同。(1)該系統(tǒng)中執(zhí)行相當于葉綠體中光反應功能的模塊是,模塊3中的甲可與CO2結合,甲為。
(2)若正常運轉過程中氣泵突然停轉,則短時間內乙的含量將(填“增加”或“減少”)。若氣泵停轉時間較長,模塊2中的能量轉換效率也會發(fā)生改變,原因是。
(3)在與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況下,該系統(tǒng)糖類的積累量(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原因是。
(4)干旱條件下,很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人工光合作用系統(tǒng)由于對環(huán)境中水的依賴程度較低,在沙漠等缺水地區(qū)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25.(13分)在植物體內,制造或輸出有機物的組織器官被稱為“源”,接納有機物用于生長或貯藏的組織器官被稱為“庫”。小麥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其植株最后長出的、位于最上部的葉片稱為旗葉(如圖所示),旗葉對籽粒產量有重要貢獻?;卮鹨韵聠栴}:(1)旗葉是小麥最重要的“源”。與其他葉片相比,旗葉光合作用更有優(yōu)勢的環(huán)境因素是。在旗葉的葉肉細胞中,葉綠體內有更多的類囊體堆疊,這為階段提供了更多的場所。(2)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光反應與碳反應相互依存,依據(jù)是?!霸础惫夂献饔盟圃斓挠袡C物一部分用于“源”自身的和,另一部分輸送至“庫”。
(3)籽粒是小麥開花后最重要的“庫”。為指導田間管理和育種,科研人員對多個品種的小麥旗葉在不同時期的光合特性指標與籽粒產量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結果如表所示。表中數(shù)值代表相關性,數(shù)值越大,表明該指標對籽粒產量的影響越大。①氣孔導度主要影響光合作用中的供應。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在期旗葉氣孔導度對籽粒產量的影響最大。若在此時期干旱導致氣孔開放程度下降,籽粒產量會明顯降低,有效的增產措施是。
②根據(jù)以上研究結果,在小麥的品種選育中,針對灌漿后期和末期,應優(yōu)先選擇旗葉的品種進行進一步培育。
(4)若研究小麥旗葉與籽粒的“源”“庫”關系,以下研究思路合理的是(多選)。
A.阻斷旗葉有機物的輸出,檢測籽粒產量的變化B.阻斷籽粒有機物的輸入,檢測旗葉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C.使用H218O澆灌小麥,檢測籽粒中含18O的有機物所占的比例D.使用14CO2飼喂旗葉,檢測籽粒中含14C的有機物所占的比例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根據(jù)實驗結果中,ATP與注入的32P標記的磷酸的放射性強度幾乎一致,可推測注入的32P標記的磷酸中的磷全部進入ATP,但不能說明細胞內全部的ADP都轉化成了ATP,A錯誤;根據(jù)實驗結果推測,僅ATP末端一個磷酸基團被32P標記,故32P標記的ATP水解產生的腺苷沒有放射性,B正確、C錯誤;ATP與ADP的相互轉化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溶膠中,D錯誤。2.BATP分子由1個腺苷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3個磷酸基團之間有2個高能磷酸鍵,A正確;磷酸肌酸水解伴隨著ATP的合成,故磷酸肌酸水解是放能反應,但其放出的能量不能直接用于肌肉收縮等生命活動,而是用于合成ATP,B錯誤;由圖可知,當體內ATP合成過剩時,ATP的磷酸基團可與肌酸在相關酶的作用下反應生成磷酸肌酸,C正確;據(jù)圖推測,當體內ATP消耗過快時,磷酸肌酸可水解釋放能量,該能量可用于合成ATP,故磷酸肌酸中的能量可轉移到ATP中,D正確。3.D新鮮姜汁能使牛奶凝固,且凝固時間受溫度影響,可能是因為新鮮姜汁中含有能使牛奶凝固的酶,酶活性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凝固的牛奶量表示,A錯誤;由表格信息可知,60℃時牛奶凝固的時間較短,因此最適溫度應該在60℃左右,如果進一步測定最適溫度,設置的溫度范圍應該在60℃左右,比如從40℃到80℃,B錯誤;該實驗說明酶發(fā)揮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100℃時未凝固,是因為酶的空間結構遭到破壞,酶的活性已經喪失,20℃時未凝固,是因為酶的活性太低,酶的空間結構并未遭到破壞,C錯誤;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該將等量姜汁在不同溫度下保溫后再與對應溫度的牛奶混合,D正確。4.A高溫、過酸、過堿容易使酶失活,所以過氧化氫酶應在低溫和適宜的pH條件下進行保存,A正確;酶比無機催化劑催化效率高的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B錯誤;胃蛋白酶具有專一性,它能催化食物中多種蛋白質的水解,而不催化其他反應,如多糖的水解,C錯誤;一種酶在不同pH條件下催化同一種化學反應的最適溫度相同,D錯誤。5.CAB段酶促反應速率保持穩(wěn)定,此時底物充足,限制酶促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數(shù)量,A正確;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進行重復實驗,則酶促反應速率會加快,底物會更早出現(xiàn)不足,因此B點會向左上方移動,B正確;BC段酶促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濃度逐漸降低,D點之后酶促反應速率降低,限制因素應是底物不足,故若在D點時加入適量的淀粉酶,則曲線的走勢不會發(fā)生明顯改變,C錯誤,D正確。6.D甲、乙兩組糖溶液的質量濃度(單位為g/mL)相同,但甲糖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乙糖,所以甲、乙兩組糖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同(甲<乙),將相同的葉細胞浸入兩種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中,在吸水和失水的表現(xiàn)上可能不同。據(jù)題意可推測,甲糖溶液濃度低于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葉細胞吸水導致甲糖溶液濃度升高,A正確;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不變,則乙糖溶液濃度等于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水分子進出乙組葉細胞的量相等,凈吸水量為零,B正確;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降低,則乙糖溶液濃度高于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乙組葉肉細胞可能會發(fā)生滲透失水而表現(xiàn)為質壁分離,C正確;若測得乙糖溶液濃度升高,則甲、乙濃度均小于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兩組細胞均吸水,但由于甲糖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小于乙糖溶液,所以乙組葉細胞的凈吸水量小于甲組葉細胞,D錯誤。7.A根據(jù)題意,b點的肝細胞體積比a點的小,是因為隨著NaCl溶液濃度升高,細胞失水而皺縮,A正確;c點和d點的細胞數(shù)量相同,是因為隨著NaCl溶液濃度升高,細胞失水,但細胞結構仍然完整,B錯誤;當細胞體積不再發(fā)生變化時,細胞可能過度失水,已經死亡,C錯誤;滲透是水分子通過半透膜的擴散,而擴散是分子或離子從高濃度處向低濃度處運動的過程,沒有濃度差將不會發(fā)生滲透作用,故若將某一個肝細胞放在等滲的NaCl溶液中,則肝細胞不能發(fā)生滲透作用,D錯誤。8.C小分子物質一般能以擴散、易化擴散或主動轉運的方式進出細胞,而有些小分子也能通過胞吐出細胞,A錯誤;主動轉運能將物質從低濃度一側運到高濃度一側,對維持細胞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有重要作用,而被動運輸能夠順濃度梯度轉運物質,有利于降低細胞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B錯誤;載體蛋白與被轉運的分子或離子結合后,其形狀會發(fā)生變化,因此主動轉運和易化擴散過程中載體蛋白都會發(fā)生形變,C正確;通過滲透作用,水分子從溶液濃度小的一側運到溶液濃度大的一側,即水分子是逆溶液濃度梯度進出細胞的,D錯誤。9.DO2的跨膜運輸方式為擴散,不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A錯誤;據(jù)圖可知,ABC轉運蛋白發(fā)揮作用的過程伴隨著ATP水解供能,葡萄糖順濃度梯度進入細胞不需要耗能,B錯誤;據(jù)題干信息“每一種ABC轉運蛋白對物質運輸都具有特異性”,可知Cl-和氨基酸跨膜運輸依賴的ABC轉運蛋白不同,C錯誤;據(jù)圖可知,ABC轉運蛋白功能的發(fā)揮伴隨著ATP水解的過程,故若ATP水解受阻,則ABC轉運蛋白不能完成轉運過程,D正確。10.DATP為直接能源物質,因此在100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腿部肌肉的能量供應直接來自ATP,A錯誤;細胞內ATP含量相對穩(wěn)定,運動員在參加短跑比賽時細胞內ATP的含量不會遠高于參加長跑比賽時細胞內ATP的含量,B錯誤;酶具有專一性,同一種酶只能催化同一種底物或者少數(shù)幾種相似底物的反應,C錯誤;人肌肉細胞的厭氧呼吸不會產生CO2,所以在100米短跑比賽中,運動員腿部肌肉細胞中CO2的產生場所只有線粒體基質,D正確。11.C根據(jù)題意可知,線粒體外膜上的孔蛋白通道打開時可以讓丙酮酸自由通過,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其運輸方式不為主動轉運,A錯誤;丙酮酸借助特異性轉運蛋白,利用H+(質子)電化學梯度由膜間隙進入線粒體基質,會消耗能量,因此為主動轉運,B錯誤;由圖可知,H+(質子)通過質子泵由線粒體基質進入膜間隙是逆濃度梯度運輸,且需要載體蛋白,所以其運輸方式為主動轉運,C正確;蛋白質變性劑會使蛋白質變性,從而喪失相應的功能,如運輸功能,線粒體內膜蛋白質含量高,故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降低線粒體內膜對一些物質的運輸速率,D錯誤。12.B第Ⅰ階段,種子吸水后代謝增強,細胞呼吸釋放的CO2增多,A正確;第Ⅱ階段,種子細胞主要進行厭氧呼吸,釋放的CO2主要來自細胞溶膠,B錯誤;第Ⅲ階段,種子細胞呼吸增強的原因可能是種皮破裂,需氧呼吸強度逐漸增強,C正確;第Ⅳ階段,種子細胞呼吸減弱的原因可能是細胞呼吸缺乏底物,D正確。13.C當O2濃度為a%時,酒精產生量與CO2產生量相等,說明此時酵母菌只進行厭氧呼吸,A正確;當O2濃度為b%時,產生CO2的量多于產生酒精的量,說明酵母菌進行了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當O2濃度為d%時,沒有酒精產生,說明酵母菌只進行需氧呼吸,因此當O2濃度為b%和d%時酵母菌的細胞呼吸過程有所不同,B正確;當O2濃度為c%時,產生6mol酒精的同時會產生6molCO2,需要消耗3mol葡萄糖,剩余的9molCO2來自需氧呼吸,需消耗1.5mol葡萄糖,因此有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發(fā)酵,C錯誤;無論是厭氧呼吸還是需氧呼吸都能產生[H]和ATP,D正確。14.C光合色素在光反應過程中起作用,存在于圖甲的Ⅲ類囊體膜上,圖乙過程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應,發(fā)生在圖甲的Ⅱ葉綠體基質中,A錯誤;提取光合色素時,95%的酒精是提取液,分離色素需要層析液(乙醚或石油醚等),B錯誤;分析圖乙可知,物質①是三碳酸,三碳酸在光反應產物ATP和NADPH的作用下形成物質②(三碳糖),三碳糖作為原料,可在葉綠體內作為合成淀粉、蛋白質和脂質等物質的原料,也可運送到葉綠體外轉變成蔗糖,C正確;若圖乙中CO2供應停止,則CO2固定過程受阻,消耗的RuBP減少,短時間內RuBP的含量將增加,D錯誤。15.B使用層析液分離色素時,濾紙上的濾液細線要高于層析液液面,A錯誤;色素提取液呈綠色主要是由于含有葉綠素a和葉綠素b,兩者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較低,擴散距離較近,可對應表中的色素3、4,B正確;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擴散速度越快,溶解度越小,擴散速度越慢,故4種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色素1、2、3、4,C錯誤;遷移率為0.95和0.53的色素分別對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兩者主要吸收可見光中的藍紫光,D錯誤。16.D根據(jù)題中“PQ在傳遞電子的同時還能將H+轉運至類囊體腔中”及圖示推測,乙側為類囊體腔,甲側為葉綠體基質。由于乙側的H+濃度遠高于甲側,因此,使膜兩側H+濃度差增加的過程有水分子的光解和PQ主動轉運H+,A正確;植物體進行光反應不僅需要光合色素吸收轉換光能,還需要酶、適宜的溫度等,所以即使給予光合色素提取液充足光照也不能進行光反應產生O2,B正確;由圖可知,CF0和CF1在圖中所示生理過程中的作用是催化ATP的合成、轉運H+,具有催化功能和載體功能,很可能是蛋白質,C正確;根據(jù)圖中所示,水光解后產生O2、H+和電子,故最初提供電子的物質為水,水光解后產生的電子和H+將NADP+還原為NADPH,故最終接受電子的物質為NADP+,D錯誤。17.D長期干旱條件下,葉肉細胞在10~16時CO2的吸收速率降為0,即凈光合速率為0,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時也在進行光合作用,A錯誤;正常條件下,12時CO2吸收速率最快,表明此時有機物積累最快,但是之后有機物還在積累,植株干重在20時之前與橫軸的交點處達到一天中最大,B錯誤;正常條件下,葉肉細胞在0~6時和20~24時可通過呼吸作用產生ATP,C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長期干旱條件下,蝴蝶蘭可在夜間吸收CO2并儲存在細胞中,而在白天關閉氣孔防止水分過度蒸發(fā),以適應干旱環(huán)境,D正確。18.B由表可知,在實驗設定的溫度范圍內,黑暗下O2的消耗量逐漸增加,即呼吸作用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A正確;光照下O2的增加量可代表凈光合速率,黑暗下O2的消耗量可代表呼吸速率,根據(jù)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T4溫度下,植物的總光合速率最大,即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最多,B錯誤;在相同光照條件下,T4溫度下光照下O2的增加量=黑暗下O2的消耗量,即T4溫度下裝置內O2的釋放量與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C正確;一晝夜植物有機物的積累量可用“光照時間×凈光合速率-黑暗時間×呼吸速率”表示,據(jù)此可知,T1溫度下,該數(shù)值為14×2.7-10×2>0,T2溫度下,該數(shù)值為14×6-10×4>0,T3溫度下,該數(shù)值為14×12.5-10×8>0,T4溫度下,該數(shù)值為14×12-10×12>0,因此該植物在四種溫度條件下有機物積累量均大于0,即均有有機物積累,D正確。19.C分析題干信息:甲、乙兩組試管中放置等量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若菠菜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于蔗糖溶液濃度,則在甲組試管中將出現(xiàn)細胞吸水,導致甲組試管中蔗糖溶液濃度增大,再將甲組試管中的溶液轉移至乙組試管中部,由于該液滴濃度大,在乙組試管中表現(xiàn)為下降,菠菜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與甲組試管中溶液的濃度差越大,細胞吸水越多,吸取的甲組試管中的液滴濃度越大,液滴下降越快;若菠菜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小于蔗糖溶液,則在甲組試管中將出現(xiàn)細胞失水,甲組試管中的液滴轉移到乙組試管中后表現(xiàn)為上升,A正確。據(jù)表可知,加入的蔗糖溶液濃度為0.15mol/L時,細胞吸水,有色液滴下降,加入的蔗糖溶液濃度為0.20mol/L時,細胞失水,有色液滴上升,因此菠菜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介于0.15~0.20mol/L之間,B正確。根據(jù)液滴升降情況,得到試管1、2、3中蔗糖溶液濃度小于菠菜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其中1號試管中蔗糖溶液濃度最小,故液滴下降最快,C錯誤。細胞失水越多,觀察到的葉綠體分布越密集,試管6中蔗糖溶液濃度最大,菠菜葉片細胞失水最多,質壁分離程度最大,葉綠體分布最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3.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蘇教版
- 《圖形與測量》(教案)2024-2025學年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北師大版
- 2025年關于畢業(yè)學位論文原創(chuàng)的協(xié)議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第5單元 積的近似值∣蘇教版
- 2024年家用電熱電力器具及類似產品項目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個人房屋租賃合同模板(含租賃登記)
- 2025年度醫(yī)院聘用制醫(yī)院電梯管理員勞動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度不銹鋼雨棚戶外裝飾與照明一體化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地產租賃合同終止執(zhí)行通知范本
- 2025年度企業(yè)知識產權保護委托書合同范文
- 2024-2030年中國精細化工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非標自動化行業(yè)需求領域與供需平衡預測分析報告
- 2024年重慶市高考生物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學習強國)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DL∕T 540-2013 氣體繼電器檢驗規(guī)程
- 《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 數(shù)控機床技術先進性
- 電梯井腳手架搭設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
- 【正版授權】 IEC 62317-9:2006+AMD1:2007 CSV EN Ferrite cores - Dimensions - Part 9: Planar cores
- 《阿Q正傳》(課件)2023-2024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2024年黑龍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1套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