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報道與調控_第1頁
組織報道與調控_第2頁
組織報道與調控_第3頁
組織報道與調控_第4頁
組織報道與調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8第四章新聞報道組織與調控【本章知識要點】本章介紹了新聞報道的組織和調控,包括新聞報道組織的必要性、類型與步驟、組織過程、方式、時機以及報道調控之接受反饋和調整報道等。新聞報道組織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對一個時期媒體所報道的全部內容的統籌安排;另一種是對一個時期媒體所報道的部分內容的統籌安排。新聞報道組織第一步是報道組織開始前的制定報道計劃,第二步是報道組織開始后對整個報道的調度和指揮。報道進程可分為部署與開篇、深化與拓展、結束與總結三個階段。新聞報道組織方式多種多樣,其中按報道者與新聞事件的關系分,包括當事者陳述的方式和第三者陳述的方式;按報道者反映報道對象的方法分,包括集中報道、連續(xù)報道、系列報道和組合報道;按照受眾是否參與報道過程分,包括單向式、回應式和相向式。配合式、即時式、預見式是報道組織時機的幾種基本類型。報道調控包括接受反饋和調整報道兩個基本內容。新聞報道組織與調控是新聞編輯策劃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也是新聞編輯工作的一個具體任務之一。在媒體的新聞編輯方針確定以后,新聞編輯策劃工作,一方面要努力制定好報道計劃與報道思想,另一方面要將策劃好的報道計劃與思想賦予一定的報道組織形式得以實施與體現,與此同時在開展報道的組織過程中,編輯又應根據變化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對報道組織作適時的、恰當的調控,從而保證報道組織的順利進行。所有這些,都是新聞編輯策劃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新聞報道組織(一)新聞報道組織的必要性我們知道,新聞編輯人員對媒體的內容和形式作出總體設計,便是編輯方針。但編輯方針畢竟只是原則性的決定,因此,還必須將編輯方針具體化、實踐化,這種具體化、實踐化的系統打算與計劃便是新聞編輯策劃。而經過新聞編輯策劃過的設計方案,又必須通過一系統的新聞報道組織才能一一落實。因此,所謂新聞報道組織就是根據新聞編輯方針和策劃方案對一定時期新聞報道的內容所進行的具體安排和實施。由此可見,沒有新聞編輯方針和編輯策劃,新聞報道組織便失去了依據,而沒有新聞報道組織,新聞編輯方針和編輯策劃的方案也難以落實。新聞報道組織是對新聞報道的具體安排,不過,它不是具體決定一篇新聞稿件如何選擇和修改,一條新聞標題如何制作,一個報紙版面、網站頁面、廣電節(jié)目如何安排等等,它是從新聞報道全局上對整個報道作出統籌安排,在整個新聞編輯工作中,它起著呈上啟下的作用,對新聞編輯方針來說,它是具體落實者;對選稿、改稿、標題制作、組版與節(jié)目編排等具體編輯工作來說,它又是指揮者。新聞報道是對現實生活的客觀真實的反映,那么,為什么要對這種反映加以組織呢?我們以為至少有下面幾方面的原因:其一,現實生活是十分廣闊的,但是,無論一張報紙出多少版,廣電辦多少節(jié)目,也不可能把全部現實生活搬到報紙和屏幕上來,即使具有海量信息的網絡也是如此。要解決現實生活的廣闊性、受眾要求的廣泛性同新聞報道反映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就必須對新聞報道加以統籌安排和組織,對新聞報道內容作出恰當的取舍。其二,新聞報道對現實的反映是通過報道者來完成的,報道者對現實的態(tài)度和看法,不能不在新聞報道中反映出來。要保證這種態(tài)度和看法的正確性,以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也必須對新聞報道加以選擇和組織。其三,新聞報道對現實的反映不應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有條理、有章法的,這樣才能有利于受眾接受。不對新聞報道加以組織,要做到這點也是不可能的。其四,新聞報道的對象是變化萬千的現實世界,加強對新聞報道的組織正是加強新聞編輯工作計劃性、發(fā)揮新聞編輯工作者能動性的重要方面。(二)新聞報道組織的類型與步驟1、報道組織的類型按新聞報道范圍大小,可將報道組織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對一個時期媒體所報道的全部內容的統籌安排,這是媒體的總編輯及其助手們所承擔的任務;另一種是對一個時期媒體所報道的部分內容的統籌安排,簡稱為專題報道的組織,這是編輯部各部負責人及編輯人員所承擔的任務。一個媒體在一定時期的全部報道,是由多種層次的大大小小的專題報道所組成的有機整體。2、報道組織的步驟新聞報道組織大體可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報道組織開始前的制定報道計劃,第二步是報道組織開始后對整個報道的調度和指揮。所謂報道計劃,是編輯部根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受眾的要求,對一個時期或一個專題的報道內容和方法所作的統籌安排。報道計劃一般包括報道的意圖、重點、階段、重要選題、方式和報道力量的安排等。報道計劃主要有階段性計劃、專題性報道計劃和典型報道計劃三種。階段性報道計劃是編輯部對一個時期的報道所作的總體安排,是這個時期編輯部總的新聞傳播意圖。如按時間的長短來分,有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長期計劃宜精不宜細,主要是明確報道思想,提出報道要點,以便給記者留有發(fā)展、豐富的余地。專題性報道計劃就是各個專題報道的計劃,它是階段性報道計劃的派生,它規(guī)定專題報道內容、重點、方法及報道力量的組織等。專題計劃又分為三類:即重點專題報道計劃、應景式專題計劃和突發(fā)事件的專題計劃。典型報道與一般報道相比,可以起到的一當十的作用,在制定報道計劃時,不僅要把典型放在重要位置上,而且要把典型的普遍意義搞清楚,把典型所引起的社會反映摸透。我們的典型報道應盡可能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示范性和榜樣性,典型宣傳要力求輕型化、形象化和多樣化。由于媒體工作本身特點決定,報道計劃有著較大的變動性。計劃制定后,在實施過程中,常常根據情況的變化作某些調整,甚至另外補充計劃。從某種意義上說,報道組織的過程,就是制定計劃并組織實施的過程。編輯要組織報道,要對一個時期各項報道的內容作出統籌安排,但是媒體所報道的內容極其廣泛,一一規(guī)定每篇稿件所寫的具體內容是不可能的,只能從大的方面確定報道中應宣傳的基本觀點。所謂報道思想就是體現在一項報道中的基本觀點,是宣傳報道的指導思想,它是貫穿整個報道的紅線。報道思想一旦明確,整個報道的總體安排就可以定下來,參加報道的人員也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當然,報道思想的確定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必須是在認真調查研究,掌握真實、全面情況的基礎上產生的。它的確定必須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符合黨的政策原則,符合人民的愿望要求,符合客觀實際。它的制定應遵循三項原則要求:即重點突出,力求全面,觀點鮮明正確。(三)報道的組織過程新聞報道思想和報道計劃確定之后,報道如何展開和實施,這是組織報道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下面試從報道的組織過程即報道進程來進行說明分析。一般說來,報道進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1、部署與開篇(1)部署。所謂部署,是指編輯部向記者、通訊員和作者下達采寫任務。部署的方式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說來,比較重要的報道,報社應專門召開有關采編人員會議,宣傳報道方案,分派具體任務。對于報道涉及人員不多或不便開會的情況則可以采取面談、打電話、通信聯系等方式,進行報道部署。部署的內容一般包括:布置稿件選題、體裁、篇幅、交稿時間以及采訪報道時應注意的事項等等。此外,部署有時還包括向被采訪者進行部署,諸如告之準備有關材料、安排座談等等,以便于被采訪對象的合作。部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開篇。(2)開篇。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所謂開篇,指在媒體上展開報道的開始。的確,“第一炮”能否打響,直接關系到報道的全局。那么,一項報道如何開頭呢?大體上有兩種基本方法:直入式和鋪墊式。1)直入式,即開門見山,直接進入議題。當報道一些簡單的、突出性事件或機密性很強不宜事先透露的事情時常采用這一方法。如大興安嶺特大火災、98長江特大洪水,央行調低銀行利率等。以報刊為例,其具體辦法有:或發(fā)一篇讀者來信,直接提出問題,引出報道;或發(fā)一條新聞,就新聞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發(fā)起連續(xù)性、深入性報道?;蛞砸环掌?、一封記者來信、一段小故事等等開頭,帶動一個報道系列。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開關,其共同特點是:開篇稿件必須直截了當,提出問題,引人注意。2)鋪墊式,即先揭開一個序幕,為正式報道某一事物作鋪墊。有些重要的報道或有些不易為受眾所了解的報道,在正式報道開始之前,需要一些背景的交代、材料的介紹、氣氛的烘托、含蓄的提示,它些內容就構成了報道的序幕。例如重大體育盛會、重要節(jié)日、香港回歸等報道,往往都要先介紹一些資料,或渲染人民群眾企盼的喜悅心情等。不過,這些“序幕”和“鋪墊”都是為以后的正式報道展開“導入”??傊?,無論采取哪種開篇的方式,都要求做到:首先必須能為后續(xù)報道打開通道,提供便利;其次易于為讀者所接受;第三層引人注意,具有吸引力。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選擇一些富有吸引力的開頭,因為這也是一種巧妙的宣傳藝術。2、深化與拓展一項報道開篇以后,接著就是向縱、橫兩方面展開,反映事物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提示事物的內在特征、本質,把報道逐漸引向深入,這就要求組織報道一方面要深化,另一方面要拓展。(1)深化。所謂報道的深化,就是指報道要向縱深方面展開,一項報道的深度如何,直接關系到報道的思想物和指導性。那么,組織報道如何向縱深方面展開呢?其辦法主要有:1)引申補充,說明緣由。我們的報道不僅要告訴受眾發(fā)生了什么事件,黨和政府頒布了什么政策措施,什么地方出現了先進典型,即“是什么”的問題,而且還要回答讀者“為什么?”的問題,即要從事物的因果關系方面加以補充詮釋,將報道展開起來。例如黨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對此我們的報道不僅要告訴群眾這是一項什么政策,還要回答為什么我黨要頒布布這一項政策,其制定的依據是什么?要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哪些問題等等。2)化整為零,各個擊破。有些報道選題抓得好,倘若僅停留在報道事物的表面,很可能難以引人注意,頂多只不過是一種大而化之的報道。倘若能將一個大問題分解為幾個部分逐個進行報道,“化整為零”、“各個擊破”,那么就很容易將報道引向深入。比如,90年代未期紡織行業(yè)面對著產業(yè)結構的大調整,一時不太景氣,如何開展紡織行業(yè)大突圍呢?如果我們的報道能“化整為零”,從諸如破產兼并,“退二進三”,組建集團等方面展開深入報道的話,那么我們的讀者對紡織行業(yè)如何走出困境的問題,將可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并對正處在困境中的紡織企業(yè)也將有許多啟迪。3)跟蹤返擊,層層遞進。凡是具有一定深度的報道,都是在連續(xù)解決一個又一個矛盾的過程中逐步加以深化的,因此循著事物發(fā)展的階段,“跟蹤追去”,也是將報道向縱層開的一種方法。例如國企改革,減員增效,必然引起部分職工下崗分流,如何引導下崗職業(yè)及時轉變就業(yè)觀念,重新上崗,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我們的報道可以對部分職工下崗如何找到新的崗位,以及新的崗位中工作的狀況作“跟蹤追擊”式的報道,只有這樣,我們的宣傳報道才有可能深入,從而達到傳播效果。有時,用“跟蹤追擊”法,可以反映事物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層層遞進的過程。(2)拓展。所謂報道的拓展,是指拓展報道面,即擴大報道的領域、范圍和報道題材。如何拓展報道報道面呢?大體可以從下面兩方面著手:1)報道范圍和領域的擴大。在組織報道中,報道的對象都有一個范圍和領域。大者到全世界,如亞洲金融危機,波及世界,均可成為報道的范圍。小者涉及到一個小單位、一個人,諸如典型人物、單位的報道。組織報道要求有廣度,到底應該廣到什么程度,受著兩個因素的制約,一是事物本身的狀況,二是報道對象在整個報道全局中所占的地位。不過,長期以來,組織報道中存在著一個普通問題是報道面較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報道思想上存在舊的觀念,狹隘理解媒體功能,忽視受眾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報道模式單一,報道方法缺少變化等等。因此,要拓展報道面,必須更新觀念,注意事物之間的廣泛聯系,把握事物的全貌,在方法上也要避免單打一??梢暰唧w情況,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從點到面,雖然它反映的是事物在量的方面的發(fā)展,但往往涉及到質的方面的變化。二是從一般到特殊,從反映事物的普遍情況到反映事物的特殊情況,比如待業(yè)青年擴大就業(yè)門路的問題,先報道普通青年,然后報道殘疾青年及失足青年就業(yè),這樣的報道就有可能拓展。三是跳躍式的橫向連鎖反應,報道中所反映的某一事物,有時它在現實生活中所產生的影響很廣,甚至是出乎報道人員之所料。倘若在組織報道中能以這些影響所及的范圍作報道的領域,也是擴大報道面的一種方法。諸如從煙、酒打假,電器維修的報道中,可以想到在提高商品質量、提高售后服務水平方面做些文章。四是在兩個報道領域之間的“結合部”上做文章。比如文體、科教、經濟、法制、社會生活等等都是不同的報道領域,在組織體育報道時,可以從體育與經濟、體育與社會、體育與教育的結合中拓寬報道內容。常言道:“體育搭臺,經貿唱戲”。2)報道題材和角度的多樣化。增加報道題材,是拓展報道內容的有效措施。同一主題,用多種材料、事實來說明,可以增強新聞的可讀性和接受性。同時,客觀事物是豐富多彩的,我們的報道角度也應多樣化,即除了從正面報道外,還可以從側面、從反面、從不同角度去反映它。具體來源,報道題材和角度的多樣化,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正面與側面的問題??陀^事物是豐富的、復雜的,我們組織報道如果總是從一個角度去反映它,那么受眾所看到的只是這個事物的“平面”,而非“立體”。而“立體”的印象總比“平面”的印象更為具體,更為全面。因此,要受眾獲得“立體”的印象,就不僅應該報道事物的正面,還應該報道事物的各個側面。二是大與小的問題,報道的題材有大小之別,對于專題報道所闡明的主題,除了可以用重大題材表現它外,還可以用較小的題材來表現它,選材的多樣化,可以使報道具有一定的廣度。所謂“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滴水見太陽”就是運用小的題材來反映重大主題的一種方法。三是古與今,中與外的問題,即要報道題材的時間性和地域性。組織報道時,無疑應以具有新聞性的現實性材料為主,但在此前提下,還可以配發(fā)一些歷史材料。同樣,在有關國內問題的專題報道中,配發(fā)有關國外的相關材料也是擴大報道面的一種方法。當然這其中應保持一定的比例,且不可喧賓奪主。3、結束與總結結束,即組織報道告一段落,報道結束的方式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封閉式和開放式。所謂封閉式,是指對報道的問題作一個明確的、肯定的結論,或對報道的事件交待結果。例如,每年的全國“兩會”報道,都是以會議結束而結束報道。又如三峽大江截流報道以上國堰合籠而結束,海灣戰(zhàn)爭報道以戰(zhàn)爭結束而告終。所謂開放式,是指對報道內容不作最后結論,留待受眾自己去思索與判斷?!督洕請蟆帆@全國好新聞特等獎的“關廣梅現象”報道的結束就是開放式。關廣梅是遼寧本溪的一名商業(yè)職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她從1985年開始租賃經營了八個國營、集體副食商店,因管理有方,效益明顯。但一些人對她大加指責,認為勞模承包經營國營商店,不是和資本家一樣了嗎?于是她非??鄲溃o《經濟日報》寫了封信,訴說自己的困惑,從而引起一場關于承包、轉讓、破產、兼并、拍賣等一系列問題的討論。討論結束,報社沒有對誰是誰非作出裁決,卻以《告讀者》的方式結束這次報道:本報就‘關廣梅現象’展開了一個多月的討論,今天就暫告一段落。討論的結束并不是認識的結束。實踐不會完結,認識就不會完結,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人們的認識也將經歷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過程,不斷發(fā)展,不斷深化,因此,我們衷心希望同廣大讀者繼續(xù)加強思想交流,隨時探討與改革密切相關的重大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這種結束就是一種開放式,它給人以思考的空間和余地,發(fā)人深思,啟人智慧,非常含蓄。當然含蓄不等于含糊其辭,媒體的態(tài)度一般蘊含在整個報道組織過程之中。在傳統計劃經濟時代,我們的新聞報道,因過分強調報道的宣傳教育作用,報道結束的方式多以封閉式為主。而如今,伴隨著新聞改革的深入和新聞競爭的加劇,報道的開放式結束越來越受到傳媒人的重視,并為廣大受眾所歡迎。一項報道的結束之后,無疑需要采編人員對這一報道進行適當的總結和回顧,以便從中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進一步探索新聞報道組織策劃的規(guī)律??偨Y的方式,大凡以開采編人員會議的辦法進行,最后形成總結性文字,刊登在內部刊物上,以示交流。(四)報道的組織方式新聞報道的組織方式即報道方式,它是報道者在傳播報道內容時所采取的易于受眾接受的方法和形式。采取什么樣的報道方式是由報道的內容所決定的,而報道方式的選擇是否恰當,又直接影響報道的效果?,F代新聞報道的組織方式多種多樣,其中經常采用的報道方式可分為三大類,其一,按報道者與新聞事件的關系分,包括當事者陳述的方式和第三者陳述的方式兩種;其二,按報道者反映報道對象的方法分,包括集中報道、連續(xù)報道、系列報道和組合報道。其三,按照受眾是否參與報道過程分,包括單向式、回應式和相向式。下面就此分別作一些介紹:1、當事者陳述式報道。即當事者直接陳述自己的活動和感受,其特點是報道者通過報紙直接和接受者講話,具有真切感和感染力。諸如公開發(fā)表的讀者來信、日記、信件、談話記錄等均屬于這一類。當事者是新聞事件的參與者和知情者,在一定條件下,由他們現身說法,也許比第三者轉述更合宜,更具權威性和說服力。比如“吸毒者的自白”、“殺人怨的懺悔”之類等。2、第三者轉述式報道。這是報紙大量采用的報道方式,一般記者、通訊員所寫的新聞、通訊、述評等都屬于這類。由于作者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來報告和評論新聞事件的,它可以不受當事者的某些觀點的束縛,看問題往往比較客觀冷靜,因此這種方式具有相當的客觀性。比如表揚性、典型性報道由第三者轉述式為佳。3、集中報道。即在較短時期內集中較多篇幅反映某一事物的報道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在一定的報道空間(版面)和時間)(刊期)內,發(fā)稿數量多,同類內容的稿件呈密集狀態(tài),這樣能把人們的視線集中,使整個報道突出醒目。這種報道方式長于表現重大主題和強烈的感情,比如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三峽截流、香港回歸等報道,很多媒體均采用了集中報道的方式。4、連續(xù)報道。即報道者隨著報道對象本身的發(fā)展,連續(xù)、及時地作出報道。一些正在發(fā)生著的重大事件需要隨著事件的發(fā)展才能把應報道的內容一一展示出來,便可采用這種報道方法。這樣報道方式的特點是:(1)具有及時性,能夠對現實作出迅速的反映,做到事情一發(fā)生就報道,并續(xù)報道進展。(2)具有完整性,能充分展現事物發(fā)展的整個過程。(3)具有反復性,能多次連續(xù)宣傳某一事物,收到潛移默化,深入人腦的效果。5、系列報道。即從事物的各個側面依次展開的報道。它與連續(xù)報道的區(qū)別主要表現在:系列報道雖然也是連續(xù)發(fā)表的報道,但它在著手報道時,原報道的對象已全部擺到報道者的面前,只需報道者轉換自己的角度,從不同側面深入挖掘,依次加以反映。與連續(xù)報道不同,系列報道不是單純去追蹤和描述事件的發(fā)展過程,而是用深遂的眼光,深入解剖事物,在反映現實上有較強的洞察力。在結構方面,系列報道要求比較嚴,各篇稿件的主題都是預先按整體的布局配置的,彼此聯系緊密,缺一不二。而連續(xù)報道中各篇稿件主題是按事件發(fā)展的進程隨機配置的,各篇稿件之間聯系不那緊密。6、組合報道。即用一組稿件反映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所發(fā)生的具有共同性的事。其特點和優(yōu)勢在于:它為受眾開辟了一個特定的觀察生活的窗口,即同一時間的不同地,人們都在干什么。組合報道的選題或問題比較集中,因此能夠在有限的篇幅中提供有關某一事物的全貌。7、單向式報道。即直接由報道人員委屈報道的內容傳播給廣大受眾,讀者不參與報道過程,不同報道者發(fā)生直接的交流。報道內容的傳播是單向報道的。圖示為:報道者→受眾,報紙上的新聞報道、評論、一般文章都屬此類。單向式報道的特點是直接滿足受眾被告知的要注求。8、回應式報道。即報道者是直接根據受眾提出的要求,問題來進行報道,這種報道是對受眾所發(fā)出的信息的一種回應,諸如:“答記者問”、“信箱”以及應讀者編排的稿件等,圖示為:受眾→報道者→受眾。這種報道的特點是所報道的內容有針對性,即有的放失?!?、相向式報道。又稱討論式報道,即報道者與受眾之間,受眾與受眾之間各自向對方提供意見和事實,共同探討某個問題,雙方共同參與整個報道過程。在這種方式中,報道者既是受眾,受眾也可以是報道者,圖示為:報道者受眾。這種報道方式的特點,一是融合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報道都與讀者的界限,消除彼此間的隔閡,使所傳播的事實和觀點易于被對方接受。二是具有探索性,這種報道不是先把結論告訴讀者,而是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使意見明確、一致?!?0、自由式報道。又稱綜合式報道,即報道者自由地運用以上各種報道方式,而無一定的模式。這種報道是完全根據報道內容的需要而定,往往是靈活多樣地采用多中報道組織方式。例如新華社當年對海灣戰(zhàn)爭的報道,總體上看是連續(xù)報道,但也穿插著用了系列報道,即采用了多角度,多側面的報道方式。以上介紹的常見的報道方式,報道方式的具體運用,最終取決于報道內容的需要。無論是一個時期戰(zhàn)一個專題報道,所反映的內容都是很多的,需要采取的方法也不可能只局限于一種,常常是多咱方法配合使用,使它們各自取長補短。這其中同樣涉及到統籌安排和報道組織策劃的問題,同時也是組織報道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五)報道的組織時機1、什么是報道時機所謂報道時機,就是在組織報道中潛伏著的有利于報道獲得良好效果的機會。報道能否成功固然與組織報道的內容和方式有關,但與報道進行的時間把握是否恰當適宜也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一項報道如果發(fā)表進機得當,就會引起讀者的興趣和重視,關注的人就會增加。接受的程度也會提高,反應的效果也就會好。反之,會令讀者產生逆反心理,直接影響傳播效果。2、把握報道時機的幾種類型首先是配合式。即配合形勢發(fā)展、政策頒布、工作部署等宣傳的需要,進行報道組織策劃。這是長期以來用得最多、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報道時機的把握形式。諸如黨和政府發(fā)布一項重大方針、政策,報紙必須立即組織力量進行宣傳報道,一方面闡釋其意義和作用,另一方面反映群眾對其認識和執(zhí)行的情況。比如1998年10月14日閉幕的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yè)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制定了將土地承包期更延長30年的政策。對此全國各大報紙均作出積極的配合式報道,《人民日報》還發(fā)了社論。把握配合式報道時機對于及時宣傳常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引導人民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涉及對外宣傳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又必須看到配合式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報道內容往往重復上面頒布的文件精神,缺乏深度和說服力,加個各報紙同時進行,易造成千報一面,影響傳播效果。我們的目標是既要配合好,又要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講求宣傳藝術。其次是即時式。即事先無可知道的突發(fā)新聞事件、突然變化的現象等一經出現,立即進行的組織報道策劃。即進式性報道最能體現新聞報道的時效性特點,在新聞實踐中運用廣泛,深受讀者歡迎。如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發(fā)生了百年未遇的洪水災害,災情一出現,各大報社立即進行了跟蹤報道,及時發(fā)回新聞,呼吁全社會積極抗洪賑災。即時式報道的特點是報道組織策劃不可能提前進行,對報道過程也無法預先控制,只能隨新聞的發(fā)生,發(fā)展做出即時反應和調整。即時式報通較多地見于突出性新聞事件,而突發(fā)性事件又以災難性事居多。過去習慣于對災難的處理有了結果才報道,這就使本應進行進的報道變成了完成的報道。在經濟新聞,社會生活新聞報道中也有尖似現象,即總要等上面有了明確的態(tài)度之后才作反應,新聞報道中的這種“等、靠、要”使我國傳媒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所以采用即時式報道,不但符合讀者需要,也是一種宣傳策略。我們的目標是真實的事情,藝術地告訴大家。第三是預見式,即對尚未發(fā)生,可能發(fā)生的現象和問題進行未雨綢繆的報道組織等劃,并使報道開始于問題處在萌芽狀態(tài)之時,引導社會輿論。這也就是常說的預測式報道。目的在于喚起讀者的注意。這種報道時機的把握在當今市場經濟風云變幻的時代,尤其有必要。因為,新聞報道不僅要告訴讀者發(fā)生了什么,正在發(fā)生什么,還要告訴讀者將會發(fā)生什么,以引導讀者正確地面對社會變化,采取正確的應變措施。3、如何選擇好報道時機要選好報道時機,應當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其一環(huán)境與背景的選擇。一項報道在它發(fā)表前后或同時,外界發(fā)生的某些事情常常構成了這一報道的特定環(huán)境和背景。借助它們有時可以顯示報道的意圖、意義和傾向,甚至能夠把報道中未能說明、不便說明的問題表露出來。如果在組織報道時,把握好報道環(huán)境和背景,就可以收到很好的社會效果。例如有一個時期海外謠傳中國要進行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說什么“從文化界開刀”“作家白樺投進了監(jiān)獄?!毕愀邸段膮R報》沒有直接去辟謠,而是報道了本報特約記者陳朗先生的一篇特寫《在白樺家里作客》,海外人士從這篇特寫中,不難理解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其二受眾心理的考察。一項報道的發(fā)表,最好選擇在最容易引起受眾注意和發(fā)生興趣的時刻,也就是選擇在最易激發(fā)受眾感情的時刻。如黨的十五大召開夕,新聞媒體及進報道了對陳希同的處理決定,表明了黨反對腐敗的決心,廣大群眾對此歡心鼓舞。值得注意的是,要考察好受眾的心理,就必須聯系好生活中出現的某種狀況,研究受眾的興趣、注意力、抓到一些由頭和機會,同時還應注意受眾思想上的承受能力的狀況。其三與實際工作的步驟相配合。如果報紙上報道的內容超越或落后于實際工作的狀況,其結果不但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而且會給實際工作造成很大被動。因此注意研究際工作的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是掌握報道時所必需的。其四與重大事件同步。在突發(fā)事件方面,及時向受眾報道最新情況,尤為重要。應建立健全重大突發(fā)事件新聞報道的反應機制。包括預警機制、授權制度、指揮協調機制、快速處理機制、輿情分析機制等。(六)報道的組織原則第一,取信原則。策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無論如何策劃,新聞報道都要實事求是、取信于受眾。不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吹噓、隱瞞事實,只能是炒作。歪曲事物原貌的報道一旦為受眾識破,傳播者的立場和傾向不僅不能為受眾接受,而且還會引起強烈的逆反心理。第二,創(chuàng)新原則。報道策劃的價值在于通過精心謀劃和周密組織使報道取得不同凡響的傳播效果。因此,從選題策劃到方案設計都要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如果失去了創(chuàng)新,報道策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也就沒有獨家的價值。第三,變通原則。策劃者總是在報道客體發(fā)展變化的某一點上謀劃報道,但客體的這種發(fā)展變化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隨時都可能會出現策劃者未曾預計到的新情況新變動。因此,策劃者要把握傳播的主動權,審時度勢,隨時變通,盡可能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分析,使方案具有靈活性、應變性。在報道實施過程中,緊密注視各方面情況的變化,隨時對報道方案做出修正和調整。第四,實效原則。報道策劃的最終目標是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也爭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尤其對于市場化的媒體)。社會效益是直接的,經濟效益是間接的,并且是由良好的傳播效果轉化而來的。好的報道也應該帶來好的經濟效益,否則,媒體將會因報道策劃的高成本而入不敷出。成功的報道是那些能夠讓事實本身說話、讓受眾自主思考的報道,所以,策劃手段越隱蔽,傳播效果越好。第五,可行原則。報道設計方案必須具有可操作性,不能因為技術達不到,缺乏人力資源、資金不夠而使方案無法實施,成為紙上談兵。在報道策劃過程中,要注意對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條件分析論證,使每一步驟的設計都切合實際,能夠揚長避短,具有可行性。以突發(fā)事件為例。(1)快速及時是處理突發(fā)新聞事件的重要原則(2)突發(fā)事件的新聞傳播行為必須把握正確導向,切實貫徹“三貼近”原則(3)突發(fā)事件報道的時效固然重要但是由于突發(fā)事件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強,稍把握不好,就很容易產生負面影響甚至給社會政治穩(wěn)定造成危害。因此要從政治上、大局上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要把“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落到實處。(4)根據突發(fā)事件本身具有連續(xù)性的特點,挖掘新聞報道深度和廣度。二、新聞報道調控報道調控與報道組織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同時報道調控是報道組織過程中一個關鍵部分。隨著新聞改革的不斷深入,報道調控在組織報道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所謂報道調控,是指在報道進行過程中對報道效果的把握,亦即隨時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調查整報道規(guī)劃,控制報道進展,以達到最佳的報道效景。報道調控包括接受反饋和調整報道兩個基本內容。(一)接受反饋織報道一旦進行,其報道計劃便按部就班地納入實施。然而報道計劃的制訂,是早于新聞事實發(fā)展過程,有一定超前性,在報道展開過程中,原來的設想有可能與發(fā)展變動的事實不符,或考慮不同。要使報道順利進行,則需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對報道計劃作適當調整和補充。不過報道調控的基礎是隨時了解變化的信息,即接受各方面的反饋,只有這樣報道調控才有的放矢。具本來說接受反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一是報道者的反饋。記者、通訊員和其他作者他們是采寫報道的主力軍,他們對實際情總掌握得最多最細,對報道的效果也就知最快,他們即是報道的參與者,又是媒體和社會間溝通和橋梁。一項報道能否按原計劃進行,報道者的感覺往往是最靈敏的。而且他們身處報道第一線,對實際情況比較熟悉,常常解對報道的調整和補充提出許多真切的意見和建議。因此報道組織者應首先注意接受報道者的反饋,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選性。二是報道對象的反饋。俗話說:當局者明。被采訪、被報道者是報道的當事人,他們能否接受報道,能否給予配合,他們在報道進行過程中有無改變自己的行為和觀點,都直接影響下一步報道的進行。因此報道組織中了解他們的情況到至關重要。事實上在報道過程中,應被報道者要求而調整報道情況經常發(fā)生,諸如表揚性報道,被表揚者有顧慮,要求省略某些原定的報道內容;批評性報道,被批評者提出報道內容不實,或報道中說的情況已經發(fā)生了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