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物理中考二輪復習以題型精煉攻克難點亮點的60個小微專題專題06光學亮點問題的應用題1.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相應的反射光線。2.如圖,小玲利用一塊平面鏡,將正午時分直射的太陽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內,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3.如圖所示,小明將一只發(fā)光的小燈泡放在平面鏡前A點處,小明的眼睛在B點看到了平面鏡中燈泡的像,請畫出這一現(xiàn)象光路圖,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4.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5.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光線AO從空氣斜射向水中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6.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已知入射光AO,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OB和折射光線OC的大致方向。7.承德避暑山莊湖景如畫,如圖甲所示。小玉同學在岸邊,通過平靜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鯉魚。圖乙中,A點代表建筑物的頂點,B點代表小玉看到的魚,C點代表小玉的眼睛。請在圖乙中畫出:(1)A點在水中的像A';(2)小玉看到A'的光路;(3)魚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圖。8.(2023湖北鄂州)如圖所示,水池邊有一路燈S,路燈上方有一平面鏡,S發(fā)出的光能經反射后射入水中,請畫出:(1)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2)經反射后過A點的反射光線;(3)照射到水池底的光路圖。9.(2023湖南邵陽)請將所示光路補充完整。10.如圖,請完成圖中光通過透鏡后的光路。11.(2023湖北恩施)如圖,一束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平行凹透鏡的主光軸射向透鏡,請畫出平面鏡和經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12.如圖所示,請分別畫出AB的入射光線和CO的折射光線。13.如圖所示,凸透鏡的主光軸與水面重合,F(xiàn)是凸透鏡的焦點,水中有一平面鏡。一束與水面平行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水中,再經過水中的平面鏡反射后恰好過P點。請畫出:(1)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2)進入水中的折射光線;(3)經平面鏡后的反射光線。14.用一條光線照射凸透鏡,折射光線a恰好經過凸透鏡另一側焦點。然后經水平地面上的平面鏡反射,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光點A.請在圖中畫出:(1)a的入射光線;(2)光點A的位置;(3)標出反射角度數(shù)。15.如圖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恰好經過凸透鏡左側焦點F。請你畫出:(1)光源S的位置;(2)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16.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鏡,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以繞ON翻折。(1)實驗時,把紙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鏡上,入射光線AO的法線是_____,光線AO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_度;(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A.改變紙板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B.沿ON向后轉動紙板EC.沿ON向后轉動紙板FD.改變入射角的大?。?)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上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則紙板F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______內(選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4)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該實驗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17.(2023貴州?。┰凇疤骄抗獾姆瓷涠伞睂嶒炛?,器材有:激光筆、可折轉光屏、平面鏡和噴霧器。(1)將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O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從前向后觀察,可在鏡面上方看到_____條光束。(2)將折轉光屏垂直于平面鏡放置,讓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點,如圖乙所示。要呈現(xiàn)反射光,需將右半屏向______(選填“前”或“后”)折轉。(3)保持入射點不變,多次改變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記錄每次實驗的光路aa′、bb′和cc′,如圖丙所示。為了研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發(fā)現(xiàn)左、右半屏相對應的光線關于轉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______。同時根據光屏上的倍息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_______。18.(2023湖南常德)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紙上記下A和B的位置。移動蠟燭A,重復做多次實驗。(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__________。(2)實驗中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目的是為了______。(3)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將蠟燭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點燃蠟燭觀察發(fā)現(xiàn):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你認為在圖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圖中,_____圖是產生以上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19.用如圖甲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應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2)將蠟燭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蠟燭2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1的像______時,該位置記為A';(3)將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轉動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鏡成像是______像;(4)改變蠟燭1的位置,重復步驟(2),可得像與物位置的對應關系如圖乙,可知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鏡面______;(5)將圖乙中C處的蠟燭沿直線CC'向玻璃板方向移動1cm,此時像與物之間的距離是______cm,像的大小的變化情況是______。20.某興趣小組為了驗證“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近大遠小”這個觀點是否正確,找來了玻璃板、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白紙、刻度尺、火柴等器材。(1)探究過程如下:①如圖所示,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②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動未點燃的蠟燭B,發(fā)現(xiàn)在某一位置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在白紙上標記蠟燭A和B的位置;③改變蠟燭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動蠟燭B,始終能找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標記蠟燭A和B的位置;④在蠟燭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張白紙,發(fā)現(xiàn)白紙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⑤用刻度尺分別測量蠟燭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數(shù)據記錄如表2。表2次數(shù)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cm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cm蠟燭的像與蠟燭的大小關系15.025.01相等210.021002相等315.0115.00相等(2)分析了表2的實驗數(shù)據,得到以下結論:①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___;②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說明“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近大遠小”的觀點是錯誤的;③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3)為了保證實驗效果,做這個實驗時應選擇較______(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21.在“探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東借助激光筆、半圓形玻璃塊和帶刻度的光具盤完成了實驗,觀察到如圖所示的1、2、3三條光束,并在光具盤上用筆描出了對應的光路。(1)圖中的折射角大小為___________;(2)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初步發(fā)現(xiàn),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______(選填“>”、“=”或“<”)入射角;(3)現(xiàn)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體的操作是________,如果看到_______現(xiàn)象,就可證明光路是可逆的。22.如圖是某同學利用光具盤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的光路,經過多次實驗并記錄了如下數(shù)據:入射角10°30°45°60°折射角7.1°20.7°30°37.8°(1)實驗中,光具盤除了能讀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還具有______作用;(2)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你能得出的結論(寫出一條即可):______;(3)根據表格中的數(shù)據還可以判斷:當光以35°的入射角從空氣射入玻璃中時,其折射角______30°(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當光以30°的入射角從玻璃射入空氣中時,其折射角是______。2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有如下操作:(1)實驗前,小剛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圖甲所示)粗略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焦距越小,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越_____(選填“強”或“弱”);(2)小剛將(1)中測過焦距的凸透鏡、蠟燭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欲使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實像,應將光屏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3)通過步驟(2)的調整,光屏上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后,某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取下來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時他應將蠟燭_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24.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調節(jié)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他調節(jié)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應該是_____(選填“倒立”、“正立”)的;(2)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將光屏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到合適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實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生活中的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3)根據以上實驗數(shù)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由圖甲可知透鏡焦距為20cmB.在圖甲中,若將透鏡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紙板擋住,則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C.在圖乙中,移動光屏成清晰像后,若將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D.若將蠟燭放在光具座上40cm~50cm之間,調整光屏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25.近視程度不同的同學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鏡。為了探究近視眼的矯正過程,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F”字樣的光源代替可視物體,光屏模擬視網膜。選用如圖乙所示的2號凸透鏡模擬晶狀體,打開“F”光源,調節(jié)各個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倒立縮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視物模型便組裝完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模擬近視眼視物情況,選擇圖乙中的___________(填序號)號透鏡替代2號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變模糊;(2)用如圖丙所示的水透鏡模擬近視眼矯正視力。應將水透鏡置于光具座上的___________(選填“A”“B”或“C”)點,緩慢調節(jié)水透鏡中的水量,當水透鏡形成焦距合適的___________透鏡時,光屏上呈現(xiàn)清晰的像,近視眼的成像情況得到改善;(3)更換焦距更小的凸透鏡模擬近視程度更嚴重的眼睛晶狀體,為了改善視網膜上的成像情況,實驗時需要用注射器___________(選填“抽取”或“注入”)適量水;(4)根據上述實驗,近視程度更嚴重同學應選擇焦距更大還是更小的透鏡來矯正呢?___________,請結合透鏡對光的作用來分析選擇的理由:___________。26.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將一束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cm;(2)小明在某次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現(xiàn)清慚的像,此像是倒立、______的實像,生活中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依據此成像原理制成的;(3)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凸透鏡至如圖丙所示位置,則人眼在圖中______(選填“A”或“B”)處能觀察到燭焰的像;(4)小明在圖乙中燭焰和凸透鏡之間的適當位置放一副眼鏡,發(fā)現(xiàn)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變模糊了。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適當距離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則該眼鏡是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2024年物理中考二輪復習以題型精煉攻克難點亮點的60個小微專題專題06光學亮點問題的應用題1.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相應的反射光線?!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吭谧龉獾姆瓷鋱D像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如圖所示。2.如圖,小玲利用一塊平面鏡,將正午時分直射的太陽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內,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答案】如圖所示。【解析】將正午時分直射的太陽光引入一根水平管道,可知入射光線向下、反射光線水平向左,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法線垂直于平面鏡,根據圖中法線的位置,過入射點作法線的垂線得到平面鏡的位置,如圖所示。3.如圖所示,小明將一只發(fā)光的小燈泡放在平面鏡前A點處,小明的眼睛在B點看到了平面鏡中燈泡的像,請畫出這一現(xiàn)象光路圖,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敬鸢浮咳鐖D所示。【解析】過A向平面鏡做A點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即為像點A',B與像點A'的連線與平面鏡的交點為入射點O,連接AO為入射光線,圖如。4.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所成的像A'B'。【答案】如圖所示【解析】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5.如圖所示,請在圖中畫出光線AO從空氣斜射向水中時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位置?!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吭瓐D中的虛線為法線,法線與水和空氣的界面垂直,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OB,即;根據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OC,即,如圖。6.如圖所示,一束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已知入射光AO,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OB和折射光線OC的大致方向?!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吭诜ň€右側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對應的反射光線OB;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的空氣中畫出對應的折射光線OC。7.承德避暑山莊湖景如畫,如圖甲所示。小玉同學在岸邊,通過平靜的湖面,既可看到建筑物的倒影,又可看到水中的鯉魚。圖乙中,A點代表建筑物的頂點,B點代表小玉看到的魚,C點代表小玉的眼睛。請在圖乙中畫出:(1)A點在水中的像A';(2)小玉看到A'的光路;(3)魚的大致位置B'并完成看到B'的光路圖?!敬鸢浮咳鐖D所示。【解析】(1)作出建筑物的頂點A關于水面的對稱點A',即為建筑物的頂點A在水中的像A'。(2)連接A'和小玉的眼睛C的連線,交水面于O,OC為反射光線,連接AO為入射光線,即為小玉看到A'的光路。(3)水中的魚反射的光線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進入人眼,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過去,看到魚的虛像在魚的實際位置的上方;連接BC交水面于O',過點O'作法線,O'C為折射光線,根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線B'O',即為看到B'的光路圖,魚的大致位置B'在B的正下方,如圖所示。8.(2023湖北鄂州)如圖所示,水池邊有一路燈S,路燈上方有一平面鏡,S發(fā)出的光能經反射后射入水中,請畫出:(1)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2)經反射后過A點的反射光線;(3)照射到水池底的光路圖?!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繐矫骁R的成像特點,過S作MN垂線,據像到鏡面的距離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作出像點S′;連接S′A與MN相交于O點,光線OA是S射向MN的光線經反射后的過A點的反射光線;光線OA斜射向水面時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大概作出折射光線,且折射光線射向池底的B點。作圖如圖。9.(2023湖南邵陽)請將所示光路補充完整?!敬鸢浮咳鐖D所示【解析】如圖所示,圖中是一個凸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的作用,當光平行于主光軸射入,經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必過透鏡焦點的位置;當光直接射向凸透鏡的光心,則光的傳播方向不改變。補充完整的凸透鏡的光路圖如圖所示。10.如圖,請完成圖中光通過透鏡后的光路。【答案】如圖所示【解析】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變,過焦點入射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11.(2023湖北恩施)如圖,一束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平行凹透鏡的主光軸射向透鏡,請畫出平面鏡和經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慨嫵鋈肷涔饩€和反射光線的夾角平分線,與平分線垂直的位置是平面鏡的位置,平行于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發(fā)散射出,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經過焦點,如圖所示。12.如圖所示,請分別畫出AB的入射光線和CO的折射光線?!敬鸢浮咳鐖D所示【解析】根據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可知,延長線過凹透鏡另一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過凹透鏡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變,據此完成AB的入射光線和CO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13.如圖所示,凸透鏡的主光軸與水面重合,F(xiàn)是凸透鏡的焦點,水中有一平面鏡。一束與水面平行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水中,再經過水中的平面鏡反射后恰好過P點。請畫出:(1)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2)進入水中的折射光線;(3)經平面鏡后的反射光線?!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科叫信c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后會聚于焦點F,作光線經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由于光線經過水中的平面鏡反射后恰好過P點,故作P點的對稱點P',連接FP'交平面鏡于A點,則A點為光線的入射點,此時連接FA即為平面鏡的入射光線,也是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進入水中的折射光線,連接AP即為經平面鏡后的反射光線。如圖所示。14.用一條光線照射凸透鏡,折射光線a恰好經過凸透鏡另一側焦點。然后經水平地面上的平面鏡反射,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光點A.請在圖中畫出:(1)a的入射光線;(2)光點A的位置;(3)標出反射角度數(shù)?!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坑赏雇哥R的三條特殊光線知,入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折射光線過焦點,作出a光線的入射光線,a光線射到平面鏡上發(fā)生反射,由圖可知,入射角為90°-30°=6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為60°。故過光線a與平面鏡的交點作法線(用虛線),然后畫出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60°,與墻壁交于A點,作圖如下。15.如圖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恰好經過凸透鏡左側焦點F。請你畫出:(1)光源S的位置;(2)經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敬鸢浮咳鐖D所示?!窘馕觥窟^點S′作鏡面的垂線,根據“像S′與物S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在垂線上確定光源S的位置;根據“過焦點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與主光軸平行”,作折射光線,光的傳播方向水平向右,如圖所示。16.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水平放置平面鏡,白色紙板豎直立在平面鏡上,紙板由E、F兩部分組成,可以繞ON翻折。(1)實驗時,把紙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鏡上,入射光線AO的法線是_____,光線AO的入射角大小是_____度;(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A.改變紙板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B.沿ON向后轉動紙板EC.沿ON向后轉動紙板FD.改變入射角的大?。?)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沿AO射到鏡面上O點,紙板F上會顯示出反射光束OB,接著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則紙板F上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顯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______內(選填“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4)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該實驗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___。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答案】(1)ON40(2)D(3)不能同一平面(4)B【解析】(1)紙板ENF垂直放在平面鏡上,光線沿AO射入,經平面鏡反射,沿OB射出。法線與入射光線AO和反射光線OB在同一平面內,且法線垂直于反射面,故入射光線AO的法線是ON。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由圖可知,光線AO的入射角大小為(2)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性,可多次改變入射角,記錄每次反射角的變化,對比每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關系,得出實驗結論,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3)將紙板F繞ON向后翻折,反射光線的位置并不會隨之發(fā)生改變,紙板F不能顯示出反射光線,這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4)若讓另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鏡,反射光將沿OA方向射出,說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不能說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17.(2023貴州?。┰凇疤骄抗獾姆瓷涠伞睂嶒炛?,器材有:激光筆、可折轉光屏、平面鏡和噴霧器。(1)將平面鏡置于水平桌面,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O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從前向后觀察,可在鏡面上方看到_____條光束。(2)將折轉光屏垂直于平面鏡放置,讓入射光沿左半屏射到O點,如圖乙所示。要呈現(xiàn)反射光,需將右半屏向______(選填“前”或“后”)折轉。(3)保持入射點不變,多次改變入射方向,在光屏上記錄每次實驗的光路aa′、bb′和cc′,如圖丙所示。為了研究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發(fā)現(xiàn)左、右半屏相對應的光線關于轉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______。同時根據光屏上的倍息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_______?!敬鸢浮浚?)2(2)前(3)法線相等【解析】(1)如圖甲所示,激光筆的光束射向平面鏡上O點,在平面鏡上方噴水霧,這樣能顯示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傳播路徑。(2)如圖乙,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了一個角度,由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則需將右半屏向前折轉。(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關于法線對稱,如圖丙所示,發(fā)現(xiàn)左、右半屏相對應的光線關于轉軸對稱,可將此對稱軸視為法線所在位置。根據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結論,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相等。18.(2023湖南常德)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紙上記下A和B的位置。移動蠟燭A,重復做多次實驗。(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__________。(2)實驗中兩支蠟燭要完全一樣,目的是為了______。(3)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將蠟燭A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點燃蠟燭觀察發(fā)現(xiàn):玻璃板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你認為在圖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圖中,_____圖是產生以上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敬鸢浮浚?)確定物像的位置(2)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不變(4)③【解析】(1)因為玻璃板既能讓光透過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確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鏡是不透明的,無法確定像的位置,所以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2)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選取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進行實驗,目的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3)由于物體與像始終大小相等,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仍與A相等,則像的大小將不變。(4)實驗時平面鏡必須要豎直放置,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由圖可知,甲圖平面鏡豎直放置,不會出現(xiàn)像偏低的情況,乙和丙圖平面鏡沒有豎直放置,分別作出蠟燭A的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可知,丙圖平板玻璃中蠟燭A的像偏低且傾斜,如下圖;根據圖中,③符合題意。19.用如圖甲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應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紙上;(2)將蠟燭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蠟燭2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1的像______時,該位置記為A';(3)將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轉動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鏡成像是______像;(4)改變蠟燭1的位置,重復步驟(2),可得像與物位置的對應關系如圖乙,可知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關于鏡面______;(5)將圖乙中C處的蠟燭沿直線CC'向玻璃板方向移動1cm,此時像與物之間的距離是______cm,像的大小的變化情況是______。【答案】(1)豎直(2)完全重合(3)虛(4)對稱5)10不變【解析】(1)為了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應豎直放置,若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像會偏上或者偏下,無法確定像的位置。(2)蠟燭2與蠟燭1的像完全重合位置,這樣蠟燭2就可以替代蠟燭1的像了,從而確定了像的位置,大小關系。(3)將光屏放在A'位置,任意轉動都承接不到像,因為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光屏無法承接到虛像。(4)分析圖乙可知,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且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即像與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5)將圖乙中C處的蠟燭沿直線CC'向玻璃板方向移動1cm,此時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變?yōu)?cm,那么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像到物體的距離為10cm;在移動的過程中,物體的大小不變,則像的大小不變。20.某興趣小組為了驗證“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近大遠小”這個觀點是否正確,找來了玻璃板、兩只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白紙、刻度尺、火柴等器材。(1)探究過程如下:①如圖所示,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②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移動未點燃的蠟燭B,發(fā)現(xiàn)在某一位置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在白紙上標記蠟燭A和B的位置;③改變蠟燭A的位置,在玻璃板后移動蠟燭B,始終能找到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的位置,標記蠟燭A和B的位置;④在蠟燭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張白紙,發(fā)現(xiàn)白紙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⑤用刻度尺分別測量蠟燭A和B到玻璃板的距離數(shù)據記錄如表2。表2次數(shù)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cm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cm蠟燭的像與蠟燭的大小關系15.025.01相等210.021002相等315.0115.00相等(2)分析了表2的實驗數(shù)據,得到以下結論:①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___;②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說明“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近大遠小”的觀點是錯誤的;③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3)為了保證實驗效果,做這個實驗時應選擇較______(選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敬鸢浮浚?)相等(2)無關(3)虛像(4)薄【解析】(2)①由表2數(shù)據可知,第一次實驗蠟燭A和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分別為5.02cm、5.01cm,,第三次實蠟燭A和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分別為15.01cm、15.00cm,只是估讀不同,屬于誤差;第二次實驗蠟燭A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0.02cm,蠟燭A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0.02cm。綜上所述,得到結論: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②由表2可知,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不同,但所成蠟燭的像大小與蠟燭的大小相等,由此可知,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③由探究過程④可知,在蠟燭所成像的位置放一張白紙,發(fā)現(xiàn)白紙上不能得到蠟燭的像,白紙相當于光屏,即在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故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3)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每個反射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都可以成像,選用薄玻璃板,兩個像的距離近,測量誤差小,實驗效果好;反之選用厚玻璃板,兩個像的距離較遠,會出現(xiàn)兩個不重合的像,從而影響實驗效果。所以為了保證實驗效果,做這個實驗時應選擇較薄的玻璃板實驗。21.在“探究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的折射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東借助激光筆、半圓形玻璃塊和帶刻度的光具盤完成了實驗,觀察到如圖所示的1、2、3三條光束,并在光具盤上用筆描出了對應的光路。(1)圖中的折射角大小為___________;(2)根據實驗現(xiàn)象初步發(fā)現(xiàn),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___________(選填“>”、“=”或“<”)入射角;(3)現(xiàn)在要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具體的操作是___________,如果看到___________現(xiàn)象,就可證明光路是可逆的。【答案】(1)80°(2)>(3)讓入射光沿光路2射入折射光從光路1射出【解析】(1)由圖可知,光束1是入射光,光束3是反射光,光束2是折射光。光束1和3中間所夾的直線為法線,與玻璃磚底面一致的直線為界面,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折射角,則折射角為80°。(2)由圖可知,反射角約為4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入射角為40°,因此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要探究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否可逆,則只需讓入射光沿折射光(光路2)入射到玻璃磚,若看到折射光沿光路1射出,就能說明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2.如圖是某同學利用光具盤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的光路,經過多次實驗并記錄了如下數(shù)據:入射角10°30°45°60°折射角7.1°20.7°30°37.8°(1)實驗中,光具盤除了能讀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還具有______作用;(2)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你能得出的結論(寫出一條即可):______;(3)根據表格中的數(shù)據還可以判斷:當光以35°的入射角從空氣射入玻璃中時,其折射角______30°(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當光以30°的入射角從玻璃射入空氣中時,其折射角是______。【答案】(1)顯示光路(2)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小于(4)45o【解析】(1)某同學利用光具盤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的光路實驗中,光具盤除了能讀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還具有顯示光路的作用。(2)根據表中數(shù)據可知,實驗中,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總小于入射角,故能得出的結論是: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根據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知,當光線以45°的入射角從空氣射向玻璃時,其折射角是30°;當入射角為35°時,入射角變小了,折射角隨之變小,所以折射角會小于30°。(4)已知當光線以45°的入射角從空氣射向玻璃時,其折射角是30°。根據光路的可逆性,當光以30°的入射角從玻璃射入空氣中時,其折射角是45°。2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有如下操作:(1)實驗前,小剛利用“平行光聚焦法”(如圖甲所示)粗略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焦距越小,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越_____(選填“強”或“弱”);(2)小剛將(1)中測過焦距的凸透鏡、蠟燭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欲使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實像,應將光屏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3)通過步驟(2)的調整,光屏上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后,某同學將自己的近視眼鏡取下來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時他應將蠟燭_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答案】(1)強(2)靠近(3)遠離【解析】(1)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凸透鏡的焦距越小,說明焦點距離光心越近,透鏡對光線的折射作用越強。(2)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當凸透鏡、蠟燭以及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乙時,物距為則物距與焦距的關系是u>2f,根據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可知:u>2f,則成倒立縮小實像,所以光屏應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在光具座的60cm到70cm之間,光屏應靠近凸透鏡。(3)將自己的近視眼鏡取下來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由于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成像遠離凸透鏡,所以應將光屏遠離凸透鏡,光屏上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24.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調節(jié)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他調節(jié)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應該是_____(選填“倒立”、“正立”)的;(2)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將光屏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到合適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實像(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生活中的______(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3)根據以上實驗數(shù)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由圖甲可知透鏡焦距為20cmB.在圖甲中,若將透鏡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紙板擋住,則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C.在圖乙中,移動光屏成清晰像后,若將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D.若將蠟燭放在光具座上40cm~50cm之間,調整光屏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答案】(1)倒立(2)左縮小照相機(3)B【解析】(1)由圖甲可知,此時物距與像距相等,由于能夠成清晰的像,所以此時物體一定在2倍焦距上,像一定也在另一側的2倍焦距上,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特點可知,此時成一個倒立、等大的實像。(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由圖可知,相對于甲圖來說,蠟燭向左移動,所以若想要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則需要將光屏向左移動,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特點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3)A.由圖甲可知,此時物距與像距相等,由于能夠成清晰的像,所以此時物體一定在2倍焦距上,像一定也在另一側的2倍焦距上,根據光具座的讀數(shù)可得,2倍焦距是20cm,所以焦距是10cm,故A錯誤;B.擋住透鏡的上半部分,但透鏡的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線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不過由于折射光線變少,所以像的亮度會變暗,故B正確;C.凸透鏡成實像時,透鏡不動,若將蠟燭和光屏位置對調,因為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所以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錯誤;D.若將蠟燭放在光具座上40cm~50cm之間,此時物距小于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可知,此時成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而光屏無法承接虛像,所以無論怎么調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燭焰清晰的像,故D錯誤。故選B。25.近視程度不同的同學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鏡。為了探究近視眼的矯正過程,組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新科版選修化學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冀教新版九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教滬科版選修4地理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銀行網點門禁安全系統(tǒng)安裝與維護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七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度嬰幼兒奶粉消費者滿意度調查與分析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業(yè)土地租賃合同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4篇
- 二零二五版馬戲團演出服裝與化妝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國定居寵物安置與照料合同2篇
- 小學網管的工作總結
- 2024年銀行考試-興業(yè)銀行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泵站運行管理現(xiàn)狀改善措施
- 2024屆武漢市部分學校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題含解析
- SYT 0447-2014《 埋地鋼制管道環(huán)氧煤瀝青防腐層技術標準》
- 第19章 一次函數(shù)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 學情分析指導 】 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下冊
- 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全冊課件
- 弧度制及弧度制與角度制的換算
- 瓦楞紙箱計算公式測量方法
- DB32-T 4004-2021水質 17種全氟化合物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高清現(xiàn)行)
- DB15T 2724-2022 羊糞污收集處理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