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語文真題分類匯編一一教師版一一
專題07文言文對比閱讀
(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
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毛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思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
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出師表》節(jié)選)
【乙】
二年春三月庚午,大司馬大將軍光①薨。上②始親政事,又思報大將軍功德,乃復使樂平侯山③領④
尚書事,而令群臣得奏封事,以舛下情。五日一聽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以傅奏中其言,考試功能。
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也,厚加賞賜,至于子孫,終不改易。樞機周密,品式備具,上下相安,莫有茍
且⑦之意也。
(《漢書》節(jié)選)
[注]①光:大將軍霍光。②上:漢宣帝。③山:霍山,霍光的兄孫。④領:兼任之意。⑤傅奏:陳奏,
向君上報告。⑥異善:特殊貢獻。⑦茍且:敷衍。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1)以為先帝遺德
(2)以期下情
2.翻譯下列句子。
(1)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2)上下相安,莫有茍且之意也。
3.甲文中諸葛亮給后主的建議與乙文中漢宣帝的治國舉措有相通之處,請完成下表:
諸葛亮的建議(簡要概括)漢宣帝的治國舉措(用原文回答)
①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
論功行賞②
【答案】1.發(fā)揚光大知道,了解2.(1)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的禮遇,想要
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2)朝廷上下和諧相處,同心同德,沒有人抱著茍且敷衍的態(tài)度辦事。3.①廣開言路(意思相近即
可)
②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于子孫,終不改易。
【解析】L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來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光:發(fā)揚光大。
(2)句意:來了解地方百姓的情況。知:知道,了解。
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
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重點字詞:
(1)蓋:大概是;追:追念;殊遇:特殊的禮遇;欲:想要;報:報答。
(2)相安:和諧相處,沒有矛盾;莫:沒有;茍且:敷衍。
3.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根據(jù)甲文“誠宜開張圣聽”可知,諸葛亮建議后主要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與漢宣帝“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
下情”的治國舉措相通,故①處答案可概括為:廣開言路。
根據(jù)乙文“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于子孫,終不改易”可知,漢宣帝的治國舉措為:凡任
侍中、尚書的官員有功應當升遷,或有特殊成績,就厚加賞賜,甚至及于他們的子孫,長久不改變。這與
諸葛亮給后主的建議“論功行賞”相通,故②處答案為:侍中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厚加賞賜,至于子孫,
終不改易。
【點睛】參考譯文:
甲文:先帝開創(chuàng)的大業(yè)未完成一半?yún)s中途去世了?,F(xiàn)在天下分為三國,蜀漢國力薄弱,處境艱難。這確實
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不過宮廷里侍從護衛(wèi)的官員不懈怠,戰(zhàn)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
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的禮遇,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實在應該擴大圣明的聽聞,來發(fā)
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志向的人的志氣,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不恰當?shù)脑?,以致?/p>
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guī)勸的言路。
皇宮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不應有所不同。如有作惡違法的人,或行為忠善的
人,都應該交給主管官吏評定對他們的懲獎,以顯示陛下處理國事的公正嚴明,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
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乙文:后元二年三月庚午日,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去世。漢宣帝才開始親自治理政事,又想報答大將軍霍光
的大德,便封霍光兄長霍去病的孫子霍山為樂平侯,命他以奉車都尉的身份主管尚書事務。并且召集群臣,
來了解地方百姓的情況。每隔五天,自丞相以下,群臣各就自己負責的事務分別奏報,再將他們陳述的意
見分別下達有關部門試行,考察、檢驗其功效。凡任侍中、尚書的官員有功應當升遷,或有特殊成績,就
厚加賞賜,甚至及于他們的子孫,長久不改變。中樞機構嚴密,法令、制度完備,朝廷上下和諧相處,同
心同德,沒有人抱著茍且敷衍的態(tài)度辦事。
(2024?廣西?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與朱元思書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々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
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鴦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
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選自《吳均集校注》)
【乙】
游牛首山記
癸卯三月,在金陵與客游牛首山。先一日,宿山下僧令,凌晨相與攝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處。客日:
“吾聞桂林之山名天下,其巖洞丘壑奇異,吾恨未及見,子盍為我言之?”余日:“未暇也??颓覟槲嵫云澤?/p>
之勝。”客日:“然。茲山者,……或晴雨之殊觀,朝暮之異態(tài)。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時,則莫不有其奇秀、明
潔、峻邃之勝以應之?!m吾亦不能盡言之也?!?/p>
余日:“觀止乎?”客日:“如是?!?/p>
余日:“吾無以告子。凡吾桂之山,其接于目者,皆如卷也?!沂巧叫叶谄?,使其不幸而生
于粵力則雖欲獨以名稱巴豈可得哉!”
(選自謝良琦③《游牛首山記》,有刪減)
【注釋】①粵:此指桂林。②名稱:此指名聲顯赫。③謝良琦:明末清初廣西全州人。
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含義不根同的一項是()
A.千丈多底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賣油翁》)
B.日勢競上至于逐者歌于途(《醉翁亭記》)
C.宿山下僧舍屋舍儼然(《桃花源記》)
D.皆如星也呈進亦憂,退亦憂(《岳陽樓記》)
5.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首段描寫富陽至桐廬的山水,與下文構成先分后總的結構。
B.甲文情景交融,借景物描寫表達作者積極入世、建功立業(yè)的志向。
C.乙文作者與金陵客相約登牛首山,清晨已到達山頂,欣賞美景。
D.乙文作者認為牛首山幸好在金陵,如果在桂林,它就不會出名。
6.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雖吾亦不能盡言之也。
7.觀察景物的角度多種多樣。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中“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采用了平視的觀察角度;甲
文“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的觀察角度是①,“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的觀察角度是②。
8.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水美景,我心向往。請你為富陽一帶的山、金陵的牛首山分別擬一則宣傳語。
要求:體現(xiàn)山中景色的主要特點,每則20字以內。
示例:奔流千里,木秀林密,三峽美景,天下無雙?。▋H供參考,句式不限)
【答案】4.B5.D6.(1)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
(2)即使我也不能全部說出它的美啊7.俯視仰視8.示例:高山軒邈爭向天,富陽奇
山天下名。
牛首山高景色異,朝暮晴雨各相宜。
【解析】4.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字詞。
A.都是“看見”的意思;
B.憑依著,憑借/背著;
C.都是“屋舍,房舍”的意思;
D.都是“這,這樣”的意思。
故選Bo
5.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
A.“與下文構成先分后總的結構”理解分析不正確。結合甲文“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
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
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知,首段描寫富陽至桐廬的山水,與下文構成先總后分的結構;
B.“借景物描寫表達作者積極入世、建功立業(yè)的志向”理解分析不正確。結合甲文“鶯飛唳天者,望峰息心;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可知,作者借景物描寫表達了他淡泊名利、歸隱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
C.“清晨已到達山頂”理解分析不正確。結合乙文“凌晨相與攝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處”可知,作者與金陵
客相約登牛首山,直到中午才到達山頂,欣賞美景。
故選D。
6.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文言文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翻譯時要求字字落實,譯出原文用詞的特
點,譯出原文造句的特點。
(1)句中注意重點字詞“俱(全,都),共(相同)”要理解正確;
(2)句中注意重點字詞“雖(即使),盡(全,者B)”要理解正確。
7.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
結合甲文“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可知,句子的意思是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
據(jù)此可知,作者的觀察角度是向下看的,即俯視;
結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知,句子的意思是爭著向上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shù)個山峰;據(jù)此可知,作者
應該是向上看這些山的,即觀察角度是仰視。
8.本題考查理解和運用文章內容。
題目要求為富陽一帶的山、金陵的牛首山分別擬一則宣傳語,要體現(xiàn)山中景色的主要特點,每則20字以內。
結合【甲】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可知,富春江兩岸的高山
上,都長著綠的透出寒意的樹,山巒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
展;爭著向上,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shù)個山峰。據(jù)此可知,富春山的山的特點是高峻奇險;
結合【乙】文“先一日,宿山下僧舍,凌晨相與攝衣而上,逮午始至最高處”可知,牛首山的特點之一是高;
結合“或晴雨之殊觀,朝暮之異態(tài)。日月寒暑之不同其時,則莫不有其奇秀、明潔、峻邃之勝以應之“可知,
牛首山的還具有奇秀、明潔、峻邃的特點,即各個時節(jié)有著不同的景象,晴天雨天,早上傍晚,寒冬酷暑
都各不相同。
結合富春山、牛首山的特點,來擬寫宣傳標語。宣傳標語的擬寫要注意簡潔明了,突出特點,內容生動,
富有文采。
示例:高山寒樹競向上,富春奇山皆險峻。
晴雨奇秀明潔,朝暮寒暑峻邃,牛首山景甲金陵。
【點睛】參考譯文:
【甲】風和煙都消散了,天和山變成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著江流漂蕩,隨意的向東或向西漂流。
從富陽到桐廬,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靈異的水,天下獨一無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見底。游動的魚兒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直接看見,毫無障礙。
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長著綠的透出寒意的樹,山巒憑依著高峻的山勢,爭著向上,這些高山彼此都
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爭著向上,筆直地向上形成了無數(shù)個山峰。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fā)出清悅泠泠
的響聲;美麗的鳥相互和鳴,鳴聲嚶嚶,和諧動聽。蟬兒長久地叫個不停,猿猴長時間地叫個不停。像兇
猛的鳥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會平靜下來。那些整天
忙于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也像黃昏時那樣陰暗;
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乙】癸卯年三月,(我)在金陵和朋友一起游覽牛首山。前一天,我們住在山下僧人的屋舍,凌晨
時分一起披著衣服上山,直到中午才到達山的最高處。朋友說:“我聽說桂林的山名揚天下,它的巖石洞穴
丘陵山谷奇特異常,我很遺憾不能到那里看一看,你何不為我說一說桂林的山?”我說:“沒有時間啊。你暫
且為我說說這山的美?!迸笥颜f:“好吧。這山,……有時晴天雨天有不同的景象,早晚有不同的形態(tài)。太陽
月亮寒冬酷暑不同的時候,就不曾沒有過它奇特秀美、明亮潔凈、高峻幽深的美來應對。……即使我也不
能全部說出它的美啊。”
我說:“看到這就沒有了嗎?”朋友說:“正是這樣?!?/p>
我說:“我沒有什么來告訴你。凡是我們桂林的山,能夠用眼睛看到的,都是像這樣的?!瓫r且是
山的幸運讓它在此生長,讓它不幸生長在廣西,那么即使想要只憑借(這樣)名聲顯赫,怎么能夠得到呢!”
(2024?河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用焉?”劌目:“肉食
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目:“小惠未遍,
民弗從也?!肮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惇?!睂δ浚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眨骸靶〈笾z,雖
不能察,必以情。對日:“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p>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
劌日:“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目:“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p>
(《曹劌論戰(zhàn)》)
【乙】邨①人軍于蒲騷②,將與隨、線、州、蓼伐楚師。莫敖③患之,目:“盍④請濟師于王?'‘斗廉⑤對
日:“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用也。成軍⑦以出,又何濟焉?’’莫敖曰:“卜之?”對日:
I'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哪師于蒲騷。
(摘選自《左傳?桓公十一年》)
【注釋】①哪(yun):古國名。②蒲騷;哪國地名。③莫敖:楚國官職名,掌管軍旅之事。④盍:何不。
⑤斗廉:楚國大夫。⑥商、周之不敵:商不敵周。據(jù)史書記載,商紂王軍事實力遠超周武王,結果卻被周
武王所滅。⑦成軍:整頓軍隊。
9.下列對兩個文段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理的一項是
A.“又何間焉”中的“間”是“參與”的意思,與“時時而間進”(《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間”意思不同。
B.“必以信”中的“信”是“實情”的意思、,與“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中的“信”意思不同。
C.“軍,,有“軍隊”“軍隊駐扎,,“攻擊,,等義項,根據(jù)語境推測,“哪人軍于蒲騷”中的“軍”是“攻擊”的意思。
D.“聞”有“聽到”“聞名”“名聲”“傳播”等義項,根據(jù)語境推測,“君之所聞也”中的“聞”是“聽到”的意思。
10.把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11.作戰(zhàn)時,智者能抓住機會,巧者能果斷決策。你認為曹劌是“智者”和“巧者”嗎?請結合甲文第二段和第
三段的內容簡述理由。
12.曹劌認為“可以一戰(zhàn)”,斗廉認為不必請求增援,他們作出判斷的依據(jù)分別是什么?這些依據(jù)中蘊含的共
同道理是什么?
【答案】9.C10.魯莊公和曹劌共乘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11.曹劌是“智者”和“巧者”。
他在齊軍三鼓后,見齊軍士氣衰竭,而魯軍士氣正盛,立即下令進軍;他在齊軍潰敗時,判斷齊軍沒有埋
伏,立即下令追擊。他能抓住機會并果斷決策,是“智者”和“巧者”。12.曹劌的依據(jù)是魯莊公能誠心處
理大大小小的案件,是盡了職分,能得民心。斗廉的依據(jù)是作戰(zhàn)取勝在于軍隊上下一心,不在于人多,楚
軍能做到上下一心。蘊含的共同道理是“人和”很重要。
【解析】9.本題考查文言字詞。
C.“哪人軍于蒲騷”意為:哪國人的軍隊駐扎在蒲騷。軍:軍隊駐扎;
故選C。
10.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重點字詞:
公與之乘: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zhàn)車。之,指曹劌;于:在。
11.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根據(jù)甲文第二段“公將鼓之。劌曰:‘未可?!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第三段“一鼓作氣,再而
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可知,當齊軍三次擊鼓進攻時,魯軍并未急于出戰(zhàn),而是在曹劌的建議下
堅守陣地,等待最佳時機。而當齊軍三次擊鼓后士氣低落時,曹劌果斷下令出擊,取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正
是“智者”所具備的,善于抓住機會。
根據(jù)甲文第二段“劌曰:‘未可?!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第三段“夫大國,難測也,
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可知,在戰(zhàn)爭過程中,曹劌表現(xiàn)出了果斷的決策能力,在攻擊
勝利后,他沒有乘勝追擊,而是在判斷對方沒有設伏之后才下令追擊,這種能夠根據(jù)戰(zhàn)場形勢靈活調整戰(zhàn)
術,果斷作出決策的能力,正是“巧者”所必備的。
綜上所述,曹劌在戰(zhàn)前能夠準確判斷局勢,選擇最佳時機出擊;在戰(zhàn)爭中又能根據(jù)戰(zhàn)場形勢靈活調整戰(zhàn)術,
果斷作出決策。這些表現(xiàn)都充分證明了他既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位“巧者”。
12.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根據(jù)甲文“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可知,曹劌認可魯莊公作
戰(zhàn)的理由——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據(jù)誠心(合理裁決),覺得這是盡了本職
一類的事,能夠贏得民心,所以可以一戰(zhàn)。
根據(jù)乙文“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聞也”,可知,斗廉認為軍隊的勝利在于內部的團結和
協(xié)作,而不是人數(shù)的多少。他進一步指出,商朝和周朝的戰(zhàn)爭并不是因為人數(shù)的多少而決定勝負的。他認
為楚軍能做到軍心團結,就可以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自然不必求援。
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關于戰(zhàn)爭是否取勝,他們判斷依據(jù)是君主是否得民心,軍隊上下是否士氣高漲、團結
一心,所以共同強調的是“人和”的重要性。
【點睛】參考譯文:
【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xiāng)說:
“當權的人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庇谑侨氤?/p>
見魯莊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
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辈軇セ卮鹫f:“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濒斍f
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辈軇セ卮?/p>
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
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jù)誠心(合理裁決)?!辈軇セ卮鹫f:“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梢裕☉{借這個條
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p>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钡鹊烬R軍
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
行?!闭f完就下了戰(zhàn)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
“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
打了勝仗后,魯莊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
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
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在那里設
有伏兵。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擊他們?!?/p>
【乙】哪國人的軍隊駐扎在蒲騷,準備和隨、絞、州、蓼四國一起進攻楚國軍隊。莫敖擔心這件事。莫敖
說:“何不向君王請求增兵?”斗廉回答說:“軍隊能夠獲勝,在于團結一致,不在于人多。商朝敵不過周朝,
這是您所知道的。整頓軍隊而出兵,又增什么兵呢?”莫敖說:“那我們占卜一下(看看結果如何)?“斗廉
回答說:“占卜是用來解決疑難的,既然沒有疑惑,為什么還要占卜呢?”于是就在蒲騷打敗哪國軍隊。
(2024?湖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嗟(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
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時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
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范文正公微?時,嘗詣靈祠求禱,目:“他時得位相②乎?“不許,復禱之日:“不然,愿為良醫(yī)?!?/p>
亦不許。既而嘆曰:“夫不能利③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p>
他日,有人謂公曰:“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則當然,良醫(yī)之技,君何愿焉?無乃④失于卑耶?”公曰:“嗟
乎,豈為是(B)!古人有云:'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能及⑤小大生民者,固惟相
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⑥之心者莫如良醫(yī)。果能為良醫(yī)(C),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民之
厄,中以保身長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醫(yī),則未之有也。”
(選自吳曾《能改齋漫錄》。根據(jù)命題需要,原文有刪節(jié))
注釋:①〔微)貧賤。②〔位相)做宰相。③〔利)謀求利益。④(無乃)莫非,恐怕,表揣測。⑤[及)
(恩惠)至IJ。⑥(物〕人,眾人。
13.請參考“方法提示”,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文言語句方法提示解釋
(1)夫不能利得生民查閱詞典(①沼澤,湖澤。②雨露。③加恩惠于人。)
(2)學詣靈祠求禱課內遷移(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3)無乃失于里耶課內遷移(先帝不以臣卑鄙)
(4)下以救貧民之叵語境推斷(聯(lián)系上下句)
14.請將“也”“夫”“哉”分別還原到文中括號處。
A.()B.()C.()
15.請為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斷句(限申處)。
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yī)
16.請翻譯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
大丈夫之志于相,理則當然。
17.甲文中說“進亦憂,退亦憂”,這里的“進”與“退”分別指什么?乙文中也談到了范仲淹的“進”“退”選擇,
又分別指什么?
【答案】13.(1)加恩惠于人(2)曾經(3)地位低微(4)困厄14.A.夫B.哉C.也15.既
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yī)16.大丈夫立志當宰相,是理所當然的。17.甲文中的
“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乙文中的‘‘進''指當宰相,"退'’指當良醫(yī)。
【解析】1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
(1)根據(jù)查閱詞典法確定選③?!胺虿荒芾麧缮瘛弊g為:不能為百姓謀利造福。澤:加恩惠于人。
(2)用課內遷移法解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譯為: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嘗:曾經。
據(jù)此推測“嘗詣靈祠求禱”的“嘗”理解為“曾經”,“嘗詣靈祠求禱”譯為:曾經去神祠求簽祈禱。
(3)用課內遷移法解釋:“先帝不以臣卑鄙”譯為:先帝不因為我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社會地位低微。
據(jù)此推測“無乃失于卑耶”中“卑”理解為地位低微,“無乃失于卑耶”譯為:這是不是有一點太卑微了。
(4)根據(jù)語境推斷法解釋:聯(lián)系上下句"上以療君親之疾”“中以保身長年”的意思“上可以治療君親的疾
病,,“中能夠保身長年,,推測,“下以救貧民之厄,,中的“厄,,的意思是“困厄,,?!跋乱跃蓉毭裰?,,譯為:下可以救
助貧民的困厄。
14.本題考查文言虛詞。
A.聯(lián)系上文可知,這里是范仲淹描述了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的兩種表現(xiàn)后發(fā)出慨嘆,“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的,是什么呢?而“嗟
夫”常放在句首,表示慨嘆。所以“夫”應放在A處。
B.聯(lián)系上文可知,有人認為不當宰相當良醫(yī)“無乃失于卑耶”,范仲淹回答“唉,怎么會如此呢”這里表示反詰
語氣。而“哉”是語氣助詞,常用來表示疑問或反詰,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嗎''或"呢"豈為是哉'‘意思是:
怎么會呢?所以“哉”應放在B處。
C.聯(lián)系下文“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民之厄,中以保身長年”,可知,范仲淹認為如果真成為技藝高超的
好醫(yī)生,上可以治療君親的疾病,下可以救助貧民的困厄,中能夠保身長年。這是肯定的。而“也”放在句末
常用于加強語氣或表達確定的語氣?!肮転榱坚t(yī)也”意思是:如果真成為技藝高超的好醫(yī)生。所以“也”應放
在C處。
15.本題考查文言句子斷句。
“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yī)”意思是:現(xiàn)在簽詞說我當不了宰相,要實現(xiàn)利澤萬民的心愿,
莫過于當良醫(yī)?!耙印笔俏难灾~,用于句末;“夫”文言發(fā)語詞,用于句首,“……者”表判斷;據(jù)此斷句為:
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yī)。
16.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語有:
大丈夫:有志向、有抱負的男子;志:志向;相:當宰相;理則當然:道理當然是這樣的,合乎情理的,
不容懷疑。
17.本題考查對比閱讀。
甲文中說“進亦憂,退亦憂”,聯(lián)系上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可知,這里的“進”指“居
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表達了范仲淹憂國憂民之心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
情懷。
由乙文中“能及小大生民者,固惟相為然,既不可得矣,夫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醫(yī)。果能為良醫(yī),
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民之厄,中以保身長年”可知,這里范仲淹的“進”指當宰相以利澤萬民,“退”指
當良醫(yī),以療君親之疾,貧民之厄,保自身長年。表現(xiàn)了范仲淹一生只想輔佐明君治理國家,為百姓謀利
造福的利澤蒼生之心。
【點睛】參考譯文:
[甲]文:唉!我曾經探求過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為什么呢?不因外物
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在朝廷做官就為老百姓憂慮,被貶謫到邊遠地區(qū)做地方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
他們在朝為官也擔憂,到邊遠地區(qū)做地方官也擔憂。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大概一定會說:“在
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寫于慶歷六年九月
十五日。
[乙]文:范仲淹還未顯達時,曾經去神祠求簽祈禱,說:“將來我能當丞相嗎?”(然后抽簽)結果表明不可
以。然后又(再次求簽)祈禱,說:“不行的話,那我就當個良醫(yī)?!苯Y果表明還是不可以。過了一會兒,他
長嘆說:“不能為百姓謀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的志向?!?/p>
某一天,有人問他:“大丈夫立志當宰相,是理所當然的,您為什么又祈愿當良醫(yī)呢?恐怕有一點太卑微了
吧?”范仲淹回答說:“唉,怎么會如此呢?古人說:‘常常善于挽救他人,因而才沒有被遺棄的人;常常善
于拯救萬物,因而也沒有被廢棄的物',能夠普濟萬民的,當然只有宰相能做到。既然(求簽結果表明)我
當不了宰相,要實現(xiàn)救人利澤萬物的心愿,莫過于當良醫(yī)。如果真成為技藝高超的好醫(yī)生,上可以治療君
親的疾病,下可以救助貧民的困厄,中能夠保身長年。身在民間而依舊能利澤蒼生的,除了良醫(yī),再也沒
有別的了。”
(2024?四川南充?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
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
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才嗇傾楫摧,薄暮
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芾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幸異二者之為,何哉?不%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
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選自《范仲淹全集》)
【乙】
皇祐二年①,吳中大饑,殍瑾②枕路。是時范文正領浙西,發(fā)粟及募民存③餉④,為術甚備。吳人喜競
渡,好為佛事。希文7縱民競渡,太守月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
日:“饑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于是諸寺工作鼎興。又新敖倉吏舍,日役千夫。
監(jiān)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節(jié),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游及興造,皆欲以
發(fā)有余之財以惠貧者。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無慮數(shù)萬人。荒政之施,莫此為大。
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本也。
歲饑發(fā)司農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為令。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
(選自《夢溪筆談全譯》)
〔注釋〕①皇祐:宋仁宗趙禎的年號(1049—1053)。②殍(piAo)謹:餓死的人。③存:慰問。④餉:饋
贈。此處指施送飲食。
18.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增其舊制制:規(guī)模。
B.太守目出宴于湖上H:每天。
C.至若春和量明景:風景。
D.皆文正之需也惠:恩惠o
1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吸異二者之為吸王命急宣(《三峽》)
B.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C.及公私興造及魯肅過尋陽(《孫權勸學》)
D.希文乃縱民競渡陳涉乃立為王(《陳涉世家》)
20.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通過對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和“古仁人之心”的對比分析,表達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
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
B.乙文敘述了范仲淹在饑荒之年針對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讓災區(qū)平安無事,沒有百姓流離
失所的事跡。
C.甲文記事簡明、寫景鋪張、抒情真切、議論精辟,大量運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音節(jié)和
諧,富有文采和詩意。
D.乙文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刻畫人物形象,并通過議論抒情對范仲淹的政績
進行了高度的評價。
21.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微斯人,吾誰與歸?
(2)皆欲以發(fā)有余之財以惠貧者。
【答案】18.C19.D20.D21.(1)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他)都是想用(這些辦法)挖掘有余的財力,來使貧窮的人受到恩惠。
【解析】18.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C.有誤,句意:至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景:日光;
故選Co
19.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副詞,或許、也許/代詞,有時;
B.介詞,因為/介詞,按照;
C.連詞,以及/介詞,至I],等到;
D.均為副詞,于是,就;
故選D。
2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辨析。
D.有誤,乙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如范仲淹與監(jiān)司的對話,以及他對佛寺主首的諭示)來刻畫范仲淹的形
象。沒有用到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
故選D。
21.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注意重點詞語的含義及句式理解,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
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shù)恼{整,達到詞達意順即可。重點詞語:
(1)微:如果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2)皆:全、者上欲:想要。發(fā):挖掘。以惠貧者:來使貧窮的人受到恩惠。
【點睛】參考譯文:
甲文: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職到岳州做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的事
業(yè)都興辦起來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guī)模,把唐代和當代名人的詩賦刻在上面。他囑托
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勝景,全在洞庭湖上。含著小山,吞沒了長河,水流浩蕩,寬闊無邊,一天里陰晴多變,
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
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被降職到外地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
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像那連綿不斷的雨,接連幾個月不放晴,寒風呼嘯,渾濁的浪沖向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山岳隱
沒了形體;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槳折斷;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在長嘯,猿在悲啼,這時登
上這座樓啊,就會有一種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責,滿眼都是蕭條的景
象,感慨到了極點而悲傷的心情。
至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候,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光相連,一片碧綠,廣闊無際;沙洲
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或浮或沉,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香氣馥郁,青蔥繁茂。有
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皎潔的月光照耀千里,浮動的波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漁人唱著歌互相應答,這種樂趣真是無窮無盡??!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胸開闊、心情愉快,榮耀
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在清風吹拂中端起酒來喝,那真是快樂高興極了。
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么呢?是由
于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中做官就應當心系百姓;處在僻遠的江湖間也不
能忘記關注國家安危。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間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他們什么時
候才會感到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擔憂,在天下人享樂之后才享樂”。唉!如果沒有這
樣的人,那我同誰一道呢?寫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文:皇祐二年,吳中一帶饑荒嚴重,餓死的人疊壓道路。當時范仲淹主持兩浙西路,便發(fā)放糧食和勸民
間施送飲食慰問災民,采用的各種方法很周全。吳地一帶的人愛好劃船比賽,也喜歡做佛事。范仲淹就鼓
勵民眾開展劃船比賽,他每天到湖上擺放宴席,從春天到夏天,老百姓全都離家游玩。他又召集眾佛寺的
住持,吩咐他們:“災荒之年工價非常低,可以大力興建廟宇?!庇谑窃S多寺廟的修建工程非常興旺。又翻修
糧庫和官員的住處,每天也使用著上千的勞力。
監(jiān)司上奏告發(fā)杭州長官荒廢政務,嬉游取樂沒有節(jié)制,以及不管官府還是私人都大興建造之風,損耗民力。
范仲淹于是自擬奏章,逐一申訴大興宴游和興造之風的目的,都是想用(這些辦法)挖掘有余的財力,來
救濟貧窮的人。從事買賣、飲食、建筑的人,依賴于公私宴游和土建工程而糊口的人,每天至少有幾萬人。
救荒年措施中沒有比這更大的了。這一年,兩浙路災區(qū),只有杭州平安無事,老百姓中沒有人外出流浪,
這都是范仲淹的恩德啊。
饑荒之年發(fā)放官府的糧食,召集老百姓干有益的事,近些年已列入條令。不僅救濟饑荒,又趁機為民間興
利,這真是古圣王的德政??!
(2024?廣東?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瓊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塘,為嶼,為峨,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件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節(jié)選自柳宗元《柳河東集》)
【乙】
二里,見大溪自石門①出,溪北無路入,乃下魂溪中;溪中多巨石,多奔流,亦無路入。惟挈石門近
在咫尺,上下逼湊,駢削萬仞,相距不逾二丈。蓋本一山外屏,直從其脊一刀中剖而成者,故既難為陸陟咒
復無從溯溪。徘徊久之,得一徑東向,復從以入,將及門下,復渡溪北。溪中縛木架巨石以渡,知此道乃
不乏行人,甚喜過望?!┫嚷∶娉叵獎t溪亦正叢n史躍出有巨石當門分為三道。
(選自徐霞客《徐霞客游記》,有刪節(jié))
[注]①石門:位于云南蒼山。②陟:登,上。
22.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伐竹取道/會天大雨,道不通B.潭中魚可百件頭/雜然相許
C.乃下感溪中/瞬息可感D.惟孥石門近在咫尺/先達德隆單尊
2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2)將及門下,復渡溪北。
24.請用三條“/”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乃先降而就溪則溪水正從門中躍出有巨石當門分為二道
25.【乙】文作者探游石門的經歷與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現(xiàn)的情景有何
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
26.學校地理社團擬在“游山河,賞勝景”主題活動中宣傳“小石潭”“石門”兩處景觀。作為社團成員,請你任
選一處,結合文段內容,寫一則宣傳語。要求:①包含景觀名稱;②突出景觀特點;③語言簡潔。
【答案】22.A23.(1)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2)(我)快要到石門下方時,又渡到溪流北部。24.乃先降而就溪/則溪水正從門中躍出/有巨石當門
/分為二道25.兩文都描寫了在探游過程中,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情景。都表達了遇到困難
不要放棄,總會發(fā)現(xiàn)新的希望和機遇,找到前進的道路的精神。26.示例一:看潭中魚趣,享清幽小
林,非小石潭莫屬。
示例二: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石門勝景。
【解析】22.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A.均是名詞,道路;
B.數(shù)詞,表示約數(shù)/動詞,贊同;
C.動詞,靠近/動詞,完成;
D.動詞,遠看/名詞,名望,聲望;
故選Ao
23.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
(1)斗:像北斗星那樣;蛇:像蛇一樣;明滅可見:時隱時現(xiàn)。
(2)及:至小復:又。
24.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
句意:于是先向下走近溪邊,就看見溪水正從石門中躍出來,有塊巨石擋在門口扼住流水,分成兩條水道。
“乃先降而就溪”,“而”表順承,“就溪”緊承“先降”,前后句子語意連貫,中間不斷開,在“溪”后斷句;
“則溪水正從門中躍出",“則”作連詞,引出后面的句子;“從門中”作狀語修飾“躍出”,中間不斷開,在“出”
后斷句;
“有巨石當門”,主謂短語“巨石當門”作“有”的賓語,結構完整,中間不斷開,在“門”后斷句。
故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斷句為:乃先降而就溪/則溪水正從門中躍出/有巨石當門/分為二道。
25.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
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生活哲理一不論前路多么難行,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
生”,出現(xiàn)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既寫出山西村山環(huán)水繞,花團錦簇,春光無限,另一方面它又富
于哲理,表現(xiàn)了人生變化發(fā)展的某種規(guī)律性,令人回味無窮。
結合乙文“二里,見大溪自石門出,溪北無路入,乃下就溪中;溪中多巨石,多奔流,亦無路入”“徘徊久之,
得一徑東向,復從以入,將及門下,復渡溪北。溪中縛木架巨石以渡,知此道乃不乏行人,甚喜過望”可知,
寫了作者發(fā)現(xiàn)溪北岸無路進去,下到溪中,徘徊之下,找到向東的小路,沿著進入,又渡到溪流北部。就
在以為無路可走之時,突然發(fā)現(xiàn)溪水中被綁著的木頭架可以渡過,絕處逢生。
兩文都描寫了在探游過程中,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堅持后豁然開朗
的欣喜之情;啟發(fā)了人們,只要人們正視現(xiàn)實,面對重重艱難險阻,不退縮、不畏懼,勇于開拓,奮發(fā)進
取,前方就將是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嶄新境界。
26.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宣傳語,要求內容、目的、場合、對象明確,靈活運用各種修辭,引起大眾情感
共鳴,形式上要整齊、簡練。主題為“游山河,賞勝景”。同時,注意題干要求,宣傳景觀名稱“小石潭”“石
門”,任選一處,并且要突出景觀的特點。
示例:“小石潭”,碧水映碧天,潭底石奇異,游魚戲水間,享受大自然。
示例:“石門”,雄奇秀美,瑰麗璀璨,鬼斧神工,魅力無窮。
【點睛】參考譯文:
甲文: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玉佩、玉環(huán)碰撞的聲音,我心里高興起來。
砍倒竹子,開辟出一條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涼。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周
邊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垠、嶼、蛾、巖各種不同的形狀。青蔥的樹,翠綠的藤蔓,蒙蓋纏繞,搖
曳牽連,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石頭上。
魚兒靜止不動,忽然又向遠處游走,往來輕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歡樂。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
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邊,四面被竹子和樹木圍繞著,寂靜寥落,空無一人,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而
幽深。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題字離去。
乙文:行二里,見到一條大溪從石門流出來,溪北岸無路進去,就下到溪中;溪中有許多巨石,(水)多
奔瀉急流,也無路進去。只是望見石門近在咫尺之間,上下緊逼束攏,兩面陡峭,高有萬仞,相距不超過
兩丈。大概本來一座山崖屏風一樣矗立,從山脊上當中一刀筆直剖開形成了這座山,所以既難以從陸地上
上登,又無法從溪中逆水而上。徘徊了很久,找到一條向東去的小徑,再沿著它進去,將到門下時,又渡
到溪北。溪水中有綁著的木頭架在巨石上以便渡過,知道這條道有不少行人,大喜過望。于是先向下走近
溪邊,就見溪水正從石門中躍出來,有塊巨石擋在門口扼住流水,分成兩條水道。
(2024?吉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北冥有魚,其名為置昆。鰥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諧》
之言日:“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材料二:
故鳥有鳳而魚有鰥。鳳凰上擊九千里,絕①云霓,負蒼天,尺亂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②,夫藩籬之
晏官③,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鰥魚朝發(fā)昆侖之墟④,暴髻⑤于碣石,暮宿于孟諸⑥,夫尺澤之鯨⑦,豈能
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鰥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⑧,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節(jié)選自《古文觀止卷四?楚辭》)
【注釋】①絕:超越。②足亂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腳踏浮云,翱翔在極高遠的天空。③藩籬:籬笆。
H:一種小鳥。④墟:山腳。⑤暴(pd):暴露在陽光之下。髻(qi):魚脊鰭。⑥孟諸:澤名。⑦鯨(m):
一種小魚。⑧瑰意琦行:卓越不凡的思想行為。
材料三: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7.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28.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哥而飛陰風等號B.赤怪者也處處存之
C.鯨魚朝發(fā)昆侖之墟野芳發(fā)而幽香D.善宿于孟諸募投石壕村
29.把下面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鰻也,士亦有之。
30.朗讀有助于了解文意,體悟感情。材料二結尾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應該用下列哪種語氣
來讀?請說明理由。
A.平淡B.祈使C.反問D.遲疑
31.大鵬形象的塑造,是莊子對中國古代文學一個了不起的貢獻。請結合材料,分析這一形象對后世產生
深遠影響的原因。
32.上述三則材料都運用了想象這一寫作手法,請從中任選一例分析其妙處。
【答案】27.道28.D29.因此不只是鳥中有鳳,魚中有鰻,士人之中也有英才。30.選C。
理由:“安”解釋為“怎么”或“哪里”,作者用反問語氣表達自己不與世俗之人為伍的傲岸清高,流露出無奈和
憤慨之情。故選C。31.從“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可見其碩大無比;從“鵬之
徙于南冥也”,可見其志向高遠;從“水擊三千里,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可見其力大無窮;從“去以六月息
者也”,可見其善借長風。后世人們常借這樣的形象抒發(fā)自己的理想抱負。32.示例一:材料一中,莊
子想象大鰥變?yōu)榇簌i,其碩大無比、扶搖直上,并能從北海飛往南海,想象雄奇,富有浪漫色彩。
示例二:材料二中,作者想象鳳凰翱翔九天的雄姿,鯨魚遨游萬里的形象,表達了對高遠壯闊生活境界的
贊美。
示例三:材料三中,李清照想象搏擊長空的大鵬正乘著風振翅高飛,希望自己也能像大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政府采購超市供貨合同范例
- 機器加盟協(xié)議合同范例
- 個人勞務合同范例電子版
- 瓷磚美縫裝修合同范例
- 塑木施工合同范例
- 注塑外協(xié)加工合同范例
- 單梁吊合同范例
- 供熱工程實施合同范例
- 俄羅斯外貿合同范例
- 親屬房屋贈送合同范例
- 世界各地的新年習俗(課堂PPT)
- 各種反時限保護計算公式
- 生物礦化與仿生材料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 呼和浩特城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
- JJF 1827-2020水泥細度負壓篩析儀校準規(guī)范
- 替票使用管理規(guī)定
- 物業(yè)項目月度績效考核表格
- 供應商基本資料表格模板
- 推薦長沙市岳麓區(qū)含浦鎮(zhèn)總體規(guī)劃
- 中國移動業(yè)務圈子營銷經驗交流
- GB∕T 12810-2021 實驗室玻璃儀器 玻璃量器的容量校準和使用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