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實驗5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解析版)_第1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實驗5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解析版)_第2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實驗5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解析版)_第3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實驗5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解析版)_第4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題型歸納與變式演練(全國)實驗5 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5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知識點一、速度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三種方法(1)在運動路程相同情況下,比較所用時間,所用時間短的運動得快(裁判的比較方法)。如圖甲所示,兩輛汽車通過相同的路程,紅車用時45min,綠車用時30min,說明綠車運動得快。(2)在運動時間相同情況下,比較經(jīng)過的路程,經(jīng)過路程長的運動得快(觀眾的比較方法)。如圖乙所示,百米比賽場上,運動員從同一起點出發(fā),在相同時間內(nèi),跑到最前面的運動員(運動路程最長)運動的最快。(3)在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相同時,為了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在物理學中,常采用“相同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將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所用時間,即換算成“在單位時間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2.速度(1)定義:物理學中,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物體運動的速度。(2)公式:v=(3)物理意義: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這個數(shù)值越大,表明物體運動得越快;這個數(shù)值越小,表明物體運動的越慢。(4)單位及換算: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是m/s,或者m·s-1,速度單位是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組合而成的組合單位。在交通運輸中,速度的單位常用千米每小時(km/h)表示。這兩個單位換算關系是:1m/s=3.6km/h。知識點二、測量平均速度【實驗原理】v=s【實驗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車、金屬片、木塊。【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斜面的一端用木塊墊起,使它保持較小的坡度,在斜面的底端或中部固定金屬片?!緦嶒灢襟E】(1)使斜面保持較小的坡度,把小車放在斜面的頂端,金屬片垂直固定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2)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所用時間t1,將小車通過的路程s1和所用時間t1填入表格中。(3)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和所用時間t2,將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對應的位置。(4)利用公式v=st,分別計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即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1=s1(5)整理器材【實驗數(shù)據(jù)】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s1=1mt1=3sv1=0.33m/ss2=0.5mt2=1.8sv2=0.28m/s【分析與論證】下車經(jīng)過下半段的路程為s3=s1-s2=1m-0.5m=0.5m,時間為t3=t1-t2=3s-1.8s=1.2s。因此,小車通過下半段的路程的平均速度為。則平均速度的大小關系為:?!緦嶒灲Y論】小車而在斜面上做變速直線運動,在不同的路程段,小車平均速度大小不同。小車從斜面頂端運動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大。★特別提醒1.斜面的長度要足夠長、坡度要?。ㄗ⒁猓浩露纫膊荒苓^小,否則測出的平均速度大小會過于接近),且測量過程中不能改變斜面的坡度;2.要測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測量其對應的路程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時間。1.(2023?眉山)如圖所示,小明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使小車從斜面A點靜止下滑,經(jīng)過B點到達C點,圖中已標出小車經(jīng)過A、B、C三點對應時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B段距離為4.0dm B.AB段平均速度為0.2cm/s C.小車從A點到C點做勻速直線運動 D.若小車過A點后才開始計時,測出AC段平均速度將偏大【解答】解:A、由圖示可知,AB段距離sAB=10.00dm﹣6.00dm=4.00dm,故A錯誤;B、小車在AB段的路程sAB=4.00dm=40.0cm,所用時間tAC=2s,平均速度vAB=sC、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小車在這個過程中做加速運動,故C錯誤;D、如果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計時會晚一些,測量的時間會偏小一些,根據(jù)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變時,時間偏小,測得的平均速度會偏大,故D正確。故選:D。2.(2023?長春)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sAB=0.45mtAB=3.2svAB=0.14m/ssAC=0.90mtAC=4.5svAC=(1)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實驗中,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小車通過AB段路程的時間過短,不便于測量時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只將木塊向適當移動;也可以將小車倒置滑下,這是因為用代替滾動可以增大摩擦。(3)改進后,進行實驗并記錄數(shù)據(jù)在表格中,計算出小車通過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車通過AB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比B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4)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支持力對小車是否做功?。(5)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撞到金屬片會停下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窘獯稹拷猓海?)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v=s(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越短,不便于測量時間,因此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應將木塊向右適當移動,使它保持較小的坡度;也可以將小車倒置滑下,這是因為用滑動摩擦代替滾動可以增大摩擦;(3)路程sAC=0.90m,所用時間tAC=4.5s,小車通過AC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C=s已知AB段路程與BC段路程相同,sAB=sBC=0.45m,tBC=tAC﹣tAB=4.5s﹣3.2s=1.3s,BC段平均速度:vBC=s已知,vAB=0.14m/s,則vAB<vBC,(4)小車在運動過程中,支持力的方向上沒有移動距離,所以支持力對小車不做功;(5)小車運動到斜面底端撞到金屬片會停下來,小車由運動變?yōu)殪o止,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答案為:(1)v=s3.(2021?丹東)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使小車從帶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如圖所示。(1)該實驗的原理是。(2)AB段距離sAB=cm,小車在AC段平均速度vAC=m/s。(3)如果不小心讓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則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會(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4)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5)小明進一步實驗測得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1,后半程平均速度為v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v1和v2表示)?!窘獯稹拷猓海?)測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s(2)根據(jù)圖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2cm,則AB間的長度:sAB=40.0cm;AC間的長度:sAC=90.0cm;AC段所用的時間:tAC=3s;AC段的平均速度:vAC=s(3)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計時晚,所計時間偏短,而路程不變,由v=s(4)小車在斜面上運動速度越來越快,做加速直線運動,A.圖中v﹣t圖象為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說明速度大小不變,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v﹣t圖象為一過原點的直線,說明速度與時間成正比,小車做加速直線運動,故B符合題意;C.圖中s﹣t圖象為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說明小車位置相對于O點沒有變化,處于靜止狀態(tài),故C不符合題意;D.圖中s﹣t圖象為一過原點的直線,說明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距離與時間成正比,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由v=st可知,前半程所用時間:t1=sv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s故答案為:(1)v=st;(2)40.0;0.3;(3)偏大;(4)B;(5)4.(2020?棗莊)某實驗小組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照片如圖所示:(1)依據(jù)照片可判斷,小球在做(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2)如果頻閃照相機每隔0.2s拍攝一次,并測得sAB=5cm,sBC=15cm,則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為m/s;(3)如圖所示,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象是;(4)小球在AD段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時間tAD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路程sAD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v2(選填“>”、“<”或“=”)?!窘獯稹拷猓海?)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時間,小球運動的距離間隔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運動;(2)如果頻閃照相機每隔0.2s拍攝一次,并測得sAB=5cm,sBC=15cm,則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vBC=sAC段的距離:sAC=sAB+sBC=5cm+15cm=20cm=0.2m,AC段所用的時間:tAC=tAB+tBC=0.2s+0.2s=0.4s,則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s(3)由(1)知圖中小球在做加速運動。圖A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在減小,不符合題意;圖B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不變,不符合題意;圖C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題意;圖D中隨著時間增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不符合題意。故能說明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圖象是C。(4)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時間,小球運動的距離間隔越來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運動。即小球的速度越來越大,則時間tAD中點未到達路程sAD中點,則v1<v2。故答案為:(1)加速;(2)0.75;0.5;(3)C;(4)<。5.(2019?廣西)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1)小球從A處沿斜面由靜止開始滾下,頻閃照相機記錄了小球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如圖1所示,小球在做(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小球受力(選填“平衡”或“不平衡”)(2)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m/s。CD段的路程為m,比較AB與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VBC(選填“>”“<”或“=”)路程運動時間平均速度經(jīng)過某點時的速度SAB=0.3mtAB=0.5sVAB=0.6m/sVB=1.2m/sSBC=0.9mtBC=0.5sVBC=VC=2.4m/sSCD=tCD=0.5sVCD=3m/sVD=3.6m/s(3)為進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做出了v﹣t圖象,如圖2所示,假設斜面足夠長,小球從A處滾下,經(jīng)過2s到達E點時的速度為m/s。(4)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路程SAB中點時的速度為v1,經(jīng)過時間tAB中點時的速度為v2,則v1v2(選填“>”“<”或“=”)【解答】解:(1)由圖1知,小球相等時間通過的路程逐漸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運動,小球運動狀態(tài)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受到非平衡力作用。(2)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BC段的平均速度:vBC=s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sCD=vCDtCD=3m/s×0.5s=1.5m;vAB=0.6m/s<vBC。(3)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圖象知,小球速度與時間成正比(勻加速運動),小球1s時的速度為2.4m/s,則經(jīng)過2s小球的速度為4.8m/s。(4)小球從A靜止滑下時速度與時間成正比(勻加速運動),所以小球經(jīng)過前一半時間速度小于后一半時間的速度,所以前一半時間通過的路程小于12小球運動速度越來越快,所以v1>v2。故答案為:(1)加速;不平衡;(2)1.8;1.5;<;(3)4.8;(4)>。6.(2023?肥城市二模)如圖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小車由A點所示位置靜止釋放,經(jīng)過B、C兩點時電子表顯示的時刻(h:min:s)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是()A.BC段的平均速度為0.5m/s B.為減小實驗中時間測量的誤差,可將斜面傾角增大一些 C.AB段小車加速運動,BC段小車勻速運動 D.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大【解答】解:A、實驗中,sBC=s1﹣s2=2m﹣1m=1m,tBC=0:00:05﹣0:00:03=2s,因此vBC=sB、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小些,故B錯誤;C、實驗中,sAB=s2=1m,tAB=0:00:03﹣0:00:00=3s,因此vAB=sABtAB=D、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公式v=s故選:A。7.(2023?海淀區(qū)校級模擬)如圖為“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車在這個過程中做勻速直線運動 B.斜面應保持較大的坡度,以便于測量時間 C.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則AB段的平均速度會偏大 D.為了測量小車在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需要將小車從A點由靜止釋放【解答】解:A、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小車在這個過程中做加速運動,故A錯誤;B、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越短,不方便測量時間,因此斜面應保持較小的坡度,以便于測量時間,故B錯誤;C、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所測量的時間會偏大,而AB段的路程一定,由v=sD、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其運動的起點必須是A點,計時的起點是B點,在C處停止計時,故D正確。故選:D。8.(2023?鄲城縣三模)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小楓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量小車從斜面上滑下時的平均速度,把斜面的右端用木塊墊起,已知斜面AC的長度為120cm,B點是斜面AC的中點;實驗時,將小車放置在斜面A點,松手后,小車依次通過A、B、C三點的時間(停表每格為1s)如圖所示,在小車下滑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30cm/s B.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讓小車從B點靜止滑下 C.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 D.小車在下滑過程中速度先不變后變大【解答】解:AC、已知斜面AC的長度為120cm,B點是斜面AC的中點,則sAB=sBC=60cm,由圖中記錄的時間可知,tAC=8s,tAB=6s,tBC=2s,則AB段的平均速度為:vAC=sACtAC=120cm8s所以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C段的平均速度,故A錯誤,C正確;B、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經(jīng)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零,因此不可以將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故B錯誤;D、由計算數(shù)據(jù)可知,小車下滑過程中做加速運動,故D錯誤。故選:C。9.(2023?泰山區(qū)校級二模)在測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時,讓小球從斜面A點由靜止?jié)L到C點,并用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一次,頻閃照片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①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用時0.4s②小球在前0.4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4.00cm③小球由A點滾到C點,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為11m/s④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②③正確 C.只有①④正確 D.只有②④正確【解答】解:①小球從A點運動到B點經(jīng)過了3個時間間隔,用時:3×0.1s=0.3s;②由圖可知,小球在前0.4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4.00cm;③由圖可知,AC之間的距離為s=5.50cm=0.055m,則整個運動過程平均速度為:v=s④由圖可知,小球在BC段的時間為:tBC=2×0.1s=0.2s,路程:sBC=5.50cm﹣2.70cm=2.80cm=0.028m,小球在AC段的時間:tAC=5×0.1s=0.5s,路程:sAC=5.50cm=0.055m,所以:vBC=sBCtBC計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C段的平均速度。綜上分析可知,只有②④正確。故選:D。10.(2023?成都模擬)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的數(shù)據(jù)處理正確的是()A.圖中AB段的路程sAB=45.0cm B.如果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 C.在測量小車到達B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 D.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解答】解:A、由圖知,圖中AB段的路程sAB=80.0cm﹣40.0cm=40.0cm,故A錯誤;B、已知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由圖可知sAC=80.0cm,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sC、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果偏大,由v=st知,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D、如果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則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不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故D錯誤。故選:B。11.(2023?二道區(qū)校級模擬)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所選器材有:小車、秒表、長木板、小木塊各一個。(1)除了以上所選器材,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2)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3)經(jīng)測量,s1=0.9m,s2=0.4m,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過程中,秒表記錄如圖所示,則小車在s3路段的平均速度是m/s。【解答】解:(1)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需要測量路程和時間,因此還需要刻度尺和秒表;(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越短,不便于測量時間,因此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應使它保持較小的坡度;(3)路程s3=s1﹣s2=0.9m﹣0.4m=0.5m,所用時間t3=16:20:38﹣16:20:37=1s,則小車通過路程s3的平均速度為:v3=s故答案為:(1)刻度尺;(2)較?。唬?)0.5。12.(2023?西鄉(xiāng)塘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滑下,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實驗原理是;(2)實驗時,為了便于測量時間,應(選填“增大”或“減小”)斜面的傾斜角度;(3)從A點到C點的路程sAC=cm;小車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m/s。(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窘獯稹拷猓海?)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速度公式:v=s(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車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運動時間越短,因此實驗中應使斜面坡度較小,便于減小時間的測量產(chǎn)生的誤差;(3)由圖可知,AC段的距離為sAC=80.0cm=0.8m;小車從A點運動到C點所用時間為tAC=09:25:20﹣09:25:15=5s,車通過AC段的平均速度為:vAC=s(4)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導致測量時間偏大,平均速度偏小。故答案為:(1)v=s13.(2023?宛城區(qū)三模)如圖所示,是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1)本實驗測平均速度的原理是st;除了圖中器材,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實驗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目的是方便測量(2)AB段的距離sAB=cm,測得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是m/s;(3)若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使得計算的速度偏?!窘獯稹拷猓海?)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s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較小。(2)AB段的距離sAB=80.0cm﹣40.0cm=40.0cm=0.4m,測得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是vAB=s(3)若小車過了A點才開始計時,會使所測時間偏小,根據(jù)v=s故答案為:(1)v=s14.(2023?臺前縣三模)小明學習了平均速度后,想測量“小球上坡時的平均速度”,設計了如下實驗:小球從O點自由滾下,到達左側斜面底端A點時開始計時,每隔1s記錄小球的位置如圖,直到小球到達最高點E。(1)小球上坡的距離為cm。(2)小球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為m/s。(3)小球上坡時做(選填“加速”“減速”或“勻速”)運動。(4)實驗中O點高于E點,則小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選填“遵守”或“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窘獯稹拷猓海?)由圖可知AE段的路程為:sAE=70.0cm;(2)由圖可知AB段的路程為:sAB=25.0cm=0.25m;則AB段的平均速度為:vAB=s(3)由圖可知,小球在斜面運動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