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數(shù)軸上動點問題綜合的三種考法(北師大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數(shù)軸上動點問題綜合的三種考法(北師大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數(shù)軸上動點問題綜合的三種考法(北師大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數(shù)軸上動點問題綜合的三種考法(北師大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數(shù)軸上動點問題綜合的三種考法(北師大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數(shù)軸上動點問題綜合的三種考法

【知識點精講】

1.數(shù)軸上兩點間的距離

數(shù)軸上A、B兩點表示的數(shù)為分別為a、b,則A與B間的距離AB=|a—b|;

2.數(shù)軸上點移動規(guī)律

數(shù)軸上點向右移動則數(shù)變大(增加),向左移動數(shù)變?。p?。?;

當數(shù)a表示的點向右移動b個單位長度后到達點表示的數(shù)為a+b;向左移動b個單位長度

后到達點表示的數(shù)為a-b.

類型一、求運動的時間

例.⑴在數(shù)軸上標出數(shù)-4.5,-2,1,3.5所對應的點AB,C,D;

-5-4-3-2-1012345

(2)C,。兩點間距離=;2,C兩點間距離=;

(3)數(shù)軸上有兩點M,N,點"對應的數(shù)為。,點N對應的數(shù)為6,那么N兩點之間的

距離=;

(4)若動點尸,。分別從點仇C同時出發(fā),沿數(shù)軸負方向運動;已知點尸的速度是每秒1個單

位長度,點。的速度是每秒2個單位長度,設運動時間為乙問:

①,為何值時尸,。兩點重合?

②t為何值時P,Q兩點之間的距離為1?

【答案】(1)見解析;(2)2.5,3;(3)\a-b\(4)①3s;②2或4

【分析】(1)直接根據(jù)數(shù)軸上的點與有理數(shù)的對應關系即可得出答案;

(2)用數(shù)軸上右邊的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減去左邊點對應的有理數(shù)即可求出距離;

(3)根據(jù)距離等于兩點表示的數(shù)之差的絕對值即可得出答案;

(4)①分別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出P,Q表示的有理數(shù),通過題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

②根據(jù)兩點之間的距離為1,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

【詳解】⑴如圖,

A-4.55-2ClD3.5

l.lI|I].I1Tl

-5-4-3-2-1012345

⑵C,。之間的距離為3.5-1=25,B,C兩點間距離為l-(-2)=3;

(3)M,N兩點之間的距離為|a-4;

(4)①設點尸表示的數(shù)為-27,點。表示的數(shù)為1-2/,

令—2—t=l—2t解得t=3,

②尸,0間的為|(-2-)-(1-24="3],令|(-2T)-(1—24=1

解得r=2或r=4.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數(shù)軸上的點與有理數(shù),掌握數(shù)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的求法是解題的關

鍵.

例2.小穎在一張紙上畫一條數(shù)軸,并在數(shù)軸上標出A、B、C三個點,點A表示的數(shù)是-8,

點B在原點的右邊且與點A相距20個單位長度.

(1)點B表示的數(shù)是.

(2)將這張紙對折,此時點8與表示T的點剛好重合,折痕與數(shù)軸交于點C,求點C表

示的數(shù).

(3)若點。到點A和點8的距離之和為25,求點。所表示的數(shù).

(4)點A和點B同時從初始位置沿數(shù)軸向左運動,它們的速度分別是每秒1個單位長度和

每秒2個單位長度,運動時間是f秒.是否存在/的值,使/秒后點A到原點的距離與點B到

原點的距離相等?若存在,請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4

【答案】(1)12;(2)4;(3)-10.5或14.5;(4)t=§或20s

【分析】(1)根據(jù)數(shù)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可求出點B表示的數(shù);

(2)根據(jù)對稱可知點C到-4和12的距離相等,可求點C表示的數(shù)為:(-4+12)+2=4;

(3)分兩種情況討論:①當。點在A點的左邊,②當。點在B點的右邊,然后利用數(shù)軸

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即可解答;

(4)由t秒后點B到原點的距離是點A到原點距離相等,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詳解】解:(1)-8+20=12,所以點B表示的數(shù)為:12;

(2)(-4+12)+2=4,

則折痕與數(shù)軸有一個交點C表示的數(shù)為:4;

(3)EIAB=20,點。到點A和點B的距離之和為25,

回點。應在線段AB的外,

分兩種情況:

①當。點在A點的左邊,設。點表示數(shù)為X,

即DA|=|x-(-8)|=-x-8,

|DB|=|x-12|=12-x,

E(-x-8)+(12-x)=25,

解得:x=-10.5,

所以此時。點所表示的數(shù)為:-10.5,

②當。點在B點的右邊,設。點表示數(shù)為X,

0|OA|=|x-(-8)|=x+8,

IDB|=|x-12|=x-12,

ffl(x+8)+(x-12)=25,

解得:x=14.5,

所以此時。點所表示的數(shù)為:14.5,

故若點。到點A和點B的距離之和為25,則點E所表示的數(shù)為:-10.5或14.5;

(4)存在.

由題意得:|-8-t|=|12-2t|

解之得:8+t=12-2t或8+t=2t-12

4

即t=g或t=20

故存在;t的值是|?或20.

4

所以當t=H或4s時,點B到原點的距離是點A到原點距離相等.

4

故答案為(1)12;(2)4;(3)-10.5或14.5;(4)t=1或20s

【點睛】此題考查了利用數(shù)軸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解題的關鍵是:利用分類討論思想

解決問題.

【變式訓練1】定義:若線段A3上有一點P,當時,則稱點尸為線段的中點.

已知數(shù)軸上A,8兩點對應數(shù)分別為“和b,S+2『+|6-4|=0,尸為數(shù)軸上一動點,對應

數(shù)為x.

(1)若點尸為線段A3的中點,則尸點對應的數(shù)x為.若B為線段AP的中點時則尸點

對應的數(shù)x為.

(2)若點A、點8同時向左運動,它們的速度都為1個單位長度/秒,與此同時點尸從-16

處以2個單位長度/秒向右運動.

①設運動的時間為,秒,直接用含r的式子填空

;BP=.

②經過多長時間后,點A、點8、點尸三點中其中一點是另外兩點的中點?

【答案】(1)1,10;(2)①AP=—31+14或14-3/(或者寫|14—3r|),=20-3/或夕一20

(或者寫|20-3f|),②|或g或三

【分析】(1)根據(jù)線段中點的定義得出規(guī)律,再利用規(guī)律解答即可.

⑵①根據(jù)題意得出A、B、P表示的數(shù),從而得出結論;

②分三種情況討論:若P為AB的中點,若A為BP的中點,若B為AP的中點,根據(jù)⑴所得結論

列方程求解即可.

【詳解】⑴即為線段AB的中點,回AP=PB,

I3x-a=b-x,2x=a+b,

取=;(?+。)=g(-2+4)=1;

若B為線段AP的中點,則2b=a+x,解得:x=2b-a=8-(-2)=10.

故答案為:1,10.

⑵由題意得:A表示的數(shù)為-2-t,B表示的數(shù)為:4-t,P表示的數(shù)為:-16+2t.

①AP=|(-16+2t)-(-2-t)=114-3t|,BP=|(-16+2t)-(4-t)|=120-3t|,EIAP=-3t+14或14-3t;

BP=20-3t或3t-20.

故答案為:-3t+14或14-3t;20-3t或3t-20.

②分三種情況討論:

17

若P為AB的中點,則:2(-16+2t)=(2t)+(4-t),解得:匕w;

Q

若A為BP的中點,則:212-t)=HL6+2t)+(4-t),解得:t=];

若B為AP的中點,則:2(4-t)W2t)+(-16+2t),解得:.

o1776

綜上所述:t的值為::或]或三時,點A、點8、點P三點中其中一點是另外兩點的中點.

【點睛】本題考查了非負數(shù)的性質,數(shù)軸,兩點間的距離,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運用方程思想、

分類討論思想結合是解題關鍵.

【變式訓練2】已知。是多項式尤3+4fy-5的常數(shù)項,6是項數(shù).

(1)a=_;b=_;

⑵在數(shù)軸上,點A、B分別對應實數(shù)。和。,點P到點A和點B的距離分別為歸山和|P3|,

>|PA|+|PB|=14,試求點尸對應的實數(shù).

(3)動點M從A點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shù)軸向右運動;動點N從B點以

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勻速運動,到達A點后,立即改變方向往右運動到達B點后

停止運動;若M、N同時出發(fā),在此過程中,經過多少秒時點N為MB或MA的中點.

【答案】⑴-5;3;(2)-8或6;(3)—>亍或了.

【分析】(1)根據(jù)多項式的性質得出a、b即可.

⑵根據(jù)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分類討論.

⑶根據(jù)數(shù)軸上點運動到不同的位置時,分類討論.

【詳解】(1)。=-56=3.

⑵由題意得:A表示-5,B表示3,則|AB|=8.

41B|R

?8-536

要使得一點P到A的距離和到B的距離為14,則除去AB之間的距離8還差6.

①P點需要距離A點3,距離B點11,則P為-8.

②P點需要距離B點3,距離A點11,則P為6.

故P為:-8或6.

⑶設經過的時間為f秒.N到達A點時/=|,N停止時若

當N未到達A點:M:t-5N:3-3f

①當N為MB的中點時

B—N=N-M

B+M=2N

8

3+r-5=2(3-3r)t=-

②當N為MA的中點時

M-N=N-A

M+A=2N

16

f-5+(-5)=2(3-3f)t^—

Q

當N到達A點時:M"-5N:3(t--)-5

③當N為MA中點時

M-N=N-A

M+A=2N

816

t=—

④當N為MB中點時

B-N=N-M

B+M=2N

Q2816

3+(/-5)=2[3(r--)-5]六行〉了(舍去)

綜上所述,經過3、々或1秒時點N為MB或MA的中點.

【點睛】本題考查多項式性質、絕對值得幾何意義和線段動點問題,關鍵在于結合數(shù)軸分類

討論.

【變式訓練3】已知〃、b為常數(shù),且關于x、y的多項式(-20%2+〃%-y+12)-(Z?x2+12x+6y

-3)的值與字母無取值無關,其中。、b分別為點4點B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如圖所示.動

點£、尸分別從A、B同時開始運動,點E以每秒6個單位向左運動,點廠以每秒2個單位

向右運動,設運動時間為/秒.

(1)求a、b的值;

(2)請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點E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點/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

為:?

(3)當E、B相遇后,點E繼續(xù)保持向左運動,點廠在原地停留4秒后向左運動且速度變

為原來的5倍.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當E、尸之間的距離為2個單位時,求運動時間t的值

(不必寫過程).

___________III.

BOA

15132729

【答案】(1)<2—12,b=-20;(2)12-63-20+2/;(3)1秒或1秒萬?秒或方■秒

【分析】(1)由題意根據(jù)關于x、y的多項式(-20N+QX-尹12)-(Z?x2+12x+6y-3)的值

與字母工取值無關,即可求出。、b;

(2)由題意根據(jù)點從廠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可得解;

(3)根據(jù)題意分相遇前和相遇后兩種情況,然后正確列出方程進行分析計算即可.

【詳解】解:(1)團關于x、y的多項式(-20/+依->[2)-(te2+12x+6y-3)的值與字

母x取值無關,

0(-20x2+or-J/+12)-(0/+i2x+6y-3)

=-20x2+ax-y+12-bx2-12x-6y+3)=(-20-/?)x2+(a-12)x-7y+15,

0-20-b=0或〃-12=0,

解得b=-20,〃=12;

(2)設運動時間為1秒.

由題意得:點石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12-63點/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20+23

故答案為:12-63-20+2/;

(3)設當民產之間的距離為2個單位時,運動時間為/秒,

相遇前:12-6Z=-20+2/+2,解得:/=";

4

相遇后:E、尸相遇的時間為:(20+12)4-(2+6)—4(秒),

相遇點為-20+2x4=-12,

13

點尸在原地停留4秒時,6(L4)=2,解得:

由題意得:當E、b相遇后,點E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12-63點/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

-12-2x5(Z-4-4)=68-10t.

當E在尸左側時,68-10/-(12-6/)=2,解得:r=;

29

當E在歹右側時,12-6f-(68-10f)—2,解得:/=萬.

15132729

答:當E、尸之間的距離為2個單位時,運動時間為今秒或2秒0秒或?秒

【點睛】本題考查數(shù)軸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能根據(jù)題意列出代數(shù)式和方程是解答此題的

關鍵.

類型二、定值問題

例1.如圖,在數(shù)軸上A點表示數(shù)一3,B點表示數(shù)b,C點表示數(shù)c,且b.c滿足優(yōu)+1)2+|c-4|=0

ill」>

ABOC

(1)b=_,c=_.

(2)若使C.B兩點的距離是A.B兩點的距離的2倍,則需將點C向左移動一個單位長度.

(3)點A.B.C開始在數(shù)軸上運動,若點A以每秒m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同時,

點B和點C分別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和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秒;

①點A.B.C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用含m.t的代數(shù)式表示);

②若點B與點C之間的距離表示為山,點A與點B之間的距離表示為d2,當m為何值時,

的值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并求出此時的值.

2di-d2t2ck—d2

【答案】(1)b=-l,c=4;

⑵1或9;

(3)①-3-mt;-l+2t;4+5t;②m=4;2由一ch的值為12.

【分析】(1)由(6+1)2+卜-4|=0,根據(jù)平方及絕對值的非負性可得b+l=0,c-4=0,據(jù)此可

求得b、c的值;

(2)先求出AB和BC的長度,結合數(shù)軸即可得出點C向左移動的距離,有兩解;

(3)①結合路程=時間x速度寫出答案;

②根據(jù)①先表示出山、ch,從而表示出2山書2,然后根據(jù)2dl—ch的值不會隨著時間t的變

化而改變得出t的系數(shù)為0,即可求出m的值,繼而求出2山一d2的值.

【詳解】解:(1)0(fo+l)2+|c-4|=O

團b+l=0,c-4=0

回b=-l,c=4

⑵由數(shù)軸可知:AB=2,

0BC=4,

回點C向左移動后的數(shù)是3或-5

團需將點C向左移動1或9個單位;

故答案是:1或9;

(3)①點A表示的數(shù)是-3-mt;點B表示的數(shù)是-l+2t;點C所表示的數(shù)是4+5t.

故答案是:-3-mt;-l+2t;4+5t;

②回點A表示的數(shù)是-3-mt;點B表示的數(shù)是-l+2t;點C所表示的數(shù)是4+5,

13dl=4+5t-(-l+2t)=3t+5,d2=-l+2t-(-3-mt)=(m+2)t+2,

02di-d2=2(3t+5)-[(m+2)t+2]=(4-m)t+12,

02di-d2的值不會隨著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

04-m=O,

13m=4,

故當m=4時,2di—d2的值不會隨著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此時2di-d2的值為12.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shù)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及動點問題,掌握距離公式及平移規(guī)律是解決問題

的關鍵.本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形結合的數(shù)學思想.

例2.如圖,在數(shù)軸上A點表示的數(shù)是-8,B點表示的數(shù)是2.動線段CD=4(點。在點C的

右側),從點C與點A重合的位置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運動,運動時間為1秒.

ACDB

_____IiII?

-82

(1)①已知點C表示的數(shù)是-6,試求點。表示的數(shù);

②用含有t的代數(shù)式表示點。表示的數(shù);

(2)當AC=2B。時,求t的值.

(3)試問當線段8在什么位置時,AD+BC或的值始終保持不變?請求出它的

值并說明此時線段8的位置.

【答案】(1)①-2;②方-4;(2)6或2;(3)當線段8在線段A3上時或當點3在線段

內,AD+BC值保持不變,值為14,當線段8在點B的右側時AD-BC的值保持不變,

值為14

【分析】(1)①已知點C表示的數(shù)是-6,CD=4(點。在點C的右側),即可得到點D的

坐標;②點C與點A重合的位置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運動,運動時間為/秒.

AC=2t,AD=2t+4,即可表示點。表示的數(shù);

(2)先求出AC=2f,再分當點。在點8左側和當點。在點B右側討論,列方程求解即可;

(3)分當線段8在線段A3上時(圖1)或當點B在線段8內時(圖2)和當線段8在

點8的右側時(圖3)討論,求出AD+3C或的值即可得出結論.

【詳解】解:(1)①已知點C表示的數(shù)是-6,CD=4(點。在點C的右側),

團點。表示的數(shù)是-2;

②團點C從與點A重合的位置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向右運動,運動時間為,秒,

回AC=2t,AD=2t+4,

回點。表示的數(shù)2t+4-8=2t-4;

(2)回f>0且線段CO移動的速度為每秒2個單位,

0AC=2?

①當點。在點B左側(圖1)

ACDB

______|_______L_______I_______I?

-8_________________2

圖1

^\AC=2BD,

回2/=2[2-⑵-初

回/=2

②當點。在點B右側(圖2,3)

^\AC=2BD,

回2/=2[(2-4)-2]

回%=6

綜上所述,%=6或%=2

(3)①當線段CO在線段上時(圖1)或當點B在線段CO內時(圖2)

ACDB

______IiII?

-82

圖1

ACBD

____????A

-82

圖2

AQ+BC的值保持不變,S.AD+BC=AB+CD=14

②當線段8在點5的右側時(圖3)

___AI______________BICI______DI__

-82

圖3

AD—3C的值保持不變,S.AD-BC=AC+CD-BC^AB+CD=14

【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數(shù)軸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正確的畫出圖形,進行分類討論是解

決問題的關鍵.

【變式訓練1】如圖:在數(shù)軸上A點表示數(shù)點示數(shù)b,C點表示數(shù)Gb是最大的負整數(shù),A

在8左邊兩個單位長度處,C在8右邊5個單位處

⑴。=_;b=_;c=__.

(2)若將數(shù)軸折疊,使得A點與C點重合,則點B與數(shù)—表示的點重合;

(3)點4B、C開始在數(shù)軸上運動,若點A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同時,點B

和點C分別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和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假設t秒鐘過后,若點A與

點B之間的距離表示為A氏點A與點C之間的距離表示為AC,點8與點C之間的距離表示

為BC,貝UAB=_,AC=_,BC=—;(用含r的代數(shù)式表示)

(4)請問:53C-2AB的值是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若變化,請說明理由;若不變,請

求其值.

ABC

【答案】(1)-3,-1,4;(2)2;(3)2+5t,7+7t,2t+5;(4)5BC-2AB的值不會隨著

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該值是21.

【分析】(1)根據(jù)b為最大的負整數(shù)可得出b的值,再根據(jù)A在8左邊兩個單位長度處,C

在8右邊5個單位處即可得出a、c的值;

(2)根據(jù)折疊的性質結合a、b、c的值,即可找出與點B重合的數(shù);

(3)根據(jù)運動的方向和速度結合a、b、c的值,即可找出t秒后點A、B、C分別表示的數(shù),

利用數(shù)軸上兩點間的距離即可求出AB、AC、BC的值;

(4))將(3)的結論代入5BC-2AB中,可得出5BC-2AB的值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

化,即為定值,此題得解.

【詳解】(1)b是最大的負整數(shù),.?〃=」

A在B左邊兩個單位長度處,C在5右邊5個單位處

Q=-3,c=4

(2)將數(shù)軸折疊,使得A點與C點重合

a+c—b——3+4—(-1)=2

(3).?點A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同時,點8和點C分別以每秒3個單位長

度和5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

,t秒鐘過后,根據(jù)s=歷得:sA=2t,sB=3t,sc=5f

又i?=—3,b=-l,c=4

???點A表示的數(shù)為-2/-3,點5表示的數(shù)為1-1,點C表示的數(shù)為57+4,

AB=2+5t,AC=7+7t,BC=22

(4)由(3)可知:

AB=2+5t,BC=2t+5

5BC-2yW=5x(2r+5)-2(2+5r)=10r+25-4-10r=21

53C-2AB的值為定值21.

故答案為:(1)-3,-1,4;(2)2;(3)2+5t,7+7t,2t+5;(4)5BC-2AB的值不會隨

著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該值是21.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shù)軸及兩點間的距離,根據(jù)點運動的方向和速度找出點A、B、C運動

后代表的數(shù)是解題的關鍵.

【變式訓練2】如圖,記數(shù)軸上4、8兩點之間線段長為AB,AB=2(單位長度),CD=1

(單位長度),在數(shù)軸上,點A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12,點。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15.

AB6CD>

⑴點B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點C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線段BC的長=.

⑵若線段以1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同時線段8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

速度向左勻速運動,當點8與C重合時,點8與點C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多少?

⑶若線段A2以1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向左勻速運動,同時線段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

速度也向左勻速運動,設運動時間為f秒,當0<t<24時,用為AC中點,N為BD中點、.

①若數(shù)軸上兩個數(shù)為。、b,則它們的中點可表示為?.則點M表示的數(shù)為,點N

表示的數(shù)為.(用代數(shù)式表示)

②線段的長是否為定值,如果是,請求出這個值;如果不是,請說明理由.

【答案】⑴-10,14,24

⑵當點8與C重合時,點8與點C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2

⑶①氣二;??;②MN的長是定值,MN=j

【分析】(1)數(shù)軸上點A右邊的點2表示的數(shù)是點A表示的數(shù)加上這兩個點的距離,數(shù)軸

上點。左邊的點C表示的數(shù)是點。表示的數(shù)減去這兩個點的距離,依此方法可求出點B和

點C表示的數(shù),因為點C在點B的右邊,所以用點C表示的數(shù)減去點2表示的數(shù)即得到線

段的長;

(2)設運動的時間為/秒,先確定點B表示的數(shù)為-10+f,點8與點C相距24個單位長

度,兩個點相向運動,則點B與點C重合時,點B與點C運動的距離和為24,列方程求出

/的值再求出點8表示的數(shù)即可;

(3)①先用f的代數(shù)式表示出A、B、C、。四點對應的數(shù),再根據(jù)中點公式即可求解;

②用兩點間距離公式即可求解.

【詳解】(1)解:因為點A表示的數(shù)是-12,點3在點A右側,且筋=2,

所以一12+2=-10,

所以點8表示的數(shù)是-10;

因為點。表示的數(shù)是15,點C在點。的左側,且CD=1,

所以15-1=14,

所以點C表示的數(shù)是14,

點8與點C的距離是14-(-10)=24(單位長度),

所以線段BC的長為24個單位長度,

故答案為:-10,14,24.

(2)設運動的時間為r秒,則點B表示的數(shù)是-10+t,

根據(jù)題意得r+2/=24,

解得f=8,

所以—10+/=-10+8=-2,

答:當點B與C重合時,點8與點C在數(shù)軸上表示的數(shù)是-2.

(3)①根據(jù)題意得,f秒后點A對應的數(shù)為:-127,點C對應的數(shù)為:14-21,

13M為AC中點,

-12—f+14—2f2—3f

團點M對應的數(shù)為:

22

t秒后點2對應的數(shù)為:點D對應的數(shù)為:15-2t,

BIN為中點,

-io-r+15-2z5-3t

團點N對應的數(shù)為:

22

5-37

故答案為:

2

②線段的長為定值,

回點M對應的數(shù)為平,點N對應的數(shù)為六;

2—3,5—3,3

^\MN=

~~22~2

國線段"N的長為定值.

【點睛】此題考查數(shù)軸上兩點的距離的求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等

知識與方法,解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行程問題中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且用代數(shù)

式和等式表示這些關系.

類型三、點的位置

例.如圖所示,在數(shù)軸上有AB,C三點,點P從數(shù)軸上表示4的點開始往左運動,速度為1

個單位/s,運動時間為然.

(1)當f=3s時,線段PC=;線段PB=;

(2)當r=6s時,PB+PC=;

(3)當/為何值時,P3+PC的值最???

(4)當點尸運動到何處時,PA+PB+PC最小?

【答案】(1)1,2;(2)5;(3)2<t<5;(4)運動到點B處

【分析】(1)求出t=3s時點P表示的數(shù),再求出PC和PB;

(2)求出t=6s時點P表示的數(shù),再求出PC和PB,再相加;

(3)可知PB+PC的值最小時,點P在線段BC上,求出t的最值即可;

(4)由題意可得PA+PB+PC的值最小時,點P與點B重合.

【詳解】解:(1)當t=3s時,

點P表示的數(shù)為4-3=1,

則PC=1,PB=2,

故答案為:1,2;

(2)當t=6s時,

點P表示的數(shù)為4-6=-2,

則PC=4,PB=1,

回PB+PC=5,

故答案為:5;

(3)當PB+PC的值最小時,

點P在線段BC上,

則t的最大值為:5,最小值為2,

回t的取值為2<t<5;

(4)若PA+PB+PC的值最小,

即點P到A、B、C三點的距離之和最小,

回此時點P與點B重合.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shù)軸上兩點之間的距離,數(shù)軸上的動點問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題意,

結合圖像解決問題.

【變式訓練1】已知在紙面上有一數(shù)軸(如圖所示).

-5-4-3-2-1012345

⑴操作一:折疊紙面,使表示數(shù)1的點與表示數(shù)-1的點重合,則此時表示數(shù)4的點與表示

數(shù)_的點重合;

(2)操作二:折疊紙面,使表示數(shù)6的點與表示數(shù)-2的點重合,回答下列問題:

①表示數(shù)9的點與表示數(shù)一的點重合;

②若這樣折疊后,數(shù)軸上的4B兩點也重合,且42兩點之間的距離為10(點A在點B

的左側),求A,B兩點所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多少?

③在②的條件下,在數(shù)軸上找到一點尸,設點尸表示的數(shù)為x.當小+尸2=12時,直接寫

出x的值.

【答案】①-4

(2)①-5;②A、8兩點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3,7;③龍的值為-4或8.

【分析】(1)先求出中心點,再求出對應的數(shù)即可;

(2)①求出中心點是表示2的點,再根據(jù)對稱求出即可;②求出中心點是表示2的點,

求出A、B到表示2的點的距離是5,即可求出答案;③根據(jù)點P在數(shù)軸上的位置,分類討

論,當點尸在點A的左側時,當點尸在點A、3之間時,當點尸在點A的右側時,根據(jù)各種

情形求解即可.

【詳解】(1)解:回折疊紙面,使數(shù)字1表示的點與:表示的點重合,可確定中心點是表示

0的點,

E4表示的點與-4表示的點重合,

故答案為瓦4;

(2)解:①團折疊紙面,使表示數(shù)6的點與表示數(shù)-2的點重合,可確定中心點是表示2

的點,

國表示數(shù)9的點與表示數(shù)-5的點重合;

故答案為團-5;

②回折疊后,數(shù)軸上的42兩點也重合,且42兩點之間的距離為10(點A在點2的左

側),

0A、8兩點距離中心點的距離為10+2=5,

回中心點是表示2的點,

胡、8兩點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3,7;

③當點P在點A的左側時,

^PA+PB=12,

0-3-x+7-x=12,

解得x=-4;

當點尸在點A、3之間時,此時科+尸8=12不成立,故不存在點尸在點A、2之間的情形;

當點P在點A的右側時,

0/54+PB=12,

Ete-(-3)+x-7=12,

解得x=8,

綜上x的值為-4或8.

【點睛】本題考查了數(shù)軸的應用,能求出折疊后的中心點的位置是解此題的關鍵.

【變式訓練2]已知A,B兩點在數(shù)軸上分別表示有理數(shù)a,b,A,B兩點之間的距離表示

為AB,在數(shù)軸上A,B兩點之間的距離AS=|a-4.已知數(shù)軸上42兩點對應的數(shù)分別為

—1,3,P為數(shù)軸上一動點.

⑴若點尸到A,8兩點之間的距離相等,則點尸對應的數(shù)為.

(2)若點尸到A,B兩點的距離之和為6,則點P對應的數(shù)為.

⑶現(xiàn)在點A以2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運動,同時點B以0.5個單位長度/秒的速度運動,A

和8的運動方向不限,當點A與點B之間的距離為3個單位長度時,求點B所對應的數(shù)是

多少?

【答案】⑴L

(2)4或-2;

⑶點B表示的數(shù)為g或或g或1.

【分析】(1)根據(jù)數(shù)軸上兩點間的距離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即可得出答案;

(2)設點尸對應的數(shù)為尤,根據(jù)題意可得|x+l|+|x-3|=6;分類討論,當T<x<3時,

②當x>3時,③當x<-l時,計算即可得出答案;

(3)設經過f秒,分情況討論①當點A點B相向而行時,經過f秒,點A表示的數(shù)為-1+27,

點B表示的數(shù)為3-0勺,即可得出|(-l+2r)-(3-0勺)|=3,②當點A點8同向向右運動時,

經過,秒,點A表示的數(shù)為一1+2人點B表示的數(shù)為3+0勺,貝1」|(-1+2。-(3+0.5/)|=3,③當

點A點3同向向左運動時,求出f的值,即可算出點8對應的數(shù).

【詳解】(1)解:根據(jù)題意可得,

=|-1-31-4,

因為點P到A,8兩點之間的距離相等,所以點尸到點-1和點3的距離為2,

則點P對應的數(shù)為:1;

故答案為:工:

(2)解:設點P對應的數(shù)為x,

則Ix+11+1x-31=6;

①當-1〈尤<3時,最大值為4,不滿足題意;

②當x>3時,解得:x=4;

③當x<-l時,解得:X--2,

點尸對應的數(shù)為4或-2;

故答案為:4或-2;

(3)解:設經過t秒,

①當點A點B相向而行時,

經過f秒,點人表示的數(shù)為-1+2乙點3表小的數(shù)為3-0.5f,

則|(_1+2。_(3_().53=3,

解得r弋14或通2,

點B對應的數(shù)為3-:1x弓|4=;?或3—31,29=言?0;

②當點A點3同向向右運動時,

經過f秒,點A表示的數(shù)為-1+2b點3表示的數(shù)為3+05,

則|(_l+2,)_(3+0.5f)|=3,

解得:」=方14或語2,

點8表示的數(shù)為3+gx弓或3+gxg=1;

③當點A點B同向向左運動時,

因為=4,點A的運動速度大于點8的運動速度,

不能滿足題意.

綜上:點8表示的數(shù)為1或T或4或1.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shù)軸上兩點間的距離,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數(shù)軸上兩點間距離的

計算方法進行求解.

課后訓練

1.如圖,數(shù)軸上有A,B兩點,分別表示的數(shù)為。,b,5.(a+25)2+|Z?-35|=0.點尸從

A點出發(fā)以每秒1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shù)軸向右勻速運動,當它到達8點后立即以相同的

速度返回往A點運動,并持續(xù)在A,B兩點間往返運動.在點尸出發(fā)的同時,點。從B點出

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長度向左勻速運動,當點。達到A點時,點P,。停止運動.

(1)填空:a=,b=;

(2)求運動了多長時間后,點尸,Q第一次相遇,以及相遇點所表示的數(shù);

(3)求當點尸,Q停止運動時,點尸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數(shù);

(4)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點尸和點。一共相遇了幾次.(直接寫出答案)

P------Q

??..

AOB

AOB,

備用圖

【答案】(1)-25,35(2)運動時間為4秒,相遇點表示的數(shù)字為27;(3)5;⑷一共

相遇了7次.

【分析】(1)根據(jù)0+0式的定義即可解題;(2)設運動時間為X秒,表示出P,Q的運動路程,

利用路程和等于AB長即可解題;(3)根據(jù)點Q達到A點時,點P,Q停止運動求出運動時

間即可解題;(4)根據(jù)第三問點P運動了6個來回后,又運動了30個單位長度即可解題.

【詳解】解:(1)-25,35

(2)設運動時間為x秒

13x+2x=25+35

解得x=4

35-2x4=27

答:運動時間為4秒,相遇點表示的數(shù)字為27

(3)運動總時間:60+2=30(:秒),13x30+60=6...30即點P運動了6個來回后,又運動了30

個單位長度,

0-25+30=5,

回點P所在的位置表示的數(shù)為5.

(4)由(3)得:點P運動了6個來回后,又運動了30個單位長度,

回點P和點Q一共相遇了6+1=7次.

【點睛】本題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實際應用,數(shù)軸的應用,難度較大,熟悉路程,時間,速度之

間的關系是解題關鍵.

2.如圖,若點A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點B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b,且a,>滿足|。+2|

+(6-1)點A與點8之間的距離表示為A8=|a-勿.

(1)求4B的長;

Q

(2)若點C在數(shù)軸上對應的數(shù)為鼠在數(shù)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PA+PB=PC?若存在,

求出點尸對應的數(shù);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3)在(1)、(2)的條件下,點A,B,C開始在數(shù)軸上運動,若點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

的速度向左運動,同時,點8和C分別以每秒4單位長度和9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

經過f秒后,請問:A8-BC的值是否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若變化,請說明理由;若

不變,請求其常數(shù)值.

~AO_B*

1114

【答案】(1)3;(2)存在,■或-§;(3)不變,值為].

【分析】(1)先利用幾個非負數(shù)的和為零,則每個數(shù)都為零,列式求出a,b的值,最后根

據(jù)已知的關系式即可求出AB;

(2)根據(jù)數(shù)軸上表示兩點距離的方法設出P點代表的數(shù)字為x,再分別表示出對應的B4、

PB、PC,最后代入關系式即可解答;

(3)由于運動時間為f秒,A、B、C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已知,利用路程=速度x時間可

表示出和BC,再計算出A2-BC的值,再與運動前的值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進而求出這個常數(shù)值.

【詳解】解:(1)即。+2|+(Z?-1)2=0,

又即a+2|N0,(6-1)2>0,

回。+2=0,b-1=0.

回。=-2,b—1.

國點A與點2之間的距離表示為AB=\a-b\,

EL4B=|-2-1|=3

答:AB的長為3;

(2)存在點P,使得R1+P2=PC.

設點尸對應的數(shù)為x,

當點尸在點A的左側時,即尤<-2,

0fi4=|-2-A|=-2-x,

PB=11-x|=1-x,

PC=11-五|=g-x.

^PA+PB=PC,

8

團-2-x+1-x=----x.

3

解得:x---.

當點尸在點A的右側,點5的左側時,即-2<冗<1,

團B4=|-2-x|=x+2,

PB=\1-x\=1-x,

88

PC=|--x|=§-x.

??8

取+2+1-%=--x.

3

解得:x=-g.

當點尸在點5的右側時,PA+PB>PC,不合題意.

綜上,點P對應的數(shù)為或-1;

(3)AB-8C的值不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

由(1)知:AB=3,

oc

由(2)知:BC=--1=—,

4

0AB-BC=一.

3

回點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

同時,點2以每秒4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

0AB=f+3+4f=5f+3.

回點8和C分別以每秒4單位長度和9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

85

0BC=(9-4)f+(--1)=5rH—.

33

54

EL4B_BC=(5/+3)-(St~\—)=—.

33

a4B-BC的值不隨著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

4

SAB-BC的值不會隨著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且這個常數(shù)的值為.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數(shù)軸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的應用,掌握根據(jù)數(shù)字的大小去掉絕對值

符號,再結合已知條件列出方程并求解成為解答本題的關鍵.

3.如圖,在數(shù)軸上點A表示的數(shù)為-6,點8表示的數(shù)為10,點M、N分別從原點。、點

8同時出發(fā),都向左運動,點M的速度是每秒1個單位長度,點N的速度是每秒3個單位

長度,運動時間為f秒.

(1)求點加、點N分別所對應的數(shù)(用含/的式子表示);

(2)若點A/、點N均位于點A右側,且AN=2AAf,求運動時間/;

(3)若點尸為線段AM的中點,點Q為線段BN的中點,點M、N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當

PQ+AA/=17時,求運動時間

------?----?------?—>

AOB

【答案】(1)點M、點N分別所對應的數(shù)分別為T,10-3/;(2)?=4;(3)"1或18

【分析】(1)根據(jù)題意進行求解即可;

(2)由(1)所求,根據(jù)數(shù)軸上兩點距離公式可得40=--(-6)=6-乙

/W=10-3r-(-6)=16-3r,再由AN=2AAf,得到16—3/=12-2才,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3)分當M、N均在A點右側時,當N在A點左側,M在A點右側時,當M、N都在A點

左側時,三種情況討論求解即可.

【詳解】解:(1)由題意得:點M、點N分別所對應的數(shù)分別為T,10-3人

(2)回點A表示的數(shù)為-6,點M、點N分別所對應的數(shù)分別為V,10-37,

團AM=—t—(-6)=6—t,AN=10—3,—(—6)=16—3,,

^\AN=2AMf

團16—3,=12—2,,

回1=4;

(3)如圖1所示,當M、N均在A點右側時,

由(1)(2)得點M、點N分別所對應的數(shù)分別為10-3r,AM=-t-(-6)=6-t

團點尸為線段AM的中點,點。為線段BN的中點,

.pr.士,_.,,業(yè)心八口[、r—6—t10—31+1020—3t

回點尸和點。表本的數(shù)分別為「一,---------二--一

20-3r-6-t26—21

團尸

Q=~~22~

團PQ+AM=17,

26—21

團------+6-=17,

回,二1

-?----?--?--?---?---?------?-

APMONQB

圖1

如圖2所示,當N在A點左側,M在A點右側時,

同圖1可知點尸和點。表示的數(shù)分別為,—6—t,f20—3t

n八20-3/-6-t26-2t

回尸Q=-------------------=---------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