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湖北省荊州市歷史高一上學期期末自測試卷(答案在后面)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A.春秋戰(zhàn)國時期B.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C.西周建立D.隋朝建立2、題干: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A.孔子B.孟子C.荀子D.漢武帝3、春秋時期的著名戰(zhàn)役城濮之戰(zhàn),交戰(zhàn)雙方是()。A、齊、晉B、晉、楚C、楚、吳D、晉、秦4、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屬于哪家學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題干:下列關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歷史人物的描述,正確的是:A.晏子使楚,巧妙地化解了兩國之間的外交糾紛B.孫武寫下了《孫子兵法》,重點論述了戰(zhàn)爭中的兵種配合C.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D.司馬遷撰寫《史記》,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6、題干:下列關于漢代文化發(fā)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九章算術》成書,標志著中國古代數(shù)學達到較高水平B.王充提出“天人感應”學說,主張?zhí)烀?,反對迷信C.司馬相如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辭賦《子虛賦》,展現(xiàn)了漢賦的豪放風格D.嚴子陵是西漢著名經學家,對儒家思想有重要貢獻7、以下哪位歷史學家被譽為“歷史之父”?A.希羅多德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托馬斯·阿奎那8、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的確立?A.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B.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隋朝建立D.唐朝實行科舉制度9、《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它首次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該宣言是由誰起草的?A、馬克思和恩格斯B、馬克思和列寧C、恩格斯和列寧D、馬克思和托洛茨基10、封建社會時期,土地主要集中在王室貴族和大地主手中,農民沒有土地或僅有少量自耕農地,從而陷入了極端的貧困。這種土地制度被稱為:A、莊園制度B、冊封制度C、井田制度D、均田制度11、中國古代史中,以下哪一個朝代采取了均田制?()A.秦朝B.隋朝C.唐朝D.宋朝12、以下關于辛亥革命意義的說法,正確的是()。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B.打開了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大門C.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D.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新的民主革命時期1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哪位思想家主張“仁政”和“民貴君輕”?A、孔子B、孟子C、墨子D、韓非子14、西漢時期著名的歷史散文《史記》是由哪位史學家編撰的?A、司馬遷B、班固C、司馬光D、司馬相如15、在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中,以下哪項制度對加強中央集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A.科舉制度B.九品中正制C.郡縣制D.宗法制度16、以下關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說法不正確的是:A.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封建帝制B.標志著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開始C.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D.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進一步發(fā)展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以下是我國古代四位思想家的主要觀點,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觀點對后世的影響。材料一:孔子主張“仁愛”,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孟子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材料二: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強調順應自然,減少人為干預;莊子認為“道法自然”,強調順應自然規(guī)律,追求內心的自由。材料三:墨子提倡“兼愛”,主張取消等級差別,實現(xiàn)平等;韓非子主張“法治”,強調法律的重要性,認為通過嚴格的法律來維護社會秩序。問題:1.分析孔子和孟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2.分析老子和莊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3.分析墨子和韓非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第二題題目: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本題20分)【材料】(略)假設材料內容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歷史經歷了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和國民政府的成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對中國政治結構、社會轉型和國際地位產生了深遠影響。(1)辛亥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響有哪些?(10分)(2)北伐戰(zhàn)爭對中國政局和現(xiàn)代化進程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10分)第三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領完顏阿骨打在會寧稱帝,國號金。金建立后,迅速發(fā)展壯大,開始與北宋對峙。北宋在與金的戰(zhàn)爭中不斷失敗,最終導致南宋的建立。材料二:唐朝時期,我國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十分頻繁。日本派出遣唐使多次來華,學習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問題:1.材料一中提到的女真族首領先領是誰?金朝是在哪個朝代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金朝的出現(xiàn)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唐朝和宋朝在民族關系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異同。第四題【材料】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下是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一些重要事件:①2016年,我國科學家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突破,實現(xiàn)了千公里級的量子密鑰分發(fā)。②2017年,我國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顆新的太陽系外行星,這是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③2018年,我國科學家在青藏高原成功進行了高海拔高寒地區(qū)青藏高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研究。④2019年,我國科學家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發(fā)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語音識別技術?!締栴}】1.請列舉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領域。2.結合材料,談談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取得的成就及其意義。2024-2025學年湖北省荊州市歷史高一上學期期末自測試卷及答案指導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有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題干: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A.春秋戰(zhàn)國時期B.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C.西周建立D.隋朝建立答案:C解析:西周建立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開始,因為西周時期實行了分封制,確立了封建等級制度,為后來的封建社會奠定了基礎。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階段,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是封建社會的確立階段,而隋朝建立則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發(fā)展階段。因此,正確答案是C。2、題干: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A.孔子B.孟子C.荀子D.漢武帝答案:D解析:漢武帝是西漢時期的皇帝,他采納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這一政策旨在統(tǒng)一思想,加強中央集權。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對后世有重要影響,但并非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人物。因此,正確答案是D。3、春秋時期的著名戰(zhàn)役城濮之戰(zhàn),交戰(zhàn)雙方是()。A、齊、晉B、晉、楚C、楚、吳D、晉、秦答案:B解析:城濮之戰(zhàn)是發(fā)生在公元前632年,位于今河南濮陽市西,是晉、楚兩個諸侯國之間為爭奪中原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戰(zhàn)。晉文公時期的晉國在這一戰(zhàn)中獲勝,奠定了其在中原地區(qū)的霸主地位。4、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屬于哪家學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答案:A解析: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儒家學者,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強調仁政、民本思想,主張“人性善”。5、題干:下列關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歷史人物的描述,正確的是:A.晏子使楚,巧妙地化解了兩國之間的外交糾紛B.孫武寫下了《孫子兵法》,重點論述了戰(zhàn)爭中的兵種配合C.孟子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D.司馬遷撰寫《史記》,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答案:C解析:A項中晏子使楚的典故主要是體現(xiàn)晏子的機智和口才,不涉及外交糾紛的化解;B項中孫武的《孫子兵法》側重于戰(zhàn)略戰(zhàn)術和軍事理論,而非兵種配合;D項中司馬遷著《史記》的時間是在漢武帝之后。因此,只有C項描述正確,孟子主張“仁政”,認為民眾的利益最為重要。6、題干:下列關于漢代文化發(fā)展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九章算術》成書,標志著中國古代數(shù)學達到較高水平B.王充提出“天人感應”學說,主張?zhí)烀?,反對迷信C.司馬相如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辭賦《子虛賦》,展現(xiàn)了漢賦的豪放風格D.嚴子陵是西漢著名經學家,對儒家思想有重要貢獻答案:B解析:B項中王充提出的“天人感應”學說實際上是一種主張?zhí)烀摵吞烊酥g的相互感應的理論,而非反對迷信。他的思想實際上是漢代儒學中的天人感應論的代表。A項中《九章算術》確實是古代中國數(shù)學的重要著作;C項中司馬相如的《子虛賦》是漢賦的代表作之一,展現(xiàn)了漢賦的豪放特點;D項中嚴子陵確實是西漢著名經學家,對儒家思想有重要貢獻。因此,B項是不正確的描述。7、以下哪位歷史學家被譽為“歷史之父”?A.希羅多德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托馬斯·阿奎那答案:A解析:希羅多德(Herodotus)是古希臘的歷史學家,他以其《歷史》一書聞名于世,被認為是西方歷史學的奠基人,因此被譽為“歷史之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是哲學家,托馬斯·阿奎那是中世紀的神學家和哲學家。8、以下哪個事件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的確立?A.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B.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隋朝建立D.唐朝實行科舉制度答案:A解析: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結束了戰(zhàn)國時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確立的標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強化了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但不是封建社會確立的標志。隋朝建立和唐朝實行科舉制度都是封建社會中的事件,但不是確立封建社會的標志。9、《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它首次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該宣言是由誰起草的?A、馬克思和恩格斯B、馬克思和列寧C、恩格斯和列寧D、馬克思和托洛茨基答案:A解析: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是無產階級運動的重要里程碑,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這部經典著作。10、封建社會時期,土地主要集中在王室貴族和大地主手中,農民沒有土地或僅有少量自耕農地,從而陷入了極端的貧困。這種土地制度被稱為:A、莊園制度B、冊封制度C、井田制度D、均田制度答案:A解析:莊園制度是封建社會中的一種土地制度,土地主要由領主持有,農民則通過為領主提供勞役和繳納租稅等方式獲得生活資料,這種制度導致了農民的貧困和不自由。11、中國古代史中,以下哪一個朝代采取了均田制?()A.秦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C解析:唐朝實行了均田制,這是一項重要的土地制度,目的是讓農民有土地可以耕種,增加農業(yè)生產的穩(wěn)定性和農民的生活水平。而秦朝實行的是法家思想,宋朝則主要是加強了中央集權,隋朝在Flesh出版時代之前采取了均田制,因此答案是C,唐朝。12、以下關于辛亥革命意義的說法,正確的是()。A.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B.打開了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的大門C.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D.標志著中國進入了新的民主革命時期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得民主制度開始在中國政治舞臺上占據(jù)重要的位置。選項B、C和D雖然都與辛亥革命有關,但均田制結束的是君主專制制度的歷史,所以最準確的描述是A。1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哪位思想家主張“仁政”和“民貴君輕”?A、孔子B、孟子C、墨子D、韓非子答案:B解析: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張“仁政”和“民貴君輕”的治國理念,強調百姓的重要性高于君主。14、西漢時期著名的歷史散文《史記》是由哪位史學家編撰的?A、司馬遷B、班固C、司馬光D、司馬相如答案:A解析:《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撰,全書共130篇,記載了從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的歷史,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15、在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中,以下哪項制度對加強中央集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A.科舉制度B.九品中正制C.郡縣制D.宗法制度答案:C解析:郡縣制是秦朝開始實行的行政制度,通過設立郡縣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婆e制度和九品中正制雖然也與選拔官員有關,但并非直接加強中央集權的決定性制度。宗法制度更多體現(xiàn)在家族和血緣關系的管理上,與中央集權關系不大。因此,選擇C。16、以下關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說法不正確的是:A.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封建帝制B.標志著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開始C.推動了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D.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進一步發(fā)展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確實推翻了清朝統(tǒng)治,結束了封建帝制(選項A正確),對亞洲各國民族解放運動的發(fā)展產生了積極影響(選項C正確),并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選項D正確)。然而,辛亥革命并不是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開始,民族民主革命的起點可以追溯到更早時期的辛亥革命的前奏——太平天國運動等民族反侵略斗爭。因此,選項B說法不正確。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每小題13分,共52分)第一題題目:以下是我國古代四位思想家的主要觀點,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觀點對后世的影響。材料一:孔子主張“仁愛”,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孟子提出“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需要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材料二: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強調順應自然,減少人為干預;莊子認為“道法自然”,強調順應自然規(guī)律,追求內心的自由。材料三:墨子提倡“兼愛”,主張取消等級差別,實現(xiàn)平等;韓非子主張“法治”,強調法律的重要性,認為通過嚴格的法律來維護社會秩序。問題:1.分析孔子和孟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2.分析老子和莊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3.分析墨子和韓非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答案:1.孔子和孟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教育方面:孔子的“仁愛”和孟子的“性善論”對后世的教育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強調培養(yǎng)人的品德和道德修養(yǎng)。社會倫理方面:孔子的“仁愛”思想成為后世儒家倫理的核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和社會責任。政治理念方面:孟子的“性善論”影響了后世的政治理念,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2.老子和莊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思想哲學方面:老子的“無為而治”和莊子的“道法自然”對后世的道家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強調順應自然規(guī)律,追求精神自由。生活哲學方面: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影響了后世的道家生活方式,追求簡樸自然,反對過度追求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3.墨子和韓非子的觀點對后世的影響:社會觀念方面:墨子的“兼愛”和“非攻”思想對后世的社會觀念產生了影響,倡導平等和和平。政治法律方面:韓非子的“法治”思想對后世的政治法律制度產生了深遠影響,強調法律的重要性,為后世的法律體系奠定了基礎。解析:本題旨在考察學生對古代思想家觀點的理解以及對這些觀點對后世影響的分析能力。通過對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和韓非子的觀點進行梳理,學生需要結合所學知識,從教育、社會倫理、政治理念、思想哲學、生活哲學、社會觀念和政治法律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這樣的分析,學生能夠更全面地理解古代思想家的思想內涵及其對后世的影響。第二題題目: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本題20分)【材料】(略)假設材料內容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歷史經歷了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和國民政府的成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對中國政治結構、社會轉型和國際地位產生了深遠影響。(1)辛亥革命的主要事件和影響有哪些?(10分)(2)北伐戰(zhàn)爭對中國政局和現(xiàn)代化進程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10分)答案與解析:1.辛亥革命及其影響(1)推動了中國歷史的轉型(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終結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首個共和制政體——中華民國。(2)促進了社會思想解放(2分)辛亥革命極大地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變革。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禮教,促進了民主思想的廣泛傳播。(3)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得以發(fā)展(2分)辛亥革命后,一些地方發(fā)展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發(fā)展。但由于帝國主義的壓迫,民族資本所占比重仍較小,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4)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2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逐漸成為廣大民眾的政治信仰。(5)促進了社會經濟發(fā)展(2分)辛亥革命后,國內外貿易較往昔更為活躍,實業(yè)救國思潮也開始出現(xiàn)并逐漸影響社會。2.北伐戰(zhàn)爭的影響(1)增加了官僚資產階級和豪紳軍閥的力量,表現(xiàn)為官僚資本開始按照自己的意圖,通過各種手段,逐漸控制國家機器,加強了官僚資本對經濟的控制和對人民的剝削。(5分)北伐戰(zhàn)爭初期,孫中山逝世,蔣介石接替領導。在這一時期,官僚資產階級和豪紳軍閥糧食走私活動猖獗,這些行為推動了官僚資本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2)加速了國民黨內的分裂(5分)經過北伐戰(zhàn)爭,國民黨內部出現(xiàn)分化,部分軍閥反對國民黨的統(tǒng)治,這進一步導致了國民黨內部的分裂。(3)進一步削弱了北洋軍閥的割據(jù)勢力(5分)北伐戰(zhàn)爭增強了國民黨的力量,對北洋軍閥的打擊使其割據(jù)形勢進一步削弱。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20世紀上半葉中國重大歷史事件——辛亥革命和北伐戰(zhàn)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解答中,考生需要能夠準確地總結這兩個歷史事件的重要影響,并能夠結合具體史實進行分析說明。歷史高一上學期的內容主要圍繞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革和政體轉變,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聯(lián)系所學知識,具體化事件的影響,以便準確作答。第三題題目: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公元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領完顏阿骨打在會寧稱帝,國號金。金建立后,迅速發(fā)展壯大,開始與北宋對峙。北宋在與金的戰(zhàn)爭中不斷失敗,最終導致南宋的建立。材料二:唐朝時期,我國與周邊國家的文化交流十分頻繁。日本派出遣唐使多次來華,學習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了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問題:1.材料一中提到的女真族首領先領是誰?金朝是在哪個朝代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金朝的出現(xiàn)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唐朝和宋朝在民族關系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異同。答案:1.女真族首領先領是完顏阿骨打。金朝是在北宋時期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金朝的出現(xiàn)對中國歷史產生了以下影響:加速了北宋的滅亡,推動了南宋的建立;加強了民族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北方民族與中原文化的發(fā)展和融合;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唐朝和宋朝在民族關系和文化交流方面的異同:相同點:都重視民族關系,與周邊國家和地區(qū)保持文化交流;不同點:唐朝時期,民族關系更加復雜,與吐蕃、契丹等民族的關系較為頻繁且復雜;宋朝時期,民族關系較為簡單,主要與女真、蒙古等民族有沖突;唐朝時期的文化交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司商業(yè)合同標準文本
- 乙方甲方解除工程合同樣本
- 便利店合伙合同樣本
- 養(yǎng)殖基地出售馬匹合同樣本
- 產品補償合同樣本
- 減速機合同標準文本
- 推進生物學科國際交流計劃
- 出版補充協(xié)議合同樣本
- 修水壩施工合同樣本
- 冷凍食品購銷合同標準文本
- 骨科關節(jié)置換術后康復PDCA循環(huán)案例
- 腹腔引流管的護理查房
- 光伏并網前單位工程驗收報告-2023
- 2024年重慶出版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復習資料-研究生
- 【高中歷史】遼夏金元的統(tǒng)治課件-2024屆高三歷史統(tǒng)編版一輪復習
- 幼兒行為觀察與分析案例教程 課件 第5、6章 幼兒情緒表現(xiàn)的觀察分析與指導、幼兒認知發(fā)展的觀察分析與指導
- 《強化學習理論與應用》深度強化學習概述
- 23CG60 預制樁樁頂機械連接(螺絲緊固式)
- -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課件
- 嬰幼兒的心肺復蘇-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