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末試題_第1頁
大興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末試題_第2頁
大興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末試題_第3頁
大興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末試題_第4頁
大興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學期末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基礎·運用(共14分)學校組織寒假實踐活動“年逢辰龍”,請你參加班級分組活動并完成下列任務。1.第一小組同學搜集了與“龍”這個文化符號相關的材料,請閱讀并完成(1)—(4)題。(共8分)在古代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蛇身、鱷首、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顎下有珠。宋代羅愿在《爾雅翼》中也記載,龍具有各種動物的特征。其實龍最初只是一個圖騰。沒有人真正目睹過龍,但人們卻聽聞過許多靈異的傳說,比如龍能隱能顯,又能興云致雨,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于是,人們內(nèi)心生發(fā)了對龍的興味和崇拜,龍遂演變成神圣的象征。神話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皆龍身人首,被稱為“龍祖”;炎帝是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死后化為赤龍。《史記》中記載漢高祖劉邦是其母與蛟龍所生,相貌“隆準而龍顏”,醉臥之時,有人“見其上常有龍此類說法在歷史上屢見不鮮。于是,龍后來成為皇權的象征,皇帝又稱真龍?zhí)熳?,皇宮使用的器物也多以龍為裝飾。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龍的造型也在不斷變化。漢代瓦當上的行龍,隋代趙州橋石欄板上的雙龍,唐代銅鏡背面的云龍,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龍,明代金冠上的升龍,清代皇帝玉璽上的蟠龍,當代的各式祥龍……不同時代龍的造型顯示出不同的風采漢代雄健豪放,隋唐雄壯圓潤,元代成熟穩(wěn)健,明清繁復華麗,而當代的祥龍總是仰頭挺胸、瞠目振鱗,盡顯(xuān)昂之態(tài)。龍的形象深植于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具有出類拔(cuì)不同凡響的文化象征,文人們也以龍創(chuàng)出許多成語,如龍鳳呈祥、攀龍附鳳、生龍活虎等。(1)下列加點字讀音和橫線處根據(jù)拼音寫漢字全都正確的一項是(2分)A.潛淵(qián)興味(xīng)出類拔萃宣昂B.潛淵(qiǎn)興味(xīng)出類拔粹宣昂C.潛淵(qián)興味(xìng)出類拔萃軒昂D.潛淵(qiǎn)興味(xìng)出類拔粹軒昂(2)《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對“隆”的解釋為:①山中央高起的地方,引申為“高”“升高”。②盛、隆盛,引申為“興盛”“使興隆”?!皽省钡慕忉尀椋孩僖环N測量水平的儀器。②標準、準則。③鼻子。根據(jù)詞典的解釋和文段語境,你推斷“隆準而龍顏”中“隆準”的意思是:。(2分)(3)在文段方框中依次填入標點符號,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4)根據(jù)語法規(guī)則,文段中畫波浪線句子的主干應為。(2分)2.第二小組的同學圍繞春節(jié)期間必不可少的裝飾品燈籠進行了探究,請閱讀同學們整理的材料,完成(1)—(3)題。(共6分)每逢春節(jié),人們都會掛起象征團圓的紅燈籠,表達對生活“紅紅火火”的美好愿望。由于“燈”的字音和“丁”相近,所以燈籠也意味著人丁興旺;孩子啟蒙入學時,父母會為孩子精制一盞燈籠,由啟蒙老師親手點亮,①,稱為“開燈”;抗日戰(zhàn)爭時期,愛國志士們會在燈籠上繪制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燈籠又②。扎燈籠的材料很簡單,就是葦篾。秋天割下蘆葦除去葉鞘,挑選后切成半米和一米兩種規(guī)格的小段,再用破篾工具將葦子分出幾段葦篾,由于破好的葦子缺少水分,還要在水中浸泡,待到葦篾泡得柔軟時,才可以扎燈籠骨架。再經(jīng)過整形、糊紙、畫圖、做燈籠架、插蠟燭等多道工序,才完成一件手扎燈籠。人們常常把對美好生活的祈望寫在燈籠上。比較傳統(tǒng)的有“?!薄凹椤?/p>

“太平盛世”

“連年有余”

等。當然,門庭、臥房等處的燈籠上也可以寫自己喜歡的對聯(lián)、格言。

燈籠因其豐富的內(nèi)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之一

,在世界各地展現(xiàn)著獨特的魅力。(1)在文段橫線處中依次填入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①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②象征前途一片光明A.①②B.②①(2)請根據(jù)文段畫波浪線部分的文字,概括扎燈籠的操作工序。(2分)割蘆葦——②去葉鞘——③——④切葦段——⑤破葦子——⑥——⑦扎骨架(3)同學們想在燈籠上寫一幅對聯(lián)表達新春祝福,下面是三幅打亂順序的對聯(lián),請運用對聯(lián)知識,任選一幅,將字母填寫在橫線上。(2分)上聯(lián):下聯(lián):二、古詩文閱讀(共19分)(一)默寫。(共5分)3.此中有真意,。(陶淵明《飲酒》)(1分)4.,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1分)5.角聲滿天秋色里,____________。(李賀《雁門太守行》)(1分)6.對于戰(zhàn)亂中身處異鄉(xiāng)的人們而言,家書的珍貴不言而喻,正如《春望》一詩中所說:“,。”(杜甫《春望》)(2分)(二)閱讀《漁家傲》,完成7-8題。(共6分)漁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7.這首詞開篇用“接”“連”兩字,把四垂的天幕、①和破曉時彌漫的霧氣組合在一起,營造出一種②的意境;而“轉(zhuǎn)”“③”兩字,則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出船在風浪中航行的情形,既富于生活的真實感,又具有夢境的虛幻性。下片中,詞人先以“嗟”“④”二字傳達出對日暮途遠、空有才華的嘆息和不滿,后化用莊子《逍遙游》中的句子,以大鵬自比,使夢幻與現(xiàn)實融為一體。(4分)8.下面是一幅“九萬里風鵬正舉”的書法作品,同學們認為這幅作品很好地展現(xiàn)了作者在詞作結尾處想要表達的情感,請結合書體特點簡要分析。(2分)答:(三)閱讀《愚公移山》,完成9-11題。(共8分)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9.下列選項與例①中的“且”意義相同的一項是(1)(填字母),與例②中的“之”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2)(填字母)。(2分)例①:且焉至土石A.不義而富且貴B.年且九十C.天子且至D.且秦滅韓亡魏例②:跳往助之A.友人慚,下車引之B.水陸草木之花C.已而之細柳軍D.實是欲界之仙都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翻譯及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翻譯:憑您的力量,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不能削減,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理解:愚公妻子的語氣充滿嘲諷,她從“質(zhì)疑”的角度提出問題,她認為愚公年老體弱,甚至還會面臨連土石都不知道放在哪里的問題,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翻譯:你太不聰明了!憑你老邁的年紀、殘余的氣力,連山上一點草木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理解:這句話把“甚矣”提前,強調(diào)愚公不聰明。智叟的語氣中充滿輕視、譏笑,他認為愚公不可能完成移山的任務,更不理解愚公的堅定執(zhí)著。【丙】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譯: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理解:面對智叟的輕視嘲笑,愚公用反問的語氣,肯定了人力的無窮無盡和山只會越挖越少的事實。這是對人力和自然發(fā)展變化關系的深刻認識,令人信服,智叟也啞口無言。11.閱讀文章和【鏈接材料】,結合內(nèi)容說說愚公對待移山和魯公對待修園分別是什么態(tài)度。(4分)

【鏈接材料】

魯公治園,欲鑿池,父曰:“無地置土?!惫熘?。或曰:“土可壘山?!惫浦?欲行。妻曰:“不畏小兒女顛躓耶?”公復止?;蛟?“筑徑通之,設欄護之,又何憂焉?”公從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園成必添仆婦,下房不足,甚可慮也。”公猶夷不能決,事又寢。

[注]①治:修建。

②或:有的人。③顛躓(zhì):被東西絆倒。④猶夷:遲疑不決的樣子。⑤寢:停止。答:三、名著閱讀(4分)12.魯迅先生曾評價法布爾的《昆蟲記》“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書”。請結合書中的具體內(nèi)容,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100字左右)答:四、現(xiàn)代文閱讀(共23分)(一)閱讀三則材料,完成13—15題。(共8分)【材料一】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的古代皇家園林,其前身為清漪園。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集傳統(tǒng)造園藝術之精粹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頤和園巧借周圍萬壽山、昆明湖的山水環(huán)境,盡顯高遠開闊。園內(nèi)建筑幾乎包羅了中國古典建筑的全部形制,如殿、舫、樓、閣、亭、廊、牌樓等,集官式建筑之大成,富麗恢宏,又被稱作“皇家園林博物館”。園內(nèi)景觀精巧別致,彩繪、雕刻等細節(jié)也展示了皇家園林的華貴之美。園內(nèi)的建筑、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湖面藝術地融為一體,在自然之美中,完美彰顯出中國皇家園林恢弘富麗的氣勢,高度體現(xiàn)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静牧隙繒炒簣@,位于北京海淀區(qū),圓明園南,北京大學西。該園占地1200畝左右,被稱為“京師第一名園”。暢春園是康熙皇帝為自己在京西修建的第一座大型“御園”,利用清華園殘存的水脈山石,在其舊址上仿江南山水營建而成。暢春園中的建筑風格樸素,灰瓦覆頂,不施彩繪。園墻為虎皮石砌筑,堆山則為土丘平岡,不用珍貴湖石。園內(nèi)有大量明代遺留的古樹、古藤,又種植了臘梅、丁香、玉蘭、牡丹、桃、杏、葡萄等常見花木,林間散布麋鹿、白鶴、孔雀、竹雞,景色清幽。暢春園這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造園風格,影響了在其之后落成的避暑山莊和圓明園(乾隆擴建之前)等皇家宮苑?!静牧先快o宜園是清代一座以山地為基址的行宮御苑,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靜宜園以自然景觀為主,具有濃郁的山林野趣,由內(nèi)垣、外垣、別垣三部分組成。內(nèi)垣接近山麓,為園內(nèi)主要建筑薈萃之地,各種類型的建筑物如宮殿、園林庭院等,都能依山就勢而建,成為天然風景的點綴。外垣占地最廣,地勢開闊而高峻,因自然山景構建了人工小園林建筑,既裝點了開闊的山林景觀,又為游人提供了欣賞自然風光的絕佳之處。別垣內(nèi)有見心齋和昭廟兩處較大的建筑群,見心齋的廳堂依山而建,庭院內(nèi)以曲廊環(huán)抱半圓形水池,別垣的其他景點也都巧妙地分散于山野丘壑之間。13.閱讀三則材料和資料卡,判斷頤和園、暢春園和靜宜園在“三山五園”綠道示意圖上的位置,并在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名稱。(3分)“三山五園”綠道示意圖A:B:C:14.請你說說【材料一】中所提到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在【材料三】中是如何具體體現(xiàn)的。(2分)答:15.三則材料中的園林在設計上都借助周圍山水環(huán)境,形成自然之趣。同時,頤和園、暢春園和靜宜園在設計上各自側(cè)重突出的特色又分別是①、②、③。(3分)(二)閱讀《跟著父親讀古詩》,完成16—18題。(共11分)跟著父親讀古詩潘向黎①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還是學齡前稚童,父親便讓我開始背誦古詩。我背的第一首詩是“白日依山盡”,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線”。②再然后,應該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在我當時的心目中,這首詩有的地方完全不明白,杜少府,肯定是姓杜名少府了,但什么是城闕?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是換油人嗎?繼續(xù)背,“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當時我還沒有見過海,“?!弊肿屛蚁氲降氖歉赣H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見到父親兩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遠,那是“海內(nèi)”還是“天涯”?③大概是我十一歲那年吧,父親到外地出差,給我?guī)Я艘惶滋圃姇〞?,就是一張張書法的黑白照片。其實很簡陋,但是我愛不釋手,天天拿著看,翻來覆去地看。其中有一張是我沒有背過的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庇浀檬怯靡环N“奇怪”的字體寫的,后來知道是隸書。這首詩我很喜歡,但是不太明白這個杜牧到底想說什么。但是讀著讀著,眼前好像出現(xiàn)了一幅畫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車上看到的煙雨朦朧的田野那樣,我被一種奇異的感覺籠罩了,覺得自己整個人在昏暗中閃閃發(fā)光。當時母親在我對面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我沒有打擾她,而是一個人安靜地體會那種無聲無息從天而降的幸福。獨自驚喜了一會兒,又有一點隱隱的擔憂:怎么讀不出什么要人上進的意思?還是理解錯了?在反復的思量中,我終于明白了: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讀詩人的面前,讓人覺得優(yōu)美,置身其境,這首詩的價值已經(jīng)足夠了。詩不一定是用來包裹人生道理,不說“苦寒”,單純寫梅花也是可以的?!炯住棵靼琢诉@一點,我有一種被赦免的輕松感,從此更自在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詞來讀了。④【乙】十二歲時,隨母親移居上海全家團聚,一下子海闊天空了。我從父親的書架上很方便地可以接觸到許多古典詩詞讀本,而且編選者都是真正的學問大家。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面對豎排書那種奇異的說不清來由的肅然起敬的感覺。⑤也就是在這些詩詞選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在書上隨手標記、評點的做法。父親在這些書里,用鉛筆、紅鉛筆、藍色鋼筆作了各種記號,有三種顏色表示至少讀了三遍。比如《樂府詩選》中,在第18頁的《猛虎行》的注釋部分,父親在“雙起單承”四字的旁邊用紅筆劃了雙線,于是我第一次讀這首詩就知道了古詩中的這種手法?!栋最^吟》有“溝水東西流”之句。我頓住了:水怎能同時向兩個相反方向流呢?正覺得不好理解,看到父親批注“‘東西’是偏義復詞,偏用東字的意義”這一句。哦哦,原來如此!《子夜歌》中有“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父親在“期”字旁邊注一“棋”字,還用一個拉長的箭頭標到上句的“空局”處,使我更明確地理解了“‘期’與‘棋’同音雙關”的注釋——眼前是一個空局,就是“未有棋”,同音雙關成“未有期”,思念之人相見無期的惆悵,寫來多么婉轉(zhuǎn),又自然又含蓄。當時的我,還遠遠不能說出“蘊藉”“風調(diào)”,但是已經(jīng)模糊感受到了一種匠心獨具與渾然無痕。⑥父親覺得好的地方,會劃圈。若是句子好,先劃線然后在線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則在標題處畫。好,一個圈;很好,兩個圈;極好,三個圈。覺得不好,是一個類似于拉長了的頓號那樣的一長點。讓父親畫三個圈的情況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頓衣裳”,清清嗓子,認認真真地讀上幾遍。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地對父親說,某一首詩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你的三個圈,父親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開討論。⑦于是我只能用也在書上點點劃劃寫寫的方式來抒發(fā)自己的讀后感,只能在他讀過的書里通過各自的評注和他“聊天”。我喜歡的詩,有時和父親不一樣,比如我在28頁的《西門行》的“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四句上重重地劃了線,加了圈。父親卻說:“好是好,不過三個圈太多了,兩個圈還差不多?!备赣H大概覺得最好的詩是不能這樣說穿道破,直截了當?shù)摹6矣X得:一說說到了底,多么痛快!也難怪,我讀這些詩正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時候,加上八十年代萬象更新、充滿希望的時代氛圍,明明是無邊無際的憂愁和苦悶,我也讀成了明快鏗鏘。⑧【丙】有一天,我捧著一本古詩站到父親面前,破釜沉舟地對他說:“這首詩,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你給我五分鐘?!备赣H聽完我機關槍掃射般的一通話,想了一想,說:“雖說詩無達詁,不過你說的好像比我當年更有道理。”沒等我發(fā)出歡呼,他又說:“哪天我去看朱先生,帶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親的老師,而且是父親特別尊敬的老師??!我又覺得自己整個人閃閃發(fā)光起來了。⑨就在那一天,我覺得自己長大了。16.文章回憶了“我”不同時期讀古詩的經(jīng)歷和認識。學齡前,“我”背誦詩詞,很多地方都不明白;十一歲那年,“我”①,②;到上海后,“我”讀書上的評點批注,③;再后來,“我”④,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4分)17.文中【甲】【乙】【丙】三處畫線句中都有大詞小用的現(xiàn)象,請任選一句,結合上下文,分析其妙處。(3分)答:18.本文的標題是“跟著父親讀古詩”,有同學覺得標題不大恰當,認為父親對“我”學古詩的影響較小。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看法。(4分)答:___________(三)閱讀《雪蓮花》,完成第19題。(4分)雪蓮花吳聰先①雪域高原的春天是美的。天空湛藍,云彩恬淡,舉頭似乎能透至根;大地綠韻,星花搖曳,低頭似乎能觸至魂。大美,還數(shù)雪蓮花。她鶴立于群山之巔,綻放于厚雪之隅。它潔白無瑕的花瓣與皚皚白雪相依偎,在陽光的照耀下,圣潔飄逸,好似哈達在蒼穹舞動祝福。②初踏西藏,雪蓮花的誘惑讓人難以忘懷。她生長在海拔4500米左右的懸崖峭壁上,面對如此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她決意與純凈的雪山為伍,默默守望盛開。③自古以來,西藏百姓從白云、雪山、乳汁、糌粑等認識了白色,形成了以白為基調(diào)且為至尊的審美理念。白色的雪山、冰雪意味著力量、智慧、博大,給人敬畏之意,進而白色也象征著純潔、正義、善良。生長于白皙之域的雪蓮花,自然成為西藏的“天之驕子”。一千多年前,唐代邊塞詩人曾經(jīng)這樣吟唱:“恥與眾草之為伍,何亭亭而獨芳!何不為人之所賞兮,深山窮谷委嚴霜?”④在西藏時間長了,會時時被這種境界所熏染,震撼。⑤一次下鄉(xiāng)到離大峽谷最近的一個村莊,沿途峽谷幽深空靈,杳無人跡,瀑布跌宕,植物繁密如織。左邊的天空暗云翻滾,雨霧彌漫,宛如冥界;右邊的天空卻艷陽升騰,灼熱籠罩,似如爐盆。曠垠的沙丘不著邊際,時有牲畜、野獸的殘骸散落。我們?nèi)祜L餐露宿,是眼前的村景消除了身心的疲憊。村中雙人合抱的核桃樹叢,果碩葉茂,纏繞小村;黃酥酥的青稞遍滿田野,把“選美中國”首峰的南迦巴瓦峰囊括懷中。土石夯筑的房屋,透出悠久藏文化醉人的氣息;溝渠清水暢流,映出雪山、林卡、牦牛、羊群的倩影。進村沒有平整的路面可尋,拖拉機、發(fā)電設施等“龐壯”之器,要耗很大的氣力,方能引入村莊。⑥在西藏,言語中談到十八軍這個字眼,軍人會驀然舉手敬禮,普通人也露出敬仰的神情。1949年2月,中原解放軍改編為第二野戰(zhàn)軍,以中原一縱隊20旅為主組建了第十八軍。1950年3月4日,在四川樂山舉行進軍西藏誓師大會后,十八軍揮師西進。據(jù)一位老戰(zhàn)士介紹:當時入藏,是既戰(zhàn)斗,又修路。這條路沿線陡壁峭崖,溝壑縱橫,海拔入云,終年積雪。比如折多山、雀兒山,海拔分別為4298米、5050米。這些高山峻嶺太多了,通俗點說,就是在玉帝頭上“動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