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震災害應急調查預案TOC\o"1-2"\h\u25905第1章管理與組織 491121.1應急預案管理體系 4252131.1.1國家級應急預案 46911.1.2省級應急預案 4270901.1.3市級應急預案 44821.1.4縣級應急預案 490541.2組織架構與職責劃分 4194741.2.1組織架構 530501.2.2職責劃分 5149041.3協(xié)同配合與信息共享 5211791.3.1協(xié)同配合 561731.3.2信息共享 528583第2章風險評估與預防 6134802.1地震災害風險評估 6314212.1.1風險評估方法 6167402.1.2風險評估流程 6230822.1.3風險評估結果 6254312.2防災減災措施 6164502.2.1工程措施 6100812.2.2非工程措施 67242.3預警與監(jiān)測 6242502.3.1地震預警 6241222.3.2地震監(jiān)測 7195362.3.3信息共享與協(xié)作 72496第3章應急響應啟動 746173.1應急響應級別 7287523.2啟動條件與程序 713453.2.1啟動條件 7142243.2.2啟動程序 830573.3信息報告與傳達 8206863.3.1信息報告 8287793.3.2信息傳達 827245第四章救援力量調度 8183144.1救援力量組成與職責 835144.1.1救援力量組成 896674.1.2救援力量職責 9215774.2救援隊伍調度原則 93924.2.1快速反應原則 9146614.2.2分級負責原則 9219654.2.3集中優(yōu)勢兵力原則 9282634.2.4專業(yè)對口原則 9280854.3救援資源保障 965034.3.1救援設備與物資 9191224.3.2交通運輸保障 9179504.3.3通信保障 9247354.3.4醫(yī)療救護保障 9314274.3.5生活保障 932660第5章現場救援與應急處置 1017545.1現場救援組織與指揮 10167815.1.1救援組織架構 10109605.1.2指揮部職責 10169265.1.3救援隊伍組成 10259555.2現場救援措施 10227125.2.1現場搜救 10238665.2.2醫(yī)療救治 1047035.2.3現場保障 10205785.3應急處置流程 10198965.3.1現場評估 101345.3.2救援實施 10135285.3.3信息報告與溝通 1125935.3.4現場安全監(jiān)控 11271975.3.5救援結束 1117910第6章醫(yī)療救護與衛(wèi)生防疫 11109636.1醫(yī)療救護組織與職責 1139866.1.1醫(yī)療救護組織架構 11299516.1.2各組職責 11247486.2醫(yī)療救護措施 1112716.2.1傷員救治原則 11288196.2.2救治措施 12145846.3衛(wèi)生防疫與心理援助 12164016.3.1衛(wèi)生防疫 12174346.3.2心理援助 1232112第7章災后恢復與重建 1232807.1災后恢復規(guī)劃 12188087.1.1災害評估與損失統(tǒng)計 12154467.1.2制定恢復重建規(guī)劃 12280737.1.3保障措施 12283137.2重建資金與政策支持 13217597.2.1資金籌措 13118717.2.2資金使用與管理 13255907.2.3政策支持 1319807.3社會力量參與 13291107.3.1社會組織參與 1328357.3.2志愿者服務 13295777.3.3企業(yè)社會責任 13115717.3.4社會監(jiān)督與評價 1313572第8章宣傳教育與培訓 1354598.1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1327078.1.1制定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計劃,明確宣傳教育內容、對象、方式和時間。 13122818.1.2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普及地震災害防范、自救互救、應急救援等知識。 1364708.1.3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如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社交媒體等,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 14220348.1.4加強對學校、社區(qū)、企業(yè)等單位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各類群體的地震災害應對能力。 14261218.1.5定期組織防震減災演練,提高各級部門、單位和人民群眾的應急響應能力。 1445438.2應急救援培訓 14122168.2.1制定應急救援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對象、方式和時間。 1458038.2.2對應急救援隊伍、志愿者、社區(qū)救援隊伍等開展專業(yè)技能培訓,提高救援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和救援能力。 14293528.2.3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使培訓成果得以鞏固,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 14291538.2.4加強應急救援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培訓質量。 14106498.2.5建立應急救援培訓檔案,對培訓工作進行全程跟蹤、評估和總結。 14218808.3社會公眾參與 14161838.3.1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 14180728.3.2加強與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企業(yè)等合作,共同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及應急救援培訓。 14318828.3.3定期向社會公眾發(fā)布地震災害預警信息,提醒公眾做好防范措施。 14267848.3.4建立社會公眾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的激勵機制,表彰在防震減災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14256128.3.5開展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創(chuàng)作和推廣,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地震安全,提高防震減災意識。 1413937第9章演練與評估 1497849.1演練組織與實施 14172009.1.1演練目標 149779.1.2演練范圍與對象 1597269.1.3演練內容 15213069.1.4演練方式 1542069.1.5演練時間與地點 15188249.1.6演練組織 15199159.1.7演練實施 15279659.2演練評估與總結 1565069.2.1評估內容 1519979.2.2評估方法 15277959.2.3總結報告 16215989.3演練改進措施 16104539.3.1完善預案 16238999.3.2強化培訓與演練 16270609.3.3優(yōu)化資源配置 16183919.3.4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6248549.3.5提高公眾參與度 16722第10章法律責任與監(jiān)督 163171310.1法律責任與規(guī)章制度 161686210.1.1法律責任 161449110.1.2規(guī)章制度 16965610.2監(jiān)督管理與責任追究 171026310.2.1監(jiān)督管理 171914610.2.2責任追究 17420510.3社會監(jiān)督與輿論引導 172988510.3.1社會監(jiān)督 171147410.3.2輿論引導 17第1章管理與組織1.1應急預案管理體系為保證地震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的有序、高效進行,我國建立了完善的應急預案管理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國家、省、市、縣四級應急預案,相互銜接、逐級細化,保證各級預案之間協(xié)調一致、形成合力。1.1.1國家級應急預案國家級應急預案是我國地震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的總體指導文件,明確了地震災害應急調查的工作原則、目標、任務和措施,為各級應急預案的制定提供依據。1.1.2省級應急預案省級應急預案根據國家級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省地震災害應急調查的具體措施和操作流程。1.1.3市級應急預案市級應急預案在省級應急預案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本地區(qū)地震災害應急調查的工作任務和責任分工,保證應急調查工作的落實。1.1.4縣級應急預案縣級應急預案是地震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的具體實施文件,明確了本縣地震災害應急調查的組織架構、職責劃分、協(xié)同配合和信息共享等內容。1.2組織架構與職責劃分1.2.1組織架構地震災害應急調查工作涉及多個部門和單位,為提高工作效率,設立以下組織架構:(1)應急指揮部:負責地震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的統(tǒng)一領導、指揮和協(xié)調。(2)辦公室:設在應急指揮部,負責日常事務處理、信息匯總和協(xié)調工作。(3)現場指揮部:負責現場應急調查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4)專家組:為應急調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參與調查方案的制定和重大問題的研究。1.2.2職責劃分(1)應急指揮部:負責制定地震災害應急調查預案,組織、指揮和協(xié)調各級各部門開展工作。(2)辦公室:負責收集、整理和上報地震災害信息,協(xié)調相關部門和單位參與應急調查工作。(3)現場指揮部:負責現場調查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制定調查方案,指導調查組開展工作。(4)專家組:負責為應急調查提供技術支持,協(xié)助解決調查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1.3協(xié)同配合與信息共享1.3.1協(xié)同配合各級應急調查部門應加強協(xié)同配合,保證地震災害應急調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協(xié)同配合機制,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保證工作無縫對接。(2)定期組織應急演練,提高各級各部門協(xié)同配合能力。(3)加強信息溝通,保證各級各部門及時了解工作動態(tài)。1.3.2信息共享為保證地震災害應急調查信息的及時、準確、全面,各級各部門應加強信息共享,具體措施如下:(1)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級各部門之間信息的快速傳遞。(2)明確信息共享的內容、方式和時限,保證信息共享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3)加強信息安全,保證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第2章風險評估與預防2.1地震災害風險評估2.1.1風險評估方法本節(jié)主要采用地震災害風險評估方法,對可能發(fā)生的地震災害進行系統(tǒng)分析。包括地震危險性評估、地震影響評估和地震災害損失評估三個方面。2.1.2風險評估流程(1)收集地震歷史資料和現有研究成果;(2)確定地震危險性和地震影響范圍;(3)分析地震災害潛在損失;(4)制定風險評估報告。2.1.3風險評估結果根據地震災害風險評估,確定以下內容:(1)地震高風險區(qū)域;(2)地震中風險區(qū)域;(3)地震低風險區(qū)域;(4)重點防范區(qū)域。2.2防災減災措施2.2.1工程措施(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抗震能力;(2)對重點區(qū)域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保證工程抗震設防;(3)開展地震災害防治工程,降低地震災害風險。2.2.2非工程措施(1)制定地震應急預案,提高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2)加強地震知識宣傳和教育培訓,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3)建立健全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體系,提高救援效率。2.3預警與監(jiān)測2.3.1地震預警(1)建立地震預警系統(tǒng),實現地震預警信息的快速發(fā)布;(2)制定地震預警信息發(fā)布制度,保證預警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3)加強對地震預警信息的宣傳和解讀,提高公眾應對能力。2.3.2地震監(jiān)測(1)完善地震監(jiān)測網絡,提高監(jiān)測能力;(2)加強地震前兆觀測,為地震預測提供科學依據;(3)定期對地震監(jiān)測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監(jiān)測數據準確可靠。2.3.3信息共享與協(xié)作(1)建立地震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部門、各地區(qū)的地震信息共享;(2)加強與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協(xié)作,提高地震災害應急響應能力;(3)積極參與國際地震災害防治合作,借鑒先進經驗,提高我國地震災害防治水平。第3章應急響應啟動3.1應急響應級別根據地震災害的嚴重程度、影響范圍及可能造成的損失,將應急響應分為以下四個級別:(1)特別重大地震災害(Ⅰ級響應):發(fā)生在人口密集地區(qū)或大中城市,預計造成死亡人數達到1000人以上,或經濟損失占全國GDP的1%以上。(2)重大地震災害(Ⅱ級響應):發(fā)生在人口密集地區(qū)或大中城市,預計造成死亡人數在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經濟損失占全國GDP的0.5%1%。(3)較大地震災害(Ⅲ級響應):發(fā)生在人口較少地區(qū)或小城市,預計造成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經濟損失占全國GDP的0.1%0.5%。(4)一般地震災害(Ⅳ級響應):發(fā)生在人口較少地區(qū)或鄉(xiāng)鎮(zhèn),預計造成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下,或經濟損失占全國GDP的0.1%以下。3.2啟動條件與程序3.2.1啟動條件(1)當發(fā)生地震災害時,根據地震監(jiān)測部門發(fā)布的地震速報信息,初步判斷地震災害級別。(2)地震災害發(fā)生地區(qū)和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及時報告上級和相關部門。(3)根據地震災害級別,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3.2.2啟動程序(1)Ⅰ級響應: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啟動,并報告、國務院。(2)Ⅱ級響應:省級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啟動,并報告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3)Ⅲ級響應:市(地)級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啟動,并報告省級抗震救災指揮部。(4)Ⅳ級響應:縣(市、區(qū))級抗震救災指揮部負責啟動,并報告市(地)級抗震救災指揮部。3.3信息報告與傳達3.3.1信息報告(1)地震災害發(fā)生地區(qū)和相關部門應在第一時間內向上一級和相關部門報告地震災害情況。(2)報告內容應包括:地震發(fā)生時間、地點、震級、受災范圍、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救援需求等。(3)各級和相關部門應持續(xù)關注地震災害發(fā)展情況,及時更新報告信息。3.3.2信息傳達(1)上級抗震救災指揮部應將地震災害情況及時傳達給下級和相關部門。(2)各級和相關部門應通過多種渠道,如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手機短信等,及時向公眾發(fā)布地震災害情況和救援信息。(3)加強與國際組織和相鄰國家的信息溝通,共享地震災害情況和救援信息。第四章救援力量調度4.1救援力量組成與職責4.1.1救援力量組成救援力量主要由以下部分構成:(1)專業(yè)救援隊伍:包括地震救援隊、消防部隊、衛(wèi)生醫(yī)療隊等;(2)社會救援力量:包括志愿者隊伍、企事業(yè)單位救援隊伍等;(3)軍隊和武警部隊:根據任務需要,參與地震救援行動;(4)地方相關部門:協(xié)調、組織、指揮救援工作。4.1.2救援力量職責(1)專業(yè)救援隊伍:負責現場搜救、緊急醫(yī)療救治、消防滅火等任務;(2)社會救援力量:協(xié)助專業(yè)救援隊伍開展救援工作,提供物資、設備、技術支持等;(3)軍隊和武警部隊:承擔重大救援任務,協(xié)助地方進行救援工作;(4)地方相關部門:負責組織、協(xié)調、指揮救援行動,保障救援工作順利進行。4.2救援隊伍調度原則4.2.1快速反應原則救援隊伍接到調度指令后,應迅速組織力量,立即展開救援行動。4.2.2分級負責原則根據地震災害的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實行分級負責,合理調配救援力量。4.2.3集中優(yōu)勢兵力原則在救援任務繁重、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集中優(yōu)勢兵力,優(yōu)先保障重點區(qū)域的救援工作。4.2.4專業(yè)對口原則根據救援任務需求,合理調配專業(yè)救援隊伍,保證救援工作的專業(yè)性和高效性。4.3救援資源保障4.3.1救援設備與物資保證救援設備、物資的充足,定期檢查、維護救援設備,保證其處于良好狀態(tài)。4.3.2交通運輸保障協(xié)調交通運輸部門,保障救援隊伍和救援物資的運輸暢通。4.3.3通信保障建立應急通信系統(tǒng),保證救援現場與指揮部的通信聯(lián)絡暢通無阻。4.3.4醫(yī)療救護保障配備專業(yè)醫(yī)療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醫(yī)療救治,保證傷員得到及時救治。4.3.5生活保障為救援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包括飲食、住宿、休息等,保證救援人員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第5章現場救援與應急處置5.1現場救援組織與指揮5.1.1救援組織架構現場救援工作應設立專門的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協(xié)調和指揮現場救援行動。救援組織架構包括救援指揮官、各專業(yè)救援隊伍、后勤保障部門及協(xié)調聯(lián)絡人員。5.1.2指揮部職責救援指揮部負責制定現場救援方案,指導各救援隊伍開展救援工作,協(xié)調相關部門提供支援,實時監(jiān)控救援進展,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救援策略。5.1.3救援隊伍組成現場救援隊伍應包括消防、醫(yī)療、公安、武警、地震專業(yè)救援隊等,根據救援需求,可臨時調動其他相關專業(yè)隊伍參與救援。5.2現場救援措施5.2.1現場搜救現場救援隊伍應迅速開展搜救工作,按照“先救命、后救傷”的原則,優(yōu)先營救被困人員。充分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測儀等設備,提高搜救效率。5.2.2醫(yī)療救治現場醫(yī)療救援隊伍應及時對受傷人員開展救治,保證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根據傷情,合理調配醫(yī)療資源,保證重傷員得到優(yōu)先救治。5.2.3現場保障現場救援后勤保障部門應負責救援人員的生活保障、物資供應、設備維護等,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5.3應急處置流程5.3.1現場評估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迅速對受災情況進行評估,確定救援重點和難點,制定初步救援方案。5.3.2救援實施根據初步救援方案,組織救援隊伍迅速展開救援行動。在救援過程中,及時調整救援策略,保證救援工作有序進行。5.3.3信息報告與溝通救援現場應設立信息報告與溝通機制,實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救援進展、受災情況等信息,保證信息暢通。5.3.4現場安全監(jiān)控救援現場應設立安全監(jiān)控小組,負責監(jiān)控現場安全狀況,預防次生災害發(fā)生,保證救援人員的安全。5.3.5救援結束救援工作完成后,救援指揮部應組織對現場進行清理,保證無遺漏被困人員。同時對救援過程進行總結,為今后類似救援工作提供經驗教訓。第6章醫(yī)療救護與衛(wèi)生防疫6.1醫(yī)療救護組織與職責6.1.1醫(yī)療救護組織架構在地震災害發(fā)生時,迅速成立醫(yī)療救護組織,負責統(tǒng)籌協(xié)調救援力量,開展傷員救治工作。醫(yī)療救護組織分為指揮部、現場救護組、醫(yī)療轉運組、醫(yī)療救治組和后勤保障組。6.1.2各組職責(1)指揮部:負責醫(yī)療救護工作的總體指揮、協(xié)調和調度,制定醫(yī)療救護方案,指導各組開展工作。(2)現場救護組:負責現場傷員的緊急救治、分類、標記和轉運工作。(3)醫(yī)療轉運組:負責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至醫(yī)療救治點。(4)醫(yī)療救治組:負責對傷員進行進一步救治,保證傷員生命安全。(5)后勤保障組:負責醫(yī)療救護所需的藥品、器械、物資供應和保障。6.2醫(yī)療救護措施6.2.1傷員救治原則(1)先救命、后治傷,保證傷員生命安全。(2)優(yōu)先救治重傷員,保證重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3)分類救治,根據傷員傷情和救治需求,合理分配醫(yī)療資源。6.2.2救治措施(1)現場救護:進行緊急救治,如心肺復蘇、止血、包扎、固定等。(2)分類標記:對傷員進行分類,標記傷情、姓名、年齡等信息,以便后續(xù)救治。(3)快速轉運:將傷員迅速轉運至醫(yī)療救治點,保證救治時效性。(4)進一步救治:根據傷員傷情,采取相應的手術、藥物治療等救治措施。6.3衛(wèi)生防疫與心理援助6.3.1衛(wèi)生防疫(1)預防傳染?。杭訌姙膮^(qū)衛(wèi)生防疫工作,開展疫苗接種、消毒、滅蚊等措施,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和傳播。(2)食品安全:加強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管,保證食品安全,預防食物中毒事件。(3)環(huán)境衛(wèi)生: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清除垃圾、糞便等污染物,保障災區(qū)環(huán)境整潔。6.3.2心理援助(1)開展心理疏導:對受災群眾進行心理評估,針對心理創(chuàng)傷較重的人群,提供心理疏導和安撫。(2)心理康復:組織專業(yè)心理醫(yī)生,開展心理康復工作,幫助受災群眾恢復正常心理狀態(tài)。(3)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提高受災群眾心理應對能力,預防心理疾病的發(fā)生。第7章災后恢復與重建7.1災后恢復規(guī)劃7.1.1災害評估與損失統(tǒng)計對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進行全面評估,包括人員傷亡、房屋倒塌、基礎設施損毀等情況,為災后恢復提供科學依據。7.1.2制定恢復重建規(guī)劃根據災害評估結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災后恢復重建規(guī)劃,明確重建目標、任務、時間表和責任主體。7.1.3保障措施制定相關政策措施,保證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包括土地、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7.2重建資金與政策支持7.2.1資金籌措多渠道籌集重建資金,包括和地方財政投入、社會捐贈、國際援助等,保證資金充足。7.2.2資金使用與管理建立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保證重建資金??顚S茫岣哔Y金使用效率。7.2.3政策支持制定相關稅收、金融、土地等優(yōu)惠政策,支持受災地區(qū)和企業(yè)恢復重建。7.3社會力量參與7.3.1社會組織參與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發(fā)揮其在救援、救助、心理援助等方面的作用。7.3.2志愿者服務組織志愿者參與災后恢復重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協(xié)助受災群眾恢復正常生活。7.3.3企業(yè)社會責任引導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受災地區(qū)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yè)恢復等工作。7.3.4社會監(jiān)督與評價建立社會監(jiān)督機制,對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進行全程監(jiān)督,保證重建工作的公開、透明和高效。同時組織第三方評價機構對重建效果進行評估,為今后類似災害的應對提供借鑒。第8章宣傳教育與培訓8.1防震減災宣傳教育8.1.1制定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計劃,明確宣傳教育內容、對象、方式和時間。8.1.2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普及地震災害防范、自救互救、應急救援等知識。8.1.3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如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社交媒體等,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8.1.4加強對學校、社區(qū)、企業(yè)等單位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提高各類群體的地震災害應對能力。8.1.5定期組織防震減災演練,提高各級部門、單位和人民群眾的應急響應能力。8.2應急救援培訓8.2.1制定應急救援培訓計劃,明確培訓內容、對象、方式和時間。8.2.2對應急救援隊伍、志愿者、社區(qū)救援隊伍等開展專業(yè)技能培訓,提高救援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和救援能力。8.2.3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使培訓成果得以鞏固,提高應急救援隊伍的協(xié)同作戰(zhàn)能力。8.2.4加強應急救援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培訓質量。8.2.5建立應急救援培訓檔案,對培訓工作進行全程跟蹤、評估和總結。8.3社會公眾參與8.3.1鼓勵和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8.3.2加強與社會組織、志愿者團隊、企業(yè)等合作,共同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及應急救援培訓。8.3.3定期向社會公眾發(fā)布地震災害預警信息,提醒公眾做好防范措施。8.3.4建立社會公眾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的激勵機制,表彰在防震減災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8.3.5開展防震減災科普作品創(chuàng)作和推廣,引導社會公眾關注地震安全,提高防震減災意識。第9章演練與評估9.1演練組織與實施9.1.1演練目標根據地震災害應急調查預案,組織演練活動,以提高各部門協(xié)調配合、應急響應能力,檢驗預案的實際操作性和有效性。9.1.2演練范圍與對象演練范圍應涵蓋預案所涉及的各部門、單位和人員。參演對象包括應急指揮部、救援隊伍、相關部門和單位工作人員。9.1.3演練內容演練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震情監(jiān)測與預警、人員疏散與安置、傷員救治、物資保障、基礎設施搶修、次生災害防范等。9.1.4演練方式采用桌面推演、實戰(zhàn)演練、模擬演練等多種方式,全面檢驗應急預案的實戰(zhàn)效果。9.1.5演練時間與地點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演練時間,原則上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地點應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區(qū)域,以便于模擬實際地震災害場景。9.1.6演練組織成立演練指揮部,負責演練的組織實施、協(xié)調溝通、安全保障等工作。下設演練策劃組、執(zhí)行組、評估組、保障組等,明確各組職責。9.1.7演練實施按照預案要求,組織開展演練活動。保證演練過程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模具行業(yè)市場營銷策略與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版標準無限責任擔保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版:移動應用開發(fā)工具購買合同
- 2024年限定區(qū)域工程承包合作框架合同版
- 2024樓體亮化安裝工程合同
- 2024旅游公司租車合同(含導游、翻譯、景點講解)3篇
- 2024年特許經營合同:連鎖餐飲品牌授權協(xié)議
- 2024年預售商品住宅訂購協(xié)議樣本版
- 銀行工作總結風險防控
- 2025年度智能硬件研發(fā)技術服務合同694262篇
- 伴瘤內分泌綜合征
- 6SE70變頻器使用手冊
- 醫(yī)學課件第十六章 肝膽胰疾病-膽道疾病
- 春節(jié)工地停工復工計劃安排( 共10篇)
- 醫(yī)院春節(jié)期間值班制度
- 商業(yè)模式畫布模板-DOC格式
- 旭輝集團目標成本管理作業(yè)指引
- 國開電大2022年春季期末考試《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試題(試卷代號2320)
- 體外培育牛黃介紹呼吸科優(yōu)秀
- 統(tǒng)編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二下語文日積月累及古詩
- 學院中層正副職民主測評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