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149-2020)《公路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1頁
(DB45T 2149-2020)《公路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2頁
(DB45T 2149-2020)《公路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3頁
(DB45T 2149-2020)《公路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4頁
(DB45T 2149-2020)《公路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01

CCSP66

45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方標準

DB45/T2149—2020

公路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ighwayslopeengineering

2020-10-12發(fā)布2020-11-20實施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

DB45/T2149—2020

公路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

1范圍

本文件規(guī)定了公路邊坡工程的勘察、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設計、施工、監(jiān)測與養(yǎng)護的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廣西區(qū)內二級及以上新建或改擴建公路的邊坡工程,二級以下的公路、市政道路及其

它工程項目的邊坡工程可參照執(zhí)行。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706熱軋工字鋼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許偏差

GB/T5976鋼絲繩夾

GB6722爆破安全規(guī)程

GB/T6946鋼絲繩鋁合金壓制接頭

GB/T20118一般用途鋼絲繩

GB/T3286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guī)范

GB50086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范

GB/T50266工程巖體試驗方法標準

GB50330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

GB50666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guī)范

JGJ/T87建筑工程地質勘探與取樣技術規(guī)程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

JTGB02公路工程抗震規(guī)范

JTGC20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

JTGD30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

JTGE40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

JTGF80/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范

JTGH10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

JTGH30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

DB45/T1829膨脹土地區(qū)公路勘察設計規(guī)程

DB45/T1973山區(qū)高速公路邊坡防治施工技術規(guī)程

交安監(jiān)發(fā)〔2014〕266號高速公路路塹高邊坡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

1

DB45/T2149—2020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公路邊坡highwayslope

因公路建設形成的人工邊坡。

3.2

土質邊坡soilslope

主要組成物質為土體的邊坡。

3.3

巖質邊坡rockslope

主要組成物質為巖石的邊坡。

3.4

巖土混合邊坡rock-soilslope

組成邊坡的地層中,土質(含類土質)、巖質兩部分所占比例都大于30%的邊坡。

3.5

崩解性巖石disintegrativerock

耐崩解指數(shù)小于85%的巖石。

3.6

動態(tài)設計法dynamicdesign

根據施工反饋的信息,對地質結論、設計參數(shù)及設計方案進行再驗證,確認原設計條件有較大變化,

及時補充、修改原設計的設計方法。

3.7

信息法施工modifyconstructionwithin-situinformation

根據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情況和監(jiān)測數(shù)據,對地質結論、設計參數(shù)進行驗證,對施工安全性進行判斷并

及時修正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

3.8

坡率法sloperatiomethod

通過調整、控制邊坡坡率維持邊坡整體穩(wěn)定和采取構造措施保證邊坡穩(wěn)定的邊坡治理方法。

3.9

客土噴播external-soilsprayseeding

通過噴播施工,在邊坡上營造一層穩(wěn)定且可供植物生長土層的綠化方法。

2

DB45/T2149—2020

3.10

厚層基材噴播thicklayer-basedmaterialspraying

以有機質為主,將各種添加物、植物種子混合均勻,以壓縮空氣為輸送載體,利用專用機械設備將

混合物料噴射到坡面上的綠化方法。

3.11

生態(tài)袋ecologicalbag

用抗老化長絲無紡土工布加工成袋狀構件,并填充物料用于邊坡綠化的產品。

3.12

噴射植被混凝土vegetationconcretespraying

將水泥、種植土、混凝土綠化添加劑、腐殖質等與植物種子均勻混合后噴射到工程坡面,形成一層

人工基質,有一定強度,不龜裂,抗沖刷,穩(wěn)定地附著在坡面上,植物能在此基質上正常生長,特別適

用于劣質土邊坡、巖石邊坡及混凝土邊坡的復綠工程。

3.13

錨筋樁anchorpile

一種在地基內鉆孔澆注、承受軸心拉力的微型樁,它一端與工程構筑物連接,另一端深入地層中,

其功能是將錨固體與地層的粘結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錨固體的錨固力,將拉力傳至土體深處。

3.14

邊坡柔性防護系統(tǒng)flexiblesystemforprotectingslope

以鋼絲繩網為主要特征構件,以覆蓋或攔截兩種基本形式來防治各類坡面地質災害和爆破飛石、墜

物等危害的系統(tǒng)。

3.15

主動防護系統(tǒng)activeprotectionsystem

采用錨桿和支撐繩固定方式將鋼絲繩網和鋼絲網覆蓋在具有潛在地質災害的坡面上,從而實現(xiàn)坡面

加固或限制落石運動范圍的一種邊坡柔性防護系統(tǒng)。

3.16

被動防護系統(tǒng)passiveprotectionsystem

采用錨桿、鋼柱、支撐繩和拉錨繩等固定方式將金屬柔性網以一定角度安裝在坡面上,用以攔截落

石的柵欄式邊坡柔性防護系統(tǒng)。

3.17

引導式柔性防護系統(tǒng)guidedflexibleprotectionsystem

由鋼質立柱、支撐繩、縱橫向拉繩、雙絞六邊網及錨桿等組成邊坡柔性防護系統(tǒng),它以控制、引導、

衰耗為防護理念,使落石的運動速度和軌跡受到控制,引導其進入預先設定的收集區(qū)。

3

DB45/T2149—2020

3.18

柔性支護結構flexiblesupportstructure

采用加筋土填筑在邊坡外側的中下部,支護邊坡使之保持整體穩(wěn)定而允許其有一定變形量的一種邊

坡支護結構。

4基本規(guī)定

4.1一般規(guī)定

4.1.1公路邊坡設計應貫徹執(zhí)行節(jié)約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優(yōu)化路線方案,避免設置高填方路

基和深挖路塹邊坡,無法避免時,應進行多方案比選和綜合論證。

4.1.2公路高邊坡的建設應遵循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相關程序,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應堅持動

態(tài)設計法、信息法施工的原則,綜合考慮邊坡工程的安全等級、支護結構類型和施工條件等因素,合理

設計,精心施工。

4.1.3公路邊坡勘察應遵循“有效性、實用性”原則,綜合選取勘察方法。

4.1.4邊坡工程的設計應遵循“安全耐久、預防為主、因地制宜、經濟適用、易于管護、兼顧景觀”

的原則。

4.1.5邊坡防護設計應結合地形地貌、地質、路側凈寬和周邊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按照精、細、美的創(chuàng)

作設計理念,在平面、立面上合理布設路基邊坡、排水和防護工程,按安全、環(huán)保、美觀和協(xié)調要求分

段對路基典型橫斷面進行靈活設計和創(chuàng)作設計。

4.1.6公路邊坡工程應采用成熟的技術,有條件時可采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和新工藝。

4.1.7公路邊坡工程除應符合本文件的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國家和行業(yè)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4.2邊坡的分類及安全等級

4.2.1根據建造方式、物質組成、邊坡高度、穩(wěn)定程度、安全風險等因素,邊坡的分類見表1。

表1邊坡的分類

序號分類依據類別劃分標準或特征

路堤邊坡坡腳以上為填筑形成

1建造方式

路塹邊坡坡腳以上為開挖形成

土質邊坡主體由土體或全風化巖石組成的邊坡

巖質邊軟質巖邊坡主體由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低于15MPa的軟質巖組成的邊坡

2物質組成

坡硬質巖邊坡主體由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不低于15MPa的硬質巖組成的邊坡

巖土混合邊坡主體由土體和巖體組成的邊坡

路堤:H<20m

一般邊坡

路塹:H<20m(土質邊坡),H<30m(其余邊坡)

3邊坡高度

路堤:H≥20m

高邊坡

路塹:H≥20m(土質邊坡),H≥30m(其余邊坡)

穩(wěn)定邊坡

4穩(wěn)定程度欠穩(wěn)定邊坡依據穩(wěn)定性分析結果劃分

不穩(wěn)定邊坡

5安全風險Ⅰ類邊坡依據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劃分

4

DB45/T2149—2020

表1邊坡的分類(續(xù))

序號分類依據類別劃分標準或特征

Ⅱ類邊坡

5安全風險Ⅲ類邊坡依據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劃分

Ⅳ類邊坡

注1:H為邊坡高度。

注2:安全風險評估應按照交安監(jiān)發(fā)〔2014〕266號的要求進行。

4.2.2應根據組成巖質邊坡的巖石類型、巖體完整性、主要結構面與坡向的關系、結構面的傾角大小、

結合程度等因素對邊坡巖體類型進行劃分。存在外傾結構面的邊坡巖體類型見表2。

表2邊坡巖體分類

邊坡巖體判定條件

類型巖石類型巖體完整程度結構面產狀

①硬質巖完整、較完整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65°或<15°

硬質巖完整、較完整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15°~65°

②硬質巖較破碎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65°或<15°

軟質巖完整、較完整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65°或<15°

硬質巖較破碎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15°~65°

硬質巖破碎結構面無明顯規(guī)律

軟質巖完整、較完整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15°~65°

軟質巖較破碎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65°或<15°

軟質巖較破碎外傾結構面或外傾不同結構面的組合線傾角15°~65°

軟質巖破碎結構面無明顯規(guī)律

注1:應按照JTGC20的要求進行巖石分類及巖體完整程度的判別。

注2:結構面指原生結構面、構造結構面或貫通長度超過20m的其它結構面。

注3:外傾結構面系指傾向與坡向的夾角小于30°的結構面。

注4:當?shù)叵滤l(fā)育時,軟質巖可根據具體情況降低一檔巖體類型。

注5:當巖體結構面結合差或很差、且結構面貫通性也較好時,可降低一檔巖體類型。

4.2.3當無外傾結構面及外傾結構面組合時,完整、較完整的硬質巖應劃為①類,較破碎的硬質巖應

劃為②類;完整、較完整的軟質巖應劃為②類,較破碎的軟質巖應劃為③類。

4.2.4由堅硬程度不同的巖石互層組成的邊坡,宜由相對軟弱的巖石確定邊坡巖體類型。

4.2.5全風化巖及半成巖應視為土體;極軟巖、強風化巖應劃為④類。

4.2.6當組成邊坡的主要巖土體為特殊巖土時,邊坡巖體類型可根據具體情況降低一檔。

4.2.7應根據邊坡巖土類型、高度和公路等級等因素確定邊坡工程安全等級,見表3。

5

DB45/T2149—2020

表3邊坡工程安全等級

邊坡高度H

巖土類型公路等級安全等級

m

H≥60各等級公路一級

巖體類型為①類時為二級

巖體類型為①高速公路

40≤H<60巖體類型為②類時為一級

或②類

巖一、二級公路二級

質H<40各等級公路三級

邊H≥50各等級公路一級

坡巖體類型為③類時為二級

巖體類型為高速公路

30≤H<50巖體類型為④類時為一級

③或④類

一、二級公路二級

H<30各等級公路三級

H≥30時為一級

高速公路

H≥2020≤H<30時為二級

土質邊坡

一、二級公路二級

H<20各等級公路三級

注1:同一邊坡的各段,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不同的安全等級。

注2:對邊坡影響范圍內存在高壓電塔、村莊等重要建(構)筑物的邊坡工程,其安全等級宜提高一個等級。

5勘察

5.1一般規(guī)定

5.1.1公路邊坡的勘察宜分階段進行,并與公路的設計階段相適應。應根據公路路線地質勘察成果初

步判別邊坡的安全等級。安全等級為三級的邊坡工程可簡化勘察流程,與公路路線地質勘察合并進行;

安全等級為二級的邊坡應進行詳細勘察階段工點勘察;安全等級為一級的邊坡應進行初步勘察和詳細勘

察階段工點勘察。

5.1.2高速公路應在初步勘察前進行地質選線勘察,判別出大型滑坡、長大順層邊坡、特殊巖土等對

路基、斜坡穩(wěn)定性有較大影響的路段,提出路線方案優(yōu)化建議。

5.1.3施工或運營期間發(fā)生地質災害的邊坡工程宜進行專項工程地質勘察。

5.1.4勘察手段可根據工程階段、邊坡特點選擇踏勘、地質調繪、鉆探、槽(坑)探、物探、現(xiàn)場原

位測試、室內巖土物理力學試驗以及各類監(jiān)測手段等中的一項或幾項。

5.1.5勘察過程中發(fā)現(xiàn)重大不良地質或其它影響邊坡建設方案的因素時,應及時向設計人員反饋,提

出路線方案優(yōu)化建議。

5.1.6滑坡的勘察應根據工程特點按照JTGC20及GB/T32864的要求執(zhí)行。

5.2勘察技術要求

5.2.1公路邊坡工程勘察前宜收集下列資料:

——1:2000~1:10000地形圖,必要時宜收集比例不低于1:100000的衛(wèi)星相片或航空相片;

——邊坡工程區(qū)域的氣象、水文資料;

——邊坡工程所在地的區(qū)域地質、水文地質資料;

6

DB45/T2149—2020

——擬建公路路線平面、縱面及橫斷面設計資料;

——擬采取的支擋、防護方案及范圍、位置;

——邊坡滑塌區(qū)或影響范圍內的建(構)筑物的相關資料;

——對邊坡工程產生影響的匯水面積、排水坡度、長度和植被等情況;

——邊坡及鄰近工程的地質資料。

5.2.2公路邊坡工程勘察應包括下列內容:

——場地地形和場地所在地貌單元;

——地層時代、成因、類型、性狀、覆蓋層厚度、基巖面的形態(tài)和坡度、巖石風化和完整程度;

——巖、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

——主要結構面特別是軟弱結構面的類型、產狀、發(fā)育程度、延伸程度、結合程度、充填狀況、充

水狀況、組合關系、力學屬性及其與臨空面的關系;

——地下水水位、水量、類型、主要含水層分布情況、補給及動態(tài)變化情況;

——巖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況;

——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作用的類型、規(guī)模、發(fā)展趨勢及其影響;

——地下水、土對支擋結構材料的腐蝕性;

——邊坡影響范圍內的建(構)筑物的荷載、結構、基礎形式和埋深,及其它人類工程活動的情況;

——邊坡挖方土石分級及其填筑性能;

——邊坡工程區(qū)域的人類工程活動情況。

5.2.3邊坡工程勘探范圍應包括坡體開挖、填筑區(qū)域及若邊坡失穩(wěn)時可能影響的區(qū)域。邊坡影響范圍

的界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a)對無外傾結構面控制的巖質邊坡的影響范圍,初擬放坡坡頂以外的水平距離應不小于邊坡高度

的區(qū)域;

b)對有外傾結構面控制的巖質邊坡的影響范圍,應根據組成邊坡的巖土性質及可能的邊坡破壞模

式確定;

c)對于可能按圓弧滑動破壞的土質邊坡的影響范圍,初擬放坡坡頂以外的水平距離宜不小于1.5

倍邊坡高度的區(qū)域;

d)對可能沿巖土界面滑動的土質邊坡的勘探范圍,后部應大于可能的后緣邊界,前部應大于可能

的剪出口位置;

e)勘察范圍還應包括可能對建(構)筑物有潛在安全影響的區(qū)域。

5.2.4邊坡工程勘察應先進行工程地質調查和測繪,并符合下列要求:

a)邊坡及邊坡影響范圍的調繪比例尺不宜低于1:2000;

b)地質構造線、地層接觸線、巖性分界線、標準層位、地質單元體、地貌分界線、不良地質體分

界線、地質災害體及環(huán)境破壞的邊界線等各種地質和主要結構面上應布置地質觀測點;

c)地質觀測點應充分利用天然和人工露頭,當露頭少時,可布置一定數(shù)量的探井、探槽或探洞;

d)對重要觀測點宜采用儀器法定位;

e)調查邊坡場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與地層、構造、不良地質作用的關系,并劃分地貌單元;

f)調查巖體結構面(含軟弱夾層)的類型、產狀、延伸分布、組合情況、粗糙程度及充填物的成

分與厚度等,并分析其力學屬性及其與臨空面的穩(wěn)定關系;

g)調查邊坡場地的巖溶、土洞、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作用及邊坡場地的地表水、沖溝的形成、

分布、形態(tài)、規(guī)模、發(fā)育程度及其對工程建設的影響;

h)可采用無人機、現(xiàn)場拍照、錄像等手段進行邊坡調繪。

5.2.5邊坡工程勘探可采用鉆探(直孔、斜孔)、坑(井)探、槽探和物探等方法。對于復雜、可人

工挖掘的邊坡工程可輔以洞探??碧近c宜成線狀布置,形成勘探線。

7

DB45/T2149—2020

5.2.6勘探線應以垂直邊坡走向或平行主滑方向布置為主,在擬設置支擋結構的位置應布置平行和垂

直的勘探線。

5.2.7勘探線宜布置在地質條件代表性位置,每條勘探線不應少于2個勘探點,且勘探點的水平間距

不宜大于30m。

5.2.8基巖裸露的硬質巖邊坡勘探點可以為地質觀測點;邊坡范圍內存在大型開挖斷面時也可以此為

勘探點;其余類型的邊坡勘探點宜至少包括一個鉆孔。

5.2.9邊坡工程勘探點深度應穿過最深的潛在滑動面,并進入穩(wěn)定地層2.0m~5.0m;支擋位置的勘

探孔深度應根據可能的支護結構形式,按下列要求確定:

a)對于擋土墻宜進入持力層不小于5.0m;

b)對于抗滑樁進入嵌固段的深度,土質時不宜小于抗滑樁潛在滑動面以上樁長的1.5倍,巖質

時不小于1.2倍。

5.2.10對主要巖土層和軟弱層應采取試樣,取樣方法應符合JGJ/T87的相關規(guī)定,試樣數(shù)量應符合

下列要求:

a)主要土層應不少于6組,對于現(xiàn)場大型直剪試驗,每組不宜少于3個試件;

b)巖樣抗壓強度不宜少于9個試件;

c)巖石抗剪強度不宜少于3組。

5.2.11試驗方法應符合GB/T50266和JTGE40的規(guī)定,試驗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a)應有基本物理指標、強度及變形指標等;

b)試驗的含水狀態(tài)宜包括天然狀態(tài)和飽和狀態(tài);

c)挖方土石需要利用為路堤填料時,土層和全~強風化巖石應進行擊實和CBR試驗;

d)若邊坡影響范圍內有污染源,應采取水、土樣進行腐蝕性試驗。

5.2.12用于穩(wěn)定性計算時土的抗剪強度指標宜采用直接剪切試驗獲取,用于確定地基承載力時土的峰

值抗剪強度指標宜采用三軸試驗獲取。有條件時應進行結構面的抗剪強度試驗。

5.2.13安全等級為三級的邊坡可減少取樣和試驗工作量,計算穩(wěn)定性所需的參數(shù)可在類比分析的基礎

上按地區(qū)經驗確定。

5.2.14特殊巖土邊坡的勘察應符合JTGC20及DB45/T1829等標準的規(guī)定。

5.2.15對高填方路堤及陡坡路堤邊坡宜進行填方料源勘察,查明料場巖土體的開挖、填筑性能及巖土

參數(shù)。

5.2.16除各類監(jiān)測孔外,其余鉆孔、探井(坑、槽)等在野外工作完成后應及時封孔回填。

5.2.17安全等級為一級的邊坡,可進行巖體的物理模擬試驗。

5.3巖土力學參數(shù)取值

5.3.1邊坡巖土體力學參數(shù)應按JTGD30的要求確定。

5.3.2路塹邊坡巖土體抗剪強度指標應根據邊坡安全等級按下列規(guī)定來確定:

a)一級邊坡宜采用現(xiàn)場試驗、室內試驗、反演分析和工程地質類比等方法,綜合分析確定抗剪強

度指標;

b)二級邊坡宜采用室內試驗、反演分析和工程地質類比等方法,綜合分析確定抗剪強度指標;

c)三級邊坡宜采用反演分析和工程地質類比法確定巖體抗剪強度指標,必要時可進行室內試驗。

5.3.3路堤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所采用的參數(shù)宜根據試驗并結合當?shù)亟涷灤_定。試驗方法應根據工程要求、

填料的性質和施工質量等確定,試驗條件應盡可能接近實際狀況,滿足下列要求:

a)巨粒土、粗粒土料及土夾石混合料,宜采用相同級配條件下的干密度、固體體積率的室內三軸

試驗或現(xiàn)場大型剪切試驗獲取的抗剪參數(shù);

8

DB45/T2149—2020

b)地下水位以下原場地地基和粗粒土料填筑地基、毛細水上升高度以下的細粒土料填筑地基,應

采用飽水試件的直接快剪或三軸不排水剪參數(shù);

c)填筑邊坡內部以及填筑地基與原場地地基結合部排水不暢時,應采用飽水試件的直接快剪或三

軸不排水剪參數(shù);

d)原場地地基在具備條件時宜進行現(xiàn)場大型直剪試驗,試驗點應選在具有代表性土層及控制性的

軟弱層(帶)上。

5.3.4土質邊坡抗剪強度試驗方法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根據坡體內的含水狀態(tài)選擇天然或飽和狀態(tài)的抗剪強度試驗方法;

b)在計算土壓力和抗傾覆計算時,對粘土、粉質粘土宜選擇直剪試驗的固結快剪或三軸試驗的固

結不排水剪,對粉土、砂土和碎石土宜選擇有效應力強度指標;

c)計算整體穩(wěn)定、局部穩(wěn)定和抗滑穩(wěn)定性時,對一般的粘性土、砂土和碎石土,應按5.3.4b)

的試驗方法;對飽和軟粘性土,宜選擇直剪快剪、三軸不固結不排水試驗或十字板剪切試驗;

對膨脹土等特殊土的殘余抗剪強度指標宜采用反復剪切試驗。

5.3.5試驗樣品應具有代表性,試驗荷載的大小應與邊坡的實際受力情況一致或接近。

5.3.6安全等級為一級的邊坡巖體結構面的抗剪強度參數(shù)宜根據室內不連續(xù)面剪切試驗、現(xiàn)場原位試

驗等方法綜合確定。

5.3.7巖質邊坡的結構面抗剪強度按下列要求取值:

a)硬質巖結構面抗剪強度應取峰值強度小值的平均值;

b)軟弱夾層及軟弱結構面抗剪強度應取屈服強度;

c)泥化夾層抗剪強度應取殘余強度。

5.3.8對已滑移的邊坡,其滑動面的抗剪強度指標宜取殘余強度值,或取反分析強度值。

5.3.9巖土參數(shù)的取值應考慮巖土體裂隙、降雨入滲、地下水滲透等對邊坡巖土體長期性能及抗剪強

度的影響。

5.4成果報告

5.4.1邊坡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應按不同勘察階段分別編制。

5.4.2安全等級為一級的邊坡應單獨編制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安全等級為二級的邊坡宜單獨編制工程

地質勘察報告,安全等級為三級的邊坡其工程地質勘察資料可以與路線地質報告合并。

5.4.3邊坡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邊坡工程概況、安全等級、勘察方法、勘察過程及完成的工作量;

——區(qū)域和場區(qū)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地震、不良地質與特殊性土等自然

地理條件;

——巖、土的試驗成果分析(含水和土的腐蝕性評價)及巖土參數(shù)取值建議,宜包括計算所需工況

下的參數(shù);

——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及防護措施建議;

——挖方土石填筑性能評價;

——挖方土石分級及評價;

——結論與建議。

5.4.4邊坡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宜包括下列圖表內容:

——工程地質平面圖,包括勘探點布置、地層及界線、地質分區(qū)等內容,比例尺不小于1︰2000,

范圍應涵蓋整個邊坡可能影響的區(qū)域;

——工程地質剖面圖,每條勘探線均應繪制剖面圖;比例尺不宜小于1︰2000,水平向和垂直向

比例應相同;剖面線應為一條直線,巖層或結構面應按視傾角繪制在剖面圖上;剖面長度應涵

9

DB45/T2149—2020

蓋邊坡穩(wěn)定分析的全部范圍;

——鉆孔柱狀圖及挖探展開圖,每個鉆孔或挖探點都應繪制;

——試驗成果報告及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

——現(xiàn)場及巖芯照片。

5.4.5邊坡橫剖面應沿邊坡傾向繪制,并應標注邊坡巖層產狀、風化程度及界線、構造、地下水等工

程地質和水文地質信息。當邊坡按照地質條件和穩(wěn)定性狀態(tài)被分成若干區(qū)段時,每個區(qū)段應至少有一條

代表性橫剖面。

5.4.6對潛在滑坡或可能失穩(wěn)邊坡,應沿可能的滑動方向繪制剖面圖,各剖面間距不宜大于100m。

5.4.7巖、土的試驗成果應評價其取樣代表性和試驗成果的準確性,然后依據評價結論正確引用試驗

成果;建議的巖土層參數(shù)宜經反演計算驗證。

6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

6.1一般規(guī)定

6.1.1邊坡穩(wěn)定性評價應在查明邊坡工程地質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的基礎上,對邊坡可能的破壞模式和穩(wěn)

定性狀態(tài)做出定性判斷,確定邊坡可能破壞的邊界范圍,并對邊坡可能的失穩(wěn)發(fā)展趨勢做出判斷。

6.1.2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可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兩類。定量計算應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合理選

取破壞模式、計算模型和物理力學參數(shù)。

6.1.3邊坡的破壞模式可分為整體破壞和坡面局部破壞兩種類型。

6.1.4土質邊坡的整體破壞模式可分為平面形、折線形和圓弧形三類。

6.1.5根據巖體特征,巖質邊坡的整體破壞模式分類見表4。

表4巖質邊坡的整體破壞模式分類

破壞模式巖體特征破壞特征

由外傾結構面控制的巖硬性結構面巖體

沿外傾結構面滑移,分單面滑移與多面滑移

體軟弱結構面的巖體

滑移型

不受外傾結構面控制或塊狀巖體、碎裂狀、散體狀沿極軟巖、強風化、碎裂結構或散體狀巖體中最不利

無外傾結構面的巖體巖體滑動面滑移

沿陡傾、臨空的結構面塌滑,由內、外傾結構不利組

受結構面切割控制的巖

被結構面切割的巖體合面切割,塊體失穩(wěn)傾倒;

崩塌型體

巖腔上巖體沿結構面剪切或墜落破壞

無外傾結構面的巖體整體狀巖體、巨塊狀巖體陡立邊坡、因卸荷作用產生拉張裂縫導致巖體傾倒

6.1.6應根據邊坡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條件以及工程布置方案等,分區(qū)段選擇代表性剖面進行穩(wěn)定

性分析與計算。

6.1.7定性分析方法應采用工程地質類比法、自然(成因)歷史分析法或圖解分析法等方法中的一種

或幾種進行。

6.1.8工程地質類比法適用于存在與擬建邊坡有類似條件的已經研究過的或已有經驗的邊坡,應對比

分析兩者在工程地質條件、影響邊坡穩(wěn)定性的各種因素及加固措施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異性,評價擬建

邊坡的穩(wěn)定性。

10

DB45/T2149—2020

6.1.9自然(成因)歷史分析法應分析邊坡形成的地質歷史和所處的自然地質環(huán)境、邊坡外形、地質

構造、變形破壞跡象及影響因素,運用邊坡變形、破壞的基本規(guī)律,追溯邊坡演變的全過程,評價擬建

邊坡穩(wěn)定性發(fā)展總趨勢、演變階段、區(qū)域性特征、穩(wěn)定狀態(tài)等。

6.1.10圖解分析法適用于有較豐富的結構面數(shù)據的邊坡,應將結構面調查成果繪制成等密度圖及優(yōu)勢

方位結構面與坡面等結構面赤平投影圖,根據結構面間的相互關系評價邊坡的穩(wěn)定性。

6.1.11存在下列一種或多種情況的邊坡,宜初步判別為有可能失穩(wěn)的邊坡:

——順坡向卸荷裂隙發(fā)育的邊坡;

——已發(fā)生傾倒變形或蠕變的邊坡;

——已發(fā)生張裂變形的下軟上硬的雙層或多層結構邊坡;

——在碎裂結構巖體中或散體結構巖體中開挖的、坡度較大的邊坡;

——存在有外傾結構面,且結構面的傾角小于坡角并大于其內摩擦角的巖質邊坡;

——坡面上出現(xiàn)平行邊坡走向的張裂縫或環(huán)形裂縫的邊坡;

——由巨厚層崩積物組成的邊坡;

——坡腳被水淹沒或被開挖的新、老滑坡體、崩塌體和土質邊坡;

——坡腳受水流淘刷的土質邊坡;

——有滑坡跡象的邊坡或曾經失穩(wěn)的邊坡。

6.1.12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a)對可能發(fā)生滑動破壞的邊坡,宜進行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或滑坡推力計算;

b)對可能發(fā)生其他破壞形式的邊坡,宜參照類似邊坡進行類比法等專門研究。

6.1.13定量計算應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邊坡的破壞模式選擇相應的計算方法,確定計算模型和

參數(shù),進行穩(wěn)定性計算。

6.1.14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方法應符合JTGC20及JTGD30的規(guī)定,以極限平衡法為主,以安全系數(shù)作為

主要評價指標。

6.1.15當采用不平衡推力法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和推力計算時,應采用隱式解。

6.1.16對安全等級為一級的邊坡,可采用有限元等數(shù)值分析法對邊坡進行變形和穩(wěn)定分析,對邊坡影

響范圍內存在重要建(構)筑物的,其應力和變形還應滿足建(構)筑物的要求。

6.1.17若某一種工作條件下存在多種工況,應先分析選定最危險工況。對于同一工作條件,應計算出

最危險工況的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當最危險工況難以確定時,應對同一工作條件下的不同工況分別進行穩(wěn)定

計算。對于臨水邊坡,應驗算水位驟降條件下的邊坡穩(wěn)定性。

6.1.18對影響道路安全的邊坡應計算下面兩種工況下的穩(wěn)定性:

——正常工況,邊坡處于天然狀態(tài)下的工況;

——非正常工況Ⅰ,邊坡處于暴雨或連續(xù)降雨狀態(tài)下的工況。

6.1.19處于地震動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15g的地區(qū)、安全等級為一級的公路邊坡,應驗算非正常工

況Ⅱ即地震作用下的邊坡穩(wěn)定性。

6.1.20應根據不同的工況選擇相應的抗剪強度指標。在計算非正常工況Ⅰ時,宜采用總應力法計算,

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層宜采用飽和固結不排水抗剪強度指標;采用有效應力法計算時,地下水位以下的地

層宜采用有效抗剪強度指標。

6.1.21邊坡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應不小于表5的規(guī)定值,當計算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小于表中的數(shù)值時,應調整邊

坡坡率或對邊坡進行加固處理,直至滿足穩(wěn)定性要求。

11

DB45/T2149—2020

表5邊坡安全系數(shù)

邊坡安全等級安全系數(shù)分析方法

正常工況1.20~1.30

一級簡化Bishop法(圓弧或任意形狀滑面)

非正常工況Ⅰ1.10~1.20

平面滑動面解析法(直線滑面)

正常工況1.15~1.25

二、三級不平衡推力法(任意滑面)

非正常工況Ⅰ1.05~1.15

注1:邊坡地質條件復雜或破壞后危害嚴重時,取大值;地質條件簡單或破壞后危害較輕時,取小值。

注2:邊坡破壞后的影響區(qū)域內有重要建筑物(橋梁、隧道、高壓輸電塔、油氣管道等)、村莊和學校時,取大值。

注3:非正常工況Ⅱ下的邊坡安全系數(shù)應符合JTGB02的規(guī)定。

注4:施工期的臨時邊坡安全系數(shù)不得小于1.05。

注5:路堤的安全系數(shù)應符合JTGD30的規(guī)定。

6.1.22定性分析、定量計算結論應統(tǒng)一,應以此結論為依據進行邊坡防護設計。

6.2土質邊坡

6.2.1土質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適用于以各類土或類土質(包括全風化巖、強風化巖、極軟巖、半成

巖等)為主要巖性的邊坡。

6.2.2土質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宜以定量計算為主,定性分析為輔;定性分析宜以工程地質類比法為

主要方法,定量計算應以平面滑動面解析法、簡化Bishop法或不平衡推力法為主要方法。

6.2.3土質邊坡的破壞模式判別應符合下列要求:

a)黏性土類邊坡應以圓弧滑動為主要破壞模式;

b)非黏性土類邊坡應以平面滑動為主要破壞模式;

c)強風化巖等類土質邊坡宜分別按平面滑動、圓弧滑動計算,取計算安全系數(shù)最小的方法所對應

的破壞模式為最可能發(fā)生的破壞模式;

d)存在有可能控制邊坡穩(wěn)定的結構面或軟弱夾層的邊坡,宜以復合滑動為主要破壞模式。

6.2.4圓弧滑動模式宜采用簡化Bishop法計算。

6.2.5高路堤應根據原場地巖土性質、填筑材料及填筑高度等條件,采用下列方法分析邊坡穩(wěn)定性:

a)當原場地地基均勻或為厚層土層時,宜采用圓弧滑動面分析;

b)當原場地地基存在高程變化較大的相對軟弱層時,宜采用折線形滑動面分析。

6.2.6路堤邊坡中的車輛荷載宜按均布荷載分布在路堤頂面。

6.2.7特殊土邊坡的穩(wěn)定性分析還應符合6.6的規(guī)定。

6.3軟質巖邊坡

6.3.1由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不大于15MPa的巖石組成的邊坡或坡體內夾雜有飽和單軸抗壓強度不大于

15MPa的巖層且其對邊坡穩(wěn)定起控制作用的邊坡,應按軟質巖邊坡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

6.3.2軟質巖邊坡的破壞模式主要受控于結構面,其整體破壞模式有崩塌、折線形破壞、順層滑動、

楔形體滑動等,符合以下特征:

——強度較高、坡率較陡的軟質巖邊坡容易發(fā)生崩塌破壞;

——有外傾結構面或以薄~中厚層軟巖為主的邊坡容易發(fā)生折線形破壞;

——層面外傾且坡面存在切斷巖層的邊坡容易發(fā)生順層滑動破壞;

——有外傾結構面組成楔形體時容易發(fā)生楔形體滑動破壞。

6.3.3軟質巖邊坡的穩(wěn)定性分析宜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計算為輔。

12

DB45/T2149—2020

6.3.4軟質巖邊坡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地質類比法和圖解分析方法,圖解分析方法宜以赤平投影

法為主要方法。

6.3.5對可能產生折線形破壞或順層滑動破壞的邊坡宜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計算穩(wěn)定性;有外傾的結構

面組成楔形體破壞時宜采用剛體極限平衡法計算楔形體的穩(wěn)定性。

6.3.6對受結構面控制可能存在多個滑動面的邊坡,應分別對各種可能的滑動面組合進行穩(wěn)定性計算,

并取最小穩(wěn)定性系數(shù)作為邊坡穩(wěn)定性系數(shù)。對多級滑動面的邊坡,應分別對各級滑動面進行穩(wěn)定性計算。

6.3.7對于邊坡巖體結構復雜、破壞機制不確定的安全等級為一級的邊坡,可采用數(shù)值分析法輔助分

析,但宜簡化地質模型和邊界條件。

6.3.8非正常工況Ⅰ下的邊坡穩(wěn)定性計算,軟質巖的力學參數(shù)取值應考慮飽水后的軟化效應。

6.4硬質巖邊坡

6.4.1全部由飽和單軸抗壓強度大于15MPa的巖石組成的邊坡,應按硬質巖邊坡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

6.4.2硬質巖邊坡的破壞模式主要受控于不利結構面,其整體破壞模式有崩塌、順層滑動、楔形體滑

動等,符合以下特征:

——陡傾的邊坡容易發(fā)生崩塌破壞;

——存在外傾結構面的邊坡容易發(fā)生順層滑動破壞;

——有外傾結構面組成楔形體時容易發(fā)生楔形體滑動破壞。

6.4.3硬質巖邊坡的穩(wěn)定性分析宜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計算為輔。

6.4.4硬質巖邊坡的定性分析方法宜以地質類比法和圖解分析法為主,圖解分析法宜以赤平投影法為

主要方法。

6.4.5對可能產生順層滑動破壞的邊坡宜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計算穩(wěn)定性;有外傾的結構面組成楔形體

破壞時宜采用剛體極限平衡法計算楔形體的穩(wěn)定性。

6.4.6層狀硬質巖邊坡的傾倒變形或潰屈破壞,應以工程地質定性分析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計算模型,

以數(shù)值分析法為輔助手段,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

6.4.7塊狀硬質巖邊坡的崩塌破壞,應根據劃定的危巖體和不穩(wěn)定巖體范圍,采取定性及定量的分析

方法,評價其穩(wěn)定狀況。

6.5巖土混合邊坡

6.5.1組成邊坡的地層中,土質(含類土質)、巖質兩部分所占比例都大于30%的邊坡,應按巖土混

合邊坡來分析。

6.5.2巖土混合邊坡的破壞模式主要受控于結構面及軟弱夾層,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a)巖質部分穩(wěn)定,土質邊坡部分發(fā)生滑動破壞,應按照6.2的要求分析、計算穩(wěn)定性;

b)沿土巖分界面發(fā)生滑動破壞,應根據土巖分界面的形狀按平面或折線形滑動面計算穩(wěn)定性;

c)受控于巖石結構面或軟弱夾層的滑動或崩塌破壞,應按照6.3的要求分析、計算穩(wěn)定性,且土

質邊坡部分宜視為巖質邊坡的附加載荷。

6.6特殊巖土邊坡

6.6.1由花崗巖殘積土、膨脹土或崩解性巖石等特殊性巖土組成的邊坡,其穩(wěn)定性分析除滿足以上常

規(guī)巖土邊坡的要求外,還應考慮這類巖土的特殊物理力學性質。

6.6.2花崗巖殘積土邊坡應分析圓弧滑動破壞和坡面沖刷破壞兩種破壞模式。

6.6.3膨脹土邊坡應分析圓弧滑動破壞和土層膨脹致使坡面土體發(fā)生向坡體外側的水平位移而形成的

破壞兩種破壞模式:

a)圓弧滑動破壞的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應符合6.2的規(guī)定;

13

DB45/T2149—2020

b)由于土體發(fā)生膨脹變形形成的破壞應計算膨脹土的膨脹力。

6.6.4崩解性巖石邊坡應分析順結構面(層)或土巖界面滑動破壞和巖體崩解碎裂后發(fā)生的崩塌、平

面滑動破壞兩種破壞模式,兩種破壞模式的穩(wěn)定性分析方法應符合6.2及6.3的規(guī)定,但巖土體參數(shù)宜

根據崩解性強弱進行折減。

7坡體穩(wěn)定設計

7.1一般規(guī)定

7.1.1路基邊坡在下列情況宜設置支擋結構:

——減少路塹邊坡薄層開挖、路堤邊坡薄層填方地段或加強路堤整體穩(wěn)定地段的陡坡路基;

——避免大量挖方、降低邊坡高度或加強邊坡穩(wěn)定性的路塹地段;

——發(fā)育有強崩解性巖、易風化軟化巖或特殊土的路段;

——受水流沖刷影響路堤穩(wěn)定的沿河、濱海等路堤路段;

——為節(jié)約用地、少占農田或保護重要的既有建筑物的路段;

——需采取措施保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敏感路段。

7.1.2邊坡的防護和加固設計按下列原則,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

a)應綜合考慮邊坡的地形、地質條件、邊坡高度、環(huán)境條件、工期、施工技術水平及難易程度等

因素,邊坡范圍存在重要構筑物的還應考慮構筑物與邊坡的相互關系;

b)若需要采用多種措施進行邊坡防護和加固,應綜合考慮各種措施的技術特點和用途,形成有機

的防護和加固體系;

c)應貫徹使用者優(yōu)先的設計理念,按根治、穩(wěn)定、綠化、美化、經濟的原則慎重選擇防護設計方

案。宜按生態(tài)防護、放緩邊坡卸載、圬工防護、錨桿(索)錨固防護、其它防護方式等的順序

選擇防護方案;

d)應根據施工期揭露的地質條件變化和監(jiān)測反饋的有關信息,完善和修正設計;

e)應論證采用新技術、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

7.1.3填方路基中的耕地路段、高填方路段、臨水路段和橋頭路段等,可采用支擋結構收縮坡腳;滑

坡路段應處治滑坡后再填筑路基。

7.1.4對確定采取坡體加固措施的邊坡,應根據邊坡的類型和地質特點、破壞模式、規(guī)模、施工條件、

邊坡影響范圍的構筑物分布情況等,按7.1.2的要求,結合下列規(guī)定,選擇坡體加固方案:

a)對于高陡地形邊坡,可采取各種類型的擋土墻、格構錨固等措施;

b)對于潛在滑動面較深的邊坡,宜選擇抗滑樁、排水隧道等措施;

c)對于可能有多層滑面的邊坡,宜采用錨固、抗滑樁等能控制多層滑面的措施;

d)對于臨水邊坡,可采用上部卸載、前緣反壓,輔以排水、防沖刷及支擋等的綜合措施;

e)對于處于變形階段的邊坡,應選用利于施工安全、機械化作業(yè)的措施;對于加速變形或刷坡危

險性較大的邊坡,可先采取應急措施臨時穩(wěn)定邊坡,然后再進行永久治理;

f)崩塌路段可采用邊坡錨固、柔性防護系統(tǒng)、(擋石墻、落石槽)攔截構造物、(明洞、棚洞)遮

擋構造物等防治措施;

g)設計方案應考慮被保護對象對滑坡的敏感程度,對變形敏感的邊坡,應采用能嚴格控制變形的

主動加固措施;

h)設計方案應考慮施工條件和施工階段的穩(wěn)定性,應滿足各施工階段的臨時邊坡穩(wěn)定要求。

7.1.5邊坡加固與支擋的方案布置應遵循固坡腳、強坡腰和護坡面相結合的原則。

14

DB45/T2149—2020

7.1.6支擋結構設計前應對擬加固的邊坡和地基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查明其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

不良地質和特殊性巖土的分布情況,以及支擋結構地基的承載力和錨固條件;合理確定巖土體(或填料)

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

7.1.7已發(fā)生變形的邊坡可采用基于強度折減的數(shù)值分析法進行穩(wěn)定性評價和推力計算,塑性區(qū)分析

時應調整泊松比υ滿足式(1):

sin?≥21υ?......................................(1)

式中:

υ——泊松比;

?——內摩擦角。

7.1.8支擋結構設計應滿足各種設計荷載組合下支擋結構的穩(wěn)定性、堅固性和耐久性要求;結構類型

選擇及設置位置應滿足安全可靠、經濟合理、便于施工養(yǎng)護的要求;結構材料應符合耐久、耐腐蝕的要

求。

7.1.9存在臨空外傾結構面的邊坡,支護結構基礎應置于外傾結構面以下穩(wěn)定地層內。

7.1.10路基支擋結構應與橋臺、隧道洞門、既有支擋結構物及邊坡防護、排水系統(tǒng)等協(xié)調配合,銜接

平順。

7.1.11坡腳擋土墻、抗滑樁的計算應充分考慮加深邊溝的影響。

7.1.12改擴建工程中的支擋結構設計應采取措施減少對既有路基行車的干擾,滿足既有路基的行車安

全。

7.1.13支擋防護設計應采用動態(tài)設計,應掌握分析邊坡開挖全過程中所揭示的巖土地質狀況及邊坡監(jiān)

測反饋的信息資料,當發(fā)現(xiàn)有與原設計較大不符的地質條件或變形異常情況,應對原設計進行復核、修

改和補充。

7.1.14支擋防護設計應設置完善的地表防水、截水和排水系統(tǒng),當?shù)叵滤桓呋蛴刑厥庖髸r,還應

設置地下排水系統(tǒng)。

7.1.15高填方、深路塹以及設置支擋工程、錨固工程的路段,宜設置檢修臺階,檢修臺階可與急流槽

合并設計。

7.2橫斷面設計

7.2.1在滿足邊坡穩(wěn)定的前提下,邊坡橫斷面形式應結合邊坡巖土的自然屬性合理選擇,并與周邊地

形、地貌相適應。

7.2.2邊坡橫斷面宜采用臺階式,其尺寸和坡率應符合JTGD30的相關規(guī)定。無外傾結構面的硬質巖

邊坡可采用折線式。

7.2.3土質邊坡每級高度宜為6m~10m,軟質巖邊坡每級高度宜為8m~10m,硬質巖邊坡每級高度宜

為10m~15m。特殊巖土邊坡的每級高度應取低值,邊坡地質條件較好時,可取高值。

7.2.4路堤邊坡的橫斷面按下列規(guī)定設計:

a)當場地、地形和填料等不受限制時,可采取調整邊坡坡率、設置抗滑平臺或反壓體等措施來增

強路堤邊坡穩(wěn)定性;

b)當場地、地形和填料等受到限制,不能通過放緩坡率來穩(wěn)定路堤時,宜采用提高原場地地基強

度、阻滑鍵、加筋土、泡沫輕質土、擋土墻和抗滑樁等措施來增強路堤邊坡穩(wěn)定性;

c)反壓護道填料宜與路堤的變形性能相協(xié)調,處于水下時應采用碎石、塊石等填料,反壓體寬度

和高度應由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來確定;

d)抗滑措施應通過穩(wěn)定性計算確定。

15

DB45/T2149—2020

7.2.5反壓護道宜設置在坡腳土地征用條件較好、填料來源豐富的路段,護道高度不宜大于路堤高度

的1/2,施工時應與路堤一起填筑。

7.2.6路塹邊坡坡率應根據地形、巖性、結構面和坡面的組合關系、氣候、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區(qū)域內

自然斜坡、人工邊坡的穩(wěn)定坡度等綜合確定,總體符合下陡上緩的原則,且應滿足下列規(guī)定:

a)土質邊坡的坡率宜為1:1~1:1.75,土層穩(wěn)定性較好時取大值,較差時取低值;

b)安全等級為一級的軟質巖邊坡,單級坡率不宜陡于1:0.75,綜合坡率不宜陡于1:1;其余軟

質巖邊坡的綜合坡率不宜陡于1:0.75;

c)順層邊坡的單級坡角不宜陡于巖層的傾角;

d)無外傾結構面的硬質巖邊坡坡率可取1:0.1~1:0.5,宜結合停車視距和行車舒適性的要求綜

合確定;

e)軟質巖與硬質巖互層的邊坡坡率按軟質巖邊坡設計;

f)巖土混合邊坡的土質邊坡部分和巖質邊坡部分的坡率設計應分別滿足上述要求;

g)對穩(wěn)定性較差且高度較大的邊坡,宜優(yōu)先采用在坡頂設置寬平臺或放緩坡率等減載措施;

h)當坡率受條件限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采取適宜的加固與支擋措施。

7.2.7當場地條件允許時,邊坡開挖、減載和反壓護道措施宜配合使用。

7.2.8用于減少邊坡開挖或填筑高度和規(guī)模的重力式擋土墻或抗滑樁,擋墻受荷段高度不宜大于8m,

抗滑樁受荷段長度不宜大于12m。

7.3軟質巖邊坡

7.3.1軟質巖邊坡的支擋防護方案應根據邊坡的開挖條件、地質條件和施工季節(jié)進行選擇。

7.3.2軟質巖邊坡支擋防護設計應對支護施工時機及施工程序作出規(guī)定,支護施工應遵循分級分區(qū)實

施的原則,開挖一級防護一級,最大限度地縮小開挖面的裸露面積和裸露時間。

7.3.3當順層邊坡設計坡角大于層面傾角時,應設置預應力錨索、錨筋樁、抗滑樁等對邊坡進行預加

固。

7.3.4當開挖深度或挖方量較大時,特別是橫切山脊時,邊坡支擋防護方案應充分考慮邊坡卸荷造成

的應力松弛及回彈變形對邊坡穩(wěn)定性的不利影響。

7.3.5錨桿(索)的設計除應符合JTGD30、GB50086的規(guī)定外,還應滿足下列要求:

a)加固深度小于12m時,宜采用全長黏結型普通錨桿;當滑動面較深、變形可能較大時,應采

用預應力錨桿(索);

b)預應力錨桿(索)宜采用壓力分散型,預應力錨桿也可采用拉力分散型;

c)宜采取擴大錨頭或錨固段壓力注漿等措施,減少預應力錨桿(索)的預應力損失;

d)錨桿的布置間距應根據邊坡地層性質、所需提供的總錨固力及單錨承載力設計值確定,一般宜

為2.5m~4.0m;

e)錨桿(索)的安設方向宜盡量與巖體的外傾結構面垂直,但入射角不宜大于35°,且不宜小

于10°;

f)錨孔內宜采用低壓或重力注漿,注漿材料宜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M30的純水泥漿或水泥砂漿;

g)軟質巖邊坡中,普通錨桿應穿過潛在滑面至穩(wěn)定地層不小于4m,預應力錨索的單元錨固段長

度不宜小于4m,并不宜大于10m;

h)對無類似錨固經驗地層中的錨桿(索),應進行現(xiàn)場拉拔試驗檢驗錨桿(索)的錨固性能;

i)預應力錨桿(索)的預應力張拉值不應超過錨桿(索)設計拉拔力,鎖定值不應超過設計拉拔

力的80%;

j)邊坡表面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的框架格構梁與錨桿(索)連接,格構梁與坡面的結合部位,應有

完善的防、排水構造設計;

16

DB45/T2149—2020

k)格構梁斷面高×寬不宜小于300mm×300mm,最大不超過600mm×5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

低于C25;

l)坡腳處的格構梁底面應深入地面下,并不高于排水溝溝底,或在坡腳設置矮墻與格構梁相接;

m)普通錨桿的錨頭可彎起后與格構梁的主筋焊接相連,預應力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