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學教學大綱(非臨床專業(yè))_第1頁
內科學教學大綱(非臨床專業(yè))_第2頁
內科學教學大綱(非臨床專業(yè))_第3頁
內科學教學大綱(非臨床專業(yè))_第4頁
內科學教學大綱(非臨床專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科學教學大綱

,供口腔、法醫(yī)、醫(yī)檢、醫(yī)狡、婦幼、預防、基礎醫(yī)學等厭用)

皿川大學

華西成床醫(yī)學院內科教研室

二00六年皿月

呼吸系統(tǒng)疾病

肺炎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因、發(fā)病原理。

二、熟悉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

三、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

四、熟悉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特點、診斷和治療。

講課時數:1學時。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說明肺炎球菌的生物特性、分型和致病性,機體的抵抗力和誘發(fā)因素。

[臨床表現(xiàn)]

一、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

二、嚴重中毒癥狀,包括消化道癥狀以及末梢循環(huán)衰竭的癥狀。

(體征)視、觸、叩、聽四方面。重點:實變期。

[實驗室檢查和X線表現(xiàn)]

[并發(fā)癥]早期診斷,及時有效的治療,并發(fā)癥已不多見。主要有漿液纖維蛋白性胸膜炎、

肺膿腫、偶可發(fā)生膿胸。

[診斷和鑒別診斷)典型癥狀、體征、血白細胞增多,痰(和血)細菌培養(yǎng)和X線檢查等作

出診斷。

[鑒別論斷]

?、與其他細菌性肺炎相鑒別。

二、與干酪性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肺癌、其它病原體所致的肺炎相鑒別。

[治療]肺炎球菌對青霉素耐藥者少見,治療以青霉素或磺胺藥為主:青霉素過敏者可用紅霉

素或林可霉素第一代或第二代頭抱菌素。

支氣管哮喘

目的要求

?、了解本病及其誘發(fā)觸發(fā)因素的關系。

二、掌握木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鑒別診斷。

三、掌握根據本病炎性發(fā)病機理,重癥哮喘的臨床表現(xiàn)與搶救原則、慢性哮喘的分級治療

原則,采用綜合的防治方法來阻斷引起哮喘發(fā)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熟悉哮喘治療的四大類藥物機

理及用法。

講課時數:2學時。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

一、哮喘發(fā)病的炎性機理、病理改變與通氣功能障礙的關系。

二、氣道高反應性概念和發(fā)生機理。

三、炎性介質在哮喘發(fā)病中的作用。

四、誘發(fā)因素

(一)感染:呼吸系統(tǒng)感染與哮喘發(fā)作的關系。

(二)過敏原:常見的過敏原如花粉、屋塵、螭、真菌抱子、魚、蝦、蟹、油漆等。

(二)氣候:氣候與哮喘發(fā)作的關系。

(四)理化刺激:空氣污染、刺激性氣體等。

(五)精神因素:情緒波動,條件反射等。

(六)其他因素:劇烈運動,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心得安等。

[臨床表現(xiàn)]陣發(fā)性呼吸困難的特點,主要的癥狀和體征。

一、過敏性哮喘的表現(xiàn)。

二、感染性哮喘的表現(xiàn)。

二、重癥哮喘的臨床表現(xiàn),強調引起的原因。

[實驗室檢查]血嗜酸性粒細胞檢查,肺功能檢查,X線照片檢查,支氣管激發(fā)試驗與支

氣管舒張試驗,痰涂片檢查,培養(yǎng)致病菌及抗菌素敏感試驗。皮膚敏感試驗等。

[診斷和鑒別診斷]詳細向問病史,了解激發(fā)哮喘的因素,有條件者可作可疑過敏原皮膚

敏感試驗、血IgE等檢查,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一、心源性哮喘:說明鑒別要點。

二、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

三、支氣管肺癌。

四、過敏性肺炎(從簡)

[防治]

一、控制發(fā)作:平喘藥的分類及作用原理及用法。

(一)抗炎藥物。

(二)支氣管擴張劑。

二、哮喘不同程度的處理。

(一)輕度發(fā)作的處理。

(二)中度發(fā)作的處理。

(三)重癥哮喘的處理。

(四)慢性哮喘防治方案。自學為主

三、預防復發(fā)(緩解期處理):自學為主,預防性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和阻塞性肺氣腫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支氣管炎和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防治原則和措施。

二、熟悉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發(fā)生和發(fā)展的誘因及其規(guī)律,慢性支氣管炎發(fā)展

成為肺氣腫的過程。

三、明確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是我國的常見多發(fā)病,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嚴重,危害性

大,必須積極防治。

講課時數:1學時。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指出慢性支氣管炎和阻塞性肺氣腫的病因與發(fā)病原理尚未完全明了,

可能由于機體內外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強調阻塞性肺氣腫發(fā)生的二個機制。

[臨床表現(xiàn)]

一、癥狀:重點為“咳”、“痰”、“喘”、“炎”四大癥狀及其特點,并發(fā)肺氣腫忖出現(xiàn)逐

漸加重的呼吸困難。

二、體征:早期無特異體征,慢性支氣管炎的羅音特點,長期反復發(fā)作,可出現(xiàn)肺氣腫

的體征。

[輔助檢查]

二、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粗、紊亂及/或肺氣腫的X線征象。

二、肺功能檢查:可有阻塞性通氣障礙,肺氣腫時殘氣容積增加。

三、實驗室檢查:痰細菌學及血液的檢查對診斷及療效考核有幫助。

[論斷和鑒別診斷]

一、診斷:根據國家制定的診斷標準,并注意排除心、肺其他慢性疾病后,才能建立診

斷。

二、鑒別診斷:著重慢性支氣管炎與肺結核、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及支氣管肺癌等

鑒別。

[治療]不同病期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一、發(fā)作期的治療

(-)以控制感染為主,一般常用抗菌藥物可視感染病情對藥物的敏感性選用藥物。

(二)祛痰、止咳。

(三)解痙、平喘。

二、緩解期的治療:以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為主,肺氣腫的呼吸肌功能鍛凍與家庭氧療。

三、并發(fā)癥的治療:詳見有關章節(jié)。

慢性肺原性心臟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臟?。苑涡牟。┚徑馄诩凹毙约又仄谂R床表現(xiàn)的特點、診斷方法:

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與心功能不全的處理特點。

二、掌握慢性心病時”肺動脈高壓”的發(fā)病機制。

三、了解本病是以肺功能不全作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變,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了解本病的

預防措施。

教學內容

講課時數:1學時。

[病因]

一、肺、支氣管病變: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為最常見,次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

張、肺結核、塵肺及間質性肺病等。

二、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脊柱和胸廓畸形。

三、肺血管病,如過敏性肉芽腫病,原發(fā)性肺動脈高壓等。

[臨床表現(xiàn)]

本病常是以緩解期與急性發(fā)作期交替出現(xiàn)的疾病,臨床表現(xiàn)也復雜多變。

?、緩解期:心功能一般在代償期,肺功能可部分代償。具有原發(fā)疾病的表現(xiàn)與病史,

缺氧癥狀(乏力、勞動力下降、氣促、動則喘甚、心率增快、心悸,不同程度的發(fā)絹),二氧

化潴留多不明顯,肺氣腫體征,肺動脈高壓征與右心室肥火征的表現(xiàn)。在病程晚期,盡管無

急性發(fā)作,右心功能不全也可存在。

二、急性發(fā)作期:多由于急性呼吸道感染誘發(fā),通氣與換氣功能發(fā)生嚴重障礙,在緩解

期表現(xiàn)的基礎上,出現(xiàn)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的癥狀,有嚴重缺氧及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及

其所致的“肺性腦病”的臨床表現(xiàn)。右心功能哀竭的臨床表現(xiàn)及特點。酸堿平衡失調及電解

質紊亂的各種表現(xiàn)及特點。主要并發(fā)癥的臨床特點。

[診斷和鑒別診斷]

一、診斷:根據病史、臨床癥狀及心電圖、X線檢查等,對晚期病人診斷一般不難。而

早期診斷要借助器械檢查綜合判斷:需要對檢查方法深入研究,以探求無損傷的精確方法。

二、鑒別診斷:風濕性心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

[治療]

?、緩解期

(一)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預防與及時控制呼吸道感染。關鍵是防治感冒及慢性支氣管炎

急性發(fā)作,如適當體育鍛煉,耐寒鍛煉,呼吸操,縮唇呼吸氣鍛煉,預防服藥及疫苗注射等。

(二)對原發(fā)病的積極治療,預防復發(fā)。

二、急性期發(fā)作:重點改善呼吸功能,積極控制感染,排除呼吸道阻塞,以消除及改善

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同時糾正酸堿平衡失調及電解質紊亂,注意利尿劑的應用,防止發(fā)生

堿中毒。

(?)呼吸功能不全的治療

1.控制感染:抗菌素的選用,預防交叉感染及加重感染,致病菌的藥物敏感性。

2.排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氣功能,排痰,解除支氣管痙攣,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應用

指征及注意事項。

3.氧療的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項。

4.呼吸興奮劑應用的適應癥及方法,說明其利弊。氣管切開適應癥。

5.肺性腦病的預防:早期發(fā)現(xiàn)及處理。

(二)心功能不全的治療

1.強調指出積極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一般病人心功能??傻玫礁纳?。

2.應用強心藥物的指征,制劑及劑量的選擇,注意事項。本病處理與一般心功能不全

處理的異同點。

3.利尿劑的適應癥,藥物選擇及注意事項。

4.簡介血管擴張刑的應用。

(三)預防及糾正酸堿失調與電解質紊亂,如佃防治代謝性堿中毒及低鉀、低氯、低鈉血

癥、代謝性酸中毒。

(四)各補并發(fā)癥的防治。(從簡、討淪課時重點講)

肺結核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結核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與變態(tài)反應和免疫力的關系,診斷及鑒別診斷要點,

抗痰藥物的正確使用,大咯血的處理。

二、熟悉肺結核X線特點并與病理變化的關系,痰結核菌的檢查方法,防腐原則和方法,

結核菌素試驗,卡介苗接種。

講課時數:2學時。

[概念]建國以來結核病防治成就,各地發(fā)展不平衡,尚待進一步努力才能在我國控制和:

肖滅結核病。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

一、結核桿菌:類型、生物特性;及未分類分支桿菌。

二、感染途徑:呼吸道為主。

三、人體反應性:免疫力及變態(tài)反應。

[病理]基本病理變化(滲出、增生、變質)及其轉歸,肺結核播散途徑。

[肺結核演變過程及常見臨床類型]結核桿菌感染、發(fā)病、郭霍現(xiàn)象,原發(fā)結核與繼發(fā)結

核。分述原發(fā)肺結核、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浸潤型肺結核及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的病理和

臨床特點。

[臨床表現(xiàn)]一般癥狀(全身、呼吸道)和體征,應注意部分病例無癥狀或不典型的臨床表

現(xiàn)。

[實驗室檢查]

一、結核菌素試驗:檢查方法,結核菌素劑量,陽性和陰性反應的意義。

二、痰結核菌檢查:涂片及培養(yǎng)。

三、影像學檢查:X線胸部透視、平片、體層(CT)攝影診斷價值。結核病灶在X線胸片

上的征象特點。

四、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說明其診斷價值,尤其是痰菌陰性的典型部位結核

[診斷和鑒別診斷]按臨床表現(xiàn),病灶性質,是否排菌,確定其活動性結核病的分類標準。鑒

別診斷:應與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肺膿腫、肺癌等相鑒別。

[治療]抗結核藥適應癥:各型活動性肺結核。

一、化療原則:早期、聯(lián)合、適量、規(guī)律、全程?;熜Чc病灶性質的關系;聯(lián)合用藥;

選用敏感藥物;堅持按計劃有規(guī)律地用藥:間歇療法與短期療法。

二、抗結核藥物介紹:主要介紹異于腑、鏈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和毗嗪酰胺等。

三、初治的不同療法。

四、手術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

五、對癥治療:對癥及大咯血等處理。

呼吸衰竭

目的要求

?、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發(fā)病原理和病理生理改變。

二、掌握呼吸衰竭的血氣分析改變、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亂的意義。

三、掌握慢性呼吸哀竭的臨床表現(xiàn)和處理原則。

講課時數:1學時。

[病因和分類](1)支氣管一肺疾患;(2)神經肌肉疾患;(3)胸廓疾患;(4)其他病因如

成人呼吸窘近綜合癥等,呼吸衰竭常同時伴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疾病早期可以缺氧為主;

過量吸氧可產生二氧化碳潴留而不缺氧。

[臨床表現(xiàn)](1)呼吸困難;(2)發(fā)縉;(3)精神、神經癥狀:(4)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

泌尿系統(tǒng)等改變。

[診斷]血氣分析項目(主要有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pH值和碳酸氫鹽濃度)的

意義和正常值;幾種典型酸堿平衡失調和電解質紊亂的鑒別診斷。(簡單介紹)

[治療](D氧療:指征、方法和有關事項:(2)改善通氣:祛痰平喘、呼吸興奮劑、氣管插管

和氣管切開,以及機械通氣;(3)控制感染:正確使用抗菌素;(4)糾正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

亂,主要有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謝性酸中毒、堿中毒的處理:(5)脫水、利尿和強心劑;(6)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7)并發(fā)癥:(精神癥狀、消化道出血等)的處理。

支氣管擴張

目的要求(自學)

-、掌握支氣管擴張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法。

二、熟悉支氣管擴張的病因、了解發(fā)病原理和鑒別診斷。

三、了解支氣管擴張的治療。

胸腔積液

目的要求(自學)

一、掌握漏出液和滲出液的鑒別點。

二、了解引起胸腔積液的常見疾病及胸水中各項指標的臨床意義。

三、掌握結核性胸膜炎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鑒別診斷。

四、掌握結核性胸膜炎的防治方法。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結核感染及機體過敏狀態(tài)。

[臨床表現(xiàn)]癥狀、體征與機體反應性和積液量的多少有關。

[輔助檢查]X線檢查、超聲波檢查、胸腔穿刺液檢查、胸膜活檢、結核菌素試驗等。

[診斷和鑒別診斷]從病史、臨床表現(xiàn)、X線檢查、超聲波檢查、胸腔穿刺液檢查等可作出診

斷。

胸液性質的鑒別診斷:漏出液、滲出液、血性胸液。重點講結核性胸腔積液與癌性胸水的鑒

別。舉例說明。

[治療]

一、結核性胸膜炎的治療。

(一)一般治療;

(-)抗結核治療,重點藥物選擇與配合、療程。藥物介紹:治療原則在肺結核章節(jié)講。

(三)胸腔穿刺抽液:原則、注意事項。

(四)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五)對癥治療。

自發(fā)性氣胸

目的要求:(自學)

一、掌握目發(fā)性氣胸的臨床類型及臨床表現(xiàn)。

二、掌握自發(fā)性氣胸的治療原則及方法。

三、熟悉病因、了解發(fā)病原理。

[病因和發(fā)病機理]

一、繼發(fā)于基礎肺部病變所引起的氣胸。

二、從高氣壓的環(huán)境突然進入低氣壓的環(huán)境。

三、''特發(fā)性氣胸”。常規(guī)X線檢查,肺部無明顯病變,但胸膜下可有肺大皰,當人皰破

裂,即形成特發(fā)性氣胸。

[臨床類型]

根據臟層——胸膜裂口的情況及其發(fā)生后對胸腔壓力影響,可將氣胸分為三類:

一、單純(閉合)性氣胸。

二、交通(開放)性氣胸。

三、張力(高壓)性氣胸。

這三種類型自發(fā)性氣胸在發(fā)展過程中可以互相轉變。

[臨床癥狀]

1.急性氣胸的癥狀

胸痛、呼吸困難,咳嗽,嚴重病例可發(fā)生休克。

2.慢性氣胸、超過3個月以上

[體征]氣管移向健側,胸部有積氣征,局限性氣胸,搔扒征。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X線檢查是診斷氣胸的重要方法,胸腔鏡檢查可了解肺大皰情況。

[診斷及鑒別診斷]

一、診斷:病人突然出現(xiàn)胸痛、伴有呼吸困難,并有氣胸體征,可作出初步診斷,結合

X線檢查可以確診。

二、鑒別診斷:自發(fā)性氣胸須與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支氣管哮喘和嚴重阻塞性肺氣

腫、大泡、肺部巨大空洞等疾病鑒別。

[治療]

自發(fā)性氣胸的治療原則,首先盡快排氣、解除壓迫癥狀,使肺及早復張,恢復肺功能。

同時也要治療并發(fā)癥和原發(fā)病。

一、排氣治療:

人工氣胸箱抽氣,若經反復抽氣不能緩解呼吸困難或胸內壓不能下降時,應作胸腔插管

閉式水封瓶引流,必要時加用負壓吸引。

二、其他治療;給氧并治療原發(fā)病。

三、并發(fā)癥及其處理:

(一)復發(fā)性氣胸

(二)膿氣胸

(三)血氣胸

(四)縱隔氣腫和皮下氣腫

支氣管肺癌

目的要求:(自學)

早期癥狀很少,不典型,因此早期診斷困難,強調對高危險患者(包括長期吸煙、礦工等)

定期普查。

一、熟悉本病的早期癥狀,掌握早期診斷和治療原則。

二、熟悉本病的病因及病理特點。

[病理及分類]

一、中央型和周圍型:簡述其發(fā)生、發(fā)展的特點。

二、細胞分型: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未分化小細胞癌的好發(fā)部位利生物學特性(發(fā)

展快慢),淋巴管和血行轉移。

[臨床表現(xiàn)]

一、癥狀體征:強調早期無明顯癥狀。著重闡述呼吸道癥狀如咳嗽、咯血、胸痛等特點,

癌的壓迫及轉移癥狀,腦、骨是胸腔外轉移的常見器官。肺癌的肺外表現(xiàn),如肢端肥大,關

節(jié)疼痛,內分泌失調等。

二、X線表現(xiàn)

(一)癌腫本身的征象:(1)周圍型肺癌的圓形腫塊及腫塊特點:(2)癌性空洞:(3)肺門

腫塊。

(二)支氣管阻塞引起的征象:(1)局限性肺氣腫:(2)段或葉的肺不張:(3)阻塞性肺炎:

(4)癌性胸腔積液:(5)癌性淋巴管炎。

(三)肺泡細胞癌(單個結節(jié)、彌漫性)。

(四)其他:骨質破壞。

[診斷和輔助檢查]強調早期診斷。強調重視高危險人群。

一、X線檢查:介紹胸部平片、高千伏、傾斜體層攝片,計算機斷層,胸部CT

二、痰液脫落細胞檢查(包括胸水脫落細胞檢查):強調咳后的新鮮痰反復送檢。

三、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強調纖支鏡檢杳是診斷肺癌的手段。

四、淺表淋巴結活組織檢查。

五、胸膜活組織檢查。

六、縱隔鏡檢查。

七、放射性核素掃描。

八、剖胸探杳。

九、經皮肺活檢

[鑒別診斷]主要與肺炎、肺結核瘤、肺膿腫相鑒別。其他與慢性機化性肺炎、縱隔淋巴

瘤、肺部良性腫瘤相鑒別。

[治療]強調綜合性治療的重要性。

?、手術切除的指征(根治性、姑息性手術治療)。

二、放射治療的指征、禁忌癥、療程、劑量和并發(fā)癥的處理。

三、抗癌化療的原則:按細胞類型選擇用約,常用抗癌藥物的劑量、使用方法和藥物反

應的處理。

四、介入治療

五、免疫療法。(生物治療)

六、綜合性治療的應用。

肺膿腫

目的要求(自學)

一、掌握肺膿腫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原則和方法。

二、熟悉肺膿腫的病因、了解發(fā)病原理和鑒別診斷。

三、了解外科治療的適應癥。

自學

自學內容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多為幾種細菌混合感染所致,厭氧菌感染的重要性,闡述感染途徑及經口

腔感染、手術、昏迷等發(fā)病誘因。

[臨床表現(xiàn)]癥狀、肺實變體征,空洞體征,杵狀指。并發(fā)癥、大咯血、膿胸等。

[實驗室檢查]痰特點、細菌培養(yǎng)、血沉、X線檢查的特點。

[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病史、典型癥狀、血像及X線胸片,綜合診斷并不困難。鑒別診斷:

應與細菌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空洞性肺結核繼發(fā)感染、肺癌合并肺膿腫等相鑒別。

[治療]抗菌素治療,首選青霉素。強調早期、足量、療程較長的重要性,抗菌素的針對性,

體位引流的重要性。手術療法的適應癥。

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

心臟瓣膜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常見瓣膜病變的病理生理,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方法。

二、熟悉本病與風濕活動發(fā)作的關系,常見的鑒別診斷、并發(fā)癥、治療原則及手術適應

癥。

三、了解本病在我國發(fā)展趨勢,瓣膜病檢查方法的進展。

教學時數講課:3學時

教學內容:

一、概述:心臟瓣膜病的定義和常見原因。

二、二尖瓣病

【病理生理】分別敘述二尖瓣狹窄和關閉不全的癥狀,體征及X線改變以及心電圖、超

聲心動圖的特征性改變。介紹心臟核醫(yī)學檢查和心導管術在本病檢查上的價值。

【診斷】主要根據癥狀、體征,輔以X線和超聲心動圖檢查作出診斷。

【鑒別診斷】二尖瓣狹窄應該與引起心尖部舒張期雜音的常見病變相鑒別,重點是

ArstinFlint雜音及相對性關閉不全。

三、主動脈瓣病

【臨床表現(xiàn)】分別敘述關閉不全和狹窄的癥狀、體征、X線改變以及心電圖和超聲心動

圖所見,多普勒超聲檢查的價值。

【診斷】主要根據癥狀、體征、輔以X線和超聲心動圖檢查作出診斷。

【鑒別診斷】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肺動脈瓣相對性關閉不全的鑒別。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中如何鑒別其病因:風濕性、主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性雙瓣型主動脈

瓣病與馬凡氏綜合征。

主動脈瓣狹窄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及先天性主動脈瓣上和瓣下狹窄的鑒別。

四、多瓣膜病變;常見多瓣膜病類型。

五、并發(fā)癥。

(一)心功能不全:簡述。

(二)心律失常:簡述,重點是房顫。

(三)感染性心內膜炎。

(四)猝死。

(五)呼吸道感染。

(六)栓塞。

六、預防風濕熱及風濕活動復發(fā)的重要性。

七、治療。

(-)無并發(fā)癥的治療原則:保護及改善心功能。預防并發(fā)癥。(詳見有關課題)。

(二)并發(fā)癥的治療:積極治療心功能不全。搶救急性肺水腫,控制和消除房顫。

(三)合并妊娠的處理。

(四)手術治療的適應癥、禁忌癥。

(五)介入治療適應癥和禁忌證。

教學方法

講授前要求預習:正常心臟瓣膜的解剖結構和位置,正常心臟血流動力學;二尖瓣及主

動脈瓣病變的雜音;二尖瓣狹窄及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X線特點,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

課堂講授,輔以:

二尖瓣狹窄及主動脈瓣狹窄及關閉不全病理改變的掛圖;

X線心三位片(或幻燈片)一單純二尖瓣膜關閉不全:

M型超聲心動圖示二尖瓣狹窄圖象。

高血壓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發(fā)病原理。

二、掌握本病的診斷標準、危險等分層。

三、熟悉高血壓危象和高血壓腦病的診斷和治療特點。

教學時數講課:3學時

教學內容

【概念】高血壓的定義,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按WHO/ISH建立標準。高血壓?。ㄔl(fā)性

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的區(qū)別。

高血壓的發(fā)病情況(以國內資料為主)、與高血壓病發(fā)病有關的因素——年齡、性別、

遺傳、職業(yè)、體重、城鄉(xiāng)差別等。

【發(fā)病機制】簡要介紹當前幾種主要的學說——遺傳學說,神經學說,腎源學說,內分

泌學說。說明神經因素與體液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小動脈舒縮性和血容量的改變,導致高血

壓。

【病理】基本病變是小動脈痙攣發(fā)展為小動脈硬化。重要性在于心、腦、腎的病變及其

并發(fā)癥。

【臨床表現(xiàn)】

聯(lián)系病理生理變化說明般癥狀,血壓、眼底和心腦腎等方面的表現(xiàn),包括各種臨床檢

查的結果。

扼要敘述高血壓三種特殊臨床類型:危重癥、惡性高血壓、老年人高血壓。

介紹高血壓危險度分層。

【診斷和鑒別診斷】

強調早期診斷高血壓病的重要性。初次診斷要慎重。從臨床表現(xiàn)和危險因素進行分段和

危險分層。區(qū)別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高血壓。簡述主要繼發(fā)性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其診斷方法,

包括腎性高血壓(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動脈狹窄)、內分泌性高血壓(嗜倍細胞

瘤、皮質醇增多癥、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大動脈病變(主動脈縮窄、大動脈炎)、妊娠中

毒癥。強調明確可知病因在治療上的意義。

【治療】

指出早期、長期、積極治療的重要性。

一、一般治療: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低鹽飲食、體育鍛煉(包括氣功、太極拳)

戒煙、控制體重。

二、降壓藥治療:

(-)扼要介紹六類降壓藥:1.利尿劑;伴利尿劑、保鉀利尿劑。2.B受體阻滯劑;3.鈣

通道阻滯劑;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1);5.血管緊張素H受體拮抗劑;6.a-

受體阻滯劑。

(-)降壓藥的選用及有無并發(fā)癥

1.個體化原則,根據病情輕重緩急選用藥物及制劑。

2.宜從小劑量或一般劑量開始,必要時聯(lián)合用藥。

3.盡可能使用長效制劑,增加依從性,平穩(wěn)降壓。

三、高血壓急癥的治療:

(-)迅速降壓:注射降壓藥物硝普鈉、硝酸甘油、尼卡地平等。

(-)高血壓腦病者給脫水劑或快速利尿劑。

(三)鎮(zhèn)靜。

【預防】普查早期發(fā)現(xiàn)病人,消除和避免與發(fā)病有關的因素。實施健康教育為主導的高

血壓防治。

教學方法

一、講課前可以示教原發(fā)性與一些繼發(fā)性高血壓病人。

二、講課中運用掛圖、X線片、心電圖和各期高血壓眼底的圖片。

動脈粥樣硬化

目的要求

熟悉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機理及發(fā)展規(guī)律。

自學

自學內容

【概況】動脈粥樣硬化的概念。了解動脈硬化的常見類型。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

發(fā)病機理: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脂肪浸潤學說。從脂肪及血管兩方面來論述。

前者強調LDL、HDL、VLDL的作用;后者則從平滑肌細胞、血管壁的粘多糖、ATP酶、溶酶

等的活性以及吸煙對血管通透性的影響來敘述。

動脈內膜損傷學說。平滑肌細胞克隆學說。重點講解損傷反應學說。

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學說。

【病理】

動脈本身的病理變化,包括脂質條紋、纖維斑塊、復合病變。兼論累及器官的變化。

【臨床表現(xiàn)】

了解各不同動脈和有關器官受累缺血的臨床表現(xiàn)。

【診斷和鑒別診斷】

臨床表現(xiàn)

血脂代謝紊亂的實驗室表現(xiàn)。

X線檢查,包括選擇性血管造影等新診斷技術。

【防治】

防治原則應與上述各學說相結合。

一般措施:包括飲食的調整,體力活動,生活的安排等。

治療與本病發(fā)生有關的一些疾病。

擴血管及改善循環(huán)的藥物。

降血脂藥物。

其它藥物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及介入治療。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目的要求

掌握各種類型冠心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鑒別診斷依據,防治措施。

教學時數:2學時

講授內容

【定義】冠心病的定義及臨床分型。心絞痛是一個山較短暫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綜合癥。

闡述疼痛的主要特征:與性別、年齡、活動及情緒的關系。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基本病變?yōu)楣跔顒用}粥樣硬化造成的管腔狹窄。發(fā)病的誘發(fā)因素為

心肌氧的供需失去平衡,即需血量新性增高造成供血不足。后者引起局部缺氧和代謝產物的

潴留而導致疼痛。闡述近年來對于冠狀動脈痙攣造成血流暫減少,作為促進心絞痛發(fā)作的重

要機理。

【臨床表現(xiàn)】掌握典型心絞痛發(fā)作時的特點:

1.胸痛的性質及部位:

2.發(fā)作的誘因和持續(xù)時間;

3.促使緩解的因素;

4.可能伴有心率、血壓及心音的改變及不典型的心絞痛的表現(xiàn)。

【實驗室檢查】了解心電圖:

1.心絞痛發(fā)作及不發(fā)作時的表現(xiàn)及其臨床意義;

2.負荷試驗的種類,重點闡明運動試驗時心電圖改變及其與運動量有關系;心電圖連

續(xù)監(jiān)測。其他非創(chuàng)傷性檢查;簡述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的應用。冠狀動脈造影左室造影

的指征及診斷價值。

【診斷和鑒別診斷】診斷依據主要為病史,結合冠心病危險因素及心電圖綜合分析,必

要時作其他實驗室檢查,簡述心絞痛的分型診療及嚴重度分層。

鑒別診斷:1.急性心肌梗塞;2.其他心臟病引起的心絞痛;3.心臟神經癥;4.肋間

神經痛。

【預防】同動脈粥樣硬化的醫(yī)治及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控制。

【治療】原則為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減輕心肌的耗氧。

發(fā)作時治療:硝酸甘油類藥物。

緩解期的治療:1.控制誘發(fā)因素及危險因素;2.硝酸酯類、B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

中藥。

手術治療:簡述冠狀動脈旁路手術的指征及療效。

簡述經皮穿刺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支架置入術的指征及療效。

介入治療。

不穩(wěn)定心絞痛的治療:硝酸酯、抗凝;防止出現(xiàn)心肌梗塞。

【預后】分別闡明不同類型心絞痛的不同預后。

心肌梗塞

【發(fā)病原理】嚴重而持久的心肌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病理】不同的冠狀動脈病變(粥樣斑塊阻塞、血栓栓塞、血管痙攣)引起不同程度和

不同部位的心肌梗塞病變,從壞死到疤痕形成,不同范圍和不同部位心肌梗塞所引起的病理

生理改變。

【臨床表現(xiàn)】

一、先兆:梗塞前心絞痛。

二、主要癥狀和體征:疼痛與心絞痛不同,發(fā)熱、胃腸道癥狀、心律失常、特別是室性

心律失常。休克主要是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心臟體征。

【心電圖和心向量檢查】闡述缺血、損傷和壞死型心電圖改變及其演變過程,梗塞區(qū)的

定位、注意早期的改變。簡述心向量圖的改變。

【放射性核素和超聲心動圖檢查】簡述放射性核素心肌和血池顯象的改變。簡述超聲心

動圖的基本改變。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紅細胞沉降率、血清酶活性測定、肌紅蛋白、肌鈣

蛋白測定。

【診斷和鑒別診斷】注意癥狀和心電圖的早期表現(xiàn)和不典型表現(xiàn),避免漏診,血清酶活

性和肌鈣蛋白測定作為輔助診斷,注意與心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動脈栓塞、急腹癥、

主動脈夾層鑒別。

【并發(fā)癥】動脈栓塞、肺栓塞、心臟破裂、乳頭肌功能失調、室壁膨脹瘤、心肌梗塞后

綜合征。

【治療】原則為保護和維持心臟功能,挽救瀕死的心肌,防止梗塞擴大,縮小心肌缺血

范圍,及時治療各種并發(fā)癥,防止猝死。

一、監(jiān)護和一般治療:監(jiān)護措施的重要性、吸氧、臥床休息、飲食、保持大便暢通,逐

漸開始活動的安排。

二、緩解疼痛:杜冷丁、嗎啡、鎮(zhèn)痛新、蘇合香丸等。

三、再灌注心?。?.溶栓療法;2.PTCAo

四、防治心律失常:著重治療室性心律失常。

五、防治休克:著重治療心源性休克,外科治療的可能性。

六、防治心力衰竭:著重治療左心衰竭。

七、恢復期的處理,包括體能鍛煉。

八、并發(fā)癥的處理。

九、其他治療:P-blocker,ACEL抗凝治療。

【預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從過去的30%降至10-15%左右;梗塞范圍與預后的關系。

【預防】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對有心肌梗塞先兆的病人,及時而積極地治療,可減少其

心肌梗塞的發(fā)生率。

教學方法

課堂講授,輔以掛圖、幻燈等。

見習心肌梗塞病例的心電圖。

心包炎

目的要求

一、熟悉心包炎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治療原則。

二、了解心包炎的類型、病因和病理。

自學

自學內容

急性心包炎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

大多數病例繼發(fā)于其他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表現(xiàn)。

感染性: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

非感染性:非特異性、自身免疫、腫瘤、代謝性等。

【病理和病理生理】纖維蛋白性心包炎。心臟壓塞的病理生理改變。

【臨床表現(xiàn)】

一、癥狀:全身癥狀(隨病因而異),心前區(qū)疼痛,心包枳液的壓迫癥狀。

二、體征:心包摩擦音,心包積液的體征,心臟壓塞的體征、奇脈。

【實驗室檢查】心電圖檢查、X線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血象,心包穿刺液檢查。

【診斷】病理診斷: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及器械檢查綜合分析。

病因診斷:結合病史、臨床表現(xiàn)及心包液檢查作用。

【鑒別診斷】幾種常見的急性心包炎病因的鑒別。心包積液與全心擴大的心肌病的鑒別。

【治療】一般治療,病因治療,解除心臟壓塞。外科治療的適應癥。

【預后】

慢性心包炎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多由急性心包炎演變而來。

【病理】粘連性、縮窄性。

以F各項僅述縮窄性心包炎:

【實驗室檢查】靜脈壓。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右心導管檢查。

【診斷】根據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作出。

【鑒別診斷】肝硬化,二尖瓣狹窄引起的右心衰竭。限制性心肌病。

【治療】對癥治療,手術治療,及早手術的重要性。

【預后】

【預防】

感染性心內膜炎

目的要求

一、掌握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及治療。

二、熟悉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因、了解發(fā)病原理與病理。

自學

自學內容

【定義和分類】急性、亞急性。

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常見的致病菌。在患病的心臟容易發(fā)生,正常心臟中偶可發(fā)生。致

病菌侵入心臟的途徑0

【病理】贅生物結構的特點,血管變化,栓塞現(xiàn)象。

【臨術表現(xiàn)】敗血癥癥狀,心臟雜音的改變,進行性貧血。栓塞現(xiàn)象:脾、腎、腦、肢

體等栓塞。皮膚、粘膜、眼底淤點,杵狀指。

【并發(fā)癥】心力衰竭,動脈栓塞,轉移性膿腫等。

【實驗室檢查】血培養(yǎng):為確診本病的重要依據。血象、尿及腎功能,超聲心動圖。

【診斷】臨床診斷的標準,贅生物及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鑒別診斷】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其他發(fā)熱性疾病相區(qū)別。

【治療】一般治療??咕兀涸缙谑褂?,臨床診斷及取血做培養(yǎng)后立即使用,劑量要足,

靜脈用藥為主。外科手術治療的指征。復發(fā)的防治。

【預后】影響預后的因素。

【預防】

心肌病與心肌炎

目的要求

一、掌握心肌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

二、熟悉心肌炎的病因、診斷和治療原則。

三、熟悉克山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診斷、預防要點。

四、了解心肌病、心肌炎的分類。

教學時數:3學時

教學內容心肌病

【概述】定義、分類、發(fā)病情況。

【擴張型心肌病】

概念、病理生理特點、癥狀、體征。檢查所見: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臟同位

素檢查,心導管檢查和心血管造影,心肌活體檢查。診斷要點及治療(內科介入和外科治療)。

預后。

【肥厚型心肌病】

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梗阻性與非梗阻性心肌病的臨床表現(xiàn),超聲心動圖和心導管檢

查的區(qū)別。心電圖與心肌活檢。診斷與鑒別診斷,內科和介入治療。

簡述限制型心肌病所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的診斷要點及治療。

【其他心肌病】

酒精性心肌病。圍產期心肌病。藥物性心肌病??松讲。ǖ胤叫孕募〔。?。定義。病因

學說。病理與發(fā)病特點。流行特點(地區(qū)、時間、群)。臨床分型。癥狀、體征。X線、心

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預后。預防。

【病毒性心肌炎】

病因,病理。癥狀,體征。X線、心電圖、血清學、病毒分離等檢查。診斷和治療。預

后。

常見心律失常

目的要求

?、掌握常見心律失常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原則。

二、熟悉常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特征和診斷。

三、了解心律失常的發(fā)病原理。

講課時數:3學時。

教學內容

【概念】

一、心臟的生理,心肌的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不應性和折返運動.闡明心律失常

的發(fā)生與心肌電生理改變的密切關系。

二、心律失常的病因、分類、發(fā)生機制(沖勸形成異常及傳導異常)、病理、發(fā)病原理

和病理生理。心率改變,房室收縮不協(xié)調或收縮功能喪失使心室排血功能受影響。

三、心律失常的診斷方法:病史、體征、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電生理檢查。

【竇性心律失?!?/p>

一、病因:生理性如體力活動、藥物。

病理性分為心肌性及心外性。

二、臨床表現(xiàn):開始與終止呈漸變,易受植物神經活動影響。

三、心電圖、竇性心律的心電圖特征。

四、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輔以對癥治療。

【病竇綜合征】一般介紹:

一、病因;

二、臨床特點;

三、心電圖;

四、診斷;

五、治療,安裝起博器的指征。

【室上性心律失?!?/p>

一、過早博動:

(-)病因:緊張、吸煙、飲酒、喝茶或咖啡,迷走神經亢進、器質性心臟病、藥物、

心臟的機械性刺激,心臟手術時。

(二)心電圖:期前異位P波,P—R間期,代償間歇。

(三)臨床表現(xiàn):與早博的數量,病人敏感性有關。聽診特點。

(四)治療:消除病因,藥物治療指征及種類。

二、室上性陣發(fā)性心動過速

(-)病因:多數原因不明,少數有器質性心臟病或其它疾病。

發(fā)生機制:折返機制為主。

(二)臨床表現(xiàn):突然起止、聽診、頸動脈博動。

(三)心電圖特征,電生理檢查。

(四)診斷: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心電圖。

(五)治療:治療基本情況、藥物、興奮迷走神經、電轉復律、超速抑制、起博器。

(六)簡述預激綜合征的心電圖特點以及發(fā)作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的機制,治療要點。

三、心房纖顫和心房撲動

分陣發(fā)性(急性)或持續(xù)性(慢性)

()病因:大多數見于器質性心臟病。

(~)臨床表現(xiàn):可導致心力衰竭、脈博短細;聽診。

(三)心電圖:P波消失,出現(xiàn)f波或F波。心律絕對不整齊。

(四)診斷: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心電圖。

(五)治療:洋地黃、奎尼丁、普魯卡因酰胺、心得安、電轉復律,外科手術,心房除

顫器,抗凝治療。

【室性心律失?!?/p>

一、過早博動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病因:生理性和病理性。

(二)臨床表現(xiàn),聽診發(fā)現(xiàn)。

(三)心電圖:期前QRS波群及代償間歇。期前收縮類型,并行心律。

(四)診斷: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心電圖。

(五)治療:根據期前收縮的病因確定藥物治療的指征,選擇藥物的種類。

(六)預后:與病因有關。

(七)預防:消除病因。

二、室性心動過速。

(一)病因。

(-)臨床表現(xiàn)、體征。

(三)心電圖特征和鑒別診斷,奪獲和融合波是鑒別室性與室上性心動過速合并心室內

差異性傳導的依據。電生性理檢查。

(四)診斷: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心電圖。

(五)治療:藥物,電轉復律、超速抑制。預防再發(fā),尋求引起應激性增高的因素(室

壁瘤、缺血區(qū))。ICD的置入。

簡述加速性室性自主節(jié)律及尖端扭轉性定速。

三、心室纖顫與猝死有密切關系。

(一)常見于心肌梗塞、抗心律失常藥、嚴重缺氧、電擊等。

(-)體征:阿一斯綜合癥。

(三)心電圖:QRS波群及T波消失。

(四)診斷: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及心電圖。

(五)治療:立即緊急復蘇措施,電轉復律,藥物預防再發(fā),控制危險因素。

【房室傳導阻滯】

一、病因:藥物、風濕熱、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感染、麻醉、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迷走張力過高。

二、第一、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特征。

三、臨床表現(xiàn)、阿一斯氏發(fā)作。

四、診斷。

五、治療:藥物、起博器。

【心室內傳導阻滯】

一、病因: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臟病。

二、心電圖特征:左、右束支和左前、后分支傳導阻滯。

三、治療:病因治療。起博治療。

四、臨床意義:雙束支阻滯可引起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

教學方法:

一、課前結合臨床見習進行各種類型心律失常的病例示教。

二、利用幻燈投影、掛圖配合講解。

三、課后在臨床見習中,結合病例討論各種常見的心律失常的病因,發(fā)病機理,臨床表

現(xiàn)、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

心臟功能不全

目的要求

?、熟悉心臟功能不全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征。

二、掌握心臟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

三、掌握心臟功能不全的治療原則和常規(guī)治療方案。著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6

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制劑和利尿劑合理應用。以及急性左心衰竭的搶救方法。

教學時數講課:1學時。

教學內容

慢性心臟功能不全

【病因】

基本病因:包括心肌損害和心臟負荷(心臟的前負荷和后負荷)過重。

誘發(fā)因素:如過勞、感染、情緒激動、嚴重心律失常、貧血、妊娠和分娩,或其它的伴

發(fā)疾病等。

【發(fā)病原因和病理生理】

簡述心臟的功能代償機制和心室重構。

心臟功能從代償轉化為失代償的病理生理變化。

【臨床表現(xiàn)】

一、左心衰竭主要表現(xiàn)為肺循環(huán)郁血。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咳嗽(咯血)、肺部羅

音和奔馬律等。

二、右心衰竭主要變化為體循環(huán)郁血,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脹滿不適感、食欲減退、肝

腫大、頸靜脈怒張、胸腔積液等。

三、心排血量降低臨床表現(xiàn)為怠倦無力、易疲乏、少尿等,可見于左心或右心功能不

全。

四、全心衰竭左、右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同時存在,但可以一側為主。不要把心臟病的臨

床表現(xiàn)與心臟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xiàn)混同起來。

【并發(fā)癥】

可有血栓和栓塞現(xiàn)象、心源性肝硬化、電解質平衡失調等。

【輔助檢查】

一、胸部X線檢查。

二、超聲心動圖。

三、有創(chuàng)性和無創(chuàng)性心功能檢查,如:心肺吸氧運動試驗,漂浮導管等。

【診斷和鑒別診斷】

一、診斷診據主要根據臨床表現(xiàn)。參考一些無創(chuàng)性及或有創(chuàng)性心功能檢查結果,作出

心臟功能分級。

二、鑒別診斷左心衰竭主要與肺部疾病、肺功能不全相鑒別。右心衰竭主要與慢性心

包填塞、肝硬化等相鑒別。

【預防和治療】

■、防治各種誘發(fā)心臟功能不全的因素和并發(fā)癥,減輕心臟負擔,按心臟的功能狀態(tài)合

理安排工作、生活、活動和飲食。

二、重點介紹慢性收縮性心功能不全新的常規(guī)治療方案,ACE,B受體阻滯劑,利尿劑

和洋地黃使用的適應癥,禁忌癥,使用注意事項。

三、其他治療:對癥、雙室起博、心臟移植。

四、頑固性心臟功能不全的治療:檢查各項治療措施是否適當,誘因和并發(fā)癥是否得

到合理的治療等,心臟移植。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病因】常見的有二尖瓣狹窄、急性廣泛性心肌梗塞、嚴重心律失常、急性感染性心內

膜炎,過量輸液等。

【發(fā)病原理】左心排血量迅速顯著下降,導致體循環(huán)供血不足和肺循環(huán)壓力突然升高而

引起急性肺水腫、休克、昏厥等。著重指出二尖瓣狹窄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腫與其他原因所引

起者在血液動力學變化之不同。

【臨床表現(xiàn)】病人出現(xiàn)嚴重氣促、端坐呼吸、咳嗽伴有粉紅色泡沫樣漿液性痰、兩肺布

滿羅音,并可出現(xiàn)休克、昏厥。

【診斷和鑒別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xiàn)。可與支氣管哮喘發(fā)作,以及引起休克、昏厥的

其他病因相鑒別。

【治療】

一、給予鎮(zhèn)靜劑、皮下或肌肉注射嗎啡或杜冷丁。

二、吸氧,通過75%酒精。

三、給予利尿劑靜脈注射速尿或利尿酸鈉。

四、血管擴張劑靜脈滴注硝普鈉、硝酸甘油。

五、洋地黃類制劑根據病因選用,二尖瓣狹窄的病人忌用,心肌梗塞病人慎用,心律

失常的病人按適應癥選用。

六、病因及誘因的治療。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胃炎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利診斷要點,知道應鑒別的疾病。

二、熟悉本病的防治原則。

三、了解胃炎是一常見病。熟悉病因,了解發(fā)病原理。

自學

自學內容

急性胃炎

【概述】指出急性胃炎是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癥,內鏡檢查可見胃粘膜充血、

水腫、糜爛、出血等一過性病變。急性胃炎包括:1、急性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胃炎。

2、除幽門螺桿菌之外其它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炎。3、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

【病因和病理】重點講解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的常見病因:藥物、應激、乙醇等物理或

化學刺激。胃粘膜呈急性炎癥、滲出、糜爛、出血等。

【臨床表現(xiàn)】扼要講解消化道癥狀和全身癥狀。

【診斷和鑒別診斷】

一、診斷:重點講解本病診斷主要根據病史、癥狀和體征。強調出血發(fā)生后24~48小時

內急診胃鏡檢查有助于確診。

二、鑒別診斷:著重指出應與某些急腹癥早期區(qū)別。特殊病例可借內鏡檢查與應激性潰

瘍和賁門撕裂癥等鑒別。

慢性胃炎

【概述】概念。介紹新悉尼系統(tǒng)分類法,介紹各種胃炎定義,與沿用分類法的聯(lián)系。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指出1、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致病作用,介紹發(fā)病原理。2、飲食和

環(huán)境因素。3、自身免疫、4、其他因素:如膽汁和胰液反流入胃、酒精和服用NSAID藥物等

因素.

【病理】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的病理學特征,異型增生的及意義。

【臨床表現(xiàn)】指出不少病例無特殊典型癥狀和體征。部分病例可無癥狀。

【輔助檢查】

?、著重介紹胃鏡及活組織檢查是最可靠的診斷方法,

二、介紹幽門螺桿菌檢查方法及意義。

三、介紹血清學檢查對自身免疫性胃炎的輔助診斷價值。

【診斷】介紹診斷方法,確診主要依賴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檢。

【治療】

一、關于根除幽門螺桿菌。

二、關于消化不良癥狀治療。

三、關于自身免疫胃炎治療。

四、關于異型增生的治療。

【預后】指出及時治療可能治愈,少數萎縮性胃炎可演變?yōu)槲赴?,對有非典型增生者?/p>

強調嚴密隨訪。

教學方法

一、典型慢性胃炎病例課前示教。

二、胃炎的胃鏡檢查圖象幻燈片或錄象片,有條件時配以病理圖象

消化性潰瘍

目的要求

一、掌握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

二、熟悉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原理;

三、掌握本病的防治原則。

講課時數:3學時。

教學內容

【概述】定義,發(fā)病率,流行病學。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指出本病發(fā)病原理是胃、十二指腸粘膜的防御因素與損害因素之間

的平衡受到破壞而使粘膜受到損害。

一、扼要論述保護因素:如粘液——粘膜屏障的破壞、粘膜的血運循環(huán)障礙和上皮細胞

的更新削弱。

二、重點介紹損害因素:幽門螺桿感染、NSAID、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及其它

因素如吸煙、遺傳、胃十二指腸運動異常、應激和心理因素。

【病理】好發(fā)部位、數目、大?。粷兊牟±斫馄始捌溲葑?。這部分可自學。

【臨床表現(xiàn)】這是重點,應講透。

臨床特點:慢性過程;周期性發(fā)作;發(fā)作時上腹呈節(jié)律性。

癥狀:(1)疼痛:部位,性質,規(guī)律,影響因素;(2)其他胃腸癥狀;

體征:指出無并發(fā)癥者體征不多,在緩解期體征可缺如,特殊類型潰瘍的臨床表現(xiàn):無

癥狀性潰瘍、老年人消性潰瘍,球后潰瘍;幽門管潰瘍。

并發(fā)癥:大量出血,穿孔、幽門梗阻,癌變。以大量出血為重點。穿孔和幽門梗阻主要

是在外科學講授。

【輔助檢查】指出1、胃鏡檢查及胃粘膜活組織檢查是確診首選的檢查方法。2、X線根

餐檢查。3、幽門螺桿檢測。4、胃液分析和血清胃泌素測定的意義。簡述征象。

【診斷和鑒別診斷】強調病史的重要性,指出各種輔助檢查在診斷上的意義。鑒別診斷

要考慮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癌、慢性膽囊炎和膽石癥,鉤蟲病等,著重論述與胃

癌、胃泌素瘤的鑒別。

【治療】治療的目的和原則。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各項,于以扼要介紹。

1.一般治療:精神、生活、飲食習慣等。

2.藥物治療:

(1)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組胺也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制酸制劑。

(2)保護胃粘膜的藥物:鈿劑,硫糖鋁,前列腺素。

(3)根除HP的治療。

(4)NSAID潰瘍的治療和預防。

(5)潰瘍復發(fā)的預防。]

(6)外科手術指征。

【預后】

教學方法

一、講課:投放胃、卜二指腸潰瘍的X線片和投放胃鏡攝影幻燈片或錄象片。

二、臨床實習:示教典型病例;分配病例給同學書寫病歷和檢查并進行討論;示教并發(fā)

癥。

肝硬化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病因和發(fā)病原理及治療原則。

二、掌握門靜脈肝硬化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要點。

三、熟悉本病的鑒別診斷和并發(fā)癥及治療原則。

講課時數:3學時。

教學內容:主要為門靜脈性肝硬化。

【概述】介紹本病的定義、分類。對有關肝硬化內容,作概括性講解,并扼要介紹國內

進展、讓學生對本內容有概要性認識。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一般介紹肝硬化的常見病因: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膽汁淤

積、循環(huán)障礙、工業(yè)中毒或藥物、代謝性障礙、營養(yǎng)障礙免疫紊亂及其他未能肯定的病因等。

指出慢性肝炎為本病最常見的病因。

【病理】一般介紹肝細胞變性壞死、肝細胞再生、形成再生結節(jié)、纖維組織增生、導致

假小葉形成。因肝內血循環(huán)障礙而產生門脈高壓。簡要介紹肝外其它表現(xiàn),如門脈高壓性胃

病、肝肺綜合征等。

【臨床表現(xiàn)】重點講解肝功能失代償期的臨床表現(xiàn)。要求學生掌握有關的基本知識或基

礎理論深入了解,融會貫通,并能運用于臨床實踐。

一、肝功能減退的表現(xiàn):血清白蛋白降低,r球蛋白增高?出血傾向、內分泌失調、黃

疸等。

二、門脈高壓的表現(xiàn):脾腫大、脾功能亢進、腹水、側支循環(huán)開放。

【并發(fā)癥】重點講解,要求學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重點。木病常見并發(fā)癥;上

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感染、肝腎綜合征、肝肺綜合征、原發(fā)性肝癌及水電解質與酸堿平

衡失常。

【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尿膽元試驗、肝功能檢查,特別是蛋白電泳測定、酶學檢查、凝

血酶原時間測定及免疫學檢查;有條件時作血清膽酸測定。腹水檢查、影像學檢查、內鏡檢

查、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及腹腔鏡

[診斷】指出肝功能代償期的診斷較難,重點講解應根據可能引起肝硬化的因素的存在、

病史、肝臟情況和門脈高壓表現(xiàn),肝功能試驗、食管X吞領檢查,超聲波檢查等作出診斷。

必要時可審慎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和腹腔鏡檢查等作出診斷。

肝功能失代償期如具有典型臨床表現(xiàn)和明顯肝功能障礙,一般診斷不難。

【鑒別診斷】重點講解與引起肝大、腹水、出血及昏迷病例的鑒別,要求學生全面理解

基礎上抓住重點。

肝大病例一慢性肝炎、肝癌;腹水病例一腹水型結核性腹膜炎、癌性腹水、縮窄性心包

炎、巨大卵巢囊腫;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一消化性潰瘍;肝性腦病應與低血糖、尿毒癥、糖尿

病酮癥酸中毒等鑒別。各類肝硬化之間(血吸蟲性、壞死后性及膽汁性肝性硬化)亦應相互

鑒別。結合鑒別診斷簡單介紹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

【治療】

一、一般治療:勞逸結合、休息、飲食、藥物治療包括中醫(yī)辯證論治,維生素類及護肝

藥物等。必要時輸液、輸血、血漿或/及人體白蛋白等。類固醇類激素的應用。

二、腹水治療:一般療法、中醫(yī)療法、利尿劑的合理應用、自身腹水濃縮回輸、放腹水

等。

三、并發(fā)癥治療:參閱專章。

四、外科治療:主要針對門脈高壓,肝移植術。

【預后】影響預后因素。死亡原因。主要取決于病程早晚和治療積極與否。

【預防】積極防治各種致病原因。

教學方法

一、講課:病例示教臨床表現(xiàn),特別有腹水的病例,在病情許可時進行示教;放映幻燈

片或掛圖說明病理變化有為側支循環(huán)形成:胃鏡及X線片示教食管靜脈曲張情況。

二、臨床實習:根據臨床輪回實習進度,分配病例給同學,要求編寫病史、體格檢查、

結合診斷措施的結果,綜合分析寫出初步診斷及治療措施,在生產實習階段,除對單純病例

進行綜合分析,擬訂治療計劃外,對鑒別診斷及有并發(fā)癥的病例應進行分析討論。

原發(fā)性肝癌

目的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病因、發(fā)病原理、臨床表現(xiàn)、診斷、鑒別診斷及防治。

二、了解本病在國內比較多見,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自學

自學內容

【概述】原發(fā)性肝癌的定義和國內發(fā)病情況,地區(qū)的差異。

【病因和發(fā)病原理】病因未確定,可能與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某些致癌化學的物質如

黃曲毒素等有關。

【病理】

一、大體形態(tài)分型。

二、細胞形態(tài)分型。

三、肝癌轉移途徑.

【臨床表現(xiàn)】

一、主要臨床表現(xiàn):肝區(qū)疼痛,肝臟進行性腫大,黃疸等。

二、癌轉移征象。

【并發(fā)癥】肝性腦病,上消化道出血.,癌結節(jié)破裂出血、繼發(fā)感染等。

【輔助檢查】

一、腫瘤標記物檢查:重點甲胎蛋白試驗:陽性率,在肝癌普查和臨床診斷中的意義。

二、其他血清學檢查(特別GGT、AFU等的檢查)。

三、放射性核素檢查。

四、超聲波檢查。

五、X線肝血管造影。

六、肝穿刺活檢等。

七、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與核磁共振顯像。

八、剖腹探查。

【診斷】扼要說明根據臨床表現(xiàn)和輔助檢查,爭取早期診斷,重視肝癌普查。

【鑒別診斷】應與肝膿腫、肝硬化、繼發(fā)性肝癌等鑒別,簡要闡述其要點。

【治療】爭取早期手術切除根治,局部放射治療和介入治療也有療效,強調綜合治療措

施。

【預后】晚期不能進行手術根治者預后差。

【預防】積極研究肝炎的防治,注意飲食衛(wèi)生,做好食品保管,防霉去毒,保護水源等。

肝性腦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肝性腦病的病因、發(fā)病原理和方法。

二、掌握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鑒別診斷。

自學

內容

【概述】簡介肝性腦病是由嚴重肝臟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

失調的綜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