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演化歷史與圈層結構(練習)-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1頁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演化歷史與圈層結構(練習)-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2頁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演化歷史與圈層結構(練習)-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3頁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演化歷史與圈層結構(練習)-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4頁
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演化歷史與圈層結構(練習)-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03講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演化歷史與圈層結構

目錄

01模擬基礎練

02真題實戰(zhàn)練

03熱點應用練

(23-24高三上?江西南昌?開學考試)下圖示意某時刻太陽系(局部)行星位置關系及地球公轉方向。

甲乙丙丁是地球表面肉眼可見的4顆行星。人們發(fā)現,晴朗的夜晚這些行星亮度很穩(wěn)定,每天差異不大。

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行星亮度穩(wěn)定,表明太陽系行星繞日公轉具有()

A.同向性B.共面性C.近圓性D.周期性

2.此日地球表面傍晚在西邊天空觀測到的行星是()

A.甲B.乙C.丙D.丁

3.有時人們把太陽光線理解為平行光線,由此()

A.丙行星表面溫度高于乙行星B.甲行星在軌道上作勻速運動

C.地球上赤道與北極獲得的太陽輻射相同D.地球上二分日時南北極太陽高度為0。

【答案】LC2.C3.D

【解析】1.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星光來自行星對太陽光的反射。太陽系八大行星繞日公轉軌道為近似正圓的

橢圓,具有近圓性特點,所以八大行星在公轉軌道上不同的位置與太陽的距離相差不大,對太陽光的反射

變化很小,因而亮度穩(wěn)定。亮度與公轉方向、公轉軌道面及公轉周期無關,排除ABD。故選C。

2.根據圖中地球、太陽與行星的位置可判定:丙出現在傍晚的西方天空,甲、乙位于東方天空,傍晚在西

邊天空看不到丁,C正確、ABD錯誤。故選C。

3.由圖可知,丙行星表面溫度高于乙行星是因為丙行星距離太陽比乙行星近,與太陽光是平行光無關,A

錯誤;行星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近日點速度快,遠日點速度慢,B錯誤;地球上赤道與北

極獲得的太陽輻射不相同,C錯誤;地球上二分日時南北極太陽高度為0。,D正確。故選D。

(23-24高三上?陜西渭南?期中)木星,古稱歲星,西漢時期,《史記?天宮書》作者司馬遷將實際觀測

與“五行,,學說聯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木星的亮度僅次于金星,被稱為太陽系的“衛(wèi)星之王”,

其中木衛(wèi)二冰凍外殼主要由水冰構成,它可能隱藏著液態(tài)海洋。完成下面小題。

4.在太陽系中,木星衛(wèi)星數目最多的自身原因是()

A.亮度最大B.距日最近C.溫度最低D.質量最大

5.有專家稱,木衛(wèi)二是太陽系中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星球之一,其依據最可能是()

A.溫度B.大氣層厚度C.液態(tài)水D.宇宙環(huán)境

【答案】4.D5.C

【分析】4.木星屬于行星,本身不發(fā)光,A錯誤。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B錯誤。距日越

遠,溫度越低,太陽系中溫度最低的行星是海王星,C錯誤。木星是太陽系中的巨行星,體積質量大,引力

最強,吸引眾多的衛(wèi)星繞其運轉,D正確,故選D。

5.由材料可知,木衛(wèi)二冰凍外殼主要由水冰構成,可能隱藏著液態(tài)海洋,液態(tài)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

C正確。木衛(wèi)二由冰凍外殼構成,說明其溫度較低,A錯誤。大氣層厚度受天體體積質量的影響,材料中沒

有給出木衛(wèi)二的相關信息,無法判斷,B錯誤。木衛(wèi)二與太陽系中其他天體的宇宙環(huán)境相同,均處在安全的

環(huán)境之中,D錯誤,故選C。

(2024?重慶?模擬預測)太陽輻射量和地面反射率的高低直接影響青藏高原東北部草甸化草原的熱量

平衡,對于該地區(qū)的植被、水文等因素的進一步研究至關重要,圖1、圖2示意青藏高原東北部不同光照年

份太陽輻射量和反射率的年內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光照偏少

(?光照正???/p>

米□光照偏多▲

/

)

m雕

123456789101112月份

圖2

6.該地區(qū)地面溫度較高的時期是()

A.光照正常年份的夏季B.光照偏多年份的夏季

C.光照正常年份的秋季D.光照偏少年份的冬季

7.該地區(qū)光照偏多年份和光照偏少年份太陽輻射年內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分別是()

A.太陽高度、天氣狀況B.地形起伏、植被長勢

C.地面狀況、人類活動D.季節(jié)變化、地質活動

8.影響該地區(qū)不同年份冬季地面反射率差異大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擴展B.植被狀況C.積雪數量D.土壤性質

【答案】6.B7.A8.C

【解析】6.地面溫度與到底地面的太陽輻射能量相關性最高,由圖可知,太陽光照多的夏季,到達地面的

太陽輻射較多,地面溫度也較高,B對,ACD錯。故選B。

7.光照偏多的年份光照年內變化是夏季多,冬季少的特征,與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相同,所以受

太陽高度變化影響。光照偏少的年份夏季光照比正常年份少的較多,說明夏季云量較大,削弱了太陽輻射,

是受天氣狀況影響產生的,其他各因素,地形起伏、地面狀況不隨季節(jié)變化,人類活動、植物長勢、地質

活動不影響太陽輻射,A對,BCD錯。故選A。

8.冬季地面反射主要與地面狀況有關,冬季主要是積雪的多少影響地面反射率,C對;城市擴展、植被狀

況、土壤性質在不同年份變化不大,ABD錯。故選C。

(2024?河北?一模)世界一流的天文觀測臺址一般要遠離燈光,避免電磁干擾、晴夜數量多、視寧度(大

氣擾動程度)好。青海省北部冷湖鎮(zhèn)海拔4200多米的賽什騰山區(qū)(下圖),其天文觀測條件與世界一流天

文觀測臺相媲美。冷湖塞什騰山區(qū)將建成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并帶動當地天文科技產業(yè)、民用航空產業(yè)、

文創(chuàng)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冷湖鎮(zhèn)將不再“冷”。完成下面小題。

9.為保障天文觀測的效果,冷湖天文觀測核心區(qū)和緩沖區(qū)范圍內應重點()

A.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B.控制人口規(guī)模C.調整經濟結構D.加強暗夜保護

10.該地區(qū)較常出現對冷湖天文觀測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是()

A.沙塵暴B.寒潮C.暴雪D.暴雨

11.冷湖鎮(zhèn)將不再“冷”的優(yōu)勢條件是()

A.產業(yè)基礎好B.觀測條件佳C.科技水平高D.建設周期短

【答案】9.D10.A11.B

【解析】9.根據材料“世界一流的天文觀測臺址一般要遠離燈光,避免電磁干擾、晴夜數量多、視寧度(大

氣擾動程度)好”可知,為保障天文觀測的效果,冷湖天文觀測核心區(qū)和緩沖區(qū)范圍內應重點加強暗夜保護,

D正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控制人口規(guī)模、調整經濟結構與天文觀測關系不大,ABC錯誤。故選D。

10.讀圖可知,冷湖地區(qū)位于青藏高原上的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氣候寒冷干旱,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

嚴重,大風吹起沙塵會降低視寧度,影響天文觀測,故該地區(qū)較常出現對冷湖天文觀測影響最大的氣象災

害是沙塵暴,A正確;冷湖海拔高,受寒潮影響小,B錯誤:深居內陸,氣候干旱,暴雪、暴雨出現頻次低,

CD錯誤。故選A。

11.根據材料“其天文觀測條件與世界一流天文觀測臺相媲美”可知,冷湖鎮(zhèn)將不再“冷”的優(yōu)勢條件是觀測條

件佳,B正確;冷湖原是一個小鎮(zhèn),沒有天文科技產業(yè)基礎,科技水平不高,也沒有良好的產業(yè)基礎,AC

錯誤;材料無信息體現其建設周期的長短,D錯誤。故選B。

(23-24高三上?云南大理?期中)據央視新聞報道,在2023年卓奧友峰(屬于喜馬拉雅山中段的山峰)

科考中,中國科考隊員獲得重大發(fā)現。在距今2.2億年前的地層中發(fā)現鯊魚化石(如下圖),為當時的6級

海洋生態(tài)鏈補上第二級缺環(huán)。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卓奧友峰鯊魚化石形成的地質年代是()

A.寒武紀B.泥炭紀C.三疊紀D.第四紀

13.卓奧友峰鯊魚化石形成的地質歷史時期,下列現象可信的是()

A.地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輪廓初步形成B.喜馬拉雅山脈強烈隆起

C.重要的鐵礦成礦期D.恐龍出現

14.通過對鯊魚化石的研究,可以()

A.準確判斷卓奧友峰的隆起時間B.判斷出鯊魚的活動范圍

C.了解卓奧友峰現今的環(huán)境特點D.判斷當地的古地理環(huán)境

【答案】12.C13.D14.D

【解析】12.結合材料以及所學可知,卓奧友峰鯊魚化石出現在距今2.2億年前的地層中,距今2.2億年前

屬于中生代的三疊紀,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

13.根據上題可知,卓奧友峰鯊魚化石形成的地質歷史時期為中生代。地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輪廓初步形

于距今約6500萬年前,屬于新生代,A錯誤;喜馬拉山脈強烈隆起,發(fā)生在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前之

后),B錯誤;重要的鐵礦成礦期在前寒武紀(距今25億至23億年前后),C錯誤;恐龍出現于中生代的

三疊紀,D正確。所以選D。

14.鯊魚為海洋生物,出現在卓奧友峰的地層中,可以判斷出當地古環(huán)境是海洋環(huán)境,D正確;但根據鯊

魚化石無法準確判斷卓奧友峰的隆起時間,不能判斷出鯊魚的活動范圍,不能了解卓奧友峰現今的環(huán)境特

點,ABC錯誤。所以選D。

(23-24高三上?遼寧丹東?階段練習)下圖為某地區(qū)的地殼等厚度線示意圖(單位:千米)。讀圖,完

成下面小題。

15.圖示區(qū)域地殼厚度的總體特征是()

A.西大東小B.南大北小C.東北大西南小D.東南大西北小

16.地質工作者通常使用地震波來探測地下石油資源,以下四幅地震波隨深度變化圖中表示可能有石油的

【答案】15.A16.B

【解析】15.根據地殼等厚度線的分布情況可判斷,整體來看,從西往東數值不斷變小,即由西往東地殼

越來越薄,所以該區(qū)域地殼厚度為西大東小,A正確;圖中曲線并沒有南北大小變化趨勢,東北和東南的

數值也較小,BCD錯誤。故選A。

16.四圖中實線代表的波速快于虛線代表的波速,因此虛線代表橫波波速的變化,實線代表縱波波速的變

化。石油為液態(tài)礦產,橫波不能在其中傳播,因此如果地下儲有石油,在一定深度橫波傳播速度應驟降為0,

圖B中橫波在一定深度波速度驟降為0,因此海底儲有石油的可能性大,B符合題意;A、C和D中橫波隨

深度加深而傳播速度增加,表明海底固態(tài)物質密度增大,儲有石油的可能性小,排除A、C、Do故選B。

17.(23-24高三下?江西?階段練習)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迪拜附近,有著阿聯酋最大的駱駝牧場,也是世界首個“駱駝光伏牧場”。該牧場占地5200平方米,

牧場內安裝了9200塊光伏組件,裝機容量3.7MW,光伏板側面還配備自動清潔系統(tǒng),可每小時清潔一次光

伏板。該光伏電站年發(fā)電量約700萬度,能夠解決運營駱駝牧場80%的用電量。下圖示意迪拜地理位置。

(1)簡述該地建設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

(2)簡析光伏板配備自動清潔系統(tǒng)的主要原因。

(3)從自然環(huán)境角度,說出該項目建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

【答案】(1)地處熱帶沙氣候區(qū),緯度低,降水稀少,太陽能資源豐富;臨近公路,交通比較便利;人口密

度低。沙漠廣布,土地充足,租金低;政府政策的支持。

(2)地處沙漠地區(qū),風沙天氣多;風沙堆積在光伏板上會影響發(fā)電效率,自動清潔系統(tǒng)比人工清理效率高。

(3)高溫酷暑;太陽輻射強,紫外線強;風沙天氣多;淡水資源短缺;沙漠土質疏松。

【詳解】(1)建設光伏電站的有利條件應該從自然和社會經濟兩個方面分析。自然方面主要從氣候、土地

面積等方面分析;社會經濟方面從交通、土地租金、人口多少、政策等方面分析。從自然方面看,該地區(qū)

位于北緯26。附近,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少,多晴天且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能資源豐富;沙漠

面積廣布,可以建設光伏電站的土地資源充足。從社會經濟方面看,讀圖可知,該地區(qū)有公路經過,交通

便利;在駱駝牧場安裝光伏板,租金低,土地充足,且該地區(qū)人口少,人口密度低,地廣人稀,地價低;

光伏電站的建設投資大,所以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

(2)光伏板配備自動清潔主要是為了提高發(fā)電效率,該地區(qū)地處沙漠地區(qū),多風沙天氣,風沙堆積在光伏

板上會影響發(fā)電的效率;光伏板的數量多,人工清潔效率低。

(3)該地區(qū)的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高溫酷暑是該地區(qū)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一大困難。緯度低,太陽高度角大,

太陽輻射強,紫外線強,會影響工人健康,進而影響施工;沙漠地區(qū)多風沙天氣;水資源短缺限制沙漠地

區(qū)工程建設的進度;沙漠地區(qū)的土質疏松,不利于太陽能光伏板的設置。

㈤2

(2023?廣東卷)2019年5月28日,某科研團隊利用往返式探空氣球,在長沙觀測站(28。07的,112。17下)

收集了四個不同時刻釋放的氣球所記錄到的太陽短波輻射量變化信息(圖a)o圖b為其中某一時刻對應的

太陽光照示意圖(陰影部分代表黑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

E

*

)

(a)

1.在圖a中,符合圖b示意時刻所釋放氣球接收到的太陽短波輻射量變化的曲線是()

A.①B.②C.③D.④

2.這次探測結果顯示,白晝期間氣球接收到的太陽短波輻射量隨高度增加而增多,是因為隨高度增加()

A.CO2量減少B.空氣溫度降低

C.大氣越稀薄D.人類干擾越小

【答案】1.A2.C

【解析】1.由圖b可知,此時長沙位于晨線西側,處于夜半球,而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夜

半球處于背對太陽狀態(tài),近地面無法接收到太陽輻射,因此近地面太陽輻射接近于零,CD錯誤;此時長沙

位于晨線附近,隨著海拔的升高,接收到太陽輻射的區(qū)域逐漸增加,太陽輻射應呈現增加的趨勢,B錯誤,

A正確。故選A。

2.大氣削弱作用原理太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現為:吸收、散射、反射。白晝期間氣球逐漸上升

的過程中,海拔逐漸升高,大氣變稀薄,空氣中的塵埃分子減少,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削弱作用變弱,故白

晝期間氣球接收到的太陽短波輻射量隨著海拔的升高而增多,C正確;白晝期間氣球接收到的太陽短波輻射

量隨高度增加而增多,與CO2量減少、空氣溫度降低、人類干擾減小關系不大,ABD錯誤。故選C。

3.(2022?上海卷)風光電互補是我國西北地區(qū)“綠色”發(fā)展的戰(zhàn)略,該地區(qū)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季節(jié)

分別是()

A.冬春,秋季B.夏秋,春季C.夏秋,冬季D.冬春,夏季

【答案】D

【詳解】西北地區(qū)冬春季受亞洲高壓影響,冬季風風力強勁,風能資源豐富;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西北

地區(qū)正午太陽高度角較大,晝長較長,接受太陽輻射較多,太陽能資源豐富;綜合上述分析,ABC錯誤,

D正確,故選D。

4.(2022?上海卷)我國發(fā)射的“夸父號”太陽探測衛(wèi)星,能抵近觀測到光球層、色球層的太陽活動分別是()

A.日珥和耀斑B.太陽黑子和耀斑C.日珥和太陽風D.太陽黑子和太陽風

【答案】B

【詳解】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三層,依次是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對應的太陽活動是光球層的黑子、

色球層的耀斑、日珥、日冕層的太陽風,故“夸父號”太陽探測衛(wèi)星,能抵近觀測到光球層、色球層的太陽活

動分別是太陽黑子和耀斑,B正確;日珥和耀斑都發(fā)生在色球層,A錯誤;日珥和太陽風分別位于色球層、

日冕層,C錯誤;太陽黑子和太陽風分別位于光球層、日冕層,D錯誤。故選B。

(2022?天津卷)下圖為某地不同地質時期形成的沉積地層在地表出露情況的示意圖?;卮鹣铝行☆}。

5.從奧陶紀到二疊紀,該地區(qū)經歷的地質過程為()

A.下降沉積、抬升侵蝕、下降沉積B.抬升侵蝕、下降沉積、水平擠壓

C.下降沉積、水平擠壓、抬升侵蝕D.抬升侵蝕、下降沉積、抬升侵蝕

6.該地區(qū)三疊紀地層中發(fā)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關于該地層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B.巖石受到水的溶蝕作用

C.明顯受到過風力侵蝕D.位于背斜構造中心部位

【答案】5.A6.B

【解析】5.奧陶紀時,該區(qū)開始接受沉積,到泥盆紀,該區(qū)一直接受沉積,泥盆紀之后,該區(qū)地殼整體抬

升,缺失石炭系地層,到二疊紀,該區(qū)地殼整體下降接受沉積,沉積了二疊紀地層、三疊紀地層,之后該

區(qū)地殼發(fā)生水平運動,地層褶皺并隆起,遭受剝蝕,再之后該區(qū)地殼又整體下沉,接受沉積物的沉積,A

正確,BCD錯誤。故選A。

6.被子植物繁盛的地質時代是新生代,并不在三疊紀,所以不可能找到被子植物化石,A錯誤;落水洞、

天坑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蝕地貌,B正確;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在較濕潤地區(qū),風力侵蝕作用相對

較弱,C錯誤;三疊紀巖層是圖中最新的巖層,而背斜中心巖層相對最老,D錯誤。故選B。

7.(2016?浙江卷)科學家最近發(fā)現,距太陽4.2光年的比鄰星周圍有一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與比

鄰星相距約700萬千米,比鄰星比太陽暗1000倍。完成下題。

判斷該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據是()

A.具有與地球相近的溫度B.具有地月系一樣的天體系統(tǒng)

C.距比鄰星接近日地距離D.獲得與地球上相似的可見光

【答案】A

【詳解】宜居環(huán)境包括適宜的溫度、液態(tài)水、適宜呼吸的大氣。宜居行星距離比鄰星約700萬千米,遠小

于日地距離的1.5億千米,因為比鄰星亮度比太陽暗1000倍,而該宜居行星與比鄰星的距離遠小于日地距

離,所以該宜居行星得到的熱量應與地球相仿,這也是該星球宜居的原因。具有地月系一樣的天體系統(tǒng);

獲得與地球上相似的可見光不是地球上存在生命存的條件;故A正確,B、C、D錯誤。

8.(2019?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圖為長江中下游某區(qū)域莫霍面的等深線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據圖可推斷()

A.①地地殼厚度最薄B.②地金屬礦產豐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淺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答案】B

【詳解】判斷圖中的等值線的值,①處等深線為(38.5,39),②處等深線(35Q35.5),③處等深線值為

(37.5,38.0),④處等深線的值為(35.0,35.5)。根據地球的圈層劃分,莫霍界面為地殼和地幔的分界面,

①處等深線比②③④處都深,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地表起伏不大,因此①處地殼最厚,A不對;根據材料信

息判斷②地地殼較薄,且位于河流流經地區(qū),推測可能堆積了富含金屬礦產的巖石,B對;從圖中看,②④

的莫霍界面的深度較淺,地幔深度較淺,③不是最淺的,C不對;根據一般規(guī)律,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區(qū),

地勢較低,是集水區(qū)域,地下水埋深淺,D不對。故選B。

(2019?海南卷)2019年2月19日,我國在塔里木盆地順北油氣田完成某鉆井鉆探,鉆井深8588米,

創(chuàng)亞洲陸上鉆井最深紀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該鉆井()

A.未穿透地殼B.深達莫霍面C.已穿透巖石圈D.即將穿透地幔

10.該鉆井深達8500多米表明當地擁有深厚的()

A.侵入巖B.噴出巖C.變質巖D.沉積巖

【答案】9.A10.D

【解析】9.地球的內部結構分層中,莫霍面以上為地殼,莫霍面往下到古登堡面之間為地幔,古登堡面以

下為地核。大陸上地殼的平均厚度約為33千米,“鉆井深8588米”,可見未穿透地殼,也未達莫霍面,故A

正確,B錯誤。巖石圈的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鉆井既然未穿透地殼,當然更不會穿透巖石圈,也不

會即將穿透地幔,故CD錯誤。

10.油氣資源多儲藏在沉積巖中,油氣鉆井深達8500米,說明當地擁有深厚的沉積巖,正確答案為D,ABC

錯誤。

(23-24高三下?江蘇鎮(zhèn)江?開學考試)2023年11月9日和10日,一輪殘月與金星近距離相伴。歐洲大

部分地區(qū)可在當地時間9日上午,觀測到殘月從金星前經過的“月掩金星天象。我國雖看不到“月掩金星”,

但可在9日和10日的某時段欣賞到殘月伴金星的美麗天象。圖為波蘭華沙(52。15221°00'E)某攝影師于

當地時間9日上午10:56-10:58用望遠鏡快照追蹤的殘月逐漸遮掩金星的“時間序列合成圖”。據此完成下

面小題。

1.拍攝此圖時,攝影師的望遠鏡鏡頭指向()

A.東北B.正東C.東南D.西南

2.該日,若天氣允許,鎮(zhèn)江人肉眼觀測金星與月球“同框”最適宜選擇在北京時間()

A.5:00-7:00B.9:00-11:00C.14:00-16:00D.18:00-20:00

3.該日,當月球完全“遮掩”金星時,地球、月球、金星位置呈()

A.一假想“直角”,地球居中B.一假想“直角”,金星居中

C.一假想“直線”,月球居中D.一假想“直線”,地球居中

【答案】1.D2.A3.C

【解析】1.11月9日和10日的月相是殘月,結合此時月球的亮面朝東,說明太陽在月球偏東側位置,此

時當地時間是在11時附近,結合當地在北溫帶位置,此時太陽應在東南方位,結合月球在太陽的偏西方向

可推斷月球在西南方向,所以攝影師的望遠鏡鏡頭指向西南,D正確,ABC錯誤。故選D。

2.11月9日和10日的月相是殘月,結合此時月球的亮面朝東,判斷殘月出現在農歷的二十六或二十七之

間,據所學知識可知殘月的月升時刻在3時附近,到日出之后人們的肉眼就看不見月亮了,只靠肉眼只能

在夜間觀測到金星和月球,所以能看到金星與月球“同框”的時間是在3:00-日出之前,符合該時段的是只能

是A選項的時間段,A正確,BCD錯誤。故選A。

3.當月球完全“遮掩”金星時說明地球觀測金星的視線被月球遮擋,這說明月球、地球、金星的位置在一條

直線上,由于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距離地球更近,而金星離地球距離更遠,所以月球應在居中位置,C正確,

ABD錯誤。故選C。

(2024?河南?二模)因地球的自轉運動,對于地球上觀測點來說,月相的升落周期為12個小時,以新

月為例,月相應是6:00升起,18:00落下,月相升落時間基本以月球繞地軌道位置間隔平分。下圖為月

相的周期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4.上峨眉月的月落時間大約是()

A.9:00B.12:00C.21:00D.24:00

5.下列觀測月相及時間,說法可信的是

A.3時下峨眉月月落在東天空B.黎明時可見上弦月月落

C.19時可看到下凸月正升起D.24時可見滿月掛天空

【答案】4.C5.D

【解析】4.結合材料可知,月相的升落周期為12個小時,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

新月升起時間約是6:00,下午18:00落下,上峨眉月位于月球繞地軌道向東45。處,因此月相升起時間約

是上午9:00時,月落時間約是晚上21時,C正確,排除ABD。故選C。

5.讀圖可知,下峨眉月約是3時從東天空升起,A錯誤;上弦月應是12時升起,24時月落,B錯誤;下

凸月應是21:00升起,C錯誤;滿月18:00升起,次日6:00月落,故24時可見滿月,D正確。故選D。

(2024?廣東深圳?一模)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場成功發(fā)射,航天員

將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駐留期間,將首次進行艙外載荷安裝、空間站維護維修及科學試驗等工作。完

成下面小題。

6.在空間站可以合成結構更均勻、性能更優(yōu)越甚至地球上無法實現的理想材料,主要得益于()

A.極端低溫B.重力微弱C.超強輻射D.空氣稀薄

7.宇航員在太空中看到的太陽()

A.始終呈白色B.日出呈橙色C.始終呈黃色D.日落呈紅色

【答案】6.B7.A

【解析】6.地球上能夠實現極端低溫、超強輻射、空氣稀薄的環(huán)境,但微重力環(huán)境難以克服。綜上所述,

在空間站中由于重力微弱,可以合成結構更均勻、性能更優(yōu)越甚至地球上無法實現的理想材料,B正確,

ACD錯誤,故選B。

7.太陽發(fā)出的光是由各種不同波長的光組成的,包括可見光中的紅光到紫光,其波長逐漸減小。在地球

大氣層中,由于空氣分子的散射作用,太陽光中的藍色光會被散射得更多,因此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

通常呈現出黃色或橙色。而在太空中,由于沒有大氣層的散射作用,太陽光中的各種波長的光都能夠直接

到達宇航員的眼睛,因此太陽看起來是不同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