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洪澤中學六校聯(lián)考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羅振玉在《教育五要》中認為:“凡一切國民,無論才技如何優(yōu)美,而德行缺然,如此人者有益于國家乎?有損于國家乎?此不待智者而知之?!本褪钦f“任何人不管他才能多么高、技術多么好,但是,如果他沒有道德,那么這個人會對國家有利嗎?還是對國家不利呢?這個道理是沒有智慧的人都明白的”。在培養(yǎng)德行方面,以培養(yǎng)公德最為重要,他認為要反復教育學生:要時時考慮到公共利益,對于自己的親人要相親相愛,對于人民要仁慈。他又從反面說明:如果教育偏于技術的傳授,而修身則僅占一個學科,更有甚者,學校不設立修身的課程,立足長遠而言,就會培養(yǎng)出不少有才能而無德行的人,顯然,這種結果是對國家不利的。羅振玉所主張的辦學原則是注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可見他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他在《教育世界》列出了一個他擬定的課程表,這張表顯示:首先要開設“修身”的課程。具體的開設要求是:6歲到9歲的普通小學課程內容是“童訓講話”,以后逐漸增加兒童容易接受的“本朝名人言行”;10歲到14歲的高等小學要講授“外國名人言行”;14歲到18歲的普通中學則改授倫理課程,內容是從古今人物言行到倫理學??梢娏_振玉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這一目標貫穿在整個中小學教育過程中。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根據學生的情況講授不同的內容,對于小學生就多講道理并通過講有道德的名人的故事來進行道德啟蒙,對于中學生則講授古代名人的言行,并講授倫理學,專門學習道德現象的起源、發(fā)展、本質以及道德規(guī)范等內容。這種設置是很合理的,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符合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督逃澜纭?902年4月第24期上刊登了羅振玉的《學制私議》,其中的第一條教育宗旨的第一項就明確表示:“守教育普及之主義。先教道德教育、國民教育之基礎及人生必須之知識技能(即小學教育)?!笨梢娝前雅囵B(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放在首位的。(摘編自黃耀明《論羅振玉的德育與修德》)材料二:追溯現代大學精神,我們可以回到蔡元培執(zhí)掌北京大學的時代,1919年五四運動前后的那個風云時代。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一職,開始推行全方位的改革,提出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他在北京大學歡迎會上對大學生品德的塑造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樸素,一是靜穆。這正與孔子的君子理念和教育理念一脈相承,《論語》里孔子有言:“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蔡元培把這句話的理念總結成四個字“樸素靜穆”。孔子言及學生顏回時又講:“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就是樸素的典范。奢侈放縱會損害德行的培養(yǎng),會妨礙學業(yè)的精進,樸素成就君子。“靜穆”是指希望學生養(yǎng)成蹈厲之精神,養(yǎng)成浩然之氣,不然容易成為狂躁之士。做學問要頭腦冷靜,“敏于事而慎于言”,沉淀自己專心學問,以至“修業(yè)而進德,任事而成功”。隨后,蔡元培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再一次強調品德的重要性,向北大學生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礪德行,三是敬愛師友?!氨Фㄗ谥肌笔侵干洗髮W不為其他,只為養(yǎng)成高深的學問和健全的人格?!绊频Z德行”是指要磨煉意志,養(yǎng)成好的德行,這樣學問才能精進,而德行的養(yǎng)成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捌埖轮恍蓿瑢W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倍熬磹蹘熡选笔且粋€學生最基本的素養(yǎng),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誠信朋友、友愛同學,正如孔子所言,“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我們能看出蔡元培所看重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關于德行的養(yǎng)成,與孔子的“好學”理念一脈相承,這也是蔡元培所提倡的大學精神之所在。若干年后,北大教授錢理群指出了北大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當年蔡元培的北大教育理念遙相呼應,引人深思。錢理群在回復一封學生的來信時說:一些青年為什么工具化、淺薄化與老化,根本問題在于沒有精神的信念,沒有信仰與追求,“因此,現代的中國最迫切的是‘文化的重建’,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價值觀、理想、信念與信仰的重建”。換言之,我們培養(yǎng)出了會做題、會考試的學生,這些學生成績很高,順利畢業(yè),但一旦進入社會,就會發(fā)現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綜合能力差,甚至品德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們在應試教育階段忽視了立德樹人教育,于是出現了精神危機。事實證明,立德樹人必須是教育的重心所在,這才是其根本任務。葉圣陶先生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根本要歸結為品德教育,而這一切都要求教師自己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切實記住魯迅的話:“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保ㄕ幾韵挠辍读⒌聵淙耍航逃母救蝿铡罚?)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校教育既要傳授技術,也要設立修身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才能、有德行,對國家有利的人。B.羅振玉主張開設“修身”課程,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根據不同階段學生情況講授不同內容,因材施教。C.學校的德育教育極其重要,只要學校重視立德樹人教育,就可以培養(yǎng)出品德高尚、綜合能力強的人才。D.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羅振玉把德育放到第一位,因為在他看來.德育遠遠比智育和體育重要得多。B.蔡元培的北大教育理念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這既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C.羅振玉指出要先進行德育教育.作者贊同該觀點,也認為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放在首位。D.兩則材料均綜合運用引用、舉例、對比等論證方法,使論證有理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符合蔡元培“樸素靜穆”觀點的一項是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C.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4)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羅振玉和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異同。(5)以上材料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材料,談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紀念(節(jié)選)孫犁住在定縣的還鄉(xiāng)隊回村復辟。為了保衛(wèi)農民的斗爭果實,我們隊伍開來了。一清早,我又到小鴨家去放哨。她家緊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車站的大路。她家只有兩間土坯北房,出房門就是一塊小菜園,園子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柳樹。這些年,每逢情況緊張的時候,我就爬到柳樹上去監(jiān)視敵人的來路。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柳樹的葉子黃了,小菜園里滿是整整齊齊的大白菜。小鴨的娘剛剛起來,正在囑咐小鴨,等門樓醒了給他穿好衣服。隨后她就忽地一聲把門開開,嘴里叼著用紅銅絲扭成的卡子,兩手梳理著長長的頭發(fā),一看見我,就笑著說:“呀!又是老紀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薄澳愫冒桑笊?!”我說,“今年斗爭,得到了什么果實?”她把頭發(fā)卡好,抬手指著家前面的園子說:“分了這三畝園子。它在大惡霸陳寶三手里待了十年,現在又回來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種!叫惡霸們看看,是他們種得好,還是咱窮人種得好!”她回手關上門說:“紀同志,咱們回來再說話吧,我趕集去!”說完轉身走了,我望著她那壯實的身子和那比男子還要快的腳步!不一會兒,老遠傳來了母親喊小鴨的聲音。母親回來了,提著一個大柳罐,滿臉紅光,頭發(fā)上浮著一層土。她說:“鴨,我在集上買了幾十斤山藥,我們娘兒倆去把它抬回來?!闭s上我要下崗,小鴨就說:“叫紀同志和我抬去!”我和小鴨把山藥抬回來。我這么高,她那么小,我緊緊拉著筐系,不讓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著笑著,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飯,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齊多了,新安上一架織布機,炕上鋪著新席,母親說,都是用斗爭款買的。門樓那家伙卻不言不語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槍來。那槍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彎榆木棍,系上了一條紅布條子。我只能夸好,小鴨在一旁笑了,母親也笑著說:“紀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嗎?夏天,你在這里不是答應給他一支槍嗎?后來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記性壞,賭氣自己做了一支,這是拿出來叫你看看,羞臊你哩!”我趕緊說:“這怨我記性壞,回頭我們做一支!”母親這時才紅著臉說:“紀同志,有個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這就九年了,老也沒個音訊,也費心給打聽打聽!”我說:“這好辦,我們去封信打聽打聽。大嫂,不要結記,隊伍開遠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沒和家里通信了。”“紀同志不是東北人嗎?有人說俺家他爹也跟著呂司令開到東北去了?!薄昂苡锌赡?,那里來信不容易?!蔽艺f著告別了出來,想著一定要給小鴨的爹寫封信,告訴他: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家里的生活變好了,一切是這么可羨慕,值得尊敬,他該是多么愉快!晚上,我又到小鴨家放哨,小鴨聽見動靜就跑出來,說:“紀同志,俺爹來信了!”“怎么這樣巧,拿來我看看凈寫的什么?”母親也掩飾不住快樂的心情,把信交給我,并且把燈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這是走了很遠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紙也磨去了頭,還帶著風霜雨露的痕跡??墒牵瑒e提信上的言詞是多么熱情激動!我拿著信紙,好像握著一塊又紅又熱的炭。不只小鴨的母親嚇得臉燒紅了,我的心也跳起來。上面寫著他在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陜西,現在又開到了冰天雪地的東北;上面寫著他怎樣和日本鬼子作戰(zhàn),現在又和國民黨反動派作戰(zhàn),現在已經升為營長;上面寫著他們解放了東北多少萬苦難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經歷的是什么樣的苦難!上面寫著他身體很好,勝利的日子就要到來;上面寫著希望妻子進步,積極參加土地改革和反頑的斗爭;上面問到小鴨長得怎么樣了……小鴨嘻嘻笑著,指一指門樓說:“上面沒提他!”“那時他……”母親像是要安慰門樓,說著臉紅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時候,門樓還在娘肚子里,出遠門的人,恐怕是忘記臨行時遺留的這塊血肉了。我回到我的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們解放了我的家鄉(xiāng),我分外興奮。天已經黑了,星星還沒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鴰窠里,把槍抱緊,望著堤坡那里。夜深了,月亮升上來,照亮半個窗戶。我聽見門樓像大人一樣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鴨翻了一個身,說:“多討厭呀,人家越睡不著,他越打呼嚕!”“鴨,明天我們給你爹寫一封信吧!”母親問。“叫他回來嗎?”“干么叫他回來!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學說學說。寫上咱家新添了三畝地。”“對!給爹寫封信,娘,我們給信縫一個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边^了一會兒,小鴨又說:“娘!我看還是叫爹回來吧,聽說陳寶三的大兒子參加了還鄉(xiāng)隊,要領著人回來奪地哩!”“不要聽他們胡嚷嚷!”母親說,“有八路軍在這里,他們不敢回來。天不早了,快睡吧?!睆拇司吐牪灰娔概畠蓚€的交談,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張木犁,它長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母子三個睡熟了,聽他們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們的夢境很遠也很幸福。我想到戰(zhàn)斗在我們家鄉(xiāng)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我望著很遠的西方。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門樓拿出自己做的槍來“羞臊”我的情節(jié),雖是與主題無關的閑筆,卻能讓人感受到戰(zhàn)爭年代短暫的祥和與安寧。B.“母親這時才紅著臉說”的細節(jié),展現出這位堅強的后方婦女提及丈夫時的羞澀,以及對丈夫的擔憂和思念之情。C.“我”保衛(wèi)小鴨的家鄉(xiāng),小鴨的父親解放了“我”的家鄉(xiāng),兩件事看似巧合又有其必然性,這一設計深化了小說主題。D.文中多處運用“磨翻”“結記”等方言口語,真實再現了冀中地區(qū)的生活風貌,語言生動而樸實自然,有助于表現人物形象。(2)關于文中小鴨和母親睡前活動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鴨和母親在夜深時都還不能入睡,其實與門樓酣睡中打呼嚕關系不大。B.小鴨和母親對是否叫父親回來的分歧,反映了兩人對革命支持程度的差別。C.“添三畝地”“縫信封”等內容,與前文形成照應,使小說產生起伏有致之美。D.小鴨和母親的對話觸動了“我”的內心,引起了下文“我”豐富的心理活動。(3)文中有兩處加點的“望”,分別表現了“我”怎樣的內心世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小說沒有展讀小鴨父親的原信,而是用轉述的方式呈現信件內容,這樣處理產生了怎樣效果?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談談你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4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7分)3.(2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奔斡佣?,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丁母憂。五年,調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軾始具草,文義粲然。復對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軾而已。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關中自元昊叛,民貧役重,岐下歲輸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經砥柱之險,衙吏踵破家。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庇⒆谠唬骸扒遗c修注如何?”琦曰:“記注與制誥為鄰,未可遽授。不若于館閣中近上貼職與之,且請召試。”英宗曰:“試之未知其能否,如軾有不能邪?”琦猶不可,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B.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C.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D.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母程氏親授以書”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中的“授”字含義相同。B.《范滂傳》與“六藝經傳”(《師說》)中的“傳”字含義不相同。C.“得軾《刑賞忠厚論》”與“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勸學》)中的“得”字含義不相同。D.“殿試中乙科”與“其曲中規(guī)”(《勸學》)中的“中”字含義相同。(3)下列對課內外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字子瞻,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B.《春秋》是“六經”之一,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C.“君子生非異也”(《勸學》)與“君子不齒”(《師說》)中的“君子”指代對象一致。D.《師說》中的“說”是古文中一種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的文體。(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是眉州眉山人,在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母,游學于四方,同時跟隨母親學習。剛成年,就已博通經史。B.嘉佑二年,蘇軾參加禮部考試,一篇《刑賞忠厚論》讓歐陽修驚嘆不已。后來憑借推薦信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感嘆:“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盋.蘇軾被任職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運輸南山木筏,經砥柱之險,常讓衙吏破產,他就親訪利害,想辦法減少了災害損失。D.蘇軾有“遠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識中,欲召為翰林,但遭到宰相韓琦的勸阻,經過二論的策試,他最終得直史館。(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②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③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6)你認為蘇軾為什么能成為天下英才?(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問題。歸園田居(其三)[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農家[明]鐘芳牛放平蕪綠滿郊,小池儲水灌新苗。夜歸醉共妻孥樂,不與陶朱[注]斗富饒。[注]陶朱,即陶朱公,后泛指大富者。(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陶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在南山下種豆的情形,詩句平實自如,如敘家常,讓人覺得淳樸自然而又親切。B.陶詩的第三、四句寫詩人每天早上下地,晚上月亮都出來了才扛著鋤頭回家,流露出對辛苦勞作的抱怨。C.陶詩第六句“夕露沾我衣”與楊萬里《插秧歌》中“雨從頭上濕到胛”,都通過細節(jié)描寫反映從事農業(yè)勞動的艱苦。D.陶詩的第一、二句寫原野吃草的牛和蓄水灌溉新苗的水池,營造了祥和、安寧的氣氛,為后面的抒情做鋪墊。(2)陶詩和鐘詩的最后兩句分別是全詩的“詩眼”,請分析二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5.(8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兩句,表現出詩人由夢境轉入現實后的失落之感。(2)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作者運用比喻手法表達身在官場而心系田園的心情的句子是“,”。(3)“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使用了頂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也運用這種手法,寫琵琶曲樂音暫時停頓,為曲終前的高潮蓄勢。(4)古詩中,猿猴的叫聲多指哀音。詩人心中的孤寂、哀怨、愁苦、凄愴無以出之,故借猿聲寫出,如“,”。三、語言文字運用(11分)6.(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推崇工匠精神已成為社會共識?!皳褚皇陆K一生”的執(zhí)著專注,“干一行專一行”的,“偏毫厘不敢安”的,“千萬錘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全國勞動模范當中,許多人就是實現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們以一流的技藝,托起一流的產業(yè),做出一流的產品。如此一流技藝,源自從99%到99.99%的極致追求,源自從一天到一生的心無旁騖,映照著沉潛專注背后的鉆勁和匠心。鮮花因汗水而綻放,事業(yè)因實干而興旺。高超嫻熟的技能、精雕細刻的理念,最終要落實于奮發(fā)進取的干勁。“十三五”時期,從“嫦娥”奔月到“奮斗者”潛海,從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到京張高鐵……大國重器、超級工程的誕生,離不開工匠們接續(xù)奮斗的實干,刻印著勞動者遠望蒼穹、探索深海、焊花閃爍、刀鋒起舞的身影。(1)依次在文中橫線上填入恰當的詞語。(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全國勞動模范當中,許多人就是踐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們以一流的技藝,做出一流的產品,托起一流的產業(yè)。B.全國勞動模范當中,許多人就是實現工匠精神的重要代表,他們以一流的技藝,做出一流的產品,托起一流的產業(yè)。C.全國勞動模范當中,許多人就是踐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們以一流的技藝,托起一流的產業(yè),做出一流的產品。D.全國勞動模范當中,許多人就是踐行工匠精神的重要代表,他們以一流的技藝,托起一流的產業(yè),做出一流的產品。(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興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四、寫作(60分)7.(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近日,有網友發(fā)文表示,在南京九華山公園玄奘寺地藏殿內,一排長生牌住竟然供奉著侵華日軍戰(zhàn)犯。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fā)了激烈的討論,眾多國人出離憤怒,要求一查到底。時隔不久,有關“南京夏日祭”活動的話題也引發(fā)了網友熱議,許多人認為在南京慶祝日本傳統(tǒng)節(jié)日,無異于在南京人民的傷口上撒鹽一但在討論中也不乏有這樣的聲音:如今已是和平年代,我們應當關注眼前與日本的友好合作與文化交流,不要破壞國際友好關系。對此,你有什么感悟與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觀點與態(tài)度。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洪澤中學六校聯(lián)考高一(上)期中語文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小題,19分)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羅振玉在《教育五要》中認為:“凡一切國民,無論才技如何優(yōu)美,而德行缺然,如此人者有益于國家乎?有損于國家乎?此不待智者而知之?!本褪钦f“任何人不管他才能多么高、技術多么好,但是,如果他沒有道德,那么這個人會對國家有利嗎?還是對國家不利呢?這個道理是沒有智慧的人都明白的”。在培養(yǎng)德行方面,以培養(yǎng)公德最為重要,他認為要反復教育學生:要時時考慮到公共利益,對于自己的親人要相親相愛,對于人民要仁慈。他又從反面說明:如果教育偏于技術的傳授,而修身則僅占一個學科,更有甚者,學校不設立修身的課程,立足長遠而言,就會培養(yǎng)出不少有才能而無德行的人,顯然,這種結果是對國家不利的。羅振玉所主張的辦學原則是注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可見他把德育放在第一位。他在《教育世界》列出了一個他擬定的課程表,這張表顯示:首先要開設“修身”的課程。具體的開設要求是:6歲到9歲的普通小學課程內容是“童訓講話”,以后逐漸增加兒童容易接受的“本朝名人言行”;10歲到14歲的高等小學要講授“外國名人言行”;14歲到18歲的普通中學則改授倫理課程,內容是從古今人物言行到倫理學??梢娏_振玉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這一目標貫穿在整個中小學教育過程中。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根據學生的情況講授不同的內容,對于小學生就多講道理并通過講有道德的名人的故事來進行道德啟蒙,對于中學生則講授古代名人的言行,并講授倫理學,專門學習道德現象的起源、發(fā)展、本質以及道德規(guī)范等內容。這種設置是很合理的,從簡單到復雜,由淺入深,符合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教育世界》1902年4月第24期上刊登了羅振玉的《學制私議》,其中的第一條教育宗旨的第一項就明確表示:“守教育普及之主義。先教道德教育、國民教育之基礎及人生必須之知識技能(即小學教育)。”可見他是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放在首位的。(摘編自黃耀明《論羅振玉的德育與修德》)材料二:追溯現代大學精神,我們可以回到蔡元培執(zhí)掌北京大學的時代,1919年五四運動前后的那個風云時代。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一職,開始推行全方位的改革,提出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他在北京大學歡迎會上對大學生品德的塑造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樸素,一是靜穆。這正與孔子的君子理念和教育理念一脈相承,《論語》里孔子有言:“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辈淘喟堰@句話的理念總結成四個字“樸素靜穆”??鬃友约皩W生顏回時又講:“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就是樸素的典范。奢侈放縱會損害德行的培養(yǎng),會妨礙學業(yè)的精進,樸素成就君子?!办o穆”是指希望學生養(yǎng)成蹈厲之精神,養(yǎng)成浩然之氣,不然容易成為狂躁之士。做學問要頭腦冷靜,“敏于事而慎于言”,沉淀自己專心學問,以至“修業(yè)而進德,任事而成功”。隨后,蔡元培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再一次強調品德的重要性,向北大學生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礪德行,三是敬愛師友?!氨Фㄗ谥肌笔侵干洗髮W不為其他,只為養(yǎng)成高深的學問和健全的人格?!绊频Z德行”是指要磨煉意志,養(yǎng)成好的德行,這樣學問才能精進,而德行的養(yǎng)成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捌埖轮恍蓿瑢W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而“敬愛師友”是一個學生最基本的素養(yǎng),孝敬父母、尊敬師長,誠信朋友、友愛同學,正如孔子所言,“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我們能看出蔡元培所看重的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關于德行的養(yǎng)成,與孔子的“好學”理念一脈相承,這也是蔡元培所提倡的大學精神之所在。若干年后,北大教授錢理群指出了北大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當年蔡元培的北大教育理念遙相呼應,引人深思。錢理群在回復一封學生的來信時說:一些青年為什么工具化、淺薄化與老化,根本問題在于沒有精神的信念,沒有信仰與追求,“因此,現代的中國最迫切的是‘文化的重建’,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價值觀、理想、信念與信仰的重建”。換言之,我們培養(yǎng)出了會做題、會考試的學生,這些學生成績很高,順利畢業(yè),但一旦進入社會,就會發(fā)現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綜合能力差,甚至品德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們在應試教育階段忽視了立德樹人教育,于是出現了精神危機。事實證明,立德樹人必須是教育的重心所在,這才是其根本任務。葉圣陶先生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蔽覀儌鞯朗跇I(yè)解惑的根本要歸結為品德教育,而這一切都要求教師自己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切實記住魯迅的話:“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摘編自夏雨《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學校教育既要傳授技術,也要設立修身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才能、有德行,對國家有利的人。B.羅振玉主張開設“修身”課程,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根據不同階段學生情況講授不同內容,因材施教。C.學校的德育教育極其重要,只要學校重視立德樹人教育,就可以培養(yǎng)出品德高尚、綜合能力強的人才。D.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BA.羅振玉把德育放到第一位,因為在他看來.德育遠遠比智育和體育重要得多。B.蔡元培的北大教育理念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行,這既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C.羅振玉指出要先進行德育教育.作者贊同該觀點,也認為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放在首位。D.兩則材料均綜合運用引用、舉例、對比等論證方法,使論證有理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符合蔡元培“樸素靜穆”觀點的一項是D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C.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4)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羅振玉和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異同。(5)以上材料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材料,談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此題時,首先閱讀題干,在文中找到題干對應的區(qū)位,然后仔細分析。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作答時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等。(4)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干要求,其次確定答題區(qū)間,第三要勾畫出相關語句,第四進行整合。(5)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干要求,其次確定答題區(qū)間,第三要勾畫出相關語句,第四進行整合?!窘獯稹浚?)C.只要……就……,表述過于絕對。原文的表述是“如果教育偏于技術的傳授,而修身則僅占一個學科,更有甚者,學校不設立修身的課程,立足長遠而言,就會培養(yǎng)出不少有才能而無德行的人,顯然,這種結果是對國家不利的”,強調德育的重要性,如果不重視德育,就會培養(yǎng)出不少有才能而無德行的人,但并不能說只要重視德育,就一定能培養(yǎng)出品德高尚、綜合能力強的人才。選項的表述過于絕對。故選:C。(2)A.羅振玉主張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并不是德育遠遠比智育和體育重要得多。C.“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放在首位”是羅振玉的觀點并不是作者的觀點。D.這幾個論證方法的作用不都是使論證有理有據。故選:B。(3)“樸素靜穆”是生活儉樸,養(yǎng)成蹈厲精神,養(yǎng)成浩然之氣。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強調辦好學校,培養(yǎng)學生孝敬老人、順從兄長的品德,不屬于“樸素靜穆”。故選:D。(4)“羅振玉所主張的辦學原則是注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可見他把德育放在第一位”“蔡元培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再一次強調品德的重要性”可見,二人都主張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同點:羅振玉:“在培養(yǎng)德行方面,以培養(yǎng)公德最為重要”“可見羅振玉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這一目標貫穿在整個中小學教育過程中。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根據學生的情況講授不同的內容,對于小學生就多講道理并通過講有道德的名人的故事來進行道德啟蒙,對于中學生則講授古代名人的言行,并講授倫理學,專門學習道德現象的起源、發(fā)展、本質以及道德規(guī)范等內容”可知,羅振玉關注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認為培養(yǎng)德行以公德最為重要,培養(yǎng)道德品質要貫穿于整個中小學教育過程中,不同階段教授不同內容。蔡元培:“他在北京大學歡迎會上對大學生品德的塑造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樸素,一是靜穆”“蔡元培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再一次強調品德的重要性,向北大學生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礪德行,三是敬愛師友”可知,蔡元培關注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提出“樸素靜穆”的觀念,并提出三點具體要求。(5)學習上:由“凡一切國民,無論才技如何優(yōu)美,而德行缺然,如此人者有益于國家平?有損干國家平?此不待智者而知之”“如果教育偏子技術的傳授,而修身則僅占一個學科,更有甚者,學校不設立修身的課程,立足長遠而言,就會培養(yǎng)出不少有才能而無德行的人,顯然,這種結果是對國家不利的”可得出:提高認識。時時注重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分數重要,道德品質更重要,欲成才,先成人。由“一些青年為什么工具化、淺薄化與老化,根本問題在于沒有精神的信念,沒有信仰與追求我們培養(yǎng)出了會做題、會考試的學生,這些學生成績很高,順利畢業(yè),但一旦進入社會,就會發(fā)現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綜合能力差,甚至品德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們在應試教育階段忽視了立德樹人教育,于是出現了精神危機”“他在北京大學歡迎會上對大學生品德的塑造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樸素,一是靜穆。這正與孔子的君子理念和教育理念一脈相承,《論語》里孔子有言:'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矣。”可得出:虛心學習,端正學習目的。要善于從古今中外先賢的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志存高遠,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三觀。生活上:由“在培養(yǎng)德行方面,以培養(yǎng)公德最為重要,他認為要反復教育學生:要時時考慮到公共利益,對于自己的親人要相親相愛,對于人民要仁慈”可得出:養(yǎng)成公德心。遇事多考慮公共利益,關愛家人,善待周圍的人。由“蔡元培于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一職,開始推行全方位的改革,提出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他在北京大學歡迎會上對大學生品德的塑造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樸素,一是靜穆。這正與孔子的君子理念和教育理念一脈相承”分析,“樸素靜穆”是生活儉樸,養(yǎng)成蹈厲精神,養(yǎng)成浩然之氣。故要嚴格自律,加強個人修養(yǎng),脫離低級趣味,養(yǎng)成浩然之氣。答案:(1)C(2)B(3)D(4)①相同點:羅振玉和蔡元培都主張要重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②不同點:①羅振玉關注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認為培養(yǎng)德行以公德最為重要,培養(yǎng)道德品質要貫穿于整個中小學教育過程中,不同階段教授不同內容。②蔡元培關注大學生的品德教育。提出“樸素靜穆”的觀念,并提出三點具體要求。(5)學習上:①提高認識。時時注重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分數重要,道德品質更重要,欲成才,先成人。②虛心學習,端正學習目的。要善于從古今中外先賢的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志存高遠,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三觀。生活上:①養(yǎng)成公德心。遇事多考慮公共利益,關愛家人,善待周圍的人。②嚴格自律,加強個人修養(yǎng),脫離低級趣味,養(yǎng)成浩然之氣。(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小題,16分)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紀念(節(jié)選)孫犁住在定縣的還鄉(xiāng)隊回村復辟。為了保衛(wèi)農民的斗爭果實,我們隊伍開來了。一清早,我又到小鴨家去放哨。她家緊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車站的大路。她家只有兩間土坯北房,出房門就是一塊小菜園,園子旁邊有一棵高大的柳樹。這些年,每逢情況緊張的時候,我就爬到柳樹上去監(jiān)視敵人的來路。這柳樹是我的崗位,又是我多年的朋友。柳樹的葉子黃了,小菜園里滿是整整齊齊的大白菜。小鴨的娘剛剛起來,正在囑咐小鴨,等門樓醒了給他穿好衣服。隨后她就忽地一聲把門開開,嘴里叼著用紅銅絲扭成的卡子,兩手梳理著長長的頭發(fā),一看見我,就笑著說:“呀!又是老紀同志,快到屋里暖和暖和。”“你好吧,大嫂!”我說,“今年斗爭,得到了什么果實?”她把頭發(fā)卡好,抬手指著家前面的園子說:“分了這三畝園子。它在大惡霸陳寶三手里待了十年,現在又回來了。地多了,明年咱要好好種!叫惡霸們看看,是他們種得好,還是咱窮人種得好!”她回手關上門說:“紀同志,咱們回來再說話吧,我趕集去!”說完轉身走了,我望著她那壯實的身子和那比男子還要快的腳步!不一會兒,老遠傳來了母親喊小鴨的聲音。母親回來了,提著一個大柳罐,滿臉紅光,頭發(fā)上浮著一層土。她說:“鴨,我在集上買了幾十斤山藥,我們娘兒倆去把它抬回來。”正趕上我要下崗,小鴨就說:“叫紀同志和我抬去!”我和小鴨把山藥抬回來。我這么高,她那么小,我緊緊拉著筐系,不讓筐滑到她肩上去。她一路走著笑著,到了家里,她娘留我吃飯,我在她家屋里坐了一坐。屋里比夏天整齊多了,新安上一架織布機,炕上鋪著新席,母親說,都是用斗爭款買的。門樓那家伙卻不言不語地摘下他自己造的木槍來。那槍做得很不高明,只是一根彎榆木棍,系上了一條紅布條子。我只能夸好,小鴨在一旁笑了,母親也笑著說:“紀同志,你知道他是什么心思嗎?夏天,你在這里不是答應給他一支槍嗎?后來你就走了。他整天磨翻你記性壞,賭氣自己做了一支,這是拿出來叫你看看,羞臊你哩!”我趕緊說:“這怨我記性壞,回頭我們做一支!”母親這時才紅著臉說:“紀同志,有個事和你商量商量,俺家他爹,出去了這就九年了,老也沒個音訊,也費心給打聽打聽!”我說:“這好辦,我們去封信打聽打聽。大嫂,不要結記,隊伍開遠了,交通又不方便,接不到信是常有的事。我也是八九年沒和家里通信了?!薄凹o同志不是東北人嗎?有人說俺家他爹也跟著呂司令開到東北去了。”“很有可能,那里來信不容易。”我說著告別了出來,想著一定要給小鴨的爹寫封信,告訴他:他的孩子長大了,這樣聰明;老婆進步了,這樣能干;家里的生活變好了,一切是這么可羨慕,值得尊敬,他該是多么愉快!晚上,我又到小鴨家放哨,小鴨聽見動靜就跑出來,說:“紀同志,俺爹來信了!”“怎么這樣巧,拿來我看看凈寫的什么?”母親也掩飾不住快樂的心情,把信交給我,并且把燈剔亮。我把信看了一遍,這是走了很遠路程的一封信,信封磨破了,信紙也磨去了頭,還帶著風霜雨露的痕跡。可是,別提信上的言詞是多么熱情激動!我拿著信紙,好像握著一塊又紅又熱的炭。不只小鴨的母親嚇得臉燒紅了,我的心也跳起來。上面寫著他在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陜西,現在又開到了冰天雪地的東北;上面寫著他怎樣和日本鬼子作戰(zhàn),現在又和國民黨反動派作戰(zhàn),現在已經升為營長;上面寫著他們解放了東北多少萬苦難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經歷的是什么樣的苦難!上面寫著他身體很好,勝利的日子就要到來;上面寫著希望妻子進步,積極參加土地改革和反頑的斗爭;上面問到小鴨長得怎么樣了……小鴨嘻嘻笑著,指一指門樓說:“上面沒提他!”“那時他……”母親像是要安慰門樓,說著臉紅了。我明白那意思是,爹走的時候,門樓還在娘肚子里,出遠門的人,恐怕是忘記臨行時遺留的這塊血肉了。我回到我的崗位上去。想到我的同志們解放了我的家鄉(xiāng),我分外興奮。天已經黑了,星星還沒出全。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鴰窠里,把槍抱緊,望著堤坡那里。夜深了,月亮升上來,照亮半個窗戶。我聽見門樓像大人一樣呼呼地酣睡,像是小鴨翻了一個身,說:“多討厭呀,人家越睡不著,他越打呼嚕!”“鴨,明天我們給你爹寫一封信吧!”母親問?!敖兴貋韱??”“干么叫他回來!把家里的事情和他學說學說。寫上咱家新添了三畝地。”“對!給爹寫封信,娘,我們給信縫一個布信封吧,布信封就磨不破了。”過了一會兒,小鴨又說:“娘!我看還是叫爹回來吧,聽說陳寶三的大兒子參加了還鄉(xiāng)隊,要領著人回來奪地哩!”“不要聽他們胡嚷嚷!”母親說,“有八路軍在這里,他們不敢回來。天不早了,快睡吧?!睆拇司吐牪灰娔概畠蓚€的交談,月亮也落下去。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張木犁,它長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母子三個睡熟了,聽他們的鼻息睡得很香甜,他們的夢境很遠也很幸福。我想到戰(zhàn)斗在我們家鄉(xiāng)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我望著很遠的西方。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修改于博野史家佐村(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A.門樓拿出自己做的槍來“羞臊”我的情節(jié),雖是與主題無關的閑筆,卻能讓人感受到戰(zhàn)爭年代短暫的祥和與安寧。B.“母親這時才紅著臉說”的細節(jié),展現出這位堅強的后方婦女提及丈夫時的羞澀,以及對丈夫的擔憂和思念之情。C.“我”保衛(wèi)小鴨的家鄉(xiāng),小鴨的父親解放了“我”的家鄉(xiāng),兩件事看似巧合又有其必然性,這一設計深化了小說主題。D.文中多處運用“磨翻”“結記”等方言口語,真實再現了冀中地區(qū)的生活風貌,語言生動而樸實自然,有助于表現人物形象。(2)關于文中小鴨和母親睡前活動的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BA.小鴨和母親在夜深時都還不能入睡,其實與門樓酣睡中打呼嚕關系不大。B.小鴨和母親對是否叫父親回來的分歧,反映了兩人對革命支持程度的差別。C.“添三畝地”“縫信封”等內容,與前文形成照應,使小說產生起伏有致之美。D.小鴨和母親的對話觸動了“我”的內心,引起了下文“我”豐富的心理活動。(3)文中有兩處加點的“望”,分別表現了“我”怎樣的內心世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小說沒有展讀小鴨父親的原信,而是用轉述的方式呈現信件內容,這樣處理產生了怎樣效果?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談談你的理解。【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的分析。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容、人物、語言、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合語境。(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作品相關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理解文本相關內容,把握其主題,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內心世界的能力。解答此題,必須要聯(lián)系前后文語境對其進行理解分析。(4)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解答此題,一般從人物形象、情節(jié)、主題和讀者等角度進行分析?!窘獯稹浚?)A.“與主題無關的閑筆”錯,閑筆不閑,該情節(jié)表現了革命精神的傳承。故選:A。(2)B.“分歧”和“支持程度的差別”錯?!澳?!我看還是叫爹回來吧,聽說陳寶三的大兒子參加了還鄉(xiāng)隊,要領著人回來奪地哩!”表現了小鴨的擔心,她并沒有堅持要讓父親回來,和母親沒有分歧,兩人對革命支持程度沒有差別。故選:B。(3)第一處,“我把身子靠在那根大干上,把背包架在老鴰窠里,把槍抱緊,望著堤坡那里”,結合“她家緊靠村南大堤,堤外面就是通火車站的大路……這些年,每逢情況緊張的時候,我就爬到柳樹上去監(jiān)視敵人的來路”可知,“我”望著堤坡是因為“堤坡”是來犯之敵的必經之地,“望著堤坡”表現出“我”保衛(wèi)家園時警惕和專注的心理;第二處,“我望一望那明亮的三星,很像一張木犁,它長年在天空游動,密密層層的星星,很像是它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把“三星”比作“翻起的土花、播撒的種子”,意思是“三星”象征撒播革命種子的先行者,“望一望三星”表現了“我”對革命星火已成燎原之勢的振奮之情;第三處,“我想到戰(zhàn)斗在我們家鄉(xiāng)的雪地里的同志們,我覺得肩頭加上了很重的東西,我望著很遠的西方”,“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著西方”寄寓了“我”對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勝的信念。(4)如果展讀小鴨父親的原信,需要把信件的內容一字不落地呈現出來,而轉述的方式呈現信件內容,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凝練集中,節(jié)省了文章的筆墨;“上面寫著他在這八九年里,走遍了河北、山西、陜西,現在又開到了冰天雪地的東北;上面寫著他怎樣和日本鬼子作戰(zhàn),現在又和國民黨反動派作戰(zhàn),現在已經升為營長;上面寫著他們解放了東北多少萬苦難的人民,那里的人民十四年經歷的是什么樣的苦難!上面寫著……”,以鋪排的形式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之情,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別提信上的言詞是多么熱情激動!我拿著信紙,好像握著一塊又紅又熱的炭。不只小鴨的母親嚇得臉燒紅了,我的心也跳起來”,轉述時融入了“我”的情感,飽含對革命者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精神的贊美,體現小說主旨。答案:(1)A(2)B(3)①“堤坡”是來犯之敵的必經之地,“望著堤坡”表現出“我”保衛(wèi)家園時警惕和專注的心理;②“三星”象征撒播革命種子的先行者,“望一望三星”表現了“我”對革命星火已成燎原之勢的振奮之情;③“西方”代指革命圣地,“望著西方”寄寓了“我”對革命的神圣使命感和必勝的信念。(4)①使故事情節(jié)更加凝練集中,節(jié)省了文章的筆墨;②選取信件的主要內容,以鋪排的形式渲染了革命者的自豪之情,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③轉述時融入了“我”的情感,飽含對革命者不畏艱險、樂觀向上精神的贊美,凸顯小說主旨。二、古代詩文閱讀(4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7分)3.(27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奔斡佣?,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以書見修,修語梅圣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甭務呤紘W不厭,久乃信服。丁母憂。五年,調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軾始具草,文義粲然。復對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軾而已。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關中自元昊叛,民貧役重,岐下歲輸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經砥柱之險,衙吏踵破家。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庇⒆谠唬骸扒遗c修注如何?”琦曰:“記注與制誥為鄰,未可遽授。不若于館閣中近上貼職與之,且請召試?!庇⒆谠唬骸霸囍粗淠芊?,如軾有不能邪?”琦猶不可,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BA.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B.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C.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D.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yǎng)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后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DA.“母程氏親授以書”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中的“授”字含義相同。B.《范滂傳》與“六藝經傳”(《師說》)中的“傳”字含義不相同。C.“得軾《刑賞忠厚論》”與“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勸學》)中的“得”字含義不相同。D.“殿試中乙科”與“其曲中規(guī)”(《勸學》)中的“中”字含義相同。(3)下列對課內外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A.蘇軾,字子瞻,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B.《春秋》是“六經”之一,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C.“君子生非異也”(《勸學》)與“君子不齒”(《師說》)中的“君子”指代對象一致。D.《師說》中的“說”是古文中一種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的文體。(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A.蘇軾是眉州眉山人,在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母,游學于四方,同時跟隨母親學習。剛成年,就已博通經史。B.嘉佑二年,蘇軾參加禮部考試,一篇《刑賞忠厚論》讓歐陽修驚嘆不已。后來憑借推薦信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感嘆:“當避此人出一頭地。”C.蘇軾被任職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運輸南山木筏,經砥柱之險,常讓衙吏破產,他就親訪利害,想辦法減少了災害損失。D.蘇軾有“遠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識中,欲召為翰林,但遭到宰相韓琦的勸阻,經過二論的策試,他最終得直史館。(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②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guī),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③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6)你認為蘇軾為什么能成為天下英才?【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該題可以根據文意、虛詞和結構判斷。(2)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一詞多義這個考點。我們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當然平時要識記重要實詞的比較重要的幾種意義。做題時若遇到我們沒見過的實詞,要學會結合上下文語境來揣測字的含義。(3)本題考查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答題的關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4)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與原文作細致比較。(5)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看有無特殊句式,詞類的活用,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出來的句子做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6)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段內容的篩選和理解。找到相關內容,在仔細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信息,仔細概括。【解答】(1)“軾之才/遠大器也”為判斷句,在“才”后斷開,大意是“蘇軾的才能,遠大杰出”,排除AD;“然后”意為“這樣之后”,是聯(lián)系緊密的兩個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譯文:蘇軾的才能,遠大杰出,將來自然應當擔當天下大任。關鍵在于朝廷要培養(yǎng)他,使天下的士人無不敬畏羨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這樣之后召來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沒有異議了?,F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為正確,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牽累。故選:B。(2)D.“含義相同”有誤,根據句意“殿試考中乙科/它的彎曲程度合乎圓規(guī)畫出的圓”可知,兩句中“中”分別解釋為:考中/合乎。兩句中的“中”字含義不相同。故選:D。(3)C.“指代對象一致”有誤,應分別指代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士大夫之族,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兩句中的“君子”指代對象不一致。故選:C。(4)A.“在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母,游學于四方”分析有誤。據原文“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可知,蘇軾十歲的時候,父親蘇洵游學四方,母親在家里教他讀書。故選:A。(5)①“比冠”,等到二十歲;“通”,通曉;“言”,字。譯文:等到二十歲時,(他)就學識廣博,通曉經書正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個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文集。②“利弊”,利弊的地方;“修”,修訂;“進止”,進入停止。譯文:蘇軾訪察到其利弊所在,為他們修訂衙規(guī),讓他們自己選擇水工按時進送或停止,從此害處減少了一半。③“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句,應是“利爪牙”“強筋骨”;“黃泉”,地下的泉水;“用”,因為。譯文: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地上的泥土,向下飲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6)據原文“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可知,父親出去游學之后,是母親親自教他讀書;據原文“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可知,蘇軾自己勤奮好學,能夠融會貫通;據原文“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秘閣”可知,他深得歐陽修的賞識,舉薦他進入秘書閣為官。答案:(1)B(2)D(3)C(4)A(5)①等到二十歲時,(他)就學識廣博,通曉經書正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個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文集。②蘇軾訪察到其利弊所在,為他們修訂衙規(guī),讓他們自己選擇水工按時進送或停止,從此害處減少了一半。③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地上的泥土,向下飲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6)①母親教導;②自己勤奮好學,能融會貫通;③遇到了慧眼識英才的伯樂歐陽修。參考譯文:蘇軾,字子瞻,是眉州眉山縣人。十歲的時候,其父蘇洵到外地去游學,母親程氏則親自教他讀書,蘇軾每聽聞古今興衰成敗的歷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讀到《后漢書?范滂傳》時,發(fā)出深深的慨嘆,蘇軾對她說:“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樣為名節(jié)而不顧生死,母親您答應嗎?”程氏說:“你如果能成為范滂一樣的人,我就不能成為范滂母親一樣的人嗎?”等到二十歲時,(他)就學識廣博,通曉經書正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個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文集。不久讀《莊子》,感嘆說:“我先前有些想法(見解),口中沒能說出來,今天讀到這本書,(才發(fā)現它)說的是我心里的話啊?!奔蔚v二年,參加禮部考試。當時文章晦澀怪異的弊習很重,主考官歐陽修想加以改正,見到蘇軾《刑賞忠厚論》,很驚喜,想定他為進士第一名,但懷疑是自己的門客曾鞏寫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經義策問取得第一,殿試中乙科。后來憑推薦信謁見歐陽修,歐陽修對梅圣俞說:“我當避開此人,好讓他出人頭地?!甭犝f這句話的人一開始議論不休,后來才終于信服。服母喪。嘉祐五年,調任福昌主簿。歐陽修因他才能識見都好,舉薦他進秘閣。考試作策論六篇,過去人們應試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數寫得不好。蘇軾開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又筆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從宋初以來,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吳育和蘇軾而已。任職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關中自從元昊叛亂后,百姓貧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輸送到南山的木筏,從渭河進入黃河,經過砥柱的險處,衙門役人相繼破產。蘇軾訪察到其利弊所在,為他們修訂衙規(guī),讓他們自己選擇水工按時進送或停止,從此害處減少了一半。治平二年,入朝判登聞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時就聽到他的名聲,想用唐朝舊例召他進翰林院,管理制誥之事。宰相韓琦說:“蘇軾的才能,遠大杰出,將來自然應當擔當天下大任。關鍵在于朝廷要培養(yǎng)他,使天下的士人無不敬畏羨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來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沒有異議了?,F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為正確,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牽累?!庇⒆谡f:“姑且給他修注一職如何?”韓琦說:“記注和知制誥地位相近,不可馬上授予。不如在館閣中較靠上的官職授予他,而且請召來考試?!庇⒆谡f:“考試不知他能否勝任,像蘇軾會有不能擔任的嗎?”韓琦還是不同意,到試了兩篇論,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館的職位。(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4.(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問題。歸園田居(其三)[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農家[明]鐘芳牛放平蕪綠滿郊,小池儲水灌新苗。夜歸醉共妻孥樂,不與陶朱[注]斗富饒。[注]陶朱,即陶朱公,后泛指大富者。(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陶詩的第一、二句寫詩人在南山下種豆的情形,詩句平實自如,如敘家常,讓人覺得淳樸自然而又親切。B.陶詩的第三、四句寫詩人每天早上下地,晚上月亮都出來了才扛著鋤頭回家,流露出對辛苦勞作的抱怨。C.陶詩第六句“夕露沾我衣”與楊萬里《插秧歌》中“雨從頭上濕到胛”,都通過細節(jié)描寫反映從事農業(yè)勞動的艱苦。D.陶詩的第一、二句寫原野吃草的牛和蓄水灌溉新苗的水池,營造了祥和、安寧的氣氛,為后面的抒情做鋪墊。(2)陶詩和鐘詩的最后兩句分別是全詩的“詩眼”,請分析二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2)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題干要求答出這三首詩表達的感情有何不同??煞謩e分析三首詩的情感,后歸納情感的不同。【解答】(1)B.“流露出對辛苦勞作的抱怨”錯誤。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雖然勞作艱辛,但這是詩人向往的田園生活,詩人的心情是愉快的。故選B。(2)在陶詩中,最后兩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意思是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愿我不違背歸隱心意。陶淵明是士大夫出身,但其厭倦了官場的黑暗現實,所以自愿歸隱鄉(xiāng)間。這里作者寫勞動中露水沾濕衣服,但作者并不以此為意,表明自己不懼農事的勞累,堅定自己躬耕隱居的理想愿望,詩句中洋溢著歸隱的恬適和理想實現的堅定。與陶詩不同的是,鐘詩最后兩句“夜歸醉共妻孥樂,不與陶朱斗富饒”,意思是晚上酒醉歸來,與妻子孩子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這是陶朱之富也比不了的。這句詩寫農人家庭和美,不羨慕富豪,表現了農人知足常樂的淳樸。答案:(1)B(2)陶詩最后兩句寫詩人不懼農事的勞累,堅定自己躬耕隱居的理想愿望,洋溢著歸隱的恬適。鐘詩最后兩句寫農人家庭和美,不羨慕富豪,表現了農人知足常樂的淳樸。白話譯文: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山徑狹窄草木叢生,夜間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愿我不違背歸隱心意。詩歌鑒賞: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里,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作。“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边@兩句寫詩人歸田園后在南山的山腳下種了一片豆子,那地很荒,草長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卻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實自如,如敘家常,就像一個老農在和你說他種的那塊豆子的情況,讓人覺得淳樸自然,而又親切?!俺颗d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睘榱瞬皇苟固锘氖?,到秋后有所收成,詩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來了才扛著鋤頭回家。雖說比做官要辛苦得多,可這是詩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樂趣。正如詩人在《歸田園居》(一)中所說的那樣:“少無適俗韻,本性愛丘山。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詩人厭倦了做官,“守拙歸田園”才是最愛。從“帶月荷鋤歸”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來,他非但沒有抱怨種田之,反而樂在其中。后四句是本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過生活的磨勵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對真善美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與現實社會污濁官場的決裂?!暗廓M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蓖ㄟ^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jié)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業(yè)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業(yè)勞動的艱辛,它絕不像那些脫離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般輕松瀟灑。但是作者仍不辭勞苦,繼續(xù)堅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詩中所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薄耙抡床蛔阆?,但使愿無違?!睂τ谠娙藖碚f,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當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愿望,農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懼?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這種思想已經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本詩結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盤現出。陶詩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詩的情趣來自于寫意。“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里,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胺N豆南山下”平淡之語,“帶月荷鋤歸”幽美之句;前句實,后句虛。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補襯下相映生輝,柔和完美。(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5.(8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兩句,表現出詩人由夢境轉入現實后的失落之感。(2)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作者運用比喻手法表達身在官場而心系田園的心情的句子是“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3)“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使用了頂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也運用這種手法,寫琵琶曲樂音暫時停頓,為曲終前的高潮蓄勢。(4)古詩中,猿猴的叫聲多指哀音。詩人心中的孤寂、哀怨、愁苦、凄愴無以出之,故借猿聲寫出,如“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痉治觥勘绢}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默寫的能力。答題時要熟背相關篇目,并理解語句的含義,準確地寫出相關名句?!窘獯稹抗蚀鸢笧椋海?)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重點字:悸)(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重點字:羈)(3)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重點字:澀、歇)(4)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重點字:暮、鵑)三、語言文字運用(11分)6.(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推崇工匠精神已成為社會共識。“擇一事終一生”的執(zhí)著專注,“干一行專一行”的,“偏毫厘不敢安”的,“千萬錘成一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調配油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輕質碳酸鈉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Cr-Ni合金化對Mo-Si金屬硅化物的磨蝕和抗氧化性能研究
- 時尚挎包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全自動地熱恒壓供水設備項目建議書
- 寶石咖啡桌企業(yè)ESG實踐與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臨床檢驗機器人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版刻作品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高密度聚乙烯樹脂(HDPE)企業(yè)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論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賠償磋商制度中的公眾參與
-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試題2
- 2025年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第2篇-深度研究
- 短視頻居間代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港口碼頭安全承包服務協(xié)議4篇
- 2024年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歡樂運動會:1 我為班級出把力》說課稿-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滬科黔科版
- 2024年南京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標準卷
- 2025年中智集團及下屬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廣東2025年高中化學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4年中國牛排2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