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七 文言文知識梳理與對比閱讀作業(yè)_第1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七 文言文知識梳理與對比閱讀作業(yè)_第2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七 文言文知識梳理與對比閱讀作業(yè)_第3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七 文言文知識梳理與對比閱讀作業(yè)_第4頁
八年級語文上冊專題七 文言文知識梳理與對比閱讀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期末專題訓(xùn)練專題七文言文知識梳理與對比閱讀一、文言文知識梳理(一)《三峽》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1)略.無.闕處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

襄陵:

?完全沒有到水漫上山陵二一(3)沿.溯.阻絕沿:

溯:

?(4)飛.漱.其間

?(5)良.多趣味

?(6)屬.引.凄異

?順流而下逆流而上飛速地往下沖蕩甚,很接連不斷二一2.通假字。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同“

”,意為

?。闕缺空隙、缺口

二一3.詞類活用。(1)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答案:動詞用作名詞,飛奔的馬(2)每至晴初霜.旦。答案:名詞用作動詞,下霜二一4.古今異義。(1)或.王命急宣古義:

?今義:

?(2)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古義:

?今義:

?有時或者即使雖然二一5.一詞多義。(1)自: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絕:沿溯阻絕.

?絕.

多生怪柏

?哀轉(zhuǎn)久絕.

?于。這里是“在”的意思如果斷極(高)消失二一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答案:層層的懸崖,排排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陽。(2)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答案:在春、冬兩個季節(jié),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

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中有倒映著的各種景物的影子。二一(二)《短文二篇》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1)夕日欲頹.

?(2)月色入戶.

?墜落門二一2.古今異義。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古義:

?今義:

?只是但是二一3.一詞多義。與:未復(fù)有能與.其奇者

?

?念無與.為樂者

?4.請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每句標(biāo)一處)(1)實(shí)

是/欲

都。(2)相

與/步

庭。參與。這里有“欣賞”“領(lǐng)悟”

的意思和,同//二一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答案:庭院中的月光如積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

錯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二一(三)《與朱元思書》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1)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2)奇山異水,天下獨(dú)絕.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跟、隨絕妙的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還

快二一2.通假字。(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

”同“

”,意為

?(2)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

”同“

”,意為

?轉(zhuǎn)囀鳥鳴,這里指蟬鳴反返返回二一3.詞類活用。(1)風(fēng)煙俱凈.

?(2)任意東.西.

?(3)互相軒.邈.

?(4)橫柯上.蔽

?形容詞用作動詞,消散凈盡名詞用作動詞,向東或向西形容詞用作動詞,往高處遠(yuǎn)處伸展名詞作狀語,在上面二一4.古今異義。(1)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古義:

?今義:

?

?籌劃、治理整理過的蠶絲,比喻規(guī)劃、管理國家大事

的才能(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古義:

?今義:

?至、到達(dá)罪過;乖張二一(四)《〈孟子〉三章》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1)委.而去之

?(2)固.國不以山溪之險(xiǎn)

?(3)父命.之

?(4)得志,與民由.之

?(5)富貴不能淫.

?(6)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7)行拂亂.其所為

?放棄鞏固教導(dǎo)、訓(xùn)誨遵從惑亂,迷惑。這里是使動用法選拔、任用擾亂二一2.通假字。(1)親戚畔之“

”同“

”,意為

?(2)往之女家“

”同“

”,意為

?(3)曾益其所不能“

”同“

”,意為

?畔叛背叛女汝你曾增增加二一(4)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同“

”,意為

?(5)入則無法家拂士“

”同“

”,意為

?衡橫梗塞、不順拂弼輔佐二一3.詞類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

?(2)勞.其筋骨

?(3)所以動.心忍.性

?

?使動用法,使……痛苦使動用法,使……勞累使動用法,使……受到震撼,使……堅(jiān)

忍二一4.古今異義。(1)池.非不深也古義:

?今義:

?(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義:

?今義:

?護(hù)城河池塘用這些來……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連詞二一5.一詞多義。(1)居:安居.而天下熄

?居天下之廣居.

?(2)正:以順為正.者

?立天下之正.位

?(3)發(fā):舜發(fā).于畎畝之中

?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4)于:征于.色,發(fā)于聲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

?居住住所常法正確興起,指被任用顯露、流露在對于二一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答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多;不

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2)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案:貧賤不能使其動搖,威武不能使其屈服。二一(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答案:在國內(nèi)如果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

士,在國外如果沒有勢力、地位相當(dāng)?shù)膰液屯鈦淼牡?/p>

患,這個國家往往會滅亡。二一(五)《愚公移山》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1)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懲:

迂:

?(2)畢.力平險(xiǎn)

?(3)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4)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苦于曲折,繞遠(yuǎn)盡、全通達(dá),這里指改變窮盡二一2.通假字。(1)甚矣,汝之不惠“

”同“

”,意為

?(2)始一反焉“

”同“

”,意為

?惠慧聰明反返往返二一3.詞類活用。(1)畢力平險(xiǎn).

?(2)箕.畚.運(yùn)于渤海之尾

?形容詞用作名詞,險(xiǎn)峻的大山名詞作狀語,用箕畚裝土石二一4.古今異義。(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古義:

?今義:

?(2)懲.山北之塞古義:

?今義:

?古代計(jì)量面積用語方向苦于處罰二一5.一詞多義。(1)其:其.如土石何

?

?其.妻獻(xiàn)疑曰

?(2)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用在“如……何”前面加強(qiáng)反問語

氣人稱代詞,他的將近況且二一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答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樣?況且往哪里放置

土石呢?二一(六)《周亞夫軍細(xì)柳》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1)已.而.之細(xì)柳軍

?(2)居.無何

?(3)介胄之士.

?(4)曩.者霸上、棘門軍

?不久經(jīng)過將士先前二一2.通假字。(1)軍士吏被甲,銳兵刃“

”同“

”,意為

?(2)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同“

”,意為

?

?被披穿著式軾車前橫木。這里用作

動詞,指扶軾二一3.詞類活用。(1)介.胄.之士不拜

?(2)軍.細(xì)柳

?名詞用作動詞,披甲戴盔名詞用作動詞,駐軍、駐扎二一4.古今異義。(1)請.以軍禮見古義:

?今義:

?(2)使人稱謝.古義:

?今義:

?請求敬辭,用于希望對方做某事與“稱”連用,向人致意,表示問候

感謝二一5.一詞多義。軍:軍.霸上

?上自勞軍.

?軍.中不得驅(qū)馳

?駐軍、駐扎軍隊(duì)軍營二一二、文言文對比閱讀(一)[洛陽期中]閱讀下面的兩個文段,完成后面小題?!炯住吭S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記承天寺夜游》)二一【乙】黃州僻陋多雨,氣象昏昏也。魚稻薪炭頗賤,甚

與窮者相宜。然軾平生未嘗作活計(jì),子厚所知之。俸入所

得,隨手輒盡。

而子由有七女,債負(fù)山積,賤累①皆在渠②

處,未知何日到此。見③寓僧舍,布衣蔬食,隨僧一餐,差

為簡便,以此畏其到也。窮達(dá)得喪,粗了其理,但祿廩④相

絕,恐年載間,遂有饑寒之憂,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謂水到

渠成,至?xí)r亦必自有處置,安能預(yù)為之愁煎乎?(摘選自蘇軾《與章子厚參政書二首》,有刪改)【注釋】①賤累:謙稱自己的家眷。②渠:第三人稱代詞,

他。③見:同“現(xiàn)”,現(xiàn)在。④廩:糧食。二一1.根據(jù)語境,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文言語句中的加

點(diǎn)詞。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念.無與為樂者查閱詞典法:①思考,思慮。②惦念,懷思。③誦讀。(1)

?(填序號)①二一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安.能預(yù)為之愁煎乎課內(nèi)遷移法: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2)

?差.為簡便詞語推斷法:差.強(qiáng)人意(3)

?怎么

稍微

二一2.把【甲】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答案:我解開衣服,正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jìn)門里,

(十分美好,動人游興),(于是)我高興地起來走到戶外。二一3.【甲】文是如何寫出月色之美的?答案:運(yùn)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月色比喻成積水,把竹柏

影子比喻成藻、荇,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一種清明澄澈、疏

影搖曳、似真似幻的境界。二一4.請根據(jù)【甲】【乙】兩文的具體內(nèi)容,分析概括蘇軾

的形象。答案:蘇軾是一個自得其樂、曠達(dá)樂觀的人。在貶官境遇

中,【甲】文中蘇軾能與張懷民于月夜悠閑漫步,沉醉于

美景之中。【乙】文中蘇軾因?yàn)椴簧梅e蓄,擔(dān)心家人的到

來會加重貧困處境,但面對這樣的境況,他依然能夠自我

開解、坦然面對,顯出一份豁達(dá)。二一(二)[溫州龍灣區(qū)期中]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各題?!炯住孔匀龒{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

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

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

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二一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

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三峽》)二一【乙】此石經(jīng)始禹鑿①,河中漱廣②,夾岸崇深③,傾崖

返捍④,巨石臨危,若墜復(fù)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

而能入石?!毙旁?!其中水流交沖,素氣云浮,往來遙觀

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⑤魄。其水尚崩浪萬尋⑥,懸流

千丈,渾洪赑⑦怒,鼓⑧若山騰,浚波⑨頹疊,迄⑩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節(jié)選自酈道元《孟門山》,有刪改)二一【注釋】①經(jīng)始:開始。禹鑿:傳說龍門是大禹所鑿出。②

廣:寬闊、廣大。③崇深:高深。④捍:捍衛(wèi)。⑤悸:恐

懼。⑥尋:古代八尺或七尺為一尋。⑦赑(bì):赑屃(xì),傳

說中龍的九子之一,像龜。⑧鼓:振動,搖動。⑨浚波:大

的波浪。⑩迄:至、到。?慎子:慎到,戰(zhàn)國時人,著有

《慎子》。二一1.結(jié)合語境,解釋加點(diǎn)詞。(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2)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

?(3)河中漱.廣,夾岸崇深

?(4)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

?同“缺”,空隙、缺口駕馭沖刷,沖蕩看二一2.給【乙】文中的畫線句斷句。(標(biāo)兩處)方

門/流

竹/非

也//二一3.【甲】【乙】兩文在寫水時都注重運(yùn)用側(cè)面描寫,請?jiān)趦?/p>

文中各找出一句并分析其作用。答案:示例:【甲】文:“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

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fēng),不以疾也?!弊?/p>

用:突出水的流速之快?!疽摇课模骸巴鶃磉b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p>

作用:突出水霧大,氣勢迫人的情態(tài)。二一4.如果電視臺要向觀眾介紹《水經(jīng)注》,你認(rèn)為這兩篇文章

適合選入以下哪個欄目?簡要說明理由。A.

《國家寶藏》(文博探索欄目,演繹國寶文物背后的故事

與歷史)B.《地理?中國》(普及地理學(xué)知識欄目,感受大自然魅力,

傳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C.《遠(yuǎn)方的家》(大型旅游欄目,行走四方,展示中國的自

然與人文之美)D.《舌尖上的中國》(中國美食欄目,講述人與美食背后的

溫情故事)二一答案:示例:B理由:【甲】文概括了三峽山高水長嶺相

連的特點(diǎn),又描繪了三峽春夏秋冬的四季景物;【乙】文

則描繪了孟門山兩岸地勢崇深的特點(diǎn)和河水奔流的雄偉景

象。兩篇文章都出自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這是一本我國

古代的地理名著。因此我認(rèn)為選入《地理·中國》欄目最

合適。二一(三)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刻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

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

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堅(jiān)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

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