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閱讀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9/3A/wKhkGWdPFzGAJBqqAAFFoTl0Nr0913.jpg)
![《論語》 閱讀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9/3A/wKhkGWdPFzGAJBqqAAFFoTl0Nr09132.jpg)
![《論語》 閱讀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9/3A/wKhkGWdPFzGAJBqqAAFFoTl0Nr09133.jpg)
![《論語》 閱讀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9/3A/wKhkGWdPFzGAJBqqAAFFoTl0Nr09134.jpg)
![《論語》 閱讀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0/39/3A/wKhkGWdPFzGAJBqqAAFFoTl0Nr0913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語》閱讀答案《論語》閱讀答案「篇一」二、閱讀(40分)(一)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7-11題。(15分)[甲]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乙]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丙]孔子觀于周廟,有敧①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聞宥座器,滿則覆,虛則敧,中③則正,有之乎?”對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試之,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敧??鬃余叭欢鴩@曰:“嗚呼!惡④有滿而不覆者哉!”(《韓詩外傳》)注①敧(qī):傾斜。②宥(yu)座:座位右邊?!板丁蓖ā坝摇薄"壑校哼@里指裝水到一半。④惡(wū):哪里,怎么。7.解釋下面加點的字。(4分)(1)知之為知之(2)是知也(3)思而不學則殆(4)滿則覆8.翻譯上面語段中加橫線的文字。(4分)(1)誨女知之乎?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問于守廟者曰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丙]文中孔子“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的感嘆給了我們什么啟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這幾段文字內容都與學習有關,[甲]文和[丙]文談的是學習______方面的問題;[乙]文談的是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孔子認為學習過程中______與______應該相結合。(2分)11.(1)孔子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文意簡要說明。(1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子這樣做有必要嗎?談談你的看法,并結合文段內容說說理由。(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7(1)為:是。(2)是:這。(3)殆:精神疲倦而無所得。(4)覆:翻倒。8(1)誨女知之乎:教導你的東西懂得了嗎?(2)孔子問守廟的人說(或者:孔子向守廟的人詢問道)9—個人要謙虛,不要自滿10態(tài)度學思11.(1)孔子要(想)驗證宥座器(敧器)的特點。(2)有心要。因為孔子雖然聽說過,但并沒有親眼見過。驗證一下才能夠確認。答:“沒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例如:沒有必要。因為孔子原本就聽說過,而且當場又得到守廟者的證實,沒有必要去麻煩?!墩撜Z》閱讀答案「篇二」論語十則閱讀及答案文言文閱讀(17分)(一)論語十則(節(jié)選)(9分)(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9)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拘☆}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3分)(1)與朋友交而不信乎(2)是知也(3)死而后已【小題2】請翻譯下列語句(4分)(1)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拘☆}3】簡要談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兩句分別讓你知道了什么道理?(2分)答案【小題1】真誠,誠實;通“智”聰明;停止【小題2】(1)(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樹柏樹是最后落葉的。(2)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小題3】學習與思考結合向一切人學習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此題學生只要注意平時的背誦記憶,就能解答上,只是在解釋“知”時忘記寫它通“智”,而直接解答,這樣是不準確的??键c: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掌握情況。點評:解答這類習題的關鍵是日常學習的積累,學生可以對書下注解強化記憶,同時還可以進行歸納記憶,如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拘☆}2】試題分析:翻譯這兩個句子的時候要注意抓住重點的詞語,如“知”是知道,了解的,“凋”是凋謝的意思,“欲”是想的意思,“施”是施加的意思??键c: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點評:翻譯文言句子要不將重點詞意思翻譯準確,人名、地名、國名、年號等專有名詞可以不翻譯,省略的內容要補充出來,倒裝句式要調整成正常的現代漢語的順序?!拘☆}3】試題分析:第一句談的是學習與思考之間的關系,第二句談的是學習態(tài)度問題。學生在解答時要注意分析這兩個句子的含義??键c: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點評:解答此題,學生要先理解文言句子的含義,將它們翻譯成現代漢語,然后再去分析它們所講述的道理。《論語》閱讀答案「篇三」【原文】《論語》選段①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②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③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問題】(1)請簡要概括孔子和子貢對“過”的看法。(2分)答:(2)子貢以日食、月食為喻,說明了什么道理?請簡要分析。(4分)答:【參考答案】【命題立意】本道試題考查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解析】三個選段可以綜述為儒家對“過錯”的見解:儒家并不怕做錯事,做錯事也不是什么丟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錯能改,君子知錯改錯,照樣受到別人的尊重。答第一小題時要同時兼顧三個選段,信息提取與概括要全面準確,不能掛一漏萬。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國古代特定的象征含義即光明正大,并結合選段③找出他們的比喻義,第二小題就可迎韌而解?!敬鸢浮浚?)①人應該知錯改錯;②人不必回避錯誤。(2)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運行中出現的日食、月食現象,比喻君子犯錯誤是顯而易見的、暫時的;③日食、月食過后,日月光明依舊,君子知錯改錯,照樣受到別人的尊重。《論語》閱讀答案「篇四」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完成后面問題。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衛(wèi)靈公》)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保ā睹献庸珜O丑章句上》)【注】厚:重,與“薄”相對。1、請概括出兩個選段觀點的共同之處。(2分)2、兩個選段中,孔子與孟子的話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述。(4分)答案:1、都強調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或嚴于責己,寬以待人。)(2分)(意思對即可)2、孔子的話側重點是,少責備別人,從而避免別人的怨恨。孟子的話側重點是,如果不如別人,不要怨恨別人,而要從自身尋找原因。(4分)(意思對即可)答案解析:《論語》閱讀答案「篇五」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7題。“半部論語”。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這是歷來讀書人的共同經驗。為了突出地表明讀書要少而精的道理,我想最好把宋代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的例子拿來作證。大家知道,在宋代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利用兵變,取得天下,建立了宋代封建政權的時候,第一個著名的宰相便是趙普。據《宋史》卷二百五十六《趙普傳》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門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本來趙普讀書很少,平素又不喜歡說話,所以人們總以為他沒有讀書。宋太祖趙匡胤常常勸告他,甚至于很嚴厲地批評過他。據說有一天,宋太祖“登明德門,指其榜問趙普曰:明德之門,安用之字?普曰:語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無言”。類似這樣的故事,在宋人的筆記中還能找到一些??梢娳w普的文化水平確實不高,連擬定一個門樓的榜額都不會,啰里啰嗦地叫做什么“明德之門”。宋太祖看了很不高興,所以責問他為什么要加個“之”字。但是,深入一步看去,趙普實際上早已知道讀書的重要,而且暗地里很努力學習。特別是對于《論語》這一部書,趙普讀得爛熟。所以后來在宋太宗趙光義的面前,趙普就敢于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痹谶@里,他說的分明是一部《論語》,想不到人們卻把他的話斷章取義,變成了“半部論語”,并且歷代相傳,居然成了典故。我們現在不管他說的是一部《論語》也好,是半部《論語》也好,都應該由此體會到少而精的讀書方法。雖然,在趙普和其他古人的心目中,《論語》是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唯一法寶,他們只要熟讀這一部書就足以應付一切了。這一點,我們與他們根本不同。如果我們現在也還是死抱住《論語》這一部書,讀得爛熟,盡管也有用處,卻仍然無補于實際,這是可以斷言的。但是,我們卻無妨按照我們的需要,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典著作中,選定任何一部書,讀得爛熟,正確地掌握和運用其中的原理原則,來解決我們所面臨的許多實際問題。鄧拓《燕山夜話》1.文中鄧拓先生引用的《宋史趙普傳》中的一段文字,和課文第一自然段相比,在斷句上有一處不同,你發(fā)現了嗎?你認為應該采納哪一種呢?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嘗試完成下面古文問題。2.解釋下列加粗詞在句中的意思。①普少習吏事習_________②讀之竟日竟_________③普顏色不變色_________④他日補綴舊紙綴_________3.用現代漢語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宋太祖“登明德門,指其榜問趙普曰:明德之門,安用之字?普曰:語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無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說出下面典故與趙普有關的一項是()A、閉門讀書B、半部《論語》治天下C、鑿壁借光D、聞雞起舞5.仔細研讀下面幾句話,說說它們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并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①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②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③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仔細閱讀上文及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七月卒,年七十一。上聞之震悼,謂近臣曰:“……朕君臨以來,每優(yōu)禮之,普亦傾竭自效,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選自《宋史o趙普傳》①根據上下文的意思,請你猜測一下,“卒用其人”和“七月卒”中的“卒”的意思是否相同?并說出它們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選文中找出與材料中劃線句意思相近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選文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選文內容概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鄧拓先生讀了《宋史趙普傳》中的一段文字(即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悟到的是“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請你再認真讀一讀課文,想想你從課文的兩段文字中還能得到哪些啟示,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纯凑l的思路最開闊,誰的語言最準確、簡練。不少于三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本段中是“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課文中為“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兩個相比,課文中的斷句更好,“次日”修飾“臨政”更好,讀起來也更和諧。2.熟悉整日臉色、神色修補3.(1)趙普性情深沉,為人嚴肅剛正,雖忍對嫉妒而好勝,但能把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2)宋太祖登上明德門,指著門樓的匾額問趙普:“明德之門,怎么多用了一個之字?”趙普說:“之是語氣助詞?!碧嬲f:“之乎者也能助得個什么事!”趙普無言以對。4.B5.這些句子是細節(jié)描寫;作用:表現出趙普勤奮刻苦讀書,不顧個人安危為國家推薦人才的品質。(作用意思對即可)6.①不同,終于死去。②選文原句: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選文概括:①為治理國家而勤奮讀書;②不顧個人安危為國家推薦人才;7.從課文的兩段文字中我們還能得到這樣一些啟示:①讀書要刻苦,勤奮。②要珍惜時間刻苦攻讀。③做事要有韌性。④只要自己是對的,就要堅持到底。⑤要一心為公,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本題具有開放性,只要言之有據就可以)《論語》閱讀答案「篇六」論語五則閱讀答案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5題。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學而》)②曾子曰:“吾日三?。▁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茏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葑釉唬骸坝?,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稙檎罚拮釉唬骸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保ā独锶省罚咦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⑨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保ā蹲雍薄罚庾迂晢栐唬骸坝幸谎远梢越K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詞的含義。(1)學而時習之()(2)人不知而不慍()(3)思而不學則殆()(4)傳不習乎()2、下面加粗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有朋自遠方來B、為人某而不忠乎C、擇其善者而從之D、不亦樂乎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請你從選段中寫出3至5個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進入初中是一種全新生活的開始,能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1)復習(2)生氣,發(fā)怒(3)多次反?。?)老師傳授的知識。2、D3、(1)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地方。(如果有就要改正。)(2)士人不可以不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重大的責任而且路程遙遠。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扇沃氐肋h擇善而從5、自己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是待人接物的正確方法,要學會替別人著想,學會換位思考。比如:珍惜安靜的求學環(huán)境。喧鬧的教室不是你想要的,也不要為別人創(chuàng)設這樣的環(huán)境。(言之有理即可)《論語》閱讀答案「篇七」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易君子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二年級上冊乘法口算150道
- 五年級數學小數除法口算練習
- 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復習口算練習題三
- 小學三年級班主任個人工作計劃范文
-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口算練習題
- 房屋租賃長期合同范本
- 2025年美發(fā)店專業(yè)技術培訓及人才引進轉讓協(xié)議
- 2025年度住宅轉租合同協(xié)議自行成交版
- 商場合作經營協(xié)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人診所專業(yè)護理團隊聘用合作協(xié)議
- 23-張方紅-IVF的治療流程及護理
- 頂部板式吊耳計算HGT-20574-2018
- 因數和倍數復習思維導圖
- LY/T 2986-2018流動沙地沙障設置技術規(guī)程
- GB/T 16288-1996塑料包裝制品回收標志
- 三級教育考試卷(電工)答案
- 醫(yī)院標準化運營管理課件
- 物業(yè)服務投標文件
- 《數值分析》配套教學課件
- 山西省衛(wèi)生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信息名單目錄
- 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臺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