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語文專項復(fù)習(xí):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_第1頁
2025年高考語文專項復(fù)習(xí):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_第2頁
2025年高考語文專項復(fù)習(xí):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_第3頁
2025年高考語文專項復(fù)習(xí):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_第4頁
2025年高考語文專項復(fù)習(xí):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考點28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所謂“內(nèi)容要點”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中心意思”指文章整體或某個層次、段落的主要意思?!皻w

納”“概括”即在具體分析的基礎(chǔ)上加以提煉,即概括大意?!睔w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從整

體上把握文章,對具體內(nèi)容加以概括,對抽象內(nèi)容加以闡述,對含蓄內(nèi)容加以解說等。

高考對這個考點的考查形式一般為客觀選擇題,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文意”或“不符合

文意”的一項。命題人在命制不符合文意的選項時往往使用下面幾種方法:1.望文生義,主觀臆斷。曲解

文章中一些詞語的意思,特別是利用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現(xiàn)象設(shè)置錯誤。2.遺漏信息,以偏概全。文章

的信息比較多,但選項在歸納時卻故意漏掉一些信息,在細節(jié)上設(shè)置錯誤。3.混淆時間,顛倒順序。選項

故意把文章中提到的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混淆或者把事情的先后順序顛倒等。4.張冠李戴,雜糅事件。把某件

事情的主人公說成另外一個人,把幾個事件雜糅在一起概述等。5.無中生有,歪曲事實。把沒有發(fā)生的事

情說成發(fā)生的事情,或者故意拔高、貶低人物等,造成錯誤選項。6.牽強附會,胡亂聯(lián)系。文章中的兩個

人或兩件事、兩種物之間本來沒有條件、遞進、因果關(guān)系,但選項故意將其組合在一起,強加上或條件或

遞進或因果等關(guān)系。

預(yù)計2019年高考仍將繼續(xù)保持這種考查形式,而命題人命制干擾項時,也會運用上述方法。因此,考

生在備考時要特別注意。

考向一傳記類文章的內(nèi)容要點概括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黃蓋傳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初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孫堅舉義兵,蓋從之。堅南破山賊,北走

董卓,拜蓋別部司馬。堅薨,蓋隨策及權(quán),猿①甲周旋,蹈刃屠城。

諸山越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為守長。石城縣吏,特難檢御,蓋乃署兩掾,分主諸曹。教日:“令

長不德,徒以武功為官,不以文吏為稱。今賊寇未平,有軍旅之務(wù),一以文書委付兩掾,當(dāng)檢攝諸曹,糾

摘②謬誤。兩掾所署,事入諾出,若有奸欺,終不加以鞭杖,宜各盡心,無為眾先?!背踅圆劳硪构?;

久之,吏以蓋不視文書,漸容人事。蓋亦嫌外懈怠,時有所省,各得兩掾不奉法數(shù)事。乃悉請諸掾吏,賜

酒食,因出事詰問。兩掾辭屈,皆叩頭謝罪。蓋日:“前已相敕,終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殺之。

縣中震,餓。后轉(zhuǎn)春谷長,尋陽令。凡守九縣,所在平定。遷丹楊都尉,抑強扶弱,山越懷附。

蓋姿貌嚴毅,善于養(yǎng)眾,每所征討,士卒皆爭為先。建安中,隨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語在

瑜傳。拜武鋒中郎將。武陵蠻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lǐng)太守。時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敵,因開城門,

賊半入,乃擊之,斬首數(shù)百,馀皆奔走,盡歸邑落。誅討魁帥,附從者赦之。自春訖夏,寇亂盡平,諸幽

邃巴、醴、由、誕邑侯君長,皆改操易節(jié),奉禮請見,郡境遂清。后長沙益陽縣為山賊所攻,蓋又平討。

加偏將軍,病卒于官。

蓋當(dāng)官決斷,事無留滯,國人思之。及權(quán)踐昨,追論其功,賜子柄爵關(guān)內(nèi)侯。

(選自陳壽《三國志?吳書十》,有刪改)

【注】①覆(huAn):穿。②摘(ti):挑,揭發(fā)。

《黃蓋傳》文段表現(xiàn)了黃蓋哪些性格特征?

【答案】(1)黃蓋對官吏要求嚴格,先禮后兵,言出必行,處罰有據(jù);(2)黃蓋外表雖嚴肅剛毅,但他關(guān)

心照顧士兵;(3)黃蓋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巧用妙計而取勝,體現(xiàn)了他有勇有謀。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文聿內(nèi)容的理資分析和歸納概括能力。H妁人物的性格要關(guān)注人物的生平事跡。

本文第2自然段重點介紹黃基父理壕吏的事清,寫他先曉之以理,再行責(zé)罰;第3自然段重點介紹他行■軍

打仗,表現(xiàn)他對士兵的愛護與能在善武,前略后詳.值得注意的是,“基姿貌嚴敷,善于徘眾,每所在討,

士卒皆爭為先”一句,表現(xiàn)黃基愛護士兵,這個要點容易丟失.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薛靈蕓

文帝所愛美人,姓薛名靈蕓,常山人也。父名鄴,為鄢鄉(xiāng)亭長,母陳氏,隨鄴舍于亭傍。居生窮賤,

至夜,每聚鄰婦夜績,以麻蒿自照。靈蕓年至十五,容貌絕世,鄰中少年夜來竊窺,終不得見。

咸熙元年,谷習(xí)出守常山郡,聞亭長有美女而家甚貧,時文帝選良家子女以入六宮,習(xí)以千金寶賂聘

之。既得,乃以獻文帝。靈蕓聞別父母,虛攵欷累日,淚下沾衣。至升車就路之時,以玉唾壺承淚,壺則紅

色。既發(fā)常山,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

帝以文車十乘迎之,車皆鏤金為輪胡,丹畫其轂朝,前有雜寶為龍鳳,銜百子鈴,鏘鏘和鳴,響于林

野。駕青色之牛,日行三百里。此牛尸涂國所獻,足如馬蹄也。道側(cè)燒石葉之香,此石重疊,狀如云母,

其光氣辟惡厲之疾。此香腹題國所進也。靈蕓未至京師數(shù)十里,膏燭之光,相續(xù)不滅,車徒咽路,塵起蔽

于星月,時人謂為塵宵。又筑土為臺,基高三十丈,列燭于臺下,名目燭臺,遠望如列星之墜地。又于大

道之傍,一里一銅表,高五尺,以志里數(shù)。

靈蕓未至京師十里,帝乘雕玉之輦,以望車徒之盛,嗟日:“昔者言’朝為行云,暮為行雨',今非云

非雨,非朝非暮?!备撵`蕓之名日夜來,入宮后居寵愛。外國獻火珠龍鸞之釵,帝曰:“明珠翡翠尚不能勝,

況乎龍鸞之重!”乃止不進。夜來妙于針工,雖處于深帷之內(nèi),不用燈燭之光,裁制立成。非夜來縫制,帝

則不服。宮中號為“針神”也。

(原文有刪改)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薛靈蕓是個勤勞的人。入宮前,她家境貧寒,經(jīng)常和鄰家婦人一起在夜里用麻蒿照明進行勞作;入宮后,

她生活優(yōu)裕,但也會在夜里做女工。

B.文章注重場面描寫。文章采用鋪陳的手法描寫場面,注重夸張,比如寫車的華美、駕車青牛的奇特等。

C.文章注重細節(jié)描寫。比如作者抓住“流淚”的細節(jié),濃墨重筆,一再描繪,先是“沾衣”,繼而變成“紅

色”,最后“淚凝如血”,刻畫了薛靈蕓離開父母時悲痛的心情。

D.文章主題鮮明。文章通過對文帝迎娶薛靈蕓大肆鋪張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社會貧苦少女的悲慘命運,批

判了封建買賣婚姻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恚思的能力。D項,”揭示了封建……買賣始姆制度”表述

錯誤,應(yīng)是“批判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驕窘濠選二

名師點睛

1.關(guān)注傳主的主要生平事跡。嚴防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顛倒或錯位,還要嚴防內(nèi)容上的斷章取義,或

者范圍、作用、程度等的不明確。

2.關(guān)注傳文中的重要人物及其關(guān)系。對傳記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嚴防人物與事件之間張冠李戴、

事件雜糅或無中生有。如第1題介紹黃蓋愛護士卒的語句僅有一句,這個要點容易丟失,考生要善于劃分

層次,根據(jù)層次歸納要點。

3.關(guān)注人物的對話。嚴防內(nèi)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關(guān)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錯誤。

4.關(guān)注文言現(xiàn)象。對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一定要能做出合理的解釋,嚴防題干

信息的錯解或誤譯。

5.關(guān)注題干。明確題干考查的信息重點,嚴防與題干要求無關(guān)的信息進入答案或不恰當(dāng)?shù)耐茢嗷烊搿?/p>

考生理清文章的脈絡(luò),將文章中對傳主的介紹梳理清楚,即可輕松答題。

考向二非傳記類文章的內(nèi)容要點概括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與友人論門人書

顧炎武

伏承來教,勤勤懇懇,閔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學(xué)之無傳,其為意甚盛。然欲使之效曩者二三先生,招

門徒,立名譽,以光顯于世,則私心有所不愿也。若乃西漢之傳經(jīng),弟子常千余人,而位高者至公卿,下

者亦為博士,以名其學(xué),可不謂榮歟?而班史乃斷之曰:“蓋祿利之路然也。”故以夫子之門人且學(xué)干祿。

子日:“三年學(xué),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倍鴽r于今日乎?

今之為祿利者,其無藉于經(jīng)術(shù)也審矣。窮年所習(xí),不過應(yīng)試之文,而問以本經(jīng),猶茫然不知為何語,

蓋舉唐以來帖括①之淺而又廢之,其無意于學(xué)也,傳之非一世矣。知納贊之例行,而目不識字者,可為郡邑

博士;惟貧而不能徒業(yè)者,百人之中尚有一二。讀書而又皆躁竟之徒,欲速成以名于世。語之以五經(jīng)則不

愿學(xué),語之以白沙、陽明之語錄則欣然矣,以其襲而取之易也。其中小有才華者頗好為詩,而今日之詩,

亦可以不學(xué)而作。吾行天下,見詩與語錄之刻,堆幾積案,殆于“瓦釜雷鳴”,而叩以二《南》《雅》《頌》

之義,不能說也。于此時而將行吾之道,其誰從之!“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鼓率”,若

徇眾人之好,而自貶其學(xué),以來天下之人,而廣其名譽,則是枉道以從人,而我亦將有所不暇。惟是斯道

之在天下,必有時而興,而君子之教人,有私淑艾者,雖去之百世而猶若同堂也。所著《日知錄》三十余

卷,平生之志與業(yè)皆在其中,惟多寫數(shù)本以貽之同好,庶不為惡其害己者之所去,而有王者起,得以酌取

焉,其亦可以畢區(qū)區(qū)之愿矣。

夫道之污隆,各以其時,若為己而不求名,則無不可以自勉。鄙哉!硅硅所以異于今之先生者如此,

高明何以教之?

(原文有刪改)

【注】①帖括:唐制,明經(jīng)科以帖經(jīng)試士。把經(jīng)文貼去若干字,令應(yīng)試者作答。后考生因帖經(jīng)難記,乃總

括經(jīng)文編成歌訣,便于記誦應(yīng)對,稱“帖括”。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顧炎武看到從孔子那時一直到他所在的時代,都沒有真正肯專心向?qū)W的人,于是他沒有接受友人招收門

徒的建議。

B.顧炎武堅信只要有真學(xué)問,后來總會有同心相印的人出現(xiàn),彼此哪怕相距百世之久也會像同在一室似的。

C.顧炎武在闡明自己不愿招收門徒的同時,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與追求,顯示了他不愿隨波逐流,追逐虛

名的人品。

D.這篇文章在寫作上最顯著的特色為援引典故,列舉事實,巧作類比,筆法靈活,說明充分等。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忌娲卮祟}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找出原文中與選項相關(guān)的語句,理羿語句表達的意思,比如B項,原文中的相關(guān)語句為“而君?子之教

人,有私淑艾者,雖去之百世而猶若同堂也”,考生理好了比句的意冬之后,即可判定B項是正確的.再如

D項,“援引典故,列舉事實”對應(yīng)原文第1自然段中的“若乃西漢之傳經(jīng)''和"故以夫子之門人且學(xué)干祿”

兩個例子,而“巧作類比”對應(yīng)原文中的“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昇不為拙射變其效率”等。(2)對于

不容易理解的語段,可以通過分層的方法把握其意義.比如A項,信息來自于第1囪然段,但第1囪然段

的內(nèi)容不易理解,而考生可以通過分層的方法進行分析。這段話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是感謝友人勸自已

招收弟子且表明自己不愿意招收弟子的立場。第二.縣是用兩個事例來說明自己不招收門徒的原因,第一個

例子是講西漢時代經(jīng)師傳授經(jīng)書的事情,學(xué)生能夠名揚天下,住至三公,但班固認為這不過是人們走做官

謀利的道路所造成的結(jié)果;第二個例子是講孔子的弟子雖然傳養(yǎng)很高,尚且學(xué)求做官之道。但逋過孔子的

話“三年學(xué),不至于谷,不易簿也”可知,孔子是感嘆專心向?qū)W的人難得,并非說沒有專心向?qū)W的人.由

此可見A項中的“從孔子那時一變到他所在的時代,都沒有真正肯專心向?qū)W的人”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

文意.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游姑蘇臺記

宋葷

予再蒞吳將四載,欲訪姑蘇臺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泛小舟出日暉橋,觀農(nóng)夫插苻,

婦子滿田滕,泥滓被體,桔槨與歌聲相答,其勞苦殊甚。

迤通過橫塘,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瀆二里許,由別港過兩小橋,遂抵臺下。山高尚不敵虎丘,望之

僅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輿,緣山麓而東,稍見村落,竹樹森蔚,稻畦相錯如繡。山腰小赤壁,水石頗幽,

仿佛虎丘劍池。夾道稚松叢棘,著葡點綴其間如殘雪,香氣撲鼻。時正午,赤日炎欹,從者皆喘汗。予興

愈豪,褰衣賈勇如猿猱騰踏而上。陟其巔,黃沙平衍,南北十馀丈,闊數(shù)丈,相傳即胥臺故址也,頗訝不

逮所聞。吾友汪鈍翁《記》稱:“方石中穿,傳為吳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壽藤,類一二百年物”。今皆

無有。獨見震澤掀天陷日,七十二峰出沒于晴云潞淼中。環(huán)望穹窿、靈巖、高峰、堯峰諸山,一一獻奇于

臺之左右。而霸業(yè)銷沉,美人黃土,欲問夫差之遺跡,而山中人無能言之者,不禁三嘆。

從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貧而無世法,酌泉烹茗以進。山中方采楊梅,買得一筐,眾

皆飽啖,仍攜其馀返舟中。時已薄暮,飯罷,乘風(fēng)容與而歸。

待行者,幼子筠、孫韋金、外孫侯晟。六日前,子至方應(yīng)試北上,不得與同游。賦詩紀(jì)事,悵然者

久之。

(原文有刪改)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文章以時間為序,先后寫了途中之景、登臺之景、臺上之景和臺的四周之景,完整地描述了作者游

姑蘇臺的過程。

B.文章開篇寫了作者在旅途中看到的景色,描寫了農(nóng)忙的景象,一方面表現(xiàn)了農(nóng)夫的“忙”“樂”,一方面

也表現(xiàn)了他們的“苦、

C.姑蘇臺上已沒了古跡,前人游記中記載的穿孔方石等也沒有了,“頗訝不逮所聞”流露出作者的失落感,

為下文抒發(fā)壯志難酬的悲涼奠定了基礎(chǔ)。

D.文章描寫了登臺之景的生機盎然、臺上之景的荒蕪冷落、四周之景的氣勢雄渾,細致地描摹出作者由欣

喜興奮到失望傷感,再到感慨嘆息的情感變化。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后約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項,“流露出……奠定了基礎(chǔ)”表述錯誤,

應(yīng)為“體現(xiàn)了姑蘇臺的荒涼,為下文吊古傷今做了糧墊二

名師點睛

1.分析具體內(nèi)容,概括文章要點。對文章內(nèi)容的歸納和概括要注重對每一自然段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

比如第1題的A項,考生須要把握第1自然段的內(nèi)容要點,通過對這一自然段的理解來判斷選項的正誤。

2.分析選項內(nèi)容,與原文一一對應(yīng)。考生解題時要注意將選項內(nèi)容與原文一一對應(yīng)。尤其要關(guān)注選項

中的關(guān)于寫作手法的表述是否在原文中有具體的體現(xiàn)。如第1題的D項,選項中說“援引典故,列舉事實,

巧作類比,筆法靈活”是文章的特色,其中“筆法靈活”是對前三個方面的概括,可以不通過對應(yīng)原文而

判斷,而''援引典故,列舉事實,巧作類比”就要對應(yīng)原文一一進行分析,看其是否在原文中有所體現(xiàn)。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董其昌,字玄宰,松江華亭人。舉萬歷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禮部侍郎田一俊以教習(xí)卒官,其昌請

假,走數(shù)千里,護其喪歸葬。還授編修?;书L子出閣,充講官,因事啟沃,皇長子每目屬之。坐失執(zhí)政意,

出為湖廣副使,移疾歸。起故官,督湖廣學(xué)政,不徇請囑,為勢家所怨,嗾?生儒數(shù)百人鼓噪,毀其公署。

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許,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謝事歸。

光宗立,問:“舊講官董先生安在?”乃召為太常少卿,掌國子司業(yè)事。天啟二年擢本寺卿,兼侍讀學(xué)

士。時修《神宗實錄》,命往南方采輯先朝章疏及遺事,其昌廣搜博征,錄成三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國

本、藩封、人才、風(fēng)俗、河渠、食貨、吏治、邊防者,別為四十卷。仿史贊之例,每篇系以筆斷。書成表

進,有詔褒美,宣付史館。五年正月拜南京禮部尚書。時政在奄豎,黨禍酷烈。其昌深自引遠,逾年請告

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屢疏乞休,詔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三。贈

太子太傅。福王時,謚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負重名。初,華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張弼、詹事陸深、布政莫如忠及子

是龍皆以善書稱。其昌后出,超越諸家,始以宋米芾為宗。后自成一家,名聞外國。其畫集宋、元諸家之

長,行以己意,瀟灑生動,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書,以為二絕。造請無虛日,尺素

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精于品題,收藏家得片語只字以為重。性和易,通禪理,蕭閑吐納,終日無

俗語。

(選自《明史》,有刪改)

【注】①嗾:唆使。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董其昌,萬歷年間的進士,著名的書畫家,早年學(xué)習(xí)米芾,后來自成一家,名聞天下,為當(dāng)時的人

所追捧。

B.董其昌曾做過太子的講官,在給太子講書的時候借史實對太子進行啟發(fā)誘導(dǎo),而太子每次都認真聽講。

C.董其昌沒有按執(zhí)政大臣的要求做事,被外調(diào)為湖廣副使,生氣的他唆使幾百個儒生鬧事,后來請求調(diào)離。

D.董其昌沒有成名前,華亭這個地方有很多擅長繪畫的人,董其昌后來居上,以至每天都有人來求他

的作品。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奚陟字殷卿,其先自譙亳西徙,故為京兆人。少篤志,通群書。大歷末,擢進士、文辭清麗科,授弘

文館校書郎。德宗立,諫議大夫崔河圖持節(jié)使吐蕃,表陟自副,以親老辭不拜。楊炎輔政,召授左拾遺。

居親喪,毀瘠過禮。朱泌反,走間道及車駕于興元,拜起居郎、翰林學(xué)士,不就職。賊平,改太子司議郎,

歷金部、吏部員外。會左右丞缺,轉(zhuǎn)左司郎中。

貞元八年,遷中書舍人。于是江南、淮西皆大水,詔陟勞問循尉,所至人人便安。中書史倚宰相勢,

常姑息,獨陟遇之無假借。先是,右省雜給視職田稟,主事與拾遺等,陟以奉稍為率,由是吏官有差。中

書令李晟有紙筆猥料積于省,它日以遺舍人,而雜事舍人常私有之,陟均舍寮無厚薄。雖細務(wù),皆身親其

勞,久益強力,人以為難。

遷刑部侍郎。京兆尹李充有美政,裴延齡惡之,誣劾充比陸贄,數(shù)遺金帛,當(dāng)?shù)肿?,又干沒京兆錢六

十八萬緡,請付比部鉤校。時郎中崔元翰怨贄,揣延齡指,逮系榜掠甚急,內(nèi)以險文。陟持平無所上下,

具獄上,且言“京兆錢給縣館傳,馀以度支符用度略盡”。充既免,元翰不得意,以恚死。

陟尋知吏部選事,遷侍郎。錢綜平允,時謂與李朝隱略等,不能摘發(fā)清明如裴行儉、盧從愿也。十五

年,病癰,帝遣醫(yī)療視,敕日:“陟,賢臣,為我善治之?!弊洌晡迨?,贈禮部尚書。

陟少自底厲,著名節(jié)。常薦權(quán)德輿為起居舍人知制誥,楊于陵為郎中,其后皆有名。

(選自《新唐書》,有刪改)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奚陟年輕時做事專心,并十分孝順父母。大歷年間,考中進士,授任弘文館校書郎。德宗時期,皇帝詔

令他出使吐蕃,但他都因為父母年老而辭不接受。

B.奚陟判案依據(jù)實際情況,不徇情枉法。裴延齡詆毀京兆尹李充,用誣告的手段檢舉李充,但奚陟堅持公

正審理,使李充得以免罪。

C.奚陟十分忠誠,面對危險也不退縮。朱泄謀反時,很多將官因害怕而逃跑,而奚陟卻抄小路追趕上皇帝,

保護皇帝的車駕,后擔(dān)任了起居郎、翰林學(xué)士。

D.奚陟選拔人才公平得當(dāng),深得人們的稱贊。當(dāng)時的人認為奚陟與李朝隱在選拔人才的做法上是大致相同

的,他為國家選拔出了很多清正廉潔的人才。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先是至正庚寅間,參議賈魯以當(dāng)承平之時,無所垂名,欲立事功于世,首勸脫脫丞相開河北水田,務(wù)

民屯種。脫從之,先于大都開田以試之,前后所費凡十?dāng)?shù)萬錠。及開西山水閘灌田,山水迅暴,幾壞都城,

遂止。又勸其造至正交鈔①,用未久,輒腐爛不堪倒換。遂與至元寶鈔俱澀滯不行,物價騰貴。及河決南行,

又勸脫相求夏禹故道,開使北流,身專其任,瀕河起集丁夫二十六萬余人。朝廷所降食錢,官吏多不盡給,

河夫多怨。

韓山童等因挾詐,陰鑿石人,止開一眼,鐫其背目:“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預(yù)當(dāng)開河

道埋之。掘者得之,遂相為驚詫而謀亂。是時天下承平已久,法度寬縱,人物貧富不均,多樂從亂。曾不

旬月,從之者殆數(shù)萬人,以趙宋為名。韓山童詐稱徽宗九世孫,偽詔略日:“蘊玉璽于海東,取精兵于日本。

貧極江南,富稱塞北?!鄙w以宋廣王走崖山,丞相陳宜中走倭,托此說以動搖天下。當(dāng)時貧者從亂如歸,

朝廷發(fā)師誅之,雖即擒獲,而亂階成矣。反既定,下詔降徐州路為武安州。后其黨毛會、田豐、杜遵道等

復(fù)奉其子為主,寇掠汴、汝、淮、灑之間,死者成積,中原丘墟。

(原文有刪改)

【注】①交鈔:紙幣。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第1自然段采用倒敘的手法,回顧了韓山童起義前的社會狀況以及起義的直接原因,矛頭直指賈魯

和脫脫等人。

B.黃河決口向南流的時候,賈魯勸脫脫召集百姓開挖黃河故道,使河水北流,但賈魯貪得無厭,指使官吏

克扣河夫的口糧和工錢,致使河夫心生怨恨。

C.韓山童先命人偷偷雕刻了一個只有一只眼的石人,并事先埋在要被挖掘的河道中,后來河夫挖掘河道時

得到了這個石人,心中十分驚奇,然后在韓山童的領(lǐng)導(dǎo)下起義了。

D.本文反話正說,極具諷刺色彩,比如文中兩次提到“承平”,但結(jié)合文章可知,當(dāng)時社會民不聊生,官

員腐敗,根本就稱不上“承平”。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

游翠微峰記

【清】?敬

自寧都西郭外北望群山,有虎而踞者,二峰若相負,北峰為翠微峰,易堂九子講學(xué)之所也。

背郭十里,陟山西折而北,過前所望虎而踞之南峰,有崖復(fù)北,有巖夾磴而上,西折有岡,岡之西為

金精洞,北即翠微峰。循岡行,有石門木闔,背扃之,仰視絕壁而已。岡之東望果盒山,有樓閣,于是欲

返游果盒山,而闔為從游所排,遂游焉。

過石門,有南北崖,相去以尺數(shù),倚立俯仰相隱閉。北崖為磴以登,級三十有六,道絕,植梯級十有

六以出于穴,有木構(gòu)少息,為第一巢。復(fù)登為梯磴之級二十有八,有巢隘于前,巢不可息,為第二巢。級

十有七為第三巢。級八十有三為第四巢,皆可息。至此始出崖。日杲杲然射諸峰,峰如相蕩矣。復(fù)得磴八

十有三,有坪為易堂,已毀廢。其北有屋,魏氏居之,其旁后無他道,復(fù)循故道而下。

魏氏之先為避亂計,故鑿山無左右折,上下皆懸身,以難其登,登山極勞弊,無游覽之勝。然九子窮

居是山,能各有所守,不欺其志,是則不可沒者。九子:寧都魏際瑞、際瑞弟禧及禮、李騰蛟、邱維屏、

彭任、曾燦、南昌林時益、彭士望。唯際瑞為本朝招吳三桂賊將韓大任被難焉。

(原文有刪改)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A.第1自然段寫翠微峰的方位、外部形態(tài)等,并提及翠微峰是易堂九子講學(xué)的地方,為下文張本,表現(xiàn)了

作者悲涼的情感。

B.第2自然段寫作者游翠微峰的行程,主要描寫作者尚未登上翠微峰頂時游歷的過程,方位名詞的使用表

現(xiàn)了山路的曲折。

C.第3自然段主要描寫了攀四“巢”的經(jīng)過,刻畫了山的陡峭、攀登的艱辛,以此襯托九子不凡的情操。

D.第4自然段作者抒發(fā)感慨,表達對九子的敬慕之情,并著重表達了對九子之一的魏際瑞的惋惜之情。

一、【2018年高考課標(biāo)全國I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魯芝字世英,扶風(fēng)鄙人也。世有名德,為西州豪族。父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離,年十七,乃移居雍,

耽思”承。郡舉上計吏,州辟別駕。魏車騎將軍郭淮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舉孝廉,除郎中。后拜騎都

尉、參軍事、行安南太守,遷尚書郎。曹真出督關(guān)右,又參大司馬軍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參騾騎

軍事,轉(zhuǎn)天水太守??む徲谑?,數(shù)被侵掠,戶口減削,寇盜充斥,芝傾心鎮(zhèn)衛(wèi),更造城市,數(shù)年間舊境悉

復(fù)。遷廣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坐網(wǎng)獻書,乞留芝。魏明帝許焉。曹爽輔政,引為司馬。芝屢有說

言嘉謀,爽弗能納。及宣帝起兵誅爽,芝率余眾犯門斬關(guān),馳出赴爽,勸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

罪見黜,雖欲牽黃犬,復(fù)可得乎!若挾天子保許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從!舍此而去,欲就

東市,豈不痛哉!”,情盜丕熊用遂委身堂教芝坐塞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丕遂直志丕苞免宣帝嘉之赦而丕誅俵面

.起為貴州剌史…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誕平,遷大尚書,掌刑理。武帝孽

轉(zhuǎn)鎮(zhèn)東將軍,進爵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zé)o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芝以年及懸車,告老革

住,章表十余上,于是征為光祿大夫,位特進,給吏卒,門施行馬。羊祜為車騎將軍,乃以位讓芝,日:

“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華發(fā),以禮終始,未蒙此選,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

上不從。其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為舉哀,謚日貞,賜瑩田百畝。

(節(jié)選自《晉書?魯芝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

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

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

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

州刺史/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墳》《五典》傳為我國古代典籍,后又以“墳籍”“墳典”為古代典籍通稱。

B.“闕”原指皇宮前面兩側(cè)的樓臺,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稱,赴闕也指入朝覲見皇帝。

C.“踐陣”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

D.遜位,也稱為讓位、退位,多指君王放棄職務(wù)和地位,這里指魯芝的謙讓行為。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親后,即流離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

器重,后又隨從曹真出督關(guān)右,官職也不斷得到升遷。

B.魯芝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時,蜀地飽受侵擾,人口減少,他全力守衛(wèi),修建城池,

恢復(fù)舊境;離開時,天水各族百姓均請求讓他留任。

C.魯芝審時度勢,進營勸諫曹爽。曹爽輔政時,他在曹手下任四馬,曹受到討伐,他率部下馳援,并

提出應(yīng)對策略,勸曹挾天子以號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納。

D.魯芝潔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車騎將軍時辭讓說,魯芝為人清心寡欲,與人和睦又不茍同,

任職到老,以禮始終,自己愿意將車騎將軍禮讓魯芝。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qū)。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zé)o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

二、【2015年高考湖北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

贈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順之

廉吏自古難之。雖然,今之所謂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進而后有所懼于罪,是以雖其嗜利之心不

勝其競進之心,而其避罪之計有甚于憂貧之計,慕與懼相持于中,則勢不得不矯強而為廉。其幸而恒處于

有可慕、有可懼之地,則可以終其身而不至于壞,而世遂以全節(jié)后之。其或權(quán)位漸以極,則可慕者既已得

之,而無復(fù)有懼于罪。至如蹉跑淪落,不復(fù)自振,則可慕者既已絕望,且將甘心冒罪而不辭。是故其始也,

縮腹鏤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餐之所不為。人見其然,則日:“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

知始終固此一人也。雖然,此猶自其既壞言之也。方其刻意為廉之時,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茍捐之足以為

名,而得之足以為罪,則千金有所必薊;茍捐之不足以為名,而得之不足以為罪,則錐刀有所必算。人見

其千金之捐乃其奇節(jié),而不知錐刀之算其真機也,從而謂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謂廉者哉?古之所謂廉者,必始于不見可欲。不見可欲,故其奉于身者??;奉于

身者薄,故其資于物者輕。雖其一無所慕與無所懼,而未嘗不廉。蓋雖欲不廉,而無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國\以平易豈弟、與民休息為政,而尤以清苦繩約自律。余始見侯如是,則亦以為今之所

謂廉者耳。徐而與侯處,聽其議論,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謂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厭紛華,

嘗言日:“我蔬食則喜,肉食則不喜;布禍則寢乃安,經(jīng)在I則寢不安?!逼浞钌砺嗜绱?。侯蓋古之廉者也。

聞侯之夫人亦樂于粉食敝衣,與侯所嗜好無異。然則古之廉者,猶或不免于室人交謫,于是益知侯之為難

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東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與其屬武進尹楊君征余文為侯贈。夫侯之廉,人既

已盡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雖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與懼,而方其為守,則猶在有可慕、有可懼之

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將可慕者得而可懼者去矣,侯之廉猶是也,而后人信之日:侯果非慕

與懼者也。然則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烏得無言乎?

(選自《荊川先生文集》,有刪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世遂以全節(jié)歸之歸:稱許

B.則千金有所必割割:舍棄

C.于是益知侯之為難能也能:做到

D.侯居常三年居:居住

2.下列各組語句中,分別指向“今之所謂廉者”、“古之所謂廉者”的一組是(

A.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餐之所不為我蔬食則喜,肉食則不喜

B.前有所慕于進而后有所懼于罪不見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

C.布福則寢乃安,絞禍則寢不安一無所慕與無所懼

D.侯之廉非出于慕與懼將可慕者得而可懼者去矣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主要論說為吏之廉,其中對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獨到的見解。

B.今之所謂廉者,本來有意于利祿,但懾于法律的威嚴,能夠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無所慕求,偶爾有了不廉的念頭,也會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動。

D.在作者看來,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權(quán)位更加尊顯,仍將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4.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茍捐之不足以為名,而得之不足以為罪,則錐刀有所必算。

(2)奉于身者薄,故其資于物者輕。

(3)然則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烏得無言乎?

5.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

王慎中為文,初亦高談秦漢謂東京以下無可取已而悟歐曾作文之法乃盡焚舊作一意師仿尤得力于曾鞏

唐順之初不服其說,久乃變而從之。

(選自《四庫全書總目》)

闖關(guān)檢測

1.A

【解析】B項,根據(jù)原文可知,乏其昌做的是皇長子的講官,并非太子的講官.C項,根據(jù)原文可知,

唆使儒生同事的是怨恨黃其昌的有權(quán)勢的人,而不是奏其昌,D項,從原文中的“傳以善書稱“可知,

“華亭這個地方有很多漫長治叁的人”表述有誤.

2.B

【解析】A項,不是皇帝詔令奚陟出使吐蕃,是崔河圖上表舉薦他做出使吐蕃的副使。C項,”很多將

官因害怕而逃跑”于文無據(jù),而且奚陟也沒有擔(dān)任“起居郎、翰林學(xué)士”的官職。D項,“他為國家選

拔出了很多清正廉潔的人才”表述有誤。

3.B

【解析】B項,''但賈魯貪得無厭……致使河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