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南十校”2025屆新高三第一次綜合素質檢測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江南十校”2025屆新高三第一次綜合素質檢測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江南十校”2025屆新高三第一次綜合素質檢測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江南十校”2025屆新高三第一次綜合素質檢測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江南十校”2025屆新高三第一次綜合素質檢測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座位號(在此卷上答題無效)絕密★啟用前2024年“江南十?!毙赂呷谝淮尉C合素質檢測歷史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框?;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安徽境內,與“王朝文明”緊密關聯(lián)的大遺址,是位于蚌埠的禹會村遺址??脊艑<医榻B,禹會村遺址考古新發(fā)現(xiàn)可以推測該處存在大量龍山文化遺跡散布,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該遺址出土有A.碳化粟粒B.打制石器C.青銅農具D.黑陶殘片2.國家文物局近期通報了浙江省紹興市稽中遺址等4項考古重要成果,首次在紹興地區(qū)清理確定兩漢高等級建筑遺存,是兩漢郡縣考古的重要發(fā)現(xiàn)。出土墨書文字,與文獻所載設于今紹興的會稽郡山陰縣有密切關系。據此可知A.新史料的發(fā)掘拓寬了歷史研究B.文物考古與文獻記載必須相互印證C.考古發(fā)掘比文獻記載更具價值D.出土墨書文字實證兩漢設置會稽郡3.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訓,在他統(tǒng)治期間,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史書記載這一時期“君臣相得”“樂聞直諫”“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铡?,據此可知“貞觀之治”的特點是A.崇文抑武,守內虛外B.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C.疆域開拓,閉關鎖國D.政治開明,社會安定4.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國戶數(shù)只有650萬。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長到2088萬。但史料記載這一年的“口數(shù)”僅為4673萬,每戶平均口數(shù)僅為2.24。參考漢唐史料所載戶口比例,即每戶5口左右,造成平均口數(shù)記載差異較大的原因可能是A.漢唐社會更為穩(wěn)定人口眾多B.宋朝人口調查標準變化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C.漢唐基層管理混亂統(tǒng)計夸大D.宋朝積貧積弱人口減少5.松江稅糧宋紹興時只有十八萬石,到明朝增加到九十七萬石,其他雜費又相當于正賦,負擔特別重,主要是依靠紡織工業(yè)的收入,“上供賦稅,下給俯仰”,這一變化A.增加了商人負擔B.有利于商品經濟發(fā)展C.制約了農業(yè)發(fā)展D.強化了人身依附關系6.乾隆時袁枚、趙翼等論詩反對擬古和形式主義,重視創(chuàng)新,提倡個性,主張抒寫詩人自己的“真性情”,超脫于尊唐和宗宋兩派之上。這反映了A.清朝文化成就遠超唐宋B.理學統(tǒng)治地位趨于崩潰瓦解C.社會發(fā)展助推個性思想D.社會劇烈動蕩思想流派眾多7.鴉片戰(zhàn)爭后,清政府設置“五口通商大臣”,處理與洋人交涉的通商事務,一般由兩廣總督或兩江總督兼任;1862年,清政府專門設置總理衙門,管理洋務及外交事務,成為特設的中央機構;1901年,清政府將管理對外事務的專門機構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居于六部之首。這種演變A.推動了維新思想廣泛傳播B.促進近代中外關系實現(xiàn)平等C.反映中國外交趨于近代化D.反映晚清半封建化不斷加深8.中國近代引進動力機織設備始于十九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已有動力棉織機4000余臺,動力毛織機100余臺,以及與之配套的絡、整、漿、穿等準備機械。上述現(xiàn)象說明A.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B.民族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fā)展C.新的投資方向逐漸得到認可D.中國近代工業(yè)進程逐步加快9.下圖是1926年中國國民黨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印制的招貼畫《民眾的力量》,對該畫理解正確的是A.推動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B.表明階級矛盾成為主要矛盾C.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D.意在鼓舞廣大群眾進行斗爭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10.1949年至1956年,大量的海外留學生在祖國的召喚下陸續(xù)回國,據統(tǒng)計僅1955年至1956年,歸國留學生就有308人。據此可推知,這一時期的留學生歸國潮A.展現(xiàn)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B.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C.反映了愛國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風貌D.得益于“雙百方針”的提出11.1990年10月,鄭州糧食批發(fā)市場開業(yè)并引入期貨交易機制,成為中國期貨交易的開端。2004年5月23日,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以市場為取向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保護廣大農民利益。這說明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啟動B.農民已實現(xiàn)脫貧致富奔小康C.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增強D.民生問題成為政府工作重點12.9世紀,西歐地區(qū)廣泛實行封君封臣制度,這一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儀式,封臣的效忠誓詞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愛其所愛,仇其所仇。主人凡踐履協(xié)約,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賜我以應得,則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將以他的意志為準則,絕無違背”。這體現(xiàn)了封君與封臣A.互有義務履行契約B.等級森嚴上下有別C.以血緣關系為紐帶D.相互尊重永不背叛13.1689年英國國會通過了《信仰自由法》,允許人們信奉國教之外的其他基督教派,但不得支持詹姆士二世子孫對王位的“覬覦”。1701年國會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規(guī)定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得擔任英國國王,英國國王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等。這反映出該時期英國A.王在法下的傳統(tǒng)開始確立B.議會逐漸成為權力的中心C.宗教改革確立了信仰自由D.排除了天主教徒成為國王14.1814年,奧地利貴族利涅親王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會議不是在進行,而是在跳舞?!逼鋵崳@只是表面現(xiàn)象,在音樂旋律的背后,是俄、英、奧、普四大國的代表忙碌地爭奪贓物,因分贓而爭吵。這一現(xiàn)象主要是由于A.近代歐洲國家民族意識的覺醒B.拿破侖戰(zhàn)爭解放了民眾思想C.加速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需要D.國際秩序重構導致利益失衡15.下表為1870年、191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的占比,根據該表可知,甲、乙、丙、丁四國分別為歷史試題第3頁共6頁年份國家甲乙丙丁俄國1870年22%8%13%①10%---1913年15%11%13%8%4%注:①為1872年數(shù)據——根據【德】庫欽斯基著,陳東旭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史研究》編制A.美國、法國、德國、英國B.英國、美國、德國、法國C.法國、德國、英國、美國D.英國、法國、美國、德國16.1960年,第15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由亞非國家倡議的《非殖民化宣言》,明確要求迅速和無條件地結束各種形式的殖民主義。1971年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shù)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lián)合國一切合法權利的提案。2023年《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已完成《巴黎協(xié)定》生效后的首次全球盤點,中國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這些成果A.顯示了發(fā)展中國家的巨大力量B.促進了氣候問題的順利解決C.結束了西方列強殖民主義體系D.確立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歷史試題第4頁共6頁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縱觀古今中外,民生問題一直備受關注。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痹唬骸凹雀灰?又何加焉?”曰:“教之?!薄浴墩撜Z·子路》注釋:仆:駕車。庶:眾多,這里指人口眾多。材料二建設之首要在民生。故對于全國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當與人民協(xié)力,共謀農業(yè)之發(fā)展,以足民食;共謀織造之發(fā)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計劃之各式屋舍,以樂民居;修治道路、運河,以利民行。——摘自《建國方略》材料三新中國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的。由于連年的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國民經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城鎮(zhèn)失業(yè)工人從1949年到1951年年均達四百余萬人,失業(yè)率高達20%以上,失業(yè)工人的生活非常困難”。根據聯(lián)合國亞太事務委員會的統(tǒng)計,1949年我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遠遠低于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浴睹裆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孔子的民生思想并分析其產生的背景。(10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孫中山解決民生問題的主張。(6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解決民生問題的措施及其意義。(9分)歷史試題第5頁共6頁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1948年-1949年以后又發(fā)生了四次阿以戰(zhàn)爭(注:阿以戰(zhàn)爭即中東戰(zhàn)爭),分別是在1956年、1967年、1973年和1982年,每十年里都發(fā)生一次。沒有什么簡短的總結可以傳達每次戰(zhàn)爭給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鄰國的人民帶來的傷痛。中東還成了冷戰(zhàn)對抗的一個戰(zhàn)區(qū),美國原先不贊成英、法、以于1956年入侵蘇伊士運河,但蘇伊士運河危機發(fā)生后,它不僅支持以色列,而且提供了大量經濟援助。法國一開始就是以色列的堅定盟友,只是在20世紀60年代戴高樂決定在中東地區(qū)支持阿拉伯國家,才一度反對以色列。蘇聯(lián)曾經是猶太國家的最初靠山之一,但它現(xiàn)在改變了立場,并把軍火送至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美國奉行其遏制的冷戰(zhàn)戰(zhàn)略,仍決心阻止蘇聯(lián)勢力在中東的擴張?!幾耘翣柲妒澜绗F(xiàn)代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在阿以戰(zhàn)爭中的立場及其原因。(9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阿以戰(zhàn)爭對當時國際關系的影響。(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斗爭是個中性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但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斗爭有著特殊重要的含義。我們黨就是在斗爭中發(fā)展壯大的,斗爭精神是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政治品質。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把我們黨誕生以來經歷的北伐戰(zhàn)爭、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稱為三次“偉大斗爭”。1962年,毛澤東同志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作出重要判斷:“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斗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的斗爭?!备母镩_放以來,我們提到斗爭,比較多的是軍事斗爭和反腐敗斗爭,強調要不斷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要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幾浴吨袊o檢監(jiān)察報》根據材料并結合中國近現(xiàn)代史的相關史實,圍繞“斗爭”這一主題,就材料中的整體或者任意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加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歷史試題第6頁共6頁江南十校2024年新高三第一次綜合素質檢測歷史試題參考答案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l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ADBBCCDDBCABDBA1.【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中華文明起源階段,不同文明發(fā)展的表現(xiàn)。材料反映出中華文明早期龍山文化發(fā)展的特點,呈現(xiàn)鮮明的區(qū)域性。龍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正是黑陶,因此本題選D。A錯在不夠典型,粟早已經培育出來,廣泛分布在各地,但不是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他地區(qū)的文化同樣可能存在。B錯在時間不準確,打制石器主要反映的是舊石器時代的特征,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代表。C錯在時間不符合,青銅器出現(xiàn)時間晚于龍山文化。2.【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史學常識和歷史研究的基本素養(yǎng)方法。材料展現(xiàn)了兩漢時期郡縣制的設置文獻記載與墨書文字之間的聯(lián)系,很顯然新出土發(fā)掘的考古資料能進一步拓寬歷史研究視角,歷史研究中注重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相互結合,因此選A。文物考古與文獻記載不是必須相互結合的,B錯在表述過于絕對??脊虐l(fā)掘也不一定比文獻記載更有價值,因此C選項錯誤。本題D選項具有較大迷惑性,表述不夠嚴謹和全面,故排除。3.【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唐朝貞觀之治的特點的了解。這一內容難度較小,需要學生提取出材料信息中重點信息“君臣相得”“無復盜賊”,不難得出正確選項為D。A選項崇文抑武,守內虛外應該是兩宋的時代特征,故排除;B選項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從材料中無從得出,故排除;C閉關鎖國應是清朝時期的特征,與唐朝時開放的特征不符合,故排除。4.【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歷史解釋能力。材料反映出北宋時期人口統(tǒng)計口數(shù)與戶數(shù)的關系,通過對比漢唐記載,不難發(fā)現(xiàn)北宋平均口數(shù)遠低于漢唐時期,如何解釋這種差異,需要結合漢唐歷史發(fā)展和北宋時期社會發(fā)展情況,本題難度較大,可以使用排除法來選出正確答案。根據所學知識不難得出,北宋時期社會經濟發(fā)展顯然超越漢唐,自然人口數(shù)量會有增加,平均口數(shù)大概率不會與漢唐時期有巨大差異,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統(tǒng)計人口與實際人口有出入,中國古代人口統(tǒng)計往往與賦稅徭役征發(fā)有關,兩宋時期商品經濟高度發(fā)展,政府對社會的控制趨于松弛,因此B選項應為正確答案。A選項漢唐時期更為穩(wěn)定的表述不準確,漢末與唐朝中后期也面臨戰(zhàn)亂與社會動蕩,故排除;C選項基層管理混亂統(tǒng)計夸大也表述不嚴謹,D選項有一定的迷惑性,宋朝的確積貧積弱,但是總體人口是不斷增加的。5.【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歷史解釋能力。材料反映出明朝時期松江地區(qū)的變化,通過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明朝時期松江地區(qū)稅糧增加,而且主要依靠紡織工業(yè)的收入,很顯然賦稅征發(fā)與這一地區(qū)的手工業(yè)發(fā)展聯(lián)系緊密,這就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因此選B。材料中的現(xiàn)象不是專門針對商人的,不能體現(xiàn)增加商人負擔,A選項錯誤;手工業(yè)發(fā)展不代表制約農業(yè),兩者沒有必然聯(lián)系,C選項錯誤;松江地區(qū)賦稅越來越依賴手工業(yè)會推動商品經濟發(fā)展,從而減弱人身依附關系,強化表述不準確,D選項錯誤。6.【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唯物史觀。材料反映出清朝前中期思想文化發(fā)展,材料中關鍵信息“反對形式主義”、“主張創(chuàng)新”、抒寫詩人自己的“真性情”,都體現(xiàn)了詩人追求個性思想,因此C選項應為正確答案。A選項遠超唐宋不符合史實,從材料中也無法得出這一結論,故排除;B選項理學趨于瓦解表述不準確,這一時期理學仍然居統(tǒng)治地位,故排除。D選項社會劇烈動蕩不符合當時社會發(fā)展現(xiàn)實,這一時期仍然處于“康乾盛世”,故排除。7.【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晚清時期對外交往的變化。從“五口通商大臣”到總理衙門再到外務部,機構設置越來越專業(yè)化,體現(xiàn)了中國外交趨于近代化,當然也反映出晚清外交半殖民地化,因此C選項表述符合題意。A選項維新思想材料不能體現(xiàn),維新思想影響主要是甲午戰(zhàn)后,時間上也不符合,故排除。B選項外交關系實現(xiàn)平等與事實不符,中國近代外交長期處于不平等狀態(tài),故排除。D選項半封建化表述與材料主旨大意不符,近代中國外交機構設置往往與半殖民地化有關,故排除。8.【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清末民初經濟發(fā)展,通過提取材料信息,動力棉織機、動力毛織機可知這一時期機器工業(yè)取得了發(fā)展,進而得出結論中國近代工業(yè)進程加快,故選D選項;A選項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限制,與材料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時間不符,故排除;B選項具有較大迷惑性,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是否屬于民族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yè),考察概念理解,講解時需要引導學生關注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與民族工業(yè)的區(qū)別;C選項新的投資方向表達的是社會上的看法,與材料主旨大意不符,故排除。9.【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于漫畫解讀提取信息的能力,從圖片民眾的力量指向帝國主義等信息,結合材料中提及到1926等時空信息,不難得出正確答案為D選項;A選項推動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成與時間不符合,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形成的標志是1924年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故排除;B選項階級矛盾與漫畫中指向的帝國主義不符合,漫畫主要表達了反對帝國主義的需求,體現(xiàn)的是民族矛盾,故排除;C選項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標志是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fā),與材料中的1926年時間不符合,故排除。10.【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建國初期經濟的發(fā)展,提取材料時間段對應的是新中國成立后到1956年,這一階段是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新中國成立后,留學海外的廣大學子熱情踴躍的回國參與建設,一大批人才的返回進而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推知要求學生理解材料現(xiàn)象與選項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選項;A選項表達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情不符合階段特征,故排除,從邏輯上來說也不太適合;C選項愛國可以體現(xiàn),但創(chuàng)業(yè)的表述不嚴謹,故排除;D選項“雙百方針”的提出是1956年初,與材料中的1949-1956時間段不符合,故排除。11.【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的相關史實,材料主旨突出強調對糧食流通體制的轉變,尤其凸顯市場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答案選C選項;A選項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啟動是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小崗村就邁出了第一步,時間不對;B選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選項民生問題表述過于寬泛,與材料主旨大意不符合,故排除。

12.【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古時期西歐的政治特征,對學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教材掌握程度的要求較高,從材料關鍵信息“踐履協(xié)議”可知,封君封臣之間的關系是互有義務,履行契約的,因此選A選項;B選項等級森嚴上下有別表述沒有大問題,但是不符合材料主旨大意,有一定的迷惑性,故排除;C選項以血緣關系為紐帶不符合史實,西歐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為紐帶的,與西周分封制不同,故排除;D選項相互尊重永不背叛表述不符合史實也不符合材料主旨大意,故排除。13.【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從材料展示的近代以來頒布的一系列法律可以看出王位繼承權受到議會的限制,結合所學知識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后,議會逐漸成為權力的中心,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A選項開始確立不符合史實,早在中世紀就已經有了王在法下的傳統(tǒng);C選項表述正確,但不能完整體現(xiàn)材料主旨,材料第二部分突出的是對王位繼承的限制,故排除;D選項排除了表述過于絕對,故排除。14.【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拿破侖戰(zhàn)爭與維也納體系的構建,這一體系下利益爭奪激烈,需要學生對近代國際政治有深刻的理解,試題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調動所學,材料主要有效信息有“1814年”、“奧地利”、“因分贓而爭吵”,這些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維也納體系下各國之間的矛盾引起的,因而選擇D選項;A選項民族意識的覺醒往往與民族解放斗爭有關,材料中提到的“分贓”就指明了材料主旨大意,兩者并不匹配,故排除;B選項表述解放了思想與因分贓而爭吵之間沒有必然邏輯關系,故排除;C選項資本原始積累主要是工業(yè)革命前,與材料時間不符,故排除。15.【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一戰(zhàn)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情況,通過表格數(shù)據梳理,選出正確選項,為降低難度,表格給出了參照國家俄國1870年到1913年在世界貿易中的占比,世界貿易占比一般能夠反映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綜合所學知識,不難得出這一時期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是英國,但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地位在下降,法國同樣地位下降,而美國和德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后起之秀,地位在逐步上升因此甲是英國,乙是美國,丙是德國、丁是法國,因此答案選擇B選項,其他選項不準確。16.【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二戰(zhàn)后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材料體現(xiàn)了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因此本題選擇A;B選項表述不完整,不能從全局反映題目主旨大意,故排除;C選項不能完整反映題意,故排除;D選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新的國際秩序尚未確立,故排除。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參考答案】(1)孔子民生思想:①使人民生活富足的情況下要加強對人民的教化;②反對苛政與任意刑殺③主張以德治民,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一點2分,任答兩點4分)產生背景:①政治上:禮崩樂壞,社會動蕩不安,各國變法改革;②經濟上:井田制趨于崩潰瓦解,鐵牛犁耕出現(xiàn),生產力進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現(xiàn)③思想上:學在官府局面打破,私學興起,士階層發(fā)展壯大,思想活躍(一點2分,三點6分)(2)孫中山的主張:①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滿足人民的衣食住行的需求②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實現(xiàn)社會革命③強調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④發(fā)展棉紡織業(yè)等(一點2分,3點6分)(3)中國共產黨措施:①農業(yè)上:1950年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區(qū)實施土地改革;②黨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經濟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上海等大城市的投機資本進行“銀元之戰(zhàn)”和“米棉之戰(zhàn)”③政務院通過采取統(tǒng)一全國財政收支管理、物資管理、先進管理等措施實現(xiàn)了國家財政及財政經濟的統(tǒng)一。④頒布系列法律法規(guī),奠定了民生法律基礎⑤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合理調整工商業(yè)(一點2分,三點6分)意義:①農民從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農村生產力得到大解放,為逐步實現(xiàn)工業(yè)化掃除了障礙,糧食產量增加;②全國物價趨于穩(wěn)定,結束了連續(xù)十幾年物價暴漲的局面,人民政府贏得了全國人民的信任;③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④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⑤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一點2分,任意兩點3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歷史上為解決民生問題而采取的一系列舉措,是一個綜合試題,主要考查學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識記基礎知識的能力,試題通過創(chuàng)設三段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習,民生無小事,通過題目,也是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思考當下民生問題的重要性以及解決措施都有哪些。通過本題的考查,也是引導我們2025屆復習備考,要發(fā)揮歷史學科的“立德樹人”的功能,為國育才、為黨育人。18.【參考答案】(1)美國立場:從反對以色列發(fā)動戰(zhàn)爭到全方位支持以色列(3分。如果考生僅回答支持以色列只能給2分)原因:①美國試圖乘機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②冷戰(zhàn)期間,蘇聯(lián)轉變立場支持阿拉伯世界,美國遏制蘇聯(lián)的需要;③維護美國世界霸權的需要(一點2分,三點6分)(2)影響:①加劇了中東地區(qū)的動蕩,不利于中東和平發(fā)展,給當?shù)厝嗣駧砹顺林氐臑碾y;②加劇了冷戰(zhàn),美蘇爭霸日趨激烈;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