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規(guī)范DB41-T 2228-2022_第1頁
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規(guī)范DB41-T 2228-2022_第2頁
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規(guī)范DB41-T 2228-2022_第3頁
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規(guī)范DB41-T 2228-2022_第4頁
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規(guī)范DB41-T 2228-202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

CCSA47

41

河南省地方標準

DB41/T2228—2022

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規(guī)范

2022-01-13發(fā)布2022-04-12實施

河南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1/T222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評估類型...........................................................................2

5評估內容...........................................................................2

6評估報告...........................................................................4

I

DB41/T222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氣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省氣象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力、王新敏、王蕊、齊伊玲、王振亞、董貞花、孔海江、熊晨曉、康暑雨、

袁小超、劉春玲、張源達、肖丹華。

II

DB41/T2228—2022

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大氣污染氣象條件的評估類型、評估內容、評估報告相關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開展大氣污染氣象條件對細顆粒物、地面臭氧污染的影響評估。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QX/T393—2017冷空氣過程監(jiān)測指標

QX/T413—2018空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等級

QX/T479—2019PM2.5氣象條件評估指數(shù)(EMI)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大氣污染氣象條件

對大氣邊界層內大氣污染物的生成、傳輸、擴散、轉化和清除等產生影響的氣象條件。

3.2

細顆粒物

PM2.5

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氣溶膠粒子。

[來源:GB/T31159—2014,3.7]

3.3

PM2.5氣象條件評估指數(shù)(EMI)

表征PM2.5濃度變化中氣象條件貢獻的無量綱指標。

注:EMI用地面至1500m高度氣柱內PM2.5平均濃度與參考濃度的比值表示,值越大表征氣象條件越不利于近地面大氣

中PM2.5稀釋和擴散。

[來源:QX/T479—2019,3.2]

3.4

地面臭氧

近地面層大氣中的臭氧。

[來源:QX/T71—2007,3.1]

3.5

污染天氣過程

1

DB41/T2228—2022

污染天氣發(fā)生、發(fā)展、結束的過程。當前后兩次過程間隔時間低于36h,合并為一次過程。

3.6

冷空氣

使所經地點氣溫下降的空氣。

[來源:GB/T20484—2006,2.1]

3.7

總輻射

水平面從上方2π立體角范圍內接收到的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之和。

[來源:GB/T31163—2014,5.15]

3.8

日照時數(shù)

在一給定時段內太陽直接輻照度大于或等于120W/m2的各分段時間的總和。

注:取整數(shù),以小時(h)為單位。

[來源:GB/T35232—2017,3.1]

4評估類型

4.1過程評估

評估一次或多次污染天氣過程中影響細顆粒物或地面臭氧濃度的大氣污染氣象條件。

4.2定期評估

評估月度、季度、年度等固定時段內影響細顆粒物或地面臭氧濃度的大氣污染氣象條件。

4.3專題評估

評估細顆粒物污染易發(fā)期或地面臭氧污染高發(fā)期等典型污染特征時段內的大氣污染氣象條件。

5評估內容

5.1天氣形勢

根據(jù)評估區(qū)域處在氣壓場的位置(前部、底部、后部)進行區(qū)分,冬季可按照QX/T413—2018中公

式(A.4)計算靜穩(wěn)天氣指數(shù),值越大表明天氣形勢越靜穩(wěn)。

5.2冷空氣

根據(jù)冷空氣的路徑和強度進行評估,路徑可分為西路、中路和東路,強度可按照QX/T393—2017

中5.3計算,值越大表明冷空氣越強。

5.3PM2.5氣象條件評估指數(shù)(EMI)

專項評估細顆粒污染的氣象條件,按照QX/T479—2019中4.1計算EMI,值越大表明氣象條件越不利

于近地面大氣中PM2.5稀釋和擴散。

2

DB41/T2228—2022

5.4日風速

計算風速的日均值(V),按表1規(guī)定劃分影響程度。

表1日風速影響程度劃分表

V/(m/s)影響程度

V≤1.5大氣水平擴散能力弱,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1.5<V≤3大氣水平擴散能力較弱,不利于污染物擴散

3<V≤8大氣水平擴散能力較強,有利于污染物擴散

V>8大氣水平擴散能力強,非常有利于污染物擴散

5.5日相對濕度

計算相對濕度的日均值(RH),按表2規(guī)定劃分影響程度。

表2日相對濕度影響程度劃分表

RH/%影響程度

RH≤50不利于細顆粒物吸濕增長

50<RH≤70較有利于細顆粒物吸濕增長

RH>70有利于細顆粒物吸濕增長

5.6日降雨量

計算降雨量的日累計值(R),按表3規(guī)定劃分影響程度。

表3日降雨量影響程度劃分表

R/mm影響程度

R≤5濕清除作用不明顯

5<R≤10濕清除作用較明顯

R>10濕清除作用明顯

5.7總輻射

計算一天內總輻射最大8h滑動平均值(GR),按表4規(guī)定劃分影響程度。

表4總輻射影響程度劃分表

GR/(W/m2)影響程度

GR≤250不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3

DB41/T2228—2022

表4總輻射影響程度劃分表(續(xù))

GR/(W/m2)影響程度

250<GR≤400較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400<GR≤500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GR>500非常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5.8日照時數(shù)

計算一天內的日照時數(shù)(SSH),按表5規(guī)定劃分影響程度。

表5日照時數(shù)影響程度劃分

SSH/h影響程度

SSH≤4不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4<SSH≤8較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8<SSH≤10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SSH>10非常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5.9日最高氣溫

計算一天內氣溫的最大值(Tmax),按表6規(guī)定劃分影響程度。

表6日最高氣溫影響程度劃分

Tmax/℃影響程度

Tmax≤25不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25<Tmax≤28較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28<Tmax≤32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Tmax>32非常有利于地面臭氧污染發(fā)生

6評估報告

6.1過程評估報告

過程評估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標題:XX污染天氣過程氣象條件評估;

b)摘要:提煉過程概況與氣象條件評估結論;

c)過程概況:描述污染天氣形勢及污染天氣過程的起止時間、影響范圍和強度等實況;

4

DB41/T2228—2022

d)評估的主要內容:根據(jù)污染天氣過程的污染物分類,將氣象條件的算術平均值與前期過程或

近5年均值對比。對于細顆粒物污染,可評估冷空氣、日風速、日相對濕度、日降雨量等,

冬季時段增加靜穩(wěn)天氣指數(shù)評估。對于地面臭氧污染,可評估總輻射、日照時數(shù)和日最高氣

溫等;

e)結論:總結各項氣象條件評估結論,可適當給出具有可行性的大氣污染防治建議。

6.2定期評估報告

定期評估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標題:“XXXX年X月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或“XXXX年第X季度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

或“XXXX年大氣污染氣象條件評估”;

b)摘要:提煉評估時段內大氣環(huán)境概況與氣象條件評估結論;

c)大氣環(huán)境概況:概述評估時段內主要污染天氣過程發(fā)生的次數(shù)、特征、影響及同比變化;

d)評估的主要內容:根據(jù)評估時段內的污染物分類,將氣象條件的算術平均值進行同比、環(huán)比

或近5年均值對比。對于細顆粒物污染,應采用PM2.5氣象條件評估指數(shù)(EMI)評估,冬季時

段增加靜穩(wěn)天氣指數(shù)評估,并可根據(jù)情況輔助增加日風速、日相對濕度、小風日數(shù)(日風速

小于1.5m/s的日數(shù))、有效降雨日數(shù)(日降雨量大于5mm的日數(shù))等評估。對于地面臭氧

污染,可評估總輻射、日照時數(shù)和日最高氣溫等;

e)結論:總結各項氣象條件評估結論,可適當給出具有可行性的大氣污染防治建議。

6.3專題評估報告

專題評估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標題:XX污染氣象條件專題評估;

b)摘要:提煉大氣環(huán)境概況與氣象條件評估結論;

c)大氣環(huán)境概況:概述評估時段內的實況;

d)評估的主要內容:根據(jù)評估時段內的污染物分類,參照過程評估或定期評估的內容;

e)結論:總結各項氣象條件評估結論,可適當給出具有可行性的大氣污染防治建議。

5

DB41/T2228—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評估類型...........................................................................2

5評估內容...........................................................................2

6評估報告...........................................................................4

I

DB41/T222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氣象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河南省氣象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力、王新敏、王蕊、齊伊玲、王振亞、董貞花、孔海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