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第十三章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一組潛伏時間長,一旦發(fā)病不能自愈,且很難治愈的非傳染性疾病。常見病、多發(fā)病潛伏期長多因素致病一體多病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主要類型:
1、心腦血管2、腫瘤疾病3、代謝性疾病4、精神疾病5、口腔疾病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中國慢病現(xiàn)患情況高血壓患者2002年1.6億,目前約2億;估計糖尿病患者4000多萬;心?;颊?00萬,年新發(fā)50萬;腦卒中患者700萬,年新發(fā)200萬;我國每年癌癥發(fā)病200萬,死亡150萬。4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2003年,我國居民因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五種慢性病就診高達6.51億人次,占門診總人次數(shù)的14.5%,其中高血壓、糖尿病就診分別達1.9億人次與4703.9萬人次。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2003年因惡性腫瘤、腦血管病、心臟病、高血壓及糖尿病等五種慢性病兩周就診患者中,勞動力人口約占一半。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據(jù)全國疾病監(jiān)測資料統(tǒng)計顯示,中國慢性病死亡占總死亡的比例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從1991年到2000年,腦血管病、冠心病、支氣管肺癌、肝癌、乳腺癌、糖尿病以及交通傷害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2000年,心腦血管疾病死亡近250萬人,其中腦血管病139.5萬、缺血性心臟病51.5萬,高血壓病23.7萬。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慢性病多為終身性疾病,預后差,并常伴有嚴重并發(fā)癥及殘疾,使存活者的生命質量大大降低。以糖尿病為例,患者腎功能衰竭發(fā)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7倍。2001年對我國30個省市大醫(yī)院住院的糖尿病病人調查發(fā)現(xiàn):73%糖尿病患者患有一種以上的并發(fā)癥,其中60%患者合并高血壓及心腦血管病變,1/3合并糖尿病腎病,1/3合并眼病。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疾病負擔不堪重負經濟負擔生活質量惡化疾病負擔間接經濟負擔包括因病損失的工作時間、因病而降低工作能力引起的經濟損失,因病而引起的過早死亡損失的工作時間;陪護人員、親友損失的工作時間。直接經濟負擔包括提供服務的費用(醫(yī)藥費、住院費和預防經費)和接受服務的費用(患者及陪護人員的差旅費、伙食費、營養(yǎng)食品費等生命年的損失經濟負擔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慢性病給居民家庭和個人,尤其是給農村居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慢性病與貧困的惡性循環(huán),將使人們陷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困境。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WHO及中國高血壓聯(lián)盟1999年的高血壓定義:未服用藥物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一、高血壓10月8日-高血壓日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根據(jù)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不同,將其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兩類,以前者為多見,又稱高血壓病(PH)(PrimaryHypertension)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高血壓患病率持續(xù)增長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目前,我國人群高血壓知曉率、治療及控制率都處于低水平。在知曉有高血壓的人中,有效控制率只有6.1%,約323萬人。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流行特點發(fā)病率高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慢病危險因素水平持續(xù)上升,高血壓成為重要的中間危險因素
結局心血管疾病腦卒中周圍血管病變癌癥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中間危險因素血壓血脂血糖肥胖/超重行為危險因素不平衡膳食體力活動不足吸煙飲酒不可改變因素年齡性別遺傳因素
社會經濟文化環(huán)境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危險因素
遺傳、職業(yè)、吸煙、年齡、食鹽、體重、飲酒、體力活動缺乏、精神因素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在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食物供應不斷豐富的20年中,人們偏離“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費行為亦日益突出。主要表現(xiàn)為:肉類和油脂消費的增加導致膳食脂肪供能比的快速上升,以及谷類食物消費的明顯下降,食鹽攝入居高不下。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居民身體活動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而人們自主鍛煉身體的意識和行動并未隨之增加。2000年全國體質調研和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調查結果一致表明:我國居民每周參加3次以上體育鍛煉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以30-49歲的中年人鍛煉最少。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臨床表現(xiàn)(一)一般表現(xiàn)
多起病緩慢,血壓增高,頭痛、頭昏、失眠等,與血壓水平不一定相關。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二)并發(fā)癥腦
腦血管意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高血壓腦病腎
蛋白尿、腎功不全眼底改變
眼底動脈硬化、眼底出血、視乳頭水腫心
高心病、冠心病其他主動脈夾層等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診斷
1、診斷血壓測量方法:偶測血壓、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2、分類3、危險分層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血壓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測血壓
選擇合適的測壓環(huán)境:患者應在安靜、溫度適當?shù)沫h(huán)境里休息5~10分鐘,衣袖與手臂間不應過分束縛,避免在應激狀態(tài)下如膀骯充盈或吸煙、受寒、喝咖啡后測壓。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測血壓
使患者上肢裸露伸直并輕度外展,肘部置于心臟同一水平;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氣袖均勻緊貼皮膚纏于上臂,約在肘窩以上約3cm處,將聽診器胸件置于肱動脈搏動處(不能塞在氣袖下);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向氣袖內充氣,邊充氣邊聽診,待肱動脈搏動聲消失,水銀柱再升高20~30mmHg后,緩慢放氣,雙眼觀察汞柱下降,平視汞柱表面根據(jù)聽診結果讀出血壓值。同樣的方法測定兩次,間歇1分鐘左右,取其較低值。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第一次測血壓應同時測雙側上肢,以后以血壓偏高者為準。(雙上肢血壓可相差2-10mmHg,如相差20以上,則相應上肢血管可能存在問題。)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則為高血壓;血壓<90/60mmHg為低血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稱為脈壓,正常約為30-40mmHg。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表1
類別收縮壓舒張壓正常血壓<120<80正常高值130-13985-891級高血壓(輕度)140-15990-992級高血壓(中度)160-179100-1093級高血壓(重度)≥180≥110單純收縮期高血壓≥140<90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高血壓是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后果是心血管疾病,故對其評價除血壓的測量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其產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進而確定干預血壓的方法。高血壓病人的心血管危險絕對水平分層是根據(jù)由其他危險因素的存在情況、并存的臨床情況和器官的損害情況等來確定。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吸煙高脂血癥糖尿病年齡>60歲男性絕經后女性家族史(女<65歲,男<55歲)肥胖(腰圍女>80cm,男>85cm)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血壓 其他危險因素和病史 1級 2級 3級 無其他危險因素低危中危極高危1-2個危險因素中危中危極高危>3個危險因素高危高危極高危靶器官損害或糖尿病極高危極高危極高?;虿⒋媾R床情況
危險分層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十年內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概率低?;颊撸?5%中?;颊?5%-20%高?;颊?0%-30%很高危患者>30%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治療目的
控制血壓,使血壓長期保持在一適當水平,以延緩心腦腎損害原則
監(jiān)測病人的血壓和各種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為基礎,堅持長期藥物治療。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治療(一)非藥物性治療1、合理膳食2、減重3、運動4、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5、氣功及其他生物行為方法運動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1、用藥指征(二)降壓藥物治療治療2、常用藥物3、用藥選擇4、降壓目標及應用方法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治療1)利尿劑2)
—受體阻滯劑3)鈣拮抗劑(CCB)4)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6)-受體拮抗劑7)其他2、常用藥物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治療3、用藥選擇凡能有效控制血壓并適宜長期治療的藥物就是合理的選擇1)合并心力衰竭者,宜選擇ACEI、利尿劑2)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者,宜用利尿劑、長效二氫吡啶類CCB3)合并DM、蛋白尿或輕、中度腎功不全者(非腎血管性),可選ACEI4)AMI后者,可選無內在擬交感活性的
—受體阻滯劑或ACEI5)對脂代謝異常者不宜用
—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可選
-受體拮抗劑6)伴妊娠者,不宜用ACEI,可選甲基多巴7)其他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4、降壓目標及應用方法1)降壓目標
一般降至140/90mmHg以下,對于中青年患者(60歲以下)、高血壓并DM或腎臟病變者,其治療目標為130/85mmHg以下。2)應用方法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治療1)采用最小有效劑量,從小劑量始,通常終生治療,非藥物治療為基礎。3)為使降壓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應,可聯(lián)合用藥。4)對老年性及重度高血壓不宜降壓過速或過低2)選用一天一次可保持24小時降壓作用的藥物。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干預的科學基礎
處于低危險狀態(tài)健康疾病進入疾病危險狀態(tài)發(fā)生早期改變出現(xiàn)臨床癥狀不同的預后疾病臨床干預預防干預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2024/12/124747慢性病防控策略
冠心病腦卒中數(shù)種腫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和肺氣腫疾病高?,F(xiàn)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血糖體重過重及肥胖吸煙膳食不合理
酗酒缺乏運動精神壓力與緊張行為危險因素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早期診斷個體化指導和干預規(guī)范化管理康復三個人群三個環(huán)節(jié)六種手段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防治策略與防治措施:1)預防為主一級預防-一般人群二級預防-高危人群三級預防-病人2)以健康促進為手段,社區(qū)綜合防治為原則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血壓管理內容高血壓的早期發(fā)現(xiàn)及途徑高危人群的識別與干預患者的隨訪管理患者全面健康檢查流程高血壓篩查流程隨訪管理流程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血壓管理內容高血壓的早期發(fā)現(xiàn)及途徑機會性篩查就醫(yī)中通過血壓測量發(fā)現(xiàn)或確診高的血壓患者;社區(qū)血壓測量點檢出的高血壓患者。重點人群篩查各級醫(yī)療機構首診測壓(35歲及以上)發(fā)現(xiàn)的高血壓患者。高危人群篩查登記、確診的高血壓患者。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血壓的早期發(fā)現(xiàn)及途徑健康體檢
從業(yè)人員健康體檢、職工健康檢查時檢出高血壓患者。居民健康建檔
在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中發(fā)現(xiàn)的高血壓患者。收集社區(qū)內已確診患者信息
利用家庭訪視等機會收集不在社區(qū)確診的患者信息。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危人群的識別與干預高危人群的識別標準
具有下列一項及以上危險因素者,視為高危人群:收縮壓介于120~139mmHg之間和/或舒張壓介于80~89mmHg之間;超重或肥胖(BMI≥24kg/m2和/或腰圍男性≥85cm,女性≥80cm);高血壓家族史(一、二級親屬);長期過量飲酒(每日飲白酒≥100m1且每周飲酒≥4次);長期膳食高鹽(食鹽量≥10克/日)。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危人群的識別與干預高危人群的識別渠道機會型篩查:日常門診檢查、社區(qū)內巡回醫(yī)療、患者家庭訪視等巡回以識別高危人群;健康體檢:轄區(qū)職工體檢和就業(yè)體檢;重點人群篩查:35歲及以上首診測量血壓、社區(qū)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等機會識別高危人群。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危人群的識別與干預高危人群的干預登記造冊,建立信息庫,進行定期隨訪和管理;針對危險因素,進行個體化生活方式指導;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患者隨訪管理隨訪管理內容測量血壓。詢問癥狀和生活方式(上次隨訪到此次隨訪期間):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煙、飲酒、運動、攝鹽情況、心理狀態(tài)等。評估是否存在危急癥狀:如出現(xiàn)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意識改變、劇烈頭痛或頭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痛、心悸胸悶、喘憋不能平臥及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時血壓高于正常等危險情況之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須在處理后緊急轉診。對于緊急轉診者,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身體測量:測量身高、體重、心率、腰圍。計算體重指數(shù)(BMI)。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患者隨訪管理隨訪管理內容了解患者服藥情況。根據(jù)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和臨床表現(xiàn),進行評估和分類干預。血壓控制滿意、無藥物不良反應、無新發(fā)并發(fā)癥或原有并發(fā)癥無加重者,預約進行下一次隨訪時間。對第一次出現(xiàn)血壓控制不滿意,即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藥物不良反應者,結合其服藥依從性,增加現(xiàn)用藥物劑量、更換或增加不同類的降壓藥物,2周時隨訪。對連續(xù)兩次出現(xiàn)血壓控制不滿意或藥物不良反應難以控制以及出現(xiàn)新的并發(fā)癥或原有并發(fā)癥加重者,轉診到上級醫(yī)院,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并在下一次隨訪時評估進展。告訴患者出現(xiàn)哪些異常時應立即就診。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患者隨訪管理隨訪管理形式:門診隨訪管理:適用于定期去醫(yī)院就診的患者。門診醫(yī)生利用患者就診時開展患者管理,并按照要求填寫高血壓患者管理隨訪卡。社區(qū)隨訪管理:有條件的社區(qū),對于行動不便或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定期去醫(yī)院就診的患者,社區(qū)醫(yī)生可通過在社區(qū)設點或上門服務開展患者管理,并按要求填寫高血壓患者管理隨訪卡。條件不成熟的社區(qū),對行動不便或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定期去醫(yī)院就診的患者,可通過固定時間把患者集中等形式開展患者群體管理,并按要求填寫高血壓管理隨訪卡。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血壓患者全面健康檢查健康檢查頻次:每年應至少進行1次,可與隨訪相結合。健康檢查內容:體內容參照《城鄉(xiāng)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規(guī)范》健康體檢表。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高血壓的預防和管理措施1、限鹽2、清淡飲食、鉀鎂的補充3、限酒4、減重5、適度增加體力活動6、戒煙、心理因素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二、腫瘤癌癥是以細胞異常增殖及轉移為特點的一大類疾病。其發(fā)病與環(huán)境、不良生活方式、遺傳等有關。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中國常見癌瘤分布乳腺癌——散發(fā)分布鼻咽——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食管癌——河南、河北、山西胃癌——西北及沿海各省(甘肅、青海、寧夏、江蘇、浙江等)肝癌——東南沿海(上海、廣西、福建、江蘇、廣東)肺癌——京、滬、津、遼寧、吉林、河北等宮頸癌——山西、內蒙、陜西、湖北、江西等大腸癌——浙江和長江下游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流行病學——人群分布年齡性別:男>女,但乳腺癌、膽囊癌、甲癌卻相反職業(yè):掃煙囪工人→陰囊癌(Pott,1775年〉
苯胺染料工人→膀胱癌(Rehn,1895年)種族:鼻咽癌——
廣東人皮膚癌——
白種人口腔癌——
印度人胃癌——
日本人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危險因素:1、吸煙2、不健康飲食及活動少3、生物感染因素4、遺傳因素5、職業(yè)、環(huán)境因素6、精神因素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腫瘤發(fā)生的內在因素
1.遺傳因素:多數(shù)不是腫瘤直接遺傳,而是有遺傳易感性。
(1)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家族多發(fā)性結腸息肉病。
(2)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如Fanconi貧血→易發(fā)生白血病.
(3)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起協(xié)同作用,環(huán)境因素更為重要。如鼻咽癌、食道癌、肝癌、胃癌、大腸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2.免疫因素:主要是細胞免疫,如T細胞活化、B淋巴細胞釋放淋巴因子、NK細胞可殺傷腫瘤細胞。
4.性別因素:如女性生殖器官、甲狀腺癌女性多發(fā),而食管癌、肺癌、肝癌男性多發(fā)。
5.年齡因素:癌主要發(fā)生于40歲以上的成人。肉瘤多發(fā)于青少年。
6.激素因素:如乳腺癌、宮頸癌等與雌激素分泌過多有關。3.種族因素:如廣東人鼻煙癌多見。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直接作用
易感人群誘發(fā)的主要腫瘤
烷化劑白血病
氯乙烯塑料工人肝血管肉瘤
苯白血病
砷
鎳煉鎳工人鼻癌、肺癌
鉻
鎘接觸者化療病人橡膠工人染料工人礦工
農藥工人皮膚癌、肺
癌和肝癌接觸者鼻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主要的化學致癌物及易感人群和誘發(fā)的腫瘤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間接作用
易感人群誘發(fā)的主要腫瘤芳香胺膀胱癌
石棉纖維礦工
多環(huán)芳烴肺癌
胃癌
亞硝胺肝細胞性肝癌
染料工人
橡膠工人胸膜間皮瘤吸煙
熏烤魚肉亞硝酸鹽
污染食物黃曲霉毒素污染食物肝細胞性肝癌主要的化學致癌物及易感人群和誘發(fā)的腫瘤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1)RNA致瘤病毒:
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淋巴瘤人乳頭狀病毒(HPV)生殖器區(qū)域鱗癌
EBV:淋巴瘤、鼻咽癌
HBV:肝細胞性肝癌(2)DNA致瘤病毒
病毒和細菌致癌(4)寄生蟲:日本血吸蟲病致結腸癌
埃及血吸蟲病致膀胱癌
華支睪吸蟲病膽管癌
(3)幽門螺桿菌:胃惡性淋巴瘤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是否存在腫瘤應綜合判斷:基本查體X線B超腫瘤標志物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腫瘤類型首選標志物補充標志物肺癌肝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胰腺癌卵巢癌睪丸腫瘤宮頸癌膀胱癌骨髓瘤CEA、NSE、CFRA21-1AFPCA15-3、CEACA724PSACEACA199CA125AFP、HCGSCC-本-周蛋白、β2-MGTPA、SCC、ACTH、CT、唾液酸AFU、γGT、CEA、ALPHCG、CT、鐵蛋白CEA、CA199、CA242PAPCA199、CA50CA50、CEA、CA125CEA、HCG、CA199CA125、CEA、TPATPA、CEA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胚胎抗原
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結直腸癌:60%;腺癌中敏感性高于上皮癌胃癌、肺癌等。吸煙引起升高(~20%)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原發(fā)性肝癌:敏感性70%-80%,特異性>80%。另見于睪丸癌、畸胎瘤、肝硬化及肝炎等。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糖類抗原的一般臨床應用指征CA19-9胰腺癌;胃腸道和肝膽道腫瘤CA15-3乳腺癌;肺腺癌、卵巢、肝等CA125卵巢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肝癌、肺癌CA50胰腺癌、乳腺癌、肺癌、胃腸道和肝膽腫瘤CA242
結直腸癌、胰腺癌、卵巢癌等CA72-4
胃癌;卵巢、胰腺、乳腺…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PSA血清檢查的現(xiàn)實情況PSA的正常值為4ng/ml
在2~10ng/ml有交叉情況假陽性會在4-10ng/ml出現(xiàn).65%良性錯判假陰性會在2-4ng/ml出現(xiàn).20%癌癥漏檢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分子量為80KD的蛋白酶,主要來源于神經細胞核神經內分泌細胞,以及這些細胞引發(fā)的腫瘤細胞中NSE是檢測小細胞肺癌的首選的腫瘤標志物NSE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和精原細胞瘤的腫瘤標志物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1、一級預防以預防癌癥發(fā)生為目標,避免接觸已知的致癌因素和危險因素通過某些措施,增強保健意識,達到防癌目的WHO癌癥專家稱1/3癌癥是可以預防的流行病資料顯示,致癌物大量存在于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它的侵入和人們不良生活行為有關預防控制措施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飲食因素(腌制品,化學甜味劑﹑缺少纖維素等)不良嗜好(煙酒發(fā)霉食物﹑用藥不當)個人衛(wèi)生不良(早婚﹑多產﹑性生活等)職業(yè)(生產環(huán)境、接觸物)生態(tài)環(huán)境(空氣、土壤、水、紫外線)腫瘤的發(fā)病80%以上與不良生活行為有關,故為“生活方式癌”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健康教育加強防癌教育,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加強勞動保護、環(huán)境保護合理用藥講究衛(wèi)生(口腔、性、飲食)消除職業(yè)致癌因素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具體措施:1、注意飲食營養(yǎng)平衡、不偏食2、不反復吃完全相同的飲食,不長期服用同一種藥物3、飲食適度、不過飽4、不吸煙5、適量攝入富含維生素A、C、E和纖維素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6、避免過多飲酒7、少吃過咸過熱的食物8、少吃燒焦油炸的食物9、不吃發(fā)霉的食物10、避免過度日曬11、避免過度營養(yǎng)12、保持個人的清潔衛(wèi)生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避免過度緊張、壓力避免過度疲勞、體力透支性情樂觀、開朗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2、二級預防是指致癌因子雖已侵入人體,但腫瘤尚未形成或尚未臨床發(fā)作時阻斷腫瘤發(fā)生、發(fā)展進程的措施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是腫瘤二級預防的策略核心,合理治療以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通過二級預防約1/3癌癥可以得到控制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有價值的篩查宮頸脫落細胞涂片法宮頸癌體檢法、鉬靶X線、B超乳房癌甲胎蛋白檢驗、B超肝癌直腸指檢直腸癌纖維結腸鏡大腸癌食管拉網(wǎng)食管癌糞隱血+胃鏡胃癌EB病毒鼻咽癌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篩查對象:高危人群及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40歲以上有乙肝﹑丙肝史胃息肉、經久不愈的胃潰瘍、萎縮性胃炎伴腸化生、胃部分切除術后等家族性大腸息肉﹑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慢性乳腺病﹑有乳腺癌家族史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社區(qū)登記、定期隨訪或督促可疑病例安排進一步檢查,直至排除或確診,一旦確診即導入有效??浦委熑橄侔└呶D女要教會她們自己檢查乳房的方法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腫瘤防治機構提出十大癥狀以提高對常見腫瘤的警惕身體任何部位的腫塊身體任何部位沒有外傷而發(fā)生的潰瘍,特別是經久不愈的不正常的出血或分泌物進食時胸骨后灼痛、脹悶、異物感或進行性加重的吞咽不順久治不愈的干咳、聲音嘶啞或痰中帶血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欲減退、又未找出原因大便習慣改變或有便血鼻堵、鼻出血、單側頭痛或伴有復視贅生物或黑痣突然增大或破潰、出血或毛發(fā)脫落無痛性血尿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3、三級預防提高病人的治愈率、生存率,提高生命質量,臨終關懷。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1)腫瘤康復期病人生活指導飲食消化吸收富含蛋白質、纖維素某些嗜好戒煙酒體育鍛煉不宜過度工作取決于年齡、工作的輕重及腫瘤的程度、部位性生活問題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2)腫瘤康復患者的心理支持初診時焦慮——確診緊張——術后或放﹑化療后放松每次復查或有不適時緊張狀態(tài)又出現(xiàn)。多做解釋,說明實際情況得到病人配合對晚期病人悲觀抑郁,應實事求是分析病情,了解病人心理情況,給予至誠的關心和愛護,多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3)關心腫瘤患者的定期隨訪注意術后器官功能的影響,放、化療的副反應,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下降及早發(fā)現(xiàn)腫瘤的轉移、復發(fā),再次原位癌的發(fā)生,及時治療定期隨訪、督促執(zhí)行,與??漆t(yī)生聯(lián)系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4)努力促成腫瘤康復患者回歸社會治療腫瘤目的是完全康復和回歸社會大力宣傳腫瘤是可治之癥,不是傳染病腫瘤病人需要關愛和尊重動員社會資源,對腫瘤病人回歸社會給予支持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5)晚期腫瘤患者的醫(yī)學照顧
營養(yǎng)注意水電解質平衡止痛并發(fā)癥的防治(感染、出血、癌熱等)整合家庭與社會的資源予以幫助臨終關懷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病因不十分清楚,但認為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慢性支氣管炎(CB)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fā)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征。COPD與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密切相關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
阻塞性肺氣腫指肺部終末細支氣管遠端(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氣道氣腔出現(xiàn)異常持久的擴張,并伴有肺泡壁和細支氣管的破壞而無明顯的肺纖維化。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概念如果患者只有慢性支氣管炎或(和)肺氣腫,而無氣流受限,則不能診斷為COPD,而視為COPD的高危期。支氣管哮喘氣流受限具有可逆性,不屬于COPD。一些已知病因具有特征病理表現(xiàn)的氣流受限疾病,如肺囊性纖維化、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閉塞性細支氣管炎均不屬于COPD。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當前全球第4位死亡原因2000年WHO估計全世界有274萬人死于COPD每年COPD可能影響多達6億人據(jù)世界銀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1990年COPD在疾病造成的負擔中位居第12位,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疾病負擔第五位,并成為第三大死亡原因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我國COPD流行病學概況中國呼吸病死亡城市第4位(13.89%),農村第一位(20.04%)全國每年因COPD死亡100萬人,COPD致殘500萬-1000萬人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危險因素1、吸煙(smoking)
2、職業(yè)性粉塵和化學物質,煙霧、過敏原、工業(yè)廢氣等;
3、大氣污染(airpollution4、感染(infection),病毒、細菌和支原體等;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6、其他因素,機體內在因素、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營養(yǎng)等突變;
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臨床表現(xiàn)(Clinicalsituation)慢性咳嗽終身不愈晨間咳嗽明顯夜間可有咳嗽慢性咳痰任何形式氣短、呼吸困難喘息和胸悶(標志性癥狀)進行性持續(xù)性、活動后加重、呼吸道感染后加重危險因子暴露史吸煙職業(yè)性粉塵和化學物質來源于烹調和燃料的煙霧癥狀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輔助檢查——肺功能檢查是COPD診斷、嚴重程度、預后、療效評價的主要指標。FEV1/FVC是評價氣流受限的敏感指標。FEV1預計值是評估COPD嚴重程度的良好指標。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F(xiàn)EV1/FVC<70%及FEV1<80%預計值,可確定有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TLC、FRC、RV、RV/TLC增高,提示肺過度充氣。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輔助檢查——肺功能檢查主要表現(xiàn)為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RVFEV1正常RVFEV1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診斷(Diagnosis)COPD有暴露于危險因子的歷史;慢性咳嗽、咳痰和氣促;肺功能檢查提示有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有暴露于危險因子的歷史的咳嗽、咳痰的患者即使無呼吸困難癥狀也應該作肺功能檢查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診斷的必備條件。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FEV1/FVC<70%及FEV1<80%預計值可確定為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13.主要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COPD嚴重程度分級分級特癥0:危險期有患COPD的危險因素,正常肺功能,慢性咳嗽、咳痰Ⅰ:輕度FEV1/FVC<7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Ⅱ:中度FEV1/FVC<70%,50%≤FEV1<8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氣促Ⅲ:重度FEV1/FVC<70%,30%≤FEV1<50%預計值,有或無慢性咳嗽、咳痰、氣促Ⅳ:極重度FEV1/FVC<70%,FEV1<30%預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技能提升與晉升培訓合同(2篇)
- 承包木炭包生產銷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私募基金持股合同協(xié)議書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院與急診科醫(yī)生簽訂的勞動合同3篇
- 2025年度外墻保溫工程安全質量監(jiān)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農田灌溉自動化設備采購合同4篇
- 2025版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租賃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生態(tài)住宅幕墻勞務分包合同(綠色住宅社區(qū))6篇
- 2025年度室內空氣凈化與裝修改造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個人二手房買賣合同模板(帶家具家電)
- 2024年供應鏈安全培訓:深入剖析與應用
- 飛鼠養(yǎng)殖技術指導
- 壞死性筋膜炎
- 整式的加減單元測試題6套
- 股權架構完整
- 山東省泰安市2022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生物試題
- 注塑部質量控制標準全套
- 人教A版高中數(shù)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直線和圓的方程-經典例題及配套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銀行網(wǎng)點服務禮儀標準培訓課件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數(shù)一數(shù)(二)》 北師大版
- 晶體三極管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