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推斷-2023年中考化學命題熱點專項復習_第1頁
物質的推斷-2023年中考化學命題熱點專項復習_第2頁
物質的推斷-2023年中考化學命題熱點專項復習_第3頁
物質的推斷-2023年中考化學命題熱點專項復習_第4頁
物質的推斷-2023年中考化學命題熱點專項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項三物質的推斷

一、考向

主要考查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解題時要從題給信息中篩選出有效信息:如物質的顏色、物質的性質、

物質的用途、化學之最、特殊反應條件、物質的類別等,找到題眼和突破口是解題的關鍵。

二、解題步驟:

1.審題:認真審讀原題,弄清文意和圖意,理出題給條件,深挖細找,反復推敲。2.分析:抓住關

鍵,找準解題的突破口,并從突破口出發(fā),探求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應用多種思維方式,進行嚴密的

分析和邏輯推理,推出符合題意的結果。

3.解答:根據題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結果,進行認真而全面的解答。

4.檢驗:得出結論后切勿忘記驗證。其方法是將所得答案放回原題中進行檢驗,若完全符合,則說明

答案正確。若出現不符,則說明答案有誤,需另行思考,推出正確答案。

三、知識儲備(常見題眼)

1.物質的特征顏色

黑色固體:C(木炭粉)、Fe(粉)、CuO、MnO2>Fe3O4(二種單質、三種氧化物)

紅色固體:Cu、HgO、Fe2O3

暗紫色:KMnO4

黃色:S

沉淀顏色:CU(OH)2藍色

Fe(OH)3紅褐色

BaSCU、AgCl(既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的白色沉淀)

CaCCh、BaCCh、Mg(OH)2白色(大多沉淀顏色是白色)

溶液顏色:含CM+的溶液呈藍色,如CuSC?4溶液;含Fe3+的溶液呈黃色,如FeCb溶液;含Fe?+的溶液

呈淺綠色,如FeSCU溶液;KMnCU溶液為紫色。

(2)燃燒時火焰顏色

淡藍色火焰:H?、S在空氣中燃燒

藍色火焰:CO、CH4在空氣中燃燒

藍紫色火焰:S在純氧中燃燒

2.物質之最:

(1)最理想的清潔燃料、相對分子質量最小、最輕(密度最?。┑臍怏w:H2

(2)世界上年產量最高的金屬:Fe

(3)生活中最常見的液體、最常用的溶劑:H20

(4)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H20

(5)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H2O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金剛石

(7)最簡單的有機物:CH4

(8)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N2

(9)氧元素占50%的氧化物是:S02

3.元素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Al。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0,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Na。

(3)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

4.金屬之最:

①熔點最高的金屬:W;

②導電性、導熱性最強的金屬:Ag;

③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Ca;

④全世界年產量最高的金屬:Fe;

⑤硬度最大的金屬是Cr;

⑥密度最小的、最輕的金屬:Li;

⑦熔點最低的金屬:Hg。

5.以“反應的特征現象”為突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氣體是CO2?

(2)能使黑色CuO變紅(或紅色FezCh變黑)的氣體是氏或CO,固體是C。

(3)能使燃燒著的木條正常燃燒的氣體是空氣,燃燒更旺的氣體是02,使火焰熄滅的氣體是CO2或N2;

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是02。

(4)能使白色無水CuS04粉末變藍的是H2OO

(5)在。2中燃燒火星四射的物質是Fe?

(6)在O2中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的物質是Al、Mgo

(7)溶于水呈堿性,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是NH3=

6.組成元素相同的物質

(1)氣態(tài):C02和CO

(2)液態(tài):H2O和H2O2

(3)鐵的化合物:FezCh和Fe3t)4;FeCL和FeCb;

FeSO4和Fe2(SO4)3;Fe(NC)3)2和Fe(NC)3)3

(4)銅的化合物:CuO和Cu2。

(5)高錦酸鉀、錦酸鉀:KMnO4K2M11O4

7.物質的俗名

俗名化學名化學式

干冰二氧化碳C02

火堿、燒堿、苛性鈉氫氧化鈉NaOH

熟石灰、消石灰氫氧化鈣

Ca(OH)2

純堿、蘇打碳酸鈉Na2cO3

碳酸氫鈉

小蘇打NaHCO3

生石灰氧化鈣CaO

酒精乙醇C2H5OH

8.主要成分

物質主要成分的化學名主要成分的化學式

石灰石、大理石、貝殼、蛋

碳酸鈣CaCO3

殼、珍珠等

食鹽氯化鈉NaCl

天然氣、沼氣甲烷

CH4

鐵銹、赤鐵礦氧化鐵Fe2O3

9.常見氣體的用途:

(1)可用于冶煉金屬的物質:C、CO

(2)可用作光合作用的原料、滅火劑、固態(tài)可用于人工降雨,導致溫室效應加劇的主要氣體:CO2

(3)易與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CO

(4)能供給呼吸、支持燃燒的氣體:02

(5)常用作食品保護氣:N2

(6)最理想的清潔燃料:H2

10.常見液體的用途:

(1)胃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以幫助人體消化的物質:HC1

(2)濃溶液具有脫水性,常用作干燥劑:H2sCM

(3)常用于金屬除銹:H2so4、HC1

(4)可用作鉛蓄電池的酸:H2s。4

(5)用于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兩種液體物質:CuSO4>Ca(OH)2

(6)可作消毒劑的有機物:C2H50H

11.常見固體的用途:

(1)固體氧化物,常用作食品干燥劑:CaO

(2)常見的一種堿,固體可作干燥劑:NaOH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保護樹木,防止凍傷:Ca(OH)2

(4)廣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紡織和印染等工業(yè),生活中用于去除油污:NaOH

(5)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Na2c03

(6)可作補鈣劑、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CaCO3

(7)可用于冶煉金屬的單質:C

(8)用于配制生理鹽水,廚房中常用的調味品:NaCl

(9)常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Al(0H)3>Mg(0H)2、NaHCO3

12.以特征反應條件為題眼:

(1)點燃(有。2參加的反應);

(2)通電(電解H2O);

(3)催化劑(KC1O3分解制。2,壓。2分解制。2)

(4)高溫(CaCCh分解,C還原CuO,C還原CO2,CO還原FezCh、Fe3O4);

(5)加熱(KCICh、KMnCU等的分解,H?還原CuO);

四、專項練習

1.有一包不純的NaOH粉末,可能含有Na2s。4、NaCl、Cu(NO3)2>Mg(NO3)2>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

進行如下實驗。

(1)取固體加水溶解,過濾得白色固體A和無色濾液B,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不含o

(2)向固體A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0

(3)取少量濾液B,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NCh,沉淀部分溶解。則此粉末中一定含

有O

(4)為進一步探究該粉末的成分,可另取濾液B適量,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過量M溶液,向上層清液中

再滴加N溶液,觀察現象。M、N分別為(選填序號)。

A.BaCL、AgNOsB.Ba(NO3)2>AgNO3C.AgNCh、Ba(NO3)2

【答案】⑴硝酸銅或CU(NO3)2硝酸鎂或Mg(NO3)2

(2)碳酸鈉或Na2cCh

(3)硫酸鈉或Na2s04

(4)B

【解析】(1)根據題干提供物質可知NaOH能與Cu(NO3)2反應生成Mg(0H)2白色沉淀,NaOH能與Cu(N03)

2反應生成Cu(OH)2藍色沉淀,實驗中物質加水溶解后產生白色沉淀,則沉淀為Mg(0H)2,其中鎂離子來

自Mg(NO3)2,則原物質中一定含有Mg(NO3)2,沒有藍色沉淀,則一定沒有CU(NC>3)2;

(2)向固體A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根據上述物質可知只有COj能與H+反應生成C02,故粉末中一

定含有Na2co3;

(3)取少量濾液B,滴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其中BaCL能與Na2sCU反應生成BaSO4白色沉淀,BaCb

能與Na2cO3反應生成BaCCh白色沉淀,其中BaSCU不能溶于酸,BaCCh能與HNCh反應生成硝酸鋼、水與

二氧化碳,實驗中產生的沉淀加入硝酸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則說明沉淀為BaCCh、BaS04的混合物,則

原物質中一定還含有Na2sCU;

(4)根據上述分析得出一定存在雜質Na2so4、Mg(NO3)2、Na2co3,不存在Cu(NC)3)2,剩余NaCl無法確

定;檢驗NaCl的存在實際為檢驗Cl;Ag+能與Cl反應生成AgCl白色沉淀,則設計實驗:另取濾液B適量,

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過量M溶液,向上層清液中再滴加N溶液,觀察現象。

A.若M、N為BaCb、AgNO3,BaCb溶液中的Cl會對檢驗產生干擾,故選項設計不合理;

B.若M、N為Ba(NO3)2>AgNCh,先力口入過量Ba(N03)2,Ba(NC)3)2會與Na2so4、Na2cO3反應生成BaSCU、

BaCCh沉淀,反應完全后再加入AgNCh,若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說明含有NaCl;故選項設計合理;

C.若M、N為AgNCh、Ba(NO3)2,先加入AgNCh后,AgNCh能與Na2cCh反應生成Ag2c。3白色沉淀,則

無法判斷溶液中是否存在NaCL故選項設計不合理;

故選bo

2.AU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A、B、C都是氣體,A可以產生溫室效應,A生成B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

要反應之一,A和C的組成元素相同,C有毒,D是一種黑色固體,C能與D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A和

紅色金屬單質E,F的稀溶液可以和D反應,生成G和H,G常用來配制農藥波爾多液。請回答以下問題。

(1)D的化學式為,F溶液中的陽離子符號為o

(2)自然界中A生成B的反應被稱為,化學方程式為0

(3)向G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固體中滴加F

的稀溶液,有氣體生成,則濾出的固體是(填化學式)。

(4)1.5g物質X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A和2.7gH,則物質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填元素符號)。

經測定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0,X的化學式為0

【答案】(1)CuOH+

光、葉綠體

(2)光合作用6co2+6壓0=C6Hl2O6+6O2

(3)Fe+CuSO4=FeSO4+CuFe、Cu

(4)C、HC2H6

【分析】A可以產生溫室效應,則A是二氧化碳。A生成B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重要反應之一,則B是氧

氣,反應是光合作用。A和C的組成元素相同,C有毒則C是一氧化碳。D是一種黑色固體,C能與D在

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A和紅色金屬單質E,則發(fā)生的是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銅,則D是

氧化銅,E是銅。G常用來配制農藥波爾多液,是硫酸銅。F的稀溶液可以和D反應,生成G和H,則F

是硫酸,H是水,硫酸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代入驗證無誤。

【解析】(1)D是氧化銅,化學式為CuO。F是硫酸,解離出的陽離子是氫離子,符號為H+。

(2)自然界中A二氧化碳生成B氧氣的反應被稱為光合作用,化學方程式為

光、葉綠體

6CO2+6H2O~C6H12O6+6O2o

(3)G硫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C)4=FeSO4+Cu。向濾出固體中滴加F的

稀溶液,有氣體生成,則說明存在比氫活潑的金屬,則鐵過量,濾出的固體是Fe、Cue

(4)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A二氧化碳和H水中含有

12

碳、氫、氧元素,則X一定含有碳、氫元素。4.4g二氧化碳中有碳元素的質量為4.4gx石xl00%=1.2g。

2

2.7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2.7gxuxl00%=0.3g。則X中含有氧兀素的質量為1.5gl.2go.3g=0g,不含

1o

氧元素。所以物質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C、Ho

設該物質化學式為CaHb,則12a:Z>=1.2g:0.3g,12&+6=30。a=2,b=6。則X化學式為C2H6。

3.A-H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標出)。其中A、D、F為氣體,B為紅

棕色粉末,H是大理石主要成分,反應④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D。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H的化學式為?

(2)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3)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4)反應①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為。

【答案】(l)CaC03

(2)2HCl+CaCO3=CaCl2+H2O+CO2T

(3)置換反應

(4)煉鐵

【分析】A?H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B為紅棕色粉末,A是氣體,A和B轉化為C和D,D是氣體,推斷

B是氧化鐵,H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推斷H是碳酸鈣,反應④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D推斷D是二氧化碳,

該反應原理是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推斷A是一氧化碳,則C是鐵,D和G反應生成碳酸鈣推斷G是氫氧

化鈣,E是鹽酸,因此C和E反應生成氣體F,推斷該反應是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推斷F

是氫氣,帶入原題驗證,符合題意。

【解析】(1)根據分析,H是碳酸鈣,化學式是:CaCO3;

(2)根據分析,反應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

2HCl+CaCO3=CaCl2+H2O+CO2T;

(3)根據分析,反應②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

一種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4)反應①中氧化鐵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因此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為煉鐵。

4.A?G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是金屬單質,G是密度最小的氣體,

A和F均為紅色,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為0

(2)反應①在工業(yè)上的用途是

(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o

(4)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答案】(1)CO2

(2)工業(yè)煉鐵

(3)Fe+2HCl=FeCl2+H2T(^Fe+H2SO4=FeSO4+H2T)

(4)置換反應

【分析】A?G表示初中化學常見物質,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是金屬單質,G是密度最小的

氣體,A和F均為紅色,所以A是氧化鐵,F是銅,G是氫氣,氧化鐵和B反應會生成金屬單質E和氧化

物D,所以B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鐵,D是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和C反應會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化銅,經過驗證,推導正確。

【解析】(1)由分析可知,D是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02;

(2)反應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工業(yè)煉鐵;

(3)反應④可以是鐵和鹽酸或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U+H2T(或

Fe+H2SO4=FeSO4+H2T);

(4)反應③可以是鐵和硫酸銅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此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5.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也能發(fā)生緩慢氧化生成“銅綠”。銅綠的化學式為:Cu2(OH)2CO3,加熱時生成三種狀

態(tài)不同的氧化物A、B、C,并有如下轉化關系。

根據圖示完成下列試題:

(1)寫出物質的化學式B、Eo

(2)A-D+E的化學反應基本類型是反應。

(3)寫出C+X-F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瘜W反應基本類型是反應。

(4)寫出C+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寫出取少量B加入稀硫酸的實驗現象。

【答案】(1)CuOH2

(2)分解

高溫

(3)C+CO2^2CO化合

(4)CO2+Ca(OH)2=CaCO3;+H2O

(5)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成藍色

【分析】Cu2(OH)2co3,加熱分解生成CuO、壓0、C02,則A、B、C分別為其中一種,A通電能分解

生成兩種氣體,則A為H2O,比0通電分解生成02、H2,D、E分別為02、比其中一種;B能與E在加熱

的條件下反應生成紅色的固體G,貝IJB為CuO、E為H2、G為Cu,D為O2;剩余C為CO2,CCh與澄清

的石灰水反應可以生成白色的CaCCh沉淀,則H為CaCCh;C(CO2)能與黑色固體單質X在高溫下反應

生成F,且F能與B(CuO)反應生成G(Cu),則X為黑色的固體C、F為CO;綜上得出A、B、C、D、

E、F、G、H、X分別為H2O、CuO、CO2、O2、H2、CO、Cu、CaCCh、C,帶入驗證均合理;

【解析】(1)根據上述分析可知B為CuO、E為H2;

(2)A-D+E,為H2O通電分解產生氫氣、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則屬于分解反應;

高溫

(3)C+X—F,為C02與C在高溫下反應生成CO,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CO2^2CO;該反應符合多

變一的特點,則屬于化合反應;

(4)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溶質為氫氧化鈣,則C+澄清石灰水反應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

淀與水,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1+H2O;

(5)B為CuO,CuO與H2so4反應生成CuSCU與H2O,CuO為黑色固體,H2SO4的溶液為無色,CuSO4

的溶液呈藍色,則反應的現象為: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成藍色。

6.化學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碳酸鈉、氫氧化鈉、稀硫酸、氫氧化鈣、硝酸領五瓶無色溶液,為了確定其成分

并給它們重新貼上標簽。興趣小組同學將其任意編號A、B、C、D、E,然后兩兩混合進行實驗,其部分現

象如下表(微溶物視為可溶物)

實驗A+BA+EB+CB+E

現象產生沉淀產生沉淀產生沉淀產生氣體

(1)碳酸鈉俗稱純堿,屬于類(填字母序號)

A.酸B.鹽C.堿D.氧化物

(2)溶液A中溶質的化學式是,溶液D中溶質的化學式是o

(3)溶液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o

【答案】⑴B

(2)Ba(NO3)2NaOH

(3)Na2cCh+Ca(OH)2=CaCO3i+2NaOH復分解反應

【解析】(1)

碳酸鈉是由金屬離子鈉離子和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故碳酸鈉屬于鹽,所以選B。

(2)稀硫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產生氣泡,故B、E是稀硫酸與碳酸鈉;稀硫酸能與

硝酸鋼反應生成硫酸鋼和硝酸,產生白色沉淀,碳酸鈉能與硝酸鋼反應生成碳酸鋼和硝酸鈉,產生白色沉

淀,故A是硝酸鋼溶液;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C是氫氧化鈣溶液,B是碳酸鈉溶

液,則E是稀硫酸,D是氫氧化鈉溶液,代入驗證,符合題意。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中溶質的化學式是

Ba(NC)3)2,溶液D中溶質的化學式是NaOHo

(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B是碳酸鈉溶液,C是氫氧化鈣溶液,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

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C>3=CaCO3J+2NaOH,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

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特點,故屬于復分解反應。

7.實驗室有A、B、C、D、E、F六瓶溶液,另有六張寫有Na2co3、BaCL、Ca(NO3)2、KC1、稀H2so4、

AgNCh的標簽,現將部分瓶內溶液各取少許進行兩兩混合實驗,結果見如圖(說明:“廠表示生成沉淀,“廣

表示生成氣體,“一”表示無明顯變化或生成微溶物,空格表示該實驗未做。)

(1)由實驗結果,判斷各瓶上應貼的標簽是:B.C.=

(2)并寫出下列反應的方程式:A+D—;E+F->o

【答案】⑴KC1AgNO3

(2)Ca(NO3)2+Na2CO3=CaCO31+2NaNO3H2sCU+BaCBBaSCUJ+ZHCl

【分析】E和D反應有氣體產生,可知D和E是稀硫酸和碳酸鈉中的一種,E和F反應生成沉淀,和

其它物質均不反應,所以可以判斷E為稀硫酸,那么D為碳酸鈉,F為氯化鋼。D和A能夠反應生成

沉淀,可以推出A為硝酸鈣,C和F反應生成沉淀,可以判斷C為硝酸銀,B是氯化鉀。

(1)由上分析可知:B.KC1,C.AgNCh,故填:KC1;AgNO3o

(2)A和D反應是硝酸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硝酸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NO3)2+Na2CO3=CaCO3;+2NaNO3,故填:Ca(NO3)2+Na2CO3=CaCO3i+2NaNO3o

E和F反應是稀硫酸和氯化鋼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和稀鹽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2SO4+BaCl2=BaSO4i+2HCl,故填:H2sCU+BaCBBaSCUJ+ZHCl。

8.化學實驗室有失去標簽的稀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鈉、氯化饃五瓶無色溶液,將其任意編號為:

A、B、C、D、E,然后兩兩混合進行實驗,其部分實驗現象如下表(說明:硫酸鈣視為可溶物)

實驗A+BB+CB+DC+D

現象產生沉淀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產生沉淀

(1)寫出溶液A中溶質的化學式:Ao

(2)寫出溶液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3)寫出溶液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寫出溶液C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

【答案】Ca(OH)2Ca(OH)2+Na2CO3=CaCO31+2NaOHNa2cO3

+H2SO4=Na2SO4+H2O+CO2TBaCl2+H2SO4=BaSO4i+2HCl

【分析】稀硫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產生氣泡,故B、C是稀硫酸與碳酸鈉;稀硫

酸能與氯化鋼反應生成硫酸銀和鹽酸,產生白色沉淀,碳酸鈉能與氯化銀反應生成碳酸鋼和氫氯化鈉,產

生白色沉淀,故D是氯化鋼;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故A是氫氧化鈣,B是碳酸鈉,

則C是稀硫酸,E是氫氧化鈉,代入驗證,符合題意。

【解析】(1)由分析可知,溶液A為氫氧化鈣溶液,溶質的化學式為:Ca(OH)2;

(2)溶液A與B反應為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Na2CO3=CaCO3J+2NaOH;

(3)溶液B與C反應為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H2SO4=Na2SO4+H20+CO2T;

(4)溶液C和D反應為氯化鋼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鋼和鹽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aCl2+H2SO4=BaSO4J+2HC1?

9.有A、B、C三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它們分別是鹽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鈉溶液中的一種。為了鑒別

它們,各取少量溶液兩兩混合,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沉淀產生;“廣表示有氣體產生;“一”

表示觀察不到明顯的現象變化。

ABc

At一

BJ

C一J

回答下列問題:

(1)A中溶質的化學式是,A與C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2)A與B、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

【答案】(1)HC1復分解反應

(2)Na2co3+2HCl=2NaCl+H2O+CO2TCa(0H)2+Na2co3=2NaOH+CaCChl

【解析】(1)鹽酸會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沒有明顯現象,澄清石灰水會

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B和A會生成氣體,B和C會生成沉淀,所以A是鹽酸,B是碳酸鈉,C

是氫氧化鈣,A與C的反應是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該反應為兩種化合物交換成分生成另

外兩種化合物,其基本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2)A與B的反應是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T;

B與C的反應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Na2COj=CaCO3;+2Na0H□

10.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Na2co3、NaOH、Ba(OH)2>Na2so4、(NH^SCU中的一種或幾種,做如下實驗

推斷其組成。

①取適量固體與熟石灰混合研磨,無氨味;

②另取適量固體加水溶解,過濾,得白色固體A和無色濾液B;

②取實驗②中固體A,加入過量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

③取實驗②少量無色濾液B,滴加足量Ba(NO3)2溶液,產生沉淀,靜置。取

上層清液,滴加酚醐,溶液變紅。(硝酸釧溶液呈中性)

(1)根據實驗①,原固體中一定不含(填化學式)。

(2)寫出實驗③的化學方程式o

(3)依據實驗①②③,原固體中除Na2c03外,一定含有的物質是0

(4)依據實驗④,NaOH固體(填“一定”、“可能”)存在。

【答案】(1)(NH4)2SO4、Na2s。4

(2)Ba(NO3)2+Na2CO3=JBaCO3J+2NaNO3

(3)氫氧化鋼或、Ba(OH)2

(4)可能

【分析】根據取適量固體與熟石灰混合研磨,無氨味;由于硫酸俊能和熟石灰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氨

氣,因此原固體中不含硫酸鐵;

②另取適量固體加水溶解,過濾,得白色固體A和無色濾液B;說明可能是氫氧化鋼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了

碳酸鋼沉淀,以及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銀沉淀;②取實驗②中固體A,加入過量稀鹽酸,固體全部溶解;

由硫酸領不溶于酸,可以推知一定是碳酸鋼,不含硫酸領,則反應物是氫氧化鋼和碳酸鈉,則原固體一定

含有氫氧化鋼和碳酸鈉,一定不含硫酸鈉;

③取實驗②少量無色濾液B,浦加足量Ba(NO3)2溶液,產生沉淀,靜置。取上層清液,滴加酚酷,溶液變

紅。(硝酸鋼溶液呈中性),由于氫氧化鋼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鋼沉淀和氫氧化鈉,而氫氧化鈉不與硝

酸鋼反應,則最終溶液由于一定含有生成的氫氧化鈉而顯堿性使酚醐變紅,則不能推斷原固體是否含有氫

氧化鈉,據此解題。

【解析】(1)根據分析可知原固體一定不含硫酸鏤和硫酸鈉,故填:(NH4)2SC)4、Na2s04;

(2)根據分析可知,實驗③中的反應是剩余的碳酸鈉和硝酸鋼反應生成碳酸鋼沉淀和硝酸鈉,化學方程式

為:Ba(NO3b+Na2c。3=BaCO3J+2NaNO3;

(3)依據實驗①②③,原固體中除Na2cCh外,一定含有的物質是氫氧化領;

(4)根據分析可知,氫氧化鈉可能存在。

1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04、CaCCh、BaCL、Na2so4、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為證明其組成,進

行如下實驗: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原混合物中一定

不含有。

(2)向實驗(1)濾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并產生無色氣體,則原混合物中一定含

有。

(3)將實驗(1)中得到的濾液分成兩份,將實驗(2)中產生的無色氣體先通入其中的一份,無沉淀產生。

氣體導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濾液中,立即產生白色沉淀,再過濾。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實驗(2)中產生的

氣體里含有。

(4)向實驗(3)中過濾后所得的濾液里加入AgNCh溶液和稀硝酸,又產生白色沉淀。根據實驗全過程推斷,

原混合物中含有的物質為:。

【答案】⑴硫酸銅或CuSO4

(2)碳酸鈣或CaCO3

(3)HC1和C02

(4)CaCCh、BaCb、NaOH

【解析】(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和無色濾液,原混

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SO4,因為CuSO4溶于水,溶液是藍色的,能形成的沉淀氫氧化銅是藍色的;

(2)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攪拌后過濾,得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CaCCh,

也可能是氯化鋼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的硫酸鋼沉淀,但硫酸鋼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

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根據題干信息“濾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并產生無色

氣體”,可確定沉淀是碳酸鈣,則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Ch;

(3)將實驗(1)中得到的濾液分成兩份,將實驗(2)中產生的無色氣體二氧化碳先通入其中的一份,無

沉淀產生,可能是實驗(2)中排出的氣體里有HC1氣體,鹽酸具有揮發(fā)性,HC1存在時,沉淀不能生成。

氣體導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濾液中,此時HC1氣體被完全除去,導致只剩余反應的二氧化碳氣體,根據立即

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白色粉末中含氯化鋼、氫氧化鈉,即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

鈉和氯化領反應生成碳酸領和氯化鈉,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氫氧化鈉;故導致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實驗

(2)中產生的氣體里含有HC1和CO2;

(4)向實驗(3)中過濾后所得的濾液里加入AgNCh溶液和稀硝酸,又產生白色沉淀,說明有AgCl生成,

所以濾液里含有C1,可推測原混合物中含有BaCL;由于實驗(2)濾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后,

沉淀全部溶解,說明沉淀中沒有BaSO4,又因為推出原混合物中有BaCb,所以原混合物中沒有Na2so4,由

上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uS04,一定含有CaCCh和NaOH,故原混合物中含有的物質為:CaCCh、

BaCL、NaOHo

12.某固體粉末可能含有CaCb、Na2s。4、CuSO4,NaCl、Na2cCh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成分,同學們

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實驗:

①取少量固體粉末于試管中,加適量蒸儲水,固體完全溶解,得到無色透明的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得到白色沉淀A和無色濾液B。

③在白色沉淀A中加過量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氣泡產生。

④在無色濾液B中加入AgNCh溶液和稀硝酸,產生白色沉淀。

請回答問題:

(1)由步驟①可知,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填化學式)。

(2)步驟②產生白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

(3)有同學認為,步驟(填序號)中所用試劑會導致NaCl無法被檢驗出,應進行改進。

(4)若改進后,各步驟的現象不變,則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填化學式)。

【答案】⑴CuSO4

(2)BaCl2+Na2CO3=BaCO3J+2NaCl

⑶②

(4)NaCl和Na2cCh

【解析】(1)由步驟①可知,原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含CuS04,因為硫酸銅溶于水,溶液呈藍色;

(2)步驟②滴加足量BaCL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且步驟③在白色沉淀A中加過量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

且有氣泡產生,表明該白色沉淀是氯化釧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的碳酸鋼,反應的方程式為

BaCl2+Na2CO3=BaCO3J+2NaCl;

(3)步驟②在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溶液,氯化鋼也可與硝酸銀反應產生氯化銀沉淀,干擾氯化

鈉的檢驗;

(4)為了不干擾氯化鈉的檢驗,可將步驟②中所用的氯化鋼改為硝酸領,若改進后,各步驟的現象不變,

則根據步驟③④可知固體中一定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鈉,一定不含硫酸鈉;

步驟①可知一定不含硫酸銅;

而氯化鈣和碳酸鈉會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一定沒有;

故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NaCl和Na2co3。

13.科學實驗表明吸煙有害于健康。為鑒定該煙霧中是否存在C02和CO,對香煙燃燒產生的煙霧進行適當

處理后,依次通過足量的試劑:①澄清石灰水;②氫氧化鈉溶液;③濃硫酸;④灼熱的氧化銅粉末;⑤

澄清石灰水。實驗現象:①、⑤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④中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紅。請答:

(1)①中的現象說明:;

(2)③的目的是:,⑤的目的是:;

(3)煙霧中是否存在CO:(填存在或不存在),做出判斷所依據的實驗現象為;

(4)分別寫出煙霧通過①④的化學方程式:

①;

④。

【答案】(1)煙霧中一定含有C02

(2)為了除去煙霧中的水分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

(3)存在④中黑色的氧化銅粉末逐漸變紅,⑤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煙霧中

有CO存在

A

(4)CO2+Ca(OH)2=CaCO31+H2OCO+CuO=Cu+CO2

【解析】(1)混合氣體通過①澄清石灰水時,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煙霧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故填:

煙霧中一定含有C02;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氣體進入③濃硫酸是為了除去煙霧中的水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⑤中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從而證明煙氣中存在一氧化碳,故填:為了除去煙

霧中的水分;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氣體;

(3)煙霧中存在CO,因為黑色的氧化銅粉末逐漸變紅,說明有還原性氣體通過,⑤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煙霧中有一氧化碳存在,故填:存在;④中黑色的氧化銅粉末逐漸變紅,⑤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煙霧中有CO存在;

(4)①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i+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

A

④中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CuO=Cu+CO2;

A

故填:CO2+Ca(OH)2=CaCO3;+H20;CO+CuO=Cu+CCh。

14.I.某實驗小組有鹽酸、氫氧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鈉4種無色溶液。各取少量于4支試管中,分別向試

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

(1)先被鑒別出來的兩種物質為、(填寫化學式),鑒別依據為o

(2)該小組不用其他試劑即將另外兩種溶液鑒別開來,請寫出其中一個有明顯現象的化學方程式

II.證據推理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已知某無色溶液A中的溶質可能是NaCl和Na2cCh或兩者之一,另

一種無色溶液B,其中的溶質可能是NH4NO3和(NH4)2SC>4或兩者之一。按下圖所示進行探究實驗,出現的

現象如圖所述(設過程中所有發(fā)生的發(fā)應都恰好完全反應)。

試根據實驗過程和圖示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填寫以下空白:

(3)將氣體F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色。

(4)在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陽離子是(填寫離子符號)。

(5)寫出步驟③中生成沉淀H的化學方程式:。

(6)根據上述實驗,在樣品溶液B中,能夠確定存在的溶質是(填寫化學式),得出此結論的

理由是o

【答案】(1)HC1NaCl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是HC1,不變色的是NaCl,NaOH、Na2cO3都是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2)Na2CO3+2HCl=2NaCl+H2O+CO2T

(3)藍

(4)Na+、H+

(5)BaCl2+Na2SO4=BaSO4J+2NaCl

(6)(NH4)2SO4在步驟③中,加入BaCL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可證明有SO》存在,故可推知,在樣品溶

液B中確定有(NH4)2SO4存在

【解析】(1)鹽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試

液變藍,氯化鈉溶液顯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故先被鑒別出來的兩種物質為HC1和NaCl;鑒別

依據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的是HC1,不變色的是NaCl,NaOH、Na2cO3都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2)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無明顯現象,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

產生氣泡,故可用鹽酸鑒別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其中一個有明顯現象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T;

(3)溶液B中一定含皴根離子,鏤根離子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氨氣,故氣體F是氨氣,氨氣能與水反應

生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4)向溶液A中加入適量稀鹽酸,產生氣體,故A中一定含碳酸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

化碳和水,故溶液D為氯化鈉,向溶液B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得到溶液E,向溶液E和溶液D的混合溶

液中加入適量氯化領溶液,再加入稀硝酸,得到沉淀H,故溶液B中一定含硫酸俊,硫酸鏤和氫氧化鈉反

應生成氨氣、硫酸鈉和水,硫酸鈉和氯化鋼反應生成硫酸鋼和氯化鈉,故溶液G中一定含氯化鈉和硝酸,

一定存在的陽離子是H+、Na+;

(5)步驟③中生成沉淀H的反應為氯化鋼和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銀和氯化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aCl2+Na2SO4=BaSO4J+2NaCl;

(6)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樣品溶液B中,能夠確定存在的溶質是:(NH4)2SO4;

因為在步驟③中,加入BaCL溶液后有難溶于硝酸的沉淀生成,可證明有50/存在,故可推知,在樣品溶

液B中確定有(NH4)2SO4存在。

15.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

都是金屬單質,且F為導電性最好的金屬,A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G為紅色固體(其中部分反應條件、

反應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為0

(2)寫出B物質的一種用途。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4)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1糜2。3

(2)燃料,冶煉金屬,工業(yè)煉鐵等

高溫

(3)Fe,O3+3C02Fe+3CO2

(4)Fe+CuSO4=FeSO4+Cu(答案不唯一)

【分析】F為導電性、導熱性最好的金屬,推出F是銀,A和G均為紅色固體,G會轉化成銀,推出G是

銅;A和B生成的金屬E和銅,A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氧化鐵,B是一氧化碳,E是鐵,一氧

化碳和C反應會生成銅,所以C是氧化銅,D是二氧化碳,代入檢驗,推斷正確。

【解析】(1)由分析可得,A是氧化鐵,其化學式為:Fe2O3;

(2)B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等,所以一氧化碳可用于燃料,冶煉金屬,工業(yè)煉鐵等;

(3)反應①的反應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高溫

Fe2O3+3C0=2Fe+3CO2;

(4)反應③可以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也可以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