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第01期)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第01期)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第01期)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第01期)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中考化學試題分類匯編: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第01期)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8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

考點預覽2024年中考真題分類匯端

考點01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探究

考點02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考點03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書寫及基本反應類型

考點04化學反應微觀模擬模型

試題匯編2024年中考真題分類匯編

考點1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探究

1.(2024安徽,12)某實驗小組按圖a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錐形瓶內部分固體變?yōu)?/p>

紅棕色。實驗過程中瓶內物質或元素質量變化與圖b相符的是

圖b

A.鐵粉的質量B.氮氣的質量C.氧元素的質量D.固態(tài)物質的質量

【答案】A

【解析】食鹽水中的鐵粉生銹,鐵粉的質量將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少,錐形瓶中氧氣反應完,鐵粉的質

量不變,A符合題意;食鹽水中的鐵粉生銹過程中,氮氣不參與反應,氮氣的質量不變,B不符合題意;食

鹽水中的鐵粉生銹過程中,氧氣轉化到鐵銹中,氧元素的質量不變,C不符合題意;原固態(tài)物質是鐵粉,

生銹后固態(tài)物質變?yōu)殍F銹,固態(tài)物質的質量先增加后不變,D不符合題意。

2.(2024湖北,8)同學們設計的下列實驗方案(夾持裝置已略去),能達到目的的是

目A.探究二氧化碳與B.探究不同催化劑的催C.驗證質量守恒D.探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和

的水反應化效果定律鐵生銹的條件

第1頁共20頁

足量光亮

鐵絲絨

氣球

W"干.燥

碳酸鈣譴/空氣

方粉末

電子

天平▼植物油《

案U-紫色石除沸過的

5mL3%5mL6%

蕊溶液坨。2溶液

匕。2溶液/整馨水、

,一光鳧

鐵絲絨

【答案】D

【解析】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紫色石蕊溶液變紅,可能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

新物質使石蕊變紅,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與石蕊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紅色物質,所以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

溶液,觀察到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能證明二氧化碳與水發(fā)生了反應,應設計對比實驗,故A方案不能達

到目的;該實驗中,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和催化劑的種類均不相同,變量不唯一,無法探究不同催化劑的

催化效果,故B方案不能達到目的;稀鹽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會使裝置內壓強增大,氣球會漲大,會受到浮力,導致反應前后質量不相等,無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C

方案不能達到目的;左邊量筒上部足量光亮的鐵絲絨只與空氣接觸,一段時間后,不會生銹;左邊燒杯底

部的鐵絲絨只與水接觸,一段時間后,不會生銹;右邊左邊量筒上部足量光亮的鐵絲絨同時與空氣和氧氣

接觸,一段時間后,會生銹,量筒內液面上升;對比三處足量光亮的鐵絲絨的變化可以得出鐵生銹需要同

時與空氣和水接觸,量筒內液面上升的體積就是足量光亮的鐵絲絨消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可以測定空氣

中氧氣的含量,故D方案能達到目的。

3.(2024山西,8)在一次實驗課上,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了對密閉容器中少量小蘇打與少量白醋反

應的質量測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反應后小蘇打的質量增加B.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都不變

C.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D.反應前稱量的是小蘇打和白醋的總質量

【答案】C

【解析】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醋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醋酸鈉、二

氧化碳和水,所以反應后小蘇打的質量減少,故A分析錯誤;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小蘇打是碳酸氫鈉

第2頁共20頁

的俗稱,醋酸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醋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改變,故B分析錯

誤;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相等,該裝置密

閉,則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故C分析正確;根據(jù)圖示,反應前稱量的是小蘇打和白醋以及裝

置的總質量,故D分析錯誤。

4.(2024四川成都,11)有關金屬的實驗如下,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A.比較合金與其組分金屬的硬度B.驗證鋅、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稀硫酸

鐵片

C.證明銅生銹與CO2、02和H2O有關D.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不銹鋼的組分金屬是鐵,不是鋁,所以不銹鋼在鋁片上刻畫不能比較合金與其組分金屬的硬

度,A不能達到相應目的,不符合題意;由于銅片與硫酸亞鐵溶液不反應,所以金屬的活動性銅〈鐵;鋅

粒能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硫酸鋅和鐵,所以金屬的活動性鋅〉鐵。即鋅、鐵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是鋅》

鐵〉銅,B能達到相應目的,符合題意;銅生銹主要是銅與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和水共同作用的結果,

實驗中缺少驗證銅片只與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氧氣接觸,銅片是否生銹,C不能達到相應目的,不符合題意;

由于鐵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所以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應在密閉裝置內

進行。實驗中燒杯不是密閉裝置,D不能達到相應目的,不符合題意。

5.(2024四川瀘州,4)實驗室可用如圖裝置制備與收集H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第3頁共20頁

B.可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制取氫氣

C.關閉旋塞后H2將反應液壓入長頸漏斗中

D.用向上排空氣法代替圖中的收集方法

【答案】D

【解析】鋅粒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b+H2T,A正確;稀硫

酸能與鋅粒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所以可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制取氫氣,B正確;關閉旋塞后,試管內

比增多,氣壓上升,出將反應液壓入長頸漏斗中,C正確;氫氣密度小于空氣,可用向下排空氣法代替圖

中的收集方法,D錯誤。

考點02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6.(2024福建,9)我國商代時就已經發(fā)現(xiàn),貯存于鉛罐的酒(含乙醇)會發(fā)酵成醋(含醋酸,醋酸的化學

性質與鹽酸相似),鉛與醋反應生成鉛霜,鉛霜在空氣中轉化為浮粉(PbCO3),加熱浮粉得鉛白(PbO)

固體,鉛白可用作白色顏料。下列說法第氓的是

A.酒能變醋體現(xiàn)乙醇的化學性質B.鉛能與醋酸反應產生氫氣

C.浮粉中鉛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D.浮粉變鉛白,固體質量增大

【答案】D

【解析】酒能變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xiàn)出來,體現(xiàn)乙醇的化

學性質,故A說法正確;鉛屬于氫前金屬,鉛能與醋酸反應產生氫氣,故B說法正確;浮粉的化學式為PbCO3,

其中碳酸根顯一2價,根據(jù)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則鉛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C說法正確;

加熱浮粉(PbCO3)得鉛白(PbO)固體,浮粉變鉛白,固體質量減小,故D說法錯誤。

7.(2024江西,10)向盛有一定量氫氧化鈣溶液的燒杯中通入適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反應過程中相關量Y

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圖,則Y可以表示

反應時間

A.燒杯內水的質量B.燒杯內溶液的質量

C.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D.燒杯內物質中氫元素的總質量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的水質量增加,完全反應

后不變,A錯誤;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根據(jù)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i+

第4頁共20頁

H2O可知,每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能生成100份質量的碳酸鈣沉淀,隨著反應的進行,燒杯內溶質質量不

斷減少,溶液的質量不斷減少,B錯誤;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二

氧化碳不斷進入,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不斷增加,最后不變,C錯誤;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

鈣和水,隨著反應的進行,燒杯內物質中氫元素的總質量不變,D正確。

8.(2024甘肅白銀,9)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

后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物質甲乙丙T

反應前質量/g621435

反應后質量/g待測22213

下列關于此反應說法不亞確的是

A.表中待測數(shù)值是20B.物質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是分解反應D.反應中甲與丙變化的質量比為5:2

【答案】D

【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物質的總質量等于反應后物質的總質量,則6g+2g+l4g+35g=待測

+2g+22g+13g,待測=20g,反應后丙物質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物質的質量減小,是反應物,乙物質的

質量不變,可能未參加反應或是催化劑,甲物質的質量增加,是生成物。由分析可知,待測數(shù)值是20,A

說法正確;物質乙反應前后質量不變,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未參加反應,B說法正確;該反

應中反應物是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分解反應“一變多”的特征,故該反應是分解反應,C說法正確;反

應中甲與丙變化的質量比=(20g-6g):(22g—14g)=7:4,D說法錯誤。

9.(2024河北,6)當前,氨氣(NH3)的能源化應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工業(yè)上常用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

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反應物和催化劑進行該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圖中

有兩處被墨跡遮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為8g

第5頁共20頁

B.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6g

C.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

D.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的氨氣分子個數(shù)比為4:1

【答案】B

【解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反應前催化劑的質量為5g,故反應后催化

劑的質量也為5g,故A錯誤;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氫氣質量為52g+9g+34g—80g—Og=15g,

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15g—9g=6g,故B正確;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每個氨分子是由1個氮原子和

3個氫原子構成的,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故C錯誤;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氮氣質

量為:80g-52g=28g,生成的氨氣質量為34g-0g=34g,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

的氨氣分子個數(shù)比為28:34=14:17,故D錯誤。

10.(2024四川宜賓,14)一定條件下,X、Y、乙、W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

物質質量如下表。

物質XYZW

反應前的質量/g6.81.093.20

反應后的質量/g0a96.83.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1.0,Y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一定為化合反應

C.X與W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一定為17:8D.Z與W質量變化之比一定為9:8

【答案】D

【解析】一定條件下,X、Y、乙、W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貝。有6.8g

+1.0g+93.2g+0g=0g+ag+96.8g+3.2g,a=1.0;反應前后X的質量減少了6.8g—0g=6.8g,貝!JX

為反應物;反應前后Y的質量不變,則Y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雜質;反應前

后Z的質量增加了96.8g—93.2g=3.6g,則Z為生成物;反應前后W的質量增加了3.2g—0g=3.2g,則

W為生成物;故該反應為X在一定條件下生成Z和W。由分析可知,a=1.0,反應前后Y的質量不變,則

Y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的雜質,故A說法錯誤;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為X在一

定條件下生成Z和W,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B說法錯誤;

由分子可知,X與W的質量變化之比為(6.8g—0g):(3.2g—0g)=6.8g:3.2g=17:8,但因為反應式中

第6頁共20頁

X與W的系數(shù)之比未知,故無法判斷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故c說法錯誤;由分析可知,Z與W質量變化

之比一定為(96.8g—93.2g):(3.2g—0g)=3.6g:3.2g=9:8,故D說法正確。

11.(2024云南省卷,17)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

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第諾的是

物質甲乙丙T

反應前的質量/g2.811610

反應后的質量/g09.86.4a

A.a=13.6B.甲和丙為反應物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D.甲、乙發(fā)生改變的質量比為7:22

【答案】C

【解析】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則有

2.8g+lg+16g+l0g=0g+9.8g+6.4g+ag,a=13.6;反應前后甲的質量減少了2.8g—0g=2.8g,則甲為反應物;反

應前后乙的質量增加了9.8g—lg=8.8g,則乙為生成物;反應前后丙的質量減少了16g—6.4g=9.6g,則丙為

反應物;反應前后丁的質量增加了13.6g—10g=3.6g,則丁為生成物;故該反應為甲和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

生成乙和丁。由分析可知,a=13.6,故A說法正確;由分析可知,反應前后甲和丙的質量均減少,則甲和

丙為反應物,故B說法正確;由分析可知,該反應為甲和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乙和丁,該反應的生成

物是兩種,不符合化合反應“多變一”的特點,故不屬于化合反應,故C說法錯誤;由分析可知,甲、乙發(fā)

生改變的質量比為(2.8g—0g):(9.8g—lg)=2.8g:8.8g=7:22,故D說法正確。

12.(2024河北,21)為測定某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向盛有100g該稀硫酸的燒杯中,分三次加入一

定質量的鋅粉,生成氣體的質量與加入鋅粉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請計算:

加入鋅粉的質量/g

(1)m的值為o

(2)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答案】

第7頁共20頁

(1)0.4

(2)設: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y。

Zn+H2SO4=ZnSO4+H2T

982

100gxy0.5g

98_lOOgxy

T=0.5g

產24.5%

答:該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4.5%。

【解析】

(1)根據(jù)圖示可知,m的值為13g鋅與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

設:13g鋅與硫酸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為尤。

Zn+H2SO4=ZnSO4+H2T

652

13gx

6513g

2x

x=0.4g;

(2)根據(jù)圖示可知,100g硫酸與足量的鋅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為0.5g,見答案。

考點3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書寫及基本反應類型

13.(2024山西,5)在書寫磷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時,配平之前,首先要對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進行觀

察。如圖所示,方框內應填寫的數(shù)字為

P原子個數(shù):12

O原子個數(shù):25

原于總個數(shù)

A.3B.4C.7D.9

【答案】A

【解析】配平化學方程式時,首先要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進行觀察,未配平狀況下P

原子個數(shù)為1,。原子個數(shù)為2,反應物原子總個數(shù)為3,選A。

14.(2024江蘇鹽城,13)下列化學方程式反映的物質性質與后面所述用途不具存對應關系的是

第8頁共20頁

A.C+2CuO-2CU+CO2T木炭可用于吸附色素

B.CaO+H2O=Ca(OH)2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劑

C.NaHCO3+HC1=NaCl+H2O+CO2T小蘇打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占燃

D.C2H5OH+3O2—2CO2+3H2O酒精可用作火鍋燃料

【答案】A

【解析】木炭可用于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屬于木炭的物理性質,C還原CuO是C的化

學性質,不具有對應關系,A符合題意;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劑,是因為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具有對應關系,B不符合題意;胃酸的成分是鹽酸,小蘇打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是因為碳酸氫鈉與鹽

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對應關系,C不符合題意;酒精可用作火鍋燃料,是因為酒精在

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放出大量熱,具有對應關系,D不符合題意。

15.(2024河南,11)《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古人將含碳酸鈣的貝殼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

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絲帛污漬。以上反應中不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答案】C

【解析】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

化合反應,A不符合題意;碳酸鈣高溫煨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符

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B不符合題意;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

和另一種化合物,以上反應中不涉及置換反應,C符合題意;在草木灰(含K2cCh)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

碳酸鉀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

物,屬于復分解反應,D不符合題意。

16.(2024江蘇揚州,3)反應Na2sCh+S=Na2s2O3可用于制備Na2s2O3。該反應的類型是

A.化合反應B.分解反應C.置換反應D.復分解反應

【答案】A

【解析】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Na2SC)3+S=Na2s2O3是兩種物

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則該反應的類型是化合反應,A正確;分解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

上的物質的反應,Na2s03+S=Na2s2O3是兩種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B錯誤;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

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化學反應,Na2sCh+S=Na2s2O3是兩種物質反應后生成

第9頁共20頁

一種物質,c錯誤;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Na2sO3+S=

Na2s2O3是兩種物質反應后生成一種物質,D錯誤。

17.(2024河南,14)鎂與某金屬的混合物共mg,在一定條件下與氧氣充分反應,生成的氧化物共2mg。

則該金屬(括號內為生成的氧化物)可能是

A.Be(BeO)B.Cu(CuO)C.Al(AI2O3)D.Fe(Fe3O4)

【答案】A

點燃

2Be+O,2BeO

【解析】假設mg金屬全是Be,則有1850,生成BeO的質量為吊~,咫>27咫,A符合

mg25

互陽

A

2CU+O22CUO

則有,生成的質量為:不符合題意;假

題意;假設mg金屬全是Cu,128160CuOmgV2mg,B

mg5

丁g

4A1+3O2=2A12O3

1no20417

設mg金屬全是AL則有,生成AbCh的質量為k7〃g<2mg,C不符合題意;假設mg

mg179

3〃歸

六5■燃

3Fe+2O2Fe3°429

金屬全是Fe,則有168232,生成Fe3O4的質量為天機gV2mg,D不符合題意。

mg29

一mg

21

18.(2024云南省卷,21)云南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1)納西族東巴紙的制作過程包括浸泡、蒸煮、舂料、澆紙、曬紙等,其中“澆紙”是用濾網分離出紙

漿,該操作與化學實驗中的(填操作名稱)相似。

(2)普洱茶制作技藝又稱“貢茶制作技藝”。普洱茶茶香四溢,從分子角度對此現(xiàn)象的解釋是0

(3)白族扎染利用板藍根作為主要染料,板藍根中含有靛藍(C16H10N2O2),靛藍屬于(填“有機

物”或“無機物”),其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0

(4)阿昌族戶撒刀始終保持著手工制作的特點,“淬火”是制作過程中最為突出的技藝?!按慊稹钡脑?/p>

是高溫下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屬于(填基本

反應類型)。

【答案】

第10頁共20頁

(1)過濾

(2)分子在不斷運動

(3)有機物14:5

(4)3Fe+4H2。望Fe3O4+4H2置換反應

【解析】

(1)“澆紙”是用濾網分離出紙漿,該操作與化學實驗中的過濾相似,均實現(xiàn)了固液分離;

(2)普洱茶茶香四溢,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引起香味的分子四處擴散;

(3)由化學式可知,靛藍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靛藍中氮、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x2):10=14:5;

(4)“淬火”的原理是高溫下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

H2O望Fe3O4+4H2;該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屬于置換反應。

19.(2024福建,18)生產乙醇(C2H6。)的兩個反應如下:

①C2H4+H2O一定條件C2H6。②C6Hl2O62c2H6。+2CO2T

(1)若用反應①制取23g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C2H4)的質量是多少?

⑵原子經濟性)噢部靄2霏,它是綠色化學的重要指標。上述兩個反應中,原

子經濟性更好的是反應_______(填“①”或"②”)。

【答案】

(1)解:設制取23g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質量為兀

2846

x23g

28_x

46~237

14g

答:制取23g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質量為14g。

(2)①

【解析】

(1)見答案。

(2)根據(jù)原子經濟性公式,①中反應物完全轉化為生成物,原子經濟性百分之百,②中反應物未完全

轉化為生成物,原子經濟性小于百分之百,故原子經濟性更好的是反應①。

第11頁共20頁

20.(2024湖北,17)鈦(Ti)和鈦合金廣泛用干火箭、導彈、航天飛機和通訊設備等。工業(yè)上生產鈦的反

應為TiC14+2Mg2Mgeb+Ti。

(1)TiCk中鈦、氯元素的質量比為o

(2)若要生產12t鈦,至少需要鎂的質量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24:71

(2)解:設至少需要鎂的質量為x

高溫

TiCl4+2Mg=2MgeI?+Ti

4848

x12t

生—二

48-12t

x=12t

答:至少需要鎂的質量為12t。

【解析】(1)TiCk中鈦、氯元素的質量比為(48x1):(35.5x4)=24:71;

(2)見答案。

21.(2024湖南,23)老師和同學們在開展“基于特定需求設計和制作簡易供氧器”的跨學科實踐活動中,選

取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錦,利用供氧器制取氧氣。解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析,過氧化氫的質量反應后比反應前O

(2)現(xiàn)需要制得3.2g氧氣,至少需要多少g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得過氧化氫溶液(請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

(1)減少

(2)設現(xiàn)需要制得3.2g氧氣,至少需要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得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為x,

2H◎吧22H2O+O2T

6832

xx5%3.2g

xx5%_68

3.2g--32

x=136g

答:現(xiàn)需要制得3.2g氧氣,至少需要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得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為136g。

【解析】

第12頁共20頁

(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MnO2

2H2O2^^2H2O+O2T;每68份質量的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錦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36份質量的水和32份

質量的氧氣,所以過氧化氫的質量反應后比反應前減少;

(2)見答案。

22.(2024江西,20)碳酸鉀(K2c。3)俗稱鉀堿,主要用于印染、玻璃等領域。為測定某鉀堿樣品中碳酸

鉀的質量分數(shù),化學小組將7g鉀堿樣品加入燒杯,再加入50g足量的稀硫酸,測得反應后燒杯中物

質的總質量為54.8g。(雜質不參加反應)

(1)碳酸鉀在農業(yè)上可用作(選填"氮”、“磷”或“鉀”)肥。

(2)反應過程中生成氣體的質量為go

(3)計算該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4)該實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選填。"或"W')9.8%?

【答案】

(1)鉀

(2)2.2

(3)解:設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為兀

K2cO3+H2SO4=K2SO4+H2O+CO2T

13844

x2.2g

138_x

石一五

x=6.9g

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避細8.6%

答:鉀堿樣品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shù)為98.6%。

(4)>

【解析】

(1)碳酸鉀中的營養(yǎng)元素是鉀元素,屬于鉀肥,故填:鉀;

(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產生氣體的質量為:7g+50g-54.8g=2.2g;

(3)見答案;

(4)解:設50g足量的稀硫酸中至少有硫酸的質量為小

第13頁共20頁

H2SO4+K2CO3=K2SO4+H2O+CO2T

9844

y2.2g

98_y

44~22g

解得產4.9g

該實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至少是姿'I。。%=9.8%。

50g

考點4化學反應微觀模擬模型

23.(2024重慶B卷,6)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下列模型可以用來表示“HC1”的是

A.??B.七了C.?D.Qe

【答案】D

【解析】選項模型是由相同的兩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而HC1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氯原子構成,故A不

符合題意;選項模型一個分子是由三個原子構成,而一個HC1分子是兩個原子構成,故B不符合題意;選

項模型只有一個原子,而一個HC1分子是兩個原子構成,故C不符合題意;選項模型一個分子是由兩個不

同原子構成,因為氯原子半徑大于氫原子半徑,因此,大圓代表氯原子,小圓代表氫原子,故D符合題意。

24.(2024河南,13)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該反應可用于汽車尾氣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氫原子

A.圖中的單質為氧氣

B.反應的產物均為無毒物質

C.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均無變化

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NO一定條件N2+H2O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分析,氮氣是由氮元素組成的單質,圖中的單質為氮氣,A選項說法不正確;根據(jù)分析,

該反應的產物為氮氣與水,均為無毒物質,B選項說法正確;氨氣中氮元素化合價為-3,一氧化氮中氮元

素化合價為+2,生成物氮氣屬于單質,氮元素化合價為0,故反應前后氮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C選項說

法不正確;根據(jù)分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NON2+H2O,D選項說法不正確。

25.(2024湖北,6)液氫、液氧可作為火箭發(fā)動機的推進劑,其反應如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第14頁共20頁

A.乙為氧化物B.丙的化學式為H2O

C.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shù)不變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此反應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

O2獸2H20。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乙是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A說法錯誤;

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丙的化學式為H20,故B說法正確;由2H2+02粵2H2。可知,反應前后分子

的個數(shù)發(fā)生了改變,故C說法錯誤;在反應物氧氣中,氧元素顯。價,在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

—2甲,故D說法錯誤。

26.(2024江西,8)我國科研人員實現(xiàn)了用高效催化劑將甲烷與氧氣在常溫下制甲酸。該反應的微觀示意

圖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O碳原子

?氫原子

O氧原子

A.反應過程中共有兩種氧化物B.高效催化劑的作用是增加生成物質量

C.物質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D.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答案】C

【解析】根據(jù)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得化學方程式2cH4+3Ch涯照2HCOOH+2H2O?氧化物是

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過程中只有水一種氧化物,A

不正確;根據(jù)催化劑定義可知,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質量,B不正確;根據(jù)化

學方程式可知,物質丙是甲酸。甲酸中碳、氫、氧的質量比=12:(1x2):(16x2)=6:1:16,所以物

質丙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小,C正確;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3,D

不正確。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第27?28題。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備受矚目,這是全球首次對“零碳甲醇”的

實踐應用。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爐氣中的副產品氧氣和從工

業(yè)尾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種納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的,其微觀示意圖如圖。

第15頁共20頁

*丙

%乎然至滬?氧原子

-納米催化劑o碳原子

27.(2024安徽,8)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均為單質B.丁的化學式為H2O

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3:1D.反應前后“納米催化齊的性質不變

【答案】B

【解析】反應物是氫氣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A錯誤;化

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后C、H、O原子的數(shù)目分別為1、6、2,反應后丙中C、H、

O原子的個數(shù)為1、4、1,則丁中有2H、1O,所以丁的化學式為H2O,B正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

+CO2納米催化劑CH3OH+H2O,所以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2X3):44#3:1,C錯誤;“納米催化

劑”是該反應的催化劑,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D錯誤。

28.(2024安徽,9)有關“零碳甲醇”的說法,錯誤的是

A.能替代汽油作為汽車燃料B.燃燒過程中伴隨著能量變化

C.完全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碳D.生產過程實現(xiàn)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

【答案】C

【解析】甲醇是可燃物,根據(jù)“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可知,能替代汽油作為汽

車燃料,A不符合題意;燃燒放熱,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等,燃燒過程中伴隨著能量變化,B不符合題意;

甲醇含有碳元素,完全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C符合題意;反應的原料有二氧化碳,所以生產過程實現(xiàn)了

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D不符合題意。

29.(2024江蘇蘇州,17)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轉化不能實現(xiàn)的是

A.Cu-。.嘰FeB.P少2。5

C.CO2D.NaOH溶液^^^NaCl溶液

【答案】A

【解析】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鐵〉銅,銅與硫酸亞鐵不反應,不能實現(xiàn)物質轉化,A符合題意;紅磷在氧

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能實現(xiàn)物質轉化,B不符合題意;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

氣,能實現(xiàn)物質轉化,C不符合題意;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能實現(xiàn)物質轉化,D不符合題

忌、O

第16頁共20頁

30.(2024江蘇揚州,9)CH4在02中燃燒生成CO2和H2。,其轉化可表示為CH〈「ACO?。在給定條

件下,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實現(xiàn)的是

A.稀鹽酸制:凡B.CuSO“溶液」MCu

C.Mg>>MgOD.NaOH溶液鹽酸>NaCl溶液

【答案】A

【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銅排在氫后,銅和稀鹽酸不反應,A符合題意;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

成硫酸亞鐵和銅,B不符合題意;鎂能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鎂,C不符合題意;氫氧化鈉和

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D不符合題意。

31.(2024山東煙臺,11)下圖是利用氨氣處理汽車尾氣中某污染物的反應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念+8催化劑:官+R

O氧原子

甲乙丙丁

二氮原子

A.甲屬于化合物B.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是2:3D.生成丙、丁的質量比是5:6

【答案】AC

【解析】由圖可知,每個甲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故丙的化學式為:NH3,是由不同元

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A正確;置換反應是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

合物的反應,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B錯誤;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

甲、乙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4:6=2:3,C正確;由化學方程式可知,生成丙、丁的質量比為:(28x5):(18x6)

=35:27,D錯誤。

32.(2024四川成都,10)中科院李燦院士團隊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其反應過程如

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H

O

C

A.消耗的CO2與生成的CH30H質量比為11:16

B.反應中CO2、七一定要與催化劑接觸

第17頁共20頁

c.反應過程中“(歹”分成和“o”

D.該研究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

【答案】A

【解析】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H2+C02催化劑CH3OH,則每有44份質量的二氧

化碳氣體與6份質量的氫氣在催化劑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32份質量的甲醇和18份質量的水,消耗的CO2

與生成的CH30H質量比=44:32=11:8,A說法錯誤;反應中CO2、H2一定要與催化劑接觸,增大接觸

面積,B說法正確;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自由組合生成新的分子,即反應過程中“gP”

分成和C說法正確;該反應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D說法正確。

33.(2024四川達州,5)開采出的天然氣中含有的硫化氫,是一種無色、具有臭雞蛋氣味的劇毒氣體,故

天然氣使用前需進行脫硫處理。下圖為脫硫過程中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O表示氫原子

O表示氧原子

?表示硫原子

A.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

B.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分子個數(shù)比為3:1

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