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7-15答案_第1頁
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7-15答案_第2頁
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7-15答案_第3頁
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7-15答案_第4頁
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7-15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7-15答案

第一篇: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7-15答案

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第七、八章教學(上與中)

一、選擇題:

1.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tǒng)一活動稱為(B)。

A.教育B.教學C.教授D.學習

2.以下關于教學的正確論述應該是(D)。

A.教學就是傳授知識B.教學就是上課C教學就是智育D.教學

由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組成3.學校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A)。

A.教學B.管理C.課外活動D.后勤工作

4.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論述教學的專著是(C)。A.《大教

學論》B.《普通教育學》C.《學記》D.《論語》

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思想的提出者

是(D)。A.孔子B?杜威C.昆體良D.思孟學派6.〃最近發(fā)展

區(qū)〃的含義是(C)。

A.很快要達到的水平B.明天要達到的水平C.經(jīng)過努力可以達

到的水平D.理想永遠達不到的水平

7.教學從本質(zhì)上說,是一種(A)。

A.認識活動B.教師教的活動C.學生學的活動D.課堂活動

8.教育的最基本途徑是(A)。

A.教學B.課外活動C.社會實踐D.校外活動9.教學在學校

整個教育系統(tǒng)中居于(B)。

基礎地位中心地位主要地位重要地位.在杜威

A.B.C.De10

看來,教學過程的實質(zhì)在于(B)。A.將教材上的學科知識內(nèi)化為兒

童的認知結構

B.從兒童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引導兒童的現(xiàn)有經(jīng)驗向著教材所

包含的邏輯經(jīng)驗不斷前進和發(fā)展C.將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與培養(yǎng)品

格統(tǒng)一起來D.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矛盾運動11.主張〃一切知識

都從感官的知覺開始〃的教育家是(D)。A.赫爾巴特B.杜威

C.凱洛夫D.夸美紐斯

12.試圖用心理學的〃統(tǒng)覺理論〃原理來說明教學過程的教育家

是(B)。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杜威D.凱洛夫

13.作為特殊認識過程的教學過程,其間接性主要是指(B)。

A.間接地獲得知識B.獲得間接經(jīng)驗C在教師幫助下獲得知識

D.在同學幫助下獲得知識14.(A)是嚴密組織起來的傳授系統(tǒng)知

識、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最有效的形式。A.教學B.教育C.自學D.智

育1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D)。

A.在我國,教學是以知識的授受為基礎的B.教學與教育這兩個

概念的關系,是一種部分與整體的關系C.作為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

的智育,主要是通過教學進行的,但不能把這兩者等同D.教學由教

與學兩方面組成,因此教學包括學生在教學之外獨立進行的自學

16.教學過程的結構指的是教學進程的(D)。

A.基本部分B.基本內(nèi)容C.基本途徑D.基本階段17.在教學

過程的基本階段中,居于中心環(huán)節(jié)的是(B)。A.引起學習動機

B.領會知識C.鞏固知識D.運用知識18.領會知識包括感知教材

和(D)。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鞏固知識D.理解教材19.學牛認

識的主要任務是(A)。

A.獲得直接經(jīng)驗B.進行科學實驗C.進行社會實踐D.學習間

接經(jīng)驗

20.〃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

說明教學中應重視(B)。A.知識的傳授B.發(fā)展學生的能力C.培

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D.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21.取得教學成功的內(nèi)因是(D)。

A.教師的主導作用B.學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體作用

D.學生的主體作用21.實質(zhì)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C)。

A.發(fā)展智力B.培養(yǎng)思想品德C.傳授知識D.發(fā)展個性22.教

學的首要任務是(A)。

A.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木技能B.發(fā)展智力、休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

c.培養(yǎng)品德和審美情趣D.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

23.形式教育論的倡導者是(B)。

A.盧梭B.洛克C?赫爾巴特D.斯賓塞

24.下列不屬于我國普通教育學校教學任務的是(D)。

A.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B.發(fā)展學生的智

力、體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C.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

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D.學生在課外獨立自主進行學習的能力的提

25.在西方,古羅馬的(C)在他所寫的《演說術原理》中,提

出了〃模仿、理論、練習〃三個循序遞進的學習過程理論。

A.奧古斯丁B.蘇格拉底C.昆體良D.西塞羅

26.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把教學過程概括為:困難、問題、

假設、(C)結論的五步,簡稱五步教學法。

A.檢驗B.論證C.驗證D.說明

27.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理論的提出者是(D)。A.赫爾巴特B.布

魯納C.凱洛夫D.巴班斯基

28.關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間接經(jīng)驗和直接經(jīng)驗,說法錯誤的是

(C)。A.學牛認識的主要仟務是學習間接經(jīng)驗

B.學習間接經(jīng)險必須以學生個人的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C.間接經(jīng)驗

即學生通過親自活動、探索獲得的經(jīng)驗D.防止忽視系統(tǒng)知識傳授或

直接經(jīng)驗積累的偏向

29.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學習什

么實現(xiàn)的?(B)。A.直接經(jīng)驗B.間接經(jīng)3僉C.生產(chǎn)經(jīng)驗D.生活經(jīng)

驗30.以下關于教學原則的論述,錯誤的是(D)。

A.教學原則是教學規(guī)律的反映B.教學原則是人們教學實踐經(jīng)驗

的總結C.教學原則是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和要求D.教學原則與教

學規(guī)律完全無關31.以下與啟發(fā)性原則在教學中貫徹要求不符的是

(C)。A.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B.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C.嚴格遵守

職業(yè)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師生關系

32.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反映了(D)教學原則。A.系統(tǒng)

A.實驗法B.講解法C.討論法D.演示法44.(A)的基本形

式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A.練習法

B.實驗法C.實習作業(yè)法D.參觀法45.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

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辯明是非真?zhèn)我垣@取知識的方法被稱為(C)。

A.講授法B.談話法C.討論法D.實驗法

46.通過準備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對過程及時總結是(B)

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A.講授法B.談話法C.討論法D.練習法

47.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地探索,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獲

取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方法是(D)。

A.討論法B.實驗法C.實習作業(yè)法D.研究法

48.下列關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D)。

A.教學策略受制于教學方法B.教學策略從層次上低于教學方法

C.教學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學策略的支配D.教學方法是教學策略

的具體化49.在教學方法改革過程中,布魯納提出了(A)。

A.發(fā)現(xiàn)學習教學法B.探究?研討法C.綱要信號圖教學法

D.暗示教學法50.教學具有教育性,這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率先提

出的觀點?(B)。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杜威D.凱洛先

51.關于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說法錯誤的是(C).

A.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用的辦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

和學生學的方法B.教學方式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jié),是教師和學生

進行的個別智力活動或操作活動C.教學方式可以被運用于方法,它

本身也能獨立完成一項教學任務D.教學方法是一連串的有目的的活

動,它能獨立完成某項教學任務

52.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過事物本身

來進行教學;就是說,應該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放在

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等等?!跎晁够M一步指

出:〃一般說來,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

的?!āㄟ壿嫴皇莿e的東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在我

們頭腦中的反映。〃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運用(C)原則。

A.循序漸進B.因材施教C.直觀性D.鞏固性

53.美國各門課程中多樣化的實踐活動,日本的綜合活動時間反

映出對(C)在課程中地位的重視。

A.知識B.能力C.直接經(jīng)驗D,間接經(jīng)驗

54.講授法是最普遍、歷史最悠久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教師主

導、主體的實踐,但明顯不足在于(D)。

A.不利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B.不利于在短時間獲得大量

系統(tǒng)的知識C.不利于教師面向全體學生D.不利于學生主動自覺地

學習55.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B)。

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鞏固知識D.運用知識

四、論述題。

1.論掌握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掌握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二者統(tǒng)一在教學活動

中。(1)掌握知識是發(fā)展智力的基礎。學生認識能力的發(fā)展有賴于知識

的掌握。

(2)智力發(fā)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學生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

是他們進一步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必要條件。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和

質(zhì)量,依賴于學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⑶掌握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相互

轉化的內(nèi)在機制。知識不等于智力,必須探索二者之問的差異以及相

互轉化的過程和條件,知識與智力的相互轉化;應注意以下條件。第

-,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應該是科學的規(guī)律性的知識。第二,必須科學

地組織教學過程。

第三,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操作與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與能力,提供學生積極參與實踐的時間和空間。

第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

(4)防止出現(xiàn)忽視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或忽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不良傾

向。述傳授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相統(tǒng)一的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2.試述教師主

導與學生主體相統(tǒng)一的教學過程規(guī)律

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

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在: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

內(nèi)容、進程、結果和質(zhì)量,起弓I導、規(guī)范、評價和糾正的作用。教師

的教還影響著學生學習方式以及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的發(fā)揮,影響著

學生的個性以及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

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在教學中,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其能動性具體表現(xiàn)在:受學生本人興趣、需要以

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動和支配,學生對外部信息選擇的能動性、

自覺性;受學生原有知識經(jīng)驗、思維方式等制約。③建立合作、友愛、

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在師生交往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和諧

情境,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教師要善于體驗或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需要,

鼓勵學生積極學習,主動參與,善于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別差異出

發(f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等。

4、防止出現(xiàn)忽視教師主導作用以及學生主體性的不良傾向。

教育學章節(jié)習題:第九章教學(下)

一、選擇1.(D)是教學的空間結構和時間序列的統(tǒng)一,所要解

決的是班、課、時的問題。A.教學內(nèi)容B.教學原則C.教學方法

D.教學組織形式2.古代中國、埃及和希臘的學校大多采用(B)。

A.分組教學B.個別教學C.道爾頓制D.班級上課制

3.在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是

(B)。A.個別教學B.班級授課C.分組教學D.道爾頓制4.最

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度進行闡述是(B)。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B.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C.洛克的《教育漫畫》D.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

5.帕克赫斯特創(chuàng)立的教學組織形式是(C)。

A.班級授課B.設計教學法C.道爾項制D.分組教學6.我國

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是在(C)。A.1856年B.1860年C.1862年

D.1866年7.我國的班級授課制最早始于(C)。A.唐代B.宋代

C.清末D.新中國成立后8.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D)。

A.杜威B.華虛朋C.帕克赫斯特D.克伯屈9.我國學校的教

學以(C)為基本組織形式。A.個別授課B.個別輔導C.班級授課

D.講座10.教師對學生一個一個輪流教,屬于(A)。

A.個別教學制B.班級授課制C.分組教學制D.道爾頓制

11.把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jù)

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是(B)。

A.個別教學制B.班級授課制C.分組教學制D.道爾頓制

12.教師不再上課向學生系統(tǒng)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分別指定自

學參考書、布置作業(yè),由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yè),有疑難時才請教師輔

導,學生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后,向教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

查,屬于(D)。

A.個別教學法B.班級授課制C.分組教學法D.道爾頓制

13.把課劃分為新授課、鞏固課、技能課、檢查課的依據(jù)是

(A)。A.教學任務B.教學內(nèi)容C.教學規(guī)律D.教學原則

14.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包括備課、上課、課外作業(yè)的布置和批

改以及(A)。A.課外輔導B.鉆研教材C.了解學生D.考試

.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15(B)o

A.備課B.上課C.課外輔導D,作業(yè)的檢查與批改16.備課包

括鉆研教材、設計教法和(A)。

A.了解學生B.閱讀參考書C.上網(wǎng)D.制訂教學計劃17.教學

活動的根本因素是(C)。

A.教師B.教學內(nèi)容C.學牛D.教學方法18.教師在教學中最

首要的角色是(A)。

A.知識的傳授者B.學者和學習者C.集體的領導者D.學生的

榜樣19.教師上課必要的補充主要是通過(C)。

A.布置作業(yè)B.檢查作業(yè)C.課外輔導D.課后練習20.(B)

是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主要依據(jù)。

A.教學大綱B.教科書C.參考書D.教學進度計劃21.下列關

于復式教學敘述正確的是(A)。

A.復式教學就是對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組織

形式B.復式教學適用于學生多、教室少的情況下教學

C.復式教學課堂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學或做作業(yè)同時進行

D.復式教學情景下的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學能力相對較弱22.一節(jié)

綜合課中最基木的組成部分是(B)。

A.組織教學B.講授新教材C.鞏固新教材D.檢查復習

23.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稱為測量

的(D)。A.信度B.難度C.區(qū)分度D,效度

24.一個測驗經(jīng)過多次測量所得的結果的一致性程度,稱為測驗

的(A)0A.信度B.效度C.區(qū)分度D.難度

25.外部分組按照學生的(D)來編班。

A.年齡B.發(fā)展水平C.知識經(jīng)驗D.學習能力或學習成績

26.如果高水平學生在測驗項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學生只能

得低分,那么就說明下列哪種質(zhì)量指標高?(D)。

A.效度B.信度C.難度D.區(qū)分度

27.我國中小學的考試制度主要由(A)兩個部分組成。A.考查

和考試B.考核和考試C.考查和考核D.檢查和評價28.下列關于

學生學業(yè)成績評定敘述正確的是(A)。

A.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記分法和等級制記分法

B.一般說,題的數(shù)量多、便于給小分的,用等級制較便利C.題的數(shù)

量不多、開卷、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題用百分制較方便D.在成績評定

時,不能把等級制換算成一定的分數(shù)。29.用于選拔性和競賽性活動

的評價屬于(A)。

A.相對評價B.絕對評價C.個體內(nèi)差異評價D.形成性評價

30.把兩個及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

完成作業(yè)輪流交替進行,在一節(jié)課內(nèi)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

教學的組織形式是(D)。A.分層教學B.合作學習C.小班教學

D.復式教學

31.從評價的功能上區(qū)分,中小學教育評價的類型可分為(C)。

A.正式評價和非正式評價B.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C.形成性評價和

總結性評價D.正確評價和錯誤評價32.為了分班、分組的目的所進

行的測驗是(B)。

A.形成性測驗B.診斷性測驗C.總結性測驗D.安置性測驗

33.以某種教學理論為指導,以一定的教學實踐為基礎形成的,

教學活動各個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較固定的和

具有典型性的教學實踐形式是(C)。A.教學B.教學原則C.教學

模式D.教學方式

34.能鑒別學業(yè)水平高低、能力強弱的測驗表明其(D)很高。

A.難度B.信度C,效度D.區(qū)分度

35.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編制試題、評定學生學業(yè)成績的過程是指

()。.測量.測驗.考試評價

DABCDo

36.良好測驗標準中顯示測驗結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分數(shù)穩(wěn)

定性與可靠性的指標是(D)。

A.效度B.難度C.區(qū)分度D.信度

36.完全根據(jù)學生能力水平或學習成績編班進行教學的分組方法

是()。A.外部分組B.內(nèi)部分組C.目標分組D.作業(yè)分組

37.根據(jù)一節(jié)課所完成的任務,課的類型一般可分為(C)。

A.新授課和鞏固課B.講授課和練習課C.單一課和綜合課D.理論

課和實踐課38.下列哪一觀點是正確的?(D)。

A.智育等于教學B.創(chuàng)造性思維即發(fā)散思維C.進行美育即實施

素質(zhì)教育D.智育是實現(xiàn)人全面發(fā)展的途徑之一

39、衡量和評價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jù)和標準是(C)A.教育

仟務B.教育內(nèi)容C.教育目的D.教育原則

40.打亂傳統(tǒng)的按年齡編班的做法,而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

編班,這是(A)。A.外部分組B.內(nèi)部分組C.設計教學法D.道

爾頓制

41教師教學的最高水平是(D)從理解水平B.記憶水平C.反應水

平D.探索水平

42.實施"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讓哪些學生得到發(fā)展?(D)。

A.特長學生B.優(yōu)秀生C.后進學生D.每個學生

第十章德育

一、單項選擇題

1.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C)。

A.教育者與德育內(nèi)容B.教育者與德育方法C.德育要求與受教

育者已有品德水平D.受教育者與教育者2.德育的基木途徑是(D)。

A.教學B.政i臺思想教育C.政治課D.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3.德育在人的全面發(fā)展教育中起著(A)作用。A.導向和動力B.關鍵

C.基礎D.物質(zhì)基礎

4.校園文化是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因素之一,在課程類型上,它屬于

(C)eA.科學課程B.活動課程C.隱性課程D.核心課程5.顏回說: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ㄟ@反映了

德育的(B)。A.導向性原則B.疏導原則C.因材施教原則D.教育影

響的一致性原則6.從德育的角度來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反映

的德育原則是(C)。A.導向性原則B.疏導原則C.因材施教原則

D.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原則7.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

學生的品德的方法是(B)。A.說服法B.陶冶法C.實際鍛煉法D.榜

樣示范法

8.根據(jù)一定的要求和標準,對學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斷的德育方

法是(D)。A.說服法B.陶冶法C.實際鍛煉法D.品德評價法

9.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其實施順

序是(D)。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B.以情為開端,情、

知、意、行依次進行C.以行為開端,行、知、情、意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和順序10.小學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

(A)e

A.說服教育法B.榜樣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實際鍛煉法

11.自我評價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A)。A.認識基礎B.關鍵

C.核心D.行動指南12.德育過程從本質(zhì)上說就是(D)統(tǒng)一過程。

A.個體與環(huán)境B.個體與社會C.個體與教育D.個體社會化與

社會規(guī)范個體化13.〃桃李無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所體現(xiàn)的德育方

法是(B)。A.說服教育法B.榜樣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實際鍛煉

14.老師采取畫小紅花、插小紅旗等方式鼓勵學生的德育方法是

(A)。A.品德評價法B.榜樣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實際鍛煉法

15.馬卡連柯提出〃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

一個人”反映了德育的(D)。A.疏導原則B.因材施教原則C.導向

性原則D.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16.為達到德育目的采用

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是()。A.德育原則

B.德育途徑C.德育方法D.德育模式

17.在知、情、意、行四個德育環(huán)節(jié)中,(B)是基礎,(C)是關鍵。

A.知、情B.知、行C.意、彳亍D.知、意

18.德育體諒模式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B)A.道德意志B.道德

情感C.道德認識D.道德行為19.德育要調(diào)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

性,依靠和發(fā)揚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品德上的消極因素,

這是(B)A.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原則B.發(fā)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

則C.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D.教育影響一致性和連貫性

原則

4.集體教育和個體教育相結合的德育原則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

功教育經(jīng)驗?(A)A.馬卡連柯B.加里寧C.烏申斯基D.蘇霍姆林斯

基20.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C)A.基礎B.途徑C.出發(fā)點D.重

要環(huán)節(jié)

21.將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A.認知模

式B.體諒模式C.社會學習模式D.說理教育模式

二、多選1.榜樣法是以他人的(ACD)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A.高尚思想B.模范事跡C.模范行為D.卓越成就2.德育的途徑

主要有(ABCDE)A.政治課教學B.班主任工作C.勞動D.共青團活

動E.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3.說服法運用時應注意的要求有

(ABCD)A.明確目的性B.富有知識性、趣味性C.注意時機D.以誠

待人E.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性4.德育過程的矛盾包括(ADE)A.教育者與

受教育者的矛盾B.德育與智育的矛盾C.德育與教學過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與德育內(nèi)容、方法的矛盾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

內(nèi)部諸要素之間的矛盾

第十四章班主任工作

一、單項選擇題

1.通過制定和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jīng)常性活動,屬于

(A)A.常規(guī)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標管理2.學校行政

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是(D)A.共青團組織B.教導處C.總務處

D.班級3.班集體形成的條件和前進的動力是(A)A.共同的奮斗目標

B.班主任的要求C.班級內(nèi)部的矛盾斗爭D.共同的活動

十五章教師

一、單項選擇題

1.人們常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這句話反映了教師應具

備的素養(yǎng)是(C)A.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B.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C.創(chuàng)

造能力D.觀察能力2.教師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A.熱愛教育事業(yè)

B.熱愛學生C.教書育人D.創(chuàng)新開拓

3.提出〃教師一方面要貢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綿

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學中吸取一切優(yōu)良的東西,然后再把這些

優(yōu)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的教育家是(B)A.列寧B.加里寧C.蘇霍姆

林斯基D.陶行知

4.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

現(xiàn)了教師的(B)素養(yǎng)。A.教育理論知識B.崇高的職業(yè)道德C.文化學

科知識D.過硬的教學基本功5.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

也是教育成功的(A)A.條件B.仟務C.途杼D.結果

6.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是,必須具有(A)A.學科專業(yè)

素養(yǎng)B.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C.品德專業(yè)素養(yǎng)D.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7.學生所

享有的受教育權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學習權和(B)。A.名

譽權和榮譽權B.公正評價權C.隱私權D.人格尊嚴權8.我國保護

少年兒童權益的專項法律是(D)。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9.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是職業(yè)角色的()。A.合理化B.示范化C.多

樣化D.個別化

10.教師勞動手段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勞動具有(A)特點。

A.示范性B.長期性C.復雜性D.創(chuàng)造性10.熱愛學生是現(xiàn)代教

師必備的(C)。

A.思想政治素質(zhì)B.教育理論素質(zhì)C.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D.職業(yè)技

能素質(zhì)

11、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是:必須具有(D)A.教育

專業(yè)B.品質(zhì)專業(yè)C.職業(yè)道德D.學科專業(yè)

二、多項選擇題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主要是由(ACE)決定的。

A.勞動對象的復雜性B.勞動任務的復雜性C.教育法規(guī)

D.勞動手段的特殊性E.勞動過程的特殊性2.教師專業(yè)化應符

合的條件有(ABCDE)A.具備專門的知識技能B.以奉獻和服務精神為

核心理念的職業(yè)道德

C.有為學生和社會所公認的復雜的知識技能、權威和影響力

D.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E.有正式專業(yè)組織對行業(yè)服務、培訓及

資格認證進行管理3.中小學教師培訓應堅持()原則。

A.統(tǒng)一要求B.因地制宜C.分類指導D.按需施教E.學用結

合4.教師的科研活動權包括(ABCE)A.有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B.有權

決定是否參加學術團體C.有權確定科研課題的科研方法D.有權確

定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E.有權為改善實踐而研究

5、教師考核的內(nèi)容有(ABC)

A.思想政治表現(xiàn)B.業(yè)務能力C.工作業(yè)績D.專業(yè)化水平

E.科研成果

第二篇:教育學1.2章習題及答案doc

教育學1,2章習題及答案

教育學分章節(jié)練習題

第一章教育概述

一、選擇題

1.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獻是()A.《學記》B.《論語》

C.《禮記》D.《中庸》2.在教育史上主張〃有教無類〃的教育家

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3.在教育史上提出〃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4.在教育史上主張〃不憤不啟,不徘不發(fā)"的教育家是()A.孔

子B.孟子C.墨翟D.荀子5.下述屬于墨家主張的是()A.有教無

類B.兼爰C.復歸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學6.下述屬

于孔子主張的是()A.有教無類B.兼爰C.復歸人的自然本性D.化

民成俗,其必由學7.下述屬于孔子主張的是()A.兼愛B.〃學而不

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C.復歸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

由學

8.下述屬于孔子主張的是()A.復歸人的自然本性B.兼爰

C.〃不憤不啟,不徘不發(fā)〃D.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9.下述屬于道家的主張是()A.有教無類B.兼爰C.復歸人的自

然本性D.化民成浴,其必由學10.由《學記》提出的教育主張是

0A.有教無類B.兼愛C.復歸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

學11.〃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出自()A.《學記》

B.《論語》C.《禮記》D.《中庸》12.〃學不蹬等〃出自

0A.《學記》B.《論語》C.《禮記》D.《中庸》13.〃建國君

民,教學為先〃這句話反映了()A.教育與政治的關系B.教育與經(jīng)濟

的關系C.教育與文化的關系D.教育與科技的關系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0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15.下述著

作中反映柏拉圖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國》B.《政治學》

C.《論演說家的教育》D.《民本主義與教育》

16.反映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家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0A.《理想國》B.《政治學》C.《論演說家的教育》D.《民本

主義與教育》

17.以教育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是()A.教育

B.教育學C.教育論D,德育論18.1632年,《大教學論》的出版

標志著教育學的獨立,其作者是()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盧梭

D.裴斯泰洛齊19.近代啟蒙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紐斯

B.康德C.盧梭D.裴斯泰洛齊20.近代教育史中主張〃紳士教育〃

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齊B.盧梭C.康德D.洛克

2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說"的教育家是()A.洛克

B.盧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齊

22.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紐斯的研究,他的代表

作是()A.《大教學論》B.《愛彌爾》C.《論演說家的教育》

D.《民本主義與教育》

23.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把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

和心理學基礎之上的教育家是()A.盧梭B.夸美紐斯C.康德D.赫

爾巴特

24.赫爾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把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

學和心理學基礎之上,寫了著名的教育學著作()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C.《論演說家的教育》D.《民本主義與教育》

25.以下哪一項不是赫爾巴特強調(diào)的中心()A.教師中心B.學生

中心C.教材中心D.課堂中心

26.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關于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的主張,稱

為()A.白板說B.做中學C.兒童中心主義D.實質(zhì)教育派27.美國

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學論》B.《普通教育

學》C.《論演說家的教育》D.《民本主義與教育》

28.以下哪一種觀點是村威的主張()A.教師中心B.兒童中心

C.課堂中心D.教材中心

29.1939年,首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編《教育學》的教育

家是()A.凱洛夫B.贊可夫C.布魯納D?維果斯基

30.我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始于()A.50

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31.20世紀60年代以后提出了課程結構理論的教育家是()A.凱

洛夫B.贊可夫C.布魯納D?維果斯基

32.20世紀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學發(fā)展思想的教育家是()A.凱

洛夫B.贊可夫C.布魯納D.巴班斯基

二、填空題

1.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

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

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的方向變化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

有組織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

們朝著期望的方向變化的活動。

3.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有計劃,有組織的

地通過學校教育的工作,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

期望的方向變化的活動。4.廣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社會教育

5.《孟子》說夏、商、周〃設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yǎng)

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ㄟ@里的庠、序、學、校是學校名稱。

6.中國近代系統(tǒng)完備的學制產(chǎn)生與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和

1904年的《奏定學堂章程》。

7.中國近代系統(tǒng)完備的學制產(chǎn)生于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

和1904年的《奏定學堂章程》。

8.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又稱。1904年的《奏定學堂章程》

又稱。9.中國古代學校的〃六藝〃教育包括一禮樂御射數(shù)書一。

10.中國古代的〃禮〃、"樂〃、"射〃、〃御〃、〃書〃、

“數(shù)”統(tǒng)稱為—六藝

11.《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簡稱四書一。

12.先秦時期,以鬢戳一為代表的墨家與儒家并稱顯學。

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蘇

格拉底一。14.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其代表作一中。

15.—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其代表作《理想國》中。

16.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家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

在他的一著作中。17.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學》中。

18.教育學是一門以—為研究對象,探索—的科學。

19.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紐斯的研究,他的代表

作是一。20.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始于一的研究,他的代

表作是一。21.法國啟蒙主義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其代表作是

—o22.法國—教育的代表人物是盧梭,其代表作是《愛彌爾》。

23.近代教育史中主張紳士教育的教育家是—o

24.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說〃的教育家是一o

25.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把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

和心理學基礎之上的教育家是_____其代表作是—O

26.赫爾巴特是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把教育理論

建立在—和—基礎之上的教育家。27.美國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

威關于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的主張我們稱為—o28.美國的實用主

義教育家—在關于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問題上提出了與前人完全相

反的觀點,我們將他的觀點稱為一。

29.1939年,首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編了《教育學》的教

育家—是。30.20世紀60年代以后美國的—提出的課程結構理

論,和前蘇聯(lián)的—的教學發(fā)展思想對世界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

影響。

31.20世紀60年代以后美國的布魯納提出的—理論,和前蘇

聯(lián)的贊可夫的一思想對世界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32.義務教育是國家用—規(guī)定對一定年齡兒童實施的某種程度

的學校教育。

三、簡答題

1.試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達的教育特點?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有文化修養(yǎng)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注重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教育內(nèi)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也比較靈活。斯

巴達的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忠于統(tǒng)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強調(diào)軍事體育訓

練和政治道德灌輸,教育內(nèi)容單一,教育方法也比較嚴厲。

2.簡述孔子的教育教學思想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為代表的儒

家文化對中國文化教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鬃拥慕逃?/p>

想在他的言論記載《論語》中有充分的反映。在教育上,孔子關于

〃有教無類〃,〃不憤不啟,不俳不發(fā)〃,〃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

學則殆〃等的主張,不僅對中國古代影響極深,對現(xiàn)代的中國教育也

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3.近代教育的特點?

近代教育有如下特點:

Q)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19世紀以后,資產(chǎn)階級政府

逐漸認識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漸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統(tǒng)。(2)初等

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機械化工業(yè)革命的基本完成和電氣化工業(yè)革命

的興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

質(zhì)條件。(3)教育的世俗化;與共了教育的發(fā)展相應,教育逐漸建立了

實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標,從宗教教育中分離出來。(4)重視教育立法,

以法治教。西方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有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

教育的每次重要進展或重大變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和提供保證。

四、論述題

1.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發(fā)展有何趨勢?現(xiàn)代教育制度的發(fā)展趨勢是:

(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許多國家都將學前教

育納入了國家教育系統(tǒng),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并延長義務教育年限。19世紀末,歐美一些

國家開始實行初等義務教育并逐漸延長義務教育年限?,F(xiàn)在世界上2/3

以上的國家實行9年或9年以上的義務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fā)展。普通教育主要

是以升學為目的,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的學校教育;職業(yè)

教育是以就業(yè)為目標、以從事某種職業(yè)或生產(chǎn)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

要教學內(nèi)容的學校教育。二戰(zhàn)后出現(xiàn)了普通教育職業(yè)化、職業(yè)教育普

通化的趨勢。(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隨著社會生活的豐富多

樣化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傳統(tǒng)的以學術性為標準的單一大學逐步發(fā)

生變化。在形式上、內(nèi)容上、入學目的和考評方法上也多種多樣。

(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隨著一次性教育相終

身教育的轉變,以獲得文憑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漸降低,通過教育

補充知識、豐富人生的目的越來越強,社會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學

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4(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交通、通訊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世

界正在縮小,國際文化交流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現(xiàn)實,這就要求各

國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間的交流,增加學制、學位、學分等的互通

性。

2.試述20世紀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Q)教育的終身化。終生教

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

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質(zhì)在于,現(xiàn)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

習終身發(fā)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10年來在世界范

圍內(nèi)興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運動,特別是使所有適齡兒

童都進入小學并降低輟學率、使所有的中青年都脫除文盲運動。(3)教

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化的否

定。一方面它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

追求教育的自由化。(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對教育的單一

性和統(tǒng)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

反映。具體表現(xiàn)為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的多元化、教學內(nèi)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5)教育技術的

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現(xiàn)代化是指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教育上的運用,并由此

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選擇、填空題答案

一、選擇題:

LB

2、D

3、C

4、D

5、C

6、C

7、D

8、D

9、D10A

11、A

12、A

13、A

14、C

15、A

16、B

17、C

18、C

19、D20、A

21、A

22、A

23、A

24、A

25、B

26、C

27、A

28、C

29、D30、A

31、A

32、D

33、D

34、B

35、C

36、D

37、B

38、A

39、B40、C

41、B

二、填空題:

L學校教育

2、一定的社會要求

3、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

4、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

5、學校

6、《欽定學堂章程》、《奏定學堂章程》7、1902、1904

8、壬寅學制、癸卯學制

9、禮、樂、射、御、書、數(shù)

10、六藝

11、四書

12、墨翟

13、蘇格拉底

14、《理想國》

15、柏拉圖

16、《政治學》

17、亞里士多德

18、教育現(xiàn)象、教育規(guī)律

19、《大教學論》20、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21、盧梭、《愛彌爾》

22、啟蒙主義

23、洛克

24、洛克

25、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

26、倫理學、心理學

27、兒童中心主義

28、杜威、兒童中心主義

29、凱洛夫30、布魯納、贊可夫

31、課程結構、教育發(fā)展

32、法律形式、免費

第二章教育與社會的發(fā)展

一、選擇題決定教育領導權的是()

A生產(chǎn)力B科學技術C政治經(jīng)濟制度D文化2決定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規(guī)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學技術B政治經(jīng)濟制度C文化D生產(chǎn)力3首次提出〃人力資

本〃理論的學者是()A布魯鈉B贊可夫C舒爾茨D皮亞杰4〃人力

資本〃理論創(chuàng)建于()

A1948年B1952年C1958年D1960年5影響受教育者的數(shù)

量和教育質(zhì)量的因素是()A政治經(jīng)濟制度B科學技術C生產(chǎn)力D文

化6教育能推進科學的()

A制度化B系統(tǒng)化C體制化D全面化

二、填空題

1------------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jīng)

濟的------------力量。---------------發(fā)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

的變化。4人力資本理論的核心概念是-------------------o改變著

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6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

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稱為----------------o-------------

-------是學校文化的縮影。---------------是人們?yōu)榱吮WC學校中

教育活動順利進行而創(chuàng)立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化形態(tài)。學校的精神

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中物質(zhì)

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tǒng)一體,是經(jīng)過長期實踐形成的。

三簡答題政治經(jīng)濟制度是如何制約教育的?(1)政治經(jīng)濟制度

決定教育的領導權,(2)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3)

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的目的。教育對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影響表現(xiàn)在

哪些方面?(1)教育為政治經(jīng)濟制度培養(yǎng)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

一種影響政治經(jīng)濟的輿論力量,(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生產(chǎn)力是如

何決定教育的?

(1)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jīng)Q定教育的規(guī)模和速度,(2)生產(chǎn)力發(fā)展

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3)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nèi)容

和手段,教育對生產(chǎn)力的促進作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教育再生產(chǎn)

勞動力,(2)教育再生產(chǎn)科學知識。

5為什么說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水平?

盡管生產(chǎn)力對教育有制約作用,但從歷史上看,教育與生產(chǎn)力的

發(fā)展并非完全同步。有兩種情況:

6(1)在一定時期內(nèi),由于人們的思想意識落后于較為先進的生

產(chǎn)力,教育的思想、內(nèi)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

(2)在生產(chǎn)力處于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會轉型甚或

傳統(tǒng)的影響,其教育的思想內(nèi)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水

平??茖W技術是如何影響教育的?

(1)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觀念,(2)科學技術能夠影

響受教育者的數(shù)量和教育質(zhì)量,(3)科學技術能夠影響教育的內(nèi)容、

方法和手段。教育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作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1)教育

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chǎn),(2)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3)教育

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信息技術對教育有哪些影響?

(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2)信息技術改變

著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

現(xiàn)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為什么說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

及為實現(xiàn)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1)信息技術的智能化,可

以根據(jù)學習者的情況自動生成相應的教學進程,確定相應的針對個人

的評價標準,實現(xiàn)教育的個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為現(xiàn)實。

(2)信息技術實現(xiàn)了人機互動模式,根據(jù)學習者的目標、選擇和

努力程度等給予不同的反饋,給予象征性的獎勵和懲罰。(3)信息技

術促進師生關系的民主化。關于學校文化的界說有哪些不同的觀點?

(1)學校文化不僅包括學校全體成員共同遵循的一些觀念和行為,而

且也包括部分成員共同遵循的觀念和行為;(2)學校文化既可能會給

預定教育目的達成帶來積極意義,也有可能阻礙教育目的的達成;(3)

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各群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其中最

具決定作用的是思想觀念特別是價值觀念。學校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1)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

(2)學校文化是一種整合性較強的文化;(3)學校文化以傳遞

文化傳統(tǒng)為己任;(4)學校文化的縮影是校園文化。簡述學生文化的

成因。(1)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體的影響;(3)師生

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5)社區(qū)的影響。簡述學生

文化的特征。(1)學生文化具有過渡性;(2)學生文化具有非正式

性;(3)學生文化具有多樣性;(4)學生文化具有互補性。

四論述題試述教育與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關系。

政治經(jīng)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1)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教育的

領導權政治經(jīng)濟制度通過對教育方針、政策的頒布,教育目的的制定,

教育經(jīng)費的分配,教育內(nèi)容特別是意識形態(tài)教育內(nèi)容的規(guī)定,教師和

教育行政人員的任命聘用等,實現(xiàn)對教育領導權的控制。(2)政治經(jīng)

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一個國家設立怎樣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

受什么樣的教育,進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標準怎樣確定,基本上是由政

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權。

(3)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

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培養(yǎng)出來的人應當具有什么樣的政治方向和思想

意識傾向,則是由一定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制度決定的,體現(xiàn)一定社會的

政治經(jīng)濟要求的。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jīng)濟制度

教育對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影響:

(1)政治經(jīng)濟制度培養(yǎng)所需要的人才通過培養(yǎng)人才實現(xiàn)對政治

經(jīng)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jīng)濟的豐要途仔。

(2)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jīng)濟的輿論力量學校自古以來就是宣

傳、灌輸、傳播一定階級的思想體系、道德規(guī)范、政策路線的有效陣

地。學校又是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的言論、教材、

文章以及他們的行為,是宣傳某種思想,籍以影響群眾,服務于一定

政治經(jīng)濟的現(xiàn)實力量。

(3)教育可以促進民主一個國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決于一個國

家的政體,但又間接取決于這個國家人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