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備考2023-2024】高考語文二輪文言文講練通關(guān)一
詞多義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學(xué)案(原卷版+解析版)
一詞多義: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考點解讀
所謂文言虛詞,是指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實在意義的詞,
其主要作用是聯(lián)結(jié)語言單位。它包括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
嘆詞等。與文言實詞相比,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使用頻率較高,這是由
于其能顯示多種語法關(guān)系,能表達(dá)出特定語境下的語氣。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是文言文閱讀中的重
要考點,它強調(diào)了三個重點:一是“常見文言虛詞”,界定了文言虛
詞的考查范圍,即18個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二是“在文
中的意義和用法”,是指常見文言虛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及語法功
能,而非詞典意;三是“理解”,是指運用推斷技巧,通過已經(jīng)掌握
的文言文知識判斷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目前,在課標(biāo)全國卷中,一般不單獨設(shè)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
用法,而是將其放在語句翻譯和內(nèi)容理解中間接考查;在個別自主命
題地區(qū)的試卷中,一般以對比辨析的形式考查,即將選文某句中的虛
詞與所學(xué)課文句子中的同一個虛詞進(jìn)行比較,看其意義和用法是否相
同。
現(xiàn)將這18個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整理如下:
(一)而
1.代詞
第二人稱代詞,譯為“你(們)”“你(們)的”。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一一《促織》
②某所,而母立于茲。一一《項脊軒志》
2.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譯為“又二
①劍閣崢嵯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一一《蜀道難》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鰭之穴無可寄所者,用心躁也。一一《勸
學(xué)》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一一《過
秦論》
④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譯為“并且”“而且”。
①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一一《勸學(xué)》
(3)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一《過秦論》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一一《師說》
③武既至海上,縻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一一《蘇武傳》
④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蛛銜之。一一《張衡傳》
(4)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但是”“卻工
①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一一《勸學(xué)》
②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一一《師說》
③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5)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如果”"假如"。
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一《論語?為政》
(6)表示修飾關(guān)系,不譯。
①夜繾而出,見秦伯。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②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一一《寡人之于國也》
(7)表示因果關(guān)系,譯為“因而
①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一一《病梅館記》
(二)何
1.代詞
(1)疑問代詞,譯為“什么
①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一一《赤
壁賦》
②夫晉,何厭之有?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2)疑問代詞,譯為“哪里”。
①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并序》
(3)疑問代詞,譯為“為什么二
①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一一《過秦論》
(4)疑問代詞,譯為“怎么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一一《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一一《游褒禪山記》
2.副詞
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譯為“多么”。
①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p>
②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一一《蜀道難》
(三)乎
1.介詞
相當(dāng)于"于”,譯為“在”“比”“對”等。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一一《師說》
②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一一《勸學(xué)》
2.助詞
(1)表示疑問語氣,譯為“嗎”“呢
①壯士!能復(fù)飲乎?一一《鴻門宴》
②客亦知夫水與月乎?一一《赤壁賦》
③子卿尚復(fù)誰為乎?一一《蘇武傳》
(2)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呢
①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fù)見我,尚可得乎?一一《蘇武傳》
(3)表示推測或商量語氣,譯為“吧”“呢
①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一一《師說》
(4)用在副詞或其他虛詞之后,舒緩語氣。
①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一《愛蓮說》
(5)表示感嘆語氣,譯為“啊”“呀
①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一一《捕蛇者說》
(6)表示呼告,譯為“啊”。
①參乎,吾道一以貫之。一一《論語?里仁》
(7)形容詞詞尾,譯為“……的樣子”。
①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一一《赤壁賦》
②噫吁藏,危乎高哉!——《蜀道難》
(四)乃
1.代詞
(1)第二人稱代詞,譯為“你(的)”“你們(的)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一《示兒》
(2)指示代詞,這樣,如此。
①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一一《孔雀東南飛并
序》
2.副詞
(1)表示時間的緊相銜接,譯為“便”“就二
①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一一《荊軻刺秦王》
②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鴻門宴》
③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一一
《蘇武傳》
④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一一《張
衡傳》
(2)表示兩事順承,譯為“才二
①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一一《隆中對》
②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一一《廉頗
藺相如列傳》
(3)表示兩事情理相?;蚴鲁鲆馔?,譯為“卻"“反而''"竟然”。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一《桃花源記》
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
歟!一一《師說》
(4)表示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譯為“只”“僅僅
①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一一《史記?項羽本紀(jì)》
(5)用于判斷句中,加強肯定的語氣,譯為“就是
①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一一《陳涉世家》
②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一一
《游褒禪山記》
(五)其
1.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們)”“她(們)”“它(們)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一一《燭之武
退秦師》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一一《張衡傳》
(2)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們)的”“她(們)的”“它(們)
的”。
①鄭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一一《師說》
②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大將軍鄧鷺奇其才,累召不應(yīng)。一一《張衡傳》
(3)人稱代詞,譯為“自己(的)
①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宮賦》
(4)指示代詞,譯為“這(個/些)”“那(個/些”
①其人居遠(yuǎn)未來,而為留待。一一《荊軻刺秦王》
②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一一《蘇武傳》
(5)其中(的)。
①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一《狼》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一一《蘇武傳》
2.副詞
(1)表示推測,譯為“也許”“大概二
①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一一《師說》
(2)表示反詰,譯為“難道”。
①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一一《游褒
禪山記》
(3)表示祈使,譯為“應(yīng)當(dāng)”“一定”。
①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一一《伶官傳序》
3.連詞
(1)”其……其……"表示選擇關(guān)系,譯為“是……還是……
①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一一《逍遙游》
(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如果”“假如”。
①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
豈他人之過哉?一一《送東陽馬生序》
4.助詞
(1)用在句中,起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一《離騷》
(2)用于形容詞前后,起加強形容的作用,可不譯。
①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一《詩經(jīng)?靜女》
(六)且
1.副詞
(1)將,將要C
①不出,火其盡。一一《游褒禪山記》
(2)將近,接近。
①北山愚公者,年其九十。一一《愚公移山》
(3)暫且,姑
①存者其偷生,死者長已矣!一一《石壕吏》
2.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譯為“又”。
①磐石方其厚,可以卒千年。一一《孔雀東南飛并序》
②王不行,示趙弱其怯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示遞進(jìn)關(guān)系,譯為“而且
①晉侯、秦伯國鄭,以其無禮于晉,其貳于楚也。一一《燭之武退
秦師》
②其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更進(jìn)一層的遞進(jìn)關(guān)系,譯為“況且
①其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一一《陳涉世家》
(4)表示讓步關(guān)系,譯為“尚且”。
①臣死其不避,卮酒安足辭!一一《鴻門宴》
(七)若
1.代詞
(1)第二人稱代詞,譯為“你(們)
①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一一《鴻門宴》
②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一一《蘇武傳》
(2)第二人稱代詞,譯為“你(們)的工
①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一一《捕蛇者說》
(3)指示代詞,譯為“這”“這樣”。
①其言茲若人之傳乎?一一《五柳先生傳》
2.連詞
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如果”“假如”。
①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3.助詞
形容詞詞尾,譯為“……的樣子”。
①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一一《詩經(jīng)?氓》
(A)所
1.助詞
(1)放于動詞前,構(gòu)成“所”字結(jié)構(gòu),起指代作用,譯為“……的
人””……的東西””……的事情"等。
①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一一《赤壁賦》
②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一一《游褒禪山記》
(2)常與“為”搭配,表示被動。
①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一一《鴻門宴》
②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一一《孔
雀東南飛并序》
2.復(fù)音虛詞[所以]
(1)表示原因,譯為“……的原因(緣故)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一一《廉頗藺相如
列傳》
(2)表示方法、手段或憑借等,譯為“用來……的方法”“是用
來...的”。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一一《師說》
(九)為
1.介詞
(1)讀w6i,表示被動,有時與“所”搭配,構(gòu)成“為所”或
“為……所……",譯為"被
①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一一《荊軻刺秦王》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一一《六國論》
(2)讀w6i,介紹涉及的對象,譯為“替”“給
①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一一《蘇武傳》
(3)讀wei,介紹原因,譯為“因為”“由于
①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一一《短歌行》
(4)讀w。i,介紹目的,譯為“為了
①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fù)誰為乎?一一
《蘇武傳》
(5)讀w6i,譯為“向”“對
①不足為外人道也。一一《桃花源記》
2.助詞
(1)讀w6i,與“之”搭配,為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①惟弈秋之為聽。一一《孟子?告子上》
(2)讀w6i,用在句末,常與“何”“奚”“胡”等搭配,
表示反問或感嘆。
①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十)焉
1.代詞
(1)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之”,譯為“它”“他”等。
①謹(jǐn)食之,時而獻(xiàn)焉。一一《捕蛇者說》
(2)疑問代詞,譯為“哪里
①且焉置土石?一一《愚公移山》
②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3)疑問代詞,譯為“什么”“為什么二
①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一一《歸去來兮辭并序》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4)疑問代詞,譯為“怎么
①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一一《季氏將伐顓臾》
2.助詞
(1)表陳述或肯定語氣,不譯。
①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②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一一《寡人之于國也》
③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一一《勸學(xué)》
(2)表疑問或反問語氣,譯為“呢工
①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一一《曹劌論戰(zhàn)》
(3)表感嘆語氣,譯為“啊””呢工
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一一《魚我所欲也》
(4)用于句中,表示停頓或舒緩語氣。
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一一《赤壁賦》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
見其明也。一一《師說》
(5)用在形容詞、副詞之后,相當(dāng)于“然”,譯為“……的樣子
①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一一《阿房
宮賦》
3.兼詞:兼有介詞和代詞的功能,相當(dāng)于“于此”“于之兼
①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一一《勸學(xué)》
(十一)也
1.助詞
(1)表判斷或肯定語氣。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繽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一一《蘇武傳》
③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一一《張衡傳》
(2)表陳述或解釋語氣。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一一《荊
軻刺秦王》
②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臣事君,猶子事父也。一一《蘇武傳》
(3)表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一一《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一一《寡人之于國
也》
(4)表感嘆語氣。
①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5)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舒緩語氣。
①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一一《游
褒禪山記》
2.副詞
“也……也……”表示并列關(guān)系。
①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一一《定風(fēng)波》
(十二)以
1.介詞
(1)表示工具,譯為“用”“拿
①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一一《寡人之于國也》
②秦昭王聞之,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一一《廉頗
藺相如列傳》
(2)表示憑借,譯為“憑”“靠
①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一一《過秦論》
②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廉頗藺相如列傳》
(3)表示憑借的身份或資格,譯為“憑……身份次'以……資格、
①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一一《蘇武傳》
(4)表示所處置的對象,譯為“把”“將
①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一一《蘇武傳》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于二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6)表示依據(jù),譯為“按照”“根據(jù)”。
①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jìn)。一一《荊軻刺
秦王》
(7)表示時間、處所,譯為“在”“于:
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一一《蘇武傳》
2.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譯為“又”“且二
①夫夷以近,見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一一《游褒禪山記》
(2)表示順承關(guān)系,譯為“而”,或不譯。
①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一一《荊軻刺秦王》
②樊噲側(cè)其盾以撞,衛(wèi)士仆地。一一《鴻門宴》
(3)表示目的關(guān)系,譯為“來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一一《師說》
②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一一《廉頗藺相如
列傳》
(4)表示結(jié)果,譯為“以致”“因而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一一《出師表》
(5)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譯為“而”,或省去。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一一《歸去來兮辭并序》
3.副詞
通“已"已經(jīng)。
①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一一《荊軻刺秦王》
4.助詞
(1)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等的界限。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一一《游褒禪山記》
②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一一《張衡傳》
(2)起調(diào)整音節(jié)的作用。
①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一一《孔雀東南飛并序》
(十三)因
1.介詞
(1)表示憑借,譯為“憑借”“依靠二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2)表示依據(jù),譯為“依照”“根據(jù)”。
①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一一《核舟記》
(3)表示時間、時機,譯為“趁”“趁機”。
①于是相如前進(jìn)缶,因跪請秦王。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一一《蘇武傳》
(4)表示所經(jīng),譯為“經(jīng)由”“通過二
①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一一《廉頗藺
相如列傳》
②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一一《蘇武傳》
(5)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于二
①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一一《歸去來兮辭并序》
2.副詞
于是,就。
①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時政事漸損,權(quán)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一一《張衡傳》
(十四)于
介詞
(1)表示時間、地點等,譯為“在”。
①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一一《出師表》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一一《鴻門宴》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一一《廉頗藺相如列
傳》
(2)譯為“在……方面”。
①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一一《報任安書》
(3)譯為“從”“自二
①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一一《勸學(xué)》
(4)表示方向、目標(biāo),譯為“到”“至二
①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移其粟于河內(nèi)。一一《寡人之于國
也》
②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蘇武傳》
(5)譯為“對”“對于”。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一一《師說》
(6)譯為“向
①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而恥學(xué)于師。一一《師說》
(7)表示比較,譯為“比
①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一一《勸學(xué)》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一《師說》
③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一一《寡人之于國也》
(8)表示被動,譯為“被二
①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一《赤壁
賦》
②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一一《廉頗
藺相如列傳》
(9)表示原因,譯為“由于”。
①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一一《進(jìn)學(xué)解》
(10)譯為“和”“與
①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一一《寡人之于國
也》
(十五)與
1.介詞
(1)譯為“跟”“同二
①秦伯說,與鄭人盟。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2)譯為“替”"為
①奈何不與道士詩?《游東山記》
2.連詞
表示并列,譯為“和””及二
①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一一《寡人之于國也》
②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一一《蘇武傳》
3.助詞
(1)通“歟”,讀yd,表疑問或反詰語氣。
①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一一《魚我所欲也》
(2)讀yU,表感嘆語氣。
①子獨不聞夫坎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一一《秋
水》
(3)讀y6,表推測語氣。
①求!無乃爾是過與?一一《季氏將伐顓臾》
(十六)則
1.副詞
(1)用于判斷句,表示肯定,譯為“就是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一一《岳陽樓記》
(2)表示在發(fā)現(xiàn)某事時早已如此,譯為“早就二
①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一一《孟子?公孫丑上》
2.連詞
(1)表示順承關(guān)系,譯為“就”“便二
①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一一《勸學(xué)》
②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一一《廉頗藺相如
列傳》
③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蛛銜之。一一《張衡傳》
(2)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使”“如果”。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一一《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3)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可是”“卻
①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一一《師說》
(4)表示選擇關(guān)系,常與“非”“不”搭配,譯為“不是……就
日..o
①非死則徙爾C——《捕蛇者說》
(5)表示讓步關(guān)系,譯為“倒是
①彼齊云、落星,高則高矣,井干、麗譙,華則華矣。一一《黃州
新建小竹樓記》
(6)“則……則……”并用,有加強東比的作用。
①小則獲邑,大則得城。一一《六國論》
(十七)者
1.代詞
(1)表示人、物、事等,譯為“……的人””……的東西””……
的事情”等。
①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一一《游褒禪山記》
②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一一《赤壁賦》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一一《勸學(xué)》
(2)用在數(shù)調(diào)后,表示上文所述的幾項事物,譯為“……個方
面””……樣?xùn)|西””……件事情"等。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一一《岳陽樓記》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一一《捕蛇者說》
2.助詞
(1)用于判斷句中,放在主語后,引出判斷。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一一《師說》
②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維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一一《蘇武傳》
(2)用在復(fù)句的前一分句之末,引出原因。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一一《荊
軻刺秦王》
(3)用在時間詞或否定詞后,可不譯。
①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一一《季氏將伐顓臾》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一一《鴻門宴》
(4)用于疑問句的句末,表疑問語氣。
①誰為大王為比計者?一一《鴻門宴》
②何者?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十八)之
1.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們)”“它(們)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一一《師說》
②欲自殺,勝、惠共止之。一一《蘇武傳》
(2)第一人稱代詞,譯為“我
①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3)指示代詞,譯為“此''"這
①均之二策,寧許以負(fù)秦曲。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之二蟲又何知!一一《逍遙游》
2.助詞
(1)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譯為“的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一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一一《張衡傳》
③匈奴之禍,從我始矣。一一《蘇武傳》
(2)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一一《師說》
(3)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后,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作為賓語前
置的標(biāo)志。
①夫晉,何厭之有?一一《燭之武退秦師》
(4)用在被后置的定語之前,中心語之后,作為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一一《勸學(xué)》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
有實在意義。
①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shè)樂。一一《蘇武傳》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一一《寡人之于國也》
二、解題策略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理解語境,
因為虛詞的意義并不固定,用法也很靈活,所以只有結(jié)合語境,才能
準(zhǔn)確把握。除了理解語境,考試中,還要掌握以下方法幫助判斷。
1.代入篩選法
如果熟知某個虛詞的意義及其用法,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將它
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中去理解,選擇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得出正
確的答案。如:
①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
②盤盤焉,困困焉,蜂房水渦
首先將“焉”的主要意義和用法列出:
①疑問代詞,譯為“哪里”;②疑問代詞,譯為“什么”“為什么”;
③疑問代詞,譯為“怎么”;④助詞,用在句末,表陳述、肯定等語氣,
不譯;⑤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或舒緩語氣;⑥用在形容詞、副
詞之后,相當(dāng)于“然”,譯為“……的樣子”;⑦兼詞,相當(dāng)于“于此”
“于之”;⑧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之”,譯為“它”“他”;等等。
然后將以上義項逐一代入語句中篩選,即可判斷出兩句中“焉”
的意義和用法:兼詞,在那里/形容詞詞尾,可譯為“……的樣子
2.標(biāo)志確認(rèn)法
有些虛詞是構(gòu)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標(biāo)志詞。抓住這些標(biāo)志,就能迅
速確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如判斷句的標(biāo)志“者”“也”等,被動句的
標(biāo)志“見”“于”“為……所”等,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是”“之”等,其
詞性和意義是確定的,只要判斷出是哪種標(biāo)志,就能知道它的意義和
用法了。如:
①賢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②夫晉,何厭之有
前一句的“之”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后
一句的“何厭之有”很明顯是賓語前置句,“之”在此處也是助詞,
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3.結(jié)構(gòu)分析法
(1)根據(jù)句子的對稱關(guān)系來推斷。文言句子講究整齊、對稱,
抓住這一點,可從一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個虛
詞的意義和用法。如:
①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句中的“而”是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那么“以”也該和它相同,作
連詞,表修飾關(guān)系。
(2)根據(jù)詞語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來推斷。不同的句子成分決
定詞語的詞性和用法。如:
①其人民習(xí)戰(zhàn)斗之道
②公其令人貴買衡山之械器
前一句中的“其”作“人民”的定語,是代詞,譯為“它的”;
后一句中的“其”處于主謂之間,修飾謂語“令”,是副詞,加強祈
使語氣。
4.成語聯(lián)想法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xí)用的、形式和意義簡潔精辟的固定短語。
成語絕大多數(shù)來源于古詩文,因此其中許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同文言
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據(jù)這一特點,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語來推斷文言虛
詞的意義和用法,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如:
①孜孜焉唯進(jìn)修是急,未之多見也,況流俗乎
句中“是”的意義和用法,就可根據(jù)成語“唯命是從”“唯利是圖”
來推斷,判斷出“是”為助詞,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5.句例比對法
平時熟讀課文,能夠記住大量包含“常見虛詞”的例句,閱讀文言
文或考試時就可用課文中結(jié)構(gòu)相同的句子來推斷有關(guān)虛詞的意義和
用法,從而順利解題。如:
①御制詩以紀(jì)其事
②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前一句中的“以'',可以根據(jù)《岳陽樓記》中結(jié)構(gòu)相同的句子“屬
予作文以記之“,推知其為連詞,表示目的;后一句出自課文《六國論》,
“以”在句中是連詞,表示結(jié)果。
考點通關(guān)練
1.下列“其”字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君知其難也B.共其乏困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還也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其:代詞,在這里代指“越國以鄙遠(yuǎn)”這件事,句中可以翻譯
成這件事。句意:你知道這件事是很困難的。
B.其:代詞,他們。句意:供給他們?nèi)鄙俚募Z食。
C.其:代詞,它的,指晉國。句意:又想要擴大它西邊的領(lǐng)土。
D.其:表示祈使語氣,同時帶有商量的語氣,可以翻譯成“還是”。
句意:我們還是回去吧。
故選D。
2.與“吾其還也”的“其“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B.其皆出于此乎
C.其可怪也歟D.其孰能譏之乎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吾其還也”的“其“,副詞,還是,表示委婉地商量。句意:
我們還是回去吧!
A.“其”,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這”“那句意:越過鄰國把遠(yuǎn)
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
B.“其”,副調(diào),恐怕、大概。句意:大概都是出于這個(原因)
吧。
C.“其”,副詞,難道,豈。句意:難道值得奇怪嗎?
D.“其”,副詞,難道,豈。句意:難道誰還能譏笑(他)嗎?
BCD的“其”都是副詞,與例句的用法相同;A的“其”是指示
代詞。
故選Ao
3.下面“其”字的用法,與其他句不同的一項是()
A.吾其還也
B.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C.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D.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已,快然史足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副詞,還是;
B.代詞,它的;
C.代詞,他;
D.代詞,他。
從用法上看A不同于其他。
故選A。
4.關(guān)于“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
A.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愛其子,擇師而
教之
C.其皆出于此乎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代詞,他的。句意:我是向他學(xué)習(xí)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
早還是比我晚呢。
B.代詞,他的,他們的。句意:(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
老師來教他。
C.副詞,表揣測,大概。句意:大概都出于這吧。
D.代詞,他。句意: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xué)習(xí)為可恥。
故選C。
5.與例句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耶?
A.藏之名山,傳之其人。B.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
可撲滅?
C.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D.其濟,君之靈也;
不濟,則以死繼之C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用法的能力。
例句,句意:唉!難道這是真的嗎?是做夢呢?還是傳送消息不
確實呢?其,表選擇關(guān)系的疑問語氣詞。
A.句意: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其,代詞,志同
道合的人。
B.句意: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燒,不能接近,難道還可以撲滅嗎?
比喻一發(fā)不可收拾,其,表反問語氣助詞。
C.句意:不知道今天我們說話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還是做夢
的人呢?其,表選擇關(guān)系的疑問語氣詞。
D.句意:如果這件事情成功的話,那就是您的在天之靈保佑我;
如果這件事情不成功的話,我就用死來答謝您的恩情。其,如果,表
假設(shè)。
故選C。
6.下列各句中“焉”作兼詞的一項是()
A.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B.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C.盤盤焉,困困焉D.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準(zhǔn)確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
能力。
A.“焉”為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意為“在那里‘二句意:長著
一叢叢荊棘,一只青麻頭蟋蟀伏在那里。
B.“焉”表反問,意為“怎么句意:家住邊塞的老翁失去了
馬,又怎么知道這不是一種福氣呢?
C.“焉”為形容詞詞尾,意為“……的樣子句意:盤結(jié)交錯,
曲折回旋。
D.“焉”為句末語氣詞,意為“呢句意:位高祿厚的人自會
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呢?
故選Ao
7.與“愿為小相焉”的“焉”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B.子亦有不利焉
C.焉用亡鄭以陪鄰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焉,句末語氣助詞,無義。句意:愿做一個小小的司儀。
A.兼詞,從那里。句意:堆積土石成為高山,風(fēng)雨就從那里興
起。
B.句末語氣助詞,無義。句意:您也有不利的一面啊。
C.疑問代詞,何,為什么。句意: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
晉國增加土地呢?
D.疑問代詞,哪里。句意:如果不侵損秦國,將在哪里得到它
所貪求的土地呢?
故選B。
8.下列句中“焉”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有青麻頭伏焉B.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C.積水成淵,蛟龍生焉D.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答案】D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在那里。句意:有一只青麻頭蟋蟀伏
在那里。
B.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從這里或在那里。句意:堆積土石成
了高山,風(fēng)雨就從這里興起了。
C.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從這里、在那里。句意:匯積水流成
為深淵,蛟龍就從這里產(chǎn)生了。
D.語氣助詞,“了”。句意: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自然會心
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故選D。
9.以下虛詞“以”不能翻譯為“把”的一項是()
A.仁以為己任B.堤埴以為器C.故竊異室以利其室D.圣人
以治天下為事者也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以:把。句意:把實現(xiàn)仁德作為自己的責(zé)任。
B.以:把。句意:把陶泥做成器皿。
C.以:來。句意:所以偷取別人的家來利自己的家。
D.以:把。句意: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職業(yè)的人。
故選C。
10.下列各句中“以”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①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聞
③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⑦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yuǎn)
⑧謹(jǐn)拜表以聞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
C.①⑤⑦D.②④⑥⑧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①“以”,連黃,因為。句意“臣下因為供奉贍養(yǎng)祖母的事無人
承擔(dān),辭謝不接受任命”。
②“以“,用、拿。句意“臣上表明示使您明白我的想法:
③“以”,介證,憑借。句意“我憑借這樣卑微低賤的身份,擔(dān)
當(dāng)侍奉太子的職務(wù)工
④“以工介詞,用。句意“我想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
⑤“以“,連話,因為。句意“只是因為我的老祖母劉氏已經(jīng)年
老體衰,氣息微弱”。
⑥“以”,介證,用來。句意“我如果沒有祖母,無法達(dá)到今天
的地位
⑦“以”,連證,因為。句意“因此(我非常)依戀(祖母),不敢
停止奉養(yǎng)(祖母)而遠(yuǎn)離(祖母)
⑧“以”,連話,來。句意“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
事
①⑤⑦⑧連詞,因為。②④介詞,用。③介詞,憑借。⑥介詞,
用來。
故選c。
11.對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是()
①舟遙遙以輕颯
②木欣欣以向榮
③樂琴書以消憂
④園日涉以成趣
⑤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⑥問征夫以前路
⑦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顏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③/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
能力。
①②是連詞,表修飾;
③④⑧是連詞,表目的;
⑤是介詞,因;
⑥⑦是介詞,用。
故選Bo
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B.使工以藥淬之
C.而乃以手共搏之D.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A.是介詞,表原因,因為。句意: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處境困
窘而來歸附我。
B.介詞,用。句意:叫工匠在淬火時用毒藥浸泡匕首。
C.介詞,用。句意:僅僅用空手一起司荊軻搏斗。
D.介詞,用。句意:秦王的隨從醫(yī)官夏無且用他手里捧著的藥袋
投擊荊軻。
故選Ao
1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義、用法歸類正確的一組是()
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
②宋人執(zhí)而問其以
③以刀劈狼首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⑤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⑦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⑧屬予作文以記之
⑨士大大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⑨/⑤/⑥
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⑨/⑤/
⑥⑦/⑧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①“以”,動詞,認(rèn)為。句意:我認(rèn)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國,
是和這種做法一樣,
②“以”,名運,原因。句意:宋國人把他捉住并問他為什么這
樣做。
③“以”,介詞,用。句意:用刀砍狼的頭。
④“以“,介黃,用,靠。句意:使百姓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其它
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劃定疆域的界限。
⑤“以”,介調(diào),在。句意: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里
出發(fā),冒著風(fēng)雪啟程。
⑥“以”,介話,因為。句意:不因外物好壞,自己得失而或喜
或悲。
⑦“以”,介詞,因為。句意:因為他不與人民相爭,所以天下沒
有人能和他相爭。
⑧“以”,連話,表目的,來。句意:囑托我寫一篇文章來記述
這件事情。
⑨“以”,介黃,用,這里有“乘”的意思。句意:士大夫們終
究也不肯乘小船在夜晚停泊到絕壁之下。
故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的分類是正確的。
故選
14.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B.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C.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D.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答案】A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介詞,把。
A.介詞,把。
B.表因果連詞,因而。
C.表目的連詞,來。
D.連詞,相當(dāng)于“而“,表修飾,連接狀語與中心詞。
故選A。
15.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A.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
B.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
C.故賊人以利其身
D.是以圣人欲不欲
【答案】B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以,介詞,把。句意:人人都要以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
A.以,介詞,月。句意:用大葫蘆去盛水漿,它的堅固程度太脆
弱而無法舉起來。
B.以,介詞,把。句意: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為職業(yè)的人。
C.以,連詞,表目的,來。句意:殘害別人來使自己獲利。
D.以,介詞,因為。句意: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別人所不追求的。
故選B。
16.與“以吾一日長乎爾”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樹之以桑B.具告以事
C.以其無禮于晉D.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答案】C
【詳解】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
“以吾一日長乎爾”中的“以”,介詞,因為。句意:因為我比
你們年長一些。
A.以:介詞,用。句意: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
B.以:介詞,把。句意:把詳細(xì)地事情告訴了他。
C.以:介詞,因為。句意: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
D.以:連詞,表示順接,后句是隨著前句的進(jìn)一步發(fā)展。句意:
至于這個國家的禮樂教化,那就等待君子來施行了。
故選C。
17.請根據(jù)所給虛詞的義項,選出所給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
和用法,把序號寫在相應(yīng)的橫線上。
以
①動詞,“以為”“認(rèn)為”
②動詞,“任用”
③介詞,“因為""由于"
④介詞,“在,從”
⑤介詞,”憑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⑥連詞,表并列
⑦連詞,表因果
⑧連詞,表修飾
⑨連詞,表目的“來,用來”
⑩連詞,表承接
(1)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
(5)作《師說》以貽之
(6)引壺觴以自酌
(7)忽魂悸以魄動
(8)木欣欣以向榮
【答案】②③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佐樂米貼鼻子課件
- 養(yǎng)老院老人洗浴衛(wèi)生管理制度
- 養(yǎng)老院老人緊急救援人員培訓(xùn)制度
- 2024年用人單位勞動協(xié)議管理實施規(guī)定版B版
- 《服務(wù)政策說明》課件
- 2024年版:工程造價調(diào)整補充協(xié)議
- 美容護(hù)膚課件2
- 2024年煤礦采礦權(quán)互換合同
- 2024年版跨國企業(yè)外國員工聘用協(xié)議范本
- 2024年豬場飼養(yǎng)員雇傭合同模板3篇
- 企業(yè)愿景及三年規(guī)劃目標(biāo)
- 無子女離婚協(xié)議書范文百度網(wǎng)盤
- 北京市大興區(qū)2024-2025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wps課件教學(xué)課件
- 2024版中國航天發(fā)展歷程
- (新統(tǒng)編版)語文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大單元整體教學(xué)課件
- 學(xué)校“以案促改”整改工作情況報告和學(xué)校以案促改存在問題整改方案
- 中國慢性腎臟病早期評價與管理指南課件
- 建設(shè)平安工地部署的工作方案
- 汽車吊籃使用專項施工方案
- 廣東順德華僑中學(xué)2025屆高二上數(shù)學(xué)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